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大學音樂論文

大學音樂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6 13:20:12

⑴ 求一篇大學音樂欣賞選修課的論文 1500字左右

音樂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無論高低貴賤,我們都有欣賞音樂的自由.無論你是高興或悲傷.當你真正用心去聆聽音樂的時候.你就會忘記生活中的種種得失.盡情沉靜在美妙的音符之中. 音樂是一種心靈的產物.音樂是內心感情的一種宣洩.因此音樂往往會引起共鳴.會勾起你的喜怒哀樂.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就是在他失聰的情況下寫出來的.試想失去聽覺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可是貝多芬的偉大正是在於他用心去聆聽這個世界,聆聽自己的命運.所以他才能寫出那麼震撼的交響曲.貝多芬正向一個音樂精靈,在他身上我們看到音樂的兩個屬性-靈性和神奇. 我是個感情很豐富的男孩子.我認為通常這樣的人對音樂的熱情會比較高.因為音樂本身是種很感性的東西.出於對音樂的喜愛我選擇了音樂欣賞課.這對我來說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有了種突破.也糾正我對音樂的一些狹隘的理解. 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通俗流行音樂充滿了吸引力和號召力.這是因為符合了年輕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時我們也丟失了一些東西.流行中的確有很多好的東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樂.現在終於知道老鼠愛大米有多可笑了. 第一次那麼近距離和靜下心來聆聽高雅藝術還是在音樂欣賞課.那麼的震撼.感覺心靈受到洗禮.忘不了美妙的鋼琴曲的聲音. 我真的喜歡鋼琴的聲音.同時我也覺得自己的欣賞水平的提高. 在感受音樂的同時,我們更了解了許多的音樂家.其中有天才莫扎特.和音樂之父貝多芬.上面提過.不過他是讓人感受最深,心靈震撼最大的一個人.我覺得他太偉大了. 貝多芬的一生是充滿了艱辛與痛苦,但他同樣是幸福與永恆的.因為有音樂伴隨他的一生.更影響他的後代. 當然我是無法用音樂評論家的角度去分析他的音樂,我只能用心去感受,試圖能與貝多芬音樂的靈魂接觸,對於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來說,音樂是生命,貝多芬同樣如此,音樂是讓人欣賞的,但貝多芬耳失聰後,仍對音樂那種至死不悔的精神讓我感動。他仍不斷的創作,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的音樂篇章。此時此刻,音樂是有靈魂的,它飄忽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人們熱愛音樂,更愛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那份感情。 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它甚至能拯救人的生命。當然偉大的音樂只能由偉大的音樂家來創造,或許這話過於絕對了,但有一點,音樂是值得我們去付出的,也只有我們去付出了,才會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音樂,才會讓音樂家的生命永恆,讓音樂的天使留在我們的身邊。每個音樂人都希望有貝多芬那樣的成績,但音樂又是自私的,而是在於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貝多芬的創作過程也是令人驚訝的,他善於捕捉每個音樂細胞。我想音樂與貝多芬已經合為一體了。貝多芬是音樂,音樂亦是貝多芬。音樂的升華就是生命,或許有一天當我們去撥弄那把無玄琴時,才發覺音樂就在我們身上。其實音樂無所不在.關鍵我們缺乏發現的眼光.就是因為音樂的靈性和神奇吧.所以不是沒個人都能成為音樂家. 我看過西區故事,了解了黑人音樂.我們這一代人大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西方古典音樂的熏陶,或者曾經喜愛過已廣泛採用西方音樂體系的所謂中國民歌。我們接受那些起源於白人傳統的美國流行音樂來一般不成問題。但搖滾樂的基礎有一大半來自黑人音樂,其旋律特點,節奏方式,乃至音調高低等都與西方古典音樂有所不同。黑人樂手十分注重Showmanship。這個詞可以譯為職業道德。比如,早期的黑人民歌手即使再窮,上台也要穿西裝,因為他覺得這是職業歌手起碼的裝束。後來的黑人搖滾樂手在表演時一個比一個瘋,演出服一個賽一個地誇張。這個詞還可以譯為表演技巧。表現在音樂上,就是對即興演奏的重視。其實早期的西方古典音樂很重視即興演奏,據說莫扎特就是一個天才的即興演奏大師。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西方人把這個美好傳統給丟掉了。早期美國黑人樂手的唯一舞台就是酒吧。在那種嘈雜的環境下,面對喝得醉醺醺的聽眾們,沒有什麼比一大段出色的即興演奏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的了。美國搖滾樂吸收了黑人音樂這一特長,極為重視器樂獨奏,在主副歌之間總要來上一大段Solo,極為出彩。這在中國流行音樂中是少見的,這和中國樂手缺乏演出機會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人可以說是後來風靡美國的所謂「另類文化」的開山鼻祖。他們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就是擴展了人們的視野,鼓勵人類第一次越過貧富、階級和膚色這些表面的差異,挑戰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許多基本價值觀念。不管這種挑戰是否有意義,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美國的文化藝術(尤其是搖滾樂)的發展受了他們很大的影響。其中一個最顯著的後果就是:人們比過去更能容忍另類的思想和藝術了,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鼓勵個性發展,崇尚標新立意。沒有這種態度,沒法想像美國搖滾樂在這四十多年裡會出現那麼多獨特的歌手,那麼多富有個性的作品,那麼多不同的流派。 雖然我們聆聽好音樂的時間不多.但我真的感覺到了音樂給我們帶來的一切.不敢想像沒有音樂世界是什麼樣子.雖然沒有每次都去,可是我去的每次都用心聽了.感謝老師,感謝音樂欣賞課。我知道以後的時光中能有這樣的時間聽音樂的時候不多.可是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將永遠伴我向前邁進。我想讓音樂支撐起所有的價值和尊嚴,因為音樂讓我多了一份睿智,讓世界多了幾縷溫馨……

⑵ [求]大學音樂系畢業論文範文

這里有很多

http://www.kj333.com/guest/hmhtml/hmlist31_1.htm

⑶ 求大學音樂課論文一篇

你這個題目,不管知網也好!
萬方學術論壇也好!
都有很多類似的,甚至網路文庫都有不少的!
==================論文寫作方法===========================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
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⑷ 急需大學音樂鑒賞論文一篇

一江春水,一輪孤月,幾多思緒
——走近《春江花月夜》

中文摘要:關於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的研究歷來並不少見,普遍認為這首曲子分為10段,描繪了春江花月之夜的迷人景色,贊頌了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姿,而很少涉及樂曲的意境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因而本文旨在挖掘樂曲中展現的對人生的領悟,對宇宙的思考。
關鍵詞:琵琶 哀而不傷 藝術特點 意境

才子張若虛寫在長江上的一篇《春江花月夜》千百年來流入了多少人的心。春,江,花,月,夜,每個字都蘊含著美的遐思,每個字都浸透著美的體味。醉人的明月,灧灧的湖水,潔凈的天空,汀上的白沙。這一美景,感動了千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澱在中華文明的血液里,成為永恆的經典。「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於這個虛擬的場景,沉醉於這春江花月夜。
同名名曲借用原詩的意境進行演繹,一唱三嘆,不激越,也不豪放。溫柔的弦音撩撥起寧靜的空氣,一幅人生至美的山水畫漸漸展開:在暮鼓送走夕陽,蕭音圓月的傍晚,人們駕起輕舟,在平靜的春江上漫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盪月,槳櫓添聲。「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南的秀美與詩句的雋永,柔柔地融入委婉質朴的旋律和流暢多變的節奏之中。音樂委婉優美,節奏流暢多變,配器晶瑩剔透,使人回味無窮。[1]
1.曲子的背景及地位:
樂曲原是一首琵琶大麴,名為《夕陽簫鼓》,又名《潯陽琵琶》。樂譜最早見於鞠士林(約1736~1820)的傳抄琵琶譜以及清光緒元年(1875年)吳畹卿的手抄本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園把它收錄在《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中。1925年後上海大同會將其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更名為《春江花月夜》,解放後又經多次整理改編,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完善。[2]
此曲曾作為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作之一出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聆聽樂曲:
琵琶聲起,一幅幅精緻的畫面將春、江、花、月、夜的韻味如流動的音符一樣地彈出;琵琶啊,你身拂著的是古人的風嗎?詩的氣息氤氤氳氳地彌漫;你手叩著是典故的門嗎?門開處那驚鴻一瞥的,是女子伴月盼君歸的雙眸?
樂曲《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為以核心音調為基礎的旋律展開手法,它以兩個核心音調為基礎環節進行模進或變奏,構成旋律的呈示與展開。各段音樂在發展變化後往往用一個共同的素材作為小段的合尾,把全曲貫穿起來,使樂曲聽起來十分和諧。表現出中國傳統音樂美學上的欣賞習慣與運用特點,在寧靜中不斷有新的表現和流動,這個流動又淹沒在中庸與典雅的秀美之中。[4]
全曲十一段結構布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二至五段,是主題的呈示部分。第二部分為第六段,它是以第一主題素材為基礎發展而成的一個略有對比性的段落,旋律在低音區出現,音調含蓄深沉。第三部分為七至十一段,第十段是全曲的高潮,主要運用快速和各種模進的手法,形成音樂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迂迴旋律線上下起伏兩次,形象地描繪出櫓聲急促,船水相拍,波浪起伏,輕舟近岸時的歡樂情景。具體分析如下:
(1)引子:
採用了自由散板節奏,由琵琶模擬遠處江上傳來的隱隱約約的鼓聲,蕭和箏則奏出輕微的波音,描繪出夕陽映江面、熏風拂水漣的景色。
(2)《江樓鍾鼓》
樂隊奏出優美如歌的全曲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由蕭和琵琶奏出的尾句是一個循環貫穿於每一個段落的固定終止型樂句,好似人們在耳聞目睹蕭鼓、明月、花影、雲水、漁歌等景色時,由衷的發出「春江月夜美如畫」的贊嘆之聲。
(3)《月上東山》
主題移高四度作自由模進,旋律有一種徐徐上升的動感,呈示出明月升空的景色。
(4)《峰迴曲水》
這是樂曲的第二個變奏的部分。曲調層層下旋後又回升,呈示出水波漣漪的景色。生動表現了江風拂水和泛舟江上的人們的歡快心情。
(5)《花影層疊》
這是樂曲的第三變奏的部分。在七小節徐緩的旋律之後,琵琶以四組先緊後寬的音型奏出一段華彩的旋律,頗具氣勢。情緒陡然起伏,然後仍接合尾,猶如水中花影搖曳、紛亂疊層,與前所描繪的恬靜畫面形成鮮明對比。
(6)《水雲深際》
在渾厚中低音區,琵琶、箏和蕭齊奏迴旋,接著八度跳躍,並運用顫音和泛音奏出飄逸的音效。音區和音色的對比,不禁使人聯想起那江天一色、空曠朦朧的江中晚景。
(7)《漁歌唱晚》
本段音樂非常有特色,它在每一句的第三小節都用休止半拍起板,顯得風趣、生動。蕭和琵琶在木魚的伴奏下,吹奏出一段如歌的遞降旋律,好似漁夫一邊搖櫓,一邊唱歌,而其他樂器在每句長音後的齊奏,又如船上的人應聲合唱,把人們盡興夜遊的歡樂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也為樂曲增添了詼諧、活躍的氣氛。
(8)《洄瀾拍案》
這是樂曲的第五變奏部分。先由琵琶以輪指、掃等技法奏出一串由慢漸快頓挫有力的模進音型,然後樂隊全奏,恰似漁舟破水、江水拍案、波濤飛濺之意境。
(9)《橈鳴遠籟》
運用流水聲、搖櫓聲等,來刻畫眾多的漁船在回家的路上。因與第九段有重復,常刪去不奏。
(10)《唉乃歸舟》
這是全曲的高潮段落,音樂呈反復式遞升,箏劃奏的音如流水,速度由慢而快,由弱至強,旋律緊湊有力,激動人心。生動的勾畫出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唉乃、由遠而近的畫面。
當音樂推向高潮以後,即轉慢恢復原速。古箏自低向高劃奏,緊接著轉入第十一段的尾聲。
(11)《尾聲》
當二胡與簫先後奏出悠揚的主旋律,音樂又回到樂曲開始時的詩情畫意中。結尾處輕而縹緲的一聲大鑼,使音樂更具有深遠、悠長的意境。好似輕舟漸漸遠去,江天一片寧靜的夜色。[3]
3.感悟樂曲:
曲子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聽眾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有人說,這首曲子 「哀而不傷」,在展現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的同時,又帶有一絲絲對宇宙無窮、人生短暫的思考;盡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哀而不傷,怨而不亂。一方面是對人生短暫的感嘆,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而在這感嘆之中也包含著對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無窮生命力的體悟。明月長存,江流不盡,相比之下,人生是渺小而短暫的,然而也正是這渺小而短暫的人生,面對這無窮的宇宙,便有了一份超越於生存局限之外的沉思與夢想。另一方面是對生命的顧慕與流連。漫步於江畔,春夜靜謐,玉兔東升,江面盪舟,花影搖曳。耳邊琵琶弦動,絲絲入扣……
最後的最後,散了,靜了,離去了,只剩無盡的江水和皎潔的明月。春江花月之夜的良辰美景,渺茫的江天,無窮深邃的宇宙,這樣的情景總能勾起人渺茫而又低回不已的思緒。耳邊的樂聲有些沉重,猶如長著的低吟,深厚凝重的樂聲,不需要言語,卻彷彿在向世人發問:「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不知是誰第一個驚詫月色的皎潔,更無人能知曉,這光照春江的明月,是從何時開始灑遍人間。短暫的生命總是過於脆弱,歲月總是那樣的無情,琵琶演繹的滄桑訴說著人世變幻的道理:人生如此渺小短暫,哪及宇宙之深邃永恆。抬頭仰望明月,不知今夕是何夕。
結束語:名曲《春江花月夜》通過委婉質朴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株奇葩。在欣賞的時候我們不但要從其曲調、韻律、節奏等方面綜合分析,同時還要注意藉助張若虛同名詩歌的意境,來領悟其歡悅後的沉思。人生代代無窮更替,唯獨不變的,也只留下江月的年年依舊了;但從另一方面看,生命固然短暫,宇宙萬物卻生生不息,擁有無窮生命力。哀傷,但卻不乏希望。

注釋:
[1].《音樂欣賞教程(上冊)——中國部分》
[2].《音樂基礎知識及名曲欣賞》
[3].《中國傳統音樂簡明教程》
[4].《音樂與音樂賞析》

參考文獻
【1】張麗民.《音樂欣賞教程(上冊)——中國部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2007年3月第3次印刷
【2】李亮.《音樂基礎知識及名曲欣賞》,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袁靜芳主編.《中國傳統音樂簡明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2007年1月第2次印刷
【4】張俊,郭愛民,李岳庚主編. 《音樂與音樂賞析》,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錢仁康,胡企平主編.《音樂鑒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05年11月第2次印刷
【6】余丹紅主編.《大學音樂鑒賞》,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7】張又弛,張富岩編著.《中國器樂作品賞析》,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8】劉承華著.《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⑸ 急求大學音樂欣賞1500字論文!!!

大學音樂欣賞
這方面的文章不太好寫
,你可以去找別人幫你寫一下。

我知道一家,他們的文章寫的不錯,完成文章,滿意再付費的.

加他為好友就行










⑹ 求一篇 1000字 音樂作品欣賞(大學選修)的論文

中外音樂欣賞

音樂,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伴隨我們,音樂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 分,很難想像沒有音樂的日子是什麼樣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 築。音樂是人類靈魂的藝術表現,從古典音樂中尋找精神寄託。 音樂,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伴隨我們,音樂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 分, 很難想像沒有音樂的日子是什麼樣的。 絕大多數人偏愛於流行音樂, 它時尚, 動感,充滿現代的活力與氣息。但是提到古典音樂,大多數人認為離我的時代好 遙遠。以前我只關注流行音樂,偶爾在電視上看到交響音樂會,只是覺得氣勢磅 礴, 場面壯觀而已, 對古典音樂只是些感性認識, 比較膚淺。 通過選修音樂鑒賞, 我開始真正接觸到古典音樂。我發現古典音樂是完美,優秀,經典的。要真正聽 懂古典,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西方歷史背景知識,這樣才能更理性, 更深刻的認識。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音樂是人類靈魂的藝術表現, 從古典音樂中尋找精神寄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這三位古典主義音樂大師, 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大師是海頓, 他是交響音樂的泰斗。 他的音樂典雅、 華麗、 結構方整、 旋律流暢, 很少有戲劇性沖突, 使人飄飄欲仙。 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之父的美譽, 對海頓來說是當之無愧的。他奠定了古典樂派的形式和風格,並使其發揚光大。 在他創作的黃金期,對音樂的形式與語法的掌握已是爐火純青,樂曲風格精緻, 曲思豐富,似乎具有無窮無盡的想像力。許多作品在原創及精練技巧下,經常蘊 含著幽默感,表現為驚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風格的同時呈現,還有精湛的 和聲、 轉調。 更重要的是他發展主題素材的形式, 延續巴洛克音樂的模擬對位法, 根據主題的輪廓而衍生出樂曲組織。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是維也納音 樂真正的奠基者。獻給奧地利皇帝的《頌歌》亦是海頓的著名作品。如今,這首 頌歌的曲調變成了德國的國歌。柴可夫斯基說:「海頓是交響樂創作的鎖鏈中一 個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環節。沒有他,也就沒有莫扎特、貝多芬了。」 第二位大師是「音樂神童」莫扎特。他的音樂細膩、華貴、含蓄、典雅,風 格明朗,旋律優美,結構嚴謹,具有強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點。莫扎特 的音樂創作完美地體現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即「藝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藝術」。 莫扎特是唯一可以在優美的樂曲中表現悲傷和痛苦的作曲家, 他能表現人類的靈

魂。偉大的德國作家歌德,認為莫扎特是 「稟承了上帝旨意的創造力的化身。 」 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 歷久不衰,就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迴避它的真正 魅力——自由與人性。 第三位大師貝多芬,他的音樂則升華為美中有「奮」 ,樂中有「哲」 ,激情洋 溢,形象鮮明,矛盾紛呈,英雄氣勢撼人,如同熊熊烈焰,無比輝煌。貝多芬被 後人評為「集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在音樂創作從古典走 向浪漫的進程中,貝多芬是一塊里程碑。他親自將《第六交響曲》註上「田園交 響曲:感情的表達勝於音畫的勾勒」 ,並在各樂章分別寫出「到達鄉間時的快感」 「溪邊景色」等大小標題,使它成為音樂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標題音樂。由於他的 作品的英雄氣概,奔放熱情,幻想風格,復雜織體一級豐滿的和聲因素,並擴大 了交響樂隊的編制,為浪漫主義音樂開辟了道路。貝多芬一生與苦難命運搏鬥, 對人生的感觸極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像的感情,處處充滿自信. 他的作品歌頌了生命的美好和對人類的愛 ,充滿奮斗向上的精神."通過斗爭,達到 勝利"這八個字可以說是貝多芬創作思想的概括。 中外音樂鑒賞這門課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音樂本身, 更加包括如何以一個紳 士的姿態面對音樂、 面對藝術, 真正的靜下心來感知和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激情 與安慰。 古典音樂藝術領域中有著無數的偉大作家,他們同樣用他們的思想與精 神為我們詮釋藝術的真諦,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集成,都是他們在挖掘內 心,挖掘社會,挖掘時代後的結晶。聽古典音樂,它的每一個音符都好像是在你 的心頭跳動, 每一個旋律都像是能踏入我們的內心深處,讓我們的心境與思緒也 隨著音樂的起伏而變化, 我想這就是古典音樂永遠能帶給我們奇妙的感受,也是 古典音樂亘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⑺ 大學音樂鑒賞論文怎麼寫啊

這是我自己寫的。看看行不行。我內師大的。
民曲民歌賞析

這學期我們學了《民曲民歌賞析》。學的是民歌,以前都不太愛聽,而在課堂上聽的時候感覺很好聽,一種很熟悉,很溫暖的感覺。裡面隱含著家鄉的味道。每個歌曲對家鄉,民族的表達都很深刻。歌唱的是祖國人民的美好生活或嚮往美好的生活。
音樂潛移默化地來影響人的心靈,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潤。 音樂是什麼?音樂與人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言語、行為、人際關系等等,有一定的關聯。故高潔的音樂與低價的音樂其對人們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 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或奏或聽,都內涵著及關聯著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因素。為什麼音樂能表達人們的感情呢?因為音與音之間聯接或重疊,就產生了高低、疏密、強弱、濃淡、明暗、剛柔、起伏、斷連等等,它與人的脈搏律動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關聯。特別對人的心理,會起著不能用言語所能形容的影響作用。中國的音樂產生的很早,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 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有了音樂,人們伴著音樂傾述自己的心情,就有了歌曲。
學民歌還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背景,一個民族的文化,歌曲還可以帶我們去旅遊,可以用音樂的角度來研究旅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回盪在遼闊草原的歌聲里,你聞到馬奶酒的濃香,你看到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綠色翡翠盤里的珍珠。在深藍天空的映襯下,草原的月色越發顯得皎潔……
而每個時代,都有著不同意義的歌曲。
在我國戰爭時期,由於中國長期處於國內外反動派血腥壓迫的戰火威脅下,政治斗爭復雜尖銳,社會生活動盪不安,配合革命斗爭的群眾歌詠活動迅速普及全國。以民族解放為基本內容的群眾通俗歌曲,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又逐漸出現了一批頗受群眾喜愛的通俗性的歌曲,如,《祝酒歌》、《十五的月亮》,《草原上升期不落的太陽》……等歌曲,作曲家們能夠提供既能反映新時期火熱生活和社會實踐,又能滿足他們自娛要求、旋律優美動聽、富於抒情而又易於傳唱的新的通俗歌曲。使我們感受到他們當年的崢嶸歲月和異國歌曲的風采,學生合唱團的激情表現激發了我們展現青春活力的願望,富有特色的民曲民歌使我們領略到多元的歌曲文化。
《草原上升期不落的太陽》北方民歌,這首歌共四段歌詞,每段歌詞都由四句組成,作者描繪出了一幅草原美景—藍天、白雲、作者用充滿感情色彩的語言描述了草原的遼闊,優美。表達了蒙古族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和平、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人民在黨下自由,歡快的生活。
而國歌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體現了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⑻ 關於音樂方面的論文 800個字

音樂的魅力

真的,我只能說人真的很脆弱,而音樂最直接抵達內心深處所埋藏的情感。《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我聽過很多次,而獨獨在中秋節的紫藤聽了後,我卻大大反常。

跪坐開始時,我就隱隱約約得覺得旋律十分熟悉,卻始終沒有意識到是《二泉映月》到第二種風格的《二泉映月》展現時,我開始反常……那有一搭無一搭的斷斷續續的二胡聲,揪得心痛之後,我有一種沖動,想站起來的沖動,去關掉,因為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那二胡拉出旋律太悲愴太蒼涼,在那時斷時續,實際卻是連續成一體的嘶啞的聲音中,我不能站起來,情不自禁的留下淚來,一滴又一滴緩緩流過面頰,流過嘴角,從下巴流下,滴到手上。每眨一下眼睛,就一滴淚水凝結,慢慢滑落。我抬起頭,望向天花板,希望把注意力分散,放到別的事物。但是,這些努力都是徒勞,那種影響力太強了。我無法阻擋,無法將它屏除在心外。它像一股魔力吸引著我,卻又讓我無法抗拒,覺得是一種煎熬,彷彿我在親身經歷那樣一種磨難從而因來我本能的反抗。音樂慢慢的消逝,但是這樣的氛圍卻一直環繞著我……

我自認為我是一感情不外露的人,也是一個內心堅強的人,為音樂而傷心落淚,這是第一次。記得老師說,日本演奏家小澤說過聽《二泉映月》要跪著聽。我也只是在跪著時,才對此首曲子產生了共鳴,才真正認識《二泉映月》,而是它的版本都將它的色彩變得絢麗失去了蒼涼的意境。

音樂會擾亂內心的平靜,影響人的情緒,音樂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人生閱歷的再現。它或輕快、或活潑、或深沉、或清亮、或憂郁、或神秘……凡此種種,都向人們訴說著它的故事,它的經歷……

音樂是美的,真正理解音樂的人,為它痴迷,為它歡笑,為它流淚,這就是音樂。

⑼ 大學音樂鑒賞論文。急急急!!!

維瓦爾第:《四季》

巴赫:《戈蘭德堡變奏曲》、《勃蘭登堡協奏曲》、《G弦上的詠嘆調》

亨德兒:《水上音樂》

莫扎特:《NO.20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英雄》、《命運》、《月光奏鳴曲》、《合唱交響曲》

海頓:《驚愕交響曲》

舒伯特:《鱒魚5重奏》、《魔王》、《美麗的磨房少女》、《未完成交響曲》、《冬之旅》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胡桃夾子》、《天鵝湖》

伯遼茲:《幻想交響曲》

門德爾松:《婚禮進行曲》

肖邦:《離別練習曲》、《降E大調夜曲》

古諾:《聖母頌》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野蜂》、《天方夜譚》

馬斯內:《沉思曲》、《泰依絲冥想曲》

聖·桑:《動物狂歡節》

舒曼:《幻想曲》

各魯伯:《平安夜》

約翰·史特勞斯:《蘭色多瑙河》

格里格:《倍爾·金特組曲》

羅德里戈:《阿蘭胡艾斯協奏曲》

拉威爾:《波萊羅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