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圍城的主題思想

圍城的主題思想

發布時間: 2021-03-26 11:08:48

A. 錢鍾書《圍城》的主題是什麼

從小說的線索上來看,全書以方鴻漸留學歸國後在上海和內地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並以圍繞鮑、蘇、唐、孫四個女人的戀愛婚姻貫穿全書。客觀地說,戀愛婚姻的探討,確實是《圍城》的主題之一。作者其實在書中就已清楚地說明了: 慎明道:「關於Bertie結婚離婚的事,我也和他談過。他引一句英國古話,說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蘇小姐道:「法國也有這么一句話。不過,不說是鳥籠,說是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ses,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鴻漸,是不是?」鴻漸搖頭表示不知道。 有些評論者認為這兩段話就是《圍城》這本書的「題眼」,就是對「圍城」這一意旨的最好解釋。我卻不這么認為。應當承認的是《圍城》這部小說的題目就是原取於這兩個國家的典故,願意也確實是比喻婚姻的。但這兩段話在全書中的作用僅僅是說明「圍城」這個名詞的來歷,而絕對不是對全書意旨的最終解釋。其實,作者在序言中就開明宗義地說:「在這本書里,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社會是抗戰時的社會;人物是指那些新老留學生與一些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群體;最後強調的「人類」就是提醒我們往深里去探索,不要停留在表面。也就是說,作為一部經典的長篇小說,它的主題往往不是單一的,作者闡釋「圍城」的含義顯然不僅包含婚姻戀愛。 在書中,我們看到主人公方鴻漸從歐洲留學回國到上海,因戀愛的失敗及與名義上的親家不和邊輾轉至內地,進入三閭大學這座「圍城」。在三閭大學這個齷齪的「大染缸」里,方鴻漸深感這里同樣不是他理想的歸處,只好又回到上海。然而上海此時已被日軍佔領,時局險惡,方鴻漸因不肯為日偽服務而丟掉飯碗後又與妻子鬧翻。最終結果又是再次籌劃離開上海。這就把「圍城」這一種人的心理狀態比喻擴大到「人生萬事」。這是對婚姻如圍城的一個引申、深化。我們在書中也不難找到,主人公方鴻漸在文中曾多次感慨: 事實上,方鴻漸在三閭大學、在上海這兩座圍城來來去去最後終究沒能找到答案。戀愛、婚姻、職業的失敗,猶如潛藏在他身上的魔障。這種對於生活、對於人生追求的苦悶與彷徨,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當時抗戰時期中國這座大圍城下,中國人民對於未來生活追求的苦悶與彷徨;或是二十世紀西方軍事、文化、經濟侵略中國社會的迷茫。 如果再細心深入地研究,我們還會發現,「圍城」這一名詞概念也可以上升為一種人生的哲理,超越了小說所反映的時代。它向人們探討了人生的具體挫折,具體的失敗,進而到人類精神困境的宏觀展示。在《圍城》的序里,錢鍾書提醒讀者:「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即《圍城》的最終指向的對象是整個人類,是一種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小說的後半部,關於這一哲理的討論就有很多。如在書中的第八章里,方鴻漸回上海的船上與孫柔嘉談起人和人聚散是個緣分,同船相遇的人也偶然也必然,方鴻漸發揮道: 「這好像開無線電。你把針在面上轉一圈,聽見東一個電台半句京戲,西一個電台半句報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國歌啦,半句崑曲啦,雞零狗碎,湊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個破碎的片段,在它本電台廣播的節目里,有上文有下文,並非胡鬧。你只要認定一個電台聽下去,就了解它的意義。」 而孫柔嘉則埋怨道: 在小說的最後一章,是全書哲理闡述最多的一章,也是《圍城》這部書主題意旨的中心,對全書具有籠罩性。最典型的哲理是方老先生送給兒子的老式自鳴鍾,每個鍾頭要慢上七分鍾。在小說的結尾,當方鴻漸睡死過去的時候,它突然打了六下: 六點鍾是五個鍾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他別再為昨天的事弄的夫婦不歡;那時侯,柔嘉在家裡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這則哲理寓言對現代人生的不確定性的表達,尤其深刻。那個每小時慢七分鍾的老鍾就是方鴻漸的象徵,是中國歷史的象徵,也是人的某種象徵。他是時間的自我迷失,也是人在時間中的迷失、停滯和無出路。 綜上所述分析,我們就不難得出了《圍城》這部小說的主題意旨:既表面上是敘寫了關於婚姻、戀愛、職業等人生追求的彷徨與失落,進而暗示了人生如圍城,人類因本身認識的局限性,對欲求的嚮往終究是逃不掉失望的結果,從而最終引導人們對於人生感受的哲理意蘊的探索。

B. 錢鍾書《圍城》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還有方鴻漸的人物分析

先用楊絳先生的一段總括:「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從這里便可略知一二,「圍城」的含義是很廣,太廣了,廣而透徹。
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方鴻漸的人物分析:
方鴻漸被有些批評家稱為「圍城人」。
方鴻漸是一個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現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也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一點做人的尊嚴。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尷尬的。「圍城人」的悲劇在於他的庸常,而「圍城人」卻跟我們一樣,作為普通人徒勞於找尋解脫或依附。從如此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大多數平庸的矛盾的自我。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希望對您有幫助。

C. 圍城的主題是什麼

從小說的線索上來看,全書以方鴻漸留學歸國後在上海和內地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並以圍繞鮑、蘇、唐、孫四個女人的戀愛婚姻貫穿全書。

客觀地說,戀愛婚姻的探討,確實是《圍城》的主題之一。作者其實在書中就已清楚地說明了: 慎明道:關於Bertie結婚離婚的事,我也和他談過。他引一句英國古話,說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

這兩段話就是《圍城》這本書的「題眼」,就是對「圍城」這一意旨的最好解釋。《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

(3)圍城的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

一、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

二、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

《圍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裡還是傳統文化起主導作用。方鴻漸是「新儒林」中尚有正義感的人物,他的出國留洋,目的是「光耀門楣」,好比前清時代花錢捐個官。考,深

D. 錢鍾書《圍城》 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一是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圍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裡還是傳統文化起主導作用。方鴻漸是「新儒林」中尚有正義感的人物,他的出國留洋,目的是「光耀門媚」,好比前清時代花錢捐個官。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劇的結局,正是傳統文化所致。李梅亭、韓學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瑣、無聊、虛榮、爭斗等劣根性,也是傳統文化影響的產物。封建遺老方豚翁不用說了,就是於柔順之下深藏心機的孫柔嘉,
在她的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舊式女性的面孔。作品通過這些人物病態性格的剖析,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地反思和批判。第三個層面則是對人生、對現代人命運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層次,諸如對人的基本生存處境和人生的根本意義的探討,對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際間的基本關系的探討。錢鍾書夫人楊絳在電視連續劇 圍城!片頭上寫道:「 圍!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小說中也多次點明了」圍城「的含義。它告訴人們,人生處處是「圍城」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存在著永恆的困惑和困境。作家在圍城中所提出的問題,涉及到整個現代文明的危機和現代人生的困境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E. 《圍城》表達的主旨是什麼

他是北平的大學畢業生,他從國人夢中的歐洲留學歸來。
他的父親是前清的舉人,他的家族是倍受推崇的一鄉望族。
他的岳父有自己的銀行,即使尚未完婚之時女兒離世依然資助他留歐。
他暫時在岳父的銀行工作,他相信自己會有更廣闊的天地。
他很年輕,他有資本,他有魅力。
鮑小姐、蘇小姐、唐小姐都與他交好。
他是愛情的勝利者,他看不起追求蘇小姐的趙辛楣、曹元朗。
他叫方鴻漸。
他不是你,他不是我,他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

他以為自己可以繼續在愛情上勝利下去。
他以為自己不依靠岳父岳母能闖出一片天地。
於是他拒絕了蘇小姐,於是他失去了唐小姐。
於是他和岳父岳母翻臉,於是他決定去三閭大學任教。
他的家族因戰爭而衰敗破落。
他和同樣失戀、同樣前往三閭大學的趙辛楣結成了朋友。他才知道他的飯碗托的是趙辛楣的福。
他們和李梅亭顧爾謙孫小姐一起上路。
他看不起貪財好色的李梅亭、市井之徒顧爾謙。
他自詡和趙辛楣一路人,他被趙辛楣評價為「不討厭,可全無用途」。
他自詡要照顧孫小姐,他在過橋時反受了孫小姐的照顧。
他在高校長的照顧之下和他看不起的顧爾謙一起成為了副教授。
他同樣看不起的李梅亭、他自詡為一路人的趙辛楣成為了教授。
他被學生嘲笑水平不夠。他被孫小姐牽著鼻子訂了婚。
他沒有被高校長留聘。
他在趙辛楣的幫助下在上海謀了差事。
他在父親的資助下和孫小姐結婚了。
他和妻子被曾經追求自己、而後嫁給了自己看不起的曹元朗的蘇小姐看不起。
他開始被妻子限制、約束。他開始和妻子吵架。
他回到了家。他離開了家。
他租了房子。他干著可有可無並無意義的工作。
他掙的錢比妻子少。
他被家人奚落。他被妻子娘家奚落。他被妻子奚落。
他和妻子徹底決裂。他離開了家。
他要在趙辛楣的幫助下重謀差事。

他叫方鴻漸。
他是你,他也是我。
他不討厭,可他全無用處。
他曾年輕,他曾風光,他曾有傲氣。
他以為自己能不靠別人,他以為自己能找到真愛。他討厭一切的世俗。
他其實處處在靠別人,他最終走進了婚姻的圍城。他最終活成了自己討厭的世俗。
人人皆如此。
我們都在走入圍城的路上。
這才是真正的圍城。

F. 《圍城》的主題思想,表達的意圖。

《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我從網上找到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G. 寫出《圍城》的主題思想,表達的意圖.

《圍城》的象徵抄源自書中人物對襲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我從網上找到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H. 《圍城》主要內容及主旨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

《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但如果僅僅局限於婚姻來談「圍城」困境,顯然不是錢鍾書的本意。「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
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

這就是點題之筆。錢鍾書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得「圍城」的象徵意義超越婚姻層次,而形成多聲部的共鳴。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但錢鍾書並不是要簡單地演繹這個比喻,他還要下一轉語,不時地消除「圍城」的象徵。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曾經說,如果讓方鴻漸與理想中的愛人唐曉芙結婚,然後兩人再積愛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圍城」的字面原義;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批評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誤讀時,也說過類似的話。方鴻漸想進入唐曉芙的圍城卻始終不得其門;蘇文紈曾經以為已經進入了方鴻漸的圍城,其實進入卻等於是在外面,而當她與曹元朗結婚並過上真正的市儈生活時——那種生活在錢鍾書看來是絕對應該逃離的,她卻安之若素;她曾經似乎已經進入了文化的圍城,但她只有在成為發國難財的官倒時,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你用槍逼著她也不願意出來的。方鴻漸並不想進入孫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里糊塗地就進去了;結婚後,他也有想沖出來的沖動,但他是個被動的人,不敢行動,也不會行動。從表面上看,方鴻漸去三閭大學的經歷與「圍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實際上,方鴻漸之無法在三閭大學如魚得水,是因為他還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子操守,或者說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處厚,這些人在那裡捨得出來么?

I. 《圍城》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圍城概括一點說,整個故事就是寫的方鴻漸和4個女人的故事!
它要表達的是婚姻方面的問題!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為這本書的題詞:「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J. 《圍城》的主題思想和藝術特色是什麼

現代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眾生相。通過主人公方鴻漸與幾位知識女性的情感、婚戀糾版葛,通過方權鴻漸由上海到內地的一路遭遇,《圍城》以喜劇性的諷刺筆調,刻畫了抗戰環境下中國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彷徨和空虛。作者借小說人物之口解釋「圍城」的題義說:這是從法國的一句成語中引申而來的,即「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小說的整個情節,是知識界青年男女在愛情糾葛中的圍困與逃離,而在更深的層次上,則是表現一部分知識者陷人精神「圍城」的境遇。而這,正是《圍城》主題的深刻之處。 《圍城》表現出了對世態人情的精微觀察與高超的心理描寫藝術。作者刻畫才女型人物蘇文紈的矜持與矯情,小家碧玉式的孫柔嘉柔順後面深隱的城府,可謂洞幽燭微;而對嘴上機敏而內心怯弱、不無見識而又毫無作為的方鴻漸的復雜性格心態的剖析,則更是極盡曲折而入木三分。《圍城》的描寫,自始至終又都貫穿著嘲諷的喜劇情調。小說的基本情節,都圍繞著方鴻漸展開,小說的諸多人物,場面也大都從方的觀點展現,方的觀人閱世的挪揄態度,以及隱含在他背後的小說作者的嘲諷口吻,交錯交融,使《圍城》的諷刺門手法別具一格。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