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論文
A. 想收集一些有關於譚盾的資料,寫畢業論文用.
譚盾簡介
以創新著稱的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對世界樂壇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的音樂跨越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眾多界限,獲得了多項世界頂級音樂大獎:1999年,譚盾因歌劇《馬可波羅》榮獲當今世界最權威的格文美爾獎,2001年因電影《卧虎藏龍》的音樂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金像獎,2002年又獲得美國格萊美獎,並被美國音樂協會權威雜志《美國音樂》授予「2003年度最佳作曲家」。
譚盾1957年生於湖南長沙,1986年赴美。1983年,還在大學的譚盾以交響曲《風雅頌》贏得了韋伯國際作曲大獎,成為第一個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作曲家。1989年,他的作品《九歌》再一次在國際樂壇獲得成功。
譚盾的音樂經常在世界各主要音樂廳、歌劇院、藝術節、電台和電視台中廣泛演播。譚盾的不同尋常的音樂理念和中國文化的底蘊,讓他走出了一條超越常規的音樂創作之路。他以其鮮明而具有挑戰性的音樂觀念,與世界各主要樂團合作,曾指揮過的當代最重要的樂團包括:荷蘭皇家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英國BBC交響樂團、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日本NHK交響樂團、法國里昂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倫敦小交響樂團及中國愛樂樂團等。
譚盾
著名旅美作曲家
籍貫:湖南
憑《卧虎藏龍》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獲第44屆格萊美四項提名:「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取自電影版《卧虎藏龍》主題曲:「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取自《卧虎藏龍》的《月光愛人》;「最佳古典音樂」,取自《卧虎藏龍》的《永恆的誓言》;「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取自譚盾的《易》吉他協奏曲。
譚盾,作曲家。湖南長沙人。1976年入湖南省京劇團任小提琴演奏員。198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6年獲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理論碩士學位。1983年獲國際韋柏室內樂作曲比賽二等獎。作品有交響樂《離騷》、弦樂四重奏《風雅頌》、《交響序曲第一號》等。
B. 求個音樂鑒賞的論文2000字以上。從譚盾的《地圖》談談中國名族音樂如何繼承與發展
同學你好,我是陳老師~
C. 請以《破例》或《真正的擁有》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真正的擁有》
天空用於白雲,顯得格外蔚藍;花朵擁有綠葉,顯得格外美麗;大海擁有波浪,顯得更有生命力……我?我擁有平凡,如果平凡也是一種擁有的話。
因為平凡,我可以不必太過追求什麼,停下腳步,享受那一米陽光,坐坐,在某個放飛希望的清晨,或是滿師黃花堆積的黃昏,去欣賞那飄逸的雲;因為平凡,我可以不用嘗那大起大落後的一蹶不振,畢竟,我沒有李白夢碎後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爽,也不曾有蘇軾被貶後,那「日食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超然;因為平凡,我擁有一棵平凡的心去體會那「心遠地自偏。」的美妙。
雄鷹擁有雙翅所以搏擊長空;駿馬擁有健蹄所以馳騁草原;鯨魚擁有肢鰭所以暢游海洋……我?我擁有殘缺,如果殘缺也是一種擁有的話。
月,最美不過於一輪殘月;水,最美不過於一池漪璉,沖破平靜。維納斯的最美,刻畫在那殘缺的手臂上,海倫·凱勒的最美融入了她的天生殘疾里,上帝奪走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最美,,我相信,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不可能完美。因此,我擁有了殘缺。應為這殘缺,我失去了本該擁有的最美。但我更知道,這一點殘缺,令我與眾不同,因為這點殘缺,我才能做真正的自己。這殘缺之美,才是最有縱深價值的美,才是最美。
自然擁有四季顯的格外豐富;山峰擁有陡峭顯得更為高峻;霓虹擁有七彩因而格外美麗……我?我擁有清閑,如果清閑也是一種擁有的話。
人生之樂莫大於閑,因為清閑,不必未了鮮花與掌聲去攀登那高山峭壁,不必有為權勢勾心鬥角的閑心。有時間來欣賞這美麗的世界,不經想起陶淵明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妙生活。青山綠水,茅屋一間,雪白窗紙,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間,閑,亦快樂著。
人生是一張白紙,擁有繽紛的色彩,才有充實的人生,但在我這里,充實並不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人生是一杯清水,擁有精緻的沖劑才會清香甜美,但在我這里,清香甜美並不是排斥茶一般的平淡與苦澀。
人生是一片夜空,擁有燦爛的星光,才有輝煌有壯觀,但在我這里,輝煌與壯觀並不等於掌聲雷動,皇冠耀目。
我並不藐視追求,也不否定完美,更不鄙視充實,我只是靜靜的思考,我擁有什麼,並為我擁有的感到快樂,
蜜蜂擁有勤勞所以快樂的釀蜜;蠶蛹擁有堅韌所以快樂的破繭;燕子擁有巧心所以快樂的築巢……我?我因為是我,擁有所以快樂著,那最純粹,最快樂的愛。
D. 求 梁衡 寫譚盾的文章
1957年8月8日,譚盾出生於湖南長沙絲茅沖一個普通的軍人家庭,父親在部隊工作,母親是部隊醫院的一名醫生。譚盾從小並沒有比一般人更好地接受音樂熏陶的條件。說起譚盾與音樂結緣,還帶有一點傳奇色彩,小時候在鄉下,譚盾最喜歡追隨民間,為紅白喜事做道場的樂師,譚盾認為這些人能夠用音樂與前生來世對話,譚盾也想成為這樣的藝人。因此他違背家人讓他學醫的願望,總是拿著把破舊的琴一直苦練。
如果時光追溯到幾十年前,你肯定會看到在長沙郊外一個叫絲茅沖的地方,在紅白喜事的人群里,一個打著赤腳的少年,他就站在那些藝人跟前,昂著頭,目光中帶著興奮和痴迷。那個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滿身塵土的鄉下小子,有一天會站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音樂家。
和那些自小受到正統音樂教育的人相比,從小聽著巫師術士們音樂長大的譚盾, 接觸音樂的最初方式,顯然是富有傳奇性的。這讓他的音樂之路染上了濃厚的鄉土氣息,而正是這種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東西,讓譚盾的音樂生機勃勃,感人至深。
譚盾知道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段去表現自己的藝術理想,這手段和他少年時受到的影響息息相關。他曾經多次談到一個故事,年輕的時候,他在湘西遇見一個會用石頭奏樂的老人,那些看似普通的石頭,總會在老人手裡奏出美妙的音樂。更神奇的是,每次演奏完,老人都會將石頭丟在地上,排列出《易經》中的種種卦象。
譚盾痴迷了。這件事情也象很多年前的童年記憶一樣,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腦海里。許多年後,當他想為波士頓交響樂團創作交響樂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那個老人。他曾回到湘西去找,但是老人已經去世。自此之後,沒有人知道石頭音樂怎麼演奏了。
這件事情直接促成了譚盾後來的重要作品《地圖》。其中有一個「石鼓「的段落,表演者正是譚盾本人,他雙手握著不同的石頭,不斷的敲擊、拍打、磨擦。那段音樂激情飛揚,配合大屏幕上不斷出現的石頭落在地上的各種圖案,神秘而感人,譚盾用這種方式完成了對那位老人的紀念。
對於譚盾來說,音樂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就是音樂的來源。在很多場合,譚盾總是樂於談他的童年,在泥土和民間藝人歌聲中的童年,這樣的童年,這樣的記憶,對於他來說,是永遠的表達方式。
譚盾有一把很特別的小提琴,說這把小提琴特別,是因為它只有3根弦。譚盾說這把琴是用舅舅的軍轉機會換來的,因為第四根弦價格貴,一直買不起。可就是這樣一把琴,成了譚盾音樂之路的起點。
1975年,譚盾被下放到了雷鋒的故鄉,他已為自己從此就和音樂無緣了。一年之後,事情有了轉機。1976年湖南京劇團在下鄉演出時發生了翻船事故,人員傷亡很多,省里決定招收一批音樂家把京劇團重新組建起來,拉得一手好胡琴的譚盾被挑中了。
1977年,高考恢復了,譚盾以「農民音樂家」的身份被推薦參加了考試。高考決定了譚盾一生的命運。坐著火車去高考,因為沒有錢,譚盾只能逃票。為了逃避查票,他做了一塊「廁所已壞」的牌子掛在廁所門上。「那次我在廁所里憋了二十幾個小時,只吃了幾個隨身帶的茶葉蛋,又餓又臭,難受極了。」火車到站的時候,譚盾已經筋疲力盡。
考試的時候,譚盾拿著他那把3根弦的小提琴站在了老師面前,老師讓他拉一段莫扎特的曲子,他不知道莫扎特是誰,也沒聽說過貝多芬。譚盾把他的那把小提琴當成二胡拉,可正是音樂裡面那種紮根於泥土的東西,感染了主考老師,最終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據說譚盾是挑著一根扁擔,前面一個背包後面一個水桶進校園的,當時班上就有人叫他「湖南地主」。從湖南到北京譚盾是帶著一肚子湖南民歌來的。和那些受過正統音樂教育的同學相比,譚盾顯然有很大差距,但是音樂方面的天份和湖南人的執著,使他成了同期學員中的佼佼者,更被譽為當時中央音樂學院的「四大才子」之一。
1979年,譚盾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在這個交響樂中,他用了很多板鼓、蕭等民族樂器和一些前衛的技術、音響。作品一出來就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欣賞,也有人反對、批評。譚盾不為所動,不斷在聲音、技術上進行探索。1983年的交響樂《風雅頌》獲得了國際作曲大獎,其後的一些作品也都在國際上屢屢折桂,尚在學校的譚盾成了最早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作曲家。
這個時候,譚盾有些不滿足了,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台,一個能夠徹底給他自由的舞台——他要出國。
1986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的譚盾,帶著改變西方音樂的決心,來到了紐約。這時候的譚盾象一個高貴的騎士,有著自己的理想。他要把中國音樂帶到世界,讓世界聆聽來自中國的聲音;他要用自己的自由和想像,用自己的思考來完成對傳統音樂的革新與顛覆。
但是迎接他的,卻是一條異常艱辛的道路。和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為了生活,譚盾曾在餐館里洗盤子。此外他還要到街頭去拉琴。「我一般都是在凌晨3點鍾拉琴,因為白天要讀書,傍晚要去打一份工,到晚上10點鍾再做功課,做完功課就想明天的飯錢怎麼辦,明天買書的錢哪裡來?然後就拎著提琴上街拉一段。在紐約的學習很艱苦,但是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譚盾拉琴的時候有一個黑人朋友也在街頭拉琴。10年之後,已經功成名就的譚盾經過那個地方,發現那個黑人朋友還在那裡拉。見到譚盾,黑人朋友很高興,問他現在在哪裡拉琴,譚盾說在林肯中心。黑人朋友羨慕地告訴譚盾,在林肯中心的外面拉能賺到不少錢。譚盾只是笑笑,他沒告訴這個昔日和自己搶位子的朋友,自已在林肯中心裏面拉。
人們都說,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譚盾有的,是骨子裡的執著,這是他成功的關鍵。留學生活塑造了譚盾,這個從湖南展趐的雄鷹,經過風雨的錘煉,終於在異國的土地上逆風高飛。開始的時候,《紐約時報》對譚盾中西融合的音樂嘗試大加諷刺:「譚盾根本不會寫交響樂,他還是回中國寫二胡吧。」十年之後,《紐約時報》把他評為「全球十大音樂家」之一。
從1990年開始,譚盾進行了一系列試圖把劇場表演和樂隊結合起來的「樂隊劇場」創作,其中為克羅諾斯弦樂四重奏樂隊寫的《鬼戲》及為日本NHK交響樂團創作的《門》因其特別的表現方式而引起轟動。1995年受德國著名作曲家漢斯推薦,譚盾成為慕尼黑國際音樂戲劇比賽評委;1996年受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滿澈提名,獲加拿大格蘭.格德音樂獎;1997年,他被德國權威音樂雜志《歌劇世界》評為「本年度最佳作曲家」;1999年,譚盾榮獲當今世界最權威的格威文美爾作曲大獎;2001年,他因電影《卧虎藏龍》的音樂贏得使他聲名遠播的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金像獎。
在眾多人眼裡,譚盾是個音樂界的異數。紙張、陶器、水,這些對於別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東西,經過他的手就會成為震動樂壇的「有機音樂」。譚盾的成功和他獲得的那些榮譽,源於他站在中國和世界的交匯點上形成的獨特視角和思維方式,這和他的留學獲得顯然是分不開的。
他像一個騎士,馳騁於音樂的原野,熱烈而執著,用自己的音樂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E. 譚盾 水樂 論文
荒謬而垃圾的水樂。紙樂也一樣
F. 楊燕迪的論文及文章
《對於我國音樂理論工作的一點看法》(《中國音樂學》1986年第3期)
《對我國西方音樂史研究現狀的思考》(《中國音樂學》1986年第4期)
《音樂體驗的層次與方式》(《人民音樂》1986年第8期)
《自我意識與音樂思維》(與孫國忠、洛秦合作,《上海藝術家》1987年第2期)
《音樂史家的自詰與迷惑》(《中國音樂學》1989年第2期)
《現代音樂的荒誕狀態》(《中國音樂報》1989年2月3日第3版)
《在突破中尋找自身》(《中國音樂報》1989年3月17日第3版)
《1989年音樂學方法論研究綜述》(《中國音樂年鑒》1990年卷)
《實證主義及其衰落--二次大戰後英美音樂學發展述評》(《中國音樂學》1990年第1期)
《論西方音樂研究在我國的重建》(《黃鍾》1990年第1期)
《關於西方音樂書目翻譯的選題推薦》(《音樂學術信息》1990年第1期)
《尋找自立--談西方音樂研究在中國的意義》(《人民音樂》1990年第2期)
《荒誕及其本質--西方先鋒派音樂中的主體拋棄與自我肯定》(《音樂生活》1990年第3期)
《作為人文學科的音樂學》(《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莫扎特歌劇重唱中音樂與動作的關系》(上、下,《音樂藝術》1992年第2期、第3期)
《西方音樂研究的主要領域及其代表著述》(上、下, 《藝苑》音樂版,1992年第2期、第3
期。)
《作曲家與歌劇腳本作家的關系》(《音樂研究》1993年第4期)
《無言的懇談--漫話室內樂》(《音樂愛好者》1994年第5期)
《音樂斷想》(十二則,《音樂愛好者》1994年第6期)
《今日權威碟評》(CD樂評四則,《音樂愛好者》1994年第6期)
《音樂中的幽默》(《音樂愛好者》,1995年第1期)
《西方音樂斷代史研究導論》 (上、下,與孫國忠合作,《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第3期)
《為音樂學辯護--再論音樂學的人文學科性質》 (《中國音樂學》1995年第4期。本文曾獲
上海市九四年至九五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聽樂與讀樂》(《音樂愛好者》1995年第6期)
《悲歌經典莎翁情--寫在古諾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滬首演之際》(《歌劇藝術研究》1996
年第3期。刪節版《古諾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載《新民晚報》1996年5月26日第15版。
《唱片感受與現場體驗》(《現代音響技術》1996年第7號)
《孤傲天才 現代隱士--記鋼琴怪傑格倫·古爾德》(《東方歌聲》1996年第11期)
《個體感悟與東方寓言--評97上海國際廣播音樂節海外華人作品音樂會》(《音樂周報》1997
年12月19日第3版)
《探索音樂史:方法論反思四題》(《中國音樂學》1998年第1期)
《經典故事 重新詮釋--劉敦南舞劇〈梁祝〉觀後》(《人民音樂》1998每第1期)
《責任與人性的沖突――寫在中國首演〈阿依達〉之際》(《文匯報》1998年9月2日第8版"筆會"專刊,《歌劇藝術研究》1998年第6期轉載)
《音樂的心靈回聲――賀〈音樂愛好者〉發刊百期》(《文匯報》1998年10月18日第4版"筆會"專刊)
《浮士德傳奇的歌劇演繹》(《文匯報》1998年11月15日"筆會"專刊第4版;《歌劇藝術研究》1999年第1期轉載)
《歌劇〈浮士德〉:背景、詮釋與評價》(上海大劇院98年11月下旬上演歌劇《浮士德》節目單專論)
《古諾〈浮士德〉的上海之旅》(《新民晚報》1998年11月20日第32版;《歌劇藝術研究》
1999年第1期轉載)
《論歌劇與音樂劇的不同美學品格:起源、音樂功能與展望》(《歌劇藝術研究》1998年第
6期》)
《普契尼的歌劇創作道路》(《音樂藝術》1998年第4期)
《體驗合奏之樂》《新民晚報》(1998年12月18日第32版)
《1996年西方音樂研究綜述》(載《中國音樂年鑒》1997卷)
《解讀〈茶花女〉:現實主義與心理洞察》(載1999年12月上海大劇院演出《茶花女》節
目單,後轉載於《音樂愛好者》2000年第1期)
《歌劇的真諦:以音樂承載戲劇――評克爾曼的〈作為戲劇的歌劇〉》(《音樂藝術》2000
年第1期)
《期待鄭京和》(《新民晚報》(2000年4月6日第17版)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譯後瑣記》(《音樂藝術》2000年第2期)
《堅守抑或退卻?》(《文匯報》2000年2月24日第11版)
《"專業樂迷"自白錄》(《文匯報》2000年7月4日第11版)
《〈簡明牛津音樂史〉簡介》(《音樂愛好者》2000年第3期)
《巴赫的神性》(《愛樂》2000年第3期)
《啟蒙和覺醒――莫扎特〈魔笛〉的內》(《文匯報》9月9日第9版)
《非常時代的詩意鍛造――重聽田豐交響合唱〈為毛澤東詩詞譜曲五首〉》(《音樂周報》2000
年9月15日第3版)
《科普蘭研究的新啟示――讀何平新著〈科普蘭與他的音樂世界〉》(《中國音樂學》2000年第3
期。)
《世界兒童鋼琴名曲集》注釋解說(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二十世紀十大音樂家〉緒論》( 載《二十世紀十大音樂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未來的同代人――古斯塔夫·馬勒》(載《二十世紀十大音樂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藝術歌曲創作漫談――全國藝術院校藝術歌曲創作比賽觀後記》(《人民音樂》2001年第2期)
《尋訪中國音樂之"真"》(《讀書》2001年第2期)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中譯本前言》(刪節版,《音樂愛好者》2001年第2期;另,此文的全
文以""超越時間"的音樂史"為題刊登在《讀書》雜志2001年第10期)
《威爾第百年祭》(《愛樂》2000年第1、2期合刊)
《展望理想的"音樂學生態"》(《黃鍾》(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命運無情――談柴科夫斯基的歌劇《黑桃皇後》》(《新民晚報》2001年5月27日第12版)
《藝無止境――從李雲迪獲得肖邦鋼琴比賽大獎說起》(《文匯報》2001年7月11日第11版)
《以音樂透析政治――上海大劇院音樂會歌劇〈唐·卡洛〉觀後》(《愛樂》2001年第9期)
《形式的困境》(舒巧與楊燕迪對話錄,《藝術世界》2001年第11期)
《豪放的或雋永的》(回顧中國的愛樂雜志,《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2001年11月1日,
第23版)
《聽莫扎特三境》(載《文匯報》5月28日,《愛樂》2002年第4期)
《現代音樂與中西文化――從《響趣》音樂會談起》(瞿小松、楊燕迪、孫國忠三人談話錄,《愛
樂》2002 年第6期)
《中西音樂文化比較筆談》(載《光明日報》2002年3月21日)
《音樂的"雙城薈萃"》(《人民音樂》2002年第9期。刪節版載《文匯報》2002年7月27日)
《〈波希米亞人〉的詩意》(載《文匯報》2002年12月22日第八版)
《日常生活的詩意――〈波希米亞人〉觀後》(《歌劇藝術研究》2003年第1期)
《經典的枕邊書》(《劍橋插圖音樂指南》書評),《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1月10日第8版;
另轉載於《音樂愛好者》2003年第2期,更名為《學術型的音樂普及――讀〈劍橋插圖音樂指
南〉》)。
《19世紀浪漫主義的交響音樂》(載《美的啟迪――全國著名專家談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年, 第239-273頁)
《音樂與媒體》(《文匯報》2003年4月30日第13版《音樂·鑒賞》)。
《社會批判與人性和解――〈費加羅的婚姻〉的人文/音樂解讀》(《歌劇藝術》2003年第3
)
6、《聽音尋路――論譚盾的新作〈地圖〉兼及其它》(《文匯報》2003年8月8日第11版)
G. 作文《幸福原來如此簡單》
擁有幸福其實很簡單擁有幸福其實很簡單'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怕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我相信大家每人都有過幸福的感覺。其實在關愛他人與被他人關愛時,我們都擁有著幸福。幸福就是如此簡單。
一次,我在學校得了獎狀。當我回到家後,媽媽高興的不得了,為我准備了各種各樣的飯菜飲料。爸爸和媽媽高興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頓時,我覺得我好幸福,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那一刻,我懂得了幸福,我懂得了幸福有多麼美好。幸福竟然如此的簡單。在運動會上,我們與老師一起為運動員們喝彩,為他們鼓掌。老師與我們一起歡笑,一起玩耍。當他們努力向終點跑去時,我們趕快去攙扶他們。當領獎台上傳來我們班的運動員的名字時。我們整個班集體一起高聲呼喚,老師也一樣,和我們一起吶喊。這時,我們感到了幸福。在那一刻,我懂得了幸福有多麼美好。幸福竟然如此簡單。在一次旅行的路途中,我見一位老奶奶在過馬路。天已經黑了,我毫不猶豫地過去扶著老奶奶,把她送過了馬路。她激動地對我說;'謝謝你,小姑娘。'頓時,我感到了幸福。那一刻,我懂得了幸福有多麼美好。幸福竟然如此簡單。
當月光微微地照在我的臉上時,幸福也悄然而至。當我再一次擁有幸福時,我才覺得幸福到處都是有的。這一串的幸福猶如一顆顆玉石,它將永遠掛在我的記憶深處。它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人與人之間幸福是存在的。只要你關愛他人或你被他人關愛,這都是一種幸福。在生活中,我們身邊處處用有這幸福。幸福之花開滿了人間。如果你用心去發現,擁有幸福是如此簡單。
H.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某公司雇了一位英國人做守衛。這位守衛
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 英國守衛拒絕職務提升,願意守住自己做守衛的經驗優勢,專心致志做好守衛工作;猛一看,似乎有些「傻」。其實,我以為這種「傻」值得敬佩,值得效仿,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一般而言,人們在較低的崗位上幹上一年半載,就巴不得被提升,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自我價值,這自然無可非議;可若像這名英國守衛那樣二十年如一日運用自己的經驗優勢,默默干好自己的工作,拒絕更加豐厚待遇的職位,那是更值得褒揚的事情! 在人們的生活中,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心無旁騖做好自己的工作,說穿了,就是一種「老黃牛」精神。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頻繁「跳槽」,工作態度不安定,「這山看得那山高」,到頭來,哪一個工作崗位也做不好。因此,今天倡導「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就是告誡大家要有在某一工作崗位上長期工作的定力,這樣才能贏得周圍人們的佩服。 在現實中,能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不受名利誘惑的人可真不少。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美國搞科研,他的祖國以色列發出國家邀請,請他回國擔任總統。他拒絕了,他的理由就是在政治領域他無法勝任,他只擅長理論物理學的研究。在巨大名利面前,愛因斯坦就像英國守衛那樣義無反顧地拒絕了,因為他鍾情於自己長期以來擁有「寶貴經驗」領域。試問,若愛因斯坦無獻身科研的定力,他能抵禦住這種莫大榮譽的誘惑嗎?事實證明,愛因斯坦這樣去做,就對了! 能一如既往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的,還有將「學術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的袁隆平;創辦曉庄師范,在培育師范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不得不擔任行政職務卻提出只任虛職,依舊耕耘於研究領域的錢鍾書先生…… 當然輕易變更工作方向和領域,輕易喪失自己的經驗優勢,往往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不是嗎?著名戲劇家曹禺先生解放前才華橫溢,寫出了諸如《雷雨》、《日出》等讓世人贊嘆的作品;可建國後,忙於行政領導事務,很少再寫出有影響力的作品來了。以致著名畫家黃永玉致信曹禺,對曹禺解放後「靈性大失」大感失望,對此頗有微詞。這告訴我們,即使是聰明絕頂的曹禺,一旦沒有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也可能從此在此領域就會「暗淡」下去。 上文提到的陶行知先生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做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說的是他的教育情懷。不過,在這里,我借用該話,想說人生滿打滿算不過百十年時間,守住自己的經驗優勢,專心致志做好某一項工作,也就不錯了!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