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主題創設
⑴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及主題環境創設怎麼寫
    幼兒園課程回歸幼兒的生活,是當前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活化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源泉。小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決定了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必須是與幼兒的生活相關聯的。生活化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現實背景,不考慮現實生活背景的環境創設不可能真正是適宜兒童的環境,眾所周知,幼兒年齡越小,教育與生活的關系也越密切。小班幼兒剛剛離開關心呵護的父母情感特別脆弱,容易產生情感缺乏感。創設一種家庭式的氛圍就尤為重要了,使幼兒感到親切、自然,充滿人情味,能使幼兒適應生活、獲得經驗、得到發展。我國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就十分提倡生活教育,特別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從生活經驗中選取環境創設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家庭式的氛圍。
⑵ 托班主題玩具變變的主題反思
內容選擇及依據:
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著變化,孩子們,對這些現象比較好奇,並試著去探索。於是,就生成了「變、變、變」這個主題。考慮到「變」這個主題在課堂上很難講清楚,我想到了運用電教手段,通過製作大量變化的課件引導幼兒努力去尋找一切可以變化的現象,力求讓幼兒學慣用多種感官仔細觀察物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似和差異。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課件使幼兒了解一切物體都在變化,並通過比較讓幼兒了解不同物體的變化是不一樣的。
2.讓幼兒主動參與探究,能用適當的方式與同伴交流、分享、表達自己對各種變化的發現,使他們通過交流梳理頭腦中的信息,明確所發現的變化及關系,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
3.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基礎上,培養幼兒對自然界和科學活動的興趣。
准備及依據:
本次活動的關鍵是引導幼兒積極運用感官,主動地去發現事物的各種變化。這一方面,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其他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某一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和一定的外界條件,若只是抽象地講解過程,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法獲得對這些過程的深入認識。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其集中在一個相當短的時間內。
如:蘋果樹的四季變化、小蝌蚪是怎樣變成小青蛙的、小椅子的變化過程等,將這些變化過程動態地表現出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從而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觀察、探索、思考。
教學理念: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採用了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段,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益,具體方法如下。
1.課件演示法。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各種變化過程。
2.啟發提問法。在活動的每個環節,注重引導孩子,用問題引導孩子去進行下一步的探究,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3.談話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多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自己的愉悅並與他人交流分享」。在活動中,對幼兒提出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並歸納出結論。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運用大量的現代教育手段,使幼兒通過聲、像的感染激發起探索的興趣和情趣,讓幼兒在愉悅的情境中參與感知、探索,發現變化的奧秘,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整個活動中,追求一種「寬松、自然、科學、愉快」的活動氛圍,讓孩子在合作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活動基本達到預定的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很高。如果在這個活動中設計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個現象來重點讓孩子觀察、探討其變化的環節,活動效果會更加突出,並會讓延伸活動更加豐富。
⑶ 如何為托班幼兒創設適宜的環境
在創設托班區域環境中應充分考慮托班寶寶的年齡特點,考慮寶寶的生活經歷、已有的知識經驗、興趣、需求和能力。
一、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寶寶找到安全感
剛入園的寶寶們從不同的家庭來到了幼兒園,處在分離焦慮時期。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群體,托班寶寶入園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克服分離焦慮。創設安全的心理環境在此階段顯得特別重要,可以通過開學初的家訪或者家長填寫新生入園調查表,詳細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情況,如平時幼兒在家喜歡什麼、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是什麼性格特徵等。對待一些幼兒的特別「嗜好」,還得採取特別應對招數,以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
在環境的設置上應遵循「軟、圓、矮、趣、變」的原則,創設自由、寬松、舒適、安全的游戲環境,營造溫馨、快樂的「家」的氛圍。在最初的階段,由於寶寶並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所以不適合分區游戲,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我們在榻榻米上用小柵欄布置了一個家的環境,裡面投放了各種寶寶喜歡的玩具材料,還有鍛煉大肌肉材料的小爬滑、按摩球等。所有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便於寶寶取放。這時寶寶在進入娃娃家游戲時,需要教師照顧的多,依戀大人,表現出幼兒有很強的從眾心理。同時,我們還用低矮的平衡木搭了一個寵物區,讓寶寶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一來可以緩解寶寶的情緒,二來可以分散寶寶的游戲空間。另一面牆布置成可愛的小動物和有趣的海底世界。對於剛入園的托班寶寶來說,新奇的有趣味的游戲玩具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整寶寶的不良情緒,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願望,積極投入到游戲情境中。這樣的環境創設對初入園的寶寶來說是非常適宜的。兩名教師與所有的寶寶共同游戲,首先讓孩子有了安全感,其次便於教師及時關注每個孩子,照顧寶寶的需要,建立密切的關系。
二、創設情趣化的區域環境,讓寶寶學會探索
新《綱要》指出,要讓幼兒自由探索,不斷地建構自己的經驗。托班寶寶正處在「我自己來」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要善於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體驗和探索,讓寶寶做自己想做的事,相信自己,勇於嘗試動手克服困難。
遵循2~3歲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我們充分重視在生活、游戲活動中滲透教育,將游戲的情境融入區域環境,讓寶寶們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活動。在寶寶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後,根據幼兒興趣及時調整游戲環境,增添了寶寶需要的生活用品。
三、創設自主化的區域環境,讓寶寶學會交往
托班寶寶自我中心意識強,自控能力弱,堅持性差,是處在獨自游戲的年齡階段,他們還不會合作和分享,不懂做游戲的規則,缺乏與同伴的交往經驗,獨占慾望強,在游戲中出現沖突是常見現象,特別是表現在爭搶玩具材料上。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備份」,設計多個適合獨自游戲的小活動區,讓寶寶自己選擇活動區域,自由活動。利用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特點,可鼓勵寶寶與同伴交往,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⑷ 如何創設小班的主題牆飾
小班主題環境創設多以教師為主,孩子的參與形式比較單一;主題環境的創設更多的是追求美觀,幼兒多以看為主;主題環境的創設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並獲得必要認知……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指南》,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幼兒園主題牆飾的設計需要調動幼兒身體和思維雙方面的互動,使幼兒在與牆飾的互動中真正獲得認知發展與能力的提高。我們思考,如何讓小班的主題牆飾「動」起來?
1.主題牆飾創設要具有情景性
游戲化的一日生活是小班幼兒學習的有效途徑,我們選擇主題活動時最先應該考慮的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選擇適合小班幼兒的主題活動,並設計富有情景性的主題牆飾與幼兒進行互動。例如,《好吃的水果》主題活動中,我們將主題牆飾以小動物摘果子的情景來展現水果的不同特徵和多種作用,幼兒可以將製作的水果放在不同的水果樹上,也可以放進小動物手裡的水果筐里;牆飾上還有小動物圍在一起分享水果,品嘗用水果製成的不同食物的情景。這些幼兒熟悉易懂的情景,從認知水平上就很容易讓幼兒接受,幼兒自然地參與其中,教育目標就在幼兒的參與過程中達成。
2.主題牆飾創設要具有趣味性
小班幼兒以直覺行動性思維為主要特點,他們通過動手操作來獲得感知體驗,所以主題牆飾應該能夠讓幼兒「玩」起來,在「玩」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知識經驗。例如,《甜甜的糖果》主題活動中,我們將軟硬的分類過程賦予了「給小動物蓋房子」的趣味情景,將小熊的身體製作成軟的,小兔的身體製作成硬的,幼兒通過觸摸辨別真實糖果的軟與硬後,將相應的糖果作為牆磚貼在小動物的身上,一塊一塊地給小動物蓋上結結實實的房子。這改變了以往的固定分類模式,將牆飾內容設計成趣味的游戲,幼兒在玩中感受了軟和硬的明顯特徵。這一過程順應了《指南》所提到的,「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學習」。
3.主題牆飾創設要具有互動性
《指南》對於「激發小班幼兒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也提出了明確的建議。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等多種感官來完成的,所以他們喜歡做游戲,越是感興趣的內容越是能夠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內部動機。主題牆飾的創設注重與幼兒有效互動可以激發他們主動參與,並積極地獲得相應的知識與能力。例如《汽車嘟嘟嘟》主題活動中,為了加深幼兒對於車的基本結構的認知,我們會在孩子觀察真實的車之後,在主題牆上布置一輛汽車的結構圖,上面有放大的車結構照片,一開始孩子們很感興趣,會去看一看,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們就再也不關注了。
為了保證主題環境與幼兒的持久性互動,我們將靜態的展現形式調整為動態的游戲,將汽車的外面製作成可以掀開看一看的形式,這樣孩子們經常會「打開看一看」,通過猜測、掀開來增加對於車結構的印象。牆飾上的小小改變有效增加了幼兒與主題牆飾的互動,並順理成章地完成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通過用視覺來看,用肢體來操作,與主題牆飾不斷互動,獲得成功與快樂,從而建立愉悅的情緒和自信。再如,《汽車嘟嘟嘟》主題牆飾中,我們還創設了消防車的拼圖,利用拼圖的形式幫助幼兒了解消防車的基本結構和特殊功能,拼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探究慾望,又發展了空間思維。《好吃的水果》主題牆飾中的「摘果子」、《甜甜的糖果》主題牆飾中的「軟硬分類」,同樣都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特別是肢體的參與,與牆飾主動積極互動的。
4.主題牆飾創設要具有生成性
牆飾創設是為幼兒的發展服務的,應該隨著幼兒的發展需要和興趣隨時調整,以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所以,我們的牆飾創設中要適當留有孩子們生成主題內容的空間。例如,《好吃的水果》主題中,孩子們發現水果的生長環境是不一樣的,於是,我們布置了不同水果樹的主題牆飾,孩子們將自己創作的各種水果粘貼在相應的地方,如,西瓜粘貼在地面藤上、葡萄粘貼在架子上等。主題牆飾也同時將「水果長在哪裡」與「小動物摘水果」的情景有機結合,隨著幼兒興趣和發現的擴展,主題活動向前延伸的同時,牆飾的情景更加豐富,更加適合幼兒的發展需要。
5.主題牆飾創設要具有藝術性
主題牆是班級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班級的一種「活動」牆面環境,我們要賦予其創意的設計、智慧的裝扮。
設計初,首先要考慮的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班級的主題牆飾創設占活動環境的大部分,所以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班級整體環境的效果,使得主題環境的創設能夠很和諧地融到班級的整體環境中來。採用何種圖案、怎樣擺放、尺寸大小等,都關繫到環境的美觀。需要注意的是,小班幼兒的牆飾創設與中大班有很大區別,由於身高的特點,我們要將互動的環境盡量擺放在幼兒能夠觸摸得到的位置。其次,考慮用色的和諧統一,班級環境創設,顏色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合理運用顏色是關繫到環境整體效果的關鍵,要選好班級環境的主要顏色,注意顏色不要太多。最後,要考慮立體創設主題牆飾。立體的牆飾創設給人的視覺感比平面要更為突出,增強了內容的互動性,更能夠吸引幼兒的操作興趣,並能夠滿足幼兒互動的需求。
總之,幼兒園小班的環境創設應遵循《指南》原則,以幼兒發展需要為目的,圍繞主題活動的目標,創設幼兒喜歡的、能與之產生互動的環境,讓「牆壁」說話,促進幼兒主動思維、自主發展。
⑸ 如何為托班幼兒進行環境創設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與條件,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對於托班寶寶來說,由於年齡小、情緒波動大,易受環境的刺激和影響,因此,創設自由、安全、寬松、舒適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在實踐中發現,幼兒區域環境的創設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區域中的游戲材料就是幼兒的玩具,適宜的玩具材料能給孩子帶來滿足、快樂,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在創設托班區域環境中應充分考慮托班寶寶的年齡特點,考慮寶寶的生活經歷、已有的知識經驗、興趣、需求和能力。
一、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寶寶找到安全感
剛入園的寶寶們從不同的家庭來到了幼兒園,處在分離焦慮時期。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群體,托班寶寶入園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克服分離焦慮。創設安全的心理環境在此階段顯得特別重要,可以通過開學初的家訪或者家長填寫新生入園調查表,詳細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情況,如平時幼兒在家喜歡什麼、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是什麼性格特徵等。對待一些幼兒的特別「嗜好」,還得採取特別應對招數,以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
在環境的設置上應遵循「軟、圓、矮、趣、變」的原則,創設自由、寬松、舒適、安全的游戲環境,營造溫馨、快樂的「家」的氛圍。在最初的階段,由於寶寶並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所以不適合分區游戲,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我們在榻榻米上用小柵欄布置了一個家的環境,裡面投放了各種寶寶喜歡的玩具材料,還有鍛煉大肌肉材料的小爬滑、按摩球等。所有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便於寶寶取放。這時寶寶在進入娃娃家游戲時,需要教師照顧的多,依戀大人,表現出幼兒有很強的從眾心理。同時,我們還用低矮的平衡木搭了一個寵物區,讓寶寶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一來可以緩解寶寶的情緒,二來可以分散寶寶的游戲空間。另一面牆布置成可愛的小動物和有趣的海底世界。對於剛入園的托班寶寶來說,新奇的有趣味的游戲玩具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整寶寶的不良情緒,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願望,積極投入到游戲情境中。這樣的環境創設對初入園的寶寶來說是非常適宜的。兩名教師與所有的寶寶共同游戲,首先讓孩子有了安全感,其次便於教師及時關注每個孩子,照顧寶寶的需要,建立密切的關系。
二、創設情趣化的區域環境,讓寶寶學會探索
新《綱要》指出,要讓幼兒自由探索,不斷地建構自己的經驗。托班寶寶正處在「我自己來」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要善於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體驗和探索,讓寶寶做自己想做的事,相信自己,勇於嘗試動手克服困難。
遵循2~3歲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我們充分重視在生活、游戲活動中滲透教育,將游戲的情境融入區域環境,讓寶寶們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活動。在寶寶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後,根據幼兒興趣及時調整游戲環境,增添了寶寶需要的生活用品。
三、創設自主化的區域環境,讓寶寶學會交往
托班寶寶自我中心意識強,自控能力弱,堅持性差,是處在獨自游戲的年齡階段,他們還不會合作和分享,不懂做游戲的規則,缺乏與同伴的交往經驗,獨占慾望強,在游戲中出現沖突是常見現象,特別是表現在爭搶玩具材料上。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備份」,設計多個適合獨自游戲的小活動區,讓寶寶自己選擇活動區域,自由活動。利用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特點,可鼓勵寶寶與同伴交往,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在區域材料的提供上,同一種玩具提供多個,滿足了幼兒獨自游戲的需求,使活動中幼兒爭搶和東走西瞧、到處游盪的現象明顯減少。區域活動中還可為幼兒提供小推車、生日蛋糕、小葯箱等,豐富寶寶的游戲情節,引導他們開展交往。如在娃娃家慶祝生日活動中寶寶初步學習了怎樣做客、怎樣做主人,了解了與人交往的基本要求,加強了寶寶與同伴的交流。
四、豐富活動區域的材料,讓寶寶通過多層次的材料獲得成長
皮亞傑告訴我們:「兒童的認識發展是在其不斷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中得來的,讓孩子與材料對話不是把材料直接交給孩子就能實現的,而是讓材料同時存在幼兒視野中,使孩子成為材料的真正主人,根據需求而發展。」如利用廢舊大紙箱做的多功能房子,讓寶寶在鑽鑽爬爬中獲得了躲藏的樂趣。根據寶寶小肌肉發展水平的不同,應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在材料的製作上應充分考慮到材料的多功能性,做到一物多用,讓寶寶發明創造新玩法,使每種材料在不同的孩子手中發揮出不同的用途。
總之,材料是游戲的基礎,游戲是材料的展現,它們是不可分可的統一整體。要想使孩子獲得主動發展,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需求特點,與幼兒一起隨時更換、增添區域游戲材料,保持幼兒的游戲激情與興趣,豐富與深化區域活動的主題與內容。要善於觀察、了解孩子游戲的內在動力──需求,這是保證活動區域游戲材料適宜性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