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論文
①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作文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中山先生的第一個革命事業轉折點。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用中山先生的話說,「此前一敗再敗,而猶冒險猛朝進者,仍未敢望革命排滿事業能及吾身而成者也。……成立革命同盟會於東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業可及身而成矣。……」。
辛亥革命的失敗是中山先生的第二個革命事業轉折點。因為辛亥革命而導致了清王朝在中國統治的終結,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辛亥革命是一種革命的勝利。而不辛的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更不辛的是,中山先生是在兩年後的「宋教仁被刺案」發生後,才從這個血的教訓中猛醒過來,「始翻然悟彼奸人,非恆情可測」。中山先生本以為自己的革命任務在辛亥革命後已經完成,自此可以全身投入到民生運動中去,沒想到革命又要從頭開始。
陳炯明的叛變是中山先生的第三個革命事業轉折點。
從中山先生的這三個革命事業轉折點來看,除開當時復雜的政治環境背景以外,中山先生的性格特點在此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個轉折點是中山先生革命事業從頹勢向良好局面的一個轉變。這個轉變,從個性角度分析,得益於先生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得益於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得益於先生高超的人際溝通能力。而第二個和第三個轉折點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山先生對人性的把握不準,導致對事業合作者、對同事的輕信,結果被出賣,從而導致事情發生後的工作局面非常被動,最終無法挽回,遺憾而去。
② 關於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論文怎麼寫
在辛亥革命100年之際,這部電影《辛亥革命》終於以影像史記替觀眾梳理清晰了關於辛亥革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即1911年到1912年舊歷辛亥年間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與清廷、後與北洋袁世凱完整的斗爭經過。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壯烈的出場,他留下的那篇著名的《與妻書》100年來一直被廣為傳誦,我曾有幸見過這位福建青年的手書,筆跡神采飛揚之至。然而內容確實讓人不禁潸然淚下,與妻「吾至愛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復雜的感情,對妻子的深情、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的責任忍受著悲傷,忍受著無限的不舍,與愛妻永別,獻身於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革命事業。其愛情之偉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如此優美的散文家書,情韻濃厚,內涵富澤,怎能令人不愴然涕下!
正如孫中山所說,參加黃花崗起義的盡是才華橫溢的中國少年英雄;電影至最後也落在林覺民夫人陳意映和孩子身上,父輩們流血犧牲只為換得下一代人能夠過上自由陽光的新生活,這是電影作品裡少有的能將大時代、大事件歸一為小家庭、小悲歡的一部,也是意圖用百年前的這宗大事件感化當代人的一種努力。
為了一切的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
整部電影的起首,鑒湖女俠秋瑾毅然赴死的過程已經彰顯創作者的意圖,即想用朴實的生活道理概括那個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革命歷程。
「這兩個孩子就要失去母親!」
「我的死是為所有的孩子。」
她昂起頭,堅決地拒絕官吏的最後通牒,毅然決然走向刑場。沉重的枷鎖根本無力使她低頭,握緊的雙手決不會再向惡勢力松拳,黑壓壓的腳鏈拖在泥濘的石板路上,步伐含恨,卻是義無返顧的。囚鏈一環扣一環,扣得越緊,封建社會的愚昧愈發顯得深不可測。
兩邊站著的老百姓表情個個太過木訥,正如魯迅那篇《葯》里夏瑜形象的一般。
「革命是為給天下人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溫和寧靜的世界,縱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溫和為何物。」
捧著與兩個兒子的合照,流下兩行清淚不染灰塵。張口深深嘆息,這是母親對你們最後的鍾愛。死,並非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在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
風,吹入你的夢;你,夜裡追著風。這目光熟悉又陌生,無懼、無畏,亦無悔。
欣喜的是,放眼如今,百姓不再如此木訥!中國人民正團結一心,腳踏實地的走在復興的征途上。世界看得見我們的努力!
我,是幸福的當代學子,不愁吃穿用度,不愁沒書念,不愁沒有發展的前途。每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地迎風飄揚。我知道,革命前輩們,正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平靜祥和的藍天上愛撫的凝望著我們。我們,必將不辜負戰士們的流血犧牲,不辜負父母用勞動汗水的養育,不辜負共產黨正確的領導方針!
③ 我眼中的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民主主義革命家、不屈不撓的革命實踐者孫中山先生是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
過去,我只是從歷史書、電影、電視、小說等渠道了解到中山先生的偉大革命事跡或者某個片斷;現在,我有幸又研讀了尚明軒先生著並由宋慶齡女士題寫書名的《孫中山傳》,參閱了張磊先生的著作《孫中山論》,參閱了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在中山先生身邊的日子裡》等十餘本有關資料。雖然這些資料均出自於上世紀80年代,還能感受到其中部分資料的某種政治偏見,但是通過這些資料,我仍然看到了中山先生的清晰的人生軌跡,感受到中山先生一生的艱辛,感受到在當時那種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下的中山先生的偉大。我認為,從人的個性方面來說,中山先生有很多的過人之處,但也有一些致命的弱點。以下是我個人有關中山先生個性的一些觀點。
一、中山先生的經歷及所處的社會背景
中山先生於1866年出生於中國南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時家景貧寒,自小參加農業勞動,十歲入學,目睹了中國最底層人民被欺壓的種種現象;十二歲去檀香山投靠其兄孫眉謀生,十三歲開始接觸西方教育,目睹了國內與國外的社會差距,產生了改造祖國的願望;二十五歲醫科畢業,同時經常寫稿鼓吹改造中國政治的言論;二十八歲創立興中會,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中山先生所在的年代,是中國最動盪的年代。這期間有太平天國起義剛剛被鎮壓,貴州的苗民起義,日本派兵侵略台灣,義和團運動,中國與國外簽訂種種不平等條約,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農民運動,中國的半殖民化等等。
中山先生所在的年代,也是全球不穩定的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的十月革命,蘇維埃聯盟成立等等。
二、中山先生的主要性格特點
(一)熱情,有抱負。中山先生的熱情與抱負主要表現在熾烈的愛國主義。還在他就讀於檀香山的學校時,祖國的苦難就喚起了這個少年的最初社會意識;「而改良祖國、拯救祖國、拯救同類之願,於是乎生。」;25歲時的《農功》,28歲時的《上李鴻章書》都蘊涵著一個愛國青年欲致祖國於文明富強的熱望與抱負。
(二)倔強,有堅強的信念。可以說,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雖然大多數的革命不成功,但是面對多次的失敗,先生從來沒有被打倒過。早期,面對家庭和周圍環境的阻力,中山先生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面對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竊取,面對自己手下的背叛時,先生毅然沒有放棄他的革命行動,直至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鍾。
(三)有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公共關系能力。中山先生的這種人格魅力和人際關系能力主要表現在與人交往和為起義軍或後來的革命軍籌款兩方面。與中山先生交往的人中,都認為他很有人格魅力。保皇改良派的領袖康有為也說,和中山先生私交甚篤,只是政見不同耳。在革命早期,許多華僑是沒有革命意識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山先生能籌集到革命所需款項,充分表現了中山先生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公共關系能力。
(四)對人性的把握不準,過於相信別人。也許這也是中山先生的優點,正是他對別人的信任,使他能夠團結許多有識之士和團體到一個團隊裡面,從而能開展有規模的救國運動。如早年的陳少白,後來黃興、宋教仁等及其領導的「興中會」,蔡元培等及其領導的「光復會」等等,這些小團體或個人在中山先生的影響與領導下合並成立了「同盟會」。但同時,也可能正是他對別人過於相信,使他的革命事業頻頻失敗。比較典型的是陳炯明事件。陳炯明原是清朝秀才,曾經是中華革命黨的對抗者。1917年,陳因找不到出路,轉而投奔孫中山先生。之後,由於陳對中山先生表面上的「竭誠擁護」,陳被中山先生任命為廣東軍政府軍隊的「總司令」,並被認為是一個「可資依靠」的「革命將領」。正是這個「革命將領」,在1922年革命軍北伐形式一片大好之時,發生了反革命叛變,使當時中山先生及其革命隊伍所有革命努力付諸東流,並對中山先生及宋慶齡女士的生命構成了很大的威脅(陳政變後,曾懸賞三十萬大洋買中山先生的人頭)。事後反省時,中山先生也承認他缺乏知人之明,最後造成了很大的禍害。
(五)主觀性強。中山先生的這種特點是從他一生的革命歷程中體現出來的。他的許多政治觀點和革命方法大多來自於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中西國情的比較,很少體現出他對中國和世界革命歷史的研究,表現出了一種革命現實主義和列寧所說的「主觀社會主義」。列寧曾對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進行了重點剖析,認為他的民生主義同俄國的民粹主義很相似,這種思想首先是同社會主義空想結合在一起的。在中山先生的革命觀中,更多的體現了他對中國封建制度的不滿,而沒有充分認識到列強對中國的傷害,以至他在許多革命暴動中過多的依賴了國外力量,結果,他曾經的事業要麼被他所依賴的對象利用,要麼最後被他所依賴的對象出賣。中山先生的這種主觀性可能與先生的歐式教育背景有關。列寧說:「孫中山可以說是以其獨特的少女般的天真粉碎了自己反動的民粹主義理論」。
三、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三個轉折點
通過對資料的研讀,對中山先生革命人生的剖析,我認為對中山先生革命事業具有非常意義的轉折點有三個,分別是中國同盟會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失敗及陳炯明的叛變。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中山先生的第一個革命事業轉折點。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用中山先生的話說,「此前一敗再敗,而猶冒險猛朝進者,仍未敢望革命排滿事業能及吾身而成者也。……成立革命同盟會於東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業可及身而成矣。……」。
辛亥革命的失敗是中山先生的第二個革命事業轉折點。因為辛亥革命而導致了清王朝在中國統治的終結,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辛亥革命是一種革命的勝利。而不辛的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更不辛的是,中山先生是在兩年後的「宋教仁被刺案」發生後,才從這個血的教訓中猛醒過來,「始翻然悟彼奸人,非恆情可測」。中山先生本以為自己的革命任務在辛亥革命後已經完成,自此可以全身投入到民生運動中去,沒想到革命又要從頭開始。
陳炯明的叛變是中山先生的第三個革命事業轉折點。
從中山先生的這三個革命事業轉折點來看,除開當時復雜的政治環境背景以外,中山先生的性格特點在此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個轉折點是中山先生革命事業從頹勢向良好局面的一個轉變。這個轉變,從個性角度分析,得益於先生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得益於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得益於先生高超的人際溝通能力。而第二個和第三個轉折點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山先生對人性的把握不準,導致對事業合作者、對同事的輕信,結果被出賣,從而導致事情發生後的工作局面非常被動,最終無法挽回,遺憾而去。
四、向中山先生致敬
向中山先生致敬,自先要向他的偉大人格致敬。正是他那偉大的人格魅力團結了許許多多的革命同志為獻身中國革命而站在同一條戰壕裡面;正是他那偉大的人格魅力,團結了許許多多的海外僑胞,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捐錢捐物。
向中山先生致敬,還要向他對祖國的一片熱忱致敬。如果說他在同盟會成立之後的革命歷程是身不由己,那麼他在同盟會成立以前所做付出則是他個人出於對祖國的一片熱忱。早期,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他放棄了自己在南洋的良好的事業發展機會;放棄了醫科畢業後的非常好的個人發展。
向中山先生致敬,更要向中山先生學習,學習他對事業的堅定信念。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可以說是挫折的一生,但是每次挫折之後,先生不是跌倒了爬不起來,而是因為有心中的信念,所以立即爬起來繼續戰斗,戰斗的熱情甚至比以往更為高漲。中山先生這種對事業的堅定信念,對我們當前在經濟工作或社會中遇到挫折的致力中國建設的企業家和政治家們,對我們自身都是很好的教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向中山先生學習,還要學習他那美妙的溝通藝術。正是中山先生有效的溝通,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先生的革命理想便得到了海內外僑胞和革命志士的響應與支持,使得先生的中國革命事業實踐成為可能。最終,正如毛澤東同學所說,中山先生成為「中國最早的革命民主派」。在當時中國民眾的民主意識還完全沒有被喚醒的前提下,在一個不長的時期內,使海內處僑胞和革命志士能接受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共和思想,這是有相當難度的。如果我們每個職業經理人都有象中山先生那樣較強的溝通藝術,那麼我們開展工作是不是變得容易的很多呢?
④ 關於孫中山的論文
孫中山的人權來思想
2001年2月源13日 16:14 杜鋼建
關於孫中山人權思想的內容及其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學術界同仁已經在不同程度上作過探討和論述。本文旨在討論孫中山人權思想的實質和傾向,並聯系現代中國思想界狀況及未來中國社會發展需要,努力揭示孫中山人權思想的現實意義。
⑤ 如何評價孫中山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推翻 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 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孫中山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 名中山樵。 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 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 尊稱其為"中華民 國國父"。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 清 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辛亥革命作為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是中國近代社會演變和發展過程中的 重 要環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歷史上豎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從政治制度發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 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從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僅是一次革命運動,而且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它開闊 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人們的政治熱情,促進了民族覺醒,這是更具歷史價值的功績。
從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反封建兩個方面結合起來,使舊民主主義革命進入了 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從經濟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動搖了封建的經濟基礎,有力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 的發展。
總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達到了舊民主革命的最高水 平,並為後來的革命開辟了道路。
⑥ 請詳細闡述一下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從孫中山辛亥革命的歷程及成果與意義等方面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1911年(清宣統三年),旨在推翻中國五千年來封建帝制、建立 共和政體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五千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 農歷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口號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裡爆發的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現在中國大陸的官方結論認為雖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軍閥攫取,平均地權也是沒有實現,但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帝制,使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性質—— 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國內方面——
A、推翻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國際方面——
A、沉重打擊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B、鼓舞推動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發展。
局限性:沒有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辛亥革命的教訓:
①必須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徹底摧毀封建勢力,實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在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始終不敢這樣做,因而失去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②不能幻想帝國主義的支持。
③不能對封建勢力妥協,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迫使孫中山對袁世凱妥協退讓,致使偽裝共和的袁世凱輕而易舉地竊取了大總統職務,辛亥革命歸於失敗。
④辛亥革命的失敗使中國和資本主義失之交臂,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斗爭仍任重而道遠。
⑦ 您好,我是一名中學生,要寫社會實踐型論文,請您告訴我辛亥革命與社會變遷和孫中山之間的一些事,好嗎
鴉片戰爭中希望列強的堅船利炮使中國很多知識分子開始覺醒,他們開始開眼看世界,學習西方文化,並隨之興起了以魏源,林則徐等為首「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文化思潮。宣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整個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知識分子也開始尋找心的出路,以譚嗣同,梁啟超等太學弟子開始宣揚維新改良思潮,要學習日本君主立憲,徹底改良的政治,經濟,教育等制度,但是遭受到慈溪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的強烈反對,百日維新曇花一現。
而隨著列強對華侵略的進一步的加深, 在清朝末年,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書籍流入中國,各種思潮紛紛涌現。如民族解放思潮,民主共和思潮,君主立憲思潮,地方自治思潮,社會主義思潮,教育救國思潮,實業救國思潮,無政府主義思潮。而孫中山吸取其中的民族解放,民主共和和社會主義思潮的精華,提出三民主義成為革命民主派的指導思想。而實業救國,教育救國,君主立憲多為改良派人士倡導。而無政府主義和國粹主義思潮則是當時眾多思潮裡面最有特色的兩個。
⑧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發生時,孫中山遠在美國,事先並未料到起義發生,更不曾參與其事。
武昌起義爆發前不久,同盟會中的宋教仁一派才決定在長江流域發展勢力,而這一策略與孫中山、黃興在兩廣開展斗爭的計劃不符,因此孫黃也未參與宋一派的活動。宋教仁等在武昌起義的策劃中起了一定作用,但只是起到事先聯合武昌新軍中的同盟會會員和文學社會員的作用。
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獨立,准備實行共和,推舉總統。一些人主張推舉同盟會領導者孫中山,而孫也及時趕回國內。而另有一些人卻一開始就謀求與北洋領袖袁世凱合作推翻清朝,並推袁為總統作為報酬。由於袁世凱與南方的談判進展並不迅速,於是南方各省就暫推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⑨ 求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讀後感
讀辛亥革命有感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重大事件,我們說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我沒說它失敗了,但從它的重大影響來說,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辛亥革命雖然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的問題,但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為此後的革命打開了通道。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績。對反動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去推翻它,還是象立憲派那樣維護它?這是根本的道路問題。在這點上立憲派的方向是錯了。中國在君主專制政體統治下經歷過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這是一個沉重得可怕的因襲重擔!多少年來,至高無上的君權一直是封建主義的集中象徵。人們從幼年起,頭腦中就不斷被灌輸「三綱五常」這一套封建倫理觀念,把它看成萬古不變的天經地義。「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級制度頂顛的最高代表。每個人在這種制度面前,必須誠惶誠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許有絲毫逾越。這就是所謂「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紅樓夢》里的王熙鳳有一句名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可見在那個時候,誰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馬」,那就得有「捨得一身剮」的大無畏氣概,一般人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孫中山在幾次演講中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他們堅韌不拔地通過報刊鼓吹、秘密宣傳,使這種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發時,推倒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已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任何反動勢力都已無法把它再扭轉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