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護理床論文

護理床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3 14:28:09

① 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3500字

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護理
摘要: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微創治療,其代替開腹手術已經稱為明顯的趨勢。與普通開腹手術相
比腹腔鏡手術具有許多優點,臨床護理也有許多不同之處,認真做好腹腔鏡術後護理以及並發症的觀察和處理是進
一步體現腹腔鏡治療模式優勢的重要環節。通過對本院92例婦科腹腔鏡手術的研究分析,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前
後的護理工作,從而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護理操作程序。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完善術前准備工作,注重心理
護理,採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操作程序有利於手術和麻醉的順利實施,有效地促進了患者的身心康復。
關鍵詞:腹腔鏡;婦科;術前護理;術後護理
腹腔鏡手術是近來發展迅速的微創治療,其
代替剖腹手術已經成為明顯的趨勢。該手術在
婦科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展,具有切口小、術後疼痛
輕、恢復快及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很容易被醫生和
患者接受
[1]
。腹腔鏡手術避免了開腹手術時醫生
的手和紗布等對腹膜和臟器的摩擦,減少創傷及
術後粘連,患者腹部無明顯疤痕,腹腔鏡治療風險
相對較小。但是,腹腔鏡手術畢竟是一種手術,雖
然有許多優點,行該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前後還是
應當注意一些問題,腹腔鏡手術與普通開腹手術
手術方式不同,其護理也有不同之處。本院開展腹
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疾病92例,改變傳統婦科疾病
的治療模式,均獲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
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
本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實行腹腔鏡手
術92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54歲。其中子宮全切
除術20例,不孕症診治15例,宮外孕35例,卵巢病
變22例,麻醉方法均為氣管插管全身復合麻醉。
2術前護理
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開展的一項新技術,患者
及家屬對這種手術方法缺乏了解和比較,存有各種
顧慮,多數患者對手術有恐懼感和緊張心理,對手
術效果持懷疑態度,加上腹腔鏡手術相對傳統手術費用略高一些,部分患者擔心費用問題等。針對這
些心理特點,對准備實施腹腔鏡手術的病人進行術
前宣教是相當重要的,首先積極配合醫師向准備實
施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點:手術
切口小、盆腔粘連發生率低、術後痛苦小、恢復快、
住院時間短。再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麻醉方式、
手術步驟、治療效果以及術後注意事項。還可請已
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癒的患者現身說法,消除患者的
思想顧慮,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手術治
療。
3術前准備
3.1常規檢查做心電圖、胸透,了解患者心肺功
能有無異常,查血尿便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
及乙肝五項,了解患者有無貧血、凝血機制及肝腎功
能情況。
3.2皮膚和胃腸道的准備手術前1天備皮,范圍
陰部、恥骨聯合上至劍突下毛發,徹底清潔臍孔,用
汽油棉簽擦凈臍內污垢,但切勿用力過大,以免損傷
臍孔周圍皮膚。清潔完畢再用3%過氧化氫消毒。
除宮外孕手術前忌灌腸,以防破裂出血外,擇期手
術的患者術前應食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食物。術
前1晚應進流質飲食,當晚8pm至術晨禁食、禁飲,
以免手術中因惡心、嘔吐發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還
可防止術後腹脹。術前晚8pm及術晨5am各清潔灌
腸1次,以免胃腸道脹氣影響手術視野,妨礙手術操
作。
3.3陰道准備手術避開月經期,最好在月經干凈
後2~3天。術前常規行陰道檢查,有陰道炎性疾病
者,治癒後再行手術,需放置舉宮器及涉及子宮腔、
陰道操作的手術,術前3天均用0.25%碘伏液進行
常規陰道沖洗,2次/d。
3.4尿管放置的時間全子宮切除術按開腹手術
標准置尿管,手術時間短的附件手術術前可不置尿
管,改在術後放置尿管。
3.5常規准備術前戒煙、戒酒,注意保暖,避免感
冒,教會病人正確的咳嗽、咳痰的方法,目的在於保
持呼吸道通暢,利於術後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減少
肺部感染的機會。術前晚口服適量安定,保證充分
的睡眠,使病人處於安靜狀態。
4術後護理
4.1術後體位患者術後安全返回病房取去枕
平卧位,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阻礙呼吸道,持
續低流量給氧氣,氧流量為2~3L/min,6h後改半卧
位,並指導患者適當在床上翻身活動,持續導尿不
超過24h,停尿管後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防止腸黏
連。
4.2術後生命體征觀察術後6~8h內應用心電監
護儀每0.5h測BP、P、R各1次,指脈氧監測6h,每
4h測量體溫1次,至病情穩定,注意觀察患者的面
色及精神狀況,對腹腔置引流管的患者尤其要重視
引流袋內液體色和量的變化,發現有異常變化,要
及時報告醫師。注意腹腔內出血等並發症的早期
發現。
4.3保持呼吸道通暢有些病人因麻醉未完全清
醒,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因呼吸道阻塞而發
生窒息的嚴重後果。麻醉清醒後鼓勵病人深呼吸、
咳嗽、咳痰,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鼓勵其多飲白
開水或給予去痰葯。
4.4保持導尿管通暢和會陰部清潔腹腔鏡術後留
置尿管時間視手術大小而定,一般於術後24h拔除,
拔管後鼓勵病人多飲水,早期下床活動,盡早自行排
尿。子宮切除者可適當延長導尿管留置時間,尿管
留置期間應用0.25%碘伏液行會陰擦洗,2次/d。術
後應密切觀察尿量,以免手術當中損傷到膀胱,特別
是觀察有無少尿、無尿或血尿等情況,以便及時報告
醫生,及時處理。
4.5術後飲食的護理腹腔鏡手術術後排氣時間
較腹部手術患者短,腸蠕動功能恢復較快,術後8h
即可進流質飲食,少量多餐,禁食奶、糖、豆製品類,
防止術後腸脹氣。1天後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飲食,3
天後改為普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為
主,促進機體早日康復。
4.6腹壁傷口的護理手術當天密切觀察切口有
無滲血,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防止感染。
4.7一般護理腹腔鏡手術切口僅1cm,因此1周
後腹部敷料即可去掉,並可淋浴,然後即可逐步恢
復正常活動。在1周前還是要注意適當、輕便活
動。
4.8並發症的觀察與護理(1)氣腫:多見於特別
肥胖的患者或手術時間過長的病人,由於氣腹針頭
活動時氣體漏到皮下造成皮下氣腫,穿入大網膜造
成網膜氣腫,一般可自行吸收,無需處理。術後回病
房後,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皮溫及皮下有
無氣腫、血腫等。患者在肩痛發生時也可採取膝胸
位讓二氧化碳氣體向盆腔聚集,減少對膈肌的刺激
以減輕症狀
[2]
。(2)肩部酸痛:是腹腔內殘留CO2刺
激膈神經反射所致。術後持續低流量吸氧2~8h可
減少該症的發生率。(3)咽喉部不適:由於全麻氣
管插管損傷氣管黏膜,再加上全麻沒有清醒,咳嗽反
射較弱,易發生咽喉部疼痛,咳嗽、痰多。護理重點
是鼓勵患者早下床活動、深呼吸,協助患者翻身、拍
背,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4)腹腔出血:術後病
人返回病房後2h內若生命體征發生明顯變化,尤其
是血壓,必須立即報告醫師,及時處理。(5)術後嘔
吐:術後嘔吐原因較多,多因麻醉葯物所致及CO2人
工氣腹引起催吐中樞興奮性增高。護理中對於發生
嘔吐的患者應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及時清理嘔吐
物,術後預防性使用抗惡心嘔吐的葯物是很有必要
的。還應當減少阿片類葯物用量,術後盡量排除殘
余氣體
[3]

5出院指導
及時做好出院指導:①注意休息,避免勞累;②
加強營養,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③保持外陰清
潔,勤換會陰墊,防止上行性感染;④禁盆浴、性生
活1個月,子宮全切者應在手術後復查陰道斷端愈
合後開始;⑤不適隨診。◆
參考文獻
[1]劉彥.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
社,1999:163.
[2]陳芹.婦科腹腔鏡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國際醫葯衛生導報,
2007,13(1):79-81.
[3]張順桂.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後的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
志,2007,6(2):190-192. 資料來源:www.lw3721.com

② 想要兩篇關於護理的論文,不要一樣的。2000字以上

【關鍵詞】 門診患者 心理護理

門診是醫院面對病人的主要窗口,也是醫療工作的第一線。由於患者就診數量大、病情復雜、患者個人素質、經濟狀況、環境等因素影響,患者的心理反應也不盡相同。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服務的對象日趨擴大,要做到讓每位病人都滿意很難,但是病人一旦對服務過程中的某一方面不滿,就可能導致他們對整個醫療過程全盤否定,這就要求門診不僅僅對患者進行病理護理,還要對其做好心理護理和撫慰,把握門診患者不同心理特徵,並根據其不同的心理需要,提供個性化、系統化、規范化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提高醫護工作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檢驗門診護士素質及護理工作績效的一個重要標志〔1〕。本文針對門診病人不同的心理特點,在管理方面上做進一步探討。

1 門診患者的常見心理特徵

1.1 陌生、恐懼的心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院的就醫條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門診患者特別是首次來醫院就診,對醫院環境不熟悉,就診程序不了解,加上對自己的疾病能否治好的擔心會產生懼怕心理。

1.2 焦慮、煩躁的心態 病人到醫院就醫,一般都經過掛號、候診、診斷、檢查、交費、取葯、治療等過程,在這個診療過程中,由於醫院面積的擴大,科室和專業進一步細化,患者在就診時,常常要來回多次,「造訪」多個部門和診室,加上求治心切,希望盡快辦理就診手續,希望醫護人員盡早明確診斷,或者害怕病情加重,往往對疾病的治療表現出焦急、煩躁情緒,甚至引起醫患關系緊張。

1.3 祈求「神醫」心理 在大多數病人的心裡,都希望找到醫術好的「神醫」,盡快詳細的檢查,及時、准確的診療,葯到病除;對護士穿刺總希望「一針見血」;對所有檢查總希望一次就有了明確診斷。

1.4 心存疑慮的心態 近些年,由於部分醫務工作者在診療活動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行為,導致「白衣戰士」和「白衣天使」形象在人們心中有所暗淡,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有些患者就診時,一方面希望得到醫生的治療,另一方面又對醫生的能力表示懷疑,心理表現較為矛盾。

1.5 期待診療,祈求安全 患者就診時期望醫生為其進行全面檢查,並給予正確診療,對自己患病經過的敘述,總擔心有遺漏,而誤導了醫生的診斷,若醫生不耐心傾聽,便會產生自責和不安心理。尤其是一些有難言之痛的患者,敘述病情遮遮掩掩,而後又叮嚀醫生保密,希望醫生對自己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1.6 消費心理 每個患者經濟收入、消費觀念、文化素質的差異,對醫生診療水平、服務質量要求各不相同。有些病人既希望醫術高明的醫生為自己診治,但對醫生開具的檢查和葯物不理解,總擔心自己被「宰」;有些病人排隊掛號、候診很長時間,總希望醫生能做詳細檢查,甚至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做檢查,開「好葯」,誤認為便宜葯不管用。

1.7 葯到病除、急於求成心態 門診患者大多都對療效有一定疑慮,想迫切體驗到治療效果。特別是慢性病患者,病程長,治療效果差,多次復診常使他們懷疑醫生的診療水平,有些病人甚至認為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患者總希望看一次醫生就能「立竿見影」。

2 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及管理措施

2.1 營造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 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寬敞的診區,舒適的候診椅,清新的空氣,清晰的電子呼叫系統和液晶電視等措施,能舒緩病人的緊張情緒,使病人在輕松的氛圍中候診。
2.2 設置明確就診流程 在各診區設有鮮明的掛號、就診、交費、取葯指示標牌,當患者初次來醫院就診時,鮮明的指示標牌能緩解病人的恐懼感。

2.3 「以人為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門診服務護士是第一時間與病人接觸的醫務工作者,因此形象十分重要,美觀整潔的儀表,親切的微笑與問候,都能創造出寬松和諧的氣氛,對病人焦慮、恐懼心理起到安撫作用,護士在施治過程中要講究語言的技巧,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態使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如安慰、鼓勵、勸說、疏導、解釋或指令等,使用暗示性語言,通過積極巧妙的暗示,使治療發揮最好的效用〔2,3〕。

2.4 提高醫護人員心理素質,以優質服務善待病人 門診醫護人員要加強醫護心理學的學習,倡導人性化護理,注意察「言」觀色,從不同的患者及家屬的眼神中讀懂他們的疑慮和疾痛,盡最大努力給予滿足〔4〕;預測患者的需求,積極主動地提供服務,解決患者的疑問,從患者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出發,善待每一位病人。

2.5 靈活安排就診,縮小醫患間心理距離 門診患者多,流量大,患者的情況也千差萬別,合理、靈活的安排就診秩序,減少就診環節,縮小醫患間的心理距離,增進醫-患間、患-患間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2.6 提高醫、護技術水平,贏得患者信任 門診醫護人員必須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掌握醫學全科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患者心理上的信任和行為上的配合〔5〕。總之,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已成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門診醫護人員必須通過提高綜合業務素質,優化服務態度,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徵,「因人施護」,滿足患者心理需要,使患者心情愉快,才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才能使醫院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王長虹,叢中.臨床心理治療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575-578.

2 馬彩虹,王香杜,劉哲.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12):2339-2340.

3 莫孫淑冰,廖進芳,劉均娥.與病人溝通的重要技巧.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96-398.

4 嚴利,田繼書.護士長崗位培訓新模式—建立基於網路的護士長學習共同體.中國使用護理雜志,2008,24(5):73-74.

5 趙丹.門診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國社區醫師,2006,8(144):10.

【摘要】 當髖關節因疾病導致破壞,出現關節疼痛、活動障礙,並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及生活質量而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就需要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如股骨頭壞死、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所致的髖關節損害,疼痛及功能喪失等均可以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但隨之而來的並發症、翻修等問題使醫護人員面臨挑戰,手術前後的循證護理對如何避免手術並發症和手術翻修有重要意義,能有效地恢復關節功能,解除疼痛,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關鍵詞】 人工關節 髖關節置換 手術護理

術前護理

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應把心理康復作為機能康復的樞紐,以心理康復促進和推動機能康復。

術前功能鍛煉:①訓練床上排便:目的是防止術後因體位不習慣而致尿瀦留及便秘。②指導下肢肌鍛煉方法:等長收縮訓練。踝關節背屈,綳緊腿部肌肉10秒後放鬆,再綳緊→放鬆,以此循環。等張收縮訓練,做直腿抬高、小范圍的屈膝屈髖活動、小腿下垂床邊的踢腿練習。直腿抬高時要求足跟離床20cm,空中停頓5~10秒後放鬆。③關節活動訓練:指導其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關節充分活動,患肢屈膝屈髖時,髖關節屈曲度<45°,並避免患髖內收、內旋。④指導正確使用拐杖:准備合適的雙杖,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與患者的身高臂長相適宜,拐杖底端配橡膠裝置(防滑),拐杖的頂端用軟墊包裹(減少對腋窩的直接壓力),對術前能行走者訓練其掌握使用方法,練習利用雙杖和健腿的支撐站立,以及在患肢不負重狀態下的行走。

術中配合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要求手術間空氣、物面要符合Ⅰ類手術間要求,所有器材用物盡可能採用高壓蒸汽滅菌或環氧乙烷滅菌,不能高壓蒸汽滅菌或無可能送環氧乙烷滅菌的電池採用福爾馬林熏蒸時,要注意電池表面的清潔及乾燥,以免影響滅菌效果;手術切口皮膚覆蓋皮膚手術薄膜以保護手術切口免受皮膚細菌污染。限制手術間參觀人數,監督參觀人員,洗手護士及手術醫生的無菌操作。

術後護理

病情觀察:監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情況,並經常詢問病情。高齡、高危患者術後病情變化大,應提高警惕。

體位與制動:保持正確的體位要做到三防。一防:防過度屈曲和伸直,術後在膝關節下墊一軟墊;二防:防內旋,術後穿防旋鞋或下肢皮牽引,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三防:防內收,兩下肢間放軟枕,肢體外展位防健側肢體近患肢而過度內收。目的防人工假體脫位。
疼痛的觀察及處理:術後24小時內患者疼痛較劇,我們及時採用葯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其他病的加重。術後3天仍疼痛較劇者,注意體位的變換和牽引的調整,保持正確舒適的體位,抬高患肢利於靜脈血迴流,避免患肢腫脹而致的脹痛。

創口負壓引流管的護理:術後行創腔持續負壓引流,必須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創口內積血而致感染及術後血腫形成,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色,若引流量多且鮮紅,引流袋術後10~12小時內持續出血量超過500ml時,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以免發生失血性休克,術後引流量<50ml/日則可拔除引流管。

飲食指導:嚴格執行飲食醫囑,術後的飲食因人而異,因病制宜。

並發症的預防與護理:①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病人傷後卧床、患肢制動、血液黏度增高有關。下肢使用長筒彈力襪,抬高床腳,鼓勵病人進行患肢的床上早期活動。幫助病人進行肢體的被動活動,同時觀察皮溫、顏色、肢體腫脹程度等。②術後感染:病室空氣清新,作好口腔護理,指導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協助翻身叩背、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床鋪乾燥、平整,患者皮膚清潔、協助翻身、及時按摩受壓部位;有留置導尿者每日更換尿袋,保持會陰部清潔;指導病人多飲水、預防切口感染,保持敷料清潔乾燥,觀察體溫是否升高。③預防髖關節脫位:人工髖關節脫位也是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生率為0.2%~6.2%,絕大多數發生於手術後1個月。導致髖關節脫位的原因很多,如手術入路、術中假體的放置、患者體位不正確、肢體活動不當或不正確的翻身均可造成髖關節脫位而致手術失敗。髖關節脫位最主要原因是外展肌乏力,反對術中做無謂的軟組織松解,術後恢復軟組織張力是預防全髖關節置換術後髖關節脫位最重要的措施。正確搬運,術後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兩腿間夾枕頭。側卧時需保持屈膝,兩膝間墊枕頭,防止內旋造成髖關節脫位。術後放置便盆時,注意保護患側髖關節,防止外旋和內收動作。④預防壓力性潰瘍。

康復訓練

功能鍛煉可增加肌力,有利於關節穩定。在進行康復訓練時,應指導病人循序漸進。術後第1天即指導患者進行足趾及踝關節充分活動,並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定時給予下肢由下往上的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術後3~5天可將床頭抬高45°~60°練習坐位,4~6次/日,20~30分鍾/次,並指導病人進行患肢直腿抬高訓練,要求足跟離床20cm,在空中停頓5~10秒再放下,如此反復。根據病情在醫生同意後可下床活動,護士必須在旁指導,由健肢先下床,上床時則患肢先上床,注意使患肢始終保持外展中立位,下床後指導患者做髖關節屈伸、外展動作。術後1周在適應下床站立練習後6周內不能負重,3個月後棄拐行走,術後6個月內避免兩腿交叉,不能坐低凳和馬桶或下蹲,持續坐位不能超過1小時。

討 論

術前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疑慮和恐懼,為手術順利進行建立了基礎。正確使用拐杖和下肢肌肉鍛煉可使術後髖關節脫位減少,髖關節功能恢復快。術後密切病情觀察,體位和制動為預防髖關節脫位起重要作用。早期下床防止了下肢深靜脈血栓及靜脈炎的發生,術後感染的預防及處理也是手術的關鍵。成功的手術是取得良好療效的基礎。術後的正確護理和病情觀察,並發症的預防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有效的早期康復訓練是能否恢復髖關節功能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許衛東,吳岳嵩.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中猝死的原因及機制.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999,15(6):15.

2 劉潔珍.高齡患者髖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探討.實用護理雜志,1999,15(6):15.

3 杜可利,方漢萍,陳海霞.31例人工髖關節置換病人的護理.護理雜志,2000,15(9):532.

③ 懸浮床和翻身床的護理對比論文應怎麼寫

懸浮床和翻身床的護理對比論文我們來幫你。

④ 求一份5000字的護理畢業論文拜託各位大神

腦出血患者的護理研究 【摘要】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且發病急驟、病情危重,是人類死亡及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腦血管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系統的護理是減少並發症和死亡率的關鍵,現討論如下。 【關鍵詞】 腦出血 護理 1臨床資料 我院內科2004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腦出血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齡40~83歲。入院時意識障礙5例,神志清楚38例,失語5例,口齒不清18例,其餘20例語言無障礙。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側肢體偏癱。 2護理 2.1一般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整潔、安靜。急性期應絕對卧床休息,避免搬運。嚴密觀察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頭痛嘔吐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如意識障礙加深,血壓升高、腦搏緩慢、呼吸深慢而不規則、中樞性高熱提示繼續出血;如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煩躁不安、輕度呼吸、加深加快、脈搏加速、血壓和體溫上升考慮腦病前驅症狀;如一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提示腦病形成;雙側瞳孔針尖樣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橋腦出血。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急性重症腦出血禁食72 h可放置胃管,給予低脂高蛋白流質及一定的水,無吞咽障礙者可給予低脂高蛋白流質飲食。遵醫囑合理安排使用脫水劑,保持靜脈通暢,嚴禁外溢,脫水劑應快速給葯,其餘靜脈給葯應控制滴速,以防顱內增高。 2.2預防並發症的護理 2.2.1肺部感染的預防及護理保持患者頭偏向一側,病情穩定後定時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誤吸的內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給予霧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2.2.2泌尿系統的預防及護理對於尿失禁、尿瀦留的患者,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保持導尿管通暢,每4 h放尿1次,每日更換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會陰,保持導尿管的通暢,觀察尿的顏色、性質、量並記錄,必要時做尿培養。7~14天後逐漸定時夾管,指導練習排尿的隨意性動作,訓練其膀胱功能。 2.2.3便秘的預防及護理神志清醒者囑其多吃粗纖維食物、蔬菜、水果,保證每日2000 ml的飲水量,保證3天排便1次。便秘可給予結腸環形按摩或使用緩瀉劑,必要時灌腸。同時每次便後用水洗凈肛門周圍。 2.2.4褥瘡的預防及護理保持患者平卧體位,睡氣墊床,在身體空隙處墊軟枕,床鋪要保持柔軟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協助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避免脫、拉、推的動作,以防擦破皮膚。對身體受壓發紅部位定時給予溫水熱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損者局部塗以抗生素。紅外線照射每日2次。 2.2.5中樞性高熱的預防及護理當腦出血患者體溫波動在40℃左右,即為中樞性高熱。臨床護理中,要及時用50%酒精或溫水在前額、頭頂或頸部、腋下、腹股溝、腋窩等體表大血管處反復多次擦洗,或將冰袋放置在這些部位,也可遵醫囑用葯,但降溫前後要注意生命的變化並加強基礎護理,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2.2.6口腔炎的護理對病情輕微者可飯後睡前刷牙;有活動性義齒者應取下保養潔凈,昏迷及吞咽困難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每日2次;張口呼吸者用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口腔,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 2.2.7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和出血的預防及護理昏迷及吞咽困難者24 h可留置鼻飼流管,鼻飼流質飲食。當發生應激性潰瘍出血者應立即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血壓的變化,預防出血性體克。同時應禁食,僅有少量柏油樣便者,可進流質食物,並查血型及備血。必要時口服去甲腎上腺素,並及時補充血容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配合醫生做相應治療。 2.3功能鍛煉 2.3.1急性期以預防為主(1)保持肢體功能位置,取仰卧位時,癱瘓側上肢墊高超過肩部,肘略彎曲,腕和手指輕度伸展,手握紗布卷,膝下放一小枕,腿外側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隨翻身變動體位為半仰卧位、側卧位和半俯卧位。(2)被動體位:按關節活動范圍進行被動運動,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對肘、指、踝關節活動要特別注意,因這些部位易發生強直,應多做運動。每次每個關節每個方向活動5~6下,每天3~5次。(3)按摩患側肢體給予輕柔而有節奏的按摩使其放鬆,伸肌則按摩與揉捏相結合,並按摩胸大肌,減輕其痙攣性收縮,以免妨礙肩關節運動,每天2次,每次15~20 min。 2.3.2恢復期以增強患肢的活動為主對患肢進行坐、立、行的訓練及各種日常訓練。當患者能自行翻身後,將訓練體位改為坐位,健手扶床,兩腿下垂,增加脊柱和髖關節肌肉、韌帶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站立訓練:先行輔助站立練習,後行床邊站立練習,堅持循序漸進,防止肢體萎縮。行走訓練:在患者站穩10~15 min而無疲勞時,即可開始步行鍛煉。 2.3.3日常生活訓練對患者進行包括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室外活動等訓練,幫助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2.4心理護理腦出血患者的突然發病及其後遺症,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急性期表現出焦慮、無能為力等心理問題,患者由健康變為癱瘓,這一變故使患者感到悲痛欲絕,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部分患者由腦出血所致性格怪異,使家人難以接受。針對患者各種情緒反應可採用交談筆記、手勢辨認,充分了解其需求,告訴患者功能障礙經過積極鍛煉是可以恢復的,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5出院指導腦出血患者病程長,大部分患者往往沒有完全康復就出院。護理人員就要教會其家屬掌握一定的護理知識,如休息的環境要通風、透光、安靜,地面不宜過滑、不能獨居、心情開朗樂觀,生活有規律;飲食宜低脂、高蛋白、富含纖維素;加強肢體或語言訓練;家屬要鼓勵和督促患者服葯,控制血壓,以防復發。 3護理體會 腦出血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經系統常見病,造成的後遺症有肢體癱瘓、失語、心理障礙等。以上43例患者經過我科醫生的積極治療,護士的系統護理,患者及家屬的密切配合,患者肢體肌力、語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狀態均有明顯好轉。有32例患者生活能自理,8例患者能重返工作崗位,3例患者需協助生活,無一例伴有並發症而出院。疾病的癒合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葯物治療對腦出血患者只能取得一定的療效,而系統的護理往往對疾病的觀察,並發症的預防和疾病的康復有較理

⑤ 護士論文怎麼寫

精神心理衛生科,一提起這個題目,大家就會想到那些令人恐懼的精神病人。各種媒體對那些精神病人的描述也讓人不寒而慄。我院精神心理衛生科成立於94年,而我在這里工作只有短短的五個月。問我有什麼感受,工作了這段時間,真是個中辛苦,一言難盡。但我要用充滿真摯的笑臉告訴大家,我愛我的工作,我愛這個特殊的科室,更愛每一個精神病人!因為就是這些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他們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病症反應,有的發作起來對我們連踢帶打,有的對我們這樣的小姑娘簡直就是一種流氓性的騷擾,給他們洗發臭的衣服是家常便飯,挨罵受氣更是我們的工作內容。但當他們通過我們的醫治和護理,病情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盡管他們大多數都不記得自己曾經對我們做過什麼。可人性的善良,家庭般的溫暖,病人與醫護人員兄弟姐妹般的親情,這在任何科室都無法體會。絕大多數病人,剛入院時,對醫護人員是相當排斥的,但我們的宗旨是「視患者如親人,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為了一切病人,時刻注意自己的行業形象,使每一位病人感到溫暖和親切。」這樣才能夠贏得他們的信任,才能保持護患關系的和諧健康。這種和諧的護患關系減輕了患者的精神負擔,打消了他們的顧慮,讓他們能夠對我們敞開心扉,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更快地恢復健康。說實話,剛把我分到精神心理衛生科,我也有過想法,並不是願意在這個科室長期幹下去。 :淘金者論文範文是你生活,學習的好助手 下面我給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實例,相信大家聽後就會理解我們工作中的辛苦與幸福。曾經有一個不滿20歲的病人,來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座火山,隨時隨刻對任何人噴發他的憤怒與暴力,連陪床的人都經常遭到他的突然的突襲。他用他強壯的身體襲擊周圍的每一個人,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在傷害自己,為了其他的病人和他自己,我們有時不得不用束縛帶把他保護起來。可就是這位患者竟然咬開了束縛帶,背著病床在樓道里跑。大家想一想這樣的病人誰不感恐懼,何況是我們這些正值妙齡的女孩子。作為一名護士,我們並沒有比別人更大的膽量,更強壯的身體。一次他病情發作就踹了我一腳,看到他如此具有危險性,護理他時我真是膽戰心驚,根本不敢靠前。 然而主任、護士長卻對待他像親人一樣,不怕臟、不怕苦,那樣耐性細致,那樣和藹可親,那樣不厭其煩。主任拉著他的手問寒問暖,護士長為他擦臉洗衣。我被他們所感動,所折服。我也學著他們主動和病人溝通交流,加強生活護理。在我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他很快達到了臨床治癒,對我們醫護人員禮帽有加,感激萬千。當這個病人出院時拉著我的手,動情地說「謝謝,謝謝!」那時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成就感,一種我從未有過的自豪!從那時開始,我更加安心本職工作,更加熱愛這個富有挑戰性的科室。我們精神衛生科全體工作人員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用我們的責任心換取他們戰勝疾病的決心,用我們的愛心換取他們的信心,用我們的耐心換取他們的舒心。就是這樣經過一天天的治療與護理,就是這樣一天天用我們的理解和愛心照顧著他。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用我們辛勤的耕作換取病人的身心康復,既便是再苦再累也只化做一個字「值」!精神心理衛生科也並不是象別人想像中的是個充滿鐵鏈、鐵鎖和鐵籠的監獄和牢房。您去過嗎?那我告訴您,用病人的話說「很舒適、很溫馨、很愜意、很家庭化、很有人情味」。因為我們突出的是人性化服務,科學的人文關懷融入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們有包括乒乓球台、cd、vcd機的多功能室,設施齊備的健身房。病房的裝飾處處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先進的治療、人性化及個性化的護理、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管理、舒適的環境,病人和醫護人員其樂融融。最具特色的是我們推出了「森田療法」,這是一項源自日本的精神療法,內容涉及相當寬泛。在森田班,許多學員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他們涉及了以前自己從沒接觸到的領域,象沙畫、毛筆字、拼圖競技比賽、美術、音樂等等。這些活動充分地挖掘了病人的潛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興趣,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通過治療,使他們獲得了許多體驗性的認識,因而逐漸擺脫了抑鬱和焦慮情緒。我經常同大家一道積極參加森田治療活動中,同病人一起學習和勞動,就如同一個大家庭一樣。該項療法受到病人熱烈歡迎,也是我們的特色治療方法,使我們的治療效果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升。 有人說,你們精神科的醫護人員就是幼兒園老師,只要脾氣好就行了。我的內心感受是,長期從事精神心理衛生工作,沒有壓力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特長應用於自身工作、生活和成長過程中。面對壓力和緊張,學會減緩壓力,放鬆緊張情緒。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鬥志為病人服務。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團結互助和學習的集體,我們的學習方式包括每年組織醫護人員到北京精研所培訓、定期的技術考評,還有就是我們科每年制定精神心理衛生專業學習(護理)計劃。每周由一位醫護人員作為授課人為大家講述比如常見的精神症狀,保護性地束縛病人的護理常規,各位授課人員必須提前備課。回過頭來看,從事精神衛生護理工作對我自身心態的穩定和人格成長是非常有益處的。我決心,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讓我的青春、人生過得更充實,更有價值!小時侯,我的理想是當一位教師。因為它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正所謂「十年育樹,百年育人。」但我現在可以自豪地說:我找到了比教師更適合我的職業。那就是通過我的工作,醫治患者解除精神的痛苦,撫平者心靈的瘡傷。這同樣也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所以,我要告訴大家,我的職業也是陽光下最燦爛的事業!我願將我的青春貢獻給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謝謝大家

⑥ 關於社區護理論文800字

社區護理
主要包括預防、保護和促進三方面的內容:
(1)預防是指防止疾病和傷害的發生,具體體現在社區門診及家庭病床等護理服務和參與周期性體檢、消毒、防疫、預防接種等保健活動上;
(2)保護是指保護居民免受環境中有害物質的侵襲。具體體現在擔負社區簽訂服務合同、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禁止公共場所吸煙、檢查飲水和食品衛生、限制社區居室裝潢環境污染等衛生管理工作;
(3)安排一些活動促進社區居民健康,具體體現在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一些全面健身的有益活動以及宣傳計劃生育和一些衛生保健常識上。

⑦ 求護理文獻|護理醫學論文範文

年底就需要,現在准備還來的急,得趕緊的,必須得現在就行動了,我看過一個創新醫學網,上面有很多的論文,護理交流,護理經驗,等等內容和很豐富,而且還是免費的,先給樓主分享一片論文。
低齡兒體外循環的圍術期護理
【摘要】 目的 簡述149例1歲以下小兒先心病患兒的圍術期護理。方法 對149例先心病手術患兒的圍術期護理措施的觀察。結果 134例治癒出院,死亡15例,其中VSD伴重度肺動脈高壓5例;TOF 5例,TGA 3例;完全房室管畸形1例;完全型肺靜脈畸形引流1例。單純VSD、ASD無一例死亡。結論 護士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溝通技能、豐富的臨床經驗、果斷的判斷能力、嫻熟的配合技巧都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圍術期監護 護理措施及體會

隨著小兒先天性心臟病(CHD)診治技術的進步,手術年齡日趨低齡化。嬰兒期即對先心病實施手術根治,預計成人先天性心臟血管病就將逐漸減少。然而先心病的小兒,病理生理變化大,發育差,因此除了手術技巧,麻醉體外循環技術外,科學的圍術期監護亦有其獨特性。本文對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2005~2007年3月收治的149例1歲以下小兒先心病手術患兒的護理措施進行回顧總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149例患兒中,男 89例,女60例,年齡2天~1歲,平均(7±0.97)天;體重2 600~9 000 g,平均(6 800±1 940)g,平均准備時間3天,術後監護時間2天,住院時間14天。

1.2 手術種類 室間隔缺損(VSD)99例(其中伴有中~重度肺動脈高壓14例),房間隔缺損(ASD)14例,肺動脈瓣狹窄(PS)3例,完全肺靜脈異位引流3例,法洛四聯征(TOF)17例,右位心、單心室2例,完全房室管畸形3例,右冠狀動脈右室漏2例,完全大動脈轉位(TGA)6例。

1.3 手術方法 麻醉後胸骨正中切口,常規建立體外循環,降溫。阻斷主動脈後灌注4 ℃冷心肌保護液,壓力30 mm Hg,速度160~200 ml/min,首次量15~20 ml/kg),每隔20 min追加一次,為首劑量的12。根據患兒年齡、VSD位置和ASD大小,經右房或肺動脈,用Dacron或心包補片修補。升溫、主動脈開放,心臟復跳,自主循環穩定後停體外循環,常規超濾10 min左右至紅細胞壓積(HCT)達30%以上,中和肝素,分別拔管、止血及關胸。

1.4 轉流時間 最短28 min,最長237 min,平均87.5 min,主動脈阻斷時間最短0 min,最長140 min,平均46.1 min。

1.5 心臟復跳情況 開放循環後心臟自動復跳127例,電極復跳22例。

2 結果

134例治癒出院,死亡15例,其中VSD伴重度肺動脈高壓5例;TOF 5例,TGA 3例;完全房室管畸形1例;完全型肺靜脈畸形引流1例。單純VSD、ASD無一例死亡。

2 護理體會

2.1 術前訪視 術前1日巡迴護士去病房,閱讀病例、探視及向其家屬了解患兒情況,摘錄有關檢查數據,做到心中有數。患兒年齡小,體重低,護士通過形體語言如觸摸安撫、面帶微笑地與患兒接觸,避免了患兒年齡小不能核對姓名而發生差錯。需向家長講解禁食禁飲的必要性,防止麻醉中出現誤吸(一般嬰幼兒禁食4 h),由於嬰幼兒耐受飢餓的能力差,患兒擇期手術宜排在上午第一台為宜[1]。

2.2 手術間及物品的准備 小兒體溫受外界影響,所以接患兒入室前先把溫度調高2 ℃~4 ℃,相對濕度保持不變(60%)。術前手術床上鋪好變溫毯,降溫時,巡迴護士在體外循環開始時,在患兒頭部置冰袋,同時將室溫迅速下調至16 ℃;到心內操作完畢開始升溫時,即撤除頭部冰袋,改用38 ℃濕毛巾敷於頭部,以協助升溫,室溫上調至24 ℃~26 ℃。冬季輸液、輸血可使用加溫器,避免輸入大量冷液體。為了控制液體的入量,輸液使用精密可控制流量的輸液器。調節血壓的葯物更應該精確,用50 ml空針抽取經輸液泵滴入。另外備22號動脈留置針,肝素溶液,行橈動脈穿刺。

2.3 麻醉前、後的配合 心臟手術應避免患兒哭鬧加重缺氧,術晨患兒由家屬陪伴到手術室門外,待麻醉准備工作完畢後,經過查對根據患兒的體重及麻醉醫生的醫囑,給予氯胺酮(5~6 mg/kg)肌內注射,待患兒入睡後抱入手術間,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在麻醉誘導中要協助麻醉師注意患兒呼吸,血壓,心電圖等變化。為避免各種刺激,患兒的導尿,測肛溫、鼻咽溫,動脈及深靜脈穿刺可在麻醉後進行。

2.4 手術體位 患兒置平卧位,胸骨用軟枕墊高5 °~15 °,肘、踝和肩胛等突出部位用軟墊保護。一方面有利於手術野的暴露,便於操作;另一方面小兒皮膚嬌嫩,長時間皮膚受壓容易引起壓瘡。

2.5 術中出入量的管理 患兒體外循環手術危險性大,需開放的靜脈通道多,要求護士有熟練的穿刺技術和經驗。嚴格控制入液量,10 kg 以下的患兒尤為重要,避免鹽水輸入過多,配製葯物時均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2]。輸液量均由小兒血液循環較成人快,短時間內大量液體進入體內造成肺水腫、心衰等並發症。在體外循環中,應將所有靜脈通道控制到最小化,保證通道暫時關閉。手術中尿量的觀察成為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保持血鉀濃度在正常范圍,可根據血氣結果和見尿補鉀的原則,500 ml尿量補1~2 g。術中及時向麻醉醫生和轉流醫生匯報轉流前、轉流中,及停體外循環後的入液量及尿量。輸血量的多少應根椐年齡、體重、心臟類型及出血量和動靜脈的變化來決定,既要防止輸液過少所致的低血容量,又要防止輸液過量加重心臟負擔。我們的做法是對有全血的紗布過秤定量,對吸引瓶內及其他含血液體測Hb然後推算其血量。

2.6 監測生命體征 術中監測心電、呼吸、有創動脈壓、經皮血氧飽和度、三路體溫、尿量及心內壓力等。巡迴護士注意觀察監護儀數據,與手術、麻醉、轉流醫師保持聯系,及時檢查和調整探頭、線路(或管路),以確保監測准確和穩定。超濾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和紅細胞壓積,將紅細胞壓積提高至33%~35%,使血流動力學得到了良好恢復,有利於心功能的改善;但超濾時動脈血壓有時會偏低,巡迴護士需嚴密監測動脈壓和紅細胞壓積的變化。准備除顫器、臨時心臟起搏器等,以備急用。

2.7 器械和材料 患兒的心肌組織發育不成熟,手術視野小,故所用的手術器械和材料應與其相匹配,要求精細、損傷小、易操作、方便手術,如小號胸撐、嬰兒型主動脈阻斷鉗、細齒無損傷鑷、顯微持針器、9 mm 或13 mm針的5/0、6/0 prolene線、8 mm或9 mm 針的5/0、4/0帶墊片滌綸線、16或18號胸腔引流管等。用小兒進口胸骨鋼絲(12 mm×28 mm)縫合胸骨,3/0彎紐線縫皮膚。

2.8 術中配合 小兒皮膚嫩,在進行各項操作時應特別注意,為了避免皮膚燒傷,各穿刺部位及手術切口用碘伏消毒。在固定體外循環管道時應將剖胸單提起再夾固定鉗避免夾傷皮膚。因為低體重和小嬰兒的心內直視手術,手術視野小,有一定的難度,器械護士熟悉每個手術的方法和每個操作步驟,跟蹤手術全過程傳遞器械和配合手術的每個動作要做到主動、准確、快捷、輕柔,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或誤傳。台上醫護有效配合,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完成手術的關鍵之一。

3 小結

低齡兒的手術極富挑戰性,手術的成功,與手術護理配合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149例手術,我們總結出一套適合低年齡患兒的手術配合經驗。手術過程中,巡迴護士安置體位,協助降溫,了解尿量,觀察生命體征,並與手術、麻醉、體外循環醫師密切配合。器械護士合理選擇手術器械與材料,每個傳遞步驟准確無誤。護士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溝通技能、豐富的臨床經驗、果斷的判斷能力、嫻熟的配合技巧都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

⑧ 高級護理畢業論文怎麼寫

護士規范化培訓的實踐與效果
[摘要] 目的 提升護士的質量意識,規范護士的行為,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方法 按不同護理崗位的達標要求開展階段性的規范化訓練;設計多層次、多類型、多角度的培訓知識點;結合臨床實際,使護理人員在培訓後有所收益,在工作中能切實運用。結果 全院護士「三基」考核合格率從1999年86.7%上升至2005年的97.8%;患者滿意度從1999年96.5%上升至98.6%;護理差錯發生率從1999年百張床年一般差錯發生率5%下降至2005年的1%,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結論 規范化培訓是規范化操作的基礎,規范化操作是護理質量保證的基礎,更是護理安全保證的基礎。

護理工作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醫院質量的重要方面。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需要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面對醫院護理隊伍的現狀,我院護理部從1999年以來,以規范化培訓與考核為切入點,以規范護士行為為重點,逐步形成了護理服務、操作流程的規范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報告如下。

1 方法

1.1 分析醫院護理隊伍的現狀 醫院開放床位821張,在崗護士323人,病房護士251人,3年以下工齡的護士105人,占病房護士數的42.0%,床位與護士比為1∶0.31。實際情況是:(1)臨床一線護士數量少,護士人力配置難以滿足患者日益遞增的護理需求,護理工作壓力過大,造成護理人員流失多,護理隊伍不穩定[1];(2)護理隊伍整體力量薄弱,護理質量難以提高,護理安全存在隱患;(3)護理工作面臨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和引入,加大了護理風險,擴大了專業的內涵。以上情況提示,加快護士的培養是提升護理質量的關鍵。

1.2 開展規范化培訓 從護士的禮儀舉止到專項性操作技能培訓;從新職工、低年資護士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培訓到高年資護理人員,直至護士長都有專題的學習與培訓。按不同護理崗位的達標要求開展階段性的規范化訓練,提高護理人員的規范化操作水平。設計多層次、多類型、多角度的培訓知識點,使護理人員在培訓活動中有共同的關注點,能參與交流切磋,培訓後有所得益,在工作中能切實運用,有效地提高護理水平。

1.3 開展練兵比武活動 每年四月定為護理部操作技能練兵月,每年五月組織大比武,護理人員人人參與,年年搞,年年比,堅持多年,逐步規范護士禮儀、規范服務流程、規范護理操作。

1.4 實施護理操作規范化三級質控管理制度

1.4.1 一級質控 由病區帶教老師與病區護士長按達標項目的內容每天檢查本病區護士護理技術操作情況,加以即時督導。

1.4.2 二級質控 由教育小組成員與科護士長每周1~2次抽查護士護理工作的技術操作質量,對照標准給予評分,對未達標者,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護理部組織的操作技能規范訓練至達標為止。

1.4.3 三級質控 由護理部選派技術過硬的護士長組成的護理操作考核小組進行每月1~2次的抽查,以市衛生局《護理常規》及《臨床護理指導》護理技術操作評分為衡量標准,抽查結果納入病區護理質量考核總分,與獎懲掛鉤。

1.4.4 對考核中存在的缺陷每月在護士長會議上進行講評、分析並組織相關研討 提出改進建議,在下一月作好跟蹤考核,使改進落到實處,使護理人員在日有所查,周有所評,月有所考的制度中強化規范意識,養成操作規范的習慣,形成良性循環。

2 結果

(1)全院護士「三基」考核合格率從1999年的86.7%提高到2005年的97.8%。(2)患者滿意度從1999年的96.5%上升至98.6%。(3)護理差錯發生率從1999年百張床年一般差錯發生率5%下降至2005年的1%。

3 討論

3.1 提高了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以護理規范保證護理質量和水平的提高,這一理念深入每個護理人員的意識,形成了護士、護士長、護理部的合力,每項活動有廣泛的參與,每項要求有積極的響應,愛崗敬業,風氣良好。

3.2 規范了護理行為 從接待來訪、電話訪談、交接班、各項護理操作都有態度、形象、禮儀的講究;護理工作按流程進行;護理操作講究規范。

3.3 降低了護理差錯發生率 6年來,堅持不懈抓護士規范化操作的培訓和考核,護理差錯發生率逐年下降,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護理環境,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護理質量的內涵。

4 結論

規范化培訓是規范化操作的基礎,規范化操作是護理質量保證的基礎,更是護理安全保證的基礎;規范化培訓這項工作不在形式,重在效果,必須常抓不懈,長效管理才能從根本意義上提升護理質量

⑨ 護理本科論文

加強急診科護理質量控制的探討
【摘要】 探討急診科護理質量控制,對提高急診急救病人的搶救、診斷、治療和護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措施為:加強硬體建設,保障醫療護理需要;加強軟體建設,提升服務技能;更新觀念,改善服務意識;規范服務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實施風險管理,制定防範對策;制定質量控制指標,嚴格質量管理。
【關鍵詞】 急診 質量控制 護理
急診科是接受急診病人就診、搶救危重病人的場所,是醫療護理工作的最前線和窗口。急診科的特點:病人具有突發性、危急性、復雜性、情緒急躁性,數量不定性。醫護人員具有高風險性、高技術含量性、快節奏性、思維敏捷性。急診科質量控制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討急診科護理質量控制,對如何加強質量管理、提高急診科的救治和護理水平、降低護理風險、預防護理糾紛具有重要意義。
1 加強硬體建設,保障醫療護理需要
1.1 設置要求 我院為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診科用房面積達到了500 m2。設有診斷室、搶救室、留觀室、治療室、處置室、手術室及其他輔助配置。搶救床位四張,留觀床位十張,符合管理年標准。
1.2 設備要求 急診科配備了除顫儀、監護儀、呼吸機、吸痰器、洗胃機、心電圖機、輸氧裝置、氣管切開設備。搶救車上物品齊備,搶救葯品齊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診療設備也很完善。
2 加強軟體建設,提升服務技能
2.1 人員數量 護士人數與病床的比例:搶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觀室:每班至少1人。
2.2 人員資質要求 護士長:為主管護師,在急診科連續工作3年。護士:均有護士執業證,4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均具有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2.3 人員培訓 不斷提高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首要條件。因此,急診科必須有明確的人才培養計劃,有全面的人員培訓制度。
2.3.1 制定各類人員的培養計劃 包括科內固定人員、新進人員、進修護士的培訓計劃,定期復訓。新進人員必須經崗前培訓並達到要求後方能上崗。
2.3.2 制定本科人員醫學繼續教育規劃 科內不滿45歲的副主任護師以下職稱的護士必須參加醫學繼續教育,每季度參加一次「三基」理論考試,每年至少參加一次院級「三基」技能培訓和考核。要求每位護士必須掌握急診科所有儀器的使用,常見故障的排除,組織經常性模擬搶救配合演練,熟背各種急救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 建立定期業務學習制度 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學習,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進展,科內每月業務學習至少1次。
3 更新觀念,改善服務意識[1]

3.1 快速反應觀念 這是急診急救護理質量控制的關鍵內容,也是急診科的主要工作特點。不能快速反應,就不能適應急診科的工作性質,不能適應急診急救病人的需要。反應快、行動迅速、操作準確、搶救成功率高,這是快速反應觀念的四要素。

3.2 院前急救觀念 院前急救觀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在現場有能力開展救治,途中的不間斷救治;具有現代的院前急救知識與技能。

3.3 現代監護觀念 包括:(1)首先要具有現代監護設備;(2)對現代設備的正確使用與維護;(3)准確的判斷監護儀的各種數據;(4)各種管道的觀察;(5)病情觀察,這是一個急診科護士應具備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觀察能反映一個護士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臨床護理經驗。

3.4 現代服務觀念 現代服務觀念的核心是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病人及家屬滿意是現代服務的最高標准。服務就是效益。

3.5 現代效益觀念 這是現代急診急救的突出特點。救治病人應堅持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的原則。但人道主義不是不收錢,而是以搶救病人為主,按規定、按標准收費,效益好有利於擴大「再生產」。

4 規范服務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4.1 建立「急診綠色通道」 切實保證急、危重病人的就診治療。

4.2 成立急診工作領導小組 以主管醫療的院長為主要負責人,成員有醫療、護理、後勤和急診科負責人。每周護理部、質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檢查急診環節質量,及時反饋信息,以改進急診科工作的缺陷與不足。

4.3 制定並執行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落實急、危重症病人搶救制度,落實各工作單元工作制度、急診交接班制度、急診會診與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急診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急診醫療護理糾紛和投訴處理制度等,並有相應的實施記錄。

4.4 制度緊急醫療護理救援預案 制定大批病員搶救預案,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預案。並將組成人員備案在冊,定期演練,保持24 h通訊通暢。

⑩ 護理論文範文

關鍵字:
急診
護士
壓力
護士被人們稱為「白衣天使」'呵護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對於急診護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會性強,急救活動涉及社會各個方面,跨出了純粹的醫學領域,除了專業技術,對護士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性質緊張,設計疾病多樣復雜,現場急救環境差,干擾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護理工作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需要護理隊伍的相對穩定。隨著急診醫療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緣於特定的工作性質和強度,護士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壓力,從而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人際關系敏感化、軀體化、焦慮、敵對。
1壓力源分析
1.1
居於第一位的當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飽和。夜班使人體生物鍾紊亂,長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體生理機能失調,及易發生疲勞,對人的神經行為影響也是很嚴重的。
1.2
隨著護齡的延長,許多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也隨之增多,但工作時間越長,越擔心出現差錯事故;在指導護生時害怕出現問題而產生心理壓力。
1.3
來自護理管理者、醫生及同事的不理解;護士的深造機會少,福利待遇及社會地位不高,使護士的自身價值與現實發生矛盾。
2應對方式
2.1
給予人力資源的傾斜,適當增加科內護士人員編制,減輕其工作負擔;同時改善工作環境,必要時採取人員輪換制度,緩解工作壓力。護士長應做好護士的宏觀調配,合理排班。在工作中盡力以「人本原則」為基礎,做好「以人為本」的管理,護士是「關懷者」,同時也是「被關懷者」。
2.2
加強心理素質訓練,提高心理素質及心理耐受力。護士應學會從容面對壓力,積極採取放鬆技巧,給自己創造一個輕松的工作氛圍,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