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素材
『壹』 關於裝糊塗的作文素材
日子清清楚楚的從眼前閃過,我迷迷糊糊的虛度了十一個年頭。
從降生的那一刻起,我就一頭栽進了糊塗的懷抱,吃了這頓想下頓,玩膩了這個要那個,在雙親的溺愛下,匆匆走過「玩物喪志」的十幾個年頭。雖然過的是原始生活,縱然沒有一點長進,即使滿腦子糊塗,但是基本上歸罪於年幼無知,純屬自然規律。
然後,就到了往腦子里灌墨水的年齡,這是個一是一,二是二的年齡。在老師清清楚楚的指揮下,我把該做的,不該做的,好事,壞事,清清楚楚的劃分開來。驀然發現,原來做人就像逛超市一樣,照著清單上的做就是了,萬無一失。我深切的體會到,那時候好清醒,簡直就是精神亢奮。
接著,花落花開,大腦里的墨水水位逐漸上升,似乎羽翼稍稍硬了,有那麼點資本了,打開門走出去的日子到了。我小心翼翼地把腳丫伸進社會的泥潭,那一刻,興奮,心慌,但是清醒。然而不久,我一頭霧水。清單上,人應該是真誠的,可親眼所見的卻不然。人們樂於奉承仇人,吹捧惡人,即使憎恨在心中熊熊燃燒,臉上依舊擠出一張笑容。墨水裡寫明了堅強,而耳聞目染的是逃避、轉移、懦弱與低頭。漸漸發現,原來人生並不是簡單的公式套用。逐漸,水性不佳的我,糊塗的被困在社會的大染缸里。聲處迷宮,被誘惑引來倒去,慢慢向大眾靠攏。什麼原則,什麼自信,什麼毅力,都一邊走,一路丟,糊里糊塗地輸光了一切精神財富。留下些什麼?世俗,偏見,軟弱,黑白不分。雖然外頭凶險異常,縱然社會「陰險狡詐」,即使靈魂被誘拐,歸根究底,是我犯了糊塗。
人生給過你糊塗的「享受」,但絕非終生受用,只有清醒才能澄清人生的濁河。
『貳』 有關慎獨的寫作素材
《楊震暮夜卻金》: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夜裡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
《楊震暮夜卻金》講述了楊震「暮夜」拒賄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楊震作為王密的上司,同時又是他的恩師,堅決拒收重金,並且錚錚鐵言,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獨」的精神可嘉,堪稱歷代師表。故事雖小,其教育意義卻不小。一個人,從小到大,為民為官,白天黑夜,由人無人,都能嚴以律己,不貪不佔,拒禮拒賄,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范,有口皆碑,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感悟楊震的話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學習做一個高尚的人。
慎獨這個詞,現在不怎麼常見了,但在傳統文化里,特別是在講傳統倫理道德時,這是一個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詞語。
這個詞最早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個人獨處的情況下,也要謹慎小心,自覺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為別人不在場或不注意的時候而干壞事。這是儒家所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境界或方法,稱之為「慎獨為入德之方」。南宋學者朱熹對這個詞作過這樣的說明:
「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處如此,大處亦如此;明顯處如此,隱微處亦如此,表裡內外,粗精隱顯,無不慎之,方謂『誠其意』。」
(《朱子語類》)
歷史上也出現過一些以「慎獨」出名的人物,名聲最大的是東漢安帝時的荊州刺使楊震。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謁」著稱,留下了個「清廉誡四知」的典故。《後漢書·楊震傳》有這樣的記載:楊震去荊州赴任,道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當年舉薦上來的,王密為了表示對楊震當年提挈之恩的感謝,「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楊震拒絕接受,說「我舉薦你是因為我了解你,你這樣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了楊震的一番話,「羞愧而出」。後人就把這件事當成「慎獨」的典型,流傳下
來。
大凡真正代表人類美好精神的東西,總是能跨越時代、跨越國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獨,這種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這樣。在法國人寫的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與前面說的楊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說:
「我的朋友到泰國旅行,在貨攤看見十分可愛的小紀念品,他選中了三個後就問價,女攤販回答是每個一百銖。他還價六十銖。說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後她說:『我每賣出一百銖,老闆才能給我十銖報酬。若六十銖賣了,我就什麼也賺不到。』我這位朋友聽了心生一計,說:『這樣吧,你賣給我六十銖一個,我額外給你二十銖報酬,這樣,比老闆給你的還多,而我也少花些錢。雙方都有好處。』他滿以為她會立刻答應的,卻見她搖搖頭。他便補充上一句:『你的老闆不會知道的,別擔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堅決地搖搖頭說:『佛會知道。』」
楊震說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還有這位泰國女攤販說的「佛會知道」,去掉裡面的神秘成分,其實說到底了,如果是兩個人辦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個人辦的事,那是「我知」,說「無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謂「慎獨」,就是要捅破「無人知道」這層窗戶紙。宋代學人陸九淵就明明白白地說過:「慎獨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說,慎獨即「處世當無愧於心」。這樣,把慎獨與誠實、不自欺欺人、無愧於心相聯系,就達到了一種相當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對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覺。
表面上的君子好當,表裡如一、人前人後都一樣的君子難做。「人生而有欲」,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當世,在物慾橫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監督和制衡的權利場上,人人都面臨著「制欲」的考驗。多少人在這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落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場,這樣的事例舉目皆是,用不著在這里羅列了吧。如何將「欲」自覺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規范和法度要求允許的范圍之內,並且能「省察於莫見莫顯」之間,連不被人注意的細枝末節也不放過,當個「表裡如一,人前人後都一樣」的真君子,這
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養,過好「慎獨」關。
『叄』 關於過度自負的作文素材
自負沒有好處。。。自負就是自己過高地估計自己。人的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三版個方面:自我權認知、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體驗。人評價自己,要靠自我認知,有的人過高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負;有的人過低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卑。 自負往往以語言、行動等方式表現出來。 自負實質是無知的表現。主要表現在不自知。俗話說:「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無知有兩種表現,一是盲從,二是狂妄。自負有時表現為狂妄。
『肆』 討厭是因為無知 作文素材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因此,經常反省和檢查自己可以避免偏離正道。
其實,人人都可以養成認錯的習慣。記得亞伯拉罕—林肯說過:「我相信自己決不至於老到在沒有說話時仍能大言不慚。」正是他這樣的性格贏得了共事者的尊敬和親善。
一個人犯了錯誤並無什麼大不了,而不敢勇於承認錯誤才是最大的悲哀。作家張曉風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個名叫「失敗」的媽媽,其實不一定生的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找到那位名叫「反省」的爸爸。
記得有這樣的一則故事,很久以前有兩個人因偷羊被捕,得到的懲罰是在他們兩人的前額烙上兩個英文字母ST意思是sheep-thief的縮寫,然後放了他們。
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恥辱,就躲藏到異國他鄉,可是碰到陌生人,仍不停的問他這兩個字母是什麼意思?他不堪痛苦,終於抑鬱而終,把自己埋在了野墳中。另一個人卻說:「我雖然無法逃避偷羊的事實,但我仍舊要留在這里,贏回鄰居對我的尊敬。」
一年一年過去,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又從新建立起正直的名譽。
有一天,一個陌生人看到這個老年人的兩個字母,就問這是什麼意思。那個村裡的人告訴他:「這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也有點記不清了。應該是saint的縮寫吧。
『伍』 作文 知道與無知的素材求解
可惜有一天,當褪去壓得它喘不過氣來的虛榮時,才發現所有的十字路口都已經完美地錯過,
有聲望有學識這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它的價值自然是不用說的。可千萬不要因此而忘記了德才的前身,無知不是用來被嘲笑的,它同樣應該得到敬畏。
無知是個貶義詞,很少有人能坦言自己的無知,虛榮常常將無知掩飾,直到軀體的空殼惡化得無法挽回,可憐的無知只有枯竭並風幹了的精神外衣,漸漸地露出墮落之後嶙峋的本質,任何的珠寶裝扮都於事無補。因為這已不是原來那個可以被激活的無知,徹底無知了的無知是錯過了命運的垂青,它為不讓別人看清自己而圍上的頭巾同樣遮掩了可以拐彎的十字路口。可惜有一天,當褪去壓得它喘不過氣來的虛榮時,才發現所有的十字路口都已經完美地錯過,沒有可能回頭。即便明知是個悲劇也無能為力。如果不想成為這個悲劇的主人公,就一定不要逃避「人之初」時的無知,它可以毀滅你,卻也可以為你所用,助你功成。
『陸』 關於無知是勇氣的源泉的作文素材
湛藍的天空下,幾朵白雲悠閑的飄來飄去。樹在微風中搖曳,綠葉在陽光下顯示出勃勃生機,但偶爾時老樹會落下幾片枯黃的枯葉。
此時此刻,班上正在進行班幹部選舉,本來是熱鬧的課堂卻因為這件事變得冷冷清清了。「同學們,這次競選班幹部,都是大家自願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謝老師說完後用柔和的眼神看著我們,臉上帶著幾絲微笑。大家平時很大膽,但是一聽到「自願」兩個,大家馬上沉默了,個個把頭低的老低老低,平時強悍的眼神立刻變得軟弱起來。教室里只有死一般的靜了,靜得連一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我也不是逞能的料,見大家這樣,我也急忙低下頭來,雙眼看著已脫了漆的木桌。
謝老師見大家無動於衷,兩邊的眉毛立刻微微地翹了起來,眼神從柔和變成了嚴厲:「怎麼回事!個個都是膽小鬼!你們現在都沒有勇氣,長大以後那又怎麼在社會里生存呢?如果沒有勇氣,又怎麼能打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老師說得我們狗血淋頭,心裡很不是個滋味。可她說得也不是沒道理,不如我去競選學習委員吧,為老師出力,幫老師的忙,多好的官兒呀,扔了豈不是太可惜?嗯,試試吧。可大家都不上,就我一人上,太……我臉上一陣發紅,右手在衣服上抓了又抓,不停地在桌上摩挲著,剛剛抬起了一點兒,又掉了下來,向前伸出的手掌,又縮了回來。算了吧。我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眼神暗淡下來。
「勇氣是成功的源泉,如果大家再不珍惜機會,本學期就永遠沒有機會,我開始倒計時了10、9、8、7……」她早已被氣得火冒三丈,嚴厲的眼神像錐子一樣,像利劍一樣,像飛刀一樣,銳利的恐怖。時間在流逝,內心在掙扎。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老師說的對!勇氣是成功的源泉,沉思片刻,我終於堅定地從凳子上站了起來。在那一剎那間,全班的眼睛立刻緊緊地盯著我,瞳孔里顯示的是我的身影,當我把名字寫好時,我站在講台上,見大家的眼睛裡只剩下敬佩。
……
望著窗外的綠葉,我不停地急促呼吸著,半晌,才緩過神來。碧綠的草坪上,幾朵月季花綻開了美麗的花瓣,芬芳的香味彷彿開始傳散……
『柒』 關於「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的作文素材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因此,經常反省和檢查自己可以避免偏離正道。
其實,人人都可以養成認錯的習慣。記得亞伯拉罕—林肯說過:「我相信自己決不至於老到在沒有說話時仍能大言不慚。」正是他這樣的性格贏得了共事者的尊敬和親善。
一個人犯了錯誤並無什麼大不了,而不敢勇於承認錯誤才是最大的悲哀。作家張曉風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個名叫「失敗」的媽媽,其實不一定生的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找到那位名叫「反省」的爸爸。
記得有這樣的一則故事,很久以前有兩個人因偷羊被捕,得到的懲罰是在他們兩人的前額烙上兩個英文字母ST意思是sheep-thief的縮寫,然後放了他們。
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恥辱,就躲藏到異國他鄉,可是碰到陌生人,仍不停的問他這兩個字母是什麼意思?他不堪痛苦,終於抑鬱而終,把自己埋在了野墳中。另一個人卻說:「我雖然無法逃避偷羊的事實,但我仍舊要留在這里,贏回鄰居對我的尊敬。」
一年一年過去,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又從新建立起正直的名譽。
有一天,一個陌生人看到這個老年人的兩個字母,就問這是什麼意思。那個村裡的人告訴他:「這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也有點記不清了。應該是saint的縮寫吧。」
反省是認識自己的秘方,老實說,每一個人在一天中,都應該抽出一段時間站在鏡子面前,平心靜氣地反省自己一天的作為,這樣,你才能有所收獲,從而不虛度年華。
『捌』 智者無憂的作文素材
關於自我的作文素材一、認識自己古希臘的阿波羅神廟門框上寫著這句訓詞:「認識你自己」歐伯曼:對於宇宙而言,我是無足輕重的;但對於我自己而言,卻是一切。馬克思:一切真理的精華是人們最終認識自己。林清玄:一個人面對外面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人的主題1897年高更自殺前作油畫《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何許人?我們往何處去?》。這一主題涵蓋了人的哲學的本質。蒲柏:認識你自己,勿需上帝審視,只有人能夠認識人類。處於這種居中地位的人,是蒙昧中的聰明,粗野中偉大。約翰•洛克(英國著名思想教育家):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從「爬爬蟲」做起神州數碼公司總裁郭為先生曾經在華中科技大學演講,他不像一些企業老總那樣,慷慨激昂地喊出要進軍世界500強之類的口號,相反,他說:「和IBM、HP等國際巨頭比起來,無論聯想也好,神州數碼也好,我們都還是IT裡面的『爬爬蟲』,需要向他們學習和合作,中國企業現在還應該從基礎工作做起。」士子高論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人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那麼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如此說來,且待小僧伸伸腳。」訓練靈魂美國著名的LEG公司為商界精英提供三天收費3000美元的「靈魂訓練」課程。第一天,給每一個學員發一份問卷,要他們認真思索、回答五個問題:1.假如你已走到生命的盡頭,整備對兒孫說出你一生中懂得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們是什麼呢?2.在你的生命中,哪樣事物能讓你感到最大的快樂、滿足與再生?怎樣才能地獲得這種事物?3.沒有了工作,沒有了錢,你是什麼人?4.你願意在生活中增加哪項活動,以獲得的財富和快樂?5.你最崇拜的人是誰?為什麼?「毛三爺」英若誠乳名叫小毛,排行第三,愛稱是「毛三爺」。上學以前,他活潑可愛,但也淘氣得可以,經常作出點兒驚人之舉。他們家是個大家庭,人很多,每天在飯廳里吃飯都是熙熙攘攘的。有一天,中午開飯之前,「毛三爺」就悄悄地藏進飯廳的壁櫥里,准備在吃飯的時候大家好找他,等人們著急以後,他再突然跑出來,大聲地喊:「我在這兒哪!」看著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都嚇一跳的樣子,一定會很開心。萬萬沒有想到,吃飯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他的不在。一直等到吃完飯以後,他才灰溜溜地從壁櫥里走出來。從此,他得到一條教訓: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荒島上的公爵蘭挪威有一位叫威廉姆斯的探險家,從二十歲開始做環球旅行。多年來,他幾乎走遍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荒漠、叢林和深山峽谷。1982年,在結束南非裂谷帶的探險後,記者曾問他有何感想。他說,我始終有兩大遺憾:一是為世人遺憾,地球上有那麼多瑰麗的景色,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為景色遺憾,它們那麼壯觀美麗,而不為世人所知。1991年,他來到紐西蘭的斯奈爾斯島,這次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這種心態。斯奈爾斯是紐西蘭南部的一個小島,僅6.7平方公里,由於遠離紐西蘭本土,終年人跡罕至。威廉姆斯踏上這座小島,發現這里竟生長著成片的公爵蘭。這種蘭花,花姿奇秀、香味馥郁,在歐洲被列為群芳之冠。看到這些蘭花,他想,如此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歐洲早就被拿去裝點總統套房了,可是在這兒它們卻寂寞地生長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無人知曉。正當惋惜之情再一次從心底油然升起時,不經意間,他發現在一個小山崖上有一窩野蜂,它們正忙碌著,把蘭花上的花粉和蜜帶回蜂房。威廉姆斯看著眼前的一切,十幾年的迷惑一下子被解開了。他在當天的旅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這一片公爵蘭,有這一窩野蜂不就夠了嗎?世界上奇絕的景色,有一兩個探險家走近過目睹過,不也就值了嗎?身處物慾社會,我們究竟靠什麼才能立世?我們應該怎樣來面對有可能遇到的不公?荒島上的公爵蘭會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劉燕敏2003年《遼寧青年》第18期)聽到自己的聲音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再播放出來聽,跟自己平時聽到自己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從前我一直感到奇怪,後來才知道:任何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並不完全是通過耳膜的震動,還同時通過耳後一塊骨骼的震動,傳達到腦部的中樞神經中專司聽覺的部位。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聽到自己的聲音,是一種通過空氣和固體傳播混合的聲音。但通過錄音設備聽到的,則是在空氣中傳播的聲音。這才是別人聽到的聲音,也就是自己真正的聲音。原來,我們平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和別人聽到的聲音並不是一樣的。何止是聲音啊!我們平時自以為的形象,和別人感受到也往往是不一致的。你自以為英明神武無所不能,下屬卻已無法忍受你的愚蠢;你自以為事公道無私正直,大家卻都在說你用人唯親;你自以為姿色過人風華絕代,事實上只是不算太難看而已;你自以為是一代情聖人見人愛,其實別人已經對你厭煩透頂。通過錄音設備可以讓你聽到自己的真聲,通過什麼方法,才能讓你看到自己的真形呢?你怎麼看你自己?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麻痹患者,全身布滿不正常的高張力,且無法言語。但,她卻靠著無比的毅力與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學位,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不能講話的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時,一個學生當眾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難道從來沒有怨恨過嗎?」這個無心但尖刻的問題讓在場的人無不捏一把冷汗,深怕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麼看自己?」這幾個大字。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道:一、我好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三、爸爸媽媽這么愛我!四、上帝這么愛我!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六、我有隻可愛的貓!七、還有……教室里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全場想起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感動的淚水……那天,許多人因著她的樂觀與努力而得到激勵。這個樂觀的腦性麻痹患者是誰?她,就是美國南加洲大學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書展的黃美廉女士。「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我喜歡這樣的人生觀,很健康也很愜意。這讓我聯想到,《聖經》曾形容一些聰明人:「似乎貧窮,卻是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可不是嗎?幸福,不在於您擁有多少事物,乃在於您用怎樣的態度去看待、享受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若是能這樣,即便您看似一無所有,也能比那些大富豪或身體健壯但成天愁眉苦臉的人更快樂、更富有。親愛的朋友,你是怎麼看你自己的呢?讓我們來看看【上帝的小叮嚀】: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二、依靠自己卡爾•羅傑斯(美國著名教育家):「誰也不能教會誰任何東西。」(就是說,要真正學到知識,掌握本領,把握命運,取得成功,只有靠你自己。)戴埃博士(美國心理學家):也許你的身體並不漂亮,但它就是你的身體,不喜歡它就意味著你沒有把自己作為一個人來接受。林肯(回擊中傷他是兩面派的那些人時說):世界上的人都知道我沒有兩面,否則的話,我就不會以這副面孔出現在眾人面前了。「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麼法」傑克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後來因殺人罪而被判終身監禁.他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才一歲,其中一個與他老爸一樣有很重的毒癮,靠偷竊和勒索為生,目前他因殺人罪而坐監。另一個兒子卻擔任一家大企業的分公司經理,有美滿家庭,既不喝酒也不吸毒。為何同樣的環境卻有不同的命運呢?當人們問起其中的原因時,兩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麼法?」使自己成為珍珠有一個自以為是全才的年輕人,畢業以後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伯樂來賞識他這匹千里馬。痛苦絕望之下,有一天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他自殺的時候,有一位老人救了他。老人明白了他的處境後,從腳下的沙攤上撿起一粒沙子,然後就扔在了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下的那粒沙子撿起來。」「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老人沒有說話,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隨便扔在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這當然可以!」「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想法使自己變成一顆珍珠才行。」讓老人們後悔的事調查顯示,高達72%的比利時老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於事業無成就,有佔67%的後悔選擇的職業有誤,佔63%的後悔對子女教育不夠或方法不當,佔58%的後悔鍛煉身體不足,佔56%的後悔對伴侶不夠忠誠,佔47%的後悔對雙親盡孝心不夠,佔41%的後悔選錯終身伴侶。性格就是命運他走過一個路口,指示燈顯示的是紅色禁行。於是,他就止步等待。同他一起等待的還有一位10多歲的男孩。他等待了10多分鍾,路口的指示燈依然是紅色禁行,很顯然是燈壞了,他就走了過去。等他完事回到那個路口時,他發現那位男孩還站在那兒。由此,他悟出了一個道理:你長期養成的一種自覺行為,就形成了自己的習慣;你將習慣保持下去,就會形成一種性格;而一個國家國民的共同性格,就是國家的命運。修建自己的碼頭有一個人一直想成功卻屢屢失敗,內心非常苦惱。他的父親是個老船員,對兒子說:「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建好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之後,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後來不但上了大學,而且成了另人羨慕的博士後。人生就是這樣,如果拋棄浮躁,錘煉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生存資本一天,一位年輕記者采訪松下幸之助。采訪結束後,松下先生問年輕人月薪多少,「很少,才一萬日元。」年輕人不好意思地回答。「很好。其實,你的薪水遠遠不止一萬日元。」看著年輕人一臉疑惑,松下先生接著說:「小夥子,你今天能爭取到采訪我的機會,明天能爭取到采訪其他名人的機會,這就證明你在采訪方面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你能多多積累這方面的才能和經驗,你將會獲得豐厚的回報。」賽蒙頓醫生的心理療法賽蒙頓醫生是一位專門治療晚期癌症病人的專科醫生,他有一次給一位61歲的喉癌病人治療,當時這名病人病情嚴重,體重大幅下降,癌細胞的擴散使得他無法進食。賽蒙頓醫生教這名病人運用想像力,想像他體內的白血球大軍如何與頑固的癌細胞對抗,並最後戰勝癌細胞的情景。結果兩個星期之後,醫療小組果然抑制了癌細胞的破壞性,成功地戰勝了癌症。其實賽蒙頓醫生是因為運用了心理療法來治療這名癌症病人,他對患者說:「你對自己的生命擁有比你想像的的主宰權,即使是像癌症這么難纏的惡疾,也能在你的掌握中。」尋找聖人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里奇到開普敦巡視工作,在衛生間里,看到一位黑人小夥子正跪在地板上擦上面的水漬,每擦一下,都虔誠地叩一下頭。貝里奇感到奇怪,問他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謝一位聖人。因為是他幫著找了這份工作,讓他終於有了飯吃。貝里奇笑了,說:我也曾遇到一位聖人。20年前,我來到南非的大問特胡克山,正巧遇到他,並得到他的指點,使我成為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里奇准了小夥子一個月假,讓他也去尋找那位聖人。小夥子很失望地回來了,對貝里奇說:「直至山頂,我發現,除了我之外,根本沒有什麼聖人。」貝里奇說:「你說得很對,除你之外,根本沒有什麼聖人。」20年後,這位黑人小夥子做了美孚公司開普敦分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名字叫賈姆訥。2000年,世界經濟論壇大會在上海召開,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您發現自己的那一天,就是您遇到聖人的時候。打好手裡的牌艾森豪威爾年輕時,一次晚飯後跟家人一起玩紙牌游戲,連續幾次都抓了很壞的牌,他開始不高興地抱怨。媽媽停了下來,正色對他說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麼樣!」很多年過去了,艾森豪威爾一直牢記母親的這句話,從未在對生活存在任何抱怨。相反,他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命運的每一次挑戰,盡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為中校、盟軍統帥、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4任總統。自己也是一道風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別人的永遠是最好的。比如說,不少女人,對現狀不滿意,總愛拿自己男人的短處與別的男人的長處比。這些人,總覺得風景在別處。於是,對自己擁有的不滿意,喜歡欣賞別人的風景。喜歡欣賞別人風景的人,最容易瞧不起自己,產生自卑情緒。覺得別人的什麼都是好的,別墅、小車、高檔服飾,坐飛機旅遊,下館子吃飯;人家過得如此瀟灑,真是羨慕煞人也!為什麼光看別人不看自己?難道自己真是一無是處了嗎?卞之琳在名詩《斷章》中寫道:「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橋上的和樓上的,互相都把對方看成風景。他們也可能尚未意識到,自己在欣賞別人時,自己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細細想來,事情都是辯證的,你在欣賞別人時,別人也在欣賞你。因為,在別人眼裡,你總是有被賞識之處。如果說,風光在別處的話,相對於他人,自己就是他人的別處,自己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明白了這個道理後,自己就會心平氣和些,心滿意足些。因而,也會覺得生活幸福而美好些。王魚布拉特島的水域中,有一種王魚。王魚有一種本領,能吸引一些較小的動物貼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後慢慢地吸收為自己身上的一種鱗片.其實那不是鱗,只是一種附屬物。當王魚有了這種附屬物後,便會比沒有鱗的王魚,最少大出四倍。可憐的是,當王魚到後半生時,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這種附屬物會慢慢脫離他的身體,使他重新回到原本那個較小的外形。被剝奪了鱗的王魚,是非常痛苦難堪的。他無法再適應這個世界,游動得也很不自然,最後他去自殘,往岩石上猛撞,然後掙扎數日,死去。凡是看過王魚慘死的人,都會覺得王魚太慘,也都會認為,他們不該選擇附屬物作為自身的鱗片。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每一個人都是智者有一個年輕人,生性膽怯。雖然他有很好的音樂天賦,但是他每當站到舞台上時,就會控制不住怯場。因此,他錯過了許多可以發展的機會。為此,他感到很痛苦。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他去拜訪一位成功的長者。他把內心的苦惱傾訴給了那位長者,然後懇求道:「您在我認識的人中,是最有才智的一位,您可以給我指明一條成功的路子嗎?」長者微笑地聽著,並沒有立即給他答復。而後,長者起身,讓年輕人一起陪他到外面去散步。當他們走到一個建築工地前時,長者指著那些在數十米高空作業的建築工人,問年輕人道:「現在,讓我們去做他們的工作行嗎?」年輕人搖了搖頭。長者說:「那他們也是有才智的人呀。」之後,他們又走到一個汽車大修廠前,長者指著正在忙碌的維修工人,問那個年輕人道:「現在,讓我們去做他們的工作行嗎?」年輕人又搖了搖頭。長者說:「那他們也是非常有才智的人啊。」就這樣,他們一路走,長者問了年輕人一路。年輕人感到很奇怪,便不解地問:「您為什麼要帶我看這些呢?」那位長者意味深長地解釋道:「其實,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智者啊。只要你相信自己,努力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你在別人眼裡也會是一個充滿才智的人。」「每一個人都是智者。」這句話里包含著一個多麼深刻的哲理啊!它所要體現的不是驕傲、自大,也不是在無知下所表現出來的「無畏」。而是要我們對自己時時刻刻充滿自信和求知的慾望,並且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才智和潛能的人。只要你充滿自信和勇氣去做,也會有一個出色的收獲。如果做到了這些,那麼距離成功還會遠嗎?放大你的優點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自己找一份謀生的差事。「數學精通嗎?」父親的朋友問他。青年羞澀地搖頭。「歷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地搖頭。「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頭。「會計怎麼樣?」父親的朋友接連地發問,青年都只能搖頭告訴對方——自己似乎一無所長,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出來。「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寫下來吧,我總得幫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寫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轉身要走,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輕人,你的名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你不該只滿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寫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在對方眼裡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數年後,青年果然寫出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法國18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世間許多平凡之輩,都擁有一些諸如「能把名字寫好」這類小小的優點,但由於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說是一點點地放大它了。每個平淡無奇的生命中,都蘊藏著一座豐富金礦,只要肯挖掘,沿著它也會挖出令自己都驚訝不已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