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紫砂壺論文

紫砂壺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2 03:06:41

⑴ 急求一篇關於紫砂壺的英語論文 800字 內容包括

Clay teapots from the town in Yixing, near Wuxi, are an indispensable accessory for tea drinkers throughout China. Usually small, squat, and brown, fine craftsmanship and special materials make them an ideal vessel for making tea. The fired clay is uniquely able to bring out the flavors of tea leaves ring brewing. Since the clay is absorbent, unlike porcelain or metal, some of the flavor is absorbed into the pot ring each brewing. This gives the tea a richer and more mellow flavor - after using a pot many times, the pot itself can flavor boiling water without adding any fresh tea leaves! Much of the unique quality of Yixing teapots comes from the special dark brown clay they are fashioned from. The clay is not simply g from the ground, but is actually made from rocks unique to the area, ground into powder and mixed with water. Craftsmen use choose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rock and combine them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in light of what they are planning to make. The different colors of the best Yixing pottery come from different colored clays, not from paint or glazes, so pieces with several colors actually use several different clays. As a result, Yixing pottery is less brightly colored than Chinese porcelain, and uses more muted earth tones. Yixing pottery is not made on a potter's wheel or with thin coils of clay. Instead, artisans use a complex array of hand tools to shape the parts of a teapot, then put them together before firing. All the parts of a single teapot must come from the same lump of clay and must be worked at the same time - otherwis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clay or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where it is worked could cause cracks and breaks when the pot is fired. Each pot is made of five parts - base, lid, walls, spout, and handle. After "tenderizing" a suitable lump of clay with a heavy wooden mallet, the artisan slices it up and rolls out a thin sheet to use as a base, making it a perfect circle with a small compass. He then rolls out and pounds clay for the walls and shapes them around the base to form the curved sides of the pot. He then forms the handle and spout, attaches them, and then creates the lid, perhaps the most challenging part of the pot. The pot then dries in the air for two days before being fired in a kiln. Since the clay can crack easily, it is slowly moved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oven to prevent it from heating too fast. After being fired for 18-24 hours, depending on the clay and the item, the pot is finished and ready for some tea leaves! The workbench of a Yixing artisan is crowded with a bewildering array of tools, whose specialized uses have evolved over the centuries. There are separate compasses for measuring lid, bases, and walls of the pots, different mallets for pots with different shapes of walls, a plethora of knives and tiny awls, and tools uses to create the countors of everything from aged wood to the wrinkly skin of a gourd. A good set of tools and a thorough familiarity with their use is perhaps the key to the teapot craftsman's art. This seemingly simple process is actually quite demanding, especially for the simplest and least decorated pots. For while small imperfections can be hidden underneath decorations or carving, even the smallest flaws or imbalances in the shape of an undecorated pot are obvious even to an untrained eye. While round, unadorned teapots, differing in shape and curve, are a classic favorite, Yixing teapots are also decorated in all sorts of beautiful designs. At one extreme are pots shaped to look like fruits and vegetables, or pieces of wood or bamboo, with amazingly lifelike textures and artful imperfections. Others are decorated with Chinese calligraphy or poems. One of the most traditional and beautiful styles combines the simplicity of plain teapots with touches drawn from nature - such as crafting the handle to look like a plum branch, with a small spray of flowers spreading over a section of the pot. Since the clay absorbs flavor, you should keep the pot clean by washing it with warm water once you've finished drinking. But never clean it with soap - the soap can seep into the clay and give a soapy aftertaste to the next pots of tea! If you forget to clean it and the old leaves turn foul, adding boiling water, immediately pouring it out, and placing the pot in cold water will freshen the flavor again.

⑵ 如何正確選購紫砂壺

正確選購紫砂壺的方法有看顏色、聽聲音、看錶面、看透氣。

1、看顏色

純正紫砂壺的顏色可分為紫色、黃色、淺紅色三大類(包括二色中間的顏色),其特點是顏色中有滋潤感、亞光色質,像嬰兒肌膚一樣的光質。

(2)紫砂壺論文擴展閱讀:

紫砂礦土產於江蘇宜興市丁蜀鎮黃龍山一帶,成礦年代為古生代泥盆系,約三億五千萬年左右,位於江南古陸邊緣,海、陸、湖的三亞類地帶。藉助風力或者水力的搬遷,一些細小的粘土顆粒及其他礦物形成的沉積型粘土頁岩。

江蘇宜興的紫砂礦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雲母和赤鐵礦組成,其製成紫砂成品泥具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燒成收縮率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而成為舉世聞名陶。

這種天然泥礦在陶瓷產區十分罕見,中國廣西、山西、河南、河北、陝西、安徽等省的一些地區雖有類似陶土,燒成呈紫紅色的無釉陶器,初看有相似之處,但其玻璃相重,工藝上也有諸多限制,無法與宜興紫砂泥相媲美。

⑶ 紫砂壺的一般問題

第一講:
各資格職稱從公司職稱到市級、省級、國家級和低檔相當於國家級的比例表。
以上表項:
例如:公司級大師等於市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等於省級工藝美術師等於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和高級美術師。
第二講:
製作紫砂壺進級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國家級)
一、前言
申報進級而具備條件的人員經過考試錄取率一般在30%左右。
二、具備哪些條件才有進級考試資格
1.徒工期三年以上
2.熟練工期四年以上合計七年以上
三.進級工藝美術員具備條件
1.初中以上學歷
2.制壺工齡七年以上
3.具備初級工藝美術水平
4.能全手工製作
四.進級助理工藝美術師具備條件
1.高中以上學歷
2.制壺工齡十五年以上
3.具有中級工藝美術水平
4.能全手工製作
5.具有二個省級金獎以上或一個國家級金獎以上
五.進級工藝美術師具備條件
1.大專以上學歷
2.制壺工齡二十年以上
3.具備高級工藝美術水平
4.能全手工製作
5.累計具有國家級金獎三個以上
6.累計錄取發表論文二篇
7具有創作設計能力
六.進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具備條件
1.大專以上學歷
2.制壺工齡二十五年以上
3.具備工藝美術理論講座水平
4.工藝美術現場國家級操作表現
5.創作設計和製作獲國家級金獎二個以上累計金獎五個、國際金獎一個共計六個
6.論文發表。從設計理念、用料選料、製作、燒成等數篇
七.進級工藝美術大師具備條件
1.大專以上學歷
2.制壺工齡三十年以上
3.具備工藝美術理論專家講座水平
4.高難度工藝美術操作表現
5.獲國際金獎累計三個以上和國家級金獎五個以上
八.已具有工藝美術大師
每年到大專以上的院校二次以上的講課和每年多次在電視台向電視觀眾發表演講,累計時間不少於100分鍾。
九.以上在進級的同時當每晉升一個台階級必須增加培養出比自己低一等級人員或同級或高於自己等級的人員,這要求是對社會的貢獻和義務。
十.如果由於身體因素或年齡因素不能製作茶壺時那就不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三講;
怎樣鑒證某人的技術職稱是否真實
一.在官方網站 上有公布名單
二.在年齡上面也有參考價值
1.工藝美術員25歲以上
8歲讀書,小學至初中畢業9年,徒工期3年,熟練工期4年,25歲考試進級
2.助理工藝美術師35歲
8歲讀書,小學至高中畢業12年,徒工期3年,熟練工期3年,工藝美術員期5年以上,總和工齡滿15年考試進級
3.工藝美術師40歲以上——45歲以上
4.高級工藝美術師45歲以上——50歲以上
5.工藝美術大師50歲以上
三.他所謂的職稱是否在這年齡段可參照
四.他所謂的職稱是否具備第二講對應的條件

⑷ 紫砂壺蓋里寅仙款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紫砂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的名號。

汪寅仙(1943—2018年2月28日),女,江蘇省宜興市定山定南村人。汪寅仙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大師、研究員級高級藝術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宜興紫砂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曾任宜興紫砂科技廠副廠長、宜興紫砂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工作:

中南海紫光閣收藏了《徽方壺》和《相思陶杯》。作品《曲虎》、《彎柄梅花樁壺》、《大一顆珍珠》、《沁泉壺》、《南瓜壺》、《桑斯陶杯》等被英國皇家博物館等世界六大博物館收藏。

從生活來看,高於生活是她的藝術追求。抽象與自然寫實的結合是她的壺藝風格。



(4)紫砂壺論文擴展閱讀:

創建新品:

書房內有花盆、茶具、酒具、咖啡具、花盆、酒瓶、雅玩、陳設等。其中3件由故宮博物院收藏,2件由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此外,其代表作品還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中國工藝美術館、香港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無錫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

多年來,在日本和歐美地區、美國、德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香港、Ta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陶瓷文化交流活動。伊萬。1995年8月,她在北京參加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並現場表演,引起轟動。

她還撰寫了《紫砂塑器——花貨》、《曲壺設計製作的幾點體會》、《宜興紫砂陶》、《陳鳴遠陶藝欣賞》、《朱可心師傅的敬業精神鼓舞著我們》、《憶顧景舟大師,揚紫砂藝術》、

《憶啟蒙老師吳雲根》、《懷念裴石民先生》、《曼生壺風采依然》等20多篇論文與回憶文章,參加海內外學術研討與交流,在專業刊物上發表。

⑸ 為什麼紫砂壺這么珍貴

紫砂壺簡介;

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當代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製造工藝;

紫砂壺是用紫砂經高溫燒制的陶器,燒制溫度比用陶土製作的陶器高,更堅實而多微小的氣孔,和瓷器一樣不會因溫度急劇變化而碎裂;由於是用紫砂做原料,所以又不會瓷化。紫砂壺以江蘇宜興出產的最好。茶水在紫砂茶壺中即使過夜也不腐敗,在普通瓷茶壺中過夜茶水即不能再喝;紫砂茶壺吸附性能好,使用時間長了顏色變深,光澤油潤,很值得欣賞把玩。紫砂壺長期使用,在壺的內壁會結附一塊塊海綿狀物質,俗稱「茶山」。有了茶山,即使倒入白開水,倒出的也有茶水的色香味。這樣的壺在一些嗜茶人的眼裡是把好壺。現代養壺不提倡此種做法,一般每次喝茶後都將壺中茶葉倒掉或者於次日倒掉,將壺用沸水滌凈後晾乾。

紫砂壺大體上屬於文人藝術,所追求的古樸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就像中國畫中的文人畫一樣,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如果帶著文人藝術的眼光看紫砂壺,則體現了文人畫的另一種形態。紫砂壺具有收藏的功能,歷史上許多著名制壺匠人,如供春、時大彬、董翰、陳鴻壽的作品已經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收藏家爭相追逐的寶物。現代也出現許多製作紫砂茶壺的高手工藝大師,其作品更具藝術性。

主要優點;

明人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說:「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為何獨鍾宜興紫砂壺?周高起又說:「陶曷取諸?取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發真茶之色香味。」原來宜興紫砂壺泡茶之佳,在於能盡得茶之色香味。李漁《閑情偶記》也說:「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文震亨《長物志》也說:「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明清一些文人士大夫對宜興紫砂壺泡茶優點的認識一致。

宜興紫砂壺之所以受到茶人喜愛,一方面是由於紫砂壺造型美觀,風格多樣,獨樹一幟,另一方面也由於它在泡茶時有許多優點。

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

氣孔微細,密度高。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紫砂壺透氣性能好

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

紫砂壺能吸收茶汁

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能好

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泡茶後握持不會炙手。而且還可以置於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

紫砂使用越久

壺身色澤越發光亮照人,氣韻溫雅。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鑒。」

綜上所述,紫砂壺是能「裹住香氣,散發熱氣」,久用能吸引茶香,更能散發油潤光澤。用得越久價值越高。

鑒定方法;

第一,要注意觀察器型。紫砂壺各個時期的特徵以這一時期的名家代表作品為主脈。大名家制壺,都有其拿手的幾種,器型都比較典型。真正想牟大利的制偽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所以購藏者在觀察器型,特別是名家作品的時候,不能被表面上的東西所迷惑,要善於觀察壺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壺體與附件的交接處和過渡處體會制壺者的匠心。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體現的藝術內涵就越應該深刻。如果一把壺僅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無法使人在深層次上把握其精髓,那麼這把壺肯定是不能過真品關的。

了解器型的基本知識,對初入紫砂壺收藏之門的人來說,在鑒別上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以紫砂壺通向壺嘴的出水孔為例,它在民國以前一直是獨孔,此後才出現了多眼網孔,而向壺內凸起的半球形網孔則是二十世紀70年代從日本傳來的。假如遇到一把壺,其印章為陳鳴遠,而出水孔呈網眼狀,則不必分辨印章真偽,僅憑出水孔形狀便可斷定此壺之偽。

第二,要注意觀察質地。紫砂壺名家成名後的作品一般來說選料比較講究,其代表作品的材質則更為精良。這種精良具體表現為壺的顏色正,顆粒勻,光澤潤,胎骨堅,手頭沉。還可以從泥料的品種上加以辨別,如「天青泥」是清代後期出現的,與歷代泥料有明顯區別,如果出現一把號稱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壺,那肯定有問題。

第三,要注意觀察包漿。長期使用過的舊壺,外表會很自然地產生一層光澤,是久經茶汁滋養而慢慢滲透出來的,被稱為「精光內蘊」。有包漿的壺,無論其外表是否有茶漬或塵土,只要用干凈的布輕輕擦拭,都會出現一種光澤,而且越擦越亮,行里人稱之為「包漿亮」。

新壺造舊後,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澤發賊、發浮、發愣。如果置於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壺身,還能找到打磨的刮痕。這樣的壺還往往有一種霉餿味,細細嗅辨即可識破。此外,速成的包漿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漿已與壺身融合成一體,附著性極強,用清潔劑反復清洗也難以擦掉。

第四,要注意觀察題款與用印。利用款識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種:第一種是新壺舊款,即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識。這種情況包括名家為了應酬或在市場供不應求時,由學徒或他人代制,蓋上自己的印章。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傳下來,後人繼續使用,藉以仿製冒真。第二種是舊壺新款,即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識。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大多用陽文,字體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模仿或顯呆板,或筆畫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第三種是新壺新款,此類作偽手法頗多。現代偽造者多是仿製假的印章或鐫刻假的款識,如採用照相製版技術,用銅鋅版制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識是仿製者憑空臆造的。

收藏價值;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

近年來,紫砂壺因其獨特的工藝、清雅素樸的外觀和實用性獲得越來越多收藏愛好者的青睞,紫砂行情也是逐漸火熱。據了解,在2014年10月25日舉行的福建東南2014秋季藝術品拍賣會「紫泥茗芳——紫砂茶器專場」上,124件珍品的成交率達86.29%,成交金額達到761.76萬元。紫砂收藏作為一門藝術,也不用完全拘泥於這種評價標准,有些人沒有時間去做研究寫論文,但是對紫砂製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嘗試,藏友們在加強紫砂知識學習了解的基礎上,如果看到十分精美或者喜歡的作品,也不必死板按照製作者的職稱來判斷一把壺的價值。

⑹ 究竟怎樣才能買到一把真正的紫砂壺

小哥,你這話題范疇太廣

要寫起來,寫篇長論文也夠

簡單的說吧

大體上,一般這么問的多數是在於泥的問題上糾結

也就是,究竟怎麼樣才能買到一把真正紫砂泥的紫砂壺

關於這個問題,我感覺我每天都能回答好幾次

最簡單的就是價格區別

不要買便宜的!不要買便宜的!!不要買便宜的!!!

總之價格在一百以下基本上是工藝差,泥料差的水平,因此不要貪便宜

此外這邊還要補充一點,紫砂礦沒有滅絕!沒有滅絕!!沒有滅絕!!!

因此不存在紫砂礦已經沒有這個說法!(謝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隨便買什麼龍血砂,黑星土之類的,不是說不好,而是商業噱頭足,不懂容易被殺豬

剛入行就買點,紫泥,紅泥,段泥就可以了。

ok,上面說了一堆,那麼怎麼買?

如果對於工藝要求不嚴,自用的話

那麼個人建議去各大實體店,茶城多轉轉,先多轉,問問價格不要急這殺價,多轉轉了解一款壺在這些實體店是什麼價位的,找家老闆人好,價格合適的買。

當然如果你會網購,那麼隨便去那家都可以,因為現在網上基本上都是工藝流程一樣的,區別在於款式和服務質量。泥料方便也不用擔心,多數都是真宗的,只是有好壞的區別(當然泥料的好壞,不建議入行的人多研究)

最後呢,在報一下目前普通商品壺的通常價格作為參考

一般低於100¥,不是機車就是注漿(當然,這種工藝很差,不是說不能用,只是沒價值)

100-200¥這個價格階段都是粗貨,一般不建議購買,事實上這個價格段對於零售來說基本是空白,所以存在一個濫竽充數的可能。

正常紫砂壺的價格是在200-500之間,工藝通常是半手工,當然這點僅限一些市面上較為常見的款式,諸如,西施,仿古,石瓢之類的,比較多所以價格基本在這個階段,也不排除半手工也有數千數萬的,這邊就不多說了,有興趣可以去喜馬拉雅FM聽下《怪談紫砂》


500-1000¥的價格段,有半手工也有全手工,相對來說做工更優於200-500的

自用的話,推薦是200-500這個價格段,至於砍價,如果老闆報價沒有特別離譜,也就不用砍了,(這方面的話多逛逛不會錯!)

1000-3000,這個價格段,基本上是脫離了入行的消費水平,屬於愛好者才會考慮的了,一般精品比較多,之後的也就不多說了,上面的那些夠用!

⑺ 紫砂壺作者職稱從高到低是什麼

紫砂壺的製作者職稱等級分為:

研究級高級工藝師

高級工藝美術師(高工)

工藝美術師(工藝師)

助理工藝師(助工)

工藝美術員(技術員)

紫砂壺作者申報職稱晉級考試需所需條件:

晉級工藝美術員具備條件1、初中以上學歷;2、制壺工齡七年以上;3、具備初級工藝美術水平;4、能全手工製作紫砂壺。

晉級助理工藝美術師具備條件1、高中以上學歷;2、制壺工齡十五年以上;3、具有中級工藝美術水平;4、能全手工製作紫砂壺;5、具有二個以上省級金獎或一個以上國家級金獎。

晉級工藝美術師具備條件:1、大專以上學歷;2、制壺工齡二十年以上;3、具備高級工藝美術水平;4、能全手工製作紫砂壺;5、累計具有國家級金獎三個以上;6、累計錄取發表論文二篇;7、具有創作設計能力。

晉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具備條件1、大專以上學歷;2、制壺工齡二十五年以上;3、具備工藝美術理論講座水平;4、工藝美術現場國家級操作表現;5、創作設計和製作獲國家級金獎二個以上累計金獎五個、國際金獎一個共計六個;6、論文發表數篇。從設計理念、用料選料、製作、燒成等各方面都有涉及。

晉級研究高級工藝師具備條件:1、大專以上學歷;2、制壺工齡三十年以上;3、具備工藝美術理論專家講座水平;4、高難度工藝美術操作表現;5、獲國際金獎累計三個以上和國家級金獎五個以上。

⑻ 紫砂壺工藝師的級別如何劃分。

工藝師職稱級別

1、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2、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

3、高級工藝美術師(地方)

4、工藝美術師(國家)

5、工藝美術師(地方)

6、助理工藝美術師(國家)

7、助理工藝美術師(地方)

8、工藝美術員(國家)

9、工藝美術員(地方)

10、陶藝藝人

首先要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然後要會做全手工的茶壺,還要會文化知識。先考工藝美術員,兩年後可以考助理工藝師,再過四年可考工藝美術師。再過8年可考高級工藝美術師,當然這個據說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

再高就是評大師級別了。去紫砂廠吧,裡面有學習班,考什麼內容他們會教你的,保證你考上職稱。好像要學什麼美術畫畫。

(8)紫砂壺論文擴展閱讀:

紫砂壺並不僅要求工藝精湛,且真正的原因還是產地紫砂質地優良,其含鐵量高,燒製成器後,吸水率和排氣率好,用來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判斷一把好壺,首先的標准就是看泥料是否正宗,是否為原礦紫砂。

紫砂壺的成型工藝,各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同。這些工藝范圍還包括了燒窯方法、燒成氣氛、窯爐結構、燃料等諸多方面,這些外在的因素都會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時代痕跡,因而也就成為我們今天斷代上的重要憑據之一。

晚明期時時大彬創制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已不見指紋,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處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從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

⑼ 紫砂壺與茶文化的淵源論文摘要

據《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一代茶聖陸羽也曾言「茶之為飲,發乎神農」,由此可見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自神農發現茶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歷史的演變,茶文化由發展走向成熟、由國內走向世界,可以說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的興盛自然而然帶動了品茗茶具的興趣,在眾多茶具器冥中,紫砂作為一種具有特色的實用性茶具,頗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

紫砂據傳起始於北宋末年,那時的飲茶文化可以說是相當成熟了。根據茶史上記載,飲茶之風,盛於唐而興於宋,當時茶具器形的發展受喜歡茶飲方式制約。但到了北宋末年的時侯,茶文化的焦點已經從品的方式轉變到茶具的行式上來。紫砂壺的誕生,可以說是因時而生,然其後紫砂壺能夠風行數百年,最終與茶文化連為一體相輔相成,可以說是由紫砂的特性所決定的。

精於茶道之人有種流行的說法——品茗,能修心養性,陶冶人的情操。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閑暇之餘開始追求精神層次的休閑生活,而品茗之道就是很好的選擇。由此而來,閑時品茗修行之人日增,但不管如何深諳茶道之術,若無稱心如意之茶具,一切枉然。即使是絕好的茶,也是暴殮天物而矣。有了上好的茶,因此一個急迫的問題擺在了茶友的面前,何為上佳之茶具?紫砂!茶道高手一般會如是回答。然紫砂謂何?

紫砂盛行於陶都宜興,脫胎與一般日用陶瓷。宜興,古名荊溪,因荊溪河而得名,秦始皇滅楚後改名陽羨。晉惠帝時期又改陽羨為義興。北宋時,為避太宗趙光義瑋,改稱宜興而沿用迄今。宜興盛產一種特殊陶土,其顏色多為絳紫,故統稱紫砂。但其顏色亦有紅,綠、黃、白等,故又被譽為「五色土」。用其所做茶具即為紫砂壺。論及紫砂的起始,見北宋詩人梅堯臣《宛陵集》一詩中言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因此普遍認為紫砂起始於北宋末年,而1976年在宜興丁蜀羊角山古窯址發掘出的大量紫砂陶片,其斷代為北宋時期,這也可作為佐證。隨後紫砂藝術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而這個春季延續了差不多數百年,經歷了明清兩代的興盛。明清時的發展,紫砂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其在結合茶文化的基礎上,更是融合了詩詞、書畫、雕塑、篆刻等一系列文化藝術。多種文化性質的結婚,成了紫砂文化的標志性特色。

如今的紫砂藝術經過幾十代紫砂藝人的奉獻,也已趨於成熟,無論是在造型裝飾還是工藝技術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系列性的理論知識。定義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可以從兩方面衡量:一方面,紫砂作為美術品,應具備形、神、氣、態四要素。形,即形式美,指作品的外部輪廓:神,即神韻;氣,即氣質,陶藝所蘊涵的和諧色澤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另一方面紫砂壺還需滿足其作為茶具的根本特性實用性。如壺體的容量和重量比例適當,壺嘴出水流暢,壺把端拿方便舒適,壺蓋四周合縫等等。紫砂壺和一般陶瓷不同,它屬於無釉茶具,採用宜興特有的紫砂泥礦製成生坯然後高溫燒制而成。由於其成型後燒成過程中溫度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更有肉眼難辨的氣孔能吸附茶汁,蘊蓄茶味,故老壺,舊壺雖沖白開水也能散發淡淡茶香。紫砂的特性材質屬性,致使開水沖泡卻不致於燙手,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而熱天盛茶則逾夜不餿。此外,紫砂壺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有著「世間茶具壺為首」之美譽。而《桃溪客語》中書道「陽羨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足可見其名貴。現今收藏紫砂壺成風,明清、民國時期及當代名家紫砂壺價格一路攀升,一般藏家只能作壁上觀,少有可能收藏到名家真品。而古玩市場上,明清老壺,只有那些田間粗茶壺,還依稀可見,僅數百元一把,作為開茶館泡茶之用卻仍有古趣。然而,有些紫砂工藝師片面地追求紫砂壺的藝術價值或經濟價值,致使一些壺不是喪失了其根本的實用價值就是完全失去了藝術價值。可以說這些「不良風氣」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的。

紫砂因茶而生,由茶乃盛,最終攜茶而美。修心養性,天地雖大,然皆在這一茶一壺間也。

⑽ 說明文作文(事理說明)600字關於紫砂壺的製作

近視是一種頗為神秘的現象,科學家們還不能確切地說出造成近視的原因.有關的遺傳學研究表明,在近視比較嚴重的家庭里,近視確實能夠遺傳,可是誰都搞不清楚內在的原因.最近,美國眼科醫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麥眼科醫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論:過早閱讀容易變成近視眼.
戈德史密特醫生對近視問題作過全面的研究.他舉過這樣一個例子:芬蘭北部的拉普人20世紀50年代時時候還生活在遠離現代文明的純朴環境中.他們捕魚狩獵,只有在織補漁網和吃魚的時候才會近距離地看某個物體,眼睛不需要經常地調節焦距,因而不易疲勞.那時候,芬蘭北部的近視率只有1%.後來,拉普人的孩子開始讀書寫字,到1982年的時候,這一地區的近視率已經上升到12%.這就是戈德史密特醫生最早提出的「閱讀使人近視」的理論依據.
現在,弗雷德里克醫生再次提出這種看法.他在《英國醫學雜志》周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說:「有關的新數據表明,小時候的視覺經歷,眼睛所承受的負擔,影響一個人眼睛的生長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裁眼鏡的近視患者都說,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是不讓他們在光線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駛的汽車上讀書的,也不讓他們把書拿得太近,可是他們照樣得了近視.他認為長時間的閱讀和由此引起的視網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視.
像在他之前的許多醫生一樣,弗雷德里克醫生的結論也主要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原本視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現代文明教育之後逐漸開始近視.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與近視的患病率及嚴重程度也有關系.譬如律師、記者、醫生和經常使用顯微鏡工作的人就比農民更容易近視.
但是,這個理論也有不能讓人信服之處: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們更容易近視,既然近視與眼睛的調節有關,該怎麼解釋在花同樣多的時間看電影、讀報紙和玩電腦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視了,而有的人卻沒有呢?
當然,近視還和遺傳有關.有專家認為單卵雙生兒比同卵雙生兒更容易近視,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較容易遺傳給孩子.如果父母近視,即使他們的孩子年齡尚小,還未出現近視,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視的孩子,他們的眼球已經被拉長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