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研
⑴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主題教研活動記錄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回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答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同其他教師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學生沒有高質量的預習,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老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查閱工具書等,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⑵ 選取什麼主題採用什麼教研方式
一、什麼是主題研討式教研 這種教研方式是從教學中篩選出教師最關心和困惑的教學問題, 組織教師進行專題 研討,從而達到破解教學疑難問題和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目的。實施新課程後,許 多學校採用主題研討的方式來研究教學問題和培訓教師,類似於電視的談話節目。這種 教研模式取得成效的關鍵是要抓好研討氛圍的創設、研討問題的確定和研討方式的選 擇。所謂「主題」研究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等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要依託教研組、問題合作團隊、校際間合作、教研機構專業指導,通過典型課例研究, 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討論解決的策略,連環跟進地進行深入研究。課例研究是主題教 研的一種主要形式。
二、主題研討式教研的一般程序 1、確定研究的問題 問題的產生來自於教學實踐——學科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難點問題。 2、設計教學方案,實施課堂教學 以「課例研究」為主要形式,設計教學方案,實施課堂教學。 3、研討人員的准備 ①人員確定:主題研究以合作團隊研究為組織形式,參與人員主要是骨幹教師、教 研組長、學校領導或教學專業研究人員。 ②對研討人員的要求:要熟悉新課標、吃透新課標精神,了解課改的新形式,具有 先進的課改理念;要認真閱讀教材,了解這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練習內 容。研討的組織人員應該將研討的話題提前通知研討人員,並讓他們圍繞研討的話題, 查閱資料,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必要時也可以寫一個發言提綱。根據具體情況,研討 的話題也可以適當予以分工,以便有所側重。 ③對主持人的要求:主持人應有這樣兩方面的素質和能力:第一、居高臨下地駕馭 討論話題的能力。即能把話題引出展開,還能把話題收攏歸納;能把淺顯的課題引向深 入,也能把深奧的話題引向通俗,做到收放自如。第二、綜合力和組織力。談話應在輕 松、寬松、和諧的氣氛中進行,關鍵在於主持人能否營造氛圍、創造條件、激發參與人 員的研討慾望。 4、進行課堂觀察 參與聽課人員要了解執教者的基本情況,認真聽課,做好筆記,擬好簡要的評課提 綱。 5、開展課後研討 在主持人組織下,執教者進行簡要的課後說課,參與聽課人員根據執教者的設計意 圖,結合自己的課堂觀察,展開課後研討,總結出本節課的成功經驗、不足之處與解決 措施。為了防止出現研討主題不突出,空對空論理,不解決實際問題,要求主持人提前 預設研討主題,擬定研討提綱,參與人員事先做好准備,圍繞預設主題展開討論。 (提 綱力求主題明確,主線清晰,牽動重要話題,引向教學實際。 )
⑶ 如何開展校本主題教研
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發現問題,確立主題 研究始於問題,問題是校本主題教研的出發點和開展主題教研活動的起點。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學實踐直接聯系,是教師最棘手的教學問題,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問題,是相對多數人(教師或學生)的問題,還要考慮到不同階段教師問題的層次性及需要解決主題的特殊性;問題要有潛在的價值,解決後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行為;問題的設計還要有解決的可能性,所選問題通過校本主題教研活動能得到解決或局部解決,難易程度適中。
專題學習,提高認識 專題理論學習具體分成三個階段:一是實踐前學,定期學習一些與主題接近的理論資料。二是實踐中學,從理論的層面對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加以剖析,並尋找其根源。三是實踐後學,對實踐過程中某一問題的思考與解決過程進行更進一步的反思與交流。學習的方式分自學和集體學習兩種。教研組長事先查找相應的理論資料,篩選對本次主題教研活動有幫助的材料,印發給組員自學,組員也要根據主題自主查尋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召開集體學習研討會,研討會上要有組員對主題學習的自主體會,對相關問題展開討論並加深認識,明確每個人承擔的相關事務,設計教師們在活動中的參與點,確保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教師都能夠參與,有所收獲,為下一步組織主題研討課作準備。
集體備課,共同討論 集體備課主要是對執教教師的課堂設計進行討論,進一步明確每個成員的分工。
課堂實踐,印證預設 主題研討課是對教研主題的課堂實踐,是對教研主題預設的印證,是實施主題教研有效性的保證。
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主題研討會是主題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反思的形式有執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問題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做到了嗎?」「我能不能做得更好?」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討論。這一環節要求教研組的每個教師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就形式而言,是以往「你講我聽」、「你說我記」培訓方式的解構,是教師將實踐與反思相互聯結的行動學習,是能產生積極有效的人際互動的培訓方式。
行為跟進,生成問題 有效的教研活動中文本討論是重要的,然而行為跟進更重要,它需要使行動具體化。行為跟進是將討論中的東西進行結構化,在理性認識提升之後落實到行動之中,這是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
⑷ 教研活動主題集錦
教研活動討論的主題應該到教師、學生中間去找,能夠解決師生教學、學習的就是最好的教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