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王紫娟論文

王紫娟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1 18:08:46

Ⅰ 請問誰有《源氏物語》和《紅樓夢》的比較文章PS:(日語)或者相關內容。或網站!!麻煩了!!

《源氏物語》《紅樓夢》比較研究

無可奈何花落去——《源氏物語》、《紅樓夢》女性形象之比較研究
《源氏物語》創作於十一世紀初,是日本古典文學中成就最高的作品。《紅樓夢》創作於十八世紀,是中國文學史上「從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說」。它們雖然相隔幾個世紀,但都同處於封建社會的歷史階段。作為現實主義的小說,《源氏物語》、《紅樓夢》的主人公光源氏和賈寶玉都是男性。這反映了封建社會以為男子中心的歷史特點。然而與其它一些這類作品不同的是,兩位作者都把著眼點集中在男主人公周圍的女性上,將大量的筆墨傾注在對女性形象的描寫上。女性在作品中所佔的分量和地位尤為突出。不可否認,作品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出了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女性的態度。因此,通過對這兩部作品的女性形象的比較研究,有助於我們領悟這兩部文學巨著的真諦,透視出作家對女性的基本態度。

一、女性觀

兩位作者都通過各自的作品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女性觀。而且,其表達方式都是通過作品中男性之口道出的,這反映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從某種程度上講,在封建社會里男性對女性的評價就是社會對女性的評價的客觀現實,當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某種傾向。

紫式部在《源氏物語》第二卷「帚木」中通過頭中將、左馬頭兩位男性之口,道出了如下女性觀。首先,頭中將把貴族女性的出身地位分為三等,「不管這女子的出身高低,但作為一個人們稱道的好女子必須具備穩重和平、忠實勤勉、才藝超群的條件」①。左馬頭則說:「如此看來,還不如不講門第,更不談容貌美醜,但求其人性情不甚乖僻,為人忠厚溫和,便可信賴為終身伴侶。此外,倘再添些精彩的才藝、高尚的趣致,更是可喜的額外收入」②。在其它卷中,源氏也認為:「女兒家最可貴的是心地柔順」,「凡為女子者,特別專精一種學問是不相宜的,但尚對一切文藝一概不懂也是不好的。總之,只要心地穩重,思慮周密,對付萬事自有主意便是好女子」③。在此,作品所體現的女性觀是,好女子不僅要具備好的品性,而且還要具有多方面的才藝。因此,作品中的女子多是性格和平、溫存、多才多藝者,如葵姬、藤壺皇後、紫姬、夕顏、空蟬、明石上等等。

無獨有偶,曹雪芹亦在《紅樓夢》第二回,通過冷子興、賈雨村兩個男子「演說榮國府」,講述了這樣的女性觀:「『女兒』二字是極尊貴,極清凈的。比那瑞獸珍禽、奇花異草更覺稀罕尊貴呢」④,在寶玉眼裡,「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見了女子便覺得清爽,見了男子就覺得濁臭逼人」⑤。他認為「原來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靈秀,只鍾於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⑥。這里所說的「極尊貴,極清凈」,「山川日月之靈秀」,「水做的骨肉」都是在宣染女性的純真,女性的青春美,女性的花容月貌。女性的美較之男子,往往是更為鮮明突出。這在首回中也有所交待:「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⑦。在此我們不難看出作品的女性觀是竭力贊揚女性的韶華之美與才華出眾。因此,作品中多是才貌雙全的女子,如黛玉才思敏捷、寶釵博學通典,李紈和史湘雲都是女詩人,探春和惜春工詩善畫等等。

比較兩部作品的女性觀,各有其特點。作為女性作家紫式部認為女性形象要出身高貴,有嬌好的容顏,有才氣,有良好的內在品格。即評判女性的四個標准為門第、相貌、才華、氣度。這如果對照作家的經歷,可以說是她自己形象的流露。這種觀點既反映了作者本人潛意識的標准,亦是代表了當時具有時代性的標准,即日本上層貴族社會對女性的評判標准。可以說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貫徹了這一女性觀,形象的豐滿與缺陷來源於此,優劣的依據也在於此。

紫姬是作者筆下最有代表性,而且是最理想的人物。她的形象是源氏按照貴族階級的「理想」教育出來的。她出身高貴、品貌端麗、富有才華,而且更主要的是她還具備男性貴族所要求的忍從的美德。以至後來她成為源氏的正妻以後,對源氏貪戀新歡表面上也未流露過一句怨言。源氏作為一個身分高貴的大貴族,結識了許多不同階層的貴族婦女,作者描寫紫姬對此是盡量不把內心的痛苦流露於外。盡管如此,源氏還認為她的為人雖近於完美無缺,但「只是一個缺點,嫉妒」。

夕顏是作者筆下一下等貴族女性的典型代表。她雖然出身並不十分高貴,但她卻又著實令男性貴族喜愛。她的可愛之處不僅在於「體態輕盈婀娜、嫵媚動人」,而且還在於「氣度寬大,即使有痛苦之事、悲衰之事、旁人認為可恥之事,她也不十分介懷」⑧,她的態度高超而天真。難怪源氏得知夕顏薄命而亡異常悲慟。作者在第六卷「末摘花」的開頭,便把出身低微的夕顏同出身高貴的葵姬、六條妃子進行了比較,表達了她對自己筆下女性形象的褒與貶:「別的女人象葵姬或六條妃子,都驕矜成性,城府甚深,絲毫不肯讓人。只有這夕顏溫良馴善,和藹可親,與他人迥不相同,實在很可戀慕」⑨。

作為女官出身的紫式部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主要從一個旁觀者的立場敘述人物,態度客觀、含蓄。不同於《紅樓夢》的作者以抒發情感,描摩刻畫用功以求。

但是,作為男性作家,曹雪芹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沒有嚴格的標准。他沒有表示出什麼樣的女子為人們所稱道,他只是在著意刻畫筆下那些「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異樣女子」,她們「各具一心,各具一面」,栩栩如生。如寶釵的溫順敦厚、八面玲瓏,黛玉的純真率直聰穎,探春的敏捷果斷,迎春的柔弱,史湘雲的爽朗豁達憨厚,妙玉的高潔孤傲,秦可卿的慈愛孝順,王熙鳳的潑辣、笑裡藏刀,尤三姐的剛烈,尤二姐的屈辱寡斷等等。

作者是從一個主觀者的立場上來塑造女性形象的,著意刻畫,態度主觀,理想主義色彩濃重,有時近於誇張,但方法明快,顯露,場景和對話交互使用,人物特寫,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例如,對王熙鳳的塑造就體現了作者的這一寫作特點。王熙鳳是賈家的媳婦,但由於娘家的地位,受到賈家的特殊禮遇。作者寫她出場時不是見其人而是聞其聲。「我來遲了,不迎接遠客」,在封建社會里,若大的賈府規矩嚴肅,她之恃寵無禮,一時俱見。這說明了什麼呢?再者,在封建時代末期,若大的榮寧二府,幾代主子、男的只知養尊處優,醉生夢死,而只有她不僅治理榮國府而且還協理寧國府,支撐著這一封建社會的豪門大廈。一個貴族少婦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無論有多大的才幹本領也只是一個不受人重視的角色,又怎能去充當大管家的角色呢?這說明這個人物形象來源於作者的主觀需要,她是一個概念化的產物。目的在於襯托他筆下女性的「奇」和「異」。

值得注意的是,《源氏物語》著重描寫的是當時日本貴族女性(即上、中、下三等)的形象,因此,就日本社會的整體而言,其女性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紅樓夢》對女性形象的描寫則涉及面較廣,較充分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女性觀,具有一定的社會性。

二、道德觀

在女性觀中具有決定性的大概要數道德觀。在中國道德似乎從來就專為女性而言的,其中在婚姻道德方面最為明顯。

中國自秦漢以後,道德往往以儒家道德為核心,三綱、五常的道德觀對日本有較大影響,但是在反映平安貴族社會的《源氏物語》里我們還看不到源於中國北宋景德年間的情道德,唯一相同的是男尊女卑。

當時日本社會婚姻形態還比較落後,除了男尊女卑以外,還盛行一夫多妻制,婚姻中的男女關系亦極為鬆散,男女結合後,女方仍留在娘家,並無家庭這種形式來維系男女雙方的關系。在一夫多妻制下,男女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感情,女性往往成了男人的玩物。《源氏物語》主人公正是利用這一制度,頻繁娶妻,從女性形象來說,一方面是受侮辱,另一方面又構成她們的幻想依據。在《源氏物語》中最為突出的是「亂倫」事件的發生。一是源氏同繼母藤壺皇後之間的亂倫。藤壺原為先帝的女兒,入宮前就有「容貌姣好」的名聲。因她長得酷似桐壺更衣(源氏的生母),被桐壺帝迎入宮中做了皇妃,她僅比源氏年長5歲,在天皇面前根本得不到真正的愛情,於是她同源氏亂倫生下冷泉,桐壺帝還以為是自己的骨肉,老來得子猶為喜悅。倒是藤壺皇後深感內疚。一方面不斷自我悔恨,另一方面又止不住對源氏的思念。二是源氏的妻子三公主(即女三宮)和柏木(內大臣之子)的通姦事件。三公主原是朱雀帝(桐壺帝的長子)的三女兒,當她嫁給源氏時,年僅13、4歲,源氏已過四旬,年齡相差懸殊。輩份也不對(源氏和朱雀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況且,源氏家中收養了許多妻子,朱雀帝讓位給冷泉,為了拉攏源氏而一手造成的這個可悲的政治婚姻。當三公主與柏木之間生下熏君被源氏發覺後,柏木憂郁交加,鬱郁而死。女三宮則出家為尼。

此外,作者在這方面對空蟬和浮舟這兩個女性形象的刻畫也較為成功。空蟬是個中層貴族出身的女子,嫁給了一個比她年長幾十歲的地方官做後妻,源氏看中了她的姿色玷污了她,她也曾在年輕貌美的源氏的追求下,一度動搖,但她意識到自己是有夫之婦,便毅然拒絕源氏的再次非禮行為。特別是在她丈夫死後,雖然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源氏又未忘情於她,繼子又糾纏她,但她仍沒有妥協,最終削發為尼,維護了一個貴族社會中一個婦女的情操和尊嚴,展現出她那「溫柔中含有剛強,好似一枝細竹,看似欲折,卻終於不斷」⑩的人物形象。浮舟的父親是天皇兄弟宇治親王,他姦汙了一個侍女,生下浮舟,遂又將母女一同拋棄。母親帶著浮舟改嫁地方官。浮舟長大許配人家後,因身世卑賤被退婚。後來她又遭到董君、匂宮親王兩貴族公子的逼迫,走頭無路,跳進了宇治川,以求速死。

在《紅樓夢》中,女性的道德觀的總依據雖然已發展到「失命事小,失節事大」的程度,但是在婚姻形態上追求婚姻自主已成為人物追求的重要目標,象寶玉和黛玉固然這樣,紫娟、金釧等奴婢也是如此。盡管在封建條件下成功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尤三姐以前雖是一個「淫奔女」,但自「改行」覺醒以後,對愛情忠貞不渝。她對賈璉把她說與賈珍一事表現得極為憤慨,笑罵賈璉:「你們哥兒倆拿著我們姐兒倆個權當粉頭來取樂兒。你們就打錯了算盤了」?。她尖刻、潑辣地回敬了賈璉的無恥行經,拒嫁賈珍,思嫁柳湘蓮,是一個性格剛烈、果敢冷靜、憎惡淫奢、思慕英雄、追求美好婚姻的女性形象。

中國的封建婚姻制度與日本的婚姻制度不同。中國表現的是媒妁之言,前身註定,門當戶對,一婦不嫁二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丈夫死後,必終守貞節。如《紅樓夢》中的李紈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她「青春喪偶」,「居處於膏梁錦綉之中」,「惟知侍親養子」,守節到頭。

三、審美意識

在文學作品中女性美與女性道德一樣居於重要地位。《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的女性觀本身就體現著作品的審美意識。對《紅樓夢》而言,由於作品常以「群體」場面出現,因此,其更突出女性個性美的塑造,使其復雜的群體形象更加豐富、更加完美。在表現形式上也顯得熱烈,風格照人。如:黛玉多愁善感,體弱多病,個性強,自尊,具有「病態美」的特點;寶釵端莊冷峻,罕言寡語,素有「冰美人」之稱;史湘雲豪爽豁達,直言快語;妙玉氣質如蘭;鳳姐毒惡酸辣,「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就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集中體現一個「辣」字;襲人「奸、賢」;金釧「烈」;香菱「痴」;晴雯「勇」;紫娟「慧」;平兒「俏」等等。

作者對史湘雲的描寫較為典型。她胸無城府、言談爽快、行事果斷,鳳姐見了演小旦的戲子說「這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見」。寶釵心內也知道,只點點頭不說;寶玉也點了點頭,亦不敢說。獨史湘雲便介面道:「倒像林姐姐的模樣」。寶玉聽了,忙把史湘雲瞅了一眼,使個眼色。她為此很不悅,於當晚便命丫頭翠縷把衣服收拾了,說:「明早就走,還在這里做什麼?——看人家的嘴臉!」?,以她的快言快行淋漓地表現出其爽快豁達的性格。她愛「大說大笑」,笑起來特別縱情放懷。如笑的「一口茶都噴了出來」,笑的「連人帶椅子都歪倒了」,「笑彎了腰」,「伏著,已笑軟了」,「伏在寶釵懷里,笑個不住」,從她的笑姿笑態亦再現了她的爽朗、豁達的性格。

而《源氏物語》的女性則以「散居」場面出現為主,她們缺少集居往來。因此,女性間的語言對話不多,作者對她們的語言、行為、性格的描寫也較為平和淡雅,缺乏活力。但直面的心理活動的描寫較多,而且很細膩,使讀者一目瞭然。

明石姬是一個出身低微的貴族女性。她最初對源氏好的色行為便懷有戒心,當她看到源氏的第一封情書時「羞恥得手也伸不出來,她拿對方的身份和自己的身份比較一下,覺得相去太遠,不敢高攀」?,但她再次看到源氏的來信時,「心念自己是個少女,看了這優美的情書若不動心,未免太畏縮了,源氏公子的俊俏是可愛,但身份相差太遠,即使動心也是枉然。如今竟蒙青眼,特地寄情書,念之不禁淚盈於睫」。表現出少女情竇初開的羞澀、持重、多情。

紫式部還善於渲染筆下人物的肖像,對人物的姿容神情描寫用筆較多,就藤壺皇後而言,作者就冠以「容貌姣好」,「傾國傾城之貌」,「蓋世無雙的美人」,「嫵媚窈窕」,「昭陽妃子」,「嬌艷可愛」等美稱。而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雖也個個有神有貌,卻用筆不多。作者主要再現的是人物的魂。故「摹一人,一人必然到紙上活現」。

另外,兩部作品都以強烈的悲劇美形式而告終。《紅樓夢》和《源氏物語》的悲劇美,「美」在何處呢?如果說《紅樓夢》的悲劇只是「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悲劇,或是具體為「榮寧二府由興而亡」的悲劇,那麼又怎能喚起人們對「美」的無限喜愛與憐惜,對「花」的贊嘆與感慨呢?同樣,如果《源氏物語》的悲劇只是「豪門望族由隆盛絕頂至衰敗崩潰」的悲劇,那麼不可能使人們對「美」寄於無限同情。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在於將有價值的東西毀給人看。只有讓人看到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才能喚起人們同悲同泣的共鳴,給人們以深刻反省。為此,作者用心勾畫出的一個個「女性美的形象」,一群群「花一般的、多才多藝」的女子,在人們心中留下美好的記憶。但這些美好的東西卻隨著「榮寧兩府、豪門貴族的衰亡」而走向毀滅。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再美麗的女性,再有才能的女性,也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只是豪門大院里供男性所觀賞的玩物,並不具有真正的社會性,她們只能隨著以男性為支撐點的榮寧二府和豪門貴族的衰敗而毀滅。這就是作者著意勾畫出的「女性的悲劇美」,正是這「女性的悲劇美」將整個作品的主題加以襯托,使整個作品具有令人難以忘懷的美感。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及副、又副十二釵等女性,在太虛幻境里都屬於「薄命司」。那些美麗而富有才華的女性更是與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封建社會無法相容。最美的黛玉固將毀滅;篤信封建禮教的寶釵雖然實現了「金玉姻緣」,但她並未得到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幸福,反而成為殉教式的犧牲品;妙玉身世不凡,是一個少小出家,帶發修行的女尼,她心境聖潔,才氣逼人,卻落個「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探春則是「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她的悲劇在於「才高清明志自高」,她才大,具有男子般的風范,在品性上對於家庭的忠誠勝過於鳳姐,理起家來更是盡心盡力,有條不紊,但由於她是庶出,始終不得發揮自己的才幹,更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貴妃元春「富貴又何為?」卻落個「湘江水逝楚雲飛」的結局;那守節到頭、教子成名的李紈,也只留下「枉為他人作笑談」的虛名。甚至權傾一時、邪惡的鳳姐,最後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以「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劇而告終。此外,還有秦氏、金釧、晴雯、尤氏姐妹、鴛鴦等等,一切美的,或稍美的女性也無一倖免一死。

《源氏物語》中的女性同樣是受侮辱、受損害、受蹂躪的形象。她們自身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盡管紫姬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形象,但仍擺脫不了悲劇的結局:源氏一生放縱男女關系,使她身心交瘁,體衰多病,英年早逝;藤壺皇後自與源氏發生「亂倫」關系以後,常常陷入難以自拔的痛苦於自責之中,無奈削發為尼。出了家以後,她心靈的創傷並未得到癒合,最終抑鬱而死;六條妃子原為皇太子的妃子,其「品貌端莊秀麗,更非一般女子可比」。她20歲時太子故去,24歲時與源氏結識,並把全部的愛情傾注於他身上,但源氏生性好色,不久另有新歡,對她逐漸冷淡,由此她十分妒恨。由於不堪忍受這種屈辱,終於36歲時便落發為尼;末摘花雖是親王的女兒,門弟高貴,但她成人時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她相貌形體醜陋:「鼻子又高又長。尖端略略下垂,並帶紅色,特別教人掃興。臉色比雪還白,白得發青。額骨寬得可怕,再加上下半邊是個長臉,整個面孔就長得稀奇了,身體很瘦,筋骨稜稜,形甚可哀,肩部的骨胳尤為顯露」?,又無技藝,常常遭受到源氏的嘲弄和譏諷;明石上是一個得到所謂美滿結局的女性。她與源氏結合以後,源氏對她時親時疏,有時長久不來訪她,待她產下一女後,源氏欲把此女培養成皇後,才讓她離開鄉下,遷居六條院。六條院的物質生活雖然優越豐厚,但她精神生活卻十分孤寂,不僅屈居人下,難得見到源氏,而且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要認高貴之人為正式母親,一別多年無緣相見。直到女兒做了皇後,她還要處處謹小慎微,卑躬屈節,強作歡顏。所以,她那所謂的美滿結局完全是充滿辛酸和眼淚的。此外象空蟬、夕顏、葵姬、花散里、浮舟、朧月夜、玉鬘、落葉公主等眾女性無論是出身上層、中層還是下層,不論是美的還是丑的無一能擺脫命運的安排。

兩部巨著所產生的巨大的悲劇美效應,是兩位作者都把自己的同情傾注了對筆下女性的塑造,表達了他們對「美的失落」「花的凋謝」無可奈何的衰愁。但是,《源氏物語》的悲劇結局在於作者抒發感傷的情懷,對現實只是逃避。當那些女性痛苦達於極點,或無法解脫悲慘的處境時,她們的唯一出路就是遁入空門,削發為尼,以求在佛教中得到永生。整部作品也體現了「物之哀」*的情趣。

而《紅樓夢》的悲劇結局似乎更著眼於反思,即對封建社會反思,對封建社會的以男子為中心的家長專制制度下,女性悲慘命運的反思。在後四十回中以探春為首的眾人,包括王熙鳳都在尋求出路,這難道不是希望所在嗎?就作品而言,其社會性、思想性較強。作者一方面控訴了封建禮教對中國女性的摧殘,一方面表達了對理想人生的追求,對理想人世的嚮往。女性形象較好地配合了作品的主題,使作品更趨於完美。

總體而言,兩部巨著結局一樣,但作者創作目的則有所差異:《源氏物語》是為文學的;《紅樓夢》則是把文學作為手段,更著重對社會、對命運的反思,社會性、思想性較強。女性形象配合作品主題,但結果都沒有出路,悲劇式的結果不能看作絕望。

值得指出的是兩部作品的時間差異,對作者的女性觀、道德觀、審美意識的影響至關。它使兩部巨著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更多的是以表面式形為主,而她們的差異則具有本質性。

論文紅樓夢愛情悲劇提綱怎麼寫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描述了賈、薛等家族的興衰歷史,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純真愛情感天動地,令無數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林黛玉之死,令無數人痛惜!可人們又覺得她並沒有死,雖然她的生命短暫,可她創造了豐富的精神生活;她的生活就像一首詩,雖然憂愁多過歡樂,可她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一方面反映了追求個性自由,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的科舉制度等新思想與腐朽的封建主義的矛盾,也反映了對新的社會生活理想的執著追求,同時從反面也說明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性格的獨特性及弱點。通過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集中表現了封建腐朽的舊思想與寶黛的新思想的種種不協調,從眾多像花一樣的女兒們的悲慘命運中,讓人們看到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本質,從而揭示了封建主義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因此,對寶黛愛情悲劇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則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封建禮教及宿命論註定了寶黛愛情悲劇的必然性
《紅樓夢》所描述的「金玉姻緣」和「木石前盟」的故事內容,「金玉姻緣」指的是賈寶玉和薛寶釵,「木石前盟」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好像人的命運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早有定數。賈寶玉就曾說過,我偏不信什麼「金玉姻緣」,偏信「木石前盟」。「金玉姻緣」和「木石前盟」其內容的豐富,包含了中國歷史、文化、哲學、美感的深處,結晶了幾乎全部的慾望和沖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澱。林黛玉代表的「木」字和薛寶釵代表的「金」字,可以從中國文化底蘊來看:木近水,金近火,陰柔與陽剛,寂寞與活溢,虛無與實有,悲觀與樂觀,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宇宙人生兩種不同的本質認識的體現。林黛玉體寒,雖多愁善感,可激情似火;而薛寶釵體有熱毒,卻「藏愚守拙」、「不關已事,高高掛起」。所謂「門當戶對」、「包辦婚姻」的封建意識至今桎梏著人們的心靈。薛林兩人作為兩種對立的審美規范,人格理想和宇宙精神的化身,賈寶玉在愛情婚姻的天平上,他的決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他雖然深愛林黛玉,但他的力量是弱小的,賈府從上到下,一起來蒙騙他,他愛林黛玉已到痴迷的狀態,在被蒙蔽的情況下,他是無法與封建的婚姻制度相抗衡的。
二、性格的獨特性、缺陷性註定寶黛愛情是個悲劇
賈寶玉,愛紅,「見了女兒就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這與當時「男尊女卑」的觀點是相悖的。雖錦衣玉食,但心中充滿了孤獨、寂寞和哀愁,這點與林黛玉極為相似。寶黛愛情悲劇與賈寶玉的性格軟弱多情有很大的關系。賈寶玉不喜走為官的仕途道路,卻對社會最底層的藝人及丫環懷有深深的同情及友情,跟藝人稱兄道弟,對丫環溫柔體貼。賈寶玉對薛寶釵是「寶姐姐長、寶姐姐短的」,加之又有一個「金鎖」的說法,因而林黛玉常和他慪氣。」林黛玉曾說的我為的是我的心,」好一個「我為的是我的心」,何等單純又何等執著,這才是林黛玉式的自尊,是不屈就社會規范不附帶任何條件的真正的自我意願。她不像薛寶釵壓抑控制自己的感情,迎合家長的意願,這也許正是薛寶釵的高明之處,而這點也是林黛玉無法做得到的。林黛玉沒有母親為她的終生大事做主,林黛玉也不會像鳳姐那樣為了權欲財勢而不折手段。假如賈寶玉的態度來得堅決點,以死要挾,我想視寶玉為命根子的賈母及王夫人也許會答應;假如賈寶玉這個貴族青年—封建家庭的叛逆,帶著林黛玉走出家庭—大觀園這片狹小的天地,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盡管寶黛充滿叛逆精神,也還是從未想過走出家庭這個牢籠,因為那是不孝,所以寶黛愛情註定是個悲劇,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革命的不徹底性所導致的失敗。
林黛玉的揚才露已在當時是犯忌的、是要遭人嫉恨的,這也是她性格的弱點,是導致她愛情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今天,也還是行不通的。賈寶玉在痴迷的狀態下,把該對林黛玉說的話,說給襲人聽了,他不知道面前站的早已不是林黛玉而是襲人了。這就是為何現今社會網路如此發達的原因,對著陌生人才敢傾心交談,把自己完全暴露在知情人的目光下,總歸是要吃虧的,這也是目前許多人戴著面具生活的原因。林黛玉是紅樓女兒中最珍惜自身價值並為實現自身價值而獻出生命的人。「我為的是我的心」是林黛玉自主意識的坦率告白。在舊時代,要求被動的適應性,真正的個人意願、個人感情會被視作異端邪念。林黛玉似乎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訓誡拋在了腦後,總想展露才智,她悄悄地替寶玉寫詩,自告奮勇地教香菱學詩,隨口就說《西廂記》《牡丹亭》等文中的詩句,這些都是一種自由個性的流露,從尊重個性發揮人的聰明才智來說,是可取的。可她的鋒芒太露,她的敏感、多疑,沒有和周圍的環境達到和諧;事在人為,她沒有和上上下下的關系搞得融洽一些,以至她和賈寶玉的愛情面臨絕境。
三、家庭背景註定的悲劇
林黛玉由於自身的生活經歷,幼年喪母,離父投奔外祖母,背井離鄉,以後又奔父喪,在她的心裡對人生,對生活留下了無盡的傷感。從春暖花開,到秋風掃落葉,花開花落,今年明年,花事人事,從眼前到永恆,林黛玉的思緒早己飛出了時空的限制,她知道和寶玉的婚姻困難重重,發出了「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問詢「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哀音。林黛玉就是林黛玉,生不能為自己做主,死總可以為自己做主吧?在黛玉死後,紫娟看到一個和寶玉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不由又呆了……。試想就是林黛玉還活著,她會愛一個長得和寶玉一樣,思想和寶玉不一致的人嗎?愛不存在了,心就死了,林黛玉是用生命向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封建的父母包辦婚姻作最後的反抗、控訴!
林黛玉的詩人氣質是令人贊美的,可她的多愁善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就是個例子。希望人們從寶黛愛情悲劇中得到啟迪,在對待自己、子女的婚姻,一定要看重人品,性格、志同道合,注重愛情,不為眼前利益所迷惑,避免像賈寶玉、林黛玉式的愛情悲劇發生在人們的生活中。人們要保持快樂的心情,創造美好的環境、生活,為幸福而努力奮斗!

Ⅲ 「學習是探索求知的過程」為題寫一篇作文

做真誠的人
常常流連在那虛擬的文字中,力不從心的抒寫著自己以為天衣無縫的豪邁文章;常常徘徊在街頭飛舞的廣告中,在光怪陸離的霓虹燈下,想深夜網上那份虛擬的愛情,我們便丟了"真誠"這個背囊,雖說是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但我們還是為自己的文章塗上了五彩的面具,雖滿口一個"義氣",我們還是習慣戴上偽笑的面具,在堅硬的水泥殼下忙碌!
真誠是什麼嗎?
難道只是當立下誓言時那份爽朗的笑聲嗎?
難道只是深夜網上那份虛擬的愛情嗎?
不,都不是!
真誠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是對過去的肯定,是對現在的追求,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真誠"是君子最重要的美德,翻閱詩書,我們不難看到:劉備因以一顆真誠的心打動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梁山上,那幫英雄好漢一諾千金,為一顆真誠的心而兩肋插刀.
真誠的人,一分輕松,一片坦盪,一身磊落!
寶釵在賈府中做得面面俱到,卻還特地送上讓紫娟傷感落淚的舊物,她受到唾棄,承擔罪責;黛玉雖荷鋤葬花,楚楚可憐,但卻以真愛讓世人感動、憐愛.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只是因黛玉身上閃著一個字——真!
歷史之書在告誡我們:只有做真誠的人,才能免受唾棄,只有做真誠的人才能受到尊敬,只有做真誠的人,才能名垂青史!
真誠是什麼?是寒冬里的一縷暖陽,是盛夏中的一股清泉,是滿溢熱情的香檳,是晶瑩剔透的水晶?還是蝴蝶翅膀里不經意的感動?
做一個真誠的人,生活中也多了一絲感動,一絲溫暖!

Ⅳ 論文:《紅樓夢》中林黛玉人物分析。三千字。 希望有人幫忙。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1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論點:通觀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出中國古代封建家族、封建社會衰敗沒落,「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巨大悲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只是貫串其中一支主要的詠嘆調對唱,卻也是註定的不可逆轉的人生悲劇。由偉大作家曹雪芹栽培和澆灌,寶玉黛玉的愛情之花,具有一種永遠的凄艷之美。林黛玉的性格特徵是民主主義的萌芽,是作者真善美的寄託,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其愛情形象的悲劇魅力,永遠留在讀者的心中。
本論: 總述
一、林黛玉主要性格特徵類型。
1、林黛玉小氣純真的性格特徵 。
2、林黛玉既自尊又自卑的性格。
3、林黛玉小氣多疑的性格特徵。
二、造成林黛玉復雜性格的原因。
三、林黛玉一生的愛情悲劇。
結論:林黛玉的思想性格有其鮮明的階級烙印和時代烙印;她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並沒有脫離封建主義的思想而獨立。而後這種情況又是與當時雖有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但這種萌芽尚不能脫離封建主義經濟母體而獨立發展的狀況相一致。
目 錄
2 內容摘要
1 關鍵詞
一、林黛玉主要性格特徵類型
1、林黛玉小氣純真的性格特徵
2、林黛玉既自尊又自卑的性格
3、林黛玉小性多疑的性格特徵
4 二、造成林黛玉復雜性格的原
三、林黛玉一生的愛情悲劇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內容摘要] 林黛玉的思想性格,既有尊重自我、敏感、尖刻、孤高、脆弱的一面,又有尊重別人、 篤實、寬厚、謙和、堅強的一面。前者是外在的,後者是內在的,二者在她身上是辯證的統一。其內在聯系是:從人生哲學上說,就是黛玉的誰尊重我,我就尊重誰的處事原則,這種處事原則飽含著近代平等觀念的萌芽。從政治思想上說,就是黛玉的堅持叛逆本階級給青年一代所指定的人生道路和價值觀念。從婚姻觀上說,就是黛玉的堅持婚姻必須以愛情為前提,而愛情又必須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這三者,也就形成了林黛玉的思想性格的本質特徵。
[關鍵詞] 脆弱;堅強;叛逆;小氣;寬厚;自尊又自卑;
[正文]《紅樓夢》眾多女性中作者塑造最好,也是作者極力贊頌的一個人物,她出身於姑蘇鍾鼎世家,父親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官至蘭台自大夫,又被欽點為揚州鹽御史。母親賈敏是賈母的女兒,賈政的妹妹。因母親去世,又無親生姐妹兄弟作伴,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黛玉從小聰明清秀,與詩字相伴,進入京城後,便長住賈府與寶玉相親相愛。她生性孤傲,純潔率真,小氣多疑,是封建的叛逆者。她藐視功名權貴,和寶玉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真心相愛,但愛情被王夫人等殘忍的扼殺了。林黛玉德才兼備,天生麗質,便到頭來既在無奈中香消玉損,留下千古遺願。為什麼造成這樣的悲劇?下面就分別從林黛玉的性特徵表現等幾個方面來詳細分析。
一、林黛玉主要性格特徵類型
(1)林黛玉小氣純真的性格特徵 林黛玉寄人籬下,因而什麼事情都顯得小心在意,唯恐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由於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在本來性格的外面有「小心眼」的一面。林黛玉的「小心眼」誰都知道,可她「小心眼」的背後是坦誠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真是相愛,但她也面臨著許多的壓力。她把薜寶釵、史湘雲看成情敵,說話刻薄尖刻,見一個打趣一個,有時簡直到了不太近情理的地步。如薜寶釵生病,賈寶玉去探望,本來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黛玉見了,心中不悅,竟說出「哎喲,我來得不巧了!早知道她來了,我就不來了。」這樣帶刺的話,使薜寶釵和賈寶玉都下不了台。然而率真的林黛玉在表露著自己缺點的同時,也向人們暢開了她純真無邪的心扉。在她的眼中,容不得半點微塵,但也不見前嫌。當她對某人某事有看法時,就鋒芒畢露地相對。但也就事論事,論過之後也丟在了一邊,正是這種坦率,她贏得了姐妹們的友情,誰也不把她當外人。有時候缺了她,大家都感到空虛寂寞。她的靈魂是清澈的,「小心眼」、尖酸刻薄,只不過是美玉上的瑕疵罷了。在大觀園里,她把薜寶釵當情敵,但後來又坦誠相見,結為姐妹,譜寫了友情中最動人的篇章。她被薜寶釵的善意批評所感動,深情的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而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既太感謝激你,往日既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表面「小心眼」的林黛玉卻能做到,再說小氣是說不過去的。林黛玉不僅在十二釵面前表現很寬容,就是丫環面前也不例外,丫環紫娟就曾為林黛玉和賈寶玉經常鬧別扭的事批評林黛玉:「寶在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當然此類事情中,紫娟有許多不明就理的,但林黛玉也卻一聲也不責怪她。在這些方面,被人們視之為「小心眼」,「行動愛惱人」的林黛玉表現得非常豁達和寬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中,當寶釵提出給她送燕窩時,林黛玉忙笑道:「東西事小,難得你多情如此。別人不知,還以為林黛玉真是個多心的人。其實,林黛玉懷疑薜寶釵是有原因的,薜寶釵確實對林黛玉奸詐過。林黛玉對她懷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當林黛玉處在孤苦、愁悶的心境下,薜寶釵給她捎來一點燕窩說幾句悄悄話之後,就把心都全盤掏出來給薜寶釵,把內心的秘密都說給了薜寶釵。在這里,林黛玉僅憑幾件小事就相信了薜寶釵,不僅改變了對她的看法,還把自己過去對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訴了對方。這一切並不是她幼稚不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實純潔而直率的美德。
(2)林黛玉既自尊又自卑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豐富性格中,較為突出的是說話尖酸刻薄不饒人,諸事好挑剔等。其實,這些都是種表面現象,在其性格背後,隱藏的正是她那顆十分強烈的自尊心。執著地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和維護人的尊嚴,不能容忍對人格和自尊心的絲毫褻瀆,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林黛玉母親去世後,進入京城寄人籬下。她就「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她去。」正反映了她那種強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心這樣,是因為她曾常聽母親說過,她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況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處境是寄人籬下,不是「正經主子」因而顯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眾人面前受損。可以說,林黛玉就是帶著這樣的一顆強烈的自尊心來到賈府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發現,林黛玉說話尖酸刻薄等事情都是和她這顆強烈的自尊心密切相關的,它就像一根綳得緊緊的弦,安裝在異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無意,只要稍微一觸動,就會強烈地顫動起來,在《紅樓夢》的第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難囊,賀元春歸省慶元宵」中,寶玉一時高興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給了眾小廝們,林黛玉知道後,以為自己送給他的「荷包」也給了小廝們拿走了,就道:「我給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你明兒再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完就賭氣回房,把原來正替寶玉做的香袋兒「拿過來就咬」。後來寶玉跟她解釋過後,她也知道了那「荷包」寶玉珍藏在懷里,可還是生氣,當寶玉向她賠不是時,她還邊哭邊說:「你不用對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這當了什麼!」最後禁不住要寶玉「好妹妹長、「好妹妹」短的短賠不是。咋舌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氣了,簡直有些無理取鬧的架勢,但只要細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這種「小心眼」後面,遮住的正是她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愛情專一,要求尊重人,維護人的尊嚴的強烈自尊心,是這種強烈自尊心的表現。[1]在《紅樓夢》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紅院敲門,剛好碰到晴雯生氣,沒聽清是林黛玉的聲音,而不開門,林黛玉就錯疑在賈寶玉身上,就「獨立牆角邊花陰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回去後,又「倚著床欄桿,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薜寶釵史湘雲都曾受過賈寶玉不留情面的頂撞,她們也不過是滿臉通紅而已,而林黛玉卻只因一點誤會受了點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苦,實可見其自尊心的強烈了。要列舉林黛玉為捍衛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現的事例太多了。但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莫過於林黛玉在處理愛情問題表現出的尊嚴,生命與愛情皆可拋了。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中,林黛玉發現寶玉看的是《會真記》後,把花具且都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並也笑道:「果然有趣」。可當賈寶玉借機說出:「我就是一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來表達自己的愛意是,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頓時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只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生氣地指著寶玉說:「你這該死的的胡說,好好的把淫詞艷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說到欺負時,早又把眼睛弄紅了,;轉身就走。這一切,可見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的強烈了。總而言之,對林黛玉來說,自尊和自卑原不過是一對孿生姐妹,前者是後者的外化,後者是前者的內涵。與賈府門第差異,又寄人籬下,使她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所以,她時時刻刻在人面前要極力維護她的自尊,是為了用自尊掩飾她內心的自卑。
(3)林黛玉小性多疑的性格特徵
林黛玉在性格上是有些缺陷的,使得她有時在賈府內不受一些人的歡迎,那她是怎麼樣小性多疑的呢?在《紅樓夢》第二十六回中,有這么一段「二人正說話,只見紫娟進來,寶玉笑道:「紫娟,把你們的好茶沏碗我喝。」黛玉道:「別理他,你先給我舀水去罷。」紫娟道:「他是客,自然先沏了茶來再舀水去。」說著,沏茶去了。寶玉笑道:「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共鴛賬,怎捨得叫你疊被鋪床。」林黛玉登時急了,便哭道:「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帳書,也拿我取笑兒,我成了替爺們解悶的了。」一面哭,一面下床來往外就走。逼得賈寶玉慌忙賭咒發誓:「好妹妹,我一時該死,你好歹別告訴去,我再敢說這些話,嘴上就長個疔,爛了舌頭。」明明是兩人一同看的《西廂記》,書中這些言語,林黛玉早就爛熟於心。這時寶玉隨口一說倒成了「調笑」她了。細揣林黛玉的心理,大概是因為當時有紫娟在場,不得不矜持一下,生怕被別人取笑了去。而紫娟對林黛玉卻是忠心耿耿,甚至為了她不惜頂撞賈府「正經主子」。林黛玉對自己身邊貼心的人尚且如此防備,可見其生性多疑。還有一次林黛玉夜訪怡紅院的時候,正遇著晴雯和別的丫頭拌嘴,沒聽出她的聲音,林黛玉叫門不開,便一面想,一面又滾下淚珠來了;只聽見裡面一陣笑語之聲,細聽一聽,竟是寶玉寶釵兩人。林黛玉心中越發動了起,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來,必竟是寶玉惱我告他的原故然後越想越覺傷感,便也不久蒼台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在這里,林黛玉不僅多疑,想像力更是豐富,可以將完全不相干,不合情理的事情摻雜在一起,從而坐實了賈寶玉的無情的罪名。而在此之前,寶玉就對她說過,掏心窩子的話「你這么個明白人,難道連『親不隔疏,後不僭先』也不知道。我雖糊塗,卻明白這兩句話。頭一件,咱們是姑舅姐妹,寶姐姐是兩姨姐妹,論親戚也比你遠;第二件,你先來,咱們兩個一桌吃,一床睡,從小兒一處長大的,她是才來的,豈有個為她遠你的呢?這樣掰開揉碎的明白話,都不能打消她心頭的疑慮,可見林黛玉實在是一個不明白的人了。再從邏輯上推敲,就算是現在單元樓,站在門外也不可能聽到裡面人們正常的音量的對話聲,再加上寶玉寶釵都不是會大聲喧嘩的人,林黛玉站在大門外,是絕對不可能聽到。裡面一陣笑語之聲,細聽一聽,竟是寶玉寶釵兩人,這些只不過是林黛玉疑心病發作引起的幻聽而已。這跟林黛玉生性多疑是分不開的。
二、造成林黛玉復雜性格的原因
從上可以看出,林黛玉本來是個純潔、率真、熱情大方、溫柔體貼的人,但由於各種環境因素影響,造成了各種復雜性格的特徵。在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寫到夜間下雨,寶玉要從黛玉那裡回去:黛玉聽說,回手向書架上把個玻璃綉球燈拿下來,命點一枝小蠟,遞與寶玉道:「這個比那個亮,正是雨里點的。」寶玉道:「我也有這么一個,怕他們失腳滑了打破了,所以沒有點來。」黛玉道:「跌了燈值錢呢,是跌了人值錢?怎麼忽然變出這剖腹藏珠的脾氣來!這些開啟黛玉的心扉之處,散發出一種芬芳的氣息,其心地何等之純凈而美好!但黛玉又「小心眼」說話尖酸刻薄、小氣多疑等。比如,第十九回「意綿綿靜玉生香」一節中,寶玉聞得林黛玉袖中發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籠著何物,林黛玉說:「想必是櫃子里頭的香氣,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寶玉說:「這香的氣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餅子的香」。林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什麼『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霜兒,雪兒替我泡製,我有的是那些谷香罷了。」當寶玉識趣地避開話題後,她又說:「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沒有?」害得寶玉一時解不下來,就問:「什麼『暖香』?」她卻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沒有『暖香』去配?」後來還是寶玉解得圍。大家都知道,《紅樓夢》中有「冷香」的就是薛寶釵一人,而林黛玉說的那個「人家」當然就是指寶釵了。從這里比方出來,一句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畫出來了。虧他相的確良倒出快!」這一番明褒暗貶的話,倒是著實刻畫出了林黛玉的小氣多疑。從林黛玉這么多的生活事情來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造成這樣復雜性格的原因。林黛玉生活的賈府是一個典型傳統勢力十分頑固的封建沒落家族。在這里我可以找到,許多封建社會的不合理現象。比如正是這種覺醒了的人的價值觀念,所以她摯著地追求著實在的人生和真正的愛情,熱戀著「心王熙鳳「戲效彩斑衣」那樣令人惡心的「孝心」。寶釵在飲食、穿衣、點戲、猜謎等各個方面對賈母所獻的殷勤和在作詩方面對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環面前的所作所為。王夫人在人面前的假慈悲,「薜姨媽的愛語慰痴顰」等封建社會的遺毒。寄人籬下的林黛玉雖是個弱女子,但她選擇的卻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綽渠溝」的人生道路。這樣她那高潔的不肯折節媚俗,孤極傲世的性格就必然和世俗隔隔不入。因此,由於林黛玉堅持其固有的高潔本性,因而就不見容於這污綽世俗的更大不滿。就是這些原因,循環往復的作用,形成林黛玉性格與現實尖銳的矛盾沖突,這些沖突就形成了林黛玉豐富復雜格特徵。
三、林黛玉一生的愛情悲劇
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註定是一場悲劇。頑固的封建禮教是允許他們之間的愛 情存在的。於是,嫌棄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兒為由,一次次向他們的愛情發出警告。從「今玉良緣」到「慧紫鵑情辭試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終在「抄檢大觀園」時達到了愛情的毀滅階段。在這場大災難中,司棋,芳官,四兒等先後作了犧牲品,就連眉眼兒象林妹妹也在重病時被強趕出了大觀園,最後含屈而死,一切美好的理想最終毀滅了,林黛玉贏得了愛情卻沒得到美滿的婚姻。林黛玉畢竟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著與賈寶玉的愛情得到封建勢必力的認可,但美好的幻想無所附麗,她沒有賈寶玉那樣自信,她擔心著將來不知如何,更多是預感愛情的悲劇結局。沒有婚姻的愛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將愛情發展成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脅,顯得無能為力。事實是有一團烏雲籠罩在他們的愛情空上,而烏雲的製造者是賈母,賈母對她的心肝寶貝寶玉的配偶的選擇是長期縈繞於心的重要問題。林黛玉成為她安排中的一個犧牲品,林黛玉小心眼兒,在大觀園中得罪了周圍很多人,婚姻之事也沒有替她著想,她的性格孤傲,對別人沒有一點而顧忌,直率驚人,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蓋她的叛逆思想,當她的愛情幸福被扼殺時,表現得是那樣的勇敢絕決絕,她以死向黑暗的社會表示強烈的反抗。此外,她強烈的自尊心也是造成她愛情悲劇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第二十六回「蕭湘館春困發幽情」一節中表現得也很充分。當寶玉當著林黛玉的面對丫環紫鵑笑道:「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時,林黛玉是氣得「登時撂下臉來」,還哭著說:「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帳書,也來拿我取笑兒。我成了爺們解悶的。」哭著下床往外就走。林黛玉為什麼這樣大發作呢?當寶玉來時就明明聽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長嘆「每日家情思睡昏昏」,這足以說明林黛玉心中對寶玉的愛戀是無限火熱的。每日都為寶玉神昏不定,思曲纏綿,而且自己口中說的就是那所謂的「混話」。本來寶玉話中的內容、詞語的實質是可以帶給林黛玉愛情的喜悅的,但寶玉表達愛情的方式卻傷了她的尊嚴,令她無法接受,可見,她這種強烈的自尊心註定了她的愛情悲劇。這樣一個美麗、柔弱、勇敢的悲劇形象,永遠銘刻在讀者的心中,屹在中國文學史上。
總之,《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性格特徵具有豐富性、深刻性,多側面性。其性格特徵是時代所賦予的,是在與污綽的世俗斗爭中形成的。她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打動讀者,令人同情。但這個形象又是鮮活的。她那紛繁復雜的性格明顯的弱點,和敢於反抗,追求愛情的鮮明個性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個體。使我們感到,她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人,是成為我們深深喜愛的人。《紅樓夢》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女性的悲劇。就是這些作者所極力贊頌的優秀女性,卻成了「薄命司」冊子上註定沒有好結局的人物,作者用她們的悲劇的淚水釀成了芳醇甘冽的藝術美酒,這就是書中說的「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成了千古驚心動魄的愛情悲劇。

Ⅳ 我們如何看待金錢,如何支配金錢,如何合理消費,說說自己的觀點並加以描述。

金錢在我們生活中一直都發揮著密不可分的作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講,金錢這種物質是在促進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快速進步,以及文化的普及。因而金錢又普遍被人們看做一種特殊的激勵物。從物質相對匱乏的古代一直到科技發展迅速,精神得到極大滿足的當今,金錢一直都扮演著催化劑的角色。無論是身體上的溫飽,精神上的滿足,還是華麗的服飾、住所等都無一例是以金錢為前提的。因而,有人說,金錢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但也有人說,金錢和其他物質一樣,都有正反兩面,也是一把雙刃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不一,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金錢觀,也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命運。為得到金錢,人們為了金錢也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所以有人說,幸福是因為它,災難往往也是因為它。面對金錢,人們或痛苦或欣喜或憂傷或無奈或恐懼或迷茫或困惑,如何看待金錢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以下就是我對於金錢的看法。
當今社會沒有錢舉步維艱,但錢也不是萬能的。我們不反對富有,不排斥金錢,只要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通過正當的渠道掙得的財富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了金錢不顧親情,為富不仁,也會被世人斥責。金錢不是萬能的,它買不到親情,更買不到友誼。有錢不等於有了一切,有錢有時候也不能讓鬼推磨。
錢,不能買到幸福,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雖然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是貧窮同樣也不能換來幸福。有些人很有錢,然而還是苦於得不到幸福;相反,另一些人只有很少的錢卻也滿意地度過了一生,那是因為他們懂得最大限度的享受他們所擁有的。生活的目的不是拚命積累錢財,我們必須學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並且感恩已有的生活。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把房間里不必要的雜物扔去,房間就會讓人感覺很空很自由。如果你認為幸福來自對財產的佔有的話,那你就錯了,要是一點兒財產就能讓你感到滿足,你也能獲得幸福。我們的幸福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而是在於我們內心的滿足感。
如果我們僅僅把錢當作我們生活當中很小的一部分,幾乎不去想錢的問題,我們會變得很快樂。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必須盡量避免欠債,因為通常身負債務會很難擺脫。學會按你的計劃而不是沖動消費,如果你確實要借債,首先得有一個完善的計劃,然後選擇一個可以接受的合理的貸款項目。
盡量避免復雜的高風險的投資計劃,這種投資可能有高回報,可是同樣有很大的失敗的風險。一個好的財政計劃應該是簡單的能保持平衡的,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收益的問題而擔心了。所以應該找一個比較安全的投資方式,這樣就可以放手不管了,也不用害怕深陷其中。
不管你有多少錢,你是不是仍然非常嫉妒那些有更多錢的人呢?最近的一項調查是詢問人們是否願意選擇一份比國家平均水平高的薪水,他們本可以選擇在某個國家獲得一份較高的工資,但是這份工資是低於該國平均水平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絕大多數都選擇在一個平均水平較低的國家拿一份並不是那麼高的薪水,只是這份薪水高於平均水平而已。
我覺得這個沒有道理,別人比你富裕不應該成為你不幸福的理由。別人過得很充實那是一件好事情,不要僅僅因為自己沒有超過自己身邊的人就感到痛苦不堪。
縱觀古今中外,金錢二字在人間演出了無數的悲喜劇。扮演喜劇者身心愉快,家族興旺,流芳千秋;充當悲劇者捶足頓胸,殃及家庭,悔恨千古。所以,我國的傳統教育,把金錢看作是對人精神的一種污染,教人對它嚴加戒備。對它的稱呼也不太尊,叫「綠銹」、「銅臭」、「孔方兄」、「阿堵物」。世俗對金錢卻是另一種說法,「有錢能使鬼推磨」和「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以及「有了錢,萬事圓」,一文錢能逼死英雄漢的金錢萬能論。孰對孰錯,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西晉時的魯褒寫過一篇《錢神論》:「夫錢,窮者使通達,寒者使溫暖,貧者使勇悍」,「錢能轉禍為福,因敗而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福祿貴賤,皆在乎錢」。這段文字戲謔、幽默詼諧,嬉笑隱藏怒罵,淋漓著眼醒世,雖是近兩千年前的人寫的東西,今天讀者看來還是有通感。天寶年間的進士張渭對錢有一首詩評論說,「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人。」張渭用尖銳、深刻的語言,揭示了世俗社會的友誼是建立在錢上面的,要相交情深,多多用黃金。外國的一些名人也發出同類的感嘆。莎士比亞對錢曾說了洋洋灑灑的話語。「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棍,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他在《雅典的泰門》一劇中說得非常透徹:「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高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它可以使受詛咒的人得福,使害著灰白色癲病的人為眾人所敬愛,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爵顯位,和元老們分庭抗禮,它可以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這段文字對錢的論述入木三分,錢能扭曲人性。在金錢的問題上來看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難怪埋頭寫史書的司馬遷也發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人們在貧窮的時候,渴望物質和金錢,但一旦擁有了以後突然發現錢並不是萬能的。法國的盧梭說:「金錢不能買到靈魂所需要的東西。」金錢能買到婚姻,但是買不到愛情;金錢能買到高級席夢思,但是買不到睡眠;金錢能買到書籍,但是買不到知識;金錢能買到貴重葯品,但是買不到健康;金錢能買到文憑,但是買不到真才實學;金錢能買到仙丹,但是買不到生命。至聖先師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儒家倡導的是一個德字,「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我國的道家講究歸返自然,不慕名利,「清風明月不用錢」,這一幾分飄然出塵思維,唯恐受了金錢的污染變俗。也行成了我們民族的一種高不可攀的超逸的氣質。對錢的褒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道。
但是不管怎麼說,金錢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工具,國家富強的基礎之一,公正地說,錢的確是個好東西,關鍵是人對它的態度。我國有句俗話,君子愛才,取之有道,無道的財千萬別去拿。原阜陽市市長肖作新貪欲無度,在省高院的法庭上,法官用肖家的合法收入減去其合理的生活用費等開支,肖作新家尚有12232638.26元、美元14243元、港幣83880元等不能說出其來源。這些錢原來是財富,在法庭上卻變成了罪證。有句俗話,「不見棺材不落淚」,肖作新終於對錢有了認識說:「人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我要那麼多的錢干什麼?」這個認識真像紫娟姑娘說賈寶玉一樣「寶二爺,你來遲了!」市長被免職,市民也當不成,鋃鐺入獄,苦熬重刑,一切拼搏、奮斗、榮譽、財富付之東流,恰似惡夢一場,錢啊錢,你害糊塗蛋們沒商量。難怪玩世不恭的濟公唱道:「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到手中。」
英國的思想家培根說得好,錢應當用正當的手段去謀求,應當謹慎地使用,應當慷慨地用以濟世,而到臨死應當無留戀地與之分手。金錢人人都需要,而且也都要有,但得到去愛你的方法卻有很多,主要是看你選擇了哪種渠道來獲得,套用一句古話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單純的對於金錢這一點來說,我們所要保持一種敬仰而又不欽羨的態度,又不能過於貪婪。為了錢而無所不用其極是絕對不行的,尤其是我們這些當代的大學生,更應該有一個健康的金錢價值觀。對於金錢,我們還要保持一顆淡定的心,不張揚,但也不退縮。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金錢就像內褲,人人都得有,但你卻不能見人就說你有,甚至給人看,盡管別人也都知道你有,只是不知道你有多少而已。其實這是一個道理的。這就是我們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我也相信這會是大家共同的態度。

Ⅵ 以四大名著中的一部或者多部為話題寫一小論文

我找到了一篇,嘿嘿,不敢獨享,獻上給大夥看看。
《紅樓夢》的宿命論分析
很多人看完《紅樓夢》都說它是一部宣揚宿命觀的書,那什麼是宿命觀呢?
所謂宿命論是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偶然因素造成,是不可預測,不可預知而又是註定的、不可改變的一種命運觀。宿命論是一種消極的思想,它讓人絕望,不僅嘲弄人類的尊嚴,而且也無情的打擊個人奮斗的價值。《紅樓夢》真是徹頭徹尾宣揚宿命觀嗎?
我認為不是。
我讀完《紅樓夢》,細細想來,的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宣揚了宿命論,但它並沒有向讀者傳達出那種聽天由命的極其消極思想。在整部書里(主要前八十回)處處是叛逆的描寫、頁頁是斗爭的聲音。以賈寶玉為代表的新生叛逆一代,在生命的延續過程中,並沒有向天命低頭,在言談舉止中每每突破封建桎梏,並不服從上天或者更現實的說是家庭長輩的命運安排。至於小說中多處為人物的悲劇結局埋下伏筆,這是一種宿命論的體現,但難道就不是對罪惡的封建體制的控訴嗎?
在書中,盡管賈寶玉、金陵十二釵有天生的宿命,但他們並不真的心甘情願的去接受。
林黛玉幼年喪母,而後離父進大觀園,如果按照宿命論,她寄人籬下,豈不是要處處乖乖聽話,對賈府的主子們(盡管是親戚)唯唯諾諾,而自己就做一個「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深閨淑女?然而大家讀完紅樓夢都知道,黛玉並不是聽話女,不然怎麼會被寶玉的奶媽李奶奶說成 「不知哪一個沒調教的,只管圖你的好,不管別人死活」? 她並不聽從,賈母給了個丫環鸚哥,她改了名字紫娟;讓她無才便是德,她學成了詩人;讓她不要招惹賈寶玉,她把賈寶玉認作知己!最後終於私傳相思帕!她有著爭強好勝的天性,卻不慕榮華富貴,更不在乎外人的恩寵,面對「金玉良緣」,她的態度是「要有也該我有!」,面對元春的賞賜,她的態度是的態度是「你留著吧,我不在乎!」這是何等的斗爭,盡管沒有硝煙,卻足以體現堅強叛逆。
還有香菱,也就是甄英蓮,她四五歲時丟了,她接受的宿命定位就是面對拐子,而不是她原來的家。所以她面對再一次被薛家拐,她有了自己的反抗。雖被強拉了去,被迫認命,但不是主動認命。小時候的事情都不記得了,被拐子打怕了,她最終還是要香魂返回故鄉的,這是認命嗎?不是的。她看到大觀園的女孩們都會作詩,她不甘人後,也拼了命的去學作詩,竟然還學成了!可不是她命里帶來的什麼「有命無運」,那是學來的,不是由天意安排她會的,而是後天拼搏而得的。
再如史湘雲,她的宿命是在襁褓中就改變了,沒了父母,她反倒接受了,雖然也感覺十分的委屈,但可以性情寬大!六七歲時,林黛玉的出現,搶走了她的「金麒麟」的地位,她不接受宿命!她就對賈寶玉說:「愛哥哥!愛哥哥!」,還當著林黛玉的面;她就拿林黛玉比做戲子,她就是正面反抗!
至於薛寶釵,有很多人都說她是始終安於宿命的人,其實也不然。雖然她接受的是正兒八經的三綱五常的教育模式,「馬上就戴上了元妃的賞賜,還標示給大家看」, 也沒有完全接受宿命,他還是有敢於反叛的一面的。四大家族本來是讓她去選秀女的,她不能正面反抗,她消極反抗,她託病,不怎麼認真地去選!薛姨媽也縱容,搞出個金玉良緣來!也是為了女兒著想。當賈寶玉拿薛寶釵來比楊妃時,她腦了,她不接受這個宿命安排,因為她不喜歡!
通過書中人物的事跡,我們可以發現《紅樓夢》的宿命觀是:宿命總是有的,也是可以改變的!甚至到了那封建王朝的「天」不可補的時候!那個腐朽的封建王朝的「天」的宿命,也必須改變!

Ⅶ 求論文: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張慧婷
林黛玉人物形象淺析
【摘要】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多年來,《紅樓夢》的研究者對她的評價可以說是有
褒有貶,各執一詞,本文從林黛玉的內在氣質秉性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等方面來探究分析這個帶有悲劇色彩的人
物,並在此基礎上挖掘造成她悲劇的原因,以期更深層的了解林黛玉這個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形象。
【關鍵詞】氣質個性;精神品格;叛逆性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史湘雲、林黛玉可以說是作者著力
刻畫的三位女主角,但作者曹雪芹似乎對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
更加情有獨鍾,「瀟湘妃子」無疑是曹雪芹對她的一種近乎神仙
般的仰慕,而瀟湘館的竹子更是作者對林黛玉人格的一種贊揚,
作者雖傾情如此,最後卻給了她一個悲劇的結局,這就使得更多
讀者對黛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眾多讀者為黛玉而狂,甚至為
她而死。由此可見,黛玉這個人物形象有著巨大的魅力。那麼,她
的魅力究竟體現在哪兒,而她因何能在大觀園的女性中脫穎而
出,又是因何而感動讀者,成為古典文學長廊中青春永駐的人物
形象的呢?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需對林黛玉進行全面研究,以
求得更為准確的結論。
一、林黛玉獨特的氣質個性
(一)絕美容顏
林黛玉容顏嬌美,且天生一股神韻。「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
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
病如西子勝三分」,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
作者通過鳳姐的贊揚和寶玉眼中所見,描繪了她天仙似的美貌。
鳳姐一見就驚嘆道:「天下竟有這樣標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
了!」在寶玉的眼裡:「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婉轉
風流,嬌美動人,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深深打動著他的心。
因此,林黛玉絕美的容顏也引起了後人的無限遐思。
(二)聰慧心智
林黛玉秀外慧中,蘭心慧質,是不可多得的聰慧女子,《紅樓
夢》中描寫她說「心較比干多一竅」,將她與擁有「七竅玲瓏心」的
比干相比,以此來突出她的冰雪聰明。她的蒙師賈雨村說,他這
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賈敏,
「他讀書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寫字遇著『敏』字亦減一二
筆」。她到賈府時,尚在孩提,卻牢記母親生前的囑咐:「外祖母家
與別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
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總是眼看心想,暗暗審視;然
其言行舉止,卻又那樣彬彬有禮,適份合度。由於黛玉心智聰慧,
又加之她寄人籬下的生活處境,就使她變得非常的敏感。周瑞家
的送宮花,最後送到她那裡,她便疑心是別人挑剩下的才給她;
一天夜晚,她叫怡紅院的門,晴雯偏偏沒聽出是她的聲音,拒不
開門,並說「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把個黛玉氣得
怔在門外,欲要發作,又想:「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
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若是認真慪
氣,也覺沒趣。」正在傷心垂淚之時,又聽見寶玉寶釵的笑語聲,
越發動了氣,「越想越覺傷感;便也不顧蒼台露冷,花徑風寒,獨
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切切,嗚咽起來」。一日她卧病在床,聽
到園子里的老婆子罵人,———實則是罵她的外孫女兒———黛玉
卻認為是在罵己,競氣得昏厥過去。別人開一句玩笑,她認為是
對自己的輕侮。她確是個「小性兒」,甚至有些「病態」。但是,如果
我們聯想到她的身世處境,想到她極強的自尊心,就會覺得這是
非常自然的。
(三)率真胸懷
薛寶釵有些世故,城府甚深,能多方面地取悅於人,而林黛
玉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她對待紫
鵑,親如姐妹,情同骨肉,誠摯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學詩,寶釵
譏她「得隴望蜀」,極為厭煩;香菱向黛玉請教,黛玉卻熱誠相接,
並說:「既要作詩,你就拜我為師。」純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給香
菱講解詩的做法和要求,還把自己的詩集珍本借給香菱,並圈定
閱讀篇目,批改她的習作,堪稱「誨人不倦」。她待人很寬厚,與人
不存芥蒂。史湘雲因把她比作戲子傷了她的自尊,她有點不忿,
可一會兒便攜了寶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與湘雲同看」。在對
待寶釵的態度上,尤見出其天真篤實。本為情敵,無嫌猶猜,但在
薛寶釵對她略表關懷,予以「訓導」之後,她便開誠布公,肝膽相
照,向薛寶釵掏出心窩子的話,並引咎自責:「你素日待人,固然
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
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競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
誤到如今。」此後她待寶釵如親姐姐一般,連寶玉也感到驚奇。從
中可見,黛玉非常單純可愛,而其中也流露出對朋友的坦誠,即
使對自己的情敵也一樣。
林黛玉不只為人坦率,而且也很謙和。她從來不會對人惡言
相向,即使對「下人」也從來沒有耍過威風。她與紫娟情同姐妹的
感情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紫娟雖然是丫環,但是黛玉卻從來不
擺小姐架子,兩人就像朋友一樣,互相關愛,談心聊天。另外,每
次賽詩,她總是推崇別人寫的好,不計較高低。如與湘雲凹晶館
聯句,每當湘雲說出佳句,她總是「起身叫妙」,甚至說:「我竟要
擱筆了!」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林黛玉心胸狹窄,尖酸刻薄,愛使
小性兒」等只是表面的假象而已,林黛玉實則冰心玉壺,晶瑩剔
透,純如赤子。
(四)詩人氣質
林黛玉的美,還表現在她濃郁的詩人氣質方面。例如《葬花
吟》、《桃花詩》等等。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
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她愛書,不但讀《四
書》,而且喜讀角本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對於
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不僅熟讀成誦,且有
研究體會;她不僅善鼓琴,且亦識譜。曹雪芹似乎有意將歷代才
女如薛濤、李清照等人的某些特點,融進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
代題「杏簾在望」為寶玉解圍的細節,很易使人聯想到李清照與
趙明誠比作《醉花陰》的軼事;「堪憐詠絮才」、「冷月葬詩魂」,則
是將林黛玉比作晉代的謝道韞和明代的葉瓊章。但林黛玉又完
全區別於歷代的才女,即曹雪芹賦予她的悲劇命運和叛逆精神。
而這種個性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她詩人的氣質和詩作表
現出來的。在大觀園里,她與薛寶釵可謂「雙峰對峙,二水分流」,
遠遠高出於諸群釵,在博學多識方面,可能略遜寶釵;但在詩思
的敏捷,詩作的新穎別致、風流飄灑方面,林黛玉卻是出類拔萃、
孤標獨樹的。詩社每次賽詩,她的詩作往往為眾人所推崇,所激
賞,因而不斷奪魁。她的詩之所以寫得好,是由於她有極其敏銳
的感受力、豐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於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
一木、一山一石等極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觸到,立即就產生豐
富的想像、新奇的構思和獨特的感受和見解。尤其可貴的是,她
能將自己的靈魂融進客觀景物、通過詠物抒發自己的痛苦的靈
魂和悲劇命運。例如她的《白海棠》詩,既寫盡了海棠的神韻,亦
傾訴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嬌羞默默同誰訴」一句,最為傳
神:這既是對海棠神態的描摹,也是自我心靈的獨白,她有銘心
刻骨之言,但由於環境的壓迫和自我封建意識的束縛,就是對同
生共命的紫鵑,甚至對知音賈寶玉,也羞於啟齒,只有悶在心裡,
自己熬煎。這便愈顯其孤獨、寂寞和痛苦。她的詩作《葬花吟》則
是林黛玉進入賈府以後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嘆身世遭遇和悲劇
命運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況,血淚作墨,如泣如訴,
抒寫了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憤。「柳絲榆莢自芳
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
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非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
無情的現實的控訴?「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則是
對美好理想的渴望與熱烈追求;「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
渠溝」,表現了她的高潔的情志和堅貞不阿的精神。至於「儂今葬
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末了數句,書中幾次重復,
特意強調,並通過鸚鵡也會吟哦的描寫,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
的:花的命運也即黛玉的命運。這是用熱血和生命寫就的心曲,
是與這個罪惡的世界決裂的檄文。它真實地展露了一個充滿痛
苦充滿矛盾而又獨抱高潔、至死不渝的心靈世界,凸現的是一種
獨立人格的壯美與崇高。《葬花吟》之所以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
鳴,原因正在這里。詩表現了她獨立不阿的人格,詩表現了她美
麗聖潔的靈魂,詩使她具有一種迷人的藝術光輝,可以說,如果
沒有了詩,也就沒有了林黛玉。
二、林黛玉高尚的精神品格
(一)執著的愛情
林黛玉的悲劇是愛情悲劇,愛情悲劇則源於她對愛情的執
著,這種精神層次的、高品質的愛情,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難
能可貴的,她和賈寶玉的愛情是一種新型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的,屬於未來的愛情。
這種愛情的最根本的特點,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
礎之上的,表現得非常純真、深摯、堅貞。林黛玉本是一個「情
痴」、「情種」,她為愛情而生,又為愛情而死,愛情是她的生命所
系。她對賈寶玉愛得真誠,愛得執著,始終如一。然而,他們的愛
情是在不許愛的環境中發生、發展和生存的,因此,愛情勢必伴
隨著痛苦,又兼之她詩人多愁善感個性,就註定了黛玉悲劇的命
運。這種被壓抑的燃燒著的愛情,只能用詩和哭來抒發,來傾瀉。
總而言之,她是為自己的愛情而哭。愛情曾使她幾死幾生,當他
們這種同生共命的愛情最後遭到毀滅時,她便「焚稿」、「絕粒」,
以生命相殉。這種愛情是怎樣的至誠至堅,至純至聖,感天地,泣
鬼神,動人肺腑,撼人心靈,而這也正是她精神之美的閃光點。這
種美超越時代,超越生死,是她人生中的輝煌所在,也是她在讀
者心中引起震撼的原因所在。多少人為她灑下同情、痛惜和悲憤
之淚!一生以淚洗面的林黛玉,臨死之前反而發出了微笑,最後
喊出了「寶玉,寶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話———留下了千載
不消的遺恨!她與賈寶玉生死與共的愛情,他們所實踐過的愛情
原則,將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共存。將給予不同時代的讀者以生
活的啟示和美的享受。
(二)叛逆的精神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林黛玉不僅才情橫溢、學
識淵博,而且又是那樣如飢似渴地閱讀「性靈之學」和描寫愛情
的腳本雜劇,那樣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藝術的境界。在《五美吟》
中,她言綠珠,說綠珠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詠紅拂,贊揚紅拂私
奔的壯舉;在酒筵上,她熟記《西廂記》、《牡丹亭》中的一些片段,
甚至還將其引為酒令,如此置家長們的教導於不顧,這不能不說
是對封建禮教的叛逆。
林黛玉不僅毫無顧忌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華,而且還和賈府
的「混世魔王」、「禍胎孽根」、貳__________臣逆子賈寶玉互為知音,結為同
心。她沖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禮教的束縛,大膽地
追求著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體現了思想上的叛逆性和進步性。
愛情,在當時她所處的時代,是不允許自由戀愛的,在擇偶時考
慮的是家私、門第及父母的意願,正如小說中王熙鳳所說:「你給
我們家做了媳婦兒,還虧欠你么?你瞧瞧人物配不上?門第配不
上?根基家私配不上?哪一點玷污你?」雖是玩笑話,但也反映出
當時社會尤其是賈家這樣大家庭的婚姻標准,黛玉既無家產,又
無父母兄弟,孤身一人,寄人籬下,又有一身的病,種種條件權衡
起來,她都不是寶釵的對手,她的愛情悲劇已經由此定局了。
封建社會,如果男女之間私下產生愛意,便被視為大逆不道,為
社會所不容,然而黛玉卻表現出頑強的抗爭力與叛逆精神。她也
正是因為這種叛逆精神而成為時代的悲劇,成為封建禮教的犧
牲品。
林黛玉不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也是其叛逆性的表現
之一。在小說第三十二回中,湘雲勸說寶玉多會會達官貴人,不
要成天混在女孩子隊里,寶玉當即說:「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
坐,我這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接下來又稱贊黛玉說:
「林妹妹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
早和她生分了」,可見,黛玉從不說這些「混賬話」,所以「寶玉深
敬黛玉」。林黛玉反對「仕途經濟」,實質上就是否定了封建主義
的人生道路,否定了地主階級的政權,這一點恰恰與寶玉不謀而
合。這種志同道合的愛情,其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對封建禮教和法
制的全部背叛。
我們從與生俱來的獨特個性氣質及高尚的精神品格兩方面
簡單分析了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縱觀她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
在封建社會大家族裡生活的她,個性張揚,率真坦盪,執著追求高
品質愛情,有異於封建社會的大家閨秀,是大觀園里一個特立獨
行的人物。她的身上體現出一種前衛的、進步的民主思想,而這種
進步在當時社會卻被認為是叛逆的,是被禮教所不容的,也正是
由於她的叛逆及對心靈相通的愛情的執著追求才引起封建家長
們的不滿,作為一個異類,她的失敗及悲劇命運是註定了的。
這個悲劇形象中所表現出的個性解放、人性覺醒的思想和
叛逆性格,不屈服於強權的頑強精神,會隨著這個典型藝術形象
而始終存在著,並且對《紅樓夢》的讀者產生一種激勵、啟迪的作
用,這也正是我們分析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的現實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作家出版社,2006.
[2]一粟.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紅樓夢資料匯編[G].中華書局,
2005.
[3]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M].北京出版社,2004.
[4]江西大學中文系.紅樓夢詩詞譯釋[M].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5]曾揚華.紅樓夢引論[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6]張慶善.紅樓夢中人[M].中華書局,2008.
[7]周汝昌.紅樓藝術的魅力[M].作家出版社,2006.
78__

Ⅷ 以真為題的作文800字

做真誠的人
常常流連在那虛擬的文字中,力不從心的抒寫著自己以為天衣無縫的豪邁文章;常常徘徊在街頭飛舞的廣告中,在光怪陸離的霓虹燈下,想深夜網上那份虛擬的愛情,我們便丟了"真

誠"這個背囊,雖說是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但我們還是為自己的文章塗上了五彩的面具,雖滿口一個"義氣",我們還是習慣戴上偽笑的面具,在堅硬的水泥殼下忙碌!
真誠是什麼嗎?
難道只是當立下誓言時那份爽朗的笑聲嗎?
難道只是深夜網上那份虛擬的愛情嗎?
不,都不是!
真誠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是對過去的肯定,是對現在的追求,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真誠"是君子最重要的美德,翻閱詩書,我們不難看到:劉備因以一顆真誠的心打動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梁山上,那幫英雄好漢一諾千金,為一顆真誠的心而兩肋插刀.
真誠的人,一分輕松,一片坦盪,一身磊落!
寶釵在賈府中做得面面俱到,卻還特地送上讓紫娟傷感落淚的舊物,她受到唾棄,承擔罪責;黛玉雖荷鋤葬花,楚楚可憐,但卻以真愛讓世人感動、憐愛.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只是因黛玉

身上閃著一個字——真!
歷史之書在告誡我們:只有做真誠的人,才能免受唾棄,只有做真誠的人才能受到尊敬,只有做真誠的人,才能名垂青史!
真誠是什麼?是寒冬里的一縷暖陽,是盛夏中的一股清泉,是滿溢熱情的香檳,是晶瑩剔透的水晶?還是蝴蝶翅膀里不經意的感動?
做一個真誠的人,生活中也多了一絲感動,一絲溫暖!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