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龍珠論文
⑴ 動漫論文 動漫為什麼這么吸引現代年輕人他的利與弊
論文的話不就要命了嘛!
給你點參考吧 我也是從網路里找到的 很強的 你可以用
中國動畫基本都是被XX總局掐著脖子做出來的,中國不缺人才,問題是人才都被XX總局槍斃了……
轉一下這貼,基本說明了中國動畫的悲慘現狀:
不說太多
第一,在製作的時候,我們經常為經費發愁,原因很簡單,缺少投資,國內市場對動畫毫不重視,或者說對他的商業價值認識不足.比如最近我一個同行參與的某30話某動畫,原定經費是280萬,結果一砍再砍,到最後不足計劃經費的百分之40,導致很多原本需要專業人氏製作的底層東西,全靠他們劇組在摸索製作,導致周期爆長,整個製作完全圍繞在省錢兩個字上。
第二,很多劇情無法製作,其實這個時代的動話製作者,自己大多也在看日漫,網路小說。什麼劇情受歡迎,其實大家都清楚。但是知道歸知道,製作歸製作。可以無奈的講,那些受歡迎的劇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因為做了全是浪費掉,根本不能通過審批,如果上面良心大發,寬容一點,就是把內容一砍再砍。
第三,美工問題。完全不缺少動漫美工人才,日本的眾多動漫,有N多都是中國人在製作底層美工,甚至有不少這樣的公司。或者業余的美工愛好者。比如高達 SEED,幾乎美工幾乎全是在中國製作。因此真給我們足夠的資金,目標是做一部日本風格的動畫,那實在太簡單了。可惜,做的不是日本風格,而中國的風格,老實說,行內乃至所有中國動漫愛好者至盡沒摸索到頭緒。我們沒哪個錢去請人。嚴格說,經常為兩三千塊的經費把腦子想爆炸。這個可能是行外人不能想像的吧!
第四,劇本重視不足,或者說動畫的靈魂,漫畫,在中國完全沒有發展起來,原創動畫劇本,很遺憾的說,中國沒有專門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而反觀日本,專門有一大票這樣的人在吃行飯。外行創作的劇本,或者說根本是為了趕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沒內容,沒水準,受政策制約,本來先天就不足,再加上被國內審核方式限制了手腳,真的很難。
第五,大家在說藍貓怎麼怎麼垃圾。不過大家曉得不曉得藍貓乃至周邊賺了多少錢,他的投入又是多少。如果我說,藍貓的收益可以比擬中國20年動畫的總和收益總和的兩百倍,不曉得有沒人會相信。這部動畫我不評價,但是在中國,只有做這種類型或者(包括製作流程)才能賺到錢,我不曉得大家信不信。如果中國製作全金屬狂潮(我個人比較喜歡),有人投資就可以做的出來,但是我可以保證,投入多少就賠多少,不會有一家電視台會播放,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內發行商會買。
第六,看到總是說中國動畫工作者技術上比不上國外。或許3D技術上,中國還不成熟,但在2D上,我可以肯定,我們完全不落後旁人。25鍾的動畫,日本、分鏡稿大約有3-7萬張以上。我們呢,以十除吧!日動畫,製作人員有多少,我們以20除吧!經費上,估計快要以百除了。日本一部OVA大約都是4千萬人民幣左右的製作成本。我們呢,給50萬燒高香了。
沒錢自然沒技術,沒錢自然沒辦法把所有底層交給專業人員。而且他們大多在為國外打工。沒錢自然談不上什麼宣傳,談不上什麼配音陣容,談不上什麼動畫的分鏡頭的銜接,因為大家都在趕,周期越長,經費越緊張。根據我知道的,有部分中國動畫,在沒製作完成就假死了,N久之後,籌到點錢,就匆匆受尾。
行內的情形就是這樣。為什麼這樣,很簡單,中國消費動漫的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是花錢來看,花錢來供應這個市場的,沒有錢,沒有錢,沒有錢。很無奈,因為大家的收入比起國外,次的很遠。中國沒有多少人會因為喜歡蝙蝠俠,而去買上萬本不同版本的正版漫畫版全餐,上千種的正版動畫影碟。以及能堆成山的正版周邊產。音樂CD。等等等等。
原因是中國動漫愛好者,都不願意把錢花在我們動畫的身上。在網上看著免費的動畫,幾個好友合買或者租散裝光碟的VCD。如果一個收入1000塊的動漫愛好者,能一個月投入20塊,甚至10塊錢,那麼我相信我們的經費就遠比現在多10倍,甚至以上,國家的審核也就不會這么嚴格。投資方也會加大支持,並且搶著投資。可以一切都沒有沒有還是沒有。
坦白說,大家在製作動畫的時候都是認真謹慎的。如何省錢,又如何能保證最底的動畫質量,頭疼著,頭疼著。趕工,趕工著。罵的人不肯給我們投入。其實小白這個詞,恐怕最早是從我們這里流傳出去的。小白的真正意思不是說什麼無知,或者愚蠢。而是說看白片或者白看的。
說實話,我應該恨你們這些人,因為明明有能力去支持我們的進步,卻只知道漫罵。但是我又恨不起來,畢竟環境就是這樣,我們做出來的動畫質量就是這樣,中國的觀眾就是這樣。
對此,中國視協卡通藝委會副主任傅鐵錚給網友作了一番中肯的分析:」中國動畫片同國外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首先是我們中國人對動畫或者卡通這種藝術,或者說藝術產品本身的特質認識不清楚。我們很少考慮到觀眾或者是消費者對卡通這種文化產品的消費訴求是什麼?我覺得人們看動畫片或者購買卡通產品的第一訴求是『找樂兒』——尋找快樂是人們在紛忙工作或生活之後的第一訴求,所以當你設計一部動畫片的時候,能不能給大家提供快樂,應該放在第一位。我曾經自己試圖拍過一部動畫片,我在寫導演闡述的時候就強調,我們的片子要給大家提供什麼?第一,是快樂;第二,是快樂;第三,還是快樂。我認為國產片和外國進口動畫片的第一差距就在這點。〃
傅鐵錚因為每年組織中國卡通產業論壇而蜚聲國際動畫界,他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觀點:」暫不宜過多強調的口號是所謂『寓教於樂』。實踐證明在中國這個習慣於『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傳統文化氛圍內,過分強調『寓教於樂』的結果,就是有教無樂,所以中國的孩子不喜歡看,外國的孩子看不懂,這是中國動畫的很大悲劇。如果上述問題不能很快地解決,其結果就是讓別人的文化產品佔領我們的文化市場,佔領我們的熒屏,佔領我們孩子們(從兒童到青年)的心靈。〃
」別人的文化產品〃指的是什麼?傅鐵錚沒有明說,但業內人士都知道是日本動漫。近十年來,盡管官方一再限制日本卡通進口,但散裝光碟日本漫畫書和動畫片光碟還是遍地開花。
從」三字經〃開始的中國傳統啟蒙文化,向來是一種」前諭文化〃、一種滿堂灌式的教化,用孩子的激進眼光看甚至是一種弱智文化。國產動畫片就是這種啟蒙文化忠實繼承和發揚光大的新載體。國產小說、影視劇尚有《紅衣少女》、《男生賈里》、《多思的年華》等比較接近少年兒童心理的作品,而從國產動畫片中基本上看不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其作者還沉迷在五十年代的小生產社會生活圖景中。在動畫片的技法和功能上,有三大誤區,即」寓教於樂〃(教化)、動物化(以動物為主角,教化的副產品)、民族化(拒絕時尚的代名詞)。中學生痛斥國產卡通為」弱智卡通〃,是」愚民文化〃的產物。而很多文化人看不上的日本動畫片,恰恰是改變了東方啟蒙文化居高臨下的姿態,是一種青春啟蒙片。日本動漫所渲染的友情、愛情、勵志等等,都屬於」同諭文化〃的范疇,是年輕人的相互激勵和取暖。前些年中國第一部青春卡通片《我為歌狂》雖然只做了52集就因經費不足而夭折,卻在中國動畫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部分劇作者藉助這部曇花一現的電視動畫片,在圖書市場上為個人大賺了一筆,甚至還出現了《我為畫狂》一類跟風的圖書。
如果你在大街上隨機詢問行人:日本動漫產品的受眾平均年齡有多大?恐怕很多中國人都猜不到——竟然是32歲!那麼,中國動漫迷的基準年齡有多大?以當初看《聖鬥士星矢》的那代孩子推算,今天大約已經22 歲,上大學了!但中國動畫企業製作的多數作品觀眾定位還是像《藍貓淘氣3000問》那樣——14歲以下!生產者和消費者面臨一個如此尷尬的年齡錯位:14 歲以下產品的生產者,如何去滿足22歲左右的消費者?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這樣斷言:大灰狼、小白兔和貓狗一類動畫一統中國卡通消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新動漫的腳步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了貓狗動畫的」霓裳羽衣曲〃。
日本動漫:魔鬼還是先驅?
中國人接受美國迪斯尼卡通並不困難,一位著名人才學家盛贊:迪斯尼卡通片」值得每一代孩子至少看一遍〃。但對近年來在中國大陸興起的日本卡通熱,成年社會頗不以為然。握有卡通引進審查大權的文化官員對日本片保持高度警惕,新聞媒體乾脆指斥日本動漫為」垃圾〃。
與此同時,在眾多網站的動漫論壇上,為數眾多的青少年卻在興高采烈地交流著觀看日本動漫的心得。
日本動漫陪伴自己走過十年光陰的網友」Sarge〃,用詩一樣的語言描述自己這一代人與動漫的不解之迷:
小時候第一次接觸到的就是日本風靡全球的《鐵臂阿童木》。那神奇的擁有十萬馬力的機器少年,擁有人類的善良和正直情感;最邪惡的卻是從不把機器人當作人類看待的人。
中學時父母給的零用錢從來不買零食,全存起來買漫畫,然後再和朋友交換著看。出了兩部影響我最深的動畫《橙路》和《太空要塞》和漫畫《七龍珠》。
進入高中了,接觸到的漫畫一下子變得繁雜了起來。反正只要你去書攤,幾乎什麼漫畫(散裝光碟的)都有。
到了大學,無意中看到部《ghost in the shell》(也叫《攻克機動隊》)的動畫片。我第一次看到了一部以電影手法拍攝的動畫,那種畫面的剪輯跳動和以及背景插曲、配樂都簡直讓人目瞪口呆,我的心中似乎有什麼在燃燒。找到《太空堡壘MICROS-PLUS》、《橙路劇場版》,我覺得簡直要瘋狂了。
離開學校後,看到好幾部難忘的動畫電影《浪客劍心追憶篇——十字傷》,那種讓人喘不過氣來的血淋淋的搏殺、那種冷酷中卻又帶點憂傷的眼神,還有那把永遠流淌著敵人鮮血的利刃。然後是大師宮崎峻的動畫電影《幽靈公主》、《夢幻街少女》。宮崎峻成為我最崇拜的人。如果能夠,我願意做宮崎峻大師筆下的一隻展翅高飛的鷹,去親眼瞧瞧那懸浮在半空的天空之城、去拜訪大山深處的精靈……
如今的我已經不再年少(23歲,已經很老了!)可是那些最美妙的記憶卻永遠地留在了那個虛幻的國度,每當我累了的時候,我都會打開那些塵封的漫畫,再次回到那美妙的世界中,做個自由的精靈,去享受那種要讓人大聲吶喊的快樂。
這簡直是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雖然老派的成年人聽了不免要搖頭苦笑。
網友最大的苦惱是媒體對日本動漫的報道不夠全面,而且帶有某種」刻板印象〃,總認為日本的動漫作品」有很多暴力、-_-#內容〃,屬於」精神鴉片〃、」文化侵略〃。這樣的結論並不是空穴來風,日本動漫中絕對存在」文化垃圾〃。媒體的缺陷只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有網友對媒體抨擊《灌籃高手》」宣揚不良少年早戀〃不敢苟同,反問」怎麼看不到不良少年被體育精神感動,真正愛上體育的整體故事呢?〃媒體批評《機器貓》」全是漫無邊際的瞎想〃,網友也質疑:」失去想像力的民族是要滅亡的民族!〃
網友」sukashinji飛鳥〃說,日本卡通中有不少思想深刻的作品,」比如從1979年開始放映的《高達》系列,每一部都是在探討戰爭中的人性,反思戰爭的錯誤。1995年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研究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性的價值與意義,直到今天關於它的討論在日本還沒有結束。反觀中國的動畫,有哪一部有深刻的思想性?有哪一部讓現在的成年人還在討論它的內容?為什麼?因為中國動畫不正常的心態,認為這是『小孩子的玩具』!〃
網友」JUSTICE〃說:」日本的右翼勢力到現在也十分猖獗,很多日本人到現在也看不起中國人,但這不能成為民族仇恨的理由。我們有理由反對日本人否認『南京大屠殺』,我們有理由反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我們有理由抵制某一部傷害了中國人感情的日本漫畫作品,我們甚至有理由在街上暴打侮辱中國人的日本人。但我們沒有道理拒絕引進並沒有得罪中國人的日本卡通。如果強行禁止日本卡通的流入,無疑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網上廣為流傳《我們為什麼哈韓哈日》的帖子,裡面有一句大實話會讓中國的動畫從業人員睡不著覺:」因為國內沒有我們需要的,我們才不得已轉向國外,這一點希望你們記住,我們,是被迫的!如果中國真能有好動畫,我們何必選外國的?〃
另一則網友帖《隱藏在日本動畫深處的東西》一一剖析了日本動漫在那些方面觸動了中國青少年的心靈:
」積極向上,奮勇拼搏。如今,青少年中獨生子女佔了大部分,有很多人變得懶惰,不求上進。而在日本動畫中所體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為了理想而奮斗的精神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1999年風靡全國的日本動畫《灌藍高手》中櫻本花道可以說不算一個正面人物,然而他對藍球的熱情以及他為了成為藍球高手而努力的精神,是否值得我們學習呢?〃
Flash技術傳到東亞,想像力豐富的黃種人迅速掀起了flash的狂潮。韓國把flash作為進軍世界第三大動畫強國的主流技術和主打產品。在中國內地,痴迷者根據flash英文的詞義」閃光〃和」靈動〃,給自己取名」閃客〃。版畫出身的」老蔣〃率先唱響《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小小〃的打鬥系列把flash的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拾荒的《小破孩》系列用《景陽崗》、《中秋·背媳婦》等傳統題材和二胡、琵琶等傳統音樂,為低迷期的國產卡通增添了一對白白胖胖的中國娃娃;裝飾畫出身的卜樺則用5分鍾的《貓》和《無常》,過了一把flash」實驗電影〃的《仲夏夜之夢》……較有影響的」閃客帝國〃網站,單個flash作品的點擊收視最高達到150萬次。帶有象徵意味的是,中國視協動畫短片學術獎鄭重設立了」網路動畫類〃獎項。
在2004年3·20台灣選舉前,以出產flash形象」阿貴〃揚名的春水堂,受雇於民進黨製作了兩集flash競選廣告片,對於民進黨拉攏台灣100萬新選民起到很大作用。以至於閃客圈子有個說法,如果國親陣營早點普及flash知識,培養自己的閃客人才,也不至於因為區區2萬多張選票而讓阿扁得逞,並使海峽兩岸陷入前所未有的嚴峻危局!
與網路卡通同時大放異彩的,還有手機彩信。彩信MMS自2002年 10月推廣,樂觀的估計,到2005~2006年我國彩信手機將超過1億部,中國將真正進入彩信時代。彩信手機目前可以接收視頻、圖片、聲音和文字,實際上還是一張張連貫的Gif圖配上音樂。但隨著移動通訊帶寬的拓展,java、brew、quicktime等軟體的推廣,以及手機硬體的改善,手機和小靈通將成為一個集簡訊、圖片/ 繪本、midi鈴聲/ 歌曲、彩信、游戲/ 寵物、流媒體點播於一身的攜帶型多媒體個人娛樂平台,繼平面出版物、電台、電視台、網際網路之後的」第五媒體〃。用手機和小靈通看高難度、高清晰度動畫片的時代正在向我們招手!
國產動畫,經過上世紀50年代前的輝煌,八九十年代前的蹉跎,能不能在網路卡通和移動通訊增值服務這兩大新興載體上實現跨越式發展,世人正拭目以待,閃客們也憋足了勁頭。
國產卡通是一個消耗青年人心力的話題,年輕的動漫迷對國產卡通傾注了太多的希望和太多的失望,至今也依然寄託著太多的期待。中國卡通業也是備受有識之士關注的重要經濟話題和文化話題,因為卡通產業和卡通文化的發展關繫到中華民族的」經濟安全〃和」文化安全〃,現在的關鍵是決策者、資本市場和企管階層需要更宏大的視野、更寬厚的胸懷和更務實的努力。
⑵ 怎麽在旮旯龍珠網上發表文章
要會員才行 :www.db.ga-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