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者人恆愛之議論文
⑴ 愛人者人恆愛之的作文
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 人也經常尊敬他。
寫作文應從尊重的相互性著手。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①,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 其橫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道 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④哉?於 禽獸又河難⑤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 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6)於天下,可傳於後世. 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 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 君子不患矣。」
【注釋】
①橫逆:蠻橫無禮。②此物:指上文所說「橫逆」的態度。奚宜:怎 么應當。③由:通「猶」。下文「我由未免為鄉人也」中的「由」也通 「猶」。④擇:區別。⑤難:責難。(6)法:楷模。
【譯文】
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 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 人也經常尊敬他。假定這里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 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麼會對 我這樣呢?如果反躬自問是仁的,是有禮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 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問是忠 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就會說:『這人不過是個狂人罷了。 「這樣的人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而對禽獸又有什麼可責難的呢?』 所以君子有終身的憂慮,但沒有一朝一夕的禍患。比如說這樣的 憂慮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聲傳於後 世,可我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這個才是值得憂慮的事。憂 慮又怎麼辦呢?像舜那樣做罷了。至於君子別的什麼憂患就沒有 了。不是仁愛的事不於,不合於禮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 禍患來到,君子也不會感到尤患了。」
⑵ 作文大全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世界往來對與錯的兩岸,許多事情經過時代巨輪的錘煉,更添一分奪人的光彩。因此,人們在走過千山萬水之後,依然不肯放棄這十丈紅塵,為的是這世間的造物,竟也是時代巨輪外的一扇寧靜窗景。
如果能夠重新選擇,這十丈紅塵依然是我的執著。因為有情有愛,使得世界美化了,蒼老也不再可怕。不知是時候河流的沖擊,抑是走在現代化的道路,外在景物不但改變了,人們的感情也變得莫可奈何!似乎忘記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們是人群組成的,重在「互相」。孫中山先生認為社會是互助之體;人們相處,不可為了個人而損及團體利益。但是現今滿布社會的個人本位主義,卻打擊了古時候純朴社會的互助合作,沒有人炒的燈火拿給輥人看,因為人們常不肯為別人燃點亮光,即使只是黑暗中的小光點,當他人投以相同的尊敬,小光點也會在黑暗中熒熒閃熠。
或許今日已不復看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現象,但是,社會並不完全消失這種自遠古血脈相連的傳承。多少人為了給予無助的兒童幫助,同樣受到人們的喝彩,這,不也和千百年前的社會相同嗎?也許一個社會,並不能完全有這樣的人出現,因而淵明作了《桃花源記》以抒己懷,或許桃源中環境真是如此美好,桃源因為在世外,所以更美;若是人們以愛人者的心情對待別人,相信心中的桃花源必不在遠處!
現代的青年,被稱為失落的一群,他們都不願打開自己的心窗,只等待別人先伸出手,所以造成社會的冷漠,人們的力量不能凝聚,如何能達成古人留給我們的理想?當人的歷史一頁頁地翻過,我們是否也能毫無愧悔地說:我們不辜負這一代?能愛人,能敬人,人們才會以相同的方式相待,本來人們就是互助的群體,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確實是得到別人回報的最佳方法。放任自己所有的感官,去體認識別人的心情,那個苦尋不得,遺落許久的答寧,翩翩地回來了;帶回別人的尊敬,與別人相同的對待的眼光。
南北戰爭,使美國由分裂而團結了,但,多少人在戰爭中死亡。正因為原先的白人,不能以相同的眼光看待黑人,所以導致了戰事的產生,當然黑人一樣不能忍受這般的待遇,流的血同樣鮮紅,站的土地同樣芬芳,為人們作著同樣的貢獻;為什麼待遇不同?這,不正是因為美國白人不能愛黑人,得不到黑人的尊敬嗎?所以人們若想獲得別人的尊敬、愛護,最重要的是學會先伸出手,去愛護別人、尊敬別人。如此,社會才能成為人人心中的理想天地。
⑶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讀後感
尊重,是臉上一抹真誠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發表不同意見時的傾聽;尊重,是為別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獻給身邊的人。我們從小都受到過「 孔融讓梨 」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不能嘲笑諷刺殘疾人。這樣的理論有時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為什麼年紀小便要吃小的梨呢?為什麼一定要讓座如果我也已經很累了?為什麼不可以直接說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其實真正的道理在這兒: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有句話叫「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意思是說別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瓊瑤做為回報。所謂 禮尚往來 ,在人類的社會中,你付出一分便會有一分的回報,不會多不會少,總有一天一定實現。這是規則。規則在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會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隨後他們亦會如你所做般對待你。不是沒有這樣的反例吧,試問哪見過一個憤世嫉俗目中無人的狂小子會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與眾不同」來吸引大眾好奇的目光罷了。尊重是一種大智慧,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旁人與己的相同之處不難,得遇知音的興奮雀躍足夠掩住「尊重」那平實些微的光芒。難的是尊重旁人與己的相異之處。你認為吸煙有害健康且污染環境他卻將其視作一種調劑,他說人生要積極進取鮮活濃烈而你只求平淡安祥恬然舒適一輩子,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差異何止千千萬,尊重便是守著自己的 人生信條 而從客觀的角度用以欣賞的目光去看對方,並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視相異。所以,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參悟明了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態優雅舉止從容,因為有足夠的自信支撐自己也有足夠的寬容去審視旁人。所以會為旁人所尊重,因其身上所散發出的高貴又平和的氣息實在是讓人嚮往予人吸引。尊重會讓人心情愉悅呼吸平順,尊重可以改變陌生或尖銳的關系,若是有對彼此足夠的尊重,戰爭都不是不可避免。古人雲 愛人者人恆愛之 ,重人者人恆重之。尊重,並不只是做給別人看的。要加分滴 (*^__^*) 嘻嘻……
⑷ 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作文素材.
世界往來對與錯的兩岸,許多事情經過時代巨輪的錘煉,更添一分奪人的光彩。因此,人們在走過千山萬水之後,依然不肯放棄這十丈紅塵,為的是這世間的造物,竟也是時代巨輪外的一扇寧靜窗景。
如果能夠重新選擇,這十丈紅塵依然是我的執著。因為有情有愛,使得世界美化了,蒼老也不再可怕。不知是時候河流的沖擊,抑是走在現代化的道路,外在景物不但改變了,人們的感情也變得莫可奈何!似乎忘記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們是人群組成的,重在「互相」。孫中山先生認為社會是互助之體;人們相處,不可為了個人而損及團體利益。但是現今滿布社會的個人本位主義,卻打擊了古時候純朴社會的互助合作,沒有人炒的燈火拿給輥人看,因為人們常不肯為別人燃點亮光,即使只是黑暗中的小光點,當他人投以相同的尊敬,小光點也會在黑暗中熒熒閃熠。
或許今日已不復看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現象,但是,社會並不完全消失這種自遠古血脈相連的傳承。多少人為了給予無助的兒童幫助,同樣受到人們的喝彩,這,不也和千百年前的社會相同嗎?也許一個社會,並不能完全有這樣的人出現,因而淵明作了《桃花源記》以抒己懷,或許桃源中環境真是如此美好,桃源因為在世外,所以更美;若是人們以愛人者的心情對待別人,相信心中的桃花源必不在遠處!
現代的青年,被稱為失落的一群,他們都不願打開自己的心窗,只等待別人先伸出手,所以造成社會的冷漠,人們的力量不能凝聚,如何能達成古人留給我們的理想?當人的歷史一頁頁地翻過,我們是否也能毫無愧悔地說:我們不辜負這一代?能愛人,能敬人,人們才會以相同的方式相待,本來人們就是互助的群體,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確實是得到別人回報的最佳方法。放任自己所有的感官,去體認識別人的心情,那個苦尋不得,遺落許久的答寧,翩翩地回來了;帶回別人的尊敬,與別人相同的對待的眼光。
南北戰爭,使美國由分裂而團結了,但,多少人在戰爭中死亡。正因為原先的白人,不能以相同的眼光看待黑人,所以導致了戰事的產生,當然黑人一樣不能忍受這般的待遇,流的血同樣鮮紅,站的土地同樣芬芳,為人們作著同樣的貢獻;為什麼待遇不同?這,不正是因為美國白人不能愛黑人,得不到黑人的尊敬嗎?所以人們若想獲得別人的尊敬、愛護,最重要的是學會先伸出手,去愛護別人、尊敬別人。如此,社會才能成為人人心中的理想天地。
⑸ 愛人者,人恆愛之主要講了什麼
敬人者人恆敬之 愛人者人恆愛之」 \r\n出自中國古代典籍《孟子》 \r\n \r\n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
⑹ 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體會這句話,寫一篇作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生活在一個需要愛心的世界裡。花開,有綠葉扶持;月缺,有群星做伴;日出,有湖水梳妝。天地萬物都懂得關愛,更何況我們呢?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是人們的期盼和追求。和諧社會需要愛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際需要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而和諧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關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相互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愛是人類最樸素最珍貴的情感,是和諧社會必須具備的潤滑劑。因為愛心,流浪的人們才能重返家園;因為愛心,疲憊的靈魂才能活力如初。「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對於我們,也許僅僅是少買一點零食,少買幾件飾品,就可以讓一個孩子享受到知識和愛的雨露。當我們寄去一份愛,看著自己的愛化為孩子臉上欣喜的笑容時;當我們的綿薄之力,卻可以改變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的命運時,那是多麼的快樂!愛心,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就是一泓出現在沙漠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一個和諧的社會,必然是充滿愛心,撒播溫馨的社會,不用刻意營造,完全如一道渾然天成的風景。愛心無價,和諧的社會需要用「愛」來鋪就。總有人會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陷入困境,需要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幫助。伸出我們愛心的雙手,讓無助的眼神看到希望的目光,讓身處黑暗的人感受到光明的存在,讓悲傷的人得到溫暖的援助。或許有的家庭還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或許有的孩子還上不了學。不少家庭都經不起疾病和災害的打擊,剛剛越過溫飽線的人們,很容易因災返貧、因病返貧。在同一片藍天下,這些需要救助的人們同你我一樣,嚮往在彼此關愛的和諧社會中,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這時,愛心,是能鼓起他們生命風帆的激勵;愛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資助;愛心,是撫慰他們受傷心靈時的微笑。社會不能沒有關愛,倘若沒有了愛心,就如同一台生銹的機器,給人一種冷冰冰,硬梆梆,到處卡殼的感覺,毫無和諧可言。 其實也不單單是對弱勢群體要播撒愛心。當前我們面臨的諸如污染嚴重、土地流失、環境惡化等等問題,倘若人人都能奉獻一份無私的愛,像愛護自己的家庭和親人一樣愛護土地、環境和生態,又何至於到今天這樣的程度?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從心靈內部迸發而出,能讓我們發揮出無窮的智慧和活力;愛,是一根強大的支柱,無論面臨怎樣的困境,都能催生我們的頑強的鬥志和毅力。 孟子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人類永遠需要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進步和發展。愛作為人類一種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美好言辭,它應該是更加具體、直切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幫助的行為中去,去關愛每一個你所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同情他們,幫助他們擦乾生活帶給他們的眼淚。愛心就像陽光,需要照耀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勿以善小而不為。」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每一個都獻出點滴愛心就匯成一股暖流,讓社會更加溫暖,我們也就會更加靠近和諧社會的理想。德行善舉是唯一不敗的投資,但我們不是為了投資。因為我們每一個善舉,都會閃爍著愛的光芒,充滿著人間的真情。愛心緣於人的本質,善意折射出道德的高尚,讓我們進一步喚醒心靈深處的美好和關愛,讓我們在付出愛心的時候得到付出的欣慰,讓那些受到幫助的人享受到愛的感動,每個人都是愛的付出者,每個人都是愛的受益者,施人以愛,賜人以福,最終愛心會回到我們身旁。 讓我們用愛心去構建和諧社會,用愛心打造出一條條愛心鏈。握緊它,人們就有了攀援向上的呵護,就有了生活上風霜雨雪的遮蔽,就有了心頭上的溫暖與希冀。
記得採納啊
⑺ 求一篇以 愛人者人恆愛之 為題的議論文
你們倆………… 狼狽為奸………… 上面不會是龜自己寫的吧………… 我從下午開始寫, 我還在寫呢………… 寫了好久了,,,
⑻ 關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哪些實例,好用來寫議論文
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解讀]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恆:常常。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①,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 其橫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道 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④哉?於 禽獸又河難⑤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 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6)於天下,可傳於後世. 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 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 君子不患矣。」
【注釋】
①橫逆:蠻橫無禮。②此物:指上文所說「橫逆」的態度。奚宜:怎 么應當。③由:通「猶」。下文「我由未免為鄉人也」中的「由」也通 「猶」。④擇:區別。⑤難:責難。(6)法:楷模。
【譯文】
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 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 人也經常尊敬他。假定這里有個人,他對我蠻橫無禮,那君子必 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仁,一定無禮吧,不然的話,他怎麼會對 我這樣呢?如果反躬自問是仁的,是有禮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 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問是忠 的,而那人仍然蠻橫無禮,君子就會說:『這人不過是個狂人罷了。 「這樣的人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而對禽獸又有什麼可責難的呢?』 所以君子有終身的憂慮,但沒有一朝一夕的禍患。比如說這樣的 憂慮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聲傳於後 世,可我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這個才是值得憂慮的事。憂 慮又怎麼辦呢?像舜那樣做罷了。至於君子別的什麼憂患就沒有 了。不是仁愛的事不於,不合於禮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 禍患來到,君子也不會感到尤患了。」
意思
如果你以一顆愛心去對人的話,人們也會用愛心來回報你;如果你尊敬人的話,人也會同樣的尊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