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洋務運動的論文
① 急征一篇1500字的關於洋務運動的失敗及教訓的歷史論文
洋務運動在當時的中國,其失敗命運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務派試圖利用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長處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這種手段和基礎的矛盾,使洋務運動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時,洋務運動處處受到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從而加大了洋務運動開展的阻力。第二,洋務派本身的階級局限性,決定了他們既是近代工業的創辦者和經營者,也是其摧殘者和破壞者,其封建衙門和官僚式的體制,必定導致洋務企業的失敗。第三,洋務運動的目的之一是抵禦外侮,但洋務派在主持外交活動中,堅持「外須和戎」,對外妥協投降,他們所創辦的近代企業有抵禦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卻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甲午戰爭,洋務派標榜的「自強」「求富」目標未能實現,洋務運動基本失敗。
洋務派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希望利用先進的技術維護封建統治,改革不觸動封建制度。 因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進技術,但沒有學習借鑒西方的先進制度,必定會走上失敗。
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維護清朝統治,但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未能挽救在對外戰爭中失敗的命運和阻止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但是,它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工業,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製作用,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洋務派興辦近代工業初時是把「平中國」 和「敵外國」相提的。前者反映了國內階級矛盾,後者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同外國侵略者的矛盾。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已十分腐朽的清朝統治者處在「內憂」 與「外患」頻仍之時,洋務派只有依靠西方列強,共同鎮壓人民,才能維持其搖搖欲墜的政權。所以洋務運動實踐的結果必然否定了「敵外國」。如果說洋務運動是一場改革,那麼它只能是沿著半殖民地化的方向「改革」而已。這一點在所有列強都願意支持辦洋務的事實上得到證明。李鴻章說淮軍遇到「內地賊匪」,自信能取勝,遇到外國進攻,「勝負即不可知」。洋務大員丁日昌說,他的船炮「可以靖內匪,不能御外侮」。洋務運動進行了30年,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卻在「自強」「求富」 的口號下,養肥了我國第一代軍閥集團。
洋務派主觀上並不希望中國出現資本主義,甚至在其創辦民用工業之時,一再表示不允許私人創辦同類企業,對資本主義的產生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但由於洋務派在中國封建制度下,引進了同封建生產關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產力——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必然在客觀上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從而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這是不以洋務派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洋務派辦民用工業,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採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方式,吸收私人資本。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資本主義因素。從70年代開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資於近代民用工業,終於使中國有了一點先進的生產能力,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也就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出現和無產階級隊伍的擴大。實際上,洋務運動是一次徹底失敗的運動,他沒有能讓中國走向資本主義,僅僅是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滿清政府的腐敗統治,正因為這種階級局限性,而讓洋務運動最終成為了一次徹底失敗的運動。
此外,洋務派同頑固派的論爭及其對頑固派的不徹底的批判,多少動搖了恪守祖訓的傳統及綱常名教的絕對權威地位,對於學習西方,開了好的風氣。又由於洋務派組織翻譯了不少外國科技書籍,派遣不同年齡和資歷的留學生,因而培養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紹西方社會科學知識,對於促進民主思想的傳播,也起到開一代風氣的拓荒作用。在此基礎上,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洋務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
最後,洋務民用工業的興辦,部分地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如 1872年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使「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盡占」,三年多時間,外輪損失一千三百多萬兩,美國旗昌行因不堪賠累,被招商局歸井。湖北官織布局開織後,江漢關進口洋布每年減少十萬多匹。中國資本能挫敗洋商,這在當時曾被視為「創見之事」。
洋務運動的主管目的是維護清朝統治,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卻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技術力量,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② 魯迅對洋務運動的看法1500字論文
魯迅對洋務運動的看
這些你怎麼探討,分析結果
肯定還可以
③ 以評價洋務運動為主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大家都知道洋務運動嗎?那是清王朝的一種自救的行為,可是它成功了嗎?沒有,隨著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這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結束了………………
歸根結底洋務運動雖然是一場偉大的運動,它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它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路程!但是它只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沒有學習外國的先進思想,這是它的一大失敗,這說明光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中國當時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是不行的,但是它促進了日後一個偉大的階級的產生與發展-資產階級!
這就是洋務運動,一場偉大卻失敗了的運動………
④ 論文《洋務運動與中國的近代化。》3000字字左右
題外話: 對外政策只能是當時的合法政府 太平天國都不算的啦
主題:太平天國:經濟上:對外貿易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建立商業關系,鼓勵外貿。 但是嚴禁販賣鴉片 政治上: 堅持平等交往
洋務運動: 經濟上: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跟外國發展貿易,但實際遭受外國壓迫。 政治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提倡跟外國發展友好平等關系。實質上也是不平等的。喪權辱國。 但有一些開明人士,還是堅決抵抗外辱的,像左宗棠之類的,鄧世昌啊。
義和團 : 盲目排外 拒絕一切外國事物
洋務運動後的清政府:經濟成為帝國主義走狗,對外關繫上完全淪為帝國主義走狗,出賣國家主權維 持其統治。兩個字「賣國」!!慈溪說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辛亥革命後,沒被袁世凱把持之前: 對外號稱堅持平等原則 和平來往 但對外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有效,企圖換來帝國主義對新政府的支持,-----資產階級軟亂性的體現
袁世凱時期 :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換取帝國主義尤其是日本的支持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 不同軍閥分別勾結不同的帝國主義國家,出賣國家主權,換取支持
蔣介石的民國政府: 宣稱與外國平等交往 但是 實則賣國 對日本 不抵抗政策 對美國 出賣主權 換取支持 對蘇聯為代表的紅色政權 敵視 斷交 不承認後期因為二戰大環境的需要 名義上廢除了與英美帝國主義的不平等條約 但實質上繼續遭受帝國主義特權壓榨 二戰勝利後 以五大國姿態出現 對外交往應該來說 除了與美國之外 應該是平等的交往 算揚眉吐氣 但是 對美國的賣國行為加劇了 全面投降美國
汪精衛的武漢國名政府(後遷往南京),即,偽政權.投靠日本帝國主義,出賣國家民族利益,換取個人利益 正真意義上的賣國賊!!!!
還有前期的溥儀偽滿洲國 全面倒像日本 也是鬼子卵翼下的賣國政權!!
⑤ 求「洋務運動」評價的小論文
洋務運動是清王朝統治階級為了謀求封建國家的「富強」而進行的改革運動,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傾向。洋務派是這場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應付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以消除「內憂外患」的嚴重危機。其內容雖然十分廣泛,但核心一直是創辦軍事工業和編練新式陸海軍的軍事活動。
洋務派對清朝軍隊進行武器和訓練的革新,與頑固派的愚昧守舊態度相比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中國軍事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1865年到1895年,洋務派在各地創辦了20多個製造槍炮、彈葯和船艦的工廠。在自製和外購的基礎上,19世紀70年代,淮軍已「盡棄中國慣用之抬鳥槍,而變為洋槍隊」。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使其戰鬥力有所增強。洋務派的海軍建設成效尤為卓著。經過苦心經營,洋務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師。尤以北洋水師實力最強,其規模時居世界第4,其中定遠、鎮遠艦的購置,給日本以很大的威懾,推遲了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時間。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重創日本海軍,阻止了日本侵略軍的長驅直入。因此,洋務運動中的近代軍事工業,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防力量,起到了「禦侮」的作用。
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雖然不是旨在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但它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客觀上卻沖破了中國封建主義的桎梏,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發展進程。洋務運動不僅使中國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力,而且間接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洋務派企業為中國資本主義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並且孕育了新的階級力量,這些都在客觀上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西學的大量引進和新式學堂的建立,不僅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而且也開拓了中國人的眼界,傳統的思想觀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洋務運動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現在對其茫然無知的中國人面前,使人們開始耳聞目睹和親身體會這些成果的優越之處,從而逐步澄清了對「西學」的種種誤解,由一味抵拒,漸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態日見改變,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客觀地面對現實,承認兩方科技的進步,不再反對把「西學「引入中國。
但是,洋務運動所具有的封建屬性,決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的存在。首先,因為洋務運動由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所以,他們大規模引進的只是西方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技術,對西方的社會經濟制度諱莫如深,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則堅決抵制和反對。這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其次,洋務派所興辦的企業均由洋務官僚操縱,經營管理大權都被其委派的總辦、會辦、幫辦或提調等把持,他們經營不善,管理腐敗,不可避免地使企業內部充滿了封建性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些企業在封建性的嚴重束縛下,或癱瘓停辦,或被帝國主義侵吞,或轉讓私人經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再次,洋務運動的變革措施與中國傳統的義利觀和本末觀發生了沖突,受到傳統心理的束縛。中國是農業大國,重農抑商是歷代統治者沿襲的基本國策,重義輕利是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則,深深植根於傳統文化之中。僵化少變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習慣於安定平靜的生活,具有較強的心理惰性,面對社會變革,求穩怕亂,抗拒抵制。盡管西學的輸入打亂了中華民族獨立發展的軌跡,但長期以來民族發展的慣性,使很多中國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觀念去看待世界和社會,這就妨礙著他們去接受新的東西,同時也妨礙著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總之,洋務運動處於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它對於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既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又有消極的不良影響。
⑥ 洋務運動評價的論文
積極:1、雖然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2、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消極:1、有清朝官府舉辦,為維護反動統治服務; 2、經營管理腐敗。夠經典了吧!
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影響
洋務運動是清王朝統治階級為了謀求封建國家的「富強」而進行的改革運動,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傾向。洋務派是這場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應付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以消除「內憂外患」的嚴重危機。其內容雖然十分廣泛,但核心一直是創辦軍事工業和編練新式陸海軍的軍事活動。
洋務派對清朝軍隊進行武器和訓練的革新,與頑固派的愚昧守舊態度相比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中國軍事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1865年到1895年,洋務派在各地創辦了20多個製造槍炮、彈葯和船艦的工廠。在自製和外購的基礎上,19世紀70年代,淮軍已「盡棄中國慣用之抬鳥槍,而變為洋槍隊」。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使其戰鬥力有所增強。洋務派的海軍建設成效尤為卓著。經過苦心經營,洋務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師。尤以北洋水師實力最強,其規模時居世界第4,其中定遠、鎮遠艦的購置,給日本以很大的威懾,推遲了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時間。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重創日本海軍,阻止了日本侵略軍的長驅直入。因此,洋務運動中的近代軍事工業,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防力量,起到了「禦侮」的作用。
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雖然不是旨在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但它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客觀上卻沖破了中國封建主義的桎梏,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發展進程。洋務運動不僅使中國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力,而且間接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洋務派企業為中國資本主義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並且孕育了新的階級力量,這些都在客觀上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西學的大量引進和新式學堂的建立,不僅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而且也開拓了中國人的眼界,傳統的思想觀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洋務運動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現在對其茫然無知的中國人面前,使人們開始耳聞目睹和親身體會這些成果的優越之處,從而逐步澄清了對「西學」的種種誤解,由一味抵拒,漸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態日見改變,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客觀地面對現實,承認兩方科技的進步,不再反對把「西學「引入中國。
但是,洋務運動所具有的封建屬性,決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的存在。首先,因為洋務運動由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所以,他們大規模引進的只是西方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技術,對西方的社會經濟制度諱莫如深,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則堅決抵制和反對。這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其次,洋務派所興辦的企業均由洋務官僚操縱,經營管理大權都被其委派的總辦、會辦、幫辦或提調等把持,他們經營不善,管理腐敗,不可避免地使企業內部充滿了封建性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些企業在封建性的嚴重束縛下,或癱瘓停辦,或被帝國主義侵吞,或轉讓私人經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再次,洋務運動的變革措施與中國傳統的義利觀和本末觀發生了沖突,受到傳統心理的束縛。中國是農業大國,重農抑商是歷代統治者沿襲的基本國策,重義輕利是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則,深深植根於傳統文化之中。僵化少變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習慣於安定平靜的生活,具有較強的心理惰性,面對社會變革,求穩怕亂,抗拒抵制。盡管西學的輸入打亂了中華民族獨立發展的軌跡,但長期以來民族發展的慣性,使很多中國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觀念去看待世界和社會,這就妨礙著他們去接受新的東西,同時也妨礙著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總之,洋務運動處於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它對於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既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又有消極的不良影響。
⑦ 有關洋務運動的論文
摘要:本文從經濟學基礎、政治因素、思想文化淵源和有利的外部環境等幾個方面分析洋務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具體闡述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內容。並在此基礎上分析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中體西用的產生、內涵及其評價。
關鍵詞:洋務派;中體西用;太平天國運動;中國資本主 義 洋務運動是清王朝統治階級為了謀求封建國家的「富強」而進行的改革運動,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傾向。洋務派是這場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應付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以消除「內憂外患」的嚴重危機。其內容雖然十分廣泛,但核心一直是創辦軍事工業和編練新式陸海軍的軍事活動。
洋務派對清朝軍隊進行武器和訓練的革新,與頑固派的愚昧守舊態度相比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中國軍事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1865年到1895年,洋務派在各地創辦了20多個製造槍炮、彈葯和船艦的工廠。在自製和外購的基礎上,19世紀70年代,淮軍已「盡棄中國慣用之抬鳥槍,而變為洋槍隊」。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使其戰鬥力有所增強。洋務派的海軍建設成效尤為卓著。經過苦心經營,洋務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師。尤以北洋水師實力最強,其規模時居世界第4,其中定遠、鎮遠艦的購置,給日本以很大的威懾,推遲了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時間。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重創日本海軍,阻止了日本侵略軍的長驅直入。因此,洋務運動中的近代軍事工業,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防力量,起到了「禦侮」的作用。
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雖然不是旨在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但它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客觀上卻沖破了中國封建主義的桎梏,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發展進程。洋務運動不僅使中國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力,而且間接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洋務派企業為中國資本主義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並且孕育了新的階級力量,這些都在客觀上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西學的大量引進和新式學堂的建立,不僅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而且也開拓了中國人的眼界,傳統的思想觀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洋務運動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現在對其茫然無知的中國人面前,使人們開始耳聞目睹和親身體會這些成果的優越之處,從而逐步澄清了對「西學」的種種誤解,由一味抵拒,漸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態日見改變,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客觀地面對現實,承認兩方科技的進步,不再反對把「西學「引入中國。
但是,洋務運動所具有的封建屬性,決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的存在。首先,因為洋務運動由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所以,他們大規模引進的只是西方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技術,對西方的社會經濟制度諱莫如深,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則堅決抵制和反對。這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其次,洋務派所興辦的企業均由洋務官僚操縱,經營管理大權都被其委派的總辦、會辦、幫辦或提調等把持,他們經營不善,管理腐敗,不可避免地使企業內部充滿了封建性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些企業在封建性的嚴重束縛下,或癱瘓停辦,或被帝國主義侵吞,或轉讓私人經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再次,洋務運動的變革措施與中國傳統的義利觀和本末觀發生了沖突,受到傳統心理的束縛。中國是農業大國,重農抑商是歷代統治者沿襲的基本國策,重義輕利是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則,深深植根於傳統文化之中。僵化少變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習慣於安定平靜的生活,具有較強的心理惰性,面對社會變革,求穩怕亂,抗拒抵制。盡管西學的輸入打亂了中華民族獨立發展的軌跡,但長期以來民族發展的慣性,使很多中國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觀念去看待世界和社會,這就妨礙著他們去接受新的東西,同時也妨礙著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總之,洋務運動處於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它對於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既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又有消極的不良影響。
⑧ 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化小論文300字
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新式教育(新學)、新式軍隊(滿清新軍)、新思想(共和)、鐵路、重工業(礦山鐵廠)等影響後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務往來、科學技術上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洋務運動時期建立的機構和系統今天還能見到,如:郵政系統、電信系統、鐵路系統、招商局、江南造船廠、交通銀行等均由晚清延續至今.
洋務運動的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缺乏完整的計劃、主事者識見不足、守舊人士的反對、官僚政風的敗壞等. 例如慈禧太後,挪用軍費起建頤和園,又極力阻撓洋務運動的發展.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指出,所謂「洋務」乃由於西方社會注重效率,與中國傳統社會習慣大相逕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傳統文化、思想之約束,而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響.如開辦各類實業工廠,社會上需要有各類商業組織作配合,如零件、銀行、保險等等,但這些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都全付闕如;會計沒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會計帳目不能有效核實;人事管制漫無標准,蓋因傳統文化欠缺現代人事管理思維.
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也有一定成就,影響日後中國的發展.洋務派抵制商品輸出,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中國在洋務運動其間引進西學,促進思想開放.而引入西方科技,則令中國開始現代化.期間創辦的同文館,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國留學的學生,習得技能,這些學生對西方科技有一定認識,他們對中國日後發展有莫大幫助.
⑨ 求一篇論洋務運動的歷史論文。
您好哦 望採納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持續了近35年。在兩次英法聯軍失利、太平天國起義後,清廷上層為應對內憂外患形成了「洋務派」與「守舊派」兩種陣營,以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員主張摹習列強的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利用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模式發展近代工業,以獲得強大的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清廷統治。對中國邁入現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