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育論文
『壹』 如何搞好幼兒園中班戶外活動的論文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由此可見,幼兒體育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體育活動的總目標是:以幼兒健康發展為中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當前,幼兒體育已受到幼兒教育者的普遍重視,許多幼兒園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然而離目標的要求還有距離。
對於任何通過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地、有效地增強幼兒體質、和諧發展幼兒的身心,許多教師還比較模糊,如有的教師對體育功能的認識不全面,過分強調興趣而不注重體育活動的作用;
在體育活動中一刀切的灌輸方法用的比較多;
對於幼兒活動量的調控存在隨意性;
還存在等待時間過長,不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等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幼兒無論在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比過去幼兒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
幼兒園怎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體育活動。
覺得應從以下幾點進行:一、內容上打破傳統,讓孩子在挑戰中獲得自信。
1.敢於嘗試新的活動形式,打破舊的傳統。
社會在發展,孩子們也不例外,傳統的幼兒體育教學內容已遠遠不能適應現在的孩子們,如果還用傳統的要求來教育孩子,是「吃」不飽的。
要打破傳統,敢於突破,改變和提高要求,讓孩子面臨新的挑戰,在不斷戰勝新的挑戰的過程中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這也是幼兒體育的目標所在。
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國,很多孩子喜歡滑板,在街道旁,寬闊的廣場上,常常有孩子沖來撞去,在台階上躍上躍下,甚至在鐵欄桿扶手上滑下。
這在中國幾乎是看不到得,原因是因為滑板需要技巧,兒中國人雖然向來善於玩技巧性游戲,但滑板還需要膽量,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在傳統意識上,許多人認為這種游戲太危險,容易摔斷四肢,因而不鼓勵孩子玩。
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保護、灌輸式和訓導式的,於是,孩子本來具有對這種游戲的畏懼心理就更加強烈了。
雖然孩子暫時保證了身體不受傷害,但卻阻礙了能力上的發展。
事實上,這種活動經過老師的充分准備和有序安排是可行的。
目前,在上海、蘇州等地的部分幼兒園已有了類似雙排輪游戲活動,許多小朋友都非常感興趣,這無疑是幼兒體育教學的一項新突破。
2.難度上敢於突破。
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適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要求過高或過低都不行。
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幼兒普通對有一定難度的活動較感興趣。
如在體育活動「長凳游戲」中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高度的長凳走平衡,大部分孩子願意站在較高的長凳後面。
當老師在另一邊將幾個長凳疊成最高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約而同地排向那裡,躍躍欲試。
由此可見,孩子們具有冒險的天性,而較為普遍的現象是:對幼兒的要求缺乏難度,幼兒不必費太多的努力就可以達到。
原因有二:一是教師忽略了幼兒的發展,不能了解幼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沒有挖掘幼兒的潛能,仍以老標准衡量和要求孩子。
二、是教師不敢增加難度。
有的教師知道要增加難度,但因為怕一旦增加難度,幼兒容易產生危險,所以最終放棄了這種想法。
這樣,幼兒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更可惜的是,錯過了培養幼兒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機會。
1、運動量上採用「多峰式」訓練。
體育活動中幼兒運動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個體育運動中運動量的分布呈兩次以上的高峰狀態,以免運動疲勞帶給機體的傷害。
考慮到幼兒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變化的特點,幼兒身體技能的活動能力是不斷變化的,並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上升--穩定--下降的規律。
這也是人體生理技能活動變化的規律。
根據這一規律,在調控幼兒活動量時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啟動--第一次高峰--緩沖--第二次高峰--緩沖這樣一個多峰式狀態,真正做到運動強度小則增加運動密度,運動強度大則減少運動密度,調節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既不過量運動,又能保證適宜運動量,符合機體承受能力,體現了體育活動中「動與靜、激與緩」的結合,對幼兒體能的科學鍛煉是十分有益的。
2、自由活動中突出幼兒的主體性。
許多研究表明,體育活動中的戶外自選活動,幼兒混齡主題區域和室內表現性、創造性的身體活動更有利於幼兒主體性的培養。
因為在這些活動中能給每位幼兒有自由表現和創造的機會,促使其主體性培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
1)、室內表現性、創造性的身體活動:在室內圍繞一定的主題向幼兒發出挑戰,喚起幼兒嘗試進行身體運動的慾望,讓每個幼兒按自己的方式來自由表現、自由發揮、自由創造。
例如在室內進行「玩竹竿」游戲,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赤足在室內活動,用手指、腳趾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嘗試創造許多有趣的活動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種樹、滑雪、火炬接力等)。
這類活動提高了幼兒身體動作的表現能力,使其有機會在面對不同的運動刺激和建議時,尋找到他自己的行動方式,促使其運動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發展。
2)、戶外自選活動:教師充分考慮到幼兒的不同興趣、愛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兒的意願和選擇,在活動中盡可能給予幼兒自由的機會,即自由選擇活動項目和器材,自由結伴,這樣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活動,體驗自主參與體育活動的快樂,使幼兒的自主性和社會性得到發展。
例如:幼兒園一般都有很多個體育活動區域,如攀爬區、投擲區、平衡區、跳躍區等,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區域,自己選擇活動夥伴,在活動中體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3)、幼兒混齡主題區域活動:利用幼兒園的有效活動場地和器材,設置若干個具有不同活動主體情節的區域,教師可以設置球類活動區、車類活動區、攀爬區、投擲區、平衡區、跳躍區、中大型運動器械組合區等。
對以上兩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同時開放,各年齡層次的幼兒可以自行組合、自由選擇活動區的活動,這種活動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線性框式,強調非線性的組合,使團隊的異質性大於同質性,擴大了幼兒之間的廣泛接觸和交往,滿足了幼兒與不同年齡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為幼兒獨立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鍛煉提供了充分條件,使其活動動機更為強烈,參與意識、自主意識得到鼓勵。
例如:讓中班幼兒和大班幼兒同時參與攀爬區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中班幼兒交往對象豐富了,而且從大班幼兒身上學到了活動技巧,更加放得開了,大班幼兒在活動中也會變得更加自信,主動帶領中班幼兒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也讓幼兒身心得到了發展。
三、體育實施途徑上強調與家庭、社區合作。
俄羅斯的教育機構很注重在兒童體育方面與家長的合作,教育工作者把兒童年齡和心理特點的知識傳遞給家長,使了解孩子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許多幼兒園開展了親子活動,教育者可以藉助這樣的契機,通過直觀的宣傳、咨詢、座談等,讓家長認識到如何豐富幼兒的生活,又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開展適合家長與幼兒共同合作的體育活動項目。
例如:每學期定期舉行親子運動會,讓幼兒和家長配合參加活動,不但增加了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感情,更讓家長認識到多讓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好處,這樣更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家園共育;
還有在家長座談會上教師可以向家長宣傳一些體育活動的方法與技能,家長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共同學習。
另外,幼兒園可以擴大與社區合作,開展一些在社區內進行的體育活動。
如游戲、競賽等。
這不但豐富了體育活動的內容,更擴大了孩子社會交往的空間。
平時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調查一些家長在幼兒體育活動方面的實施情況,提高家長對體育活動的重要性的認識,讓家長和教師攜手共同合作,使體育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起來。
四、體育活動中注重促進幼兒良好心理發展。
回到的目標來看,《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體育的總目標是:以幼兒健康發展為中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因此,教師在增強幼兒體質的同時應該注意到幼兒心理的發展,充分發揮體育功能的多元性。
心理師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大量的刺激,從而促使大腦技能的完善,為各種心理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
首先,在體育活動中培養良好的情緒情感。
諸多觀察和研究表明,情緒情感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具有非常明顯的刺激作用,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品質,還是導致心理異常和障礙的一個中介環節。
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快大腦髓鞘化過程,使神經系統綜合調和能力增強,興奮和抑制過程更趨和諧,從而較好的調節情緒。
一般來說,體育活動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潑開朗、精神振奮,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但是如果組織部善,也會給幼兒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因此,在體育活動中,要注意體育器材要適合幼兒的生理特點,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動內容要有趣,活動方式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並能鍛煉幼兒的身體,在活動中能夠與同伴有好合作,體驗共同活動的快樂,促進幼兒良好的情緒感情體驗。
其次,努力發掘體育活動中的美育因素。
美感是人們在對審美活動後產生的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
所以,教師提供的體育用具要美觀、實用、安全,教師示範動作要准確、熟練,口令流暢,體操動作設計要注意藝術性,考慮體育活動與音樂活動、語言活動有機結合,提高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身心舒展、愉快樂觀。
再次,在體育活動中關注幼兒問題行為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要有畏懼、退縮、抑鬱、不合群、不合作、攻擊性行為和破壞性行為,一般不被視作心理疾病。
但這類問題或障礙會使幼兒在生活中受挫折,若不及早矯正或干預,不僅影響其正常生活和活動,阻礙身心健康發展,還會由此導致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會適應不良,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視。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從簡單的體育運動開始,讓有心理障礙的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其它活動中也是如此,逐漸讓幼兒克服心理障礙,使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總之,應該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在鍛煉幼兒身體的同時,有效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
調動一切可能得因素,使體育內涵得到豐富和發展,適應時代的需求。
『貳』 幼兒園中班怎樣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論文
孩子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意識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幼兒手部肌肉活動越多、越豐富、越精細,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在操作活動中,幼兒往往需要克服困難,相互幫助,團結協作,才能完成任務。因此,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幼兒不怕困難,團結友愛,樂於助人等良好品德的形成。但如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是我們廣大幼教同行共同探討和研究的問題,以下是我園根據《綱要》精神,把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在日常教育生活活動中的幾點做法:
一、把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現在領域的教育活動之中,更有效地促進幼兒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同步發展
1、在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是孩子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動力,以發展孩子動作、協調、靈活及體育游戲中的操作活動,是根據幼兒特點,將動手能力培養融於體育活動之中,使幼兒在拍球、跳繩、滾圈、踩高蹺、打吸力球、騎小車等活動中提高,手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如我們在小班開始,就注重孩子掌握使用體育器械,如:拋球、滾球,到中班開始練習拍球技能,遠球接力跑等等。在全園進行的趣味運動會上,中班的孩子就能開展拍球比賽,並為全園小朋友做觀摩表演。與此同時,中班幼兒近半數會跳繩,大班幼兒幾乎人人會跳繩,促進了幼兒肢體的協調發展,同時激發幼兒參於體育活動的興趣,在戶外活動中,我們園里的孩子人人手裡一件體育器械,讓孩子快樂地追逐在操場上,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2、在語言活動中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綱要》中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在語言活動中,創設有情景的環境,讓幼兒在操作故事中的人物手偶,激發幼兒語言表達興趣,如:故事《三隻熊》中的對話很有趣,有韻律感,幼兒都很喜歡這個故事,教師創設一個木偶劇場的環境,讓孩子親自操作木偶,扮演角色,一起模仿故事中的對話。又如,詩歌《春天來了》,孩子們邊操作有動感的畫面,邊朗誦詩歌內容,「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改變一往只讓老師操作,幼兒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孩子真正做活動的主人,動手、動腦、動口,又其樂融融。
3、在社會領域中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如,在幼兒園開展的「大帶小」活動,大班幼兒表現出我是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幫助弟弟、妹妹午休後穿衣服、穿鞋子、疊被子。又如:在開展「我是媽媽的小幫手」活動,既培養孩子對媽媽的情感,又培養動力能力,幫媽媽揀菜、掃地、擦桌子等學習日常勞動技能。
4、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探索活動,同時也是操作活動,只有去動手操作,才能激發探索的願望,如:認識葉子的主題探索活動中,孩子們從小院里撿起片片飄落的葉子,觀察、尋找不同形狀的葉子,做葉子貼畫、葉子面具,到製作葉子標本等等,都體現著幼兒求知、探索、操作的願望。又如:在科學操作活動中,用小燈泡接通電池的實驗,容積守恆實驗,小製作、彈力球、磁鐵玩具等等,有趣的實驗,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和動手實踐的願望。
5、在藝術活動中,鼓勵幼兒用雙手錶現美。我們在美工活動中,教孩子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各種玩具,如包裝紙、小紙盒製作機器人,用碎布頭做布貼畫。教孩子用折紙、染紙、吹點畫等不同的做畫方法,大膽創造、想像,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方式,練習操作不同的繪畫工具,用雙手錶現美。
二、日常生活中的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1、豐富的區域活動,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和願望。如:「小巧手」區,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對幼兒進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讓孩子在區域活動中手部肌肉得到發展,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⑴充分利用現成的玩具、材料,讓幼兒學習穿珠、掛彩鏈;⑵老師自製玩具,老師可以有目的製作一些玩教具。如:「布飛蝶」,讓小班幼兒練習扣鈕扣,「大辮娃娃」讓中班幼兒練習編辮子,「寶寶鞋」讓大班幼兒練習系鞋帶;⑶提供多層次的、可操作的材料,以適應不同水平幼兒的需要,如夾豆游戲有小積木塊、有小石頭、有玻璃球,供幼兒選擇,又如「做做玩玩」區,幼兒可以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完成做做、玩玩任務,也可以按自己意願選擇手工游戲,每到這時,孩子們剪的剪、貼的貼、畫的畫、忙得不亦樂乎!當孩子們穿著自己製作的時裝,驕傲地邁著「貓步」進行時裝表演時,成功的喜悅就寫在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上,當孩子們手裡拿著自己的製作手偶在講故事時,顯然自己就是一隻「驕傲的大公雞」了。孩子畢竟是孩子,能做出象樣的作品只是少數,大多數的作品很粗糙,只要我們老師能熱情地對待每個孩子的每項成果,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功,就能透發幼兒動手創造的熱情,使孩子樹立「我能做得更好」的自信心。
2、鼓勵幼兒動手參加環境創設。每當我們進行新主題活動,老師和孩子們就一起布置「主題牆」,如:美麗的春天來了,我們首先帶孩子到大自然去觀察,然後請孩子將眼中的春天畫下來,最後把自己最滿意的部分剪下來,互相協商,貼在我們主題牆的適當位置,構成「春天的旋律」壁飾,孩子們會自豪的發出贊嘆:「哇噻,真不敢相信是我們的傑作」!又如,每到節日,我們都鼓勵幼兒動腦動手參與美化環境,如:粘貼彩鏈、拉花,設計小掛飾等等,都是孩子自己設計、分工製作的。
3、日常生活中,對操作技能加以強化,使之轉化為基本的勞動技能,⑴在日常生活中,開展自製食品活動,如「包餃子」,幼兒在活動中,自己和面,體會水、面多少與軟硬的關系,孩子們有的包、有的擀皮配合默契,興趣濃厚,包完餃子後還能主動清理桌面,鞏固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的水果拼盤」,幼兒自己動手清洗水果,選擇搭配拼盤圖案、味道,提高幼兒動手、動腦、審美能力;⑵明確值日生的工作,培養幼兒工作獨立性和責任心。對值日生提出具體要求,如,照顧自然角,按時澆水喂養小動物,繪畫每天天氣情況,記錄植物生長變化,做老師的小助手,發放作業,玩具,收拾餐具等,每天整理玩具櫃,清擦小桌椅,修補圖書等等;⑶開展種植活動,每年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晴明前後,種瓜種豆」,讓孩子親自參加整地、選種、播種、管理和收獲,觀察植物生長情況,有利用培養幼兒認真負責,持久細心的勞動態度和良好勞動習慣,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勞動是中提高使用工具的操作技能。收獲的季節,讓幼兒把收獲到勞動果實拿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品嘗,分享豐收的喜悅,同時,體驗到勞動的辛苦,懂得珍惜和愛護勞動成果,產生愛勞動的情感。
三、家園合作,共同提高培養幼兒操作動手能力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1、在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方面,我們首先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向家長介紹一些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經驗和方法。如: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小製作,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又增進親子情感,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家長往往包辦代替的太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重要途徑。
2、及時進行家園雙向反饋。如:有的孩子依賴性較強,需要及時鼓勵和家園密切配合,於是我們要定時向家長反饋幼兒的進步情況,同時要求,家長在家統一要求,及時反饋在家情況,共同發展孩子操作能力。
總之,在培養孩子操作動手能力,要充分考慮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及個體水平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動手能力的培養貫穿於一日生活及各類活動之中,積極為幼兒創設有利環境深刻挖掘動手操作的多方面教育因素,將幼兒動手能力作為一種素質,切實地落實到每個幼兒身上。對幼兒進行動手能力培養的根本和關鍵在於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的權利,理解和重視幼兒發展的需求,讓幼兒在做中學、玩中學在做中求進步。作為幼教工作者和廣大家長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探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多種途徑,為使幼兒成為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未來建設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叄』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中怎樣探究論文
社會對幼兒園數學活動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從教學活動開展現狀看,以中班為例,幼兒學習興趣缺失、學習效果不明顯等,究其原因在於教學中未能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實踐研究發現,將情境導入教學引入中班數學活動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具體可以使用故事情境導入、操作情境導入、游戲情境導入、生活情境導入等方式,在情境導入中還可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
『肆』 如何做好幼兒園中班幼兒保教工作論文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幼兒的安全問題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幼教工作者應該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針對幼兒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把安全教育滲透於幼兒的生活及幼兒教育的各個領域,確保幼兒安全健康地成長。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兒園工作的首要任務和重要職責,讓幼兒擁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是所有家長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願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社會的安寧,關繫到國家長遠發展和民族的未來。在二十多年的從教經歷中我清晰的認識到:幼兒時期是安全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幼兒的安全教育不敢有絲毫的疏忽。我們對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給予積極支持性的引導教育,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間,讓孩子自己撐起安全的保護傘,讓孩子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人生毅力,從而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要做好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教職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 保護幼兒的安全是幼兒園教職員工的重要職責,教師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和幼兒安全的守護者。教師的觀念與行為是幼兒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幼兒園要通過多種教育方式轉變教師觀念,教育教職員工牢固樹立幼兒安全工作重於泰山的意識,加大安全工作教育力度,時時、處處、事事講安全,開展教職工班前班後安全會,旨在提醒工作中的安全問題,排除隱患,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教師正確的安全意識,為幼兒創設安全、和諧、溫馨的生活學習環境,使幼兒得到身體及心理上的安全。 二、培養幼兒的安全及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規定:「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我們將幼兒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計劃中,將安全教育活動融入幼兒游戲及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的簡單知識和方法。 (1)將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安全圖片、看圖說話、詩歌、故事等,使每個幼兒在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在說說、塗塗、畫畫中了解掌握安全知識。實踐證明,它是幼兒安全教育非常有效的途徑,是幼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基本手段。 (2)將安全教育融入幼兒游戲中。安全知識最終要轉化為安全行為才是教育的根本。教師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安全知識、自救及逃離躲避危險的技能,組織幼兒通過游戲學習了解正確撥打特殊電話號碼:110、119、120等。 。 四、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幼兒園安全工作的保證 建立切實可行的幼兒園安全體系,落實分工負責制。簽定各種安全責任制,層層簽定,層層落實,責任到人。 (1)落實幼兒晨檢制度。幼兒來園的第一個環節就是晨檢,除檢查身體狀況外,還要檢查幼兒是否攜帶危險物品,如:小刀子、小釘子、小紐扣等,因為這些物品有時會對幼兒造成傷害,所以要消除這些不安全隱患,就要求保健醫、教師嚴格做好每日晨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落實幼兒園安全保衛制度。建立安全工作領導機構,設立安保小組,建立門衛值班制度,建立外來人員登記和驗證制度。 (3)落實幼兒園消防制度。認真落實幼兒園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職責、消防設施和器材定期維護,保證有效使用,設置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安全標志。 (4)管理好幼兒園水、電、氣、暖及有關設施的安全。建立用水、用電、用氣、採暖及戶外大型體育器械等相關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及時維修和更換。 (5)加強食品衛生管理。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等文件規定,嚴把食品原料采購關,幼兒園定點采購,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衛生關,按衛生保健要求做好每餐留樣;炊事員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定期有效地進行預防投葯和空氣消毒,滅鼠除蟑,有效地預防各類傳染病的發生。 (6)加強對有害物品管理。對於有毒葯品(如滅害靈、滅鼠葯、消毒水等),單獨存放,妥善保管,專人負責,讓幼兒遠離危險,確保幼兒安全。加強對衛生葯品的管理,保健室內葯品、消毒物品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更換過期的衛生用品。 (7)落實交接班制度。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嚴格接送制度,家長需持接送卡接送幼兒。 (8)落實安全工作登記及檔案管理。建立安全工作檔案,記錄幼兒園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檢查、安全隱患消除情況,及時總結和改進安全工作。 五、組織幼兒必要的訓練和各種事故應急演練安全演練是做好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幼兒園要定期組織開展幼兒豐富多樣的體育鍛煉、安全主題活動,通過訓練、實踐活動,讓孩子在感知操作、領悟、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安全意識,讓幼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自我保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體驗生命的尊嚴和生活的幸福。為此,我園開展了一系列安全主題活動 (1)在各班開展《幼兒教育一日一題》,教師將一日作息活動中安全點滴及時教育幼兒,效果明顯。 (2)開展交通安全主題活動——《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活動中讓小朋友自製交通標志,掌握交通規則,熟悉紅燈停、綠燈行的常識。並通過「小手拉打手」活動,感染身邊每一個人遵守交通規則。 (3)開展防火逃生應急演練——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和幼兒進行防火逃生應急演練,練習逃生動作或自救技能,進行滅火器使用演練,熟悉逃生路線,提高教職工和全體幼兒逃生和初起滅火能力。 (4)開展防震減災主題活動——按照幼兒園制定的突發地震安全應急預案,組織幼兒進行逃生演練,可以提高幼兒逃避自然危險和自救的能力。 (5)開展防暴力和防走失主題活動——通過演練,使幼兒掌握簡單的防範技能。 總之,安全教育管理是幼兒園工作的首位,這是毫無疑問的。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措施得力、責任清楚,有幼兒園全體幼教工作者的盡職盡責,為幼兒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間,讓孩子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人生毅力,從而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全社會及幼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伍』 幼兒園教育論文怎樣安撫哭鬧的幼兒
每學期開學,幼兒剛剛入園時喜歡哭鬧,這是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時常有的表現,是一個很正常的問題,但這種現象令幼兒教師感到棘手,也令家長感到疼心。作為幼兒教師,該怎樣盡快安撫幼兒的情緒,使工作走上正軌,消除家長的煩惱,使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呢?通過多年的幼教工作,我認為可以分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正確對待小中班孩子哭鬧的情況。 小中班的孩子常常笑容滿面地來到幼兒園,但一旦得知要和家長分開就變臉了,家長想要把孩子抱進教室,孩子是死活不肯,抓住家長的褲腳不鬆手,有的孩子真的可以用"哭得死去活來"來形容。 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可以用"一走"、" 一蹲"、" 一說"、" 一笑"、" 一抱"來解決問題。老師可以首先慢慢走到孩子面前,讓孩子感覺到老師的和藹、溫暖,以此穩定孩子緊張的情緒。接著老師蹲下來用溫柔的語氣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尊重。然後老師可以微笑著給孩子一杯水、一張紙巾,讓孩子感覺到老師的關心。孩子對老師有了好感,老師再抱起孩子就輕而易舉了,這樣老師和孩子之間就沒有距離了。同時老師可以在教室里放一些輕柔音樂,讓孩子玩玩具,看圖書,玩簡單有趣的游戲,孩子走進教室會主動地投入而緩解自己原來緊張的情緒。 對那些抱著家長"哭得死去活來"的孩子,老師切不可強行抱孩子,那樣會讓孩子更加抗拒,更加敵對。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老師可以帶孩子去戶外玩大型的玩具,讓孩子在活動中宣洩內心的緊張。總之,面對哭鬧的孩子,老師一定要從愛心出發,耐心的哄勸孩子,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否則,孩子的哭鬧只會愈演愈烈。 二、正確對待大班孩子的哭鬧大班孩子有一定明辨是非的
『陸』 請問如何寫中班教學論文,幼兒園的
不知道你寫的是哪方面的論文,但是大概都是根據現有的小朋友有的情況,以及研究的結果 得出的結論{最好是數據}和自己的經驗總結相結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