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論文
『壹』 文學方面的論文題材
http://..com/question/3348163.html?si=1
『貳』 怎麼寫一篇文學類的論文
呵呵,寫論文其實關鍵的是綜合與借鑒,因為在文科領域的創新是很不容易的。那寫論文可以分為幾個步驟。一、確定論文題目(根據自己教學的情況及自己的專業再加上網路來確定)二、進入中國知網或其它論文網站搜索相關資料(進入中國知網的方法有許多種,不行就聯系我)三、確定論文提綱(當你看完數篇相關領域的文章後,可以肯定的說你已經在這方面是半個專家了,所以確定論文提綱不會是什麼難事)四、確定標題下的內容(這一點其實就是綜合與借鑒,關鍵看你怎樣用不同的語言將同一樣東西表達出來, 也就是說看你怎麼「抄」了,呵呵)最後一篇原創的論文就此產生,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叄』 初中生文學小論文怎麼寫
首先:時代發展了,要以科學發展觀的態度看這個問題。
原因:魯迅講的是動亂年代的事,金庸的文章共識和和平年代。
其次:初中課本幾十年沒改變過,不符合與時俱進,應該創新。
最後:文學作品都是好的,要百花齊放。
別看這個有點八股,老師就喜歡這個,你可以根據這個自己發散思維。
『肆』 元明清文學概述小論文
袁行霈版的中國文學史上面都有 非常詳細
『伍』 求一篇3000字文學論文
論《紅樓夢》詩詞與人物形象塑造的關系
一、紅樓夢詩詞界定及分類簡引
《紅樓夢》是「文備眾體」的網路全書,匯聚了眾多體裁的詩文佳作。人們通常所說的「紅樓夢詩詞」已是「紅樓夢詩詞曲賦」的略稱,其中還包括「詩詞曲賦」以外的各種韻文體裁,廣義上有詩、詞、歌、謠、賦、諺、贊、誄以及聯額等;狹義上則單純指的是詩和詞。本文論題為討論方便,鎖定為狹義上的詩詞。據粗略分類統計,共有詩81首,其中五絕4首,七絕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歌行2首,樂府1首;詞18首;曲18首;賦1篇。若還包括歌、謠、諺等體裁,共計207篇詩文。
這些詩詞並非獨立存在,蔡義江論《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認為:「《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是小說故事情節和人物描寫的有機組成部分。《紅樓夢》的詩詞不單單是情節發展的點綴之筆,而是與人物的性格,故事的發展緊緊結合在一起的,本身就是表現對象。」[1]周汝昌更在《曹雪芹》一書中提到:「過去小說里的詩詞,多屬『附加物』的性質,出自旁人或者說書者的口吻,到了《紅樓夢》里,詩才正式成為小說的內容有機組成部分,用詩來幫助刻畫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2]可見詩詞是解讀《紅樓夢》的一重要通道。據周雷先生統計,約有4篇詩詞註明撰書來由,陳述立意本旨;約有25篇詩詞深化主題思想,表達人物觀點;約有130篇詩詞塑造典型形象,隱寓人物命運,約有29篇詩詞描繪典型環境,烘託故事氛圍,約有14篇詩詞展開故事情節,貫穿藝術結構;約有7篇詩詞交待歷史背景,反映社會風尚。[3]周雷先生的分類可謂精緻,這就充分證明紅樓夢詩詞具有豐富的建構性功能。為什麼詩詞在此具有如此特殊而深遠的作用,這類「詩家語」本身有著飽滿的審美指向,按周振甫語:「詩要求就精練,可以省去的話就不必說,敘述可以有跳動。」「詩家語」的好處在於「含蓄有味」和「突出形象」,先天的優勢加上曹雪芹的天才調遣,使紅樓夢詩詞具備了全方位作用。然而,《紅樓夢》詩詞中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當推塑造典型形象、隱寓人物命運的130首詩詞了。其中有十幾套廣為傳誦的組詩,每組詩詞分別歌詠小說中的主要人物,諸如:《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14首),《紅樓夢曲》(14首),《春燈謎》(10首),《詠白海棠》(6首),《菊花詩》(12首),《螃蟹詠》(3首),《牙牌令》(7首),《詠紅梅花》(4首),《燈謎詩》(3首),《懷古絕句》(10首),《酒令》(3首),《花名簽酒令》(8首),《柳絮詞》(5首)等等。本文討論紅樓夢詩詞自然圍繞這些詩來談。這些詩詞從作者角度來看,可分為兩類,其一是是人物自作詩詞;其二是作者站在客觀立場或透過人物「第三隻眼」來看的評論詩詞。如《圖冊判詞》和《紅樓夢曲》都是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語氣,分別永別詠嘆金陵十二釵和寶玉的。
兩種詩詞或對人物形象詩意化的塑造起著其他藝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或精確地切合不同人物的思想志趣、文化素養、性格特徵、社會地位,也巧妙映現了人物的經歷、結局。同時部分詩詞用瀸語筆法,具有隱喻性,寓言性,宿命性,隱寓人物的悲劇命運,使人物形象具有神秘化的特點。
二、映現:詩詞與人物的形象塑造
綜觀《紅樓夢》,詩詞可以說是小說的魂魄,抽掉播撒其中的眾多詩詞,文章便失去了靈魂。魯迅先生曾說「自《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指的正是《紅樓夢》把詩詞的韻文文學與小說的敘事文學融合一致,使詩意與寫實充分同一起來。大觀園就是一個詩的王國,以寶玉為中心的一群女兒就是一群詩的女兒。寶玉雖為男性,卻是女性化的。她們詠詩、作詩、題詩、賽詩……詩成為她們生命的象徵。這里的「詩意」從文化上理解是相對於專制倫理之外的一種自由的象徵。說寶玉、黛玉的詩意人生就是指他們與專制污濁抵抗,追求個性自由的一生。最後大觀園這個詩的王國的衰落,也是自由的衰落,眾多兒女「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命運悲劇也即「詩意」悲劇。詩詞的巧妙運用是人物形象詩意化的一個樞紐。
1、客觀評論詩映現了人物形象的詩意化
作者站在客觀立場或透過人物「第三隻眼」來看的評論詩在《紅樓夢》中,是很多的,有的側重於完善故事結構,有的側重於建構人物性格。就後者來說,如小說第三回評價寶玉的那兩首《西江月》是作者親自站出來為寶玉立論評價,寶玉黛玉初次見面一見如故,借寶玉之眼觀黛玉的贊詞都屬於這種情況。
(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執誇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段詞本身意境並不美,但活脫脫一個「痴痴傻傻」的貴族公子形象跳脫出來。作為小說的主人公賈寶玉,他身居於珠圍翠繞、艷婢姣童不離左右的安樂環境中,過的是錦衣玉食的豪華生活,照常理說來應該是沒有什麼「愁恨」的,但賈寶玉偏偏「尋愁覓恨」,由於他蔑視一切功名利祿,「不通世務」,厭惡賈雨村等鑽營官場之流,不屑與之為伍,他大罵八股文「不過餌名釣譽之階」,而談「仕途經濟、應酬庶務」都是「混賬話」,這樣不入流、不隨俗的少年公子,無法承擔起封建家庭的重望。這些行為都被那個社會所不容,他感受不到自己理想得以呼吸的空間。他也正是如此般行為得到了其父賈政為代表的階級的貶斥「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2、人物自作的詩詞映現了人物的獨特個性
如果說作者或他人之眼來評論人物會帶有品評主體人物的主觀意象,而人物自作的詩詞,可以說是,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是最能體現人物不同個性。詩是大觀園充滿生氣的靈丹妙葯,他們成立「海棠詩社」,諸芳飲酒作詩,寶黛之間以詩傳情,以詩交心,香菱學詩,黛玉教詩……,全文都是圍繞詩的製作。要描寫一群很聰明而富有才情的兒女們賦詩填詞,已非易事,再要把個人之作擬寫得詩如其人,體現出各人物不同的性格、修養、愛好、志向,那必然是加倍的困難。但在作者筆下,黛玉的風流別致,寶釵的含蓄渾厚,湘雲的清新灑脫……,都各有個性,互不相犯。詩詞在賦予人物某些特點時,考慮到他的為人行事以及與身世經歷之間的聯系。如黛玉作《桃花行》,寶玉一看便知出於誰手。寶琴誑他說是自己寫的,寶玉就不信,說「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蘅蕪之體,」還說「姐姐斷不許妹妹有此傷悼語句。妹妹雖有此才,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這些話表明作者在模擬小說中各人物所寫的詩詞時,心目中先已存有每人的「聲調口氣」,「瀟湘子稿」絕不同於「蘅蕪之體」。以下以寶釵、黛玉為例試作分析。
三、結束語:詩詞之於小說的作用
根據1982年的統計,《紅樓夢》中的人物,有男495人,女480人,共計975人。[4]其中寫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至少有四五十個,曹雪芹輔以詩詞塑造這些人物,可謂起到了其他敘述語言無法完成的功用。首先,從作者和故事人物來講,身份都是名門官宦家族子弟,不同於一般市井百姓,文學造詣上頗有高雅的品味,詩詞作為貴族文學,也註定了為他所信手拈來作為心聲的傳達。其次,曹雪芹的悲天憫人、憤世嫉俗的思想在清朝的文化專制時代背景下,不可能放膽的直接表達,而詩詞這種婉約、隱喻正好為曹雪芹表達對社會的不滿提供了一個隱蔽的表達方式。再次,《紅樓夢》的「由來同一夢」這種人生幻滅感,與詩詞所能營造出來的空靈縹緲的氣氛是相配的。詩詞在《紅樓夢》中不只是作為可有可無的因素,而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小說的精髓,是小說的氣韻。沒有詩詞的元素,大觀園女兒們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和各自悲劇的命運便不可能得到詩意表現。曹雪芹運用詩的隱喻性與敘事的紀實性一虛一實的結合,使《紅樓夢》成為一部似夢非夢的詩意寫實古典佳作。
注釋:
---------------
[1] 蔡義江著.《蔡義江點評紅樓夢》,團結出版社,2004年版
[2] 周汝昌著.《曹雪芹》,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
[3] 劉耕路著.《紅樓夢詩詞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頁
[4] 朱一玄著.《紅樓夢人物譜》說明,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第2頁
『陸』 文學類的論文有哪些
有很多分類呀,如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近代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各體文學、中國民間文學、中國兒童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如果你要寫這類文章的話,建議你去看看(世界文學研究)這本刊物吧
『柒』 外國文學小論文
作品簡介編輯
《個人的體驗》描寫一個戰後日本育年知識分子在腦殘疾兒誕生後,從麻醉於性與酒的沉淪中覺醒的故事。鳥25歲結的婚。那年夏天,他開始漂流在酒精之海里,整整四周不斷地狂飲威士忌,成了爛醉如泥的「魯賓孫」,放棄了研究生的全部義務,除了聽聽唱片便酩酊大醉,形同死人一般,直至四周後從持續了700個小時的苦澀的醉酒中醒來。
兩年後,鳥正直面著妻子的臨產。在一家古怪的商店裡,鳥給在醫院陪護的岳母打了電話,得知孩子還沒出生。兩人約好晚上8點再通電話。回家途中,鳥卻遭到一群少年流氓的襲擊,帶傷回到家後,便立即蜷曲在床上。在鳥夫婦的卧室里,放著一張罩著塑料布的白色的嬰兒床,形似一隻碩大的鳥籠。
電話鈴聲把鳥從夢境中的非洲大陸拉回到現實,昨夜開始的雨仍在繼續。鳥像兔子一樣蹦到電話機旁,一個陌生男子在電話里對他說:「請馬上到醫院來!嬰兒有些異常,需要和你商量!」鳥像談論別人的事似的冷靜地問道:「孩子母親沒事吧?」他覺得曾千百次地遇見過說這句話的情景。「孩子母親沒事。情況緊急,請盡快前來!」
鳥冒雨趕到醫院,得知孩子患的是腦疝,由於腦蓋骨缺損,腦組織流淌出來,看上去像是有兩個腦袋。據院長介紹,即便動手術,將來最好的結果也是成為植物人,而且嬰兒的生命力相當旺盛,不會很快死去。鳥挨了重重一擊,跪地痛哭。
鳥不知道該向誰述說自己的心情,偶爾想起了女友火見子。大學時代,鳥曾和火見子睡過一次,當時兩人都酩酊大醉,鳥甚至不記得是否真的進行了性交。見面後,鳥才從火見子口中得知,正是那一次,自己使她告別了處女時代。這次兩人沒有做愛,鳥卻又開了酒戒,醉卧在了火見子的卧室里。因為這次醉酒,鳥丟掉了補習學校英語教師的職位。
嬰兒被轉到另一所醫院,全身像煮過的龍蝦一般紅,充溢著鮮活的血色,腦後有一個沉重而累贅的紫紅色瘤子,他還健壯地活著,並沒有瀕臨死亡,甚至可以說對鳥開始形成了壓迫和攻擊。鳥被一種自我防衛的激情所驅使,認為自己必須逃離這個怪物,與此同時,卻又羞恥而痛苦地感覺到自己深陷於極端利己主義之中。絕望之餘,鳥暗中希望醫生拖延手術,讓嬰兒自然死去。可醫生卻看出鳥的用心,表示「不可以直接動手弄死嬰兒」,但私下裡建議鳥「調整一下給嬰兒餵奶的量」,或者乾脆「用糖水代替牛奶」。鳥如同逃離現場的罪犯,從醫院昏暗的走廊逃到了火見子的住處,那靜謐的避難所,溫柔的忘憂鄉。他進出火見子的房子,也進出火見子的身體,甚至把這里的電話號碼也留給了醫院的值班醫生,焦躁地等待著精心策劃的陰謀得逞。
又是一個暑熱難耐的子夜,鳥和火見子以一種互相都不沉重的姿勢懶散地持續做愛了一個小時。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火見子在性高潮的上空盤旋,如同擠奶一般擠壓著鳥,鳥則任意選擇火見子的某一次高潮,使之與自己的高潮重合。由於鳥害怕做愛後的漫漫長夜,高潮過後不久便又重開戰陣,並在平穩到達高潮的過程中進入甜美的夢鄉。這時,不遠處的黑暗裡響起了電話鈴聲,只是這個期盼已久的電話並未傳來嬰兒由於衰竭而死亡的消息。在電話里,鳥被告知,腦外科專家、醫院的副院長決定為嬰兒動手術。手術的結果誰也不敢斷定,倘若效果不甚理想,鳥將必須陪伴一個植物似的孩子度過一生。這是鳥無論如何也不肯面對的現實。他拒絕了醫生的建議,把嬰兒從醫院抱了回來。鳥和火見子籌劃了幾個方案,其中包括借黑市墮胎醫之手埋掉病兒。苦風凄雨中,嬰兒的啼哭使得鳥在內心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最終決定把孩子送回醫院接受治療,以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責任。
鳥經歷了煉獄般的煎熬,終於在冬季即將來臨時從醫院接回了痊癒的孩子。回家後,鳥憶起來自巴爾干半島的一位外國朋友送給自己的一本詞典,這本辭典的扉頁上有朋友題寫的「希望」二字。他要立即翻開這本辭典,查閱「忍耐」一同的語意。
作家在這篇小說中,成功地超越了個人的體驗,將其與更廣泛意義上的人的生存選擇聯繫到了一起, 也因此而觸動了更多的心靈。
2創作背景編輯
《個人的體驗》小說以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城市——廣島為背景。1963 年的夏天,大江健三郎訪問了廣島。無數受到核爆炸危害而殘損的生命讓大江健三郎震驚。他譴責戰爭的殘忍,也由衷地為那些受到侵害的無辜生命而悲哀,同時,廣島人的堅強與認真也讓作家看到了生命的尊嚴。大江健三郎的兒子--光亦是一個無辜的個體, 由於一場意外而要承受難以想像卻無法迴避的艱苦人生之路;而這數目廣大的戰爭的受害者們不僅要重拾生活的信心, 還要直面潛在的核輻射將持續危害他們後代的慘痛現實。對於這些人,堅定地活下去需要勇氣。更何況那潛在的對於人類生存構成威脅的事物也絕非輕易就可以完全消除。大江健三郎終於從自己家庭的遭遇中走出,再次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社會存在所應有的積極意義。這就如同薩特所言:「任何文學作品都是一項召喚。寫作,這是為了召喚讀者以便讀者把我藉助語言著手進行的揭示轉化為客觀存在。」大江由此想到,「既然人是歷史上的存在物,那麼文學的作用當然就是要塑造出一個跟包容了過去與未來的當今時代一同生活在裡面的模特兒來」,他決定用某個「生活的模特」來揭示生命存在的普遍境遇。這樣,一個人的體驗才具有了人類生存的普遍意義,因為他象徵性地隱喻著普遍的人生。「鳥」的遭遇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 但他的遭遇包容著歷史也意味著未來,因為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小到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會遭遇的挫折與困境, 大到社會與人的異化、生存環境的惡化、權力與利益的博弈、持續不斷的戰爭對和平世界造成的威脅等等, 都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難題。「鳥」的沉淪與痛苦是人類脆弱性的表現,而他最終艱難地選擇卻是人唯一的出路。也是因此,當讀者看到不堪重負的「鳥」的那份尷尬與絕望時,油然而生出的不僅僅是憐憫,還有內心深沉的認同感;當他終於從精神的頹敗中站起時, 這一個決定的艱難和它將包涵的意味也才能激發起意志的力量,喚醒人的尊嚴。當《個人的體驗》發表時,作家已經接受了和殘疾兒共同生活的事實,經過了痛苦的探索與反思,他有了新生的感覺。而從「小我」的生存體驗到人類「大我」共生信念的升華就蘊涵在了這小說之中。[2]
3作品鑒賞編輯
作品主題
《個人的體驗》小說,描寫了戰後生長起來的一代青年的生活,表現了社會責任這一鮮明的主題。小說的結尾處,主人公阿烏說:「我只是不想再繼續逃避生活的責任。」表明了主人公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負起生活責任的決心和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這是現實生活具有一種改造人的力量。
『捌』 給我一個文學方面的論文
東晉文士的生活方式與文學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於文士與唐前文士的生活方式
一、基本概念的內涵
1「文士」的內涵
2「生活方式」的內涵
二、中國古代文士生活方式及成因初探(政治、文化氛圍、文化思維、個人經歷)
1正統「文士」的生活方式及成因
2非正統「文士」的生活方式及成因
第二節 東晉文士生活方式的研究概況
第三節 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義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東晉文士的生活方式
總括形成原因【1政治原因 2、社會風氣 3、文化影響 4、個人喜好 5、團體活動】
第一節 淡泊明志,辭官歸隱
一、東晉文士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整體概況
二、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特點
1、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動機目的
淡泊明志,寄情自然
2、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形式方式
3、 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歸宿
辭官歸隱,另闢世外桃源
第二節 寄情自然的山水游處
一、東晉文士山水游處的整體概況
二、山水游處的特點
1、 山水游處的動機目的
獨特的服飾與形象(遊山玩水時,服飾及其形象已成為一種文化)
2、 山水游處形式方式
山水成為文士情感寄託之所
3、 山水游處的歸宿
情寄自然而超脫物外的精神氣韻
第三節 超脫現實的談玄論佛
一、東晉文士談玄論佛的整體情況
二、談玄論佛的特點
1、談玄論佛的動機目的
2、談玄論佛的形式方式
3、談玄論佛的歸宿
2.3.2.1.1清談闊論
2.3.2.1.2對名教和自然富有創見
2.3.2.2 東晉文士論佛的特點
2.3.2.2.1儒釋道的融合
2.3.2.2.1 深化、細化佛教之意蘊
第四節 現實生活中食葯飲酒的寄託
一、東晉文士食葯飲酒的整體概況
二、食葯飲酒的特點
1、談玄論佛的動機目的
東晉之前,不能說沒有文士辭官歸隱、淡泊明志,但很少有像東晉文士這般形成潮流。夏、商、周時代,在史冊明文記載中,對名譽對官位脫門而逃,能夠稱得上「文士」的,商末的伯夷和叔齊兄弟是代表之一: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史記·伯夷列傳》
後人對伯夷和叔齊的看法幾乎都持肯定的姿態,但不乏持相異看法的。比如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於1902年曾寫過《雜感》組詩,其中有詩句言:「夷齊兩餓鬼,明理認不真。只願干戈起,不思塗炭臻。心中有商紂,目中無商民。」對伯夷和叔齊阻止周武王伐商紂,只知堅守無謂的道義,置處於水火之中的百姓於不顧的行徑進行了批判。跳出傳統的思維方式,伯夷、叔齊的做法確實與歷史前進方向是相背的,做法並不可取。這與東晉文士淡泊名利、追逐自由的初衷是不同的。況且,當初歸隱並不為人們所重視,難以形成規模。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士爭相奔走於各諸侯國,宣傳政治思想,以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抱負,幾乎不存在歸隱潮流的可能。秦王朝統一全國,秦始皇實施焚書坑儒的高雅文化政策,文士避禍而歸隱者有之,但與東晉文士追求自由而歸隱仍然有別。西漢盛世,
2、 談玄論佛的形式方式
3、 談玄論佛的歸宿
飲酒的詩化氣息(「酒」成為文士的忠實伴侶,成為一種文化)
2.4.2.3食葯的養生功能與「道士」氣韻(食葯包涵的道家思想)
第五節 閑適生活中的藝文往返
一、東晉文士藝文往返的整體概況
二、藝文往返的特點
1、藝文往返的動機目的
2、藝文往返的形式方式
3、藝文往返的歸宿
2.5.2.1別具一格的審美方式
2.5.2.2獨特的集會與游戲形式
2.5.2.3藝術大融合的舞台
第三章 東晉文士的生活方式對文學創作之影響
第一節 生活方式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一、生活方式影響文學的面貌
1、生活方式作用於文學表現的客體
文學表現的客體是人類社會活動,具體而言,是人類社會各個領域各種關系與各類活動的總和。作為文學表現客體的人類社會活動,必然包含大自然、社會與人類本身,內涵相當廣泛,諸如政治、經濟、地理、歷史、戰爭乃至大自然的安靜美好,人類喜怒哀樂的情緒等,幾乎都可以納入文學表現的客體范疇之中。人類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對自然、社會和人產生不同的影響。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於中秋夜對月飲酒,寄託懷人之情,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正是因為詩人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活方式,將觀月、飲酒與念人之情、人生哲理巧妙的勾連在一起,改變了原來各自獨立的明月、情感與飲酒,使得這些文學客體彷彿都隨著詩人的心流走,具有了與詩人一般的情感。蘇東坡滿含詩意的生活方式,客觀上並沒有改變文學表現的客體的外貌形態,但詩人在不自覺中賦予了這些客體以情感。當詩人以不同的生活方式,把自身的所思所想寄託在文學表現客體之上,那此時的客體就不只是客觀世界中的一員,而是帶上了詩人感情色彩的文學客體了。這就是作者的生活方式會作用於文學表現客體的表現,它突出了作者對客觀世界能動的創造作用。
2、生活方式影響文學創作的主體
生活方式除了會作用於文學創造的客體,對文學創造的主體亦有影響。文學創造的主體即作者本身,主體與客體之間是作用與被作用的關系,兩者不能割裂理解。相對於文學創造的客體,主體更具有主觀性與能動性,他們是處於藝術生產過程之中特殊的藝術創造者。談文學如果不談文學創造的主體,就不能「知人論世」,容易陷入形而上的不著重點的局面。
(1)生活方式影響文學創作主體情感的表現
有人說,文學是一門人學,是一門只屬於創作者自己的人學。不同的行為方式,會導致不同情感的產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會對文學創造主體的情感產生不同的影響。文學創造的主體不是簡單的生活著的每一個人,他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既能較好的感受審美,品味審美,還能對審美做出一番獨到的評價。歸根結底,文學活動是一個審美意識形態的活動,相比普通大眾,文學創造的主體對於情感的感受力度和把握力度相對較強,至少在某一領域須更強。比如,唐代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之一——高適——是唐代僅有的幾個做了高官的文人代表,常年艱苦的邊塞征戰生活磨礪了詩人的氣質,時不時透出不畏艱難、滿腔豪情的情感,表現在詩中就是一股迎面而來的豪邁氣息。唐代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之一——孟浩然——則非如此。孟浩然幾乎不曾於官場中叱吒風雲過,平平淡淡地在山水田園中度過了一生。孟浩然的山水田園式的生活方式與高適出任朝廷高官、馳騁沙場的生活方式不同,導致兩人情感不同,不同情感指導下的文學創造也是千差萬別的:人們很難將高適的詩歌與孟浩然的詩歌相提並論。文學主體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收獲不同的人生經歷與人生情感,體現在文學中,其差異也就顯而易見了。
(2)生活方式影響文學創作主體表達的方式
文學主體的生活方式會導致不同情感的形成與表現,情感不同,表現形式不一而足。陸機《文賦》曰:「體有萬殊,物無一量。」指的就是文章的樣式多種多樣(往大了說有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往小了說,每一種體裁還可以細分),文學創作主體要根據實際情感表達的需要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正如前文所說高適與孟浩然,一個是征戰邊塞的將軍,一個是山水田園的「垂釣人」,經歷與心境幾乎沒有重合之處,他們採取的表達方式(一個邊塞詩、一個山水田園詩)差異頗大。這是因為作為文學創造主體的高適也好,孟浩然也罷,他們的生活方式大相徑庭,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兩種人生閱歷,倘若採用同樣的文學表達方式,或許就難以達到「詩言志」的目的了。這是為什麼歷代文學史上,人們很喜歡將有相同經歷的藝術家的創作歸納為一種經典的表達範式,比如,當代文學中「傷痕文學」、「知青文學」,即是如此。當然,我們說生活方式會影響文學創造主體的表達方式,並不意味著生活方式決定表達方式,因表達方式的採用也是因時因人制宜的。
3、生活方式促成文學藝術的大融合
文學創作主體的不同生活方式,還能促成文學藝術的大融合:將各種文學藝術、文學思想聚集一起,交相輝映,碰撞出新的火花。比如,我國學術史上第一個高峰期的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學派思想紛呈。思想家、文學家們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遊走各個諸侯國,游說的生活方式擴大了本派文學思想的影響,同時也有助於了解了其他學派思想的主要觀點,從而反思、完善並提升本派思想。又如,我國古代文人十分熱衷的交遊、集會生活方式,琴棋書畫各類藝術家、藝術形式匯聚一堂,很能促進文學的發展。三國之際的「西園之會」是有史料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文人集會,就很好地促成了建安文學的發展。
第二節 東晉文士生活方式對文學創作影響
一、 淡泊明志、辭官歸隱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東晉主要代表文士有孫綽和許詢、陶淵明、王羲之、王獻之、謝安、顧愷之、袁弘、盧諶、溫嶠、庾闡、曹毗、袁弘、孫盛、習鑿齒、蘇蕙和王珣等。其中,文學以陶淵明為傑出代表,書法、繪畫分別以王羲之父子、顧愷之為典範。自古以來,文學和書法、繪畫難以分割,擅長書法、繪畫的文士經常也會進行文學創作。要想准確了解東晉文士生活方式對文學產生的具體影響,既要緊緊依靠擅長文學的文士及其創作,也無法脫離書法和繪畫領域的文士。這樣,才能得出一個較為公允而令人信服的結論。本文選取各類生活方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士及其創作,以闡釋東晉文士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文學創作所產生的影響。
1、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代表文士及其創作
談起辭官歸隱,必然繞不過東晉最為傑出的文學家、田園詩歌的代表——陶淵明,正如前文所說,辭官歸隱作為當時一種常見的文士生活方式,並非陶淵明所獨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王羲之、孫綽、許詢等都曾有過歸隱的生活。這里不妨以陶淵明為例談一談。
(1)陶淵明其人
陶淵明,亦稱陶潛(晚年更名為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今江西省九江(東晉時稱潯陽柴桑)人。關於陶淵明的生卒年,學術界歷來存有異議。有學者根據《宋書·隱逸傳》(南朝·沈約著作),認為陶淵明生於公元三百六十五年;也有學者從陶淵明詩歌中尋求論據,得出陶翁生於公元三百五十二年。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有名的戰將陶侃,文武雙全而人格高尚;陶淵明小時喪父,寄居於外祖父孟嘉家裡,孟嘉是當時的名仕,尤愛喝酒,藏書頗豐,對陶淵明的成長產生很大影響。陶淵明作為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隱士,也是東晉乃至整個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典範。陶淵明一生的大致經歷,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二十九歲以前,主要是讀書生涯;二十九歲到四十一歲,入世為官生涯;四十一歲之後,躬耕田園生涯。《五柳先生傳》較好地概括了陶淵明主要的生活境況與人生追求,成為詩人自己的人生寫照之一。在國人眼中,提起陶淵明,總繞不過「菊花」、「酒」、「孤雲」一類詞,這些詞幾乎成為他的代名詞。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把「菊花」吟成了自身的寫照,譜寫出一曲隱士永恆的詩;「性嗜酒」、「少飲輒醉」、「曾不戀情去留」,酒是陶淵明永恆的朋友,也是陶淵明鮮明性格的描繪;「萬物各有托,孤雲獨無依」,獨身一人、遨遊高空的孤雲,既是詩人一生孤獨無助、無人解懷的悲歌吟唱,也是陶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精神的高貴書寫。我們基本很難從陶淵明的一生找出輝煌騰達的時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獨立人格,促使詩人幾度辭官,終歸田園。陶淵明去世之後,曾數次拜訪過他的顏延之為他做了《陶徵士誄》,其中,「畏榮好古,薄身厚志」當為陶翁一生的真實寫照與高度概括。
(2)陶淵明歸隱之作
有宋一代文豪蘇東坡曾在《追和陶淵明詩引》一文中,盛贊陶淵明:「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雖說李白、杜甫比不上陶淵明這一論點有待商榷,但總體上較為公允地評價了陶詩的大致風貌。前代不乏有人喜愛陶翁、倡導陶詩,但影響皆不及蘇東坡。自蘇軾公開倡導陶詩,使陶詩漸漸進入世人的眼球,經歷時間的洗練之後,終於獲得應有的文史地位。那麼,陶淵明作為東晉有名的隱士與中國首位成就很大的田園詩人,他的文士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對他田園詩歌的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是我們須探討的一大命題。
縱觀陶淵明一生所作,既有四言、五言詩,也有辭賦、記傳贊述和祭文,其中四言詩和五言詩篇目較多,辭賦和記傳贊述類的文章也不乏名篇。較為有名的詩歌有《歸園田居》(5首),《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飲酒二十首》,《責子》,《擬古九首》和《雜詩十二首》等;辭賦有《感士不遇賦》,《閑情賦並序》和《歸去來兮辭並序》;記傳贊述類文章有《桃花源記並詩》和《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的這些作品,與陶淵明一生的寫照緊密相連,比如《五柳先生傳》就很好的將自身「閑靜少言,不慕榮利」,「性嗜酒」,「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寧靜致遠的品格很好地展現在讀者眼前。通過讀這一篇辭賦,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個貧困但風骨依然的東晉文士之精、氣、神在閃閃發光。我們既能感受到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折腰」的錚錚傲骨,與享受歸隱生活的恬淡自然,同時也無法避免地認識到歸隱生活的艱辛。正是因為歸隱生活沒有想像中那麼愜意,少不了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而奔波,因此,詩人熱衷於歸隱的淡泊名利的心境才越發令人敬仰。
2、淡泊明志、辭官歸隱對文學創作影響的具體體現
東晉文士所採取的的這種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生活方式,必然會對當時乃至後代的文學創作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在中國五千年文化中是長久存在的,後代文人每每在困境之中,就會不自覺地想起以陶淵明為代表的辭官之隱士,效仿之,並以此標榜自我。東晉文士的淡泊名利、辭官歸隱的生活方式對文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文士獨到的精、氣、神影響著文學的風骨
東晉文士淡泊明志、辭官歸隱的生活方式,首先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與世無爭,將關注的焦點轉向「人」本身,而非外在名與譽的追求,其深層次展現出來的是文士獨到的精神、氣質與神韻,這必然會在他們的文學創作中反映出來。正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氣」就是文學創作主體的精神血氣,精神血氣的陽剛或是柔弱都會在文章之中表現出來,並且這種精神血氣並不會由於後天的改變而改變(具有相對穩定性)。這就是說,東晉文士採取辭官歸隱的做法,很多不是一時之沖動做出來的秀,而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心想靜心遠世的追求;這種淡泊明志本身的真實性,導致他們在文中的情感也是幾乎真實的(不乏少數文學作品虛構的可能)。因此,東晉文士辭官歸隱對文學帶來的第一個影響就是,文士本身的精神血氣給文學創作的風骨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淡薄無爭的氣質與神韻。比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節選):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扶孤松而盤垣。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詩人將回歸田園、遠離官場的喜悅,用朗朗上口的詩文表現出來,堪稱是我國文學史上表達辭官歸隱思想的典範之作。詩人在第一段表明辭官歸隱,回到闊別已久的田園才是心的嚮往,旅途似乎因此顯得格外的順人心意,小船順流而下,詩人衣袂飄揚。在晨光到來的那一刻,詩人滿懷愉悅地向路人詢問前路為何方,恨不能眨眼間就回到家中。第二、三段寫歸家後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與人生感悟。整篇辭賦以和諧的韻律譜寫了一篇一氣呵成的歸隱之歌,不難品味出陶淵明藏在這些唯美的語句之下的獨特的精、氣、神:那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的抉擇,一種中華文化孕育下的文人風骨的生動體現。這樣的精神血氣並非僅此一篇而已,在很多著作中都或隱或現的存在著,陶淵明的《飲酒》組詩二十首便是明證之一。
(2)為文學創作添加了一種沖淡自然的文風
文風即文學的風格,是指從諸多文學作品中提煉出來的具有共性特徵的文學風貌。東晉文士淡泊名利、辭官歸隱的生活方式還對文學風格產生影響。這一點與文士歸隱所體現之精、氣、神影響文學風骨,是一脈相承的。東晉時期,歸隱不是二三人特立獨行的行為,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這股潮流表現在文學內部,即影響其風骨;表現在文學外部,即形成一種恬淡的文風。劉師培《中國中國文學史講義》提到:
晉人文學,其特長處,非為析理已也。大抵南朝之文,其佳者必含隱秀,然開其端者,實為晉文。又出語必雋,恆在自然,此晉文所特擅。
東晉之詩,其清俊之篇……自陶淵明起,乃合嵇、阮之長。
明確指出了東晉文風中存在的自然清俊的特點。以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為例:
歸園田居(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歌以親近自然的姿態,將詩人勞作的畫面與途中所見所感展現出來,使人讀之彷彿親臨南山之下,與詩人一起勞作,一起經歷了一個普通農民的耕種生活。整首詩歌自然平淡,看似無奇,讀來卻令人於平淡之中見真理。
二、山水游處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1、山水游處的代表文士及其創作
東晉時期,山水游處是文士熱衷活動之一,放縱於山水從山水中獲得心靈的洗滌,是文士遊山玩水的主要目的。談到山水游處,必然繞不過歷史上有名的蘭亭集會的主要人物——王羲之。
(1) 王羲之其人
據《晉書·王羲之本傳》記載,王羲之出生在東晉時期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這江左第一大族的家庭里。年幼時沉默木訥,未引起大人的注意,到了青少年時期,才開始展露鋒芒,成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王羲之在年僅十三歲時就得到周顗的慧眼賞識,使王羲之受人關注。後王羲之深受其兩位伯父——王敦、王導——的器重。據《晉書·王羲之本傳》記載,王羲之年輕時,擔任王敦主薄的阮裕深負盛名,而王敦對王羲之說:「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王導幾次三番要授予王羲之官職,為他的仕途熱心安排。《世說新語》中賞譽七十二、八十、一百,品藻三十、四十七、八十五,容止三十等篇都是時人對其贊譽的記載,他的書法在其年輕時已備受贊譽。王羲之出眾的才華及其備受當時名士賞識器重,已為他的仕途的輝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王羲之被授予的第一個官職是秘書郎。這只是一個六品的閑官,是晉宋時期門閥士族青年初選之職,也可以選著作郎一職。一般只須任職十來天便可升遷到其他崗位。秘書郎主要任務是負責整理、校對宮中的圖書,兼管宮中禁書,工作十分輕松簡單。王羲之當完十多天的秘書郎後,便升遷為會稽王友。而這也是個六品的清閑官職,主要是與年幼的會稽王作伴為友並陪同學習,並在王府里接待賓客,安排游宴等事宜。之後王羲之轉任臨川太守(位於今江西省臨川縣西),因此被稱為「王臨川」。這可謂是王羲之一生官場上擔任的第一個較為正式的職位。臨川在當時屬於偏遠之地,遠離北方戰亂,可謂是一處世外桃源之地。王羲之擔任的便是這樣的一地方小官。不久,王羲之又由臨川太守改任吳興太守(位於今浙江湖州市),亦是地方小官,可謂同級調動罷了。到了而立之年時,王羲之應征西將軍庾亮的邀請,任征西參軍,累遷長史,在武昌。當時同在征西幕下的還有王羲之的從弟王胡之、王興之,好友范汪、孫盛、孫綽、庾翼、孟嘉、殷浩等人。據《世說新語·容止》記載,王羲之在這段日子裡曾與殷浩、王胡之以及庾亮等人登上南樓理詠,眾人相聚在一起工作、生活,日子可謂過得其樂融融,相處愉快。此時,王導升任丞相,有意安排王羲之進京為官,然而王羲之拒絕。《晉書·王羲之傳》亦有記載,王羲之在回復殷浩的書信中說道:「吾素自無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手跡猶存,由來尚矣,不於足下參政而方進退。」
後王羲之辭官,據《晉書·王羲之傳》記載,他與東土士人一道遊山玩水,服食采葯,「游遍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四處游歷,欣然嘆曰:「我卒當以樂死。」遊玩歸來,還可以修植桑果,游觀品嘗。教育子孫,盡享天倫之樂。時而還與好友親朋共歡宴暢飲。在寫給謝萬的書信中,向好友謝萬敘說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形,字里行間充滿著無限的輕松、愜意之情。還在書信中感嘆道:「古之辭世者或被發陽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仆坐而獲逸,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祥。」[3]王羲之虔誠信奉五斗米道,所以更增強了辭世遁隱的急切之心。
(2)王羲之山水游處之作
。
2、山水游處對文學創作影響的具體體現
(1)促成山水審美意識的崛興
(2)為我國文學添加了山水題材
三、談玄論佛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1、談玄論佛的代表文士及其創作
郭璞、孫綽、許詢、盧諶、庾亮、孫盛
2、談玄論佛對文學創作影響的具體體現
四、飲酒食葯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1、飲酒食葯寄託的代表文士及其創作
何晏、陶淵明《飲酒》組詩、王羲之、
2、飲酒食葯對文學創作影響的具體體現
五、藝文往返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1藝文往返的代表文士及其創作
王羲之《蘭亭集序》、
2藝文往返對文學創作影響的具體體現有宋一代文豪蘇東坡曾在《追和陶淵明詩引》一文中,盛贊陶淵明:「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雖說李白、杜甫比不上陶淵明這一論點有待商榷,但總體上較為公允地評價了陶詩的大致風貌。前代不乏有人喜愛陶翁、倡導陶詩,但影響皆不及蘇東坡。自蘇軾公開倡導陶詩,使陶詩漸漸進入世人的眼球,經歷時間的洗練之後,終於獲得應有的文史地位。那麼,陶淵明作為東晉有名的隱士與中國首位成就很大的田園詩人,他的文士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對他田園詩歌的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是我們須探討的一大命題。
4.3.1.2陶淵明其人
陶淵明,亦稱陶潛(晚年更名為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今江西省九江(東晉時稱潯陽柴桑)人。關於陶淵明的生卒年,學術界歷來存有異議。有學者根據《宋書·隱逸傳》(南朝·沈約著作),認為陶淵明生於公元三百六十五年;也有學者從陶淵明詩歌中尋求論據,得出陶翁生於公元三百五十二年。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有名的戰將陶侃,文武雙全而人格高尚;陶淵明小時喪父,寄居於外祖父孟嘉家裡,孟嘉是當時的名仕,尤愛喝酒,藏書頗豐,對陶淵明的成長產生很大影響。陶淵明作為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隱士,也是東晉乃至整個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典範。陶淵明一生的大致經歷,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二十九歲以前,主要是讀書生涯;二十九歲到四十一歲,入世為官生涯;四十一歲之後,躬耕田園生涯。《五柳先生傳》較好地概括了陶淵明主要的生活境況與人生追求,成為詩人自己的人生寫照之一。在國人眼中,提起陶淵明,總繞不過「菊花」、「酒」、「孤雲」一類詞,這些詞幾乎成為他的代名詞。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把「菊花」吟成了自身的寫照,譜寫出一曲隱士永恆的詩;「性嗜酒」、「少飲輒醉」、「曾不戀情去留」,酒是陶淵明永恆的朋友,也是陶淵明鮮明性格的描繪;「萬物各有托,孤雲獨無依」,獨身一人、遨遊高空的孤雲,既是詩人一生孤獨無助、無人解懷的悲歌吟唱,也是陶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精神的高貴書寫。我們基本很難從陶淵明的一生找出輝煌騰達的時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獨立人格,促使詩人幾度辭官,終歸田園。陶淵明去世之後,曾數次拜訪過他的顏延之為他做了《陶徵士誄》,其中,「畏榮好古,薄身厚志」當為陶翁一生的真實寫照與高度概括。
陶淵明作為東晉有名的文士,他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飲酒寄託;其二,辭官歸隱,淡泊明志;其三,田園生活中的藝文往返。
結語(約500字)
致謝
『玖』 急求一篇關於文學方面的論文!
一、小說之美探蹤 對於一個小說讀者而言,如何鑒賞小說固然十分重要,但首先還得明確我們為何要鑒賞小說,或者說,小說之美究竟表現在哪裡。現代網路玄幻小說的美學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逼真之美 在玄幻小說設定的某種情形下,遵從現代制度、法則和科學思想等,體現出一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即玄幻小說也不是天馬行空,隨心所欲的。瑰異而不失真。反而像卡夫卡的變形記那樣,成為了現實的一面照妖鏡。 一方面,小說可以在更廣闊的程度上對生活作如實、具體的描寫;另一方面,小說對生活的逼真摹寫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又必須以刻畫小說人物為中心,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因而,小說人物形象的逼真才是小說逼真之美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內容。也正是如此,小說的逼真之美也就不是以量的多少來衡量,而是看作者所反映的生活真實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審美內涵的典型性,或是否體現了作家崇高的審美理想。小說一旦將生活的真實轉化為藝術的真實之後,它就能在讀者想像的世界裡創造出一個遠比生活的真實更具特色、更具魅力、更具新鮮感的嶄新境界。 2.豐厚之美 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藝術更是以寫人為中心,因而,小說的豐厚之美重點則在於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多大的概括性、寬泛性或多義性。小說家運用形象思維來創造形象,而形象總是永遠大於思想的。或者說,小說形象總有確定的一面(作品所賦予形象的含義),也有不確定的一面(讀者憑借自己的經驗與修養對形象的體會與鑒賞),這樣,對小說內容的理解也就不是單純劃一的了,從而體現出小說的豐厚之美。換句話說,小說讀者從確定的一面見出不確定的一面,以自己的經驗和修養對它那不確定的一面給予種種不同的確定,這即是形象單純而內容豐厚的小說之所以吸引人的奧秘之一。 3.鑄靈之美 所謂鑄靈之美,即指小說能夠凈化人的心靈,鑄造人的靈魂。人性不是消極地由社會所賦予,它的生理基礎帶有一定的遺傳性,但其根本的還在於後天培養。人的可貴之處,也在於人的大腦具有可塑性和創造性。(你可以就自己的月度范圍加些實例進去評論一下) 二、小說鑒賞的審美要求 1.從「看故事」到「看人物」 玄幻小說的人物(1是具有現實中人的品質、2是有科幻色彩的能力。二者結合,可以體現出超越現實的物質樊籬而依舊被道德樊籬阻擋的矛盾,更好的反喻現實。你自己寫,我沒時間展開了) 2.努力捕捉豐厚的生活底蘊 正由於小說所表現的生活蘊藏了豐厚的內涵,西方美學家往往把這種生活形象稱作「有意味的形式」,我國古代美學家則把它稱之為「象外之象」或「理外之理」。就鑒賞而言,從小說生活形象中發現它的意義,捕捉它的底蘊,或者說從「有意味的形式」中咀嚼出「意味」來,也就成了小說鑒賞的另一重要任務。 三、從小說鑒賞的基本途徑與方法看玄幻小說 (一)人物的鑒賞 1.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2.人物的行動、語言和心理(玄幻小說意識流方面可以多分析一點,還有關於戰斗場面的描寫) 3.從作品假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來理解人物 4.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對人物作面面觀 5.從神魔鬼怪形象中悟出人情 (二)情節的鑒賞 1.玄幻小說的情節特徵 2.人物命運和作品主題的美學特徵 3.見微知著,從場面和細節分析情節對表現主題的意義 4. 組織情節的藝術匠心 (三)環境的鑒賞 1.分析環境對主題思想的暗示(假定環境,如穿越,特異功能等) 2.分析環境對人物形象的烘托 3.分析環境對小說氛圍的創造 4.分析環境對小說情節的推動 (四)主題的鑒賞 1.從作者背景看主題 2.從人物塑造看主題 3.從情節發展看主題 4.從語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題 5.從整體傾向看主題 (五)語言的鑒賞 1.注意鑒賞人物語言的個性特色 2.從體味細節到把握情節 3. 從分析主題到欣賞技巧 四、玄幻小說的社會意義與美學價值分析。 好了,時間和篇幅關系,我給你寫了部分內容和提綱框架,剩下的靠你自己了。 有這個提綱,2000字到10萬字都有得寫。。 好累。。。
『拾』 求一篇關於文學與XX的區別或不同的小論文
淺談音樂與文學.pdf
論文庫裡面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