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斧是不自量力嗎議論文
A. 一篇議論文班門弄斧是不自量力嗎700字
採石江畔,來往的文人墨客總愛在他的墓前提詩。一日,一位名曰梅之渙的文人經過,見此情景,便憤然在墓前提曰:「採石江畔一壞土,李白詩名傳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其是在諷刺那些自不量力的人,這便是班門弄斧的典故。我對梅之渙的認識不敢恭維。
我認為敢於在名家前面顯示才能、提出異議的人往往自我意思強,能大膽的表現自己。老子說過「自勝者強」,現代革命家陳毅也說:「人就是應該有頑強表現自己的精神。」伯樂當年發現千里馬,不也就是千里馬不凡的一聲長嘶嗎?《史記》寫毛遂自薦時,面對平原君的不信任,毛遂的一番論述頗為精彩:「這是因為我到今天才叫你看到這錐子,要是你早點把它放在袋裡,難道光露個尖兒嗎?」毛遂自比冒尖的錐子,而他正是具有了這種自我意識才贏得了展示才能、留名青史的機會。反之,若不敢在魯班門前耍耍「大斧」,就沒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豈不碌碌一生?
同時,「班門弄斧」貴在於有認真的科學態度,向權威提出質疑,不人雲亦雲。富蘭克林就敢於向權威挑戰,以風箏試驗推翻了巴黎皇家學院羅勤院長的觀點,證實打雷是一種放電現象。我國女科學家修瑞娟也是如此,敢於提出不同觀點,最終她的微循環機製得到了世界的公認,被稱為「修氏理論」。其實,「大斧」到底「耍」得是否完美並不重要,至多在高手面前露個破綻,貽笑大方,總比那些怯懦保守而又自高自狹的「老朽」強上千倍萬倍。
B. 班門弄斧是不自量力嗎 議論文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准。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形象回。有些同學寫議論答文,常擺出說大道理的架式,將哲學原理和辯證法的術語一股腦搬出來,以求說理的充分、透徹,但效果適得其反。
一個道理有一千種說法,要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要顯形象生動之效,除了採用比喻、類比、事例等論證方法外,形象暢達乃至華美的語言必不可少.修飾議論文的語言,注意運用比喻、排比、對偶和反復等修辭,使文章形成華美流暢感;注意運用假設句、反問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強不可辯駁之勢。修飾語言之功,雖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積久成習,自然會有長進.
C. 一篇議論文,《班門弄斧是不自量力》500字
「班門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這一成語雛形始於唐代,而脫俗於元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王氏伯仲唱和詩序》中說:「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班,指魯班,戰國時魯國的著名木匠,善於製作精巧的器具。郢,指楚國郢都的匠石,也是個身懷絕技的木匠。在《莊子》和《徐無鬼》篇中,說匠石掄起大斧,能把郢人鼻尖上的薄如蠅翅的白粉削掉,而郢人的鼻子卻毫無損傷。柳宗元的話意思是:在魯班和匠石的門前,擺弄使用大斧的技術,這是厚著臉皮罷了。元代戲劇家關漢卿也說:「弄斧班門,徒遺笑耳。」關漢卿的話意思是:班門弄斧,只留下可笑罷了。由此可見,從柳宗元到關漢卿,他們都是不主張班門弄斧的,鄙棄班門弄斧的。在前人看來,班門弄斧簡直成了不自量力的代名詞了。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該不該提倡班門弄斧呢?
在人類歷史上,斗膽班門弄斧者層出不窮,牛頓就是其中一個。年輕的牛頓,經過嚴密的推算,得出他的第一個運動定律。那時,他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這個追求真理的牛頓馬上跑到英國皇家學院,在眾多學者面前宣布他的研究成果。然而,當時牛頓得到的卻是譏笑:「瘋子!狂徒!」那些學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他們認為牛頓是在班門弄斧。可歷史事實告訴人們,正是這個「狂徒」成了萬世傳頌的科學巨匠。
對於牛頓那樣的班門弄斧者,我們首先要肯定他敢於向行家拂戰的勇氣。明知是行家,也要和你比試比試,這要經受得住那些鋪天蓋地的責難。「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歷代多少奇才曾消失在人言這個深淵里。然而班門弄斧者卻能知難而進,「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真是何等的勇氣啊!
的確,要想提高專業水平,是一定要做班門弄斧者的。數學家華羅庚說得好:「弄斧必到班門,你要耍斧頭就要到班門那兒去耍。」因為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魯班」究竟有多大本領?我比你究竟差多少?這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找出差距,取長補短,使自己的本領逐漸接近「魯班」,甚至超過「魯班」。因此,有志者就應該大膽找「魯班」去比試,一次次比較,一次次探索,差距就會越來越短,水平就會不斷提高。唐代的賈島認識大文學家韓愈之後,每寫一篇文章就拿給他看,請他指點,甚至與他賦詩競技,學問大進,最終成為大詩人。可見班門弄斧有利於專業水平的提高。 古代孔子提倡學習要「不恥下問」,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提倡「班門弄斧」。不恥下問,誠然是一種做學問的辦法,不懂就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大有裨益。但學識淺於己者,值得借鑒的畢竟不會很多,如果班門弄斧,向「魯班」發問,所得必然較多,要不然又怎稱他為「魯班」呢?因此,班門弄斧比不恥下問更有利於專業水平的提高。
其實,班門弄斧對「魯班」也有好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專家也不是什麼都懂的。與「弄斧人」的比試,既可發現自己的不足,也可交流經驗,切磋學問,這無疑更有利於對問題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班門弄斧還有助於發現人才。何以為證?法拉第當年若不是自薦做戴維的助手,那麼電磁學歷史必將改寫了。「弄斧人」敢於把自己的才能公之於眾,服務於眾,也不愧為人才。事實上,正是班門弄斧使一批批無名小輩脫穎而出,成為偉人。 21世紀是人類社會飛躍前進的時代,科學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中華民族,是否會被時代所淘汰,就在於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怎樣努力奮鬥了。為了使自己迅速提高專業水平,成為真正有用人才,成為中華騰飛的一股動力,我們應該敢於班門弄斧。
D. 給我一篇以班門弄斧是利還是弊的議論文,急
班門弄斧是利
契訶夫有句名言:「小狗不應該因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亂不安,所有的狗都應該大聲叫——就按上帝給的嗓門大聲叫好了。」
我們不是狗,而是更為高級的人類。因而對於我們來說可不是叫喚幾聲就能解決問題的,我們得用自然賦予的思想「叫喚」,讓世上的人聽到。而所謂的「大狗」自然是指權威,向權威挑戰,無異於班門弄斧。但是,班門弄斧就真的值得嘲笑嗎?
我說,當然不是!不但不能嘲笑,而且就是要「班門弄斧」。
首先,班門弄斧不為過。社會要進步,人類要發展,就不能只依賴著前人的思想與成果,而是要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如果一個人有了新的發展或是創造出了新的理論,卻怯於向權威挑戰,怯於直面世人的流言蜚語,怯於出自己的丑,贍前顧後,那麼人類文明的發展不知要倒退多少年。試想,伽俐略要是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下打退堂鼓,放棄了上比薩斜塔做雙球落體實驗的想法,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言論還要統治多少年?如果哥白尼害怕教會勢力的鎮壓,沒敢發表「日心說」的論文,人類天文學的進程又會陷入怎樣的情況?沒有這些敢於班門弄斧的人,社會便難以進步。
其次,「弄斧」就應該打「班門」。就算我們有再多的發現與創造,就算我們再怎麼肯定自己的正確,不去「班門」與大師切磋,都沒有辦法讓別人(也包括大師本人)信服。詩仙李白有詩曰:「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孔子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聖人吧。李白何德何能,居然在孔老夫子面前如此狂妄?他是不自量力嗎?非也。他是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豪氣,而不是想要把孔子比下去。「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狂放如斯,縱是才學與孔子無法相提並論(也沒有可比),也不妨礙他成為詩壇上一顆與眾不同的明星。
美國有一名高中生,在一次全國中學生統考中,50題對了48道,這已經是個難得的成績了吧!可他並不滿足,經過仔細的計算,他發現標准答案有誤。經過教育部十幾名數學專家的嚴密審核,他們也不得不紅著臉承認「我們錯了」,並給數以十萬計的學生加分。
班門弄斧,是我們提升自我水平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我們不應該怯於挑戰權威,而要相信真理,就是要「班門弄斧」。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四分五裂,群雄逐鹿,爭霸天下。政治癒混亂,思想愈光輝燦爛,各家學派的思想精髓如同一把把的利劍,斬亂麻,開混沌,照亮黑夜。蘇秦、張儀、公孫衍游說各國,縱橫捭闔。思想家、哲學家、雄辯家,層出不窮。有人說,越是統一,政治穩定,思想越容易僵化,越停滯不前,果真如此嗎?
班門弄斧 眾人皆知的成語的教育意義已經被人徹底顛覆。魯班門前弄大斧,是敢於向前人挑戰的典範
韓寒的青春反叛,二月丫頭的低胸無罪,木子美的**日記,無一不遭到質疑和譴責,也無一不受到支持和追隨。我們不禁要問:孰是孰非,誰的觀點正確?政治老師在很早就告訴我們:符合「馬#主義毛##思想」的就是正確。那麼現在是不是說符合「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思想就是正確的?如果是,那以後呢?什麼才是正確的?恐怕沒有準確答案。
E. 高中作文 《班門弄斧是自不量力嗎》 1千字左右
班門弄斧不自量力嗎
從古至今,無論在字典里還是在人們口中,總認為「班門弄斧」就是在行家裡手面前賣弄自己的才能,因而容易受到眾人的鄙薄和否定。顯然,社會上對班門弄斧的人總是排斥的,但是為什麼非要把弄斧者往壞處想呢?我認為,敢在魯班面前弄斧的人,一定是個敢於向權威挑戰的人,其精神是值得稱道的。
陳景潤曾偶然發現華羅庚數學著作里的錯誤,寫信給華教授,華教授真誠地接受了批評並及時作了改正,並且因此發現了這顆數學新星,為陳景潤日後輝煌成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說明,敢班門弄斧者絕非平庸之人,在「弄斧」中他既指正了高手的不足也對自己的新學之物作了一些肯定與修改。事實證明,一個人若想要有所提高,也只有到「班門」那兒弄斧,才能求得「真經」。
《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無名小輩」在關公門前使刀弄槍的數不勝數,最後一個乃是魏將龐德,他在關公風頭最盛時請命出征,不時在關公面前使刀。其刀法令關公擊節叫好,雖然最終關公在「溫酒斬華雄」之類的豐功偉績後添了一條擒於禁,斬龐德的赫赫武功,但世人從未恥笑龐德「不自量力」。可見,到班門去弄斧之人,是要有非凡的勇氣的。自滿者,不會去請教,因為他覺得沒人可以去自己相比。自暴自棄者,亦不會去,因為他缺乏信心,太看輕自己,唯有自信且謙虛之人,才會去班門「獻」藝。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頌揚嗎?
英國人塞繆爾.約翰說過:「無愧於有理性的人生活,必須永遠在進取中度過,」「弄斧」之人為求得真才實學敢於在班門面前「獻」藝,這說明他們身上有一種不斷探索開拓的精神。人類在發展中不斷會發現新的奧秘,如果墨守成規,沒有一種挑戰精神,我們這個世界就不會進步。
在科學的發展史上,有不少偉人是「班門弄斧」而取得成功的。所以,我們要提倡「班門弄斧」,正是指要善於學習前人理論,而在此基礎上,又敢於破除權威的影響,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一種對待權威的態度是科學的、全面的。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權威不等於科學,權威的理論更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就說木匠的祖師魯班,他的手藝再高明,也不能和現代的科學工藝相比。我們又怎能總抱著「祖師」的牌子不放,不敢越雷池一步呢?
不敢「班門弄斧」,正是由於受權威的左右,失去了自我。不敢「班門弄斧」,就不能推陳出新,歷史怎能向前發展,科學怎能更快的進步?
而「班門弄斧」,是不盲從、有主見的表現,是敢於發表自己的思想的表現。這樣的精神,正是我們社會所缺少的。
望採納
F. 班門弄斧是不自量力嗎作文
班門弄斧不自量力嗎
從古至今,無論在字典里還是在人們口中,總認為「班門弄斧」就是在行家裡手面前賣弄自己的才能,因而容易受到眾人的鄙薄和否定.顯然,社會上對班門弄斧的人總是排斥的,但是為什麼非要把弄斧者往壞處想呢?我認為,敢在魯班面前弄斧的人,一定是個敢於向權威挑戰的人,其精神是值得稱道的.
陳景潤曾偶然發現華羅庚數學著作里的錯誤,寫信給華教授,華教授真誠地接受了批評並及時作了改正,並且因此發現了這顆數學新星,為陳景潤日後輝煌成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說明,敢班門弄斧者絕非平庸之人,在「弄斧」中他既指正了高手的不足也對自己的新學之物作了一些肯定與修改.事實證明,一個人若想要有所提高,也只有到「班門」那兒弄斧,才能求得「真經」.
《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無名小輩」在關公門前使刀弄槍的數不勝數,最後一個乃是魏將龐德,他在關公風頭最盛時請命出征,不時在關公面前使刀.其刀法令關公擊節叫好,雖然最終關公在「溫酒斬華雄」之類的豐功偉績後添了一條擒於禁,斬龐德的赫赫武功,但世人從未恥笑龐德「不自量力」.可見,到班門去弄斧之人,是要有非凡的勇氣的.自滿者,不會去請教,因為他覺得沒人可以去自己相比.自暴自棄者,因為他缺乏信心,太看輕自己,唯有自信且謙虛之人,才會去班門「獻」藝.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頌揚嗎?
英國人塞繆爾.約翰說過:「無愧於有理性的人生活,必須永遠在進取中度過,」「弄斧」之人為求得真才實學敢於在班門面前「獻」藝,這說明他們身上有一種不斷探索開拓的精神.人類在發展中不斷會發現新的奧秘,如果墨守成規,沒有一種挑戰精神,我們這個世界就不會進步.
在科學的發展史上,有不少偉人是「班門弄斧」而取得成功的.所以,我們要提倡「班門弄斧」,正是指要善於學習前人理論,而在此基礎上,又敢於破除權威的影響,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一種對待權威的態度是科學的、全面的.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權威不等於科學,權威的理論更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就說木匠的祖師魯班,他的手藝再高明,也不能和現代的科學工藝相比.我們又怎能總抱著「祖師」的牌子不放,不敢越雷池一步呢?
不敢「班門弄斧」,正是由於受權威的左右,失去了自我.不敢「班門弄斧」,就不能推陳出新,歷史怎能向前發展,科學怎能更快的進步?
而「班門弄斧」,是不盲從、有主見的表現,是敢於發表自己的思想的表現.這樣的精神,正是我們社會所缺少的.
G. 班門弄斧不自量力嗎作文
班門弄斧不自量力嗎
從古至今,無論在字典里還是在人們口中,總認為「班門弄斧」就是在行家裡手面前賣弄自己的才能,因而容易受到眾人的鄙薄和否定。顯然,社會上對班門弄斧的人總是排斥的,但是為什麼非要把弄斧者往壞處想呢?我認為,敢在魯班面前弄斧的人,一定是個敢於向權威挑戰的人,其精神是值得稱道的。
陳景潤曾偶然發現華羅庚數學著作里的錯誤,寫信給華教授,華教授真誠地接受了批評並及時作了改正,並且因此發現了這顆數學新星,為陳景潤日後輝煌成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說明,敢班門弄斧者絕非平庸之人,在「弄斧」中他既指正了高手的不足也對自己的新學之物作了一些肯定與修改。事實證明,一個人若想要有所提高,也只有到「班門」那兒弄斧,才能求得「真經」。
《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無名小輩」在關公門前使刀弄槍的數不勝數,最後一個乃是魏將龐德,他在關公風頭最盛時請命出征,不時在關公面前使刀。其刀法令關公擊節叫好,雖然最終關公在「溫酒斬華雄」之類的豐功偉績後添了一條擒於禁,斬龐德的赫赫武功,但世人從未恥笑龐德「不自量力」。可見,到班門去弄斧之人,是要有非凡的勇氣的。自滿者,不會去請教,因為他覺得沒人可以去自己相比。自暴自棄者,亦不會去,因為他缺乏信心,太看輕自己,唯有自信且謙虛之人,才會去班門「獻」藝。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頌揚嗎?
英國人塞繆爾.約翰說過:「無愧於有理性的人生活,必須永遠在進取中度過,」「弄斧」之人為求得真才實學敢於在班門面前「獻」藝,這說明他們身上有一種不斷探索開拓的精神。人類在發展中不斷會發現新的奧秘,如果墨守成規,沒有一種挑戰精神,我們這個世界就不會進步。
在科學的發展史上,有不少偉人是「班門弄斧」而取得成功的。所以,我們要提倡「班門弄斧」,正是指要善於學習前人理論,而在此基礎上,又敢於破除權威的影響,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一種對待權威的態度是科學的、全面的。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權威不等於科學,權威的理論更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就說木匠的祖師魯班,他的手藝再高明,也不能和現代的科學工藝相比。我們又怎能總抱著「祖師」的牌子不放,不敢越雷池一步呢?
不敢「班門弄斧」,正是由於受權威的左右,失去了自我。不敢「班門弄斧」,就不能推陳出新,歷史怎能向前發展,科學怎能更快的進步?
而「班門弄斧」,是不盲從、有主見的表現,是敢於發表自己的思想的表現。這樣的精神,正是我們社會所缺少的。
H. 班門弄斧是不自量力嗎議論文
「班門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這一成語雛形始於唐代,而脫俗於元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王氏伯仲唱和詩序》中說:「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班,指魯班,戰國時魯國的著名木匠,善於製作精巧的器具.郢,指楚國郢都的匠石,也是個身懷絕技的木匠.在《莊子》和《徐無鬼》篇中,說匠石掄起大斧,能把郢人鼻尖上的薄如蠅翅的白粉削掉,而郢人的鼻子卻毫無損傷.柳宗元的話意思是:在魯班和匠石的門前,擺弄使用大斧的技術,這是厚著臉皮罷了.元代戲劇家關漢卿也說:「弄斧班門,徒遺笑耳.」關漢卿的話意思是:班門弄斧,只留下可笑罷了.由此可見,從柳宗元到關漢卿,他們都是不主張班門弄斧的,鄙棄班門弄斧的.在前人看來,班門弄斧簡直成了不自量力的代名詞了.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該不該提倡班門弄斧呢?
在人類歷史上,斗膽班門弄斧者層出不窮,牛頓就是其中一個.年輕的牛頓,經過嚴密的推算,得出他的第一個運動定律.那時,他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這個追求真理的牛頓馬上跑到英國皇家學院,在眾多學者面前宣布他的研究成果.然而,當時牛頓得到的卻是譏笑:「瘋子!狂徒!」那些學者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他們認為牛頓是在班門弄斧.可歷史事實告訴人們,正是這個「狂徒」成了萬世傳頌的科學巨匠.
對於牛頓那樣的班門弄斧者,我們首先要肯定他敢於向行家拂戰的勇氣.明知是行家,也要和你比試比試,這要經受得住那些鋪天蓋地的責難.「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歷代多少奇才曾消失在人言這個深淵里.然而班門弄斧者卻能知難而進,「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真是何等的勇氣啊!
的確,要想提高專業水平,是一定要做班門弄斧者的.數學家華羅庚說得好:「弄斧必到班門,你要耍斧頭就要到班門那兒去耍.」因為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魯班」究竟有多大本領?我比你究竟差多少?這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找出差距,取長補短,使自己的本領逐漸接近「魯班」,甚至超過「魯班」.因此,有志者就應該大膽找「魯班」去比試,一次次比較,一次次探索,差距就會越來越短,水平就會不斷提高.唐代的賈島認識大文學家韓愈之後,每寫一篇文章就拿給他看,請他指點,甚至與他賦詩競技,學問大進,最終成為大詩人.可見班門弄斧有利於專業水平的提高.古代孔子提倡學習要「不恥下問」,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提倡「班門弄斧」.不恥下問,誠然是一種做學問的辦法,不懂就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大有裨益.但學識淺於己者,值得借鑒的畢竟不會很多,如果班門弄斧,向「魯班」發問,所得必然較多,要不然又怎稱他為「魯班」呢?因此,班門弄斧比不恥下問更有利於專業水平的提高.
其實,班門弄斧對「魯班」也有好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專家也不是什麼都懂的.與「弄斧人」的比試,既可發現自己的不足,也可交流經驗,切磋學問,這無疑更有利於對問題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班門弄斧還有助於發現人才.何以為證?法拉第當年若不是自薦做戴維的助手,那麼電磁學歷史必將改寫了.「弄斧人」敢於把自己的才能公之於眾,服務於眾,也不愧為人才.事實上,正是班門弄斧使一批批無名小輩脫穎而出,成為偉人.21世紀是人類社會飛躍前進的時代,科學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中華民族,是否會被時代所淘汰,就在於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怎樣努力奮鬥了.為了使自己迅速提高專業水平,成為真正有用人才,成為中華騰飛的一股動力,我們應該敢於班門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