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規劃論文
㈠ 你對自己的養老有什麼計劃你覺得應該怎麼正確規劃
等我退休了以後我要到全國各地去旅遊,等到身體玩不動了,就回到家鄉,找一個比較好的養老院住。
㈡ 幫忙寫一份1500字的養老規劃,謝謝...
建議先只給子女支付給首付,辦理房貸,建議20年期的,因為房價只會上漲的!
將日常一些費用縮減至3000~~然後你們夫妻二人替子女償還前10年的房貸!後期只能期待你的兒子有個好的表現。。。。。。或者賣掉!你們夫妻二人至少需要留50000現金在二人的戶頭上,以備不時之需!
㈢ 如何規劃我個人的養老問題
政府有義務,但是個人更有責任,不一定非要靠子女來進行養老,可以自己在年輕時進行養老規劃達到自己解決養老問題。政府現在出台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也正在試點,就這兩種保險,很多符合參加條件的人還不想加入,很多人還問是不是可以不繳納,所以個人一定要有意識,不知道樓主是什麼時候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的,如果現在還年輕,不要靠子女,靠你自己就能解決,如果樓主已經不再年輕了,那麼樓主考慮這個問題是有點晚了,更要注意規劃,只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畢竟咱們現在還不是共產主義社會,還只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階段。話不好聽,希望樓主理解,個人不贊成把什麼問題都推向政府層面,搞的自己沒有一點責任似的。
㈣ 求一篇關於養老保險的論文大綱
這么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怎麼才懸賞10分?那我就簡要了。
概述:保險的起源。(最早的人壽保險雛形是源自於公元一世紀時羅馬的一個宗教團體組織),西方國家養老保險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有其深刻的制度文化根源並植根於西方特定的社會結構條件。當前世界各國都養老保險做為社會保險最重要的險種...(可以調閱相關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相關內容補充)。社會保險制度分析表明,養老保險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深深植根於特定製度文化環境和社會結構條件,並產生於特定的歷史背景。
一、現階段世界各國對養老保險的管理,並結合我國養老保險的現狀(以支定收,略有積累)闡述。
1、分析現階段我國養老保險與世界發達國家養老保險的根本差距;
2、我國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例:東西、南北地區差異,利率、替代率等方面);
3、養老保險延伸出的其他問題(如:擴面與征繳,社會發展與社平等)。
二、現階段世界各國對養老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我國養老保險與商業保險。
1、分析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商業保險涵蓋范圍和我國的商業保險;
2、我國的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的補充;
3、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幾大差異(渠道、來源、作用、功能、對象等)。相關材料比較多。
三、現階段發達國家與我國在目的的不同。
1、保障能力(以高福利國家為例,參保職工在繳納時往往由國家提供,參保職工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前選擇不同的繳費額能夠在領取不低於某一待遇);
2、保障對象(以我國為例,企業在傳制時期的特殊政策,這是與西方發達的高福利國家典型差異的地方);
3、政策不同(這個你可以在上條的內容擴展,並發揮)
四、我國在現階段,政府在政策方面對養老保險的不足。
(可以結合不同地區對此問題展開說明,這方面東西很多,就不列舉了)
五、收尾並對社保基金的運行作闡述。
綜上,可以作為論文的大綱,細節可以調整。養老保險的東西很多,其實以上的小點中,都可以拿出完成一個獨立的論文。希望能幫到你。最後,說一句,你太小氣了。才10分,不過,我覺得你若按我說得寫,以上這些夠你完成一個好論文的了。
㈤ 幫忙寫一篇養老規劃的論文
可以幫你報一些數據,但具本論文可以根據數據來寫,因為寫需要花點時間,
第一、60歲退休後一般預計壽命是80歲,因為據最新資料統計人均壽命為80歲
第二、按目前的生活水準,退休20年一般計兩人(夫妻)生活費一餐15(以快餐為標准)一日三餐不計醫療,水電,紅白喜事人情用禮日用等開支
第三、預計費用按一般中等城市標准就生活費20年大楖在40至60
第四、預計醫療費用是月均在200至500元左右
第五、按近幾年年通賬率在10%左右
第六、預期養老費用二人大概在100萬左右
第七、養老可以多方面投資,多渠道分散,如基金、股票、期貨,零存整取、社保,商業保險包括醫療、養老、重疾、投資分紅等
第八、購習養老保險一般是根據個人目前最需要的或是應該防範或是未來不可預期的風險存在因素來確定,需要購買的標准一般是按個人的風險,如房貸差額或養老、醫療、小孩教育、父母養老醫療費用等,保額至少達到總額的70%,可參考(30年你拿什麼養老)一書
第九、投資回報率在10%至25%,(所以一定要考慮可以復利計息的保險產品)
第十、用房產養老目前來說很難,但未來的房價是不可預期的,必盡目前擁有多套房產的都是些上流或是高端人士,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還是不實際。
第十一、除第七條外,還可以投資房產、證券、國券、收藏品等。
㈥ 你會如何規劃自己的養老生活
老齡化問題逐步顯現,對於年輕而言,沒有體會,但是對於醫務工作者、養老院工作人員而言,他們的體會非常深刻。養老院一床難求、醫院的老年人住院人滿為患,都是老齡化的表現形式。
很多老年人年輕時候大手大腳,沒有養老規劃,把所有的積蓄都拿來享受了,或者把錢都拿來給了孩子去買房買車,而自己沒有留下養老錢,最後把所有的養老壓力都託付給孩子。這樣其實是不合理的。
並不是給孩子買車買房不對,但是這些前提是你必須對自己的狀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現在你的身體狀況怎麼樣?你將來選擇需要在哪個城市養老?你退休後的收入情況怎樣?這些都影響著你的養老規劃。
一線城市的養老成本過高,需要多預留養老金,以防不時之需
一線城市,養老還養孩子開銷都很大,在一線城市,孩子的獨立生活需求更強烈,一旦工作,條件好的,基本都會獨立居住,掏空父母的錢付完首付,自己還貸。但是直接影響了自己養老生活。通常情況,在一線城市,無論是進養老院還是請保姆照顧,一個月開銷至少4000,這還不算時而生病的醫葯費,所以至少得預留50萬元。
如果身體健康,對於醫療水平要求不高,可以選擇去異地養老
其實很多小城市的養老環境很好,城市小,人口少,不擁擠,出行方便,最重要的是空氣少。小城市的工業化水平不高,甚至沒有工廠,空氣污染小,對老年人擁有健康的身體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這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小城市的醫療水平沒有大城市好,也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根據你的身體健康水平來分析可不可以選擇這種方式。
一般很注重養老生活的基本都是原本生活水平較高的人,而對於原本生存需求比較低的一部分而言,最重要的養老問題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身體健康,老年生活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