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論文
① 論述當今國際戰略格局的論文2000字
一超多強,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帝擁有超過百個海外軍事基地,可以將他的力量毫無限制的投射到全球每一個角落,包括南極洲和北冰洋,擁有可以瞬間摧毀任何一個國家的核武器庫,擁有世界上可以說唯一完成全面信息化建設常規武器的軍隊,所以是一超
多強中的毛子,擁有可以媲美美國的核武器庫和戰略導彈部隊,雖然經濟爛如泥,但是靠著蘇聯雄厚的基礎仍然保持住傳統機械化部隊的可怕實力,加上普沙皇上任後大搞現代化建設,擁有極為強大的空中突擊力量,機械化達到頂峰,而且信息化建設也有了進步。
多強中的兔子,軍隊數量嚇死人,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強大工業實力,戰爭潛力可以在大型常規戰爭耗死任何一個單一國家,包括美帝。核武器數量防禦有餘,進攻可能不足,戰略導彈部隊不如美俄,但是足以對任何國家的核攻擊發動核反擊。隨著早早的信息化建設,加上傳統的數量絕對優勢,陸軍可以說世界第一。空軍和海軍正在飛速發展,但是海軍受到的阻力非常之大。是一個傳統的陸地強國,但是再向海空綜合強國發展中。
多強中的本子,陸軍在二戰後相對其他國家,包括歐盟,就是一坨屎,但是海軍發展可怕,屬於准核國家,空軍武器也十分先進,工業發達,但是人口嚴重不足,而且國家民族精神隨著二戰後本子的改革而受到削弱,所以戰斗意志肯定沒有二戰時的「蝗軍」那麼強,打一場局部戰爭具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但是打一場長期性的戰爭,很可能進入休克狀態。屬於傳統海空軍強國
多強中的歐盟,經濟非常強大,軍隊武器非常先進,但是由於各個國家之間縫隙,所謂歐洲軍團簡直就是一個多國大型武器展覽館,現在主要打手還是靠英法兩國,兩國在局部戰爭暴打小朋友的實力還行,但是由於人口的稀少,戰爭潛力較小。對待大國問題更喜歡搞平衡策略。
② 美國的世界政治格局的變遷論文
多久需要呢?
③ 淺析美國成為世界經濟格局中心的原因 論文
淺析美國成為世界經濟格局中心的原因
那很簡單,首先從一戰和二站,都不是主戰場,
我,給您寫。。
④ 當前世界格局發展趨勢有何特點 1000字論文
當代世界政治進程至少具有以下突出特點和發展趨勢: 1.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20世紀80 年代末兩極格局瓦解。這標志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開始...
⑤ 如何寫關於國際格局的歷史小論文
http://www.chinaiiss.org/history/
中國國際格局戰略研究網
進去看看,自己選擇最合適的內容。
⑥ 論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影響:
民族國家的興起,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歐洲削弱美日興起: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這場大戰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共產革命的蓬勃發展: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共產革命,使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從此共產主義便開始在世界各國擴散,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政黨或政權,直至冷戰結束,這情況才有所改變。
德國復仇:《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的到來, 凡爾塞和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30幾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對人類的精神和物質都造成了極大的摧毀。
民族國家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了。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佔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女人們是不被看作為「人」的。直到一戰爆發,男人們都被征去做了戰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婦殘,那個時候,養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於是女人們就出去工作,掙錢養家。雖然她們和男人做一樣的工作,她們得到的工資相對來說就少了很多。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軍事學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新技術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戰爭期間,才發明不久的飛機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很快進入實用階段。軍用飛機在戰場上成為一支新軍。飛機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在大戰期間,汽車的機動性引起人們的關注。戰前在歐洲和美國的街道上佔主導地位的馬車,很快被汽車取代。德國等原料缺乏的國家,為了應付敵方的封鎖,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戰士對物資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們不斷的改進生產流程,為生產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條件。
⑦ 從古至今中美世界格局關系論文2000字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
新時期中美關系應該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應該是積極的關系。雖然兩國社會制度、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發展階段不同,但雙方都應該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對方,用積極的行動推進各領域對話和合作。第二,應該是合作的關系。雙方應該攜手應對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復雜棘手的挑戰和問題,實現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第三,應該是全面的關系。雙方不僅應該深化經濟、反恐、防擴散、執法、能源、氣候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軍交往,還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不斷充實兩國關系戰略內涵。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取得良好開局。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之中,國際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和深化,各種全球性挑戰明顯增多。中美無論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方面,還是在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都擁有更加廣泛的共同利益。當前中美關系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重要發展機遇。兩國應該而且能夠攜手努力,共同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
一個良好的中美關系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加強對話和交流,增進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中美雙方決定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是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的重大舉措。相信在雙方國家元首特別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一定會取得積極成果。
中美關系新定位立足新起點,面向未來,它要求雙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以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審視和處理兩國關系,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機遇,共迎挑戰。正如美國重要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委員會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所言,「要解決21世紀的許多重大挑戰,美中夥伴關系不可或缺」,「美中關系向前發展的前提必須是一種致力於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諾」。
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是中美關系新航程的顯著特色。中美都強調了兩國同舟共濟的重要性,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前不久還引用中國古語「毋臨渴而掘井」來形容中美攜手合作的緊迫性。兩國決定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這是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的重大舉措,雙方將繼續加強就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的討論,不斷增進互信與合作。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的形勢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難關,這也是當前中美合作的重點。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經濟的列車駛入較為平坦的地區,它也需要中美兩國的引擎聯手拉動持續前進。
人類社會面臨的諸多挑戰為中美加強合作開辟了廣闊的視野。雙方不僅應深化經濟、反恐、防擴散、執法、能源、氣候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軍交往,還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不斷充實兩國關系戰略內涵。
新的航程展現新的前景。只要中美兩國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中美關系就能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就能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不斷作出貢獻
⑧ 國際形勢3000字論文
新年伊始,人們普遍關注預測國內的形勢走向,同時也十分關注國際風雲的變幻趨勢。筆者從經濟專家的視角,幫助大家點撥2008年國際形勢的三大看點: 第一,冷戰形勢又有所抬頭。今年恰逢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都面臨總統大選,兩國總統競相表現自我,製造國際摩擦,轉移國內視線。美國布希總統一直是鷹派代表,9.11後一直策劃發動反恐戰爭,至今看不到盡頭。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一直處於膠著狀態,最近,與伊朗又發生海上艦船危機。 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堅持自主發展,國力增強,正加緊拋出「新軍事學說」,將在2007—2015年期間投資1890億美元全面改造提升武力系統,重圓昔日強國之夢。俄遠程戰略轟炸機與航空母艦最近又恢復了全球的戰斗值班。 人們驚呼,世界冷戰格局結束近20年,今天又有重新抬頭之勢,世界似乎又加重了幾分不安寧的因素。呼籲由大國稱霸戰略轉向國際多邊主義的調解機制,力保世界和平。 第二,各國之間爭奪戰略資源和資本市場的「經濟戰爭」愈演愈烈。今年各國紛紛圍繞太空、極地、海洋三大戰略制高點展開戰略資源的爭奪。 美國繼續謀求太空霸權,宣布將於2031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的龐大計劃。隨之日本、德國、印度、俄羅斯、中國等國也競相實施探月登陸計劃,新一輪太空競爭開始了。太空競爭,表層是科技實力的競爭,背後是對戰略資源的競爭,這已成為21世紀世界競爭的新態勢。 第三,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幾個大國經濟發展出現新的格局。 一是美元持續貶值,等於從美國向世界各國輸送通貨膨脹,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面臨重大調整。 二是美國次級房產抵押貸款危機蔓延成災,拖累美國及世界經濟的增長。其所波及的影響,估計今年6月份能在低谷中見分曉。 三是國際油價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之後,一直在高點徘徊。國際能源形勢更為嚴峻,各國之間的能源大戰也會逐步升級,愈發增強了世界不安寧的氣氛。 四是世界原有的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日本)增長乏力,分別在1.5—2.3%左右。而新崛起的「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將增長強勁,增速分別在11—5%左右。四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50%以上。 我國要全面准確地分析把握國際形勢的基本格局及其走向,抓住機遇,主動應對,趨利避害,贏得國內經濟的更大發展。
⑨ 未來二十年世界地緣政治格局論文
論中國思想觀格局如何針對日本對付美國
如果你現在問我當初為什麼當兵,我的答案也是保家衛國,如果你問軍人該干什麼:我的想法很簡單,讓每一個國人都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地方住,不再受別國的欺辱。老百姓沒有吃的穿的,軍人就應該去別的地方為自己的人民搶過來,讓他們吃飽穿暖。有人敢欺辱我們的百姓,軍人就應該打過去,打到沒人敢欺負為止,這就是老百姓養我們的目的。」
A遲疑道:「首長,軍人守衛和平才是主旋律,您不覺得您的話是好戰言論?」
首長淡然道:「和平從來都是打出來的,還沒有聽說過真能守出來,打不贏別人什麼都是假的。好戰?你翻開歷史看看,全世界是和平的年代多,還是戰爭的年代多,軍人除了時刻准備戰爭還有別的選擇嗎?當沒有任何人敢欺負你的時候,軍人才稍有資格講『和平』兩個字!太祖早就說過,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B大聲問道:「首長,您剛才提到日本侵華,日本人到現在還不肯認錯,站在軍人的角度,您覺得應該和平相處,還是應該有其他選擇?」
首長:「還是那句話,你打不贏人家憑什麼讓人家認錯?事實上自古以來你別看華夏這么大,人家那麼小,可是日本從來沒有在實質意義的戰爭上吃過華夏的虧,反而老是被他打的狼狽不堪,所以日本從骨子裡是看不起華夏的,不會有其他國家的懼怕心理。整個華夏國仇家恨憋了這么多年,若是不能報仇雪恨,整個民族在心理上就是侏儒,靠看變態的抗日戰爭片來自慰是沒用的,再有錢都是假的。不需要想那麼多彎彎繞,華夏如果不能把日本踩下去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亞洲強國,他會不停給你使絆子,敢不斷挑釁你,不會讓你順利崛起,以此維護自己在亞洲的地位。同樣,日本如果不能把華夏踩下去,他也沒辦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強國,雙方會一直糾纏下去,所以兩個國家必須要有一場徹底的戰爭才能解決問題。」
在場是一陣嘩然,一夥人的緊張情緒已經被 首長一番話給消除了。A問道:「首長,如果我剛才沒聽錯的話,你說的是對日來一場『徹底的戰爭』?」
首長說道:「一場小規模戰爭對我國不利,就算打贏了也是麻煩不斷後患無窮,所以要麼不打,要打就往大了打,我不介意明白地說,我希望是一場滅國戰爭,一勞永逸地解決麻煩。只要解決了日本,我國的東面五十年內再也難以有人威脅到我們。周邊國家面對我們啟動的戰爭機器都要變老實。」
C霍然站了起來,大聲道:「首長。對日動武憑我們國家目前的實力的確佔了優勢。可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軍事實力尚比不上美國,一旦美國出手幫忙日本,我們的勝算並不大。」
首長說道:「打仗從來就沒有百分百的勝算。敢打就有勝算,不敢打就絕對沒有勝算,照你的理論,當年太祖就不會兵發朝鮮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隊對干。朝鮮一戰,美**隊再強大也已經有六十年不敢輕易和我軍正面交鋒。可以說是太祖在窮得勒緊褲腰帶的情況下南征北戰威震四方才給我們爭取到了六十年的有利發展局面,這是外交談判一萬次也換不來的,沒有軍事上的底氣,脊樑骨就硬不起來,外交就是扯淡。」
C毫不避諱地說道:「首長,我說的是一旦美國出手幫助日本,我們的勝算不大,我們的軍事實力尚不能和這兩個國家同時開戰。」
首長淡然道:「那就先把美國給搞垮了再說。」
眾人面面相覷,C皺眉道:「首長,我不客氣的說,憑我們的軍事實力就算單獨對上美國也夠嗆。」
首長說道:「小夥子,戰爭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搞垮美國不一定非要直接軍事對抗,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就是他們的致命傷,也是我堅持動武的著力點。」
A出聲道:「您覺得他們的社會制度有問題?或者說,您在否認西方的民主制度?」
首長:「可以這么說?」
A:「全世界的潮流都在追求民主,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您認為我們國家不該走民主的路?」
在坐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 首長身上,看他怎麼回答。
首長手指微微指了指自己身後的秘書,「我經常告訴他,看問題要看本質,不要被表面的假象給遮住眼睛,只要看清了問題的本質,才能牢牢掌控有利的戰略局面。小夥子,我問你,為什麼要追求民主?」
A沉吟了一會兒,他也說不太清楚,回道:「讓人民當家做主,享受充分自由的權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首長問道:「你確認實現民主後就能達到你說的?你不覺得你是在講笑話?」
一夥人面面相覷,這怎麼是笑話?A愕然道:「難道民主不就是追究這個目的嗎?」
「真的能達到這個目的嗎? 首長反問道:「你覺得那些先進的民主國家真的讓人民充分享受了自由?你覺得那些國家的人民真的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確認那些民主國家真正掌握權利的人是普通百姓而不是某些既得利益團體?你確認既得利益團體會管普通人民的死活?」
「這個……」陳奉剛無法給出准確回答,只能遲疑道:「應該能保障大多數人吧?專家學者不都這樣認為嗎?」
專家學者?秘書忍不住扶了扶眼鏡,貌似老 首長一直都是把專家學者當做使用工具的,曾有王八理論……
他偏頭看了眼,果然見老首長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貌似漫不經心地問道:「曾經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我們應該控制軍事發展來換取周邊國家的安心,避免華夏威脅論,你覺得應不應該聽他們的?」
A搖頭道:「那當然不行,沒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我們國家再怎麼發展也是別人眼裡的一頭肥豬。」
「知道就好,所以說不要被表面的東西給迷惑了眼睛。」 首長嘆道:「小夥子,我來告訴你我眼中所看到的那些所謂的西方民主制度。它據說起源於歐洲,不過在歐洲盛行多年一直是堆臭狗屎,大多歐洲國家窮得一塌糊塗,那時候連給華夏提鞋都不配,所謂的民主制度並沒有給他們百姓帶來任何好處,真正的興盛是在工業革命之後讓國家的軍事力量變得船堅炮利後才逐漸強行推向了全世界。」
看了眼給自己重換了瓶點滴的秘書 首長繼續說道:「所以說漫長的歷史過程早已經無數次用事實檢驗了一個事實,所謂的西方民主選舉純粹是扯淡。」
C接話道:「這個好像不足以證明在扯淡。」
首長看了他一眼,「那你說歐美民主選舉國家,關繫到國家安全和發展的相關國家核心機密會對老百姓公布嗎?」
C跟不上他的思維跳躍性,不知道老 首長這樣問是什麼意思,想了想只能說道:「肯定不會公布。」
首長微微點頭,「對咯,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會告訴老百姓的,說白了就是老百姓對事實根本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你讓大多數老百姓拿選票決定什麼?老百姓永遠不會用手中的選票去決定國家遙遠的將來該怎麼走,而只會看到自己眼前過的好不好,他們會覺得眼前誰當選能給自己帶來好處便把票投給誰。」
不少人微微點頭,因為老首長說的是很簡單的本質事實,不需要任何的懷疑,都屏氣凝神地豎起耳朵聽他繼續說下去。
「這樣一來就會產生一個致命的問題,希望能當選的政客自然要去討好老百姓,可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力都是不可能無限滿足老百姓**的,百姓不會滿足眼前的差不多,只會希望更好。百姓希望自己過得更好沒錯,可是國家的發展速度能不能跟上百姓的**需求要打個問號。」
「而那些選舉政客不會管那麼多,為了能選舉上位不得不投民眾所好,這樣一來必然要超出國家的承受能力。一旦國家承受不了了,最快速的解決辦法,就是要將壓力轉嫁出去,那自然而然就會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以此來滿足國內的需求。可對外侵略攫取利益的基礎是要有相應的軍事實力,否則還不知道是誰打誰。」
「你們可以看看現在所謂的那些民主先進國家,譬如美國、英國和法國之流,為什麼到了專家學者鼓吹的和平為主流的時代依然會不斷發動戰爭,那是他們的民主制度註定了無法讓國內民眾苦練內功來發展,你逼奢侈慣了的老百姓辛苦工作的話,老百姓立刻就會用選票來教訓你,所以他們國家要維持發展就必須要對外侵略。」
「當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喪失了對外軍事侵略的能力後,接下來必然是衰敗。當年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之所以會被美國給取代,就是喪失了肆意對外軍事侵略的能力,更早的海上強權荷蘭、西班牙之流莫不是如此。」
V沉吟道:「可是歐洲有些不侵略的國家也還是相當富裕。」
首長嘆道:「怎麼不侵略?二戰後的格局讓大家不好再胡亂打個不停,蘇聯九一年一解體,歐盟立刻在九一年成立,白人抱團和美國對全世界其他地區展開打壓搜刮,促成了他們的快速發展,我們國家至今還在他們的打壓之內,這難度不是變相的侵略?」一名叫張天長的中校站了起來問道:「首長,您的意思是說,我們國家不能向民主方向發展,如果要發展就要發動侵略戰爭?」
首長微微搖頭道:「我的意思是讓大家看清西方鼓吹的民主本質是什麼,究竟適不適合我們國家去跟風,別傻兮兮的一腦袋扎進去,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D問道:「那我們國家到底需不需要民主?」
首長回道:「當然需要,這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但要看是什麼樣的民主,是要一盤散沙式的民主,還是要握成一隻拳頭的民主。我們國家的人口太多,如果是一盤散沙式的民主,沙粒太多什麼事情都幹不了,印度就是擺在我們邊上的事實。如果一股腦的把西方的民主制度給搬進家裡來,那熱鬧可就大了,我們連下面一個村的民主選舉都亂七八糟,一旦推行到全國那就什麼事情也別幹了,十幾億人亂起來誰都控制不住,這正是國外想看到的。」
「所以我們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制度,叫做民主集中制。我們在民主發展上正走著一條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的道路,這是一條別人從來沒有走完的路,所以現在並不完善,也還需要繼續付出代價去完善,沒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只能是慢慢摸著石頭過河。」
「既然叫做民主集中制,那就是民主要發展,集中也不能放棄。民主能反應百姓的需求和需要。集中則是統籌考量,結合國情和國力來執行,不能盲目亂隨從百姓的願望,否則就和西方的民主制度沒什麼區別。現在的事實已經證明了我們的路沒有錯,雖然還有許多需改善的缺點,但是整個國家的發展一直是在向前的,我們也一直在不斷完善自己。」
D忽然看看四周,裝著膽子問了句,「首長,既然同樣都離不開民主。那您覺得是一黨執政好。還是多黨輪流選舉執政好?」這問題問的夠大膽。
首長反問道:「你覺得那種為了選舉永遠有互相扯後腿的事情好嗎?輪流上台撈,撈完了反正兌現不了承諾惹出事也不用負責任,大不了下台把麻煩留給別的政黨,只要自己還能扯別人的後退就好。反正自己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大不了等幾年而已。國家想要長足發展能反復承受這樣的折騰嗎?還是一黨執政麻煩始終要自己解決,否則人民就要徹底推翻你的好?一邊是永無止境的反復折騰,一邊是搞砸了老百姓就讓你徹底翻不了身。你覺得那個好?」
D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C問道:「這和您之前說的搞垮美國有關系嗎?」
首長微點頭道:「我前面已經說了西方民主制度的致命缺點,只要能扼制住美國對外的軍事侵略能力,他就必然要衰敗。」
B問道:「想扼制美國的軍事侵略能力只怕我們暫時還很難做到。」
首長說道:「你們沒發覺我們國家忍辱負重的慢慢崛起,已經逐漸對美國有了些許的軍事扼制能力嗎?這種能力一出現,哪怕是只有一點點,美國在那種制度下就已經不堪重負,內部已經開始出現了亂七八糟的現象。」
B刻問道:「那我們為什麼不繼續維持這種發展勢頭,以時間換取我們實力的累積,反過來壓迫美國產生更大的內部反應?」
老首長:「戰場形勢是瞬息萬變的,抓住了戰機的人就會勝利。就像你們說的,美國的軍事實力依然是最強大的,要防止他們在垮塌前狗急跳牆對我們下手,所以我們就必須抓住破綻主動出擊,不能錯失良機。」
好幾個人同時問道:「什麼破綻?」
首長斷然道:「就是他現在的亂象,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時候。許多專家學者都說民族主義要不得,可在我看來當前依然是保家衛國的最好法寶。可是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缺的就是民族主義,不缺的是種族主義製造內部矛盾,加上槍支彈葯泛濫,一旦亂起來幾乎人人都有武器,想順利壓下去恐怕沒那麼容易。整個美國可謂具有天然的分裂土壤,只要有人願意出手幫他們內部扶持一批分裂勢力。嘿嘿!一直吵鬧的印第安原住民估計會很願意,墨西哥難道就不想索還自己被美國佔領的國土?美國幾十個州分裂成幾十個國家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英國佬的那種將大國給分裂成小國的辦法,對付大國是最有效的,值得我們學習。」
一群人面面相覷,B不由問道:「這種辦法真的可行?」
老V:「不試試怎麼知道可行不可行,出手試試又沒有什麼壞處。人家不是一直在對我們這樣做嗎?我們用回去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是一直沒人敢對美國這樣做,所以不會有人往這頭上去想罷了,可是太祖有句話說的好,美國就是紙老虎。我們不求能打贏他,只要有打痛他的能力,我們這樣做他就不敢和我們發生直接軍事沖動,所以不要怕,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
C皺眉道:「這樣做不是不行,但是未必能順利把美國給分裂,美**方肯定會強力鎮壓。」
首長說道:「我就沒指望能一舉將美國給分裂,要的就是給他們製造內亂,他們軍方不可能不對內鎮壓,我們應當趁機適時地對美國進行軍事挑釁,說不定俄羅斯之流也會趁機打落水狗,估計俄羅斯是不會錯過這么好的機會。而美國針對我們的第一反應,必然會讓我們家門口的看門狗日本來挑釁,我們等的就是這個借口,對日本不打則以。一打就要將日本一勞永逸地給解決掉。」
C有點興奮道:「這樣一來,美國基本上就抽不出手來幫日本,先處理他國內的事情才是第一位的,他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和我們發生直接軍事沖突,否則他無法承受內外皆亂的後果。」
B沉聲道:「不錯,我們動手還要快,沒有和日本打局部戰爭的必要,不需要和他比誰的武器好,直接利用我們的優勢,一舉摧毀他的反抗能力。」
D大聲道:「用導彈展開充分的飽和攻擊。盡量打掉他的武器發射裝置。破壞他的機場跑道,讓他的飛機無法起飛,或者起飛了就永遠沒辦法回去,軍艦離了港也別想再回去。沒了制空權。他後面只有挨打的份。」
D亦沉聲道:「不錯。首戰一定要快速解決他的重要反抗能力。面對難以挽回的局勢,美軍就更不會幫他。」
有人接話道:「所以我建議前期動手要快,但是摧毀了日本能威脅到我國土的軍事力量後。我倒不認為要很快的結束戰斗,反而可以拖長了時間慢慢打。」
有人陰笑道:「我也這樣認為,輪戰練兵的機會不能錯過,各大部隊輪流去打。到時候各國對我們的譴責是免不了的,但是估計都在看美國的反應,看美國到底救不救日本……」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異常激烈,門外將領們的臉色都黑了下來,發現裡面都是一群瘋子,你們一群校官能決定這樣的事情?
秘書再次扶了扶眼鏡,偏頭看向默不吭聲的老 首長,發現老爺子有種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的味道。
聽大家討論了一會兒後,老首長淡然道:「對日本這樣搞,國際上的譴責的確免不了,不過我們可以順應潮流,倡議全世界一起反對任何國家對外動武,否則各國可以聯手制裁打擊之類的。如果有人不答應,那剛好,我們可以繼續在日本慢慢打下去。如果大家都一致同意,還是我前面說的那樣,西方的民主選舉制度一旦失去了對外侵略的能力,一個個都要亂成一團,趁亂把那些國土面積龐大的國家給分裂成許多國家不是什麼難事,那樣起碼能給我們國家再爭取六十年的發展機遇,論到練內功發展,全世界暫時還沒有我們的對手。」
「小夥子們,這只是我們在這里聊天,都不要當真,如果真的要動手,到時候還有許多大家想像不到的麻煩。就算我們說的可行,發動戰爭的阻力也是巨大的,國內的既得利益團體是要拚命阻止的,譬如那些和日本有經貿往來能獲得巨大利益的,你斷人家財路人家肯定要反對,還有那些因為戰爭而不能發財的。」
「小夥子們,你們知道一旦戰爭啟動對整個國家意味著什麼嗎?那將意味著整個國家的任何一切都在軍管狀態下,全部要服從軍隊進行戰爭的需求,軍隊對地方上的任何事情隨時可以直接插手,擁有不容置疑的一票否決權,因為國家在戰爭狀態。而平常地方政府或各部門遮遮掩掩見不得光的事情也很容易暴露出來,那可不僅是要分人家的權利,而且還可能會要人家的命。所以到時候上上下下阻止戰爭機器啟動的阻力將不會是一般的巨大,是你們無法想像的巨大。」
秘書心中微微嘆息一聲,若不是阻力如此巨大,怎麼能把老爺子也給半軟禁在大明園中。
在場所有校官都是一愣,老頭子剛把大家的興奮勁給鼓動了起來,突然又澆下一盆涼水,讓一夥人有點不知所措。
「小夥子們,好好努力,當別人把戰火燒到我們頭上的時候,還是會有你們大展拳腳的機會的。」
一夥校官的臉色微沉,陳奉剛瞪眼道:「等戰火燒到我們頭上?身為軍人不把戰火抵禦在國門之外,還要等到戰火燒到我們頭上,這是什麼道理?」
「其心可嘉,但也要等你們有能力能掌握決定戰爭是否啟動的權利,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好了,我老頭子身體不好,跟你們說了這么多有點累了,我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