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有關壓力的論文

有關壓力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14 04:23:04

⑴ 有關青少年心理壓力的論文

青少年心理壓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際關系的壓力,主要是和同學老師交往溝通中的壓力。
2、個人形象的壓力,在青春期的孩子對自己容貌體形各方面總有不如意的感覺。3、家庭關系的壓力,一是和父母老人存在代溝造成的壓力,二是青春叛逆期與家長關系的壓力。
4、社會環境的壓力,社會上的黃賭毒、迷信、西方腐朽文化對孩子的影響的壓力。
5、網路游戲方面的壓力,青少年對真實和虛擬認識還不清楚是就接觸到網游,會嚴重影響他們對人生和社會的正確認知,導致許多悲劇的發生。
6、學習方面的壓力,主要是升學考試和學習分數所形成的壓力。

⑵ 寫一篇關於壓力的記論文

迎接壓力

生活處處存在著壓力,有時,壓力猶如泰山壓頂,使我們不堪重負,甚至被壓垮。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共生。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地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它則會成為你失敗的根源。
她,倒在壓力下原指南針樂隊的女主唱羅琦可謂20世紀90年代流行樂隊的風雲人物之一。但由於與人發生摩擦,羅琦被刺瞎左眼後,為了排解心中壓力,她開始吸毒。後來她被娛樂圈公開暴光以後,便遠赴德國音信皆無了。我認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要學會應對壓力,首先要認識到適度的壓力是生活所必需的。研究壓力對人類身心影響最有名的加拿大醫學教授賽勒博士曾說:「壓力是人生的燃料。」他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壓力只有不良影響,而應轉換認知情緒,多去開發壓力的有利因素。而羅琦面對生活的壓力,僅僅看到了黑暗的一面,她選擇了毒品,無異於自毀前程。生活在現實中,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背負著心靈的灼痛和壓力前行。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豁達態度,對美好明天的樂觀,應該是我們每個人心頭必備的一把傘。直面生活的風雨,才能走出風雨。只要自己的心不被風雨淋濕,我們總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麗日藍天。
他,在壓力下成為了大力士在美國,有這么件事兒。一個孩子在事故中被一輛小卡車壓在水溝里,眼看要不行了。孩子的父親趕來,跳進溝中,居然把小卡車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獲救了!但事後,他再也抬不起那輛小卡車了。我想,這正是因為救子心切的強大壓力激發了他的無窮潛力,使他的力氣超出了往常。這驗證了愛默生的一句名言――奇跡往往是在壓力中產生的。當孩子的父親看到孩子在死亡的邊緣上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孩子救上來,一定!」作為父親的他,壓力與責任並存,他甚至來不及考慮自己是否可以搬得起這輛小卡車。這種「一定要救出孩子」的信念與無形的壓力使他不顧一切,釋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用辨證的觀點來看,事物有壞的一面,也就一定有好的一面。壓力也是如此。這正是「雙刃劍」的另外一面。人們不是常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嗎?又要它沒能殺死你,就會使你更強大!
他們,在壓力下失手在奧運會上,不少名將因為壓力太大而失手,而黑馬卻不時殺出。為什麼他們會有壓力?因為他們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名將」的位置上,認為自己拿了幾塊金牌,這次也就一定要再拿一塊。因此,他們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所以發揮得比較保守,顧慮也太多了。而「黑馬」們卻把自己的定位在一個挑戰者的位置上:如果我輸了,沒有什麼,你是名將,各方面都比我強,理所應當;如果我贏了,當然更好,說明我有奪冠的這個實力。因而「黑馬」們便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甚至超常。這又應了一句老話,「攻城容易守城難」。其實,面對壓力主要是自我定位問題。若是「名將」們把這次比賽看作是一個與其他選手們交流的平台,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上,也就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這次的雅典奧運會上,李婷婷她們這支網球隊伍不正是因為自我定位好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嗎?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戰勝了自身壓力,那麼,其他一切外界壓力也就不值得一談了。學會自我減壓,才能正常發揮。
壓力無法逃避,壓力是人生的燃料,化壓力為動力,迎戰壓力,讓壓力來得更猛烈些吧!

⑶ 關於「壓力」的600字議論文

關於壓力,可分為好多種,有社會競爭的壓力,學習的壓力,缺乏自由的壓力等等許多。這些壓力都來源與生活和這繁雜的社會。
常常聽有別人說:「哎呀!壓力太大,受不了啊。」或者是「怎麼這么忙啊!連個休息的空都沒有!」等。豈知道,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出生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已經收到了壓力對自己的警告。而這些壓力,將會一直的陪伴我們到老……都無法抹去。
學生每年不是都要面臨著各種考試嗎?臨考前,既忙著又忙那的,想必心情也很糟糕吶!現在的孩子們生活雖然比原來的那些長輩小時候的生活條件好的沒影兒,但是他們所享受到的童年中的快樂卻是少了很多,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人才。所以他們就逼著自己的孩子去學這學那。就算是自己的孩子對這個極其的不感興趣。這真像是孩子們背著永遠也還不清的債!長輩們小的時候,生活都很貧困,但是他們所獲得的快樂是獨一無二的。白天雖然要干農活,但是許多人在一起幹活,說著話,不也很好?夜晚他們可以欣賞月色,抓蛐蛐,和鄰居家的孩子在一塊玩,這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在現在來講,有些遙遠了。
每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那憂郁的眼神和口中的說詞;每當孩子的成績比別人差時,父母的那接二連三的嘆息聲;每當孩子的名次不佳時,家長的呵斥聲。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種無形的壓力。
生活中不能缺乏壓力,生活也因壓力而精彩!但是生活中也不能全都布滿壓力。化壓力為動力,或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⑷ 求一篇有關解決心裡壓力的論文,1500字左右

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會使人們的觀點、態度、希望也隨之變化,在這個快節奏、高效率、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社會中,人們常常會受到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出現情緒上波動和生理上變化,從而產生心理壓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壓力,不防問問下面這幾個問題:
經常顯得不耐煩、暴躁、焦慮、易怒。
睡眠品質較差、失眠,經常打哈欠、發困。
健康指數明顯下滑,經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頭痛、胃痛、消化不良、潰瘍、記憶力下降等。
經常體驗到神經性抽搐或肌肉痙攣,很難放鬆,腰酸背痛。
情緒容易沮喪、低落,波動大、情感倒錯,對現狀與未來常感到無能為力,有挫折、空虛的感受。
人際關系變得不和諧,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不快。說話冷言冷語,感情遲鈍,對自己或他人的評價、談話都傾向負面的描述。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壓力,如果以上判斷持肯定的佔多數時,那就是一個警鍾,是在壓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可採取下列的方法舒緩情緒,排解積累的壓力。(1)面對現實,現實生活是極其復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自己有所要求。但是這種要求應該建立在實際的、力所能及的基礎上。人們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自我目標難以實現,就感到自卑失望,過高的期望只會使人誤以為自己總是倒運而終日憂郁。有些人是「完美主義者」,對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客觀地評價事情、評價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同時,擁有一顆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另一方面,每個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長所短,別人不會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別人的要求一樣。對別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滿情緒會越大。如果對別人的要求較低的話,那麼稍微符合你的願望,你就容易得到滿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
(2)宣洩法:
宣洩法是一種將內心的壓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擊和破壞的方法,通過宣洩內心的郁悶、憤怒和悲痛,可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潰,恢復心理平衡。「喜怒不形於色」不僅會加重不良情緒的困擾,還是導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對不良情緒的疏導與宣洩是自我調節的一種好辦法。一位運動員受到教練訓斥後很沮喪,不久引發了胃病,葯物治療也不見效。心理學家建議他在訓練中把球當教練員的臉狠狠地打,採用此法後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這種不損害他人,又有利於排解不良情緒的自我宣洩法,可以借鑒。
不過這種宣洩應該是合理的。簡單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遷怒於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發牢騷、說怪話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洩應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說:「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會變成兩份快樂;一份痛苦由兩個人分擔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而如果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親朋好友傾訴出來,即使他無法替你解決,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煩惱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個了,這時你的心情就會感到舒暢,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釋放積聚的能量,調整機體的平衡,大雨過後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緒會一掃而光。
(3)注意轉移:
其原理是在大腦皮層產生一個新的興奮中心,通過相互誘導、抵消或沖淡原來的優勢興奮中心(即原來的不良情緒中心)。當與人發生爭吵時,馬上離開這個環境,去打球或看電視;當悲傷、憂愁情緒發生時,先避開某種對象,不去想或遺忘掉,可以消憂解愁;在余怒未消時,可以通過運動、娛樂、散步等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緒理到緩解。例如,司馬遷慘受宮刑而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歌德因遭遇失戀才寫出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我們應該多接觸令人愉快、使人歡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卻一些不愉快的事。與其「不懈奮斗、孜孜以求」,最後「衣帶漸寬」,面容憔悴,不如瀟灑一些,干點快樂的事。
人們面對困境、情緒懊喪時,不防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緒發生良性變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使人戰勝沮喪,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從前,有個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臉:天不下雨,她就掛念賣雨傘的大兒子沒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憂心開染房的二兒子不能曬布。後來,有個鄰居對她說:「你怎麼就不反過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兒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兒子就可曬布。」老太太一聽恍然大悟,從此不再愁眉不展。這個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極好詮釋。
對於這個問題,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講得更為明確。曾有一名記者問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在何在?」蕭伯納回答:「這很簡單,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說:『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有人對這瓶酒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觀主義者。」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的時候,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從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緒由「山窮水盡」轉向「柳暗花明」擺脫煩惱。
壓力無所不在,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心理壓力問題,並及時地、適當地通過情緒調節來緩解心理壓力,為它找個出口,它就不會給精神帶來太重太大的傷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幫助你用穩定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社會。

⑸ 求關於壓力的議論文

生活處處存在著壓力,有時,壓力猶如泰山壓頂,使我們不堪重負,甚至被壓垮。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共生。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地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它則會成為你失敗的根源。她,倒在壓力下原指南針樂隊的女主唱羅琦可謂20世紀90年代流行樂隊的風雲人物之一。但由於與人發生摩擦,羅琦被刺瞎左眼後,為了排解心中壓力,她開始吸毒。後來她被娛樂圈公開暴光以後,便遠赴德國音信皆無了。我認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要學會應對壓力,首先要認識到適度的壓力是生活所必需的。研究壓力對人類身心影響最有名的加拿大醫學教授賽勒博士曾說:「壓力是人生的燃料。」他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壓力只有不良影響,而應轉換認知情緒,多去開發壓力的有利因素。而羅琦面對生活的壓力,僅僅看到了黑暗的一面,她選擇了毒品,無異於自毀前程。生活在現實中,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背負著心靈的灼痛和壓力前行。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豁達態度,對美好明天的樂觀,應該是我們每個人心頭必備的一把傘。直面生活的風雨,才能走出風雨。只要自己的心不被風雨淋濕,我們總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麗日藍天。他,在壓力下成為了大力士在美國,有這么件事兒。一個孩子在事故中被一輛小卡車壓在水溝里,眼看要不行了。孩子的父親趕來,跳進溝中,居然把小卡車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獲救了!但 事後,他再也抬不起那輛小卡車了。我想,這正是因為救子心切的強大壓力激發了他的無窮潛力,使他的力氣超出了往常。這驗證了愛默生的一句名言――奇跡往往是在壓力中產生的。當孩子的父親看到孩子在死亡的邊緣上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孩子救上來,一定!」作為父親的他,壓力與責任並存,他甚至來不及考慮自己是否可以搬得起這輛小卡車。這種「一定要救出孩子」的信念與無形的壓力使他不顧一切,釋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用辨證的觀點來看,事物有壞的一面,也就一定有好的一面。壓力也是如此。這正是「雙刃劍」的另外一面。人們不是常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嗎?又要它沒能殺死你,就會使你更強大!他們,在壓力下失手在奧運會上,不少名將因為壓力太大而失手,而黑馬卻不時殺出。為什麼他們會有壓力?因為他們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名將」的位置上,認為自己拿了幾塊金牌,這次也就一定要再拿一塊。因此,他們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所以發揮得比較保守,顧慮也太多了。而「黑馬」們卻把自己的定位在一個挑戰者的位置上:如果我輸了,沒有什麼,你是名將,各方面都比我強,理所應當;如果我贏了,當然更好,說明我有奪冠的這個實力。因而「黑馬」們便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甚至超常。這又應了一句老話,「攻城容易守城難」。其實,面對壓力主要是自我定位問題。若是「名將」們把這次比賽看作是一個與其他選手們交流的平台 ,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上,也就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這次的雅典奧運會上,李婷婷她們這支網球隊伍不正是因為自我定位好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嗎?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戰勝了自身壓力,那麼,其他一切外界壓力也就不值得一談了。學會自我減壓,才能正常發揮。壓力無法逃避壓力是人生的燃料化壓力為動力迎戰壓力,讓壓力來得更猛烈些吧!

⑹ 關於壓力的議論文 800字左右

壓力
壓力無處不在,小到個人,大到集體、國家。每個人都被壓力壓著。小學生有作業壓力;中學生有升學壓力;成年人有下崗壓力;大學生有就業壓力;企業有生存壓力;國家有政治壓力、發展的壓力……我是一名學生,我的壓力來自於學習。 如今學習壓力是多麼大,老師常常對我們說:「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可謂高手如林,如果不認真學習,長大就會被社會淘汰。」咳,真沒想到媽媽與老師的話說得一樣。我們的壓力非常大,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學習上。雖然教室很寬敞,可有時我卻有窒息的感覺存在。

每天,7點半踏進校門,校園里便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於是,我快步走進教室,打開英語書,讀了起來。 不知什麼時候,隨著一聲急促的上課鈴,我合上了英語書,開始了一天的拼搏。 每當臨近期末考試時,胸口越感沉悶,有時悶得喘不過氣來。有時候,坐在桌前,望著堆積如山的作業,滿腦子都是本子、卷子……其實,不是厭學,就是有些悶,有時真想對著空無一人的大街喊叫。 在學習中,我感到了太大的壓力。但是,鐵人王進喜曾說過:「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如果沒有了壓力,學習就不會有進步,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同學們就會超過你。其實,同學們之間的競爭就是最好的壓力。當你成績名列前茅時,一定有人想超過你,使你產生巨大的壓力。認真學習,不讓他超過你,壓力會讓你學習更加認真,不斷進步。

我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兩粒豆種埋在土裡,將其中一粒種子上蓋上石塊。幾天過去了,兩粒種子都長出了嫩芽,而被蓋上石塊的那粒種子長得特別茂盛。在美國,有這么件事兒。一個孩子在事故中被一輛小卡車壓在水溝里,眼看要不行了。孩子的父親趕來,跳進溝中,居然把小卡車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獲救了!但 事後,他再也抬不起那輛小卡車了。我想,這正是因為救子心切的強大壓力激發了他的無窮潛力,使他的力氣超出了往常。這驗證了愛默生的一句名言――奇跡往往是在壓力中產生的。當孩子的父親看到孩子在死亡的邊緣上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孩子救上來,一定!」作為父親的他,壓力與責任並存,他甚至來不及考慮自己是否可以搬得起這輛小卡車。這種「一定要救出孩子」的信念與無形的壓力使他不顧一切,釋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用辨證的觀點來看,事物有壞的一面,也就一定有好的一面。壓力也是如此。這正是「雙刃劍」的另外一面。人們不是常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嗎?

其實,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就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壓力就是動力,推著我們向前沖。如果社會沒有了壓力,它將停滯不前,永無發展。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