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素材 » 艾略特的荒原主題

艾略特的荒原主題

發布時間: 2021-03-14 00:02:21

⑴ 艾略特的荒原中所有的象徵意義

花了很多時間整理,差不多全了,請尊重原創……

艾略特引用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個作家、56部作品和6種外文)、腓尼基水手與商人的意象(43-59,312),漁王的意象(189-190,424-433),羅馬神話中的黛安娜與阿格坦思意象(196-200),尋找聖杯的意象(378-395),

聖杯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用過的酒杯,他當時舉杯對門徒們說:「這是我的血,為贖眾人的罪而流出來。」耶穌罹難時,他的門徒就用這個杯子接他的血。後來,這個杯子變成了聖物,只要放進水,杯中就會出現一條銀魚,而且取出之後還會自動再出現一條,取之不盡。不過,只有最聖潔的童貞騎士,才能在歷盡艱險之後找到聖杯。等等。

基督教經典《聖經》中的荒原意象(20-30,331-359,322-330),佛教經典《佛經》中的火誡涅盤意象(302-305),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伊尼德》和奧維爾的《變形記》以及英國詩人彌爾頓的《失樂園》中有關苦難與升華的意象(92-110,203-206),中古基督教哲學家聖奧古斯丁的《獨語錄》中的迦太基人意象(301),中古詩人但丁的《神曲》中的煉獄意象(293-296),莎士比亞的《暴風雨》(48)和《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77)以及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惡之花》(76)中有關享受與縱樂的意象,等等。

以下是文中一些典故的出處:

序言:古羅馬佩特羅尼斯《風流韻事記》 西比爾向主神奧丁預言了奧丁的雙生子「光明」將被「黑暗」所扼殺之後,表示:「我要死。」

第一節前幾行: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詩中最開頭的幾行詩:「當四月的甘露滲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須,沐灌了絲絲莖絡,觸動了生機,使枝頭涌現出花蕾」

「瑪麗」: 1913年版,瑪麗•拉里希伯爵夫人,前奧地利女王的侄女
的回憶錄,My past

「人子啊,你說不出……」《舊約以西節書》中寫道「他對我說,人子啊,你站起來,我要和你說話。」又寫道「在你們一切的住處,城邑要變為荒場,邱壇必然凄涼,使你們的祭壇荒廢,將你們的偶像打碎,你們的目像被砍倒,你們的工作被毀滅。」

「枯死的樹沒有遮蔭。蟋蟀的聲音也不使人放心,」:《舊約•傳道書》說「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潑掉,人歸他永遠的家,吊喪的在街上片來」

「這塊紅石下有影子,(請走進這塊紅石下的影子)」:《舊約•以賽亞書》「必有一個人象避風所和避雨的隱密處,又象河流在乾旱地,象大盤石的影響子在疲乏之地。」

「風吹得很輕快,
吹送我回家去,
愛爾蘭的小孩,……」:瓦格納的歌劇《特利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and Isolde)里一位水手所唱的情歌,特利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騎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爾國王迎娶新娘伊索爾德時,兩人誤喝了「愛的迷葯」,雙雙陷入愛河,不能自拔,最終導致了一場悲劇

「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千里眼」即是赫胥黎Huxley小說《鋁黃》(Crome Yellow)中的一段幽默描寫

「一副惡毒的紙牌」:古埃及塔羅牌卜算和預測尼羅河水的漲落 ,傑西" L"韋斯頓的《從儀式到傳奇》(Jessie L. Weston, From Ritual to Romance), 其中有關「聖杯」(Holy Grail)的傳說

「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
(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 」: 莎士比亞《暴風雨》(The Tempest)

「飄渺的城」:象徵主義先驅波德萊爾《惡之花》中巴黎:「這擁擠的城,充滿了迷夢的城/鬼魂在大白天也抓過路的人。

「一群人魚貫地流過倫敦橋,人數是那麼多,
我沒想到死亡毀壞了這許多人」: 但丁《地獄篇》

「叫這狗熊星走遠吧,它是人們的朋友,不然它會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來!」:魏斯特Webster的《白魔鬼》(the Dirge in the White Devil)

「對弈」:標題出自Thomas Milton的劇本A Game of Chess,但指的是另一劇本《女人提防女人》(Women Beware Women)的誘姦情節,佛羅棱司公爵愛上了卞安格,讓卞的鄰居把卞的婆婆騙去下棋,公爵趁機同卞安格私會

前幾行: 莎士比亞《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又把煙縷擲上鑲板的房頂」:Vilgil的史詩《伊利亞特》

「那古舊的壁爐架上展現著一幅
猶如開窗所見的田野景物,」:Milton 《失樂園》(the Lost Paradise)夏娃

「那是翡綠眉拉變了形」:古羅馬大詩人奧維德短篇故事集《變形記》中「翡綠眉拉」變成夜鶯的故事

「可愛的太太們,明天見,明天見。」: 《哈姆萊特》中哈姆萊特女友奧菲利亞死前的話「明天見,太太們……明天見,明天見

火誡
「火誡」乃是佛教教義,是佛祖勸誡門徒棄絕慾火,過聖潔的生活。古印度的《吠陀經》 所謂「火」在這里有兩重含義:①慾火,指各種慾望的總和。②涅盤之火,指火使不潔之身凈化,在死亡中重生

「仙女們已經走了。可愛的泰晤士,輕輕地流,等我唱完了歌。……伊麗莎白與萊斯特」: 斯賓塞《結婚曲》

「在萊芒湖畔我坐下來飲泣」:1.詹姆斯"弗雷澤的《金枝》(在漁王傳說中,漁王的行為皆代表當時生產的狀況,漁王如果喜笑顏開,那麼世界萬物一定繁榮昌盛,而今在水邊哭泣,表明漁王生命力衰竭
2. 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矮神棄絕愛情,盜走了萊茵河的黃金寶藏,帶來了的災難,主神沃丹和人結合的後代們為純潔愛情而犧牲,以血和生命的代價贖回了愛,黃金寶藏也重歸萊茵河中。

「可是在我身後的冷風里我聽見
白骨碰白骨的聲音,慝笑從耳旁傳開去。」: 戴伊的《蜜蜂會議》。希臘神話中阿格坦恩是一個獵手,無意中撞見狩獵女神阿坦米斯沐浴,被女神變成一隻公鹿,並被女神的獵犬撕成了碎片。

「想到國王我那兄弟的沉舟
又想到在他之前的國王,我父親的死亡。」: Shakespeare的《暴風雨》里安東尼奧靠著那不勒斯王的幫助,驅逐了自己的哥哥米蘭公爵,篡奪了爵位。公爵和女兒米蘭達漂流到一座海島上,後來,他用仙術把安東尼奧的航船捲入了暴風雨,船上的安東尼奧、那不勒斯王及斐迪王子各自逃散,並以為對方都已經死去。其實是一場虛驚。當斐迪王子與米蘭達真誠相愛,人們以寬恕和解與愛代替了仇恨

"她們在蘇打水裡洗腳 啊這些孩子們的聲音,在教堂里歌唱!」:魏爾倫

「受到這樣的強暴。 鐵盧」:(翡綠眉拉的姐夫)

「我,帖瑞西士,雖然瞎了眼,在兩次生命中顫動,」:奧維德《變形記》中兩次因蛇而變性的帖瑞西士,兩次目睹過兩條大蟒的的交媾,並由於不小心觸怒它們而先變為女人後又恢復男身

「我,那曾在底比斯的牆下坐過的」:(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由於命運的捉弄,弒父娶母,導致神的懲罰,國土底比斯變成了荒原
「於是我到迦太基來了 燒啊燒啊燒啊燒啊」:中世紀教父奧古斯丁的Confession

"腓尼基人弗萊巴斯,死了已兩星期": Shakespeare《 The Tempest》腓尼基水手年輕時與一個女孩相好又背信棄義的拋棄了她,死神用海水吞沒了他

雷霆的話 :
耶穌去埃摩司途中,尋找聖杯的武士走向「危險之堂」時的情景加上東歐的式微

「誰是那個總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裹著棕黃色的大衣,罩著頭 」:耶穌受難

「有一個空的教堂,僅僅是風的家」:騎士尋找聖杯,須通過一座凶險的教堂

「DA Datta」: 印度佛教里的三條戒律:Da/Datta即克制、舍予、同情

「垂釣,背後是那片乾旱的平原」:漁王這主繁殖的神也只能在死水裡垂釣

「倫敦橋塌下來了塌下來了塌下來了」:《倫敦橋塌了》(英國民歌)

「我什麼時候才能象燕子——啊,燕子,燕子」:翡綠眉拉的姐姐變成燕子(貞潔)
「希羅尼母又發瘋了」:希羅尼母的愛子由於遭人嫉妒而被殺害,她因為悲痛而變的如痴如狂,天天夢到兒子,要為他復仇。恰好仇人請她演戲歡宴國王,他們設計了她兒子怨死的故事,並請仇人參加演出而趁機殺了他們。

舍己為人。同情。剋制。
「舍予、同情、剋制」是在東方文化《奧義書》中尋找到的治療西方人精神迷亂的最好葯方

平安。平安 平安。
印度優波尼沙土經文:Shantih Shantih Shantih/意即出人意料的平安。

⑵ 艾略特的荒原屬於什麼詩

象徵主義的現代主義詩
《荒原》運用了多種大膽獨特的語言手段,進行了多層次、多側面、立體式的藝術表達, 把內容互不相干、分散零亂的段落拼帖在一起。《荒原》中這許許多多貌似彼此毫無關聯的片段,實際上卻是有著一定內在聯系的語言鏈條。《荒原》中音、詞、句的表現形式不拘一格,構成內涵艱深、結構形散而神不散的語篇整體,達到語言形式和主題內容的和諧統一, 產生一種抽象的象徵主義美、突出的現實主義美、獨具特色的意境美和結構與神話的完美結 合。這些表現手法的運用,極大地烘託了詩歌主題。艾略特開創了現代主義詩歌的一代詩風 ,為後人樹立了永恆的藝術豐碑。

⑶ 分析《荒原》的主題和藝術特色

論述《荒原》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思想內容:20世紀象徵主義作家艾略特創作的《荒原》是詩人把他對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經過意識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戲劇色彩又富於啟示錄式的內心獨白。
1、它以深刻的危機與超越意識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與出路,展示出一個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狀態。在沒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墮落為乾涸碎片,世界之夜已進入夜半,世界之夜彌漫著黑暗。
2、作者把他對現實的思索擴展為對歷史的透視,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與永恆性。詩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詩來震撼荒原人這個上帝缺席的現實,詩人之詩為我們傳來了上帝回返的訊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種雖死猶生的絕望。荒原意識也就是危機意識,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來拯救荒原。
藝術特色:
20世紀象徵主義作家艾略特創作的《荒原》作為現代派詩歌的登峰造極之作,其藝術形式與表現特徵有其獨到之處。
1、內心獨白的運用。
2、廣泛地運用自由聯想。
3、把詩中的人物放到戲劇化的場景中。
4、詩人通過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無法或者無需表達的思想。
5、情感的場面化和具體化,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觀對應物」效果。
6、大量運用文學的與歷史的典故。《荒原》中的題辭和各章標題,或者取自古希臘神話和宗教儀式,或者指向文學作品的故事,抱涵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⑷ 艾略特的《荒原》中「荒原」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荒原》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徵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響最深遠的作品。 枯萎的荒原象徵著庸俗丑惡、雖生猶死的人們―復活的希望,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全詩陰冷朦朧的畫面,深刻地表現了人慾橫渡、精神墮落、道德淪喪、生活卑劣猥瑣、丑惡黑暗的西方社會的本來面貌,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人對世界、對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表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態和精神危機,從而否定了現代西方文明。同時,詩歌把西方社會的墮落歸之於人的「原罪」,把恢復宗教精神當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現代人的靈丹妙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動。

⑸ 艾略特的《荒原》體現了( )的藝術特色。

abcde都選。

⑹ 艾略特的《荒原》講了什麼

《荒原》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徵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響最深遠的作品。
第一章《死者的葬儀》,將西方社會描繪為萬物蕭瑟,生機寂滅的荒原。起首幾句便流露出詩人深深的痛苦和無盡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該萬物復甦,生意盎然,而在詩人的筆下,現代文明的象徵―――倫敦卻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這沒有生氣的棲息之所,人不生不死,雖生猶死,心中唯有幻滅和絕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濫著海一樣的情慾。在這令人窒息的現實中充斥著庸俗卑下的人慾,死亡的陰雲濃濃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們在渾渾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詩人把現實社會比作地獄,現代人視為沒有靈魂的幽靈。
第二章《對弈》。用維吉爾的《伊尼特》、奧維德的《變形記》和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這些作品中描寫的上流社會男女的淫慾和罪惡與現實低層社會卑鄙齷齪的肉體交易疊映,突出表現精神枯萎,道德墮落的現代生活。物別是《變形記》中翡綠眉拉被國王鐵盧歐斯強奸殺死後變為鶯夜=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達了詩歌深刻的主題。對弈即爭斗,象徵現代人的勾心鬥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現代的罪惡相比較。艾略特認為,現代人重復著古代的人罪惡,世界放縱獸欲,人們成了喪失人性的行屍走肉,說他們「是在老鼠窩里,在那裡死人連自己的骨頭都丟得精光。」
第三章《火誡》。表現倫敦這現代荒原上庸俗、骯臟、罪惡的生活:聖潔的教堂贊歌中,世界重復著鐵盧的獸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倆干著賣淫行徑;昏黃的濃霧中,商人為金錢而奔走;精神空虛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發光陰;人們尋歡作樂後留下的濁物漂浮在昔日詩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詩人看來,情慾之火毀滅了人性也毀滅了大自然,造成了這個「烏有和烏有聯結在一起的現實」。他向佛陀吁請,要讓焚燒物的火來掃盡情慾,拯救人類:「燒啊燒啊燒啊燒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來/主啊你拯拔/燒啊」。
第四章《水裡的死亡》。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義深刻的象徵,有人說它象徵的內容抵得過但丁的一部《煉獄》。人在慾海中死去,死去後忘掉生前的一切,讓他靜靜地在死亡的慾海中反思。艾略特筆下的海既是情慾的象徵,它奪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煉獄,它讓人認清自己生前的罪惡。實際上艾略特是要現代人正視自己的罪惡,洗涮自己的靈魂。
第五章《雷霆的話》。重新回到歐洲是一片乾旱的荒原這一主題。詩的起首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來象徵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歐洲大地上消失,詩人認為,從此歐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們渴望著活命的水,盼望著救世主的出現,盼望著世界的復甦,靈魂的再造。他用《聖經》的典故寫了耶穌復活後的身影。然而基督並未重臨,卻聽見了驚天動地的聲巨響―――革命的象徵。艾略特把社會主義革命視為人類的一場災難。最後,詩人借雷霆的話告誡人們:要施捨、同情、剋制、皈依宗教,這樣大地才會復甦,人們才分擺脫不死不活的處境獲得永久的寧靜。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惡、雖生猶死的人們―――復活的希望,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全詩陰冷朦朧的畫面,深刻地表現了人慾橫渡、精神墮落、道德淪喪、生活卑劣猥瑣、丑惡黑暗的西方社會的本來面貌,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人對世界、對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表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態和精神危機,從而否定了現代西方文明。同時,詩歌把西方社會的墮落歸之於人的「原罪」,把恢復宗教精神當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現代人的靈丹妙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動。
《荒原》在藝術上的成就超過現代派的其他詩作,是一首具有借鑒價值,值得認得認真研究的傑作。這首抒情長詩風格多樣,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徵主義、意象主義和玄學派的一些特點。詩中陳述與詠嘆,抒情與諷刺,描繪與警句,庄嚴典雅的詩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語,交織穿插為五彩繽紛的景象。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個作家、56部作品和6種外文)、比喻、暗示、聯想、對應等象徵主義手法及意象疊加,時空交錯等現代詩歌表現手段,詩人用來得心應手。他甚至大膽採用了象徵里套象徵、神話裡面套神話、神話和現實交錯、古與今雜柔、虛與實融匯的手法,使得詩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機地統一起來,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段,拓展了詩歌的思想內容。《荒原》在藝術表現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像、聯想和暗示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詩歌澀難解,使一般讀者望而卻步。若無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條註解,許多地方都無法懂得。
作為西方現代主義的第一個流派,後期象徵主義對文學的發展是有獨特貢獻的。它在藝術上的創造、開拓所到得的成功經驗,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段,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影響了現代主義的各個流派;象徵主義作家著力表現內心世界,也是對文學領域的拓展。但是,象徵主義在藝術上過分追求表現形式而造成的神秘晦澀與內容上表現出來的悲觀主義、宗教神秘主義和反動倒退的社會主張則是應當否定的。

⑺ 艾略特的《荒原》怎麼解釋

《荒原》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徵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響最深遠的作品。

枯萎的荒原象徵著庸俗丑惡、雖生猶死的人們復活的希望,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全詩陰冷朦朧的畫面,深刻地表現了人慾橫渡、精神墮落、道德淪喪、生活卑劣猥瑣、丑惡黑暗的西方社會的本來面貌,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人對世界、對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表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態和精神危機,從而否定了現代西方文明。

同時。詩歌把西方社會的墮落歸之於人的「原罪」,把恢復宗教精神當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現代人的靈丹妙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動。

⑻ 艾略特的《荒原》主要表達了什麼

樓主還是認真查資料吧!網上很多資料都有介紹。你這樣提問別人一兩句話也給你說不清楚。

⑼ 艾略特的《荒原》到底表達了什麼思想內容

《荒原》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徵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響最深遠的作品。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惡、雖生猶死的人們―――復活的希望,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全詩陰冷朦朧的畫面,深刻地表現了人慾橫渡、精神墮落、道德淪喪、生活卑劣猥瑣、丑惡黑暗的西方社會的本來面貌,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人對世界、對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表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態和精神危機,從而否定了現代西方文明。

⑽ 關於艾略特的《荒原》

艾略特和《荒原》
艾略特(1888-1965)原籍美國後加入英國國籍,是後期象徵主義文學最大的代表,也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最有影響的詩人和評論家。1949年因「對當代詩歌作出的貢獻和所起的先鋒作用」獲諾貝爾文學獎,「英王勞績勛章」。1955年獲歌德獎。
艾略特1909年起發表詩歌,先後出版的詩集有《詩歌》(1909-1925)、《詩集》(1909-1935)、《四個四重奏》(1944)、《詩集》(1909-1962)。寫於1915年的《普魯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最著名的詩作之一,這首詩以象徵主義的手法,寫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一個中年人在求愛途中錯綜復雜的矛盾心理,以此來表達世紀初一部分人對現代文明的幻滅感,借普魯弗洛克這一帶象徵意義的人物形象揭示當時普遍存在的精神上的病態。《四個四重奏》是艾略特晚期的代表作,充滿了宗教和哲學的冥想,抒發對時間的空幻感和幻滅感,宣揚基督教的宗教原罪說,鼓吹只有禁慾贖罪才能求得靈魂的解放。這首詩被認為是艾略特在藝術上登峰造極之作。長詩《荒原》(1922)是艾略特的代表作。除詩歌外,艾略特還有一些詩劇傳世,最著名的是《大教堂的兇殺案》。
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評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現代文學批評大師」。他早年提出的創作和批評的「非個人化」理論,對現代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的基本內容是:生活與藝術不能等同,它們之間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作家的個人感情經驗必須經過非個人化的過程,將個人的情緒轉變為宇宙性、藝術性情緒,才能進入文學作品。艾略特的主要批評論蓍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21),《玄學派詩人》(1921),《批評的功能》(1923)。
艾略特的政治觀、宗教觀和文化主張是違背歷史潮流的,他主張以宗教為政治文化的中心,通過教會來管理國家、傳播文化,從而拯救西方的現代文明。艾略特世界觀的偏頗造成了他詩歌內容的謬誤。
《荒原》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徵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響最深遠的作品。
第一章《死者的葬儀》,將西方社會描繪為萬物蕭瑟,生機寂滅的荒原。起首幾句便流露出詩人深深的痛苦和無盡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該萬物復甦,生意盎然,而在詩人的筆下,現代文明的象徵―――倫敦卻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這沒有生氣的棲息之所,人不生不死,雖生猶死,心中唯有幻滅和絕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濫著海一樣的情慾。在這令人窒息的現實中充斥著庸俗卑下的人慾,死亡的陰雲濃濃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們在渾渾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詩人把現實社會比作地獄,現代人視為沒有靈魂的幽靈。
第二章《對弈》。用維吉爾的《伊尼特》、奧維德的《變形記》和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這些作品中描寫的上流社會男女的淫慾和罪惡與現實低層社會卑鄙齷齪的肉體交易疊映,突出表現精神枯萎,道德墮落的現代生活。物別是《變形記》中翡綠眉拉被國王鐵盧歐斯強奸殺死後變為鶯夜=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達了詩歌深刻的主題。對弈即爭斗,象徵現代人的勾心鬥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現代的罪惡相比較。艾略特認為,現代人重復著古代的人罪惡,世界放縱獸欲,人們成了喪失人性的行屍走肉,說他們「是在老鼠窩里,在那裡死人連自己的骨頭都丟得精光。」
第三章《火誡》。表現倫敦這現代荒原上庸俗、骯臟、罪惡的生活:聖潔的教堂贊歌中,世界重復著鐵盧的獸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倆干著賣淫行徑;昏黃的濃霧中,商人為金錢而奔走;精神空虛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發光陰;人們尋歡作樂後留下的濁物漂浮在昔日詩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詩人看來,情慾之火毀滅了人性也毀滅了大自然,造成了這個「烏有和烏有聯結在一起的現實」。他向佛陀吁請,要讓焚燒物的火來掃盡情慾,拯救人類:「燒啊燒啊燒啊燒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來/主啊你拯拔/燒啊」。
第四章《水裡的死亡》。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義深刻的象徵,有人說它象徵的內容抵得過但丁的一部《煉獄》。人在慾海中死去,死去後忘掉生前的一切,讓他靜靜地在死亡的慾海中反思。艾略特筆下的海既是情慾的象徵,它奪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煉獄,它讓人認清自己生前的罪惡。實際上艾略特是要現代人正視自己的罪惡,洗涮自己的靈魂。
第五章《雷霆的話》。重新回到歐洲是一片乾旱的荒原這一主題。詩的起首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來象徵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歐洲大地上消失,詩人認為,從此歐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們渴望著活命的水,盼望著救世主的出現,盼望著世界的復甦,靈魂的再造。他用《聖經》的典故寫了耶穌復活後的身影。然而基督並未重臨,卻聽見了驚天動地的聲巨響―――革命的象徵。艾略特把社會主義革命視為人類的一場災難。最後,詩人借雷霆的話告誡人們:要施捨、同情、剋制、皈依宗教,這樣大地才會復甦,人們才分擺脫不死不活的處境獲得永久的寧靜。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惡、雖生猶死的人們―――復活的希望,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全詩陰冷朦朧的畫面,深刻地表現了人慾橫渡、精神墮落、道德淪喪、生活卑劣猥瑣、丑惡黑暗的西方社會的本來面貌,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人對世界、對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表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態和精神危機,從而否定了現代西方文明。同時,詩歌把西方社會的墮落歸之於人的「原罪」,把恢復宗教精神當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現代人的靈丹妙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動。
《荒原》在藝術上的成就超過現代派的其他詩作,是一首具有借鑒價值,值得認得認真研究的傑作。這首抒情長詩風格多樣,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徵主義、意象主義和玄學派的一些特點。詩中陳述與詠嘆,抒情與諷刺,描繪與警句,庄嚴典雅的詩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語,交織穿插為五彩繽紛的景象。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個作家、56部作品和6種外文)、比喻、暗示、聯想、對應等象徵主義手法及意象疊加,時空交錯等現代詩歌表現手段,詩人用來得心應手。他甚至大膽採用了象徵里套象徵、神話裡面套神話、神話和現實交錯、古與今雜柔、虛與實融匯的手法,使得詩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機地統一起來,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段,拓展了詩歌的思想內容。《荒原》在藝術表現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像、聯想和暗示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詩歌澀難解,使一般讀者望而卻步。若無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條註解,許多地方都無法懂得。
作為西方現代主義的第一個流派,後期象徵主義對文學的發展是有獨特貢獻的。它在藝術上的創造、開拓所到得的成功經驗,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段,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影響了現代主義的各個流派;象徵主義作家著力表現內心世界,也是對文學領域的拓展。但是,象徵主義在藝術上過分追求表現形式而造成的神秘晦澀與內容上表現出來的悲觀主義、宗教神秘主義和反動倒退的社會主張則是應當否定的。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