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的經典論據
1. 求好的議論文論據
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網站 http://r82.cn/yilunwen/no1.htm但是論據之類的,還是要多看書比較好,慢慢積累。上面的網址的內容希望有幫助。
2. 寫一篇優秀的議論文的論據幾個為最好
那取決於論文字數的要求
3. 議論文的論據
1.在目前市場經濟轉型時期,社會上一些無良商家唯利是圖,道德淪喪,不講誠實,不守信用,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現象層出不窮。據媒體報道,假高考2b鉛筆,碘超標雀巢奶粉,用工業染料生產加工的「染色茶葉」等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坑害廣大消費者。因此,誠信成為當前社會上焦點.
2.古代魏文侯講誠信,令到天下各地賢才都慕名前來,致使魏國很快富強起來.
3.關雲長講誠信,千里走單騎,留下了千古美名.
4.今天化州體彩業主林海燕講誠信,既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又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中國人講誠信,也為實現「四大跨越」積聚了資金和人才。
5.孔子的名言警句:「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從理論上來闡明誠信的重要性。事實勝於雄辯,讓事實來證明講誠信的重要性和不講誠信的危害性.
6.陶行知的兒子陶曉光22歲要到成都一個無線電修造廠學習工作,需要一份資 格證明書。曉光寫信給馬副校長要了一張曉庄學校的畢業證書。在重慶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 事後非常生氣,打電報要曉光將證明書立即寄回。他說:」我們必須堅持'寧為真白丁,不 做假秀才'之主張。'追求真理做真人',決不向虛偽的社會學習和妥協。」
以下是一些材料:
1、一兩重的真誠,其值等於一噸重的聰明。——德國諺語
2、人生最可愛者惟其人之忠誠。——教洛基
3、本性流露永遠勝過豪言壯語。——《萊辛萊辛寓言》
4、完全之誠實系高等思想之基礎。——司脫朗
5、質朴卻比巧妙的言辭更能打動我的心。——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6、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喬叟
7、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丘《論語·述而》
8、人之*履無若誠實。——王曾
9、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楊簡
10、穎人莫用,用人莫疑。——黃石公《素書》
11、寧可辦事少許諾,不可許了諾辦不了事。——沃星克
12、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已經死了。——赫伯特
13、信用象一面鏡子,一有裂痕,就難以復原。——亞美路
14、信用是無形資產。——日本諺語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丘《論語》
16、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17、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18、信則人任焉。——孔丘《論語》
19、輕諾必寡信,與其寡信,不如勿諾。——申涵光
20、言多變,則不信。——歐陽修
華歆以誠待人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難。有人想與他們一起逃走,華歆立即拒絕了他。 王朗說:「幸好船上還寬裕,有什麼不可以呢?」後來強盜追到了,王朗想丟下那個人。 華歆說:「既然已經答應了他怎麼能因為情況緊急就扔掉呢?」於是仍帶著那個人逃跑。 彭德懷為民請命
彭德懷為人剛正耿直,敢說真話。1959年,他因反對「大躍進」的盲
目冒進而遭到錯誤的批判。一次,他指著茄子秧對侄女說:」茄子不開虛花,小孩不說假話 。我這個老頭子就像小孩一樣不說假話。」
曾子殺豬
曾子為人很誠實。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孩子鬧著要與母親同去。曾妻哄孩子 說:」我上街回來殺豬給你吃。」她上街回家,見曾子准備殺豬,急忙勸阻說:」我只是哄 哄孩子。」曾子說:「怎麼能說謊呢!」說著便把豬殺掉了。
4. 經典的議論文素材
以下這個是最經典的議論文素材了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個人對未來都有所希望和計劃,立志是成功的起點,有了壯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邁進。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學家蘇洵27歲開始發憤,立志就讀,晝夜不息,結果大器晚成,終於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國明代畫家王冕,少年放牛時,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畫出來。他不分晝夜地繪畫,立志不移,後來成為當時著名的畫家。
3、越王勾踐被吳國軍隊打敗,忍受奇恥大辱,給吳王夫差當奴僕。三年後,他被釋放回國,立志雪恥,卧薪嘗膽。終於擊敗吳國,成就霸業。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進行激烈的搏鬥。比喻盡最大的力量,極度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1、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容國團
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4、貝多芬拼搏成長 大作曲家貝多芬小時候由於家庭貧困沒能上學,十七歲時患了傷寒和天花之後,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愛情上也屢遭挫折,在這種境遇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生命的頑強拼搏中,他的意志佔了上風,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
5、司馬遷寫《史記》 漢朝司馬遷繼承父業,立志著述史書。他游歷各地,閱讀了大量書籍。不料正在他著手編寫《史記》時,遭到了李陵之禍的株連。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負重,身受腐刑,幽而發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寫成了鴻篇巨著——《史記》
三、勤奮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勤奮是實現理想的階梯。
1、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徐特立
5、①頭懸梁,錐刺股。②鑿壁借光。
6、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於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7、達
5. 議論文的經典論據
1.孔子一輩子勤於學習,知識淵博,後人尊稱他為聖人。其實他本人還是很誠實,很謙專虛的屬。他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過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寬容,這寬容如硎,磨礪著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4.屈原遭放逐憤而賦離騷
5.司馬遷受宮刑憤而成史記
6. 議論文經典論據,用於積累,謝謝。
瑪麗亞·艾倫娜·伊瓦尼斯是拉丁美洲的一位女銷售員,在拉丁美洲,你每看到的5台電腦中,就有一台是她銷售的;在非洲,你每看到的12台電腦中,便有一台電腦是由她銷售的。她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公司》雜志所評選的"最偉大的推銷員"之一。
20世紀80年代,在人們還很少見到女工程師的年代,她便在3個星期中,旋風般地穿行於厄瓜多、智利、秘魯和阿根廷。在這些國家,她游說各個政府部門、公司使用她的產品。而在1991年,她僅僅帶了一份產品目錄和一張地圖,就乘飛機到達非洲肯亞首都內羅畢,開始她的非洲冒險。可以說,在我們這個時代很難找到像她那樣高標准做事的人。
她是全美國最有價值的員工之一,她身上洋溢著激情和活力,她不斷挑戰那些別人望而卻步的艱難任務。她總是對別人說:"如果別人告訴你,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你一定要注意,也許這就是你脫穎而出的機會。"正是這種精神,使她成為南美和非洲電腦生意當之無愧的女王。
蘇妲·莎是全球著名軟體公司SAP的王牌銷售員,自2000年以來,她每年都為公司帶來4000萬美元以上的收入。毫無疑問,這是個令人嘆服的數字。
2000年,蘇妲想要半導體製造商AMD公司購買他們的軟體,她和負責技術采購的首席信息官弗雷德·馬普聯系,可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馬普沒有回過她一次電話。蘇妲不停地給他打電話,最後,馬普終於不耐煩了,通過下屬明確告訴蘇妲:"死心吧,不要再打電話過來了。"
蘇妲只好另想辦法。她調動起自己的所有資源和關系網,看看能找到什麼突破口。最後,她發現,AMD的德國分部曾經購買過SAP的產品。這真是一線希望。蘇妲聯繫到在德國負責這筆生意的銷售代表,懇請他幫忙。在蘇妲的努力下,這位德國同事找到了AMD在德國的聯系人,請他去美國出差時和蘇妲見上一面。這次會見,蘇妲使出了渾身解數,終於促成了她和馬普手下一位IT經理的面談,這位經理隨後將蘇妲介紹給了馬普。
能夠將客戶的門敲開,只是在成交過程中的艱難的第一步。征服客戶,使客戶願意掏錢購買,是更為關鍵的一步。蘇妲在和馬普見面後,認真地聆聽了馬普對新軟體的要求,並向公司作了詳細的匯報,和公司的研發部門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她一邊電話追蹤馬普的反應,一邊推動公司產品的改進,最終,馬普被她打動了。這筆交易,最後的成交額超過了2000萬美元。
人生智慧
世上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一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志存高遠,不以一時一事的順利和阻礙為念,也不會為一時的成敗所困擾,面對挫折,必然會發憤圖強,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功業,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7. 高中議論文經典論據
呵呵,樓上很搞笑,哈哈~
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高考前都會關注下議論文的論據,這就需要你大量閱讀了,這不是死記硬背的,了解論據就可以,用自已的話語權總結。有很多輔導書可以借鑒的。
8. 各種議論文的論據
李斯特義收學員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版。演出前一 天,李權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台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