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學論文
① 一篇大學生心理學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即可以寫那些話題
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壓力調適的幾點思考
摘要:當前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壓力,如果得不到科學調適,會導致心理不適、心理疾患等一系列問
題,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正確分析大學生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緩解大
學生的心理壓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心理壓力;調適;措施
當前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不適的問題,部分大學
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已不容忽視,有的大學生心理壓力太大,
得不到及時緩解釋放,導致了心理疾患,造成休學、退學以致
輕生或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據北京市高教學會心理咨詢
研究會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6 000名在校大學生中,
16. 5%的同學自述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這給當前高等
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必須深入探究大學生心理壓力產生
的根源,切實制定措施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培養健康的心
理狀態,使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1大學生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
大學生在求學成才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矛盾和挑戰,
這些都會給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具體來說,大學生心
理壓力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1對新環境的不適應
大學新生面臨陌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會產生不適。首先
是生活環境的不適應,特別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強的學生會產
生不適應感;其次對於遠離家鄉的學生會產生一種遠離家鄉
的距離感;再次是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有些同學初期語
言交流易產生障礙,會造成一定的孤獨感。這種因環境的突
然變化所帶來的不適應感、距離感和孤獨感雖然是短期的,
但如果不能盡快適應這種變化,新生心理就會「缺氧」,導致
「心理真空」,產生心理不適。
1. 2學習方面
學習上產生壓力首先是因為學習方法的不適應帶來的。
在高中期間,老師講課細、提問多、檢查多、練習多、考試多和
輔導多。而大學期間,老師授課主要是提綱挈領,培養學生
獨立思考、獨立鑽研的自學能力。這種變化,如果不能盡快
適應,就會課堂上聽不著要領,記不住重點,課後又不能很好
地消化理解。長此以往,就會問題積堆,學習成績不理想,甚
至出現不及格。據統計,大學一年級期間出現不及格在大學
四年之內是最多的,這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學
習上的壓力來自學習科目多、任務重,在大學期間想取得理
想成績不是容易的事情。再次,學習上的壓力來自一些考
試,大學期間,一般需要通過英語四、六級統考和計算機過級
考試,特別是研究生考試,這是闖過高考之後的又一次闖關,
所有這些考試,一些同學會因基礎差、學習不得法或發揮不
理想等原因而不能如願,能如願的同學經受的是一段時期的
壓力,而不能如願的同學經受的是長時間的更為沉重的壓
力。
1. 3人際交往方面
在大學,人際交往作為一個重要課題擺在學生面前。學
會處理人際關系,既是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需要,也是自
身成長成才的需要。關系處理得好的同學,知心朋友多,群
眾威信高;而有的同學陷入了有話沒處說、有困難少有人幫
的困境,由此引發孤獨、空虛、壓抑、失落,同學感情淡漠。如
果再不能進行心理調適,往往找不到自身缺點或不能克服,
最終導致壓力過大而影響身心健康。
1. 4就業方面
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給在校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更加嚴格。就業形勢的嚴峻有助
於在校大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大學奮斗目標,必須努力學習,
提高素質,奮發成才,才能增加將來就業的砝碼,否則將在競
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淘汰。但在實際學習工作、生活中,會
遇到許多困難,會遭遇挫折和考驗。在成長路上遇到困難和
挫折應說是正常的,適當的挫折和磨練也是必要的,但有的
同學心理素質不高,如果再缺乏引導,就不能正確對待壓力
和挫折,容易悲觀泄氣,消極處世,有的進入這樣的誤區不能
自拔,沉溺網游,藉以排解心中的苦悶,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影響了學習和休息。
1. 5性格方面
一是自尊型,這樣的同學往往過分地關注自己,過分地
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別人不經意說的話、做的事就會引
起他的多慮或反感;二是自卑型,這樣的同學往往缺乏自信
和勇氣,在公共場合或集體活動面前不敢表現自己;三是過
分內向型,這樣的同學往往遇到問題不願說,受到誤解亦不
能傾訴,一味忍讓,遇事容易退縮;四是虛榮型,處事漂浮、不
誠實,易受到周圍同學的排斥;五是自戀型,這樣的同學往往
嫉妒心強,看到同學學習工作上取得優異成績,就開始悶悶
不樂,甚至造謠生事、惡語中傷。所有這些,都會導致一些不
應有的心理壓力,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1. 6家庭方面
對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學費是沉重的家庭負擔,
他們在日常開支上一再節省,有的學生為減輕家庭負擔,在
校申請貧困補助,參加勤工助學勞動,與那些家庭情況較好
的同學相處時,相比之下往往會產生心理壓力。
2對心理壓力應有的正確認識
對待心理壓力這一問題,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加以研究和
認識,正確認識心理壓力及其表現形式,以奠定有效緩解心
理壓力的認識基礎。
首先,心理壓力的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人有一種惰
性,能拖則拖,可推則推,如果沒有壓力,恐怕許多人很難在
規定的時限內辦好一件事。有了心理壓力就不至於拖拖拉
拉。一定限度的心理壓力能使人學會通過多種因素的調節,
產生較好的適應能力,有利於事業的成功。事實證明,那些
學有所成的人,不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成才的,而正是將
壓力轉化為上進的動力,在不斷摸索、努力實踐中逐漸成長
成才的。
其次,心理壓力要有一個限度。如果過重,超出人的心
理承受限度,或對心理壓力帶來的應激不能適應,那就會發
生心態失衡,輕者會精神上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出現心理困
擾、心理問題、心理障礙,重者便會導致精神疾病。這就猶如
一張拉開了的弓,弓拉得超出了一定范圍,或長時間處於開
拉狀態,綳緊的弦遲早會斷裂的。
再次,心理壓力幾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如何調整
好自己的精神狀態,保持健康心理,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
問題,在有了心理壓力時大可不必驚慌失措,應以一種積極
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用科學的調適方法去減輕。
3心理壓力調適的措施
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重點放在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上,這就需要採取積極的調適措施以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
力,探討調適心理壓力的科學措施,對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
平,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充分利用大學的有利條件,建設一支專職心理學教師隊
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成一
項必修的基礎課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問題的類型開設
不同的課程。使同學們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加
強自身修養,提高心理素質。
3. 2建立心理咨詢機構
在大學建立心理咨詢機構,請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學
生工作人員或心理學老師擔任咨詢人員,給學生提供類似心
理醫生角色的服務,深入了解情況,讓他們傾吐苦惱,幫助釋
疑解惑,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同時,還可有針對性地組
織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請有經驗的心理學專家作報告。
3. 3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
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情況也各不一樣,因而每個人對
待心理壓力所採取的方式、方法及對心理壓力的承受程度不
盡相同。針對這種情況,可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採取調查
問卷的形式,對其性格、家庭、成長環境、心理測試等情況進
行詳細地記錄。這樣有利於在以後的成長中進行針對性的
心理輔導,做到防患於未然。
3. 4適當組織文體活動,愉悅學生身心
學校可在某一階段,適當地組織一些諸如文藝晚會、體
育比賽或旅遊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陶冶情操,展現自
我,加強交流,提高能力,愉快身心,以減輕來自各方面的心
理壓力。如在新生剛入校時,適時組織一些小型體育比賽或
旅遊等,能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環境,加強交流,減輕不適應感
和孤獨感。
3. 5著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
堅強的意志是抵抗來自各方面心理壓力的最有效手段。
意志力並非是生來就有或者不可能改變的特性,它是一種能
夠培養和發展的技能。培養意志首先要確定符合實際的目
標,並要下定決心,積極主動地去克服惰性,付諸行動,堅持
到底,每次成功都將會使意志力進一步增強,自信心增加一
分,逐漸培養起堅強的意志。
3. 6在加強大學生修養和提高辯證思維能力上下工夫
加強大學生修養,培養健全的人格是抵抗壓力,並能不
斷化壓力為動力的重要源泉。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加強大
學生修養上狠下工夫,幫助他們摒棄弱點,修正不足,不斷地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使他們做到舉
止大方,熱心助人,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同時要教育引導他
們在鍛煉辯證思維能力上狠下功夫,做到實事求是地制定目
標,以長遠的目光審視問題,辯證地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這
樣才能防止踏入思維片面、做法偏激的誤區。
3. 7培養大學生科學的心理自我調適方法
培養大學生科學的心理自我調適方法,對於緩解大學生
的心理壓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數同
學經受一定的心理壓力時,對咨詢或找心理醫生還是不那麼
習以為常,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科學的自我心理調適尤其必
要。進行心理調適,減緩壓力的方法有:一是運動。這是一
種最為積極的減壓方式,也是腦力勞動者最有效的休息和娛
樂,運動時體會到的樂趣可以使人們從各類煩惱中解脫出
來,並以較好的態度面對挑戰。二是聊天。找一位朋友隨心
所欲聊天,可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三是玩游戲。人性中的
游戲本能,不管是少年還是成年,都同樣存在,處於游戲狀
態,能暫時逃避現實。四是深呼吸。面對紛雜環境,深呼吸
最有幫助,既能鎮靜,又能恢復精神。五是閉目養神。盡量
放鬆神經和肌肉,在內心構想美好的圖畫。六是著眼當前,
集中精力做好當前的工作,不要花時間追憶過去。七是盡情
發泄。心中的煩惱、憂慮不要積在心中,設法通過不損害別
人、不傷害他人的途徑及時宣洩。八是學會幽默。幽默是精
神健康的調解劑,學會幽默可以讓你以良好的心境應付周圍
的一切。九是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忘掉煩惱,與別
人同樂,同時自己也會有可信賴的朋友。十是進行分解。把
學習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哪個先做,哪個後做,這樣就容
易各個擊破,壓力逐漸化解。十一是讀書。找一本自己感興
趣的書,以陶冶情操,忘卻煩惱。十二是換一種認識。看待
某一事物和問題,如果從某一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
情緒體驗,產生心理壓力,這時只要能夠轉換一個視角,常會
看到另一番景象,心理壓力也就迎刃而解。
3. 8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心理氛圍
學生工作部門、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等要密切配合,齊抓
共管,在指導學生工作、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要把學生當
做朋友,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氛圍,這樣同學才
能做到與老師之間心靈相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作為班
主任或老師,切不可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以領導
或師長自居,要與同學廣泛談心交心,關心學生成長,耐心傾
聽學生的見解,努力解決學生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
難題,不僅要做同學成長路上的指路人,更要做關心他們的
貼心人。作為任課老師應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使
自己的課上得輕松愉快,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里掌握知識,
提高課堂效率,並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② 求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2000字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繫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繫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由於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 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 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願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 。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 。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展。
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採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准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③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一、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 1.來自學業競爭的心理障礙。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有幸進入大學的人往往以競爭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一片贊揚聲與羨慕的目光下,優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在群英薈萃、強手如林的新環境中,以往的優越不復存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使我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不能正確認識理想中的自我和擺在面前的客觀現實,不能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致使一些大學生產生焦慮心理,引起心理失衡。 2.來自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在陌生的環境中尋找良師益友,以求得被人理解和接納是大多數新生強烈的需要。但由於交往的機會較少,缺乏主動性,加之青春期的心理閉鎖等原因,同學之間不易吐露真情,交換思想,致使一些大學生由於自己找不到知己而悶悶不樂,有的因不被別人理解而惆悵,內心矛盾、焦慮、抑鬱、感到孤獨,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來自自我評價的心理障礙。基本上能從理論上較客觀地評價自己,有較明確的自我主張,但有時又過高地估價自己,實際上又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常常面臨著自我否定的心理沖突。這種沖突帶來對自己的懷疑和厭惡,使自己陷入自卑與孤獨,無論對自己估價過高還是過低,都容易失去心理平衡。 4.來自無意義感和逆反心理障礙。在多年高考的壓力下苦熬出來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有一種說不出的輕松感,思想上極易產生輕松情緒,加上進入大學以後又沒有確立明確的奮斗目標,造成一些大學生感到事事沒勁,精神萎靡,學業荒廢,缺乏動力,出現無意義感心理障礙。還有的因存在某些消極的思想定勢,對宣傳教育傳遞的思想信息,不假思索,一概排斥,在這種心理影響下,有的會對政治性、思想性的正面宣傳或教育持冷漠、不關心甚至抵觸的態度,常常表現出較強的逆反心理。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 樹立積極的健康觀,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社會的發展迫使人們捲入一個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各種生活刺激增多、污染嚴重的境況之中。面對生活環境的變化,選擇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個體身心健康相統一的生活方式,是實現人們期望的根本途徑。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 2.培養健康的學習心理。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健康的學習心理對大學生完成學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在學習方面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惰性心理、厭學心理、懼考心理、怯場心理、舞弊心理等等。一年級新生剛剛從緊張、高競爭的中學生活來到相對獨立的大學學習、生活環境中,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尚未掌握大學的學習規律,依靠教師的心理還未完全克服,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考取大學的都是中學學習的尖子,一旦在大學競爭壓力下受挫折,就容易產生心理失衡。針對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這些不健康心理,加強教育,幫助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 3.開設心理門診,進行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就是通過咨詢者與被咨詢者的交談接觸的過程,給被咨詢者以心理健康知識的指導和幫助,並進行心理衛生的宣傳教育,從而提高其適應能力,緩解心理緊張和沖突,解決心理上的困擾和精神上的苦惱。其主要內容是:宣洩、疏導被咨詢者的情感以緩解情緒壓力;協助被咨詢者改善認知結構,以正常經驗取代舊的不正常的經驗,樹立對人、對己、對周圍環境和事物的正確觀念和態度,為被咨詢者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建立與人相處的和諧關系,培養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和行為習慣。 4.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注意對心理特點和心理規律的研究,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當然,必須強調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更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而應把它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以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 5.加強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的培養。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挫折,面對困境要積極尋求解脫並找出教訓。使學生能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把握與調節,豁達大度、遇事冷靜、放棄成見、身心放鬆,常能做到自我正確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對待自己的各種需要,培養對挫折的承受力。學習和生活上的不愉快雖然時有發生,但應自覺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正視現實並與其保持正常的接觸;對周圍事物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對生活中的問題、困難、矛盾都能很好的處理,為實現理想處處能表現出進取精神。如果大學生在這方面的鍛煉加強了,那麼將獲得較為過硬的心理素質。同時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將隨之而增長,感情沉穩、自製力增強,在很多情況下都能自己擺脫心理負擔除掉精神障礙。 大學生的心理也需要釋放,在學業、情感、經濟等方面受者困擾,壓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馬家爵就是典型例子,我們應正確釋放自己的壓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解決壓力的正確途徑,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開些,不要鑽牛角尖,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悶氣,抽悶煙,甚至喝悶酒,這都是不應該的。
④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結業論文
選擇具體的,知識面很小的一點問題去論述,
這樣操作性更好一些,比如我校大一學生如何適應大學宿捨生活等等,
現象,原因,理論依據(就是聯系書本知識),解決辦法或者我的觀點看法
就這些角度,自己也好好思考一下
⑤ (心理學)本科畢業論文
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教師生存狀況分析
2005年8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啟動了「2005年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截至2005年9月6日24時,總共有8699名教師填寫了調查問卷。調查完成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採用專業的統計軟體與技術對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並撰寫了本調查報告。
一、教師生存狀況分析
教師生存狀況堪憂,減壓勢在必行
超過8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較大
近30%的被調查教師存在嚴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調查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20%的被調查教師生理健康狀況不佳
超過60%的被調查教師對工作不滿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參考國內外職業健康心理學(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HP)的研究成果,我們從「工作壓力」、「教師工作倦怠」、「教師心理健康」、「教師生理健康」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五個方面對教師生存狀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
一、教師生存狀況分析
二、不同人群的分析結果
三、減壓勢在必行,管理是出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關鍵
http://www.ilunwen.com/list_paper_content.php?id=3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