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湯達論文
① 中國近代文學現實主義特點 論文
一、 現實主義概念的源起
現實主義是文學批評和文學研究中最常見的術語之一。這個術語一般在兩種意義上被人們使用:一種是廣義的現實主義,泛指文學藝術對自然的忠誠,最初源於西方最古老的文學理論,即古希臘人那種"藝術乃自然的直接復現或對自然的模仿"的樸素的觀念,作品的逼真性或與對象的酷似程度成為判斷作品成功與否的准則。瓦薩拉的《畫家的生活》曾敘述了一些有趣的藝術史軼事:孔雀啄食貝那左尼畫得太逼真的櫻桃;喬托的老師用刷子驅趕喬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蒼蠅。這種現實主義概念雄霸人類藝術史近兩千年,至今仍殘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種是狹義的現實主義,是一個歷史性概念,特指發生在19世紀的現實主義運動。歷史地看,現實主義發端於與浪漫主義的論爭,最終在與現代主義的論戰中逐漸喪失了主流話語的位置。
R·韋勒克《文學研究中現實主義的概念》追溯了現實主義術語在歐美各國的發生史:這個概念在文學領域的具體運用是1826年。法國一作家撰文宣稱忠實地摹仿自然提供的範本的現實主義信條日益增漲,它將是19世紀的寫實文學。而這個術語的流行與畫家庫爾貝和小說家尚弗勒里的積極應用有關,庫爾貝將自己被拒絕的作品貼上了現實主義的標簽引發了一場論戰,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題為《現實主義》的文集,捍衛現實主義信條。同時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學評論雜志《現實主義》,雖然曇花一現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風具論戰性而產生廣泛影響。被20世紀的現代主義先鋒派視為保守的現實主義,在19世紀誕生之時也具有挑戰文學成規的前衛品格。迪朗蒂曾明確地說:"這個可怕的術語'現實主義'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顛覆者。說'現實主義'派是荒謬的,因為現實主義表示關於個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達;成規、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對的東西"。准確地說,現實主義挑戰的是浪漫主義的藝術成規,衛姆塞特和布魯克斯在《西洋文學批評史》中就把現實主義理解為19世紀中葉的一種逆動,它抵制"不現實的各種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繼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義的思想,尖銳地攻擊雨果、繆塞、維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責他們"無視自己的時代,企圖從往昔的歲月里掘出僵屍,再給它們穿上歷史的俗艷服裝。"現實主義者則拒絕這種詩的謊言。因此現實主義是作為浪漫主義的對立面和論辯敵手出現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對幻想和偽飾崇尚真實的意義。
二、現實主義的理論涵義
現實主義經過泰納、恩格斯、別林斯基直至20世紀盧卡契等理論家的發展和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等偉大作家的文學實踐達到高潮。現實主義理論日趨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話語成規。它包括以下層面的涵義:
第一,真實客觀地再現社會現實,這是現實主義術語的最根本的意義。達米安·格蘭特用"應合"理論解釋現實主義的客觀性成規,他稱應合為一種文學的認真心理,"如果文學忽視或貶低外在現實,希翼僅從恣意馳騁的想像汲取營養,並僅為想像而存在,這個認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議。"這強調的是文學對現實的忠誠和責任。R·韋勒克從現實主義反對浪漫主義的文學史背景來詮釋這層涵義:"它排斥虛無飄渺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徵、排斥高度的風格化、排除純粹的抽象與雕飾,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這個意義上,企望真實地呈現社會生存的本真樣態。作為浪漫主義的論辯敵手,作為社會邊緣貧困小人物的代言,現實主義理論強調披露真實,戳穿偽飾現狀的意識形態。也就是說,現實主義抵製作為布爾喬亞知識分子話語形態的浪漫主義,轉而追求客觀性,為那些墮入貧困被邊緣化的弱勢族群或階層發聲。顯然具有素樸的人間情懷和人道精神。
現實主義"客觀再現當代社會現實"的理論涵義在盧卡契的論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闡釋。這位現實主義最忠誠的信仰者和最後的辯護師撰寫了大量論著,總結現實主義藝術經驗,回應現實主義在20世紀遭受的挑戰:《現實主義歷史》(1939)、《巴爾扎克,司湯達和左拉》(1945)、《偉大的俄國現實主義者》(1946)、《歐洲現實主義研究》(1948)、《當代現實主義的意義》(1958)等等。首先、他從認識論的高度重新闡釋了現實主義客觀性的涵義:"藝術的任務是對現實整體進行忠實和真實的描寫。"盧卡契提出了對現實進行整體描寫的現實主義藝術要求,所謂整體描寫就是反映社會-歷史的總體性,追求文學描寫的廣度,從整體的各個方面掌握社會生活;向深處突進探索隱藏在現象背面的本質因素,發現事物內在的整體關系。其次,盧卡契並沒有把現實主義的客觀性理解為排除任何主觀因素的純客觀性,他不是把反映社會現實的文學視為一面靜止的鏡子。盧卡契肯定了主觀認識的重要性,強調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一、外在世界與內心世界的統一。盧卡契兩面作戰,一面為現實主義的純潔而與自然主義戰斗,把福樓拜和左拉那種缺乏整體性的瑣碎客觀性排除出現實主義陣營;另一面又要回應現代主義的挑戰,批評喬依斯、普羅斯特和其他現代派作家,認為他們使所有內容和所有形式都解體了。因此,現代主義達不到對現實整體的真實反映。
第二,廣為人知的典型理論。典型論構成現實主義理論的一項核心內容,概括而言,典型論欲求解決的即是文學人物的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問題。黑格爾和謝林為典型論的流播奠定了美學基礎,黑格爾認為性格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一個性格之所以引人興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則"是由於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與個別人物的特殊性融會在一起,在這種統一中變成本身統一的自己。"據韋勒克的歷史追溯,典型術語的最初使用者是謝林,意指一種象神話一樣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浪漫派首先廣泛使用這個概念,典型概念從浪漫主義轉移到現實主義,與巴爾扎克和泰納的轉用相關。在《人間喜劇》的序言里,巴爾扎克自稱為社會典型的研究者,泰納則頻繁使用此術語討論社會階層人物的性格,逐漸演變成現實主義最重要的理論概念。典型也是別林斯基論俄國小說時常用工具,他甚至認為:"典型性是創造的基本法則之一,沒有它就沒有創造……必須使人物一方面成為一個特殊世界人們的代表,同時還是一個完整的、個別的人。"果戈理筆下的科瓦遼夫少校不是一個科瓦遼夫少校,而是科瓦遼夫少校們,即使是描寫挑水人也不是僅僅寫某一個人,而是要借一個人寫出一切挑水的人。這就是別林斯基所說的典型的本質。魯迅的《阿Q正傳》發表後讓許多人不安,總以為寫的是自己,獨特的這一個阿Q擁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為國民性的代名詞。現實主義把這種個性和共性的完美結合的文學形象稱為典型形象。
第三,歷史性的要求。在韋勒克看來,歷史性是現實主義理論中比較可行的一個准則,他援引奧爾巴赫對《紅與黑》的評述說明這一點:"主人公'植根於一個政治、社會、經濟的總體現實中,這個現實是具體的,同時又是不斷發展的'"。韋勒克的看法是對的,現實主義確有歷史性的維度。恩格斯在致瑪·哈克奈斯信中說"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於一個政治、社會、經濟的具體的總體現實中刻畫才能達到"充分的現實主義"的高度。而且,這個具體的總體現實還是不斷發展的,就象盧卡契所闡述的現實主義要塑造那些生動的辯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本質轉化為現象並在現象中顯示自己;它還塑造著這過程的那個側面,即現象在過程運動時揭示著自己的本質。另一方面,這些個別的因素不僅包含著辯證的運動,互相轉化,而且彼此間不斷相互影響;它們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的諸因素。真正的藝術從而總是通過塑造這些因素的運動、發展、展開來表述人類生活的整體的。"簡單地說,現實主義的歷史性維度即是要求真實摹寫復雜的社會關系,並且反映出復雜的社會關系的矛盾運動過程。現實主義的歷史性要求,實質上是以社會分析為核心,即以摹寫人的社會經驗和社會本身的結構為藝術原則。而且現實主義竭力通過人的現實矛盾去揭示人與社會的辯證法則,現實主義確認:對社會現實觀察得越仔細研究得越深入,對事件及細節的相互關系和矛盾運動理解得越透徹,就越能獲得真實的力量。
就西歐說,現實主義(Realism)是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也是西歐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以及確立政治統治時期出現的一種文學現象。
作為文學的一個專門術語,現實主義最早出現在十八世紀德國的劇作家席勒的理論著作中。但是,"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文學流泥和創作方法的名稱廣則首先出現於法國文壇.法語中的Realisme一詞,來源於拉丁文Realistas(現實,實際)。現實主義名稱的出現和這種文藝思潮的存在完全是兩碼事。在法國,現實主義之稱始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國小說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現實主義當作表現藝術新樣式的名詞,他於1850年在《藝術中的現實主義》一文中,初次用這個術語作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藝術的標志。其 後,法國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在繪畫上提倡現實主義。
一八五五年,庫爾貝舉辦了一次個人畫展,引起一場大辯論,文藝史上稱為"現實主義大論戰"。就在這次淪戰中,庫爾貝創辦了一種定期性的刊物,命名為《現實主義》。一八五七年,庫爾貝的熱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為《現實主義者》,從此在歐洲文壇上正式樹立起一面現實主義的旗幟,這一術語也就在法國流行起來了。眾所周知,巴爾扎克 (1799--1850)是現實主義這個名詞最深刻含義上的作家,他 的《人間喜劇》乃是深刻的規范化的現實主義文學。但是,巴爾扎克正如這一流派的夥伴們司湯達,狄更斯、薩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樣,都不曾用"現實主義"這一名詞來標明他們的新型的文學流派。在俄國,首先使用這個術語的是文藝理論家皮薩列夫(見他的(現實主義者》),不過,那已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事了。
一般說,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現現實生活的典型特徵的,都叫做現實主義作品。法國文學史家愛彌爾·法蓋解釋說:"現實主義是明確地冷靜地觀察人間的事件,再明確地冷靜地將它描寫出來的藝術主張。……要從幾千幾萬的現實事件中,選擇出最有意義韻事件,再將這些事件整理起來,使之產生強烈的印象"這同恩格斯所說的"除了細節上的真實之外,現實主義還要求如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義基本一致。如果我們不把現實主義簡單地理解為各種真正藝術所固有的現實性,而是理解為單獨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寫的原則和藝術方法的話,那麼,在西歐來說,現實主義的形成,一般認為在文藝復興時期。從文藝復興的現實主義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批判現實主義,其中又有十八世紀啟蒙時代的現實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以描寫人物生動的豐富的感情,慾望和感受而著稱它表現出人類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純潔,而且富有詩意。但在分析社會關系方面又不及啟蒙時代的現實主義。後者具有更多的社會性和分析性,強調創作要有明確的社會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
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思潮既是歷史的繼承,又是現實的創新。它總匯了十八世紀以前的文學經驗,補充了文藝復興時代現實主義歷史具體性之不足,擺脫了古典主義的理性原則,克服了啟蒙時代現實主義的說教成份和浪漫主義的主觀性。它又從文藝復興文學中接受了性格描繪的具體性從古典主義和啟蒙時代文學中接受了社會分析因素,從浪漫主義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漸喪失了前代文學中特有的樂觀主義,卻沾染了無法擺脫的悲觀主義。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彷彿是文藝復興和啟蒙時代現實主義特點的有機結合;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展。它能從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中,從人與環境的多種關系中去描寫人,特別是它在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現社會生活的真實,直接分析社會的經濟關系,對現實作出尖銳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學史上,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成了歐洲資產階級文學藝術發展的最高峰。
② 寫關於司湯達的《紅與黑》的論文可以從哪方面去寫
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文章結構、藝術手法等方面去入手
③ 關於紅與黑這部外國文學作品的論文
紅與黑》是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斯湯達的作
品, 只要是讀過這本小說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說中人物的個性, 言
談舉止從自己的腦海中趕出去。這一切都不停的縈繞在他們的
腦際, 讓他們去思索, 讓他們浮想聯翩。
所有的評論家一致肯定斯湯達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時代。只
要看看小說的副標題「** 年記事」就可以體會到斯湯達和巴
爾扎克一樣, 只是在自覺地為現代社會譜寫歷史。可是對大多數
的讀者來說, 顯然不是因為關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歡《紅與
黑》的。人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它的主人公於連·索雷爾。於連和
整個社會的環境的沖突, 他的野心, 抱負與孤軍奮斗, 他對現實
的憤懣不平和報復性的反抗。這才是小說扣人心弦的地方。離開
了於連的悲劇, 其他的一切對讀者便毫無意義。在體味著小說引人的情節, 在對主人公的命運經過迭盪的
推進而突然戛然而止於死亡而悲嘆時, 人們不能不一再問到:
「紅」與「黑」究竟是什麼?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
一百年來文藝研究家進行無休止的爭論, 一直沒有一致的看法,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或者認為「紅」指紅色的軍裝, 代表軍隊;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會。或者認為「紅」是指法國大革命和
拿破崙戰爭的英雄時代;「黑」是指復辟王朝的反動統治。或者認
為「紅」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復辟制度的小資產階級叛逆者於連;
「黑」指包攬反動教會、貴族階級和資產階級在內的黑暗勢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認為紅與黑是以「紅」為象徵的一種感
情力量和以「黑」為象徵的另一種感情力量的拼搏。還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論對《紅與黑》中慾望主體和敘述結構的關系進
行剖析, 認為小說的主人公主體徘徊在「想像界」和「象徵界」之
間。因此對小說書名的解釋為「紅」是想像界, 是缺失的母親、血、
生命律動之源, 是慾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徵界, 是父親、法律
制度、現實原則, 閹割、修道院、宗教之權威。可以說是「仁者見
仁, 義者見義」, 當然無可非議, 這是所有可以被稱作偉大小說的
共同品格。例如《紅樓夢》, 有人讀出了革命, 有人讀出了政治, 有
人讀出了愛情, 有人讀出了人生等等。
透過《紅與黑》的字里行間, 隨著引人入勝的情節, 我們仔細
體味著之中所含的「紅」與「黑」。我認為這個作品從開始、發展到
結束, 貫穿著三組「紅」與「黑」的主線, 順著這三組線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賦予這篇作品的深刻意義,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暫的一
生和他的命運。
第一組:「紅」象徵著拿破崙士兵的紅軍服;「黑」象徵著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組:「紅」象徵著於連·索雷爾追求的飛黃騰達;「黑」象
征著主人公結局的死亡。
第三組:「紅」象徵著教堂的聖水、死亡、子宮、於連的重生;
「黑」同時象徵著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們分組來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組:「紅」象徵著拿破崙士兵的紅軍服;「黑」象徵著教士
的黑色袍子
這是斯湯達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詢問時的解釋。在小說的開
始, 作者就給人們展示了表面雖然文弱但是心靈的深處, 有一團
火一樣的進取力量, 一股往著高處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熱血的於
連。那麼怎樣才能出人頭地呢?拿破崙士兵的紅軍服是他心中的
嚮往, 他們想自己像拿破崙那樣年三十立功於戰場而成為顯赫
的將軍。然而於連生不逢時, 在王政復辟時期, 平民甚至沒有穿
上軍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夠通向上層社會的途徑就是當教士了。
當於連看到一個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場無聊的糾紛中被一個
小小的教士所擊敗, 一個四十多歲的神甫就拿到三倍於拿破崙
麾下名將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崙的名字而發奮攻讀神學了。
他想:「在一切事業里都需要聰明人……在拿破崙統治下, 我會
是一名軍官, 在未來的神甫中, 我將是一名主教。」因此,「紅與
黑」在這里平行的, 都是於連新追求的飛黃騰達之路。
第二組:「紅」象徵著於連索雷爾的追求的飛黃騰達;「黑」象
征著主人公的結局
要理解這一組,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1. 從小說的創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湯達為什麼在小說里使他的主人公這樣
一個「才智之士」, 這樣一個充滿理想而處事慎重、謹慎的青年的
結局以悲劇告終, 而不是塑造一個成功者形象呢?我認為這就是
斯湯達沒有解釋完的書名的喻意, 也就是「紅」象徵著於連的追
求;「黑」象徵著死亡。在這里「紅」與「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對立
的矛盾。要理解這一組, 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將拿破崙士兵的紅色軍裝和教士的黑袍子這一
「紅」——「黑」作為主人公於連所追求的夢想, 不僅僅是因為作
者曾經十七歲就投入軍界, 三次隨拿破崙遠征歐洲, 親身參加過
朗戈戰役、耶拿戰役, 曾經進駐米蘭……他是同時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崙時代的人。而時過境遷, 教士是一個能實現於連
野心的職業。
若想細致入微的理解斯湯達的作品, 必須先了解他的內心,
斯湯達的內心並非原動力旺盛, 充滿志趣。由於天賦與志趣自身
只不過是一些籠統的東西, 所以他所迷戀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說沒有明確和具體的東西, 由於缺乏那種功利和道德動機,
他不會對任何事情深深感動, 事實上, 對他來說, 激情開始就是
游戲、實驗、消磨時光, 在人們看來他會完全沉溺於激情之中時,
他卻突然移情別處。
從形式或從總體上而言, 斯湯達的理想也同樣相當混亂和
自相矛盾。因為他看起來只關心與個人密切相關的原動力與激
情形式, 對此他賦予了只屬於更高層次的原動力之雄偉氣勢與
英雄氣概。因此, 他賦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樣的形式。於連在短
短的一生中為自己規劃了許多的角色: 拿破崙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導教師等等。由此看來, 他所擔任的角色是可以變
換的, 只要能達到出人頭地的目的。
其次我們也不能忽視, 斯湯達出生在貴族律師家庭, 八歲喪
母, 他是和可怕的窮神甫一起長大, 從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壓抑,
書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話也表明了對於連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訴
你這一點是讓你明了, 當教士不會給你帶來什麼, 如果你向當權
者獻媚的話, 那會得到詛罵, …」這表明作者並不認為做教士是
一條什麼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獄的行當。
2. 小說中的情節
在小說的開始部分, 對於連開始他的征程之前有著這樣的
描寫:「……他孤單一個在教堂里, 祈禱的矮凳上, 於連發現一張
印有字的小紙片攤在那兒,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寫到: 路易·
索雷爾判決以及臨終時刻的詳情在貝尚松處死, 在……這張殘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個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嘆了一口氣, 接著說,『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紙揉
成一團。
從教堂出來, 於連相信看見聖水缽旁有一攤血, 其實這是被
灑過的聖水, 在蒙著窗上的紅布的反襯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後, 於連為內心隱藏著恐懼感到羞愧。
『難道我是個膽小鬼?』他問自己,『拿起武器。』這幾個單詞
在老軍醫敘述過的戰爭故事裡反復出現, 在於連看來是勇敢的
象徵。他站起身來迅速走向德·雷納爾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來, 小說的開始已經預示了主人公的結局: 他從教堂
出發到德·雷納爾先生家當家庭教師, 開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戰場, 到德·拉莫爾府當秘書——回到教堂開槍殺他的情人德
·雷納爾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紅」的結果必然是失敗
或者說是死亡「黑」。
3. 從詞彙學的角度
我們再翻開法、英、漢辭典, 對於「紅」與「黑」的解釋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紅」: ①指像血那樣的顏色; ②象徵革命; ③象徵順
利和成功。而「黑」卻是指: ①黑色; ②陰郁的; ③死亡。因此, 從詞
匯學的角度出發,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確的: 紅軍服和黑道袍, 這
一「紅」, 一「黑」作為於連帶著滿腔的熱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紅)的結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組:「紅」象徵著教堂的聖水、子宮、於連的重生;「黑」同
時象徵著教堂、死亡、洞穴
經過對平行的「紅」與「黑」的追求和對立的「紅」與「黑」——
追求——失敗之後,作品又以平行的「紅」與「黑」的融合而結局。
對於這一組的理解, 要從以下方面。
1. 從情節上
回顧於連從在追求發跡的四年, 細心閱讀的讀者可以注意
到, 於連口口聲聲「成功」、「發跡」、「飛黃騰達」之類, 時時處處羨
慕有錢人的「幸福」, 卻從來沒有說清楚他究竟要什麼。金錢他當
然是要的, 他動輒想當上一個主教比當上一個將軍多掙多少法
郎, 然而他關心和誰一起吃飯勝過拿多少薪水, 他拒絕過和愛麗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凱那樣的穩妥的發財之路, 他也從
不接受沒有名分的饋贈……總之, 於連不是一個愛錢的人, 這是
他和當時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間的很大的區別, 包括貴族和資
產者。再說社會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榮譽、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錢、財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認為於連的全部心
靈都體現著一種與封建觀念相對立的思想體系, 一種以個人為
核心的思想體系, 這種思想體系決定了他和他那個行將滅亡的
社會之間的不可調和的沖突, 也決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劇命運。
總之, 說於連是一個個人主義野心家固然不錯, 但不如說他是一
個追求個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輕人更來的准確。於連的
所作所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靈呼喚在本質上是矛盾
的。
如果說在到達「虛偽」之前, 這個年輕農民的心靈曾走過很
長的一段路, 那麼他的死意味著他只不過在一條更長的路上剛
剛邁開了第一步, 這一步他是在監獄里走完的。內容豐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遠的《紅與黑》實際上寫的是一個年輕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從迷誤走向清醒, 說到底是寫了一個「悟」字。這
是人類永恆的難題的唯一的解, 也是《紅與黑》中的於連的處境
的真實寫照。斯湯達的高明在於,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徑通幽, 柳暗花明, 誰都說是從勝利走向勝利, 而在彷彿登上了
高峰時卻突然兩聲槍響, 讓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猶如一聲斷喝:
「此路不通!」於是主人公恍然「覺」, 而後在回想中大徹大悟, 從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這也是這篇小說震撼人心的地方。於是
於連找到了歸宿又獲得了重生, 從這個意義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這里「紅」與「黑」這對矛盾達到了統一。
2. 從意蘊上
「紅」與「黑」是辯證的統一。「黑」的其一象徵既是超越語言
符號鏈的存在, 其表徵為創傷和死亡, 而「紅」象徵之一顯然與血
和死亡有關, 於是,「紅」與「黑」融為一體。
本文在第二組里提到小說中於連在到德·瑞納先生家做家
庭教師前到教堂祈禱時, 發現被處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樣, 並
且相信看到聖水缽旁邊有灘血。在小說的另一處寫到:「德·福
列先生所問: 為什麼索黑爾先生特別選擇了教堂為謀殺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個時候, 他的情敵在那裡舉行彌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筆者按即瑪特爾小姐)所保護的幸運的人, 具有無限的
聰明和更多的謹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納先生的
花園里, 還有比那更簡單的事嗎?在那裡, 差不多不會有人看見,
不會被捕或懷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於死地。」
一個嬰兒誕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禮, 這是象徵著生命, 象徵著希
望的「紅」; 教堂也是為死者禱告的地方, 象徵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國還是在西方, 人們都相信凈化了的靈魂能得到再生, 在
這里「紅」與「黑」這對矛盾又達到了統一。
從心理學上分析, 洞穴與教堂都可象徵著子宮。他們都在象
征意義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諾。正如克洛德·魯瓦所說: 溫暖、寧
靜慈母般的洞穴, 開始生存歷險之前於連曾在那兒做過小憩, 渴
望最後能「安息在那兒」, 因為安息這個詞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們又可以回答小說中那位人物提出的問題了。經過矛盾, 經過抗
爭, 經過實踐, 於連終於得到了再生。這里「紅」象徵著鮮血, 子
宮, 生的教堂, 於連的「再生」;「黑」象徵著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紅」與「黑」在這里再次成為平行的融匯。
④ 司湯達寫的紅與黑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司湯達創作《紅與黑》時,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已經失敗,他想用自己的筆去完成拿破崙未竟的事業。他要通過《紅與黑》再現拿破崙的偉大,鞭撻復辟王朝的黑暗。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司湯達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也是19世紀現實主義的先驅,在文藝論著《拉辛與莎士比亞》中提倡浪漫主義,反對古典主義,主張文學應「藝術的反映當代生活」,反對因循守舊。
司湯達以「紅與黑」象徵其作品的創作背景:「紅」是象徵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熱血和革命;而「黑」則意指僧袍,象徵教會勢力猖獗的封建復辟王朝。
(4)司湯達論文擴展閱讀:
作品講述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
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台。
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該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
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紅與黑》發表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⑤ 關於愛的論文 1500字左右
愛情是什麼
人們自古以來就在探索愛情,但從心理學角度對愛情進行專門研究,是近代才開始的。從古代開始,愛情心理思想就已在許多文學,哲學作品中出觀,如《詩經》中有關愛情文字描繪,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中有有關愛情的論述,及至19世紀司湯達的《論愛情》,都孕含有一定的愛情心理觀點。
愛情是什麼,一般認為:這是一種建立在性慾基礎上的,男女雙向交往過程式中產生的高尚情感。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立在性慾之上,對異性具有傾慕,珍惜之情的情愛:男一是由異性間的依戀感及理想,情操,個性追求等復雜因素混合升華而成的情愛。愛情是性愛與情愛的結合,缺乏性愛的愛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慾的滿面足,沒有感情的升華,也無法產生真正的愛情。同時,愛情是在男女雙向交往中產生的,那種一方有情另一方無意的情感是愛情之外的事。
相愛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愛情美滿。要獲得美滿的愛情,應具備以下心理條件:其一,不痴情過分,不咄咄逼人,不分開表現自己的愛情獨占欲,能充分分尊重對方。美滿的愛情要求人把愛情只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開拓與領略自己人生的同時,重視對方,不幹涉對方的活動,但又不是漠不關心。要為雙方的個人自由留有充分的餘地。其二,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取愛情時,自己更感歡欣並以對方的幸福為滿足。即要有無私的精神。其三,美滿的愛情是彼此雙方獨立個性的結合,即戀愛雙方不作為對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讓雙方都有有發展自己個性的餘地。其四,尋找和珍惜雙方心理上的共鳴,美滿有愛情在於精神上的和諧,心靈上的溝通。
人類愛情的特徵是:大腦可以把愛的感受儲存起來,在特定的環境之下,適當的外部刺激可重復感受的情愫。這就是為什麼人到暮所,重溫過去的愛情能夠體驗美的感受。這就是人不同於動物的本質。意識的作用可以使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擺脫肉體的束縛,使用使愛情更多地體現為精神的依戀。
總之,愛情的動力不光是性的慾望,其他的如關懷與被子關懷,思念與被思念,尊敬與被尊敬,給予與得到,認識與此同時被認識,肯定與補肯定,審美與被審美等一系列人類內在的心理及精神因素都在鼓動著人們孜孜不倦地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大學生被喻為天之驕子,他們年輕,充滿活力,一般有強烈的渴望,但是常常處理不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
大學生戀愛的心理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嘗試型:考上大學以後,來到了一個表年人的世界,來到了強調節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大學校園,從而出現了接近異性的慾望;產生了「異性交往」的神秘感,並想嘗試生活,從而讓自己在情感的世界裡得到享受。
空虛性:當遠離了父母,親朋好友,常常感到孤單,迷惘,就是除了學習以外,不定期有一部分屬於自己的時間,因此一部分學生只好用談戀愛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實惠型:有的大學生認為,當今的好多事情只有實惠才是真實的,於是就把奮斗的目標放到了追求個人物質和精神的利益上,看看他(她)是否有錢或者有權來決定自己是否與其戀愛。
表現型:有的大學生認為,談戀愛可以體現自身的價值,證明自己有強大的吸引力。看到同班,同宿舍的同學都有了各自的戀人,自己沒有,似乎有失面子。因此,看到另的同學有了自己的戀人以後,也就急忙在自己的同學,老鄉中物色起來。為充分顯示自己,有的大學生故意在公共場合相互摟抱,作親昵狀。
感觀滿足型:有的大學生憑借自己表春的資本,或者是為排遣抑鬱孤獨,或者是為滿足感官的刺激,甚至是滿足性慾,千方百計地去求得男孩子或女孩子表睞而充分達到心理,心理上的快感。如有的學生在教室,食堂就相互摟抱,撫摸。
墓才型:有一部分大學生談戀愛是因為羨慕對方的學識,才幹。例如某大學中文系的某君,其貌不揚,個子很矮,但是頗受很多漂亮女性的愛戀,就是因為他不但擅長寫詩歌,散文,而且書法也不錯。
總之,大學生戀愛出自各種各樣的原因。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擁有正確的態去處理愛情是相當重要的。
⑥ 求一篇外國名著欣賞的論文
:《簡愛》的女主人公簡愛敢於反抗壓迫.要求獨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體現出的強烈的女性意識,使其成為那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關鍵詞:簡愛:女性意識;平等;獨立自從《簡愛》創世以來,夏洛蒂?勃朗特便成了評論家所感舉起的一個人物,被視為"一位傑出的小說家","屬於未來的作家.筆者認為夏洛蒂?勃朗特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聲譽,其關健的原因在於她所創作的《簡愛》為我們塑造了文學史上一個敢於反坑壓迫追求獨立自由的女性形象.並且以一個女性的眼光重新審視既定的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世界,體現了一種以女性為核心的主體意識,從而開啟了女權主義文學思想的先聲.一,女性意識在《筒愛》中的體現一1反抗權勢的壓迫十九世紀的英國普遍存在的婦女觀是什麼呢?當時的思想家約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論女王的花園》中就說,理想的婦女和理想的家庭與現實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競爭互不相容,婦女的地位不是在社會上,而是在家庭中.按照當時流行的說法.就是做"家裡的天使."這就意味著女人必須在家裡侍奉丈夫和孩子,否則就是不合乎"家裡的天使"的模式,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價值.顯然."天使"集中概括了一個男權主義世界裡十分荒謬的婦女觀.這種觀點在十九世紀十分盛行,就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簡-愛卻大聲宣布"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這呼聲既是對以男子為中心的英國社會的公開挑戰,也是為扞衛女性人格與尊嚴的吶喊.若從婦女解放的角度說來,這句鏗鏘有力的話在當時有名么激進,多麼有份量!可以它是打開《簡愛》的一把鑰匙.簡愛從小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從小寄養在舅母家.寄養家庭里少爺的專橫.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惡意,僕人的偏見,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從而產生強烈的反抗意識"不公平!不公平!"這是她的結論.終於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頭破血流之際,她發瘋似的和他對打,使盡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並發泄地叫道::"你這個男孩真是又惡毒又殘酷!你像個殺人犯!你像個虐待奴隸的人!你像羅馬的皇帝!"她甚至敢於對她殘忍的舅母說:"世界上我晟恨的人就是你!"對寄養家庭的反抗導致了簡愛被送進勞渥德孤兒院.這是一所以肉體到精神對孩子們進行宗教束縛摧殘的所謂慈善機構.簡仍是那樣叛逆不馴.她對好友海倫經常受到責罵和鞭打卻從不抱怨十分蔑視和憤恨.她奉勸海倫說,如果自己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奪過來,當面把它折斷,而且"我們應該狠狠地回擊"."狠狠地回擊!"這正是簡強烈的反抗精神的寫照.簡以她頑強的生命力熬過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學校生活.但她始終念念不忘的是"我嚮往自由,我渴望自由".這都表明了簡"不與環境命運相妥協,勇於反抗斗爭,爭取做人的權利的可貴精神,而這正是當時廣大婦女覺醒的標志."--)要求經濟上的獨立女性的獨立首先在於經濟上的獨立.在簡愛生活的年代,結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簡愛的心目中,經濟的獨立是她人格獨立的支柱.只有在經濟獨立的基礎上,她才覺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才覺得自己是個實實在在的人.簡愛經歷了痛苦,貧窮的童年,但她發奮努力,終於以超群的才華當上了老師,經濟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對經濟上獨立自主的要求是強烈的也是貫穿始終的.羅切斯特給她買的昂貴的衣服首飾,都讓她一推掉.她向羅切斯特表示:"不要任何財物,只要一顆沒有被大量的恩惠壓倒的心".她永遠也受不了"讓羅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個玩偶,每天讓金雨淋在我周圍".她執意不放棄家庭教師的工作,而要繼續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師,用這個掙得我的膳宿費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離開桑菲爾德和她所深愛的男人後.簡用自己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擔了聖約翰為他介紹的艱苦工作.為窮人服務.做一名鄉村教師.同時.這份工作也給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簡愛在經濟上獨立的要求,並沒有使她把金錢作為唯一的目標.簡愛在金錢面前.在叔叔的遺產一夜之間由赤貧變為富有的時候,她立即就把遺產的大部分轉贈給她貧窮的表哥表姐.很明顯,作者努力讓她的女主人公在經濟上獨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認為,遺產的安排並非象許多評論者所說的是"畫蛇添足".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經敏銳地看到,女性的獨立首先在於經濟的獨立.她清楚地懂得.如果婦女在經濟上不能獨立,那麼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沒有真正的獨立,平等可言,這個認識無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婦女仍然排除於社會的生產勞動之外而只是從事家庭的私人勞?37?動,那麼婦女的解放,婦女同男子的平等,現在和將來都是不可能的."(三)追求平等的愛情按照維多利亞時期婦女的行為規范,簡愛有兩大過失:一是向一個男人(羅切斯特)主動表達自己的愛情;二是拒絕另一個男人(聖約翰)的求婚.簡愛與男主人翁羅切斯特的愛情波折.使她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簡愛發現自己愛上羅切斯特的時候.她很清楚地意識到橫亘在他們之間的巨大的鴻溝:羅切斯特出身名門,是上流社會的紳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個地位與傭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師.然而,她並沒有因此氣餒.或者自我貶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向羅切斯特承認自己的感情.在一場社會地位如此懸殊的愛情當中,表現得不卑不亢.她認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這無疑是在等級森嚴的階級社會向社會偏見的大膽挑戰."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貌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在英國小說史上.簡是第一位女主人翁,為強烈的感情所驅使,主動地向她愛慕的男主人翁表達愛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當她為自己不能與羅切斯特結合卻仍被留在庄園而感到屈辱時,她憤然說道:"你認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錯了!我的靈魂跟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簡一貫遵循的神聖原則一一自重,自尊,自愛.由於羅切斯特瘋妻的存在使他們無法結成夫妻.於是羅切斯特就決定帶簡到遙遠的地方一起生活.
⑦ 論文題目是《從經典名著看西方社會的發展》,論點是「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要求不能寫成觀後感。
你可以參考一下西方歷史,比如特洛伊,反映了希臘城邦制度,民主制度,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們的精神面貌,英勇善戰的精神。又如哈姆雷特,可以和文藝復興聯系起來。
⑧ 司湯達的現實主義手法在《紅與黑》中有什麼體現
從司湯達的文藝觀及其作品窺探法國現實主義的發展狀況。
法國是批判現實主義的發源地。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誕生,是對浪漫主義的反撥,卻並非對積極浪漫主義的徹底否定,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它的繼承和發展。許多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盡管反對浪漫主義的感情泛濫,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和細節的真實,但是他們卻與浪漫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紅與黑》的作品特點延伸到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出現作為一個社會發展狀況的再現,除了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之外,還有具有自身生命力的頑強擴張性。具體表現在:
第一,反映的社會生活比較客觀具體,追求真實的藝術模式,強調如實反映生活。
第二,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性。
第三,重視客觀事物典型化,強調在人物與社會環境的聯系中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從別人文章里摘來的。。要是想詳細了解的話建議去看看這篇博文……如果要是寫論文的話可以多從網上搜搜這類論文……了解大概然後下筆……
⑨ 司湯達著名的文學評論文章是他以義大利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說是他著名的長篇小說有《紅與黑》和和
文學評論文章應該是《義大利繪畫史》。
他以義大利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說是《義大利軼事》
他著名的長篇小說《呂西安·婁萬》(又名《紅與白》),《巴馬修道院》。
本人最近在寫司湯達,剛開始看~~~~~~~嘿嘿
你也可以參看下網路的鏈接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