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主題名字
⑴ 重陽節活動的主題有哪些
活動背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來臨,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為了讓節日有克拉瑪依市第十八小學多措並舉,開展了以"關愛老人、服務老人"為主題的系列慶祝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習俗,懂得"關愛老人、服務老人",特製定此活動方案。
主題: "關愛老人、服務老人"
活動時間:××年××月××日下午17:00
活動目的: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尊敬老人的優秀品質,讓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在實踐社會、服務他人的活動中,影響社會,為社會和諧做出積極的貢獻。
活動地點:白鹼灘區為老服務中心
活動口號:關愛老人 服務老人
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參與人:××小學三至五年級學生代表
活動流程:
××月××日下午16:00准時從學校集合、出發進入為老服務中心,慰問老人,18:00,返回學校。
注意事項:
1、必須遵守活動時間及安排,服從指揮,准時到達集合地點。
2、進入敬老院要保持肅靜,行動有素。
3、見到敬老院的老人、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微笑、主動地問好,體現良好的個人素養。
4、慰問時不用自帶任何禮物,活動中統一贈送禮物;
5、活動結束時要和老人握手告別,說再見!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
6、參加每次活動的同學必須遵守本次活動的時間及安排,服從指揮,准時到達集合地點。
活動過程:
一、節目演出:
1、學生代表獻詞,全體同學給老人敬獻紅領巾;學生代表給老人獻花;
2、節目演出;
3、演出結束,與老人合影留念。
二、走近老人:
1、每兩個同學攙扶一位老人回到老人的房間;
2、給老人捶背;
3、跟老人聊天,聽老人講過去的事情,給老人講自己的所見所聞,讓老人感受快樂與溫暖。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2)
一 、活動主題: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二、活動背景:
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眾所周知,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大家都會在這個時候不約而同的想起自家的老人。在目前我國社會尊老尚老以及當前全社會正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為了發揚中華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團總支學生會決定,在重陽節來臨之際,開展一系列關於「慰問老人」的活動。與此同時,我們的學生將秉承著「愛心構和諧,青春暖人心」的理念,熱情參加此項活動,並希望我們的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學習並展現自己尊老的情操。弘揚我們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社會經濟突飛發展,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卻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溫馨,愛的呵護.。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尊重老人,敬愛老人,說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愛自己。會懂得孝順父母的我們,更應該打開心胸去接納敬老院中孤獨的老人,給他們歡樂,給他們祝福,陪伴他們去更好的生活。
三、活動意義:
本次活動秉承「愛心構和諧,青春暖人心」的理念,通過慰問活動,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與服務,並且為他們帶去一場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給他們帶去溫暖的同時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排解老人們的憂愁以及孤獨感。從而我們的同學們也可以利用本次機會,在活動中充實自己,在奉獻中享受快樂,並使得活動得以有效展開。並藉此機會充分增強同學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綜合素質並堅定我們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的決心,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弘揚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文化,為社會和諧添磚加瓦。
四、活動目的:
(1)力所能及的幫助社會需要幫助的人群,作為傳遞愛的使者;
(2)重陽節之際,為老人傳遞愛心與溫暖;
(3)向社會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
(4)關愛老人,為構建和諧有愛的社會獻出自己的力量;
(5)讓志願者們盡到志願者的義務,而不是空有虛名。
五、活動標語:關愛老人,春暖人心
六、活動參加人員:建築工程學院學生會青管委。
七、活動時間:待定。
八、活動地點:獅子山老人公寓。
九、活動開展
1、活動前期准備:
(1)先由學生會代表前去獅子山老人公寓與其負責人聯系,確定好老人公寓老人的總人數,了解老人院的具體情況和具體環境;
(2)了解情況後,在學生會內部進行宣傳,提前准備好有關表演節目(歌曲,舞蹈,小品,相聲,合唱)等和老人互動的游戲;
(3)確定好參加人數,與老人公寓負責人銜接做好後期工作。
2、活動內容:
(1)由全體成員向老人們問好;
(2)幫助老人打掃清潔,清理敬老院;
(3)參加人員給老人們表演節目;
(4)和老人們做游戲;
3、活動流程:
(1)布置場地,准備所需的桌椅等;
(2)表演一些開場節目,使現場氣氛或也起來;
(3)節目表演,可邀請活躍的老人一起演,或者讓老人們集體演;
(4)與老人玩一些互動游戲,如:放音樂傳氣球,音樂結束後,氣球在哪個老人或學生手裡就接受懲罰,老人們可以唱唱紅歌或者講講他們以前的生活,學生就為老人們表演節目;
(5)由老人們挑選一首革命歌曲,邀請老人們一起唱;
(6)由學生代表表演節目,如歌曲,小品,相聲,合唱等;
(7)自由活動時間,可以為老人們放一些他們喜歡的歌曲,與老人們接觸,和他們聊天,聊他們的過去和我們的現在,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深入老人內心,排解他們的孤獨感,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力量;
(8)幫助老人打掃常去之處,恢復活動場地;
(9)活動結束,與老人們留影留念。
十、慰問獎品:
十一、注意事項:
(1)與老人們相處要細心、和氣,最重要的就是讓老人們感到開心;
(2)活動期間,請服從負責人的安排,實實在在做事,切勿嬉戲打鬧;
(3)活動期間,注意本人的服務態度,要有文明禮貌,舉止大方得體;
(4)來回過程中注意交通安全;
(5)若因天氣原因活動無法進行,我們將及時通知;
(6)全體志願者要依照計劃履行好各自的職責,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和圓滿結束。
(7)由於老人的年齡等問題,在幫助老人時要小心,確保活動期間自己與老人們的人身安全。對老人要親切,不可煩躁,盡量滿足其和合理的請求。
(8)未提及到的注意事項,在活動中各位志願者要自己注意,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要保證老人們的安全和心情。
十二、活動預期效果:
通過此次獻愛心,走訪敬老院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讓同學們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陽光是不吝嗇每個角落.,同時呼籲我們每一個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也使學生養成了勤儉節約、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⑵ 重陽節的傳說的名字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
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費長房,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磨破了無數雙鞋,翻過了無數座山,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費長房。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費長房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他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幾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告別仙長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沒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一書中曾有記載。
⑶ 重陽節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⑷ 重陽節還有什麼名稱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登高節,古時還是女兒節
————————————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登高節,古時還是女兒節。我國習俗,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為何叫"重陽"或"重九"呢?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談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人。"原來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正是兩陽數相重,故雲。
重陽節登高這習俗起源於東漢。據梁朝吳均《續齊諧記》寫道:汝南人桓景隨道士費長房游學數年。一天,長房對桓景說,你家九月九日災難,宜離家,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見雞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傳開來,每逢重九,人們為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乃有登高習。重陽節又是女兒節。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但尚無女兒節之名。《大興縣志》則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興二縣,可知京師已有重陽日亦叫女兒節的說法。
⑸ 有關重陽節的詩名字就行了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塗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⑹ 重陽節唯美的句子
1、秋天的重陽不公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2、濃郁的茱萸在峰頂遙望友人的容顏,重陽的糕點融化親人濃濃的柔情,菊花的美酒浸潤心底思念的記憶,團圓和樂的心願似飛箭直指心田。願重陽佳節家家溫馨美滿慶團圓,戶戶安寧享祥和。
3、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就是一寶。現在老人節到了!祝福老人們節日快樂~身體安康。
4、鳥南歸,心回飛,重陽團聚不久歸,菊花香,楓葉紅,團圓時刻情深濃,常思念,盼重逢,佳節攜手齊放鬆,祝福來,寄關懷,祝你重陽笑開懷。
5、恰逢國慶遇重陽,祝願您,與國同慶幸福綿長,天地祝福富貴安康,萬眾共樂事事吉祥!
6、秋高氣爽景象美,菊黃楓紅香飄然,九九重陽金光照,萬紫千紅大地金。人老不失戎馬志,余熱生輝耀九重,振興九洲心不老,生龍活虎精神富。九九重陽節,祝願全天下老人與青松永同齡。
⑺ 給幾個好聽點的重陽節小報名字
佳節倍思親
⑻ 重陽節還有哪些名稱
老人節 登高節 茱萸節
這些名稱都是重陽節時常做的一些事,所以也就有了這些名稱
⑼ 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名字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
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