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論文
『壹』 有關戰國策中的縱橫家的論文的前言怎麼寫
《戰國策》的主要思想 《戰國策》主要反映的是「士」階層的思想,其中又主要是縱橫家的思想,也雜有儒、墨、道、法、兵等家的思想。這個我可以完成,要不
『貳』 誰有縱橫家的 十六家百七篇 文章啊能不能給我傳一份.謝謝
http://www.hudong.com/wiki/%25E7%25BA%25B5%25E6%25A8%25AA%25E5%25AE%25B6那裡有復,制自己查查吧!
鼓勵!
『叄』 商鞅變法的論文
商鞅變法和秦國的法教管理試析 2010
商鞅變法與傳統中國平民政治模式的建立 2012
商鞅變法的回名實悖論 2012
商鞅變法成效新論答——基於考古、文獻二重證據法的研究 2012
秦代商鞅立法管理制度概述 2010
商鞅變法的「戰時法治」特徵及其啟示 2011
變法的前夜:秦國墨學與商鞅變法的社會史考察 2011
等等,很多,一百多篇吧
『肆』 求兩篇關於朝代的論文 哪個朝代都可以 每篇3000字 求大神幫忙 在線等
我想回到東周,也就是被成為春秋戰國的時代,讀過《東周列國志》、《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詩經》這些著作後,對於那個時代充滿了嚮往,時常想到如果能真實的看到那個時代,看看那時的風土人情,向孔子求學,與孟子辯論,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我一直很喜歡《詩經》,詩經中的大多數篇章應該都是寫於東周前半段.我尤其喜歡國風裡面那些描寫勞動人民生活以及愛情的詩句."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大概是因為我從小就是在鄉下長大,這樣的場景,我再熟悉不過。"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千多年前的愛情誓言,讀來仍令人感動不已.雖然"野有死麇"里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犬也吠"這樣的詩句,孔子仍然評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那個時期,是人類真正的"思無邪"的時期,沒有那麼多的世俗規矩來約束人的行為,真的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年代。
春秋戰國時代最吸引我的是諸子百家的思想,那是中國所有的思想的起源,也是中國思想最純粹的時候。在以後的歷史,由於戰亂、保管不善等原因,很多文獻都遺失了,只能在別的著作中尋找吉光片羽。而諸子百家在以後慢慢的糅合其它思想,漸漸失去它們原來的真面目,儒家就不用說,五四運動時,打倒孔家店,其實孔子、孟子又有什麼錯,他們一生四處奔波,只為實現理想,卻因他們的不合時宜遭受諸侯的冷眼,死後卻成為製造成人偶擺放起來;還有道家,慢慢地成為了信奉鬼神的宗教,卻被忘了「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於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而名家、農家等很多成為了末流,或者消失在歷史策長河中,實在令人惋惜。我想回去,收集他們的思想,還原真實的諸子百家,讓今天也是群星閃耀。當然還有一些私心,比如《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根據當時的計量單位換算有2.2米,我想看看孔子究竟是不是一個可以比肩姚明的人;錢穆的《庄老通辯》中提到有兩個老子,而且說完成《道德經》的那個是戰國時期的人物,比孔子要晚很多年,真想看看當初到底有幾個老子,孔子是向誰求問,《道德經》這部閃爍古今的著作是誰完成的?我還有個惡作劇的想法,孟子、莊子都一雄辯著稱,孟子文筆犀利,擅長類比、排比,氣勢逼人,如高山峨峨,令人不可逼視;而莊子則是汪洋恣肆、縱橫捭闔,擅長比喻、對比,文學色彩極濃,如長江浩浩令人嘆其流暢。兩人都見過梁惠王,卻沒有交集,實在是個遺憾,如果把他們兩人放在一起辯論一下,結果會怎樣?實在是讓人無比期待。還有那時的縱橫家蘇秦、張儀,他們,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憑借一張嘴,改變國與國的形式,想想現在中國的外交,就抗議、譴責、關注這些詞,鸚鵡都可以當外交家了。
當然,春秋戰國也是充滿戰爭的時代,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春秋時期,"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而戰國有學者曾經經統計只有38年是沒有戰爭的。戰爭無疑是殘酷的,特別是對於百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是對戰爭傷害的最好描寫,而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降俘,無疑是最慘痛的時刻。但只有真實看到這些戰爭的場面,才能了解和平的可貴。現在中日關系緊張,美國、印度等國家也對中國虎視眈眈,很多人在叫囂要給他們一些教訓,要開戰,卻沒有想到戰爭之後,其實百姓是被傷害的最深的。
我還想了解那時真正的歷史,上面提到諸子百家很多都沒有確切的結論,這只是那時沒法辨清歷史的一部分。春秋時代由於史官的地位很高,以及貴族有著個人的尊嚴等因素,使得春秋的歷史是很真實的。《春秋》、《左傳》是非常嚴謹和真實的,因此春秋歷史難能可貴。越往後的歷史被篡改得越厲害。《戰國策》、《國語》都是後人編錄,很多都是傳說,而不是確切歷史。司馬遷寫歷史很嚴謹,但《史記》中對春秋戰國的記載也有矛盾的地方(其實漢之前的歷史都有)。著名的趙氏孤兒就是這樣,《史記》中關於這段歷史自相矛盾。在「晉世家」中,根本沒有趙氏孤兒,趙家被滅的第二天就已經平反;「趙世家」中,則有完整的趙世孤兒故事。哪一個是真的呢?根據《左傳》,沒有趙氏孤兒。這有很多原因,戰亂不斷,許多史書遺失,秦始皇焚書,毀掉很多史書,當時的記載比較簡約,很多事沒有詳細的記載,等等原因造成現在對於那時的歷史有很多爭論,如果能回到那個時代,將那時的歷史真實完整的記載下來,是多麼美好的事。
不過這只是我的一個夢想,畢竟沒有時光機,回不到那個讓我魂牽夢繞的時代,只能在書里想像那時的人物、故事,然後回到現實,過去畢竟已無法回首,還是立足現在比較好
『伍』 縱橫家的思想有哪些可以用在管理班級上
用「合縱」的方法可以。就是要「領導班子」內部先團結。
團支部書記是「一把手」,班長作為「二把手」必須兼任團支部副書記,接受團的領導,間接接受黨的領導。就像市長必須兼任市委副書記一樣,市委書記是市裡的「一把手」。團結其他班委會、團支部成員。集思廣益,發揚民主,共同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這樣,團結共事就會有好的基礎。同時,班長對重要的事必須上報團支部書記,發動全體團員共同討論決定。團支部書記和班長不能專權,否則會孤立無援。
我的論文——《團結是班委會和團支部管理班級的基礎》給你作參考吧
班委會和團支部只有搞好團結的義務,沒有破壞團結的權力。搞好團結,講話才有人聽、做事才有威信。寬容是維系團結最好的紐帶,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多姿多彩的個性,諒解和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攬權、不爭功、不諉過,團結共事就會有一個堅實的基礎。
團結是班委會和團支部管理班級的基礎,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實踐證明,班委會和團支部內部只有搞好團結,才能出凝聚力、出戰鬥力,講話有人聽、做事有威信;才能出智慧、出成績,什麼壓力都可以化解,什麼難題都可以解決;才能出幹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長的沃土,有成就事業的舞台。這樣才能團結好班上的其他同學。大家在一起共事,是班級的需要、班主任的重託、同學們的期望。我們一定要識大體、顧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進團結,用堅強的性格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維護團結,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團結,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團結。
搞好團結,最重要的是按規矩辦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凡是重要的事情和大額度班費的使用,都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多溝通多商量,集思廣益,擇善而從,集體討論決定,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絕不能搞「一言堂」,一個人說了算。集體決策一旦作出,即便個人有保留意見,也要各負其責,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絕不能搞自由主義,發出「兩種聲音」。
就一個班來說,搞好民主集中和團結合作,團支部書記和班長最關鍵。團、班「一把手」都要有強烈的合作意識。必須明白,兩個「一把手」是事業上的搭檔,不是競爭的對手;是工作上的分工,不是權力的分配。各盡其職、分工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攬權、不爭功、不諉過,班級的和諧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真團結是大境界。在團結問題上,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也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班委會和團支部成員的工作經歷、認識水平、性格特徵各不相同,看問題難免有意見分歧,干工作難免磕磕碰碰。維護團結,還要加強性格修養,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為班級營造心情舒暢、和諧共處的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大家的學習成績才能更快的進步。
寬容是維系團結最好的紐帶和粘合劑。班幹部和團幹部要有寬廣的胸襟,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多姿多彩的個性,諒解和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使班委會和團支部成員之間成為學習上志同道合的同學、思想上肝膽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幹部、生活上相互關心的摯友。私心是影響團結的大敵,也是導致不團結的主要根源。把班級的利益看得重一些,把個人的得失看得輕一些,一切要為班上的同學們著想,小我服從大我,個人服從組織,不圖名,不爭利,不謀權,團結共事就會有一個堅實的基礎。
班委會和團支部只有搞好團結的義務,沒有破壞團結的權力。一屆班委會和團支部、一任幹部,如果團結出了問題,就是最大的失職。
班級管理的問題我可以幫你解答,還有問題就發個消息來。
『陸』 關於百家爭鳴的論文 分析其歷史與現實原因,表現形式,以及這種文化現象的價值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這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針對社會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詰難,於是出現了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出現,正是上述社會與階級關系在我國古代思想意識形態上的反映。而這種"百家爭鳴"的出現,則又是有其特殊的歷史環境的。春秋晚期與戰國初期,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改革。這些都是新興地主階級利用政權的力量來改變奴隸制的
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從而完成封建化的過程。到戰國時期,由於各國處於封建割據的狀態,統一的封建政權還沒有形成。新興地主階級在各諸侯國都把主
要精力用於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變法改革,以致於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落後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其他方面。由於居於統治地位的地主階
級,本身政權還不鞏固,他們的思想也還沒有形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這就為諸子百家的爭鳴局面的出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期社會的各階
級、階層的思想家,都能夠自由地著書立說和四處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並不受到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的排擠和束縛。而一旦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確立,封建大一
統的國家形成,就很難再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的「百家爭鳴」的盛況了。
春秋戰國時期文化輝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社會大變革時代為各個階級、集團的思想家們發表自己的主張、進行「百家爭鳴」提供了歷史舞台;同時,它也有賴於多種因素的契合。
1、禮崩樂壞的
社會大變革,將原本屬於貴族最底層的士階層從沉重的宗法制羈絆中解放出來,在社會身份上取得了獨立的地位,而汲汲於爭霸事業的諸侯對人才的渴求,更助長了
士階層的聲勢。士的崛起,意味著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性創造的專業文化階層形成,漢民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註定要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
2、激烈的兼並戰爭打破了孤立、靜態的生活格局,文化傳播的規模日盛,多因素的沖突、交織與滲透,提供了文化重組的機會。
3、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從而為道術「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條件。
4、隨著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喪失,世守專職的宮廷文化官員紛紛走向下層或轉移到列國,直接推動私家學者集團興起。
正是如上種種條件的聚合,為漢民族的精神發展創造了一種千載難逢的契機。氣象恢宏盛大的諸子「百家爭鳴」,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概括起來是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
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閑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其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志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斗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鑒。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傳統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在各國競相改革的風潮中,
擁有文化知識的士人四處游說、講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促使了他們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探索。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見
解,涌現出一批做出了開創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了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諸子百家政治學術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並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現於這個時代,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
這個時期,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知識分子——「士」階層的出現和活躍。
「士」階層是如何產生的呢?西周之時,學校都是官府的。《周禮》明確規定,「古者學在官府」。那時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學校的老師。章學誠先生說:「三代盛時,天廠之學.無不以吏為師,
《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學備矣」。說的就是「學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著學校,學必須以官吏為老師,各種各樣的學問,都要向官府有
關主管的官吏學習。比如,要學習法律,《周禮·地官》記載「受法於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學習法律。但是,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進學校學習,只有王公貴族的子弟
才有資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識的。周平王東遷,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形勢。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諸侯國,有的則流落民間。「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辦學蓬勃興起,入學條件西周時大力改變,像孔子所辦的私學提
倡「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等級,只要學生送給他「束俯」(一串臘肉)作為學費,就可以了。這樣便大大擴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圍,因而有學問的人多了
起來。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士」。「士」的成分很復雜。他們分屬各個階級。「士」可以經人推薦而擔任官職。很多有經濟基礎的人棄農為士,而私人辦學的發達,
提供了這一條件。
「士」階層的活躍,和當時社會的「養士」之風的盛行,有密切的關系。春秋時代已經開始「養士」,而戰國時期更為盛行。各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自己的實力外,為了逐鹿中原,統一中國,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紛紛「養士」,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如春秋晚期,齊國的田常,早在齊景公時就施惠於「士」。每殺—頭牛,僅取「一豆(四升)肉」,其餘的都用來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僅取「二制」,即兩匹布帛,其餘的分給「士」做衣服穿。又如戰國初期的魏文侯草賢禮士,他周圍有一大批知識分子。戰國中期.齊威王、宣王之時,在都城臨淄西門外設謖下學宮,招探天下文人學士,在那裡講學和著書立說.議論朝政。後來的「四公子」,即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他們「養士」多達幾千人。戰國後期秦國的呂不韋,也有「食客三千「,多為有一技之長者,「士」中許多優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為卿相,如商鞅、吳起等,學術活動也受到鼓勵和資助。
此外,當時諸侯各國致力於富國強兵,對學術研究採取寬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對「士」往往都採取寬容的政策,允許學術自由。這就為「士」著書立說、發表個人的意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大大促進了戰國時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爭鳴的主要基地稷下學宮是最為典型的例證。
戰國時代,由於齊國經濟發達、政治開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齊國君王給予士人的優厚物質待遇。吸引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著名學派匯集稷下。而稷下學宮成為百家爭鳴的極其引人注目的學術場所。並使諸侯各國羨慕不已,紛紛效而仿之,幾乎無一例外,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模式。
稷下學宮的創建與興衰歷史,基本上與田齊政權共始終.隨著田齊的強弱而興衰。學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創建於田氏取代姜族,奪取齊國政權後的第二代國君齊桓公田午時期;發展於齊威王時期,興盛於齊宣王時期;中衰於齊憫王時期;中興於齊襄王時期;亡於齊王建,秦滅齊時。大約存在了150年,但對後世產生的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學宮是田齊王朝興辦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齊以後,歷代君主無不發憤圖強,勵精圖治,圖謀稱雄諸侯。稷下學士則是為田齊君王們的政治需要,製造輿論、設計藍圖、擬定典章制度。客觀上也是適應田齊統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學宮首先是一個智囊團性質的機構。其次,就是炫耀國力,標榜尊賢至士,吸引人才。這就為學術交流、文化傳播、百家爭鳴創造了優越的政治環境。故稷下學宮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質。
「不治而議論」,是稷下學士的主要活動特點之一,這一特點體現了學官鮮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職」。雖有上
大夫的頭銜.但不擔任實際職務。「議論」,就是議論時政、國事、治亂之策,為田齊統治者提供決策依據,以實現智囊團的功能。而他們的議論時政,是在寬松自
由的政治氛圍內,對田齊統治者的政治活動提出批評意見和決策參考建議,沒有或者少有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情況,所提意見及建議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時,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學者利用齊國提供的良好的環境與條件,潛心研討,互相爭鳴,取長補短,豐富和發展了各自學派的學說.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大融合。這一時期產生了一大批不同學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豐富補充。既有黃老學派,也有儒家、法家、陰陽家等
等。《漢書·藝文志》就記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錄。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學者薈萃稷下,往往是率領弟子門徒一並來的。稷下先生與各派著名學者在學宮傳
道、授業、解惑,培養出了眾多的人才。比如荀子,15歲就到此學習,後來成為了稷下的學術大師。而孟子兩次入齊講學,時間長達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宣王時稷下學宮有「數百千人」,其戶下不乏有成就者。對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齊錄用為各級官吏,直接參與齊國的政治活動,《戰國策·齊策》對此有所記載。
劉向《別
錄》記載說;『齊有稷門,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下也。」這所說的就是指各派學者的定期學術例會。在例會上,各學派推薦出他們學派的代表,闡發學術觀點
和政治主張.批駁與他們觀點不一致的學派。這實際就是為各學派提供學術交流與爭鳴的機會,以便更好地豐富、發展他們的學說,獲得政治上的重視。但他們爭鳴
的議題非常廣泛,既有不同學術觀點的潔難,又有不同政治主張的闡發,也有對宇宙奧秘的思考。稷下學宮作為戰國百家爭鳴的主要園地,而這類學術報告例會則是
百家爭鳴的集中體現。
無論在戰國早期魏國的「西河之學」,或是戰國中期齊國的謖下學宮,還是戰國晚期呂不韋以三千門客編撰《呂氏春秋》,
所實行的學術政策都是寬容的。各國對「士」給以十分優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齊國威王、宣王時期的謖下學宮尤為突出,是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百家爭鳴的發源
地。田齊政權雖然倡導黃老之學,但對各家各派的學者並不排擠打擊.而是兼容並包.都受到禮遇。學者們可以自由講學、著書立說和隨意議論政事。比如儒家大師
孟子與齊威王、宣王的政見是不同的.但在謖下學宮都受到重視,爵祿都是相當高的。齊宣王多次向盂子問政,甚至象齊伐燕這樣的重大決策.也向孟子徵求意見。
後來終因為彼此政見不合,孟子離開齊國。但齊宣王還盡量挽留他,「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即打算給孟子建造一座房,並資助其辦學。
由於春秋戰國諸侯對「士」的寬容政策,允許其「合著留不合則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鳥那樣,可以「擇木而梧」,從而促進了各國的人才流動。比如商鞅在魏沒有得到重用,聽說秦孝公「廣令國中求賢者」,於是西入秦,求見秦孝公,終於委以重任。又比如鄒衍本是齊國人,在謖下學宮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滿齊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為燕昭王之師。在齊襄王時,鄒衍又回到謖下學宮,並在齊王建時作為齊國使者出使趙國,而從未受到非議。又如吳起一生中曾在魯、魏、楚等國為官,每當遭到誣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春秋戰國這種待殊歷史環境,對諸於百家的形成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創建了良好的條件。
在學術自由的環境中,謖下先生們敢於沖破舊傳統的思想束縛,敢於探求和創新的精神得到發揚,大大促進了學術的發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各種觀點紛然並存,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有發生,這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景象。
百家爭鳴的局面發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至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學術觀點的有189家。漢代史學家將它們分門別類,歸為
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和小說家。在這10家之中,雜家、農家、小說家所討論的問題很少涉及哲學。後人把小
說家以外的九家,又稱為「九流」。所謂「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後人將相互論戰,及學術上的繁榮景象,稱為「百家爭鳴」。在這10家之外,對《周易》的研究當時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哲學,可以稱為易家;對軍事和兵法的研究當時也已形成了一種含有豐富哲學思想的學說,可以稱為兵家。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四、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慎到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六、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七、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八、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九、農家, 農家代表:許行
十、小說家,代表人物:樓晶閣
『柒』 百家爭鳴的論文
你要議論什麼,明確一點。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後指各種政治、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1、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
2、見 百花齊放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家,……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合諸侯。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允許各種學術流派發表意見。
【示例】: 1、~,就沒有科學的繁榮和理論的發展;
2、自春秋末年以來,中國的思想得到一個極大的開放,呈現出一個~的局面。 ★郭沫若《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
【近義詞】: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反義詞】:噤若寒蟬、強求一律、一家之言
[編輯本段]百家爭鳴的概念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斗爭復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編輯本段]各大「家」——儒家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阜)人,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要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准則是「克己復禮」。孔子首創私人教學,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取得"民信".這種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觀和倫理觀。
著作:《春秋》
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易》、《樂》五種教本,被後人稱為"五經"。
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後發生分裂,至戰國中期孟子成為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名孔伋)的弟子,有「亞聖」之稱。孟子的主張是復古倒退的,當時許多國王都認為不合時宜。他主張「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的倫理觀是「性本善」。
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為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張「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也哲學方面堅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就形成了人們"好利"好聲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過學習禮儀,通過法治,可以使小人變為君子,普通人變為聖人,荀子的這種主張,被稱為"性惡論」。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有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的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的,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編輯本段]各大「家」——墨家
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魯國人。
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
他主張「兼愛」、「非攻」和「尚賢」。
[編輯本段]各大「家」——道家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大約是戰國人編纂的。
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未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發威,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絕對權威。
老子的哲學里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
政治上提倡「無為而治」。無為是指不妄為,不胡作非為,為所欲為。
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周。莊周是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不仕」。《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 又名《逍遙游》是與《道德經》齊名的道家經典。
莊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為學說為基礎而發展的。《莊子》一書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對道家學說加以解說。其中的語言形式對中國的古代小說和傳奇的文本表達有重大的影響。
[編輯本段]各大「家」——法家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集大成者。
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與李斯同學,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
[編輯本段]各大「家」——兵家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當時著名的兵書有《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一部軍事名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就出自這本書。今天此書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很多西方的軍事學校都把它列為教材。戰國時期,孫武的後代孫臏繼承發揚了他的軍事思想,寫成了《孫臏兵法》。他們當時被稱為兵家。
[編輯本段]各大「家」——名家
該派萌芽於春秋末期,鄭國大夫鄧析為先驅。作為一個學派,名家並沒有共同的主張,僅限於研究對象的相同,而各說差異很大。主要有「合同異」和「離堅白」兩派。
所謂「合同異」,即認為萬物之「同」與「異」都是相對的,皆可「合」其「同」、「異」而一體視之。該派以宋國人惠施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歷物十事」,即「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等十個命題。
所謂「離堅白」,即認為一塊石頭,用眼只能感覺其「白」而不覺其「堅」,用手只能感覺其「堅」而不覺其「白」。因此「堅」和「白」是分離的、彼此孤立的。該派以趙國人公孫龍為代表,「白馬非馬」、「堅白石二」等命題由其提出。
合同異強調事物的統一性,離堅白強調事物的差異性。戰國末期,後期墨家對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糾正,提出了「堅白相盈」的觀點,荀子亦強調「制名以指實」。
[編輯本段]各大「家」——陰陽家
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到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漸漸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便是以"陰陽消息,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宇宙觀。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
「諸子百家」之一: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著錄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將其列為"十家九流"之一。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使「諸子百家」(先秦至漢代出現的學術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最為著名的學派不過有幾十家,有: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
[編輯本段]各大「家」——縱橫家
縱橫即合縱連橫。
戰國時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穀子.《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韓非子》說:「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最後蘇秦失敗了,張儀勝利了。在張儀、蘇秦之後,齊國又出了一位著名的縱橫家魯仲連,人稱布衣丞相,布衣之士!在後期最後一次操縱和六國抗秦,不過還是以失敗告終!
[編輯本段]各大「家」——雜家
雜家(zájiā)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學派。以博採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之一。雜家的出現是統一的封建國家建立過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結果。雜家著作以秦代《呂氏春秋》、西漢《淮南子》為代表,分別為秦相呂不韋和漢淮南王劉安招集門客所集,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但略嫌龐雜。又因雜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認為雜家實為新道家學派。
雜家,列於諸子中,是很鮮明的一派,因為它是戰國末至漢初兼采各家之學的綜合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之一。 後有趙蕤著<反經>綜述雜家.
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在這種呼聲下,學術思想上出現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為一的雜家,雜家的產生,大體上反映了戰國末學術文化融合的趨勢。
雜家的特點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雜家雖只是集合眾說,兼收並蓄,然而通過採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為一家。
[編輯本段]各大「家」——農家
農家,是先秦在經濟生活中注重農業生產的學派。呂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學術概論》中,把農家分為兩派:一是言種樹之事;二是關涉政治。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農家列為九流之一,並稱: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 "所重民食"也正是農家的特點,尊神農氏。
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之總結與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可見於《管子·地員》、《呂氏春秋》、《荀子》。
[編輯本段]各大「家」——小說家
小說家,是先秦與西漢雜記民間古事的學派。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小說家指的是一類記錄民間街談巷語的人,而小說家被歸類於古中國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劉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說家不在九流之列,影響甚小。然而小說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側面,卻是其它九流學派都無法所能代替的。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編輯本段]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諸子百家政治學術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並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現於這個時代,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
這個時期,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知識分子——「士」階層的出現和活躍。
「士」階層是如何產生的呢?西周之時,學校都是官府的。《周禮》明確規定,「古者學在官府」。那時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學校的老師。章學誠先生說:「三代盛時,天廠之學.無不以吏為師,《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學備矣」。說的就是「學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著學校,學必須以官吏為老師,各種各樣的學問,都要向官府有關主管的官吏學習。比如,要學習法律,《周禮·地官》記載「受法於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學習法律。但是,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進學校學習,只有王公貴族的子弟才有資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識的。周平王東遷,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形勢。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諸侯國,有的則流落民間。「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辦學蓬勃興起,入學條件西周時大力改變,像孔子所辦的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等級,只要學生送給他「束俯」(一串臘肉)作為學費,就可以了。這樣便大大擴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圍,因而有學問的人多了起來。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士」。「士」的成分很復雜。他們分屬各個階級。「士」可以經人推薦而擔任官職。很多有經濟基礎的人棄農為士,而私人辦學的發達,提供了這一條件。
「士」階層的活躍,和當時社會的「養士」之風的盛行,有密切的關系。春秋時代已經開始「養士」,而戰國時期更為盛行。各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自己的實力外,為了逐鹿中原,統一中國,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紛紛「養士」,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如春秋晚期,齊國的田常,早在齊景公時就施惠於「士」。每殺—頭牛,僅取「一豆(四升)肉」,其餘的都用來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僅取「二制」,即兩匹布帛,其餘的分給「士」做衣服穿。又如戰國初期的魏文侯草賢禮士,他周圍有一大批知識分子。戰國中期.齊威王、宣王之時,在都城臨淄西門外設謖下學宮,招探天下文人學士,在那裡講學和著書立說.議論朝政。後來的「四公子」,即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他們「養士」多達幾千人。戰國後期秦國的呂不韋,也有「食客三千「,多為有一技之長者,「士」中許多優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為卿相,如商鞅、吳起等,學術活動也受到鼓勵和資助。
此外,當時諸侯各國致力於富國強兵,對學術研究採取寬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對「士」往往都採取寬容的政策,允許學術自由。這就為「士」著書立說、發表個人的意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大大促進了戰國時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爭鳴的主要基地稷下學宮是最為典型的例證。
戰國時代,由於齊國經濟發達、政治開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齊國君王給予士人的優厚物質待遇。吸引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著名學派匯集稷下。而稷下學宮成為百家爭鳴的極其引人注目的學術場所。並使諸侯各國羨慕不已,紛紛效而仿之,幾乎無一例外,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模式。
稷下學宮的創建與興衰歷史,基本上與田齊政權共始終.隨著田齊的強弱而興衰。學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創建於田氏取代姜族,奪取齊國政權後的第二代國君齊桓公田午時期;發展於齊威王時期,興盛於齊宣王時期;中衰於齊憫王時期;中興於齊襄王時期;亡於齊王建,秦滅齊時。大約存在了150年,但對後世產生的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學宮是田齊王朝興辦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齊以後,歷代君主無不發憤圖強,勵精圖治,圖謀稱雄諸侯。稷下學士則是為田齊君王們的政治需要,製造輿論、設計藍圖、擬定典章制度。客觀上也是適應田齊統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學宮首先是一個智囊團性質的機構。其次,就是炫耀國力,標榜尊賢至士,吸引人才。這就為學術交流、文化傳播、百家爭鳴創造了優越的政治環境。故稷下學宮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質。
「不治而議論」,是稷下學士的主要活動特點之一,這一特點體現了學官鮮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職」。雖有上大夫的頭銜.但不但任實際職務。「議論」,就是議論時政、國事、治亂之策,為田齊統治者提供決策依據,以實現智囊團的功能。而他們的議論時政,是在寬松自由的政治氛圍內,對田齊統治者的政治活動提出批評意見和決策參考建議,沒有或者少有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情況,所提意見及建議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時,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學者利用齊國提供的良好的環境與條件,潛心研討,互相爭鳴,取長補短,豐富和發展了各自學派的學說.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大融合。這一時期產生了一大批不同學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豐富補充。即有黃老學派,也有儒家、法家、陰陽家等等。《漢書·藝文志》就記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錄。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學者薈萃稷下,往往是率領弟子門徒一並來的。稷下先生與各派著名學者在學宮傳道、授業、解惑,培養出了眾多的人才。比如荀子,15歲就到此學習,後來成為了稷下的學術大師。而孟子兩次入齊講學,時間長達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宣王時稷下學宮有「數百千人」,其戶下不乏有成就者。對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齊錄用為各級官吏,直接參與齊國的政治活動,《戰國策·齊策》對此有所記載。
劉向《別錄》記載說;『齊有稷門,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下也。」這所說的就是指各派學者的定期學術例會。在例會上,各學派推薦出他們學派的代表,闡發學術觀點和政治主張.批駁與他們觀點不一致的學派。這實際就是為各學派提供學術交流與爭鳴的機會,以便更好地豐富、發展他們的學說,獲得政治上的重視。但他們爭鳴的議題非常廣泛,既有不同學術觀點的潔難,又有不同政治主張的闡發,也有對宇宙奧秘的思考。稷下學宮作為戰國百家爭鳴的主要園地,而這類學術報告例會則是百家爭鳴的集中體現。
無論在戰國早期魏國的「西河之學」,或是戰國中期齊國的謖下學宮,還是戰國晚期呂不韋以三千門客編撰《呂氏春秋》,所實行的學術政策都是寬容的。各國對「士」給以十分優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齊國威王、宣王時期的謖下學宮尤為突出,是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百家爭鳴的發源地。田齊政權雖然倡導黃老之學,但對各家各派的學者並不排擠打擊.而是兼容並包.都受到禮遇。學者們可以自由講學、著書立說和隨意議論政事。比如儒家大師孟子與齊威王、宣王的政見是不同的.但在謖下學宮都受到重視,爵祿都是相當高的。齊宣王多次向盂子問政,甚至象齊伐燕這樣的重大決策.也向孟子徵求意見。後來終因為彼此政見不合,孟子離開齊國。但齊宣王還盡量挽留他,「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即打算給孟子建造一座房,並資助其辦學。
由於春秋戰國諸侯對「士」的寬容政策,允許其「合著留不合則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鳥那樣,可以「擇木而梧」,從而促進了各國的人才流動。比如商鞅在魏沒有得到重用,聽說秦孝公「廣令國中求賢者」,於是西入秦,求見秦孝公,終於委以重任。又比如鄒衍本是齊國人,在謖下學宮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滿齊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為燕昭王之師。在齊襄王時,鄒衍又回到謖下學宮,並在齊王建時作為齊國使者出使趙國,而從未受到非議。又如吳起一生中曾在魯、魏、楚等國為官,每當遭到誣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春秋戰國這種待殊歷史環境,對諸於百家的形成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創建了良好的條件。
在學術自由的環境中,謖下先生們敢於沖破舊傳統的思想束縛,敢於探求和創新的精神得到發揚,大大促進了學術的發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各種觀點紛然並存,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有發生,這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景象。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概括起來是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
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閑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其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志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斗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鑒。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
[編輯本段]各家的代表人物,作品,主張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7.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8.縱橫家,代表人物:鬼穀子、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鬼谷經》
9.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作品:《呂氏春秋》
10.農家,農家代表:許行
11.小說家,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輩子也學不完的!
『捌』 中國古代史論文
百家爭鳴實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各自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解 釋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後指各種政治、學術派別。另一種說法: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主要分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
鳴:發表見解。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
出 處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家,……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合諸侯。
諸子百家: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
諸子百家來自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百家爭鳴的背景
百家爭鳴的階級基礎:戰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各種社會矛盾錯綜復雜,對於復雜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有自已的見解和主張。
百家爭鳴的主體:戰國時期,官府文化教育的局面打破了,屬於知識分子階層的「士」大量出現,由於出身、政治見解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他們分別依附於不同的階級和社會集團,充當他們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代言人,士構成了百家爭鳴的主體。
百家爭鳴的社會基礎:戰國時期諸侯割據,政治上不統一,就無法在文化上實行專制,各國的國君及貴族、官僚為壯大自己的勢力,紛紛招攬人才,養士成風。士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合則留,不合則去」,有相對而言的自由,受政府幹涉較少,使得各學派有發展的機會,有發表自己主張的場所。
百家爭鳴發啟於春秋末年,興盛於戰國。百家爭鳴的出現,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首先,社會大變革帶來思想大解放。
其次,王室的衰微為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創造了條件。
再次,社會交往的頻繁、促進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最後,講學風氣的盛行,私學的興起,使文化典籍廣為傳播,各種學說廣為流傳,形成了爭鳴氛圍。
意義:在戰國的大變革時期,對打擊奴隸主貴族特權,建立和保護新興地主的中央集權制度,有積極意義。
劉澤華、葛荃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訂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P27-29: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大變
動時期。「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運動打破了傳統的生活和觀念。過去的一切怎麼看
?需要人們回答。現在應該怎樣生活?需要人們創造。歷史的車輪要向哪裡轉動?需要
人們預測。數不清的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一句話,社會歷史需要重新認識!百家爭鳴
便是歷史變動在認識上的表現。
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個原因是,各國的政治變革與相互競爭需要理論指導。當時每個諸
侯都面臨著如何解決內政與外交兩大課題,都面臨著生存與死亡的抉擇。……斗爭不僅
是物質力的較量,同時也是智力的較量。……所以各國爭著招攬人才,有的下令求賢,
有的重金收買,百家的興起正是適應了智力競爭。他們中的多數目的也很,那就是「干
世主」。
形成百家爭鳴的再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政治空隙比較多,知識分子大有用武之地,可以
自由馳騁。這並不是說當時有什麼開明的政治制度,而是指諸侯國林立,便於知識分子
在各國間迂迴。「朝秦暮楚」不只是形容說客,對思想家也是適用的,著名的思想家幾
乎都周遊列國,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於各國搶著招納智囊,知識分子的地位也較
高。「禮賢下士」雖非君主的本意,而是出於需要,士人「分庭抗禮」也常常使君主惱
火,但是君主為了謀求方略而不得不容忍。……他們著書立說雖然是為了「干世主」,
但大多數人是企圖用自己的學說改造君主,而不是一味阿諛奉承,取悅於君。
從平面上看百家相爭,很有點民主氣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每家的思想實質,就會發現
絕大多數人在政治上都鼓吹君主專制,思想上都要求罷黜他說,獨尊己見,爭著搞自己
設計的君主專制主義。因此,百家爭鳴的實際結果不可能促進政治走向民主、思想走向
自由,只能是匯集成一股強大力量,促進君主專制主義的完善和強化。把握了這一點,
才能把握百家的政治歸宿。
楊幼炯《中國政治思想史》,商務印書館,1937
頁三一至三二:
古代政治思想之興盛,實以先秦時代為最。先秦時代實為中國政治思想之發達時期。蓋
自春秋、戰國以還,學術勃興,百家爭鳴,思想學說,罔不歸宿於政治。晚周戰國時代
正社會經濟組織,根本變動之時,牽連及於社會一切之關系,實為一空前時代。思想家
受此影響,對於學術上乃為空前之建設。其發達之原因,有可得而言者:先秦時代一方
為中國社會變動最劇之時代,上至國土政治,下及人心風俗,皆與前此截然劃一鴻溝。
他方面又為各民族接觸頻繁之時代,原始諸夏民族思想,因政治進化最早,故發展較為
完備。而儒墨兩家之思想即發源於諸夏民族重實踐之民族性。與此相反者,則有道家與
陰陽家兩派,其源則均出於東夷民族之思想,因之各種思想系統彼此競爭雄長;加之,
周室既衰,其所余虛文儀式之陳言,不足以范圍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瀉千里之
概。其次,自春秋之末,以至戰國,兼並盛行,列國之競爭最劇,相率以登進人材,擴
張國勢為務。其雄鷙之主,知僅恃貴族不足以豪於天下,故敬禮處士,招致客卿。自是
閥閱之階級一破,前此為貴族世官所壟斷之學問,一舉而散諸民間,言論思想之自由,
至是而極矣。在政治方面,貴族政治之崩壞,實為當時大勢之所趨,周之一代,實貴族
政治之時代也。周制以家為國,而宗法制度,實為其政治之基礎。王室與諸侯之關系,
賴以維系;諸侯與其境內諸侯之關系亦賴之,乃至國中一切大小團體所以相維持相固結
者皆賴之,周代群治,悉以此為中心。逮至戰國而社會風潮大變,上古之政治及社會制
度乃根本上發生變化。因政權之聚散,而影響於學術思想者至巨,各派政治思想乃紛然
並起。又西周學在王官,故貴族中人,即為知識階級;至春秋之際,王官失守,散在四
方。加以孔老講學,平民讀書之機會益多,貴族不能專知識階級之利,思想尤易發展。
錢穆:謝扶雅《中國政治思想史綱》序
自春秋戰國以來,中國思想界初發奇采,而其時已開士人預政之門。自秦以下,中國正
式有士人政府之組織。
肖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
頁五六:故就孔子之行事論,其最大之成就為根據舊聞,樹立一士君子仕進致用之學術
,復以此學術授之平民,而培養一以知識德能為主之新統治階級。然其所以能如此者,
雖由其本人之敏求天縱,半亦由時代之影響。敬非時機成熟,雖有至理名言,其誰能領
悟而接受。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哀公十六年,正當春秋之末葉,由封建天下
轉入專制天下過渡時代之初期。周禮已廢而未泯,階級方壞而猶著。孔子身受舊社會之
薰陶,又於舊制度中發現新意義,即欲以其所發現者為改善及復興舊秩序之具。然當時
之公族世卿既未必能用其言,遂傳其術於平民,使其學成者出仕公卿,取得致用之機會
。當時必有平民之子弟欲自拔於畎畝市進之中而未得其途者,得孔子之施教,自踴躍以
赴之。故孔子學術之主要內容為政理與治術。其行道之方法為教學,其目的則為從政。
頁五七:就盪平階級之功言,孔子不啻陳涉吳廣之發難,而首享其成者反為商、韓、蘇
、張「異端」「邪說」之流亞。
汪大華《中國政治思想史論叢》,帕米爾書店,1969年初版,1982年再版
頁三七:孔子教學以六藝,六藝原是士人從政干祿的本領:知書數可以為冢宰,知禮樂
可以為小相,習射御可以為將士。所以,他所教出來的弟子,多有從政的技能。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都有哪些學派?
派別創始人或者主要人物
儒家孔丘
道家李耳
墨家墨翟
法家李悝
名家惠施
兵家孫臏
陰陽家鄒衍
縱橫家蘇秦
雜家呂不韋
農家許行
小說家屈原
除了這些以外的,就都不太著名,故人們都稱做「九流」,三教九流從此而來
在春秋戰國數百個諸侯國家兵戎相見、弱肉強食之際,卻出現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縱橫家、陰陽家等百家爭鳴的局面,而且《左傳》、《春秋》等詳盡記載當時歷史的著作也相繼誕生。這場「百家爭鳴」的壯觀場面比歐洲的文藝復興早了將近2000年。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爭鳴。其內容包括:1、「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學術下到民間,形成諸子百家;2、百家爭鳴從魯國儒墨顯學之爭,到儒墨楊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轉化為特點的魏的西河之學;4、以屬楚文化的陳、宋為中心的老莊學派為道家的右翼;5、齊稷下學宮的黃老之學則是道家的左翼;兼容並包的稷下之學,使百家爭鳴發展到高潮,其中有田齊法家、陰陽家、兵家、名家等;在爭鳴中各家也相互影響,6、《呂氏春秋》的雜家之學,反映了百家趨於融合;秦帝國的建立,標志著百家爭鳴的結束。
春秋是我國奴隸制瓦解和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戰國是封建社會的開端。春秋戰國經歷著劇烈的社會變革,階級關系有很大的變動。春秋中後期,隨著奴隸制的破壞,新的封建生產關系開始產生,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逐漸形成。到戰國時期,這兩個階級便構成了封建社會的兩個對抗階級。但奴隸主階級還存在,大量官私奴隸也仍然存在。個體手工業者和商人在城鎮有相當大的數量。伴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過去的「官學」變成了私學,有知識有學問的人多起來。他們分屬各階級各階層,以「士」的身份出現,對於天文、地理、數學等各種學術問題爭論不休,對於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張。形成了「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
「諸子」,是指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內反映各階級、階層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漢書·藝文志》說:「諸子百八十九家」,取其成數叫「諸子百家」。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楊朱、許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惠施、公孫龍、田駢、慎到、宋鈃、尹文、關尹、鄒衍、張儀、蘇秦、呂不韋、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
對「諸子百家」,戰國時期的《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都有記載。古代的歷史學家,如西漢初期的司馬談認為,「諸子百家」主要是指「陰陽」、「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漢末年的劉歆和東漢的班固則認為主要是指:「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有時又略去「小說家」,認為「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傳統百家爭鳴研究對百家的劃分,無論是在標准上還是在對百家的具體說法上,都欠妥。百家爭鳴實質上是我國古代各學派因政治思想上的分岐而展開的學術論爭。百家的劃分應以政治思想為標准。百家應劃為德、禮、法、儒、孝、墨、術、義、絕對平等觀、無君論等十家。百家爭鳴的性質是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向統一中央集權制的過渡。百家爭鳴始於春秋後期孔子創辦私學,迄於漢武帝採納田蚡的「絀抑黃老,崇尚儒學」。探索百家爭鳴時不要忽略百家合流。
中國古代的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學術史上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學術,下開秦、漢、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兩千多年的思想先河。科學地認識百家爭鳴,不僅對深入研究百家爭鳴本身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整個傳統文化的反思也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至今理論界對百家爭鳴的看法,無論是在對百家爭鳴之百家的劃分上,還是在對百家爭鳴的性質、起迄點等問題上,都存在嚴重問題。本文不想對此談新看法。
百家的科學劃分之我見
即然百家的劃分應以政治思想為標准,那麼從政治思想出發,筆者認為,百家爭鳴之百家大致可劃分為儒、孝、德、禮、法、墨、術、義、絕對平等觀、無君論等十家。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個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將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獻分別是《論語》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獻是無名氏之《孝經》。《孝經》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孝經》是一般講究倫理孝道的著作,不確。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後在西周末期至東周其內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東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論》(5)可證;戰國時期問世的《德道經》、《莊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獻。
禮家:是萌芽於西周後期並在東周中前期廣為流行的一種政治思想。東周時期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如管仲、子犯、曹劌、子產、晏子等都崇尚禮治,特別是子產和晏子,還分別有著名的《禮論》(6)。戰國後期,以禮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後期出現的一種政治思想。最先萌芽於鄭,創始人是鄧析,第一個「鑄刑書」的是子產(子產前期是禮家,後期轉向了法家),繼之是晉范宣子、趙鞅等的「鑄刑鼎」。戰國時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後無名氏之《經法》亦屬法家文獻等。過去,理論界認為《經法》是道家著作,這是從哲學上著眼的,不確。
墨家:創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義」。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愛」,根據不充分。
術家:創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術,其代表作是《申子》。過去,理論界認為申子屬法家,不確。申子自己宣稱其學術思想是「術」,秦漢人一直都說「申子之術」。
義家:創始人是韓非。韓非的「義」與墨子的「義」區別在哪裡?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墨子的「義」包含經濟利益,如《墨子·經上》說:「義者,利也。」韓非的「義」則完全排斥利。義家的代表作有《韓非子》、《公羊春秋》等。(7)
絕對平等觀:創始人是許行。《孟子·滕文公上》載:許行認為,國君要與人民絕對平等,「先耕後食,先織後衣」,並取消商品經濟等。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絕對平等觀。
無君論:創始人是吳慮。《墨子·魯問》載:「魯之南鄙人有吳慮者,冬陶夏耕,自比於舜。」「自比於舜」就是「我即國君」,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無政府主義。但用中國古代的語言表述,應為「無君論」。
以上十家,嚴格說來,可歸為八家。因為「孝」可並入儒家,「義」可並入術家。「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萌芽於孔子,完善於《孝經》,《孝經》以孔子為先師,其基本思想體系又與「仁」極接近,故可認為「孝」是儒家的思想分支。「義」的創始人是韓非,過去理論界認為他是法家,或法、術、勢集大成者。其實,韓非雖有法家思想,但也有術家思想,他本人認為術大於法,所以韓非思想的基本傾向應是「術」,即屬申子術家。而且,韓非的「義」,原則上是對「術」的脫胎換骨的改造,故可認為「義」是術家的思想分支。
過去,理論界認為百家爭鳴迄於秦統一,值得商榷。秦的統一,雖實現了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向郡縣制的過渡,但這一過渡是失敗的,未能使中國古代統一中央集權制進入穩定態。秦亡後,項羽、劉邦都先後恢復了分封制。而且,秦的「焚書坑儒」也不是解決思想問題的有效方式。在漢初,思想界又重新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如陸賈著《新書》;賈誼、王臧、趙綰都先後試圖通過「興禮樂」來改制;晁錯以「術」削藩;轅固生以儒反「黃老」;董仲舒則以「春秋大義」來呼喚「大一統」;文帝「廣游學」,置《孝經》、《孟子》、《爾雅》等博士。一時間再次百花齊放,雖未有新思想的提出,但亦屬百家爭鳴性質。漢初百家爭鳴的復起,是中國古代封建領主制再次向統一中央集權制過渡的輿論准備。因此,將百家爭鳴的終點定在秦統一說不過去。
七、百家爭鳴過程中的百家合流
過去,理論界在探討百家爭鳴時,大都眼於百家爭鳴,很少談及百家合流,這種研究方法亦欠妥。
百家合流是百家爭鳴的一個組成部分。百家爭鳴雖原則上是各家發表自已的看法,批評別人的意見,但也包含了對其他學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雖以禮為思想核心,但也重法與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將其當做法家,還有人將其當做儒家。就是說,百家爭鳴的爭鳴是有保留的克服,爭鳴中有吸收,吸收是為了更好地爭鳴。百家爭鳴本身也說明,爭鳴各家在學術上都有片面性,它們只有相互吸收,才能做到互補,並使自己的學說趨於完善。如墨子在回答程子的「非儒,何故稱於孔子也」時,說:「是亦當而不可易者也。今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當此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矣。鳥魚可謂愚矣,禹湯猶雲因焉。今翟曾無稱於孔子乎?」(13)
百家合流是百家爭鳴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百家爭鳴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現為爭鳴,後期則主要表現為合流。如戰國後期兩個官辦學術中心,齊國的「稷下」與秦國的「呂不韋門客集團」,他們的學術活動,搞的基本都是百家合流。稷下學派的代表作是《管子》,其中既有德家思想,也有禮家思想,還有法家思想等,但是以「禮治」為主;呂不韋門客集團的代表作是《呂氏春秋》其中包含的學術思想更雜:德、禮、法、術、孝、義等均有,以致有人將其誤為雜家。其實,這是對其佔主導地位的思想缺乏認識的緣故,雜家根本就不存在。《呂氏春秋》佔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德」,其餘均起輔助作用。
百家合流的形式,一是理論上的合流,二是實踐上的合流。理論上的合流,禮、德、術等三家做得比較好。禮家,如前引《荀子》、《管子》;德家,如前引《呂氏春秋》;術家,如前引《公羊春秋》、《春秋繁露》等。儒家做得較差,但儒家將《五經》及各《傳》都納入到了其經典之中,這樣內容也較豐富,基本上也包括了禮、德、術、義等思想。實踐上的合流,主要指當時的統治者們出於自身的需要,同時立幾種思想不同的著作為經,作為治國的主導以及輔助思想。如漢初的「黃老之治」,曾立法家的《經法》、《稱》、《道原》、《十大經》和老子的《德道經》等為經;武帝時期,置《五經》博士,合《論語》、《孝經》為《七經》等,這些都是在實踐上的百家合流。
百家合流在百家爭鳴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爭鳴只是探討問題,合流才是向解決問題邁進,只有百家的有機合流,才是最後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秦之所以沒能最後解決當時社會的主要問題並結束百家爭鳴,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用「焚書坑儒」來拒絕百家合流,絕對以申、商、韓的術家思想治國,致使其走向了滅亡。漢武帝解決這一問題的關健,就是結合實際進行百家合流。如武帝:在政治思想上雖突出儒家的孝,但其餘《六經》均起輔助作用;體制上的雙軌制,既吸收了術家的郡縣制,也未完全拋棄德、儒、禮、法、孝等家的分封制;主父偃的「推恩令」,既有儒家的仁孝思想,也包含了術家的「術」、「義」等理論;經濟上的重農抑商,既有儒、法、德、禮等家的重農重商,也未完全拋棄術家的「詐農滅商」;意識形態上,既有儒、法、德、禮等家的思想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術家的思想禁錮;教育風化上,既有儒家的興學辦校,也有術家的「以吏為師」,如用「舉孝廉」與「選三老」為民做表率等。這和秦代在政治上只以申、商、韓術家思想治國,體制上絕對行郡縣,經濟上詐農滅商,思想上搞專制,教育上「以吏為師」等截然不同。由此可見,要想解決中國當時社會的主要問題,沒有百家的有機合流,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玖』 百家爭鳴150字小論文
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百家爭鳴簡介: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這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針對社會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詰難,於是出現了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拾』 諸子百家論文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有相關圖書《圖說天下國學書院系列之諸子百家》諸子百家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後來對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諸子百家譜系:
【先秦】
文武道{順天應人}微 周公王道{禮法}小、姜子牙{霸道}兵法}大
【春秋】
管子
老子、孔子、晏子、孫子、范蠡
【戰國】
扁鵲
尹文、列子、莊子、田駢黃老、楊子
鄧析、公孫龍子、惠子、
鬼穀子、張儀、蘇秦、孫臏、龐涓
孟子、墨子、告子
{商鞅、申不害、慎子}
許行、
鄒衍
荀子、韓非子、
呂不韋、
【漢】
司馬遷、淮南子、董仲舒。王充
「百家」按照「百家姓」的「姓」以「子」為稱呼為代表的思想家。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晏子、呂不韋、管子、鬼穀子等。 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墨家的科學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軍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便是那「詭辯」的名家,也開創了中國哲學史上的邏輯學領域。我們可以、也應該鑒借儒家的剛健有為精神,來激勵自己發憤圖強;鑒借儒家的公忠為國精神,來培育自己的愛國情懷;鑒借儒家的"以義制利"精神,來啟示自己正確對待物質利益,鑒借儒家的仁愛精神,來培育自己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鑒借儒家的氣節觀念,來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強的獨立人格;也鑒借墨家的"兼愛"、"尚賢"、"節用";道家的「少私寡慾」、「道法自然」;法家的"廢私立公",等等思想。 諸子百家大辭典「諸子」,是指這一時期思想領域內反映各階層、階層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漢各種政治學派的總稱,屬春秋後才產生的私學。
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便周遊列國,為諸侯出謀劃策,到戰國時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傳統上關於百家的劃分,最早源於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他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百家首次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增「縱橫、雜、農、小說」等為十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襲劉歆,並認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後來,人們去「小說家」,將剩下的九家稱為「九流」。
自此,中國古代學術界都依從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一書中再增「兵、醫」,認為:「故論先秦學術,實可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縱橫、雜、農、小說、兵、醫十二家也。」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作品:《道德經》、《莊子》、《列子》 道家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陰陽家:
代表人物:鄒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醫家:
代表人物:扁鵲
中國醫學理論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到公元三 扁鵲[2]世紀中葉,共經歷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到封建制度確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動盪的時期。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意識型態、科學文化領域出現了新的形勢,其中包括醫學的發展。醫家泛指所有從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