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論文
1. 編導專業考試必看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第一步:看片量
很多編導生在積累閱片量的時候容易走兩種極端:
第一,太過於重視所謂的「數量」,所以看片根本不精。
第二,只看一些經典老片的,面對一些不感興趣的題材,要麼不看,要麼看了也等於白看。
如果你在看片的時候有這方面的趨勢,一定要控制好你自己!
那麼,怎麼積累看片量呢?
這里建議你,就是既要注重數量,又要注重質量;不管好片爛片,看一部要有一部的收獲、積累和思考。
第二步:如何看
看片的時候,我們不妨帶著這些問題去看,給大家幾個思考的角度:
一兩句話說明這部片子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電影梗概)
這部片子是什麼樣的主題,反應了怎樣的社會現實嗎?(社會/市場價值)
這部片子的主角有什麼性格?(人物形象)
除了主角,有沒有你覺得印象深刻的人物?(人物分析)
片子是怎麼去塑造這個人物的?(人物塑造技巧)
故事的情節結構怎麼編排的,起承轉合怎麼設置,有什麼好懸念?(劇作能力)
能明顯分辨鏡頭分類和感受鏡頭的作用了嗎?(鏡頭)
出現特寫的時候有沒有引起重視?(景別)
這部片子的色調影調有注意嗎?(色彩)
那個吸引你的視覺體驗是因為用了怎樣的拍攝角度?(鏡頭運動)
……
這些問題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要帶著問題去看。
第三步:進階篇
有了一定的看片量,和視聽語言基礎之後,我們再怎麼看片呢?
看片過程中,通過你的逐漸積累,你已經從量變到質變了,這時你就要從橫向、縱向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
看了那麼多片,你會逐漸發現喜歡的導演是誰或是哪幾位,你也會發現你偏愛的電影類型。
每個導演的風格是有差異的,從故事題材到拍攝習慣,找到該導演的某些共性,做一個橫向對比和整合。
你喜歡的電影類型,有哪些共同的電影風格,這一類類型片有哪些共同的劇作技巧。
最後,從主題、人物塑造、情節設定的角度再來看一個片子,你會發現一些為什麼這個片子好看的深層原因。
以上各點也是一個影視專業學生要有的進階能力。
2. 昆汀電影賣點在哪裡
昆汀是20世紀年代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以獨特的個性和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稱。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
對於我來說排第一的是他的暴力美學。不同於大部分的B級片,雖然昆汀片子中依然是鮮血橫飛,不乏暴力殘忍的鏡頭,如《無恥混蛋》中的割頭皮或者是《殺死比爾》中的鮮血淋漓,但起的作用並非是惡心觀眾,而是在有張力的故事情節下將情感抒發的酣暢淋漓,讓人看到的不是暴力的陰暗面而是暴力美麗的一面。《被解放的姜戈》最後一場戲中,姜戈一槍崩飛了萊昂納多的姐姐,我們可以看見那女人以一種奇異的角度,近乎誇張的肢體動作被打飛的。在故事高潮中仍然不忘記對讓暴力以一種調侃的姿態出場。
其次是音樂。我記得我看過一篇關於昆汀的采訪,他說每次看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會熱淚盈眶,而淚點確是那首《California Dreamin'》。我不知道這篇報道的真實性,但從另一方面看,昆汀對於電影音樂的把握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感覺。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殺死比爾》中,女主角找到制刀的師傅並獲得寶刀那段的音樂,其中竟然有岩井俊二《關於莉莉周一切》的配樂,小林武史作曲,並且還且換了幾首中國風的曲子(就是各大名山景點賣的風景DVD中的配樂)。當你看到這段配合著音樂,你會覺得荒謬,但是又會認為雖怪但是並不會跳戲,是另外種感受,區別與其它電影相同情節的感覺。昆汀要的就是音樂配合劇情配合主角心理配合場景,但不會流俗。
其它的場面調度,演員表演和敘事結構,雖然不乏經典之處,由於本人全部自行構思手打,帶有個人主觀因素,而且說來話長,如有疑問,可詳聊。
3. 《讀者》有一篇介紹真愛滿行囊的文章是什麼
我的兔子伊凡:
我決定養他,就像養兔子
被問起初戀的歲數,我總是回答十歲。有人會笑我矯情,十歲懂什麼呢?事實上,從十歲那年遇到伊凡的那一刻起,我開始了我的初戀。
那個冬天的早晨,我「撿到」了伊凡,當時他正躲在我家倉庫旁的小灌木叢里,穿著很少的衣服,看到我,他有些害怕地捂住眼睛。後來我才知道,他認為,捂住眼睛我就無法看見他了。從他的神態中,我猜出他就是爸爸昨天晚上說的,從醫院跑出來的精神病人。我正在猶豫如何處理他的時候,看到爸爸向這邊走來,他馬上就要發現伊凡了。我幾乎沒有猶豫,便對他揮揮手:「快進去。」
伊凡迅速地鑽進小木屋,我假裝沒事似的鎖上門,平靜地和爸爸說「再見」,然後騎著自行車去上學。騎了約幾百米,我的心才劇烈地跳動起來,又興奮又害怕,我感覺自己做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
那天班裡轉來一個新同學,叫昆汀,臉上有一塊很大的紅色胎記。所有的同學都有點怕他,只有我不怕,因為老師說昆汀曾看見過火山熔岩,那在我看來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放學回到家,媽媽正在做飯。我驀然想起伊凡一個人被鎖在小屋裡,肯定又冷又餓,忙從冰箱里拿了些蔬菜,然後對媽媽說:「我去喂兔子。」
可是伊凡不是兔子,他得吃麵包。我剛拿起麵包,發現媽媽正好奇地看著我,我對媽媽扮個鬼臉說:「麵包是我吃的。」然後我飛奔向小木屋,看看四周無人,才打開那扇門。
伊凡瑟縮.在地上,捂著他蒼白的臉,「吱呀」的開門聲把他嚇了一跳,他眯著眼睛打量我,然後才訥訥地說道:「醫生的女兒。」其實我有點害怕,畢竟伊凡是個病人,而且是精神病人。「求你不要把我交給醫生。」毫無徵兆地,伊凡大哭起來。「我保證不把你交給爸爸。你別哭哇,你哭他們就聽見了。」我連聲保證,並對他舉起小指,「拉鉤如何?」伊凡用力地和我鉤鉤手指,這才破涕為笑。「我叫貝絲,爸爸說我是個奇怪的小孩兒。」我這樣介紹自己,然後把一張布蓋到舊桌子上,對伊凡說,「你以後在這兒吃飯,在這兒睡覺。」我愉快極了,這多像我平時玩的過家家。我的生命里多了一個人.此後,每天放學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喂「兔子」。伊凡的確像一隻兔子,乖乖的,從不多言,也不會照顧自己。伊凡快有兩個我那麼高,年齡也快有兩個我那麼大,但是,我覺得他的心智比我還要小。我對他講了許多心事:姐姐去上寄宿學校了,一周以後才能回來;我想讓爸爸幫我把那條叫史奴克的狗買下來,否則那個農場主就要殺死它;爸爸和媽媽表面上很和睦,其實常常吵架,他們吵架時,我會捂著耳朵念兒歌,那樣我就聽不到他們爭吵了,伊凡溫柔地看著我,似懂非懂,那純凈無辜的眼神,像極了春天裡的泉水。「貝絲,你在哪兒?」外面媽媽在喊我。我忙把桌布蓋在伊凡身上,對他做出噤聲的手勢,他乖乖地躲到桌子底下去了。「貝絲,你一個人和誰說話呢?」媽媽推開小木屋的門。「我在玩過家家。」我抱著一個布娃娃說。媽媽揉揉我的頭:「傻孩子,這么大了還和娃娃玩呢。回家吃飯吧。」晚上,我被窗外的風雨聲驚醒,我猛地坐起來,才發現風雨交加的不止是窗外。爸爸和媽媽正在激烈地爭吵,媽媽說要去城裡住幾天,爸爸希望她留下來。然後我知道,媽媽愛上了別人。我捂著耳朵,無論怎麼用力地念兒歌,還是能聽到他們的爭吵。我偷偷下了床,一個人摸黑走到小木屋。伊凡並沒有睡著,他有些怕黑。我抱著伊凡,像抱著一隻很大的熊,我對他說爸爸媽媽又吵架了,我猜他們可能會離婚。伊凡輕輕撫摸著我的頭發,慢慢地,我就不害怕了。我對伊凡承諾說,即使爸爸媽媽離婚,我也會保護他。
生離死別,那天在學校,昆汀和我玩秘密交換的游戲,我告訴他,我有一把鑰匙,里邊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他則告訴我:「我臉上的胎記是被施了魔咒的。如果有女生願意在半夜十二點接三滴尿液給我,我的胎記就會消失不見。」突然,他搶過我的鑰匙,我急了,求他還給我,他卻說:「還你鑰匙很簡單,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願意幫我接三滴尿液嗎?」我思考了幾秒鍾,鄭重地點了點頭。那晚媽媽沒有回來,爸爸心情很低落,我本來要去和伊凡玩,現在只好陪爸爸。我再次請求爸爸把史奴克買回來,可爸爸說可以給我買一條狗,但史奴克不成,它太大了。我真的好傷心,那個農場主說,再給我三天時伺,否則狗狗就要被送去屠宰場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從書包里取出一個小瓶子遞給昆汀。
「哈哈,你這個笨蛋,你上當了!」他惡毒地笑著,然後舉著小瓶子,高聲在班裡宣布,「貝絲是個傻瓜,她竟然相信我的胎記被施了魔咒。」然後鬨笑聲四起……
委屈、羞辱、憤怒包圍了我,我決定逃課,回家找伊凡,只有伊凡不會欺負我,也不會誤會我。爸爸媽媽都不在,我哆嗦著打開小木屋的門,撲進伊凡的懷里哭起來,所有的委屈與無奈全部聚到了一起:「昆汀戲弄我……農場主要殺死史奴克了……多麼絕望的一天。」伊凡什麼話也沒說,他只是緊緊抱住我。
哭累了,我便問伊凡:「你怎麼不會安慰人呢?」在伊凡的字典里,大約沒有「安慰」這樣的字眼吧,因為他連一個長句子都說不出來。後來我便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我發現臉濕濕的,像是什麼東西在舔我。我睜開眼睛,竟然看到了史奴克。我好開心,抱住史奴克親了又親。可是,誰把它帶來這里的?伊凡呢?伊凡在哪裡?我大聲叫伊凡,才發現窗外已經完全黑了。
我慌了,忍不住想哭,卻聽到一個聲音在問:「貝絲,是你嗎?怎麼才回來?」是爸爸。我把史奴克鎖進小木屋,做出剛回家的樣子,騙爸爸說今天我值日。
吃過晚飯,趁爸爸睡了,我才再次去了小木屋。伊凡還沒有回來,,我急了,在小木屋附近尋找,然後我聽到小木屋後邊的呻吟聲。是伊凡。我興奮地跑過去,可是伊凡卻睡在地上。
「伊凡,你怎麼了?」……
「頭疼……我頭疼。」伊凡訥訥地回答,聽上去有些虛弱。
我抱住他的頭,卻摸到濕乎乎黏膩膩的東西,是血!我怕極了,哆嗦著雙手想把他拖到小木屋,可是我哪裡拖得動呢?
「你要安慰,我去幫你找史努克……昆汀打我……」伊凡說完,我才明白,伊凡以為幫我偷回狗再打昆汀一頓就是給了我安慰,只可惜,昆汀一個磚頭扔過來,正好砸在伊凡頭上,頓時血流如注。
伊凡如果繼續流血會死掉的,我眼睜睜看著他的血往外流,卻沒有辦法救他。這時我才意識到,其實我只是個孩子,身無分文,手不能縛雞,只有爸爸那樣的大人才能救伊凡。我和他拉過鉤,我答應過不把他交給爸爸,可我不把他交給爸爸,他會死掉的。
最後,我哆哆嗦嗦喊了一聲:「爸爸!」我知道,這一聲喊出來,我就再也不能擁有伊凡了。
「伊凡,你要堅持住,爸爸馬上就來了。你會沒事的。」
可是聽到爸爸的聲音,伊凡緊張起來,他一迭聲說著「伊凡不要醫生,伊凡要貝絲」。
我淚流滿面,貝絲也想要伊凡,可是,親愛的伊凡,對不起,我也要你活下去。
伊凡被送去醫院前,我掙扎著要上救護車,卻被爸爸抱住了。我又哭又鬧,生離死別般,事實證明我是正確的,那的確是我與伊凡的生離死別。幸運的是,伊凡並沒有生命危險,一個月後,他被送去了別的精神病院。
再次得到伊凡的消息,是來年的春天。報紙上說,一個精神病人為了找人反復從醫院逃走,卻反復被抓回來。最後他爬上了醫院高高的圍牆,不幸摔了下去,死掉了。我幾乎馬上肯定,那是我的伊凡,更何況,他要找的小姑娘,叫貝絲。
4. 一個編導生,看什麼電影才好寫影
看哪些電影我就不說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寫影評要點影片的哪些元素:
(一)看片時看哪些元素
1、先看光,每個鏡頭中光是怎麼用的,下一個鏡頭的光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投影的變化,有沒有黑夜白天的變化,有沒有陰天、下雨;
2、空間有沒有大小的變化,大房間、小房間,有沒有室內室外的變化;
3、聽聲音,是同期還是後期,每個鏡頭中有沒有表現出的聲音空間來,它是什麼樣的,下個鏡頭的聲音空間感有什麼變化;
4、背景是什麼,與前景的關系如何,它是怎樣變的(這是透視關系);
5、有沒有運動,是畫面內的被攝體在運動,還是攝影機在運動,是水平運動(左右橫移)多還是縱深運動多。
6、有沒有用變焦,它是准確地表現了兩個人物關系,還是造成了錯誤的關系,變焦用得多不多,搖鏡頭有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義;
7、注意運動的動與靜的關系,是前景有運動,背景沒有,或是背景有運動,前景沒有,或是前後景都有,或前後景都沒有;
8、剪輯點在哪裡,起幅的畫面是怎麼樣的,落幅的畫面是怎樣的,如果是一個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體造型好不好,看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是用切換多,還是用疊化多。
9、在一個鏡頭中人物的調度是怎樣的,有沒有第四面牆的舞台處理(即所有鏡頭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攝影機,就像幼兒園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員的單獨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牆?
10、音樂用在哪裡;有沒有主題歌,有作用嗎?音樂與人物動作(或稱表演)關系,音樂與攝影機運動的關系,音樂與色彩變化的關系,音樂與對話的情緒及節奏的關系,音樂與自然音響(即雜訊)的關系等等。
11、如果是故事片,情節的轉折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是用旁白,還是無聲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話,你能用無聲把這一段落表現出來嗎?
12、畫面上的人物關系變化,有變化,還是沒有變化,比如在整個鏡頭里始終站在B右邊,就沒有走到B的左邊去過,等等;
13、對話寫得是否生活化,還是舞台腔,順口嗎?
14、每個鏡頭中人物都穿什麼顏色的服裝,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也就是說,有沒有色彩的調度,即作為流動色彩來使用;
15、道具在時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確嗎?
16、時間上是否用閃回,是用什麼手段來表現的,合理嗎?
17、用長鏡頭嗎?最長的鏡頭有多長,你感覺是長,還是沒有實際那麼長,這個長鏡頭內的人物關系是怎樣的。全在畫面內,或者是一個在畫內,一個在畫外(正/反拍不算內)。
18、人聲,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這樣的搭配嗎?
19、特寫是否作為情節中的視覺重音來使用的?
20、全片的聲畫結合如何,有沒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二)整理觀感
看電影時帶紙和筆,記錄一些情節和資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電影是什麼類型,導演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和價值是什麼。
(三)電視片觀賞分析提綱(邊看片邊記錄)
1、電視片內容概括10%
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義10%
3、藝術特色總說(總體手法、總體藝術特徵)20%L
4、藝術特色舉例(選擇一到兩個藝術獨到之處)25%
5、藝術特色細節(兩三點精彩細節)20%
6、缺點與不足10%
5. 阿凡達對科幻電影的進步 寫一篇論文3000字以上
這個行不行?我自己寫的,當然不登大雅之堂了
一些感悟-----阿凡達
82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詹姆斯喀麥隆攜《阿凡達》完敗給了自己的前妻凱瑟琳·畢格羅的《拆彈部隊》。《拆彈部隊》我沒看過,所以無資格評論其深度及藝術性!當凱瑟琳·畢格羅從兩屆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手中接過最佳影片獎的時候全場一片歡騰,此時鏡頭閃現在詹姆斯喀麥隆表情上,也是微笑鼓掌,究其心中所想,不得而知!想來是遺憾的,奧斯卡沒有給喀麥隆再一次在柯達劇院高喊:我是世界之王~的機會!
後來在新浪的一次網上投票中,一選項稱《阿凡達》雖未獲獎,但若干年後,絕大多數的人只會記得《阿凡達》而不會知道《拆彈部隊》,因為它開創了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投票認同率高達80%以上!
真該建議羅伯特·澤米吉斯多看幾次《阿凡達》,同樣是先進的3D表情捕捉動作捕捉,為什麼他的《極地特快》《貝奧武夫》就相差那麼大,估計他看了得羞愧死!終生不敢再提3D表情捕捉,這兩部電影完全耗費了他之前拍《阿甘正傳》《荒島餘生》所積蓄的一世英名!如果有看過的,可以對比一下!
說實話,阿凡達我都看了快兩個月,只不過今天才想起要寫點東西!
我一直是詹姆斯.喀麥隆的忠實粉絲,無論<異形2><深淵><終結者12><真實的謊言>,抑或《鐵達尼》,更是如同電影工業的《聖經》一般,或許這么說肉麻之至~在所有喜歡電影,喜愛他的影迷來說,詹姆斯喀麥隆已經上升到了神的高度,可望而不可及,號稱"詹神"!
至九八年《鐵達尼》以後,喀麥隆像鐵達尼沉入海底一樣,跟著消失在公眾視線之外,只是偶爾在娛樂新聞的邊角找到一絲他的消息,時隔十二年,一劍初成。
是的,他的電影總是能讓我眼界大開,沉迷其中。每一部電影總是引領電影工業技術革命,神乎其技!套用第十放映室對於《一石二鳥》的影評就是:讓人肝膽俱裂!只是在這里,肝膽俱裂是褒義的形容詞!
我就把我第一次的3D觀影獻給《阿凡達》了,還好,沒有出現頭暈的症狀!
公元2010年1月27日,合肥解放電影院,當晚七點上下和朋友去買票,結果排隊已經賣到晚上0點以後,沒辦法,買了!然後回去,睡覺,睡到11點又趕車去電影院,真不容易啊。難為我朋友了,她不是電影迷,結果硬撐著陪我去看!結果她在電影院睡著了,太累了吧!估計她是第一個在電影院看阿凡達睡著的!
喜歡電影的朋友應該大多都已經看過了,所以劇情也無必要再說!在這兩個多小時華麗的視覺轟炸下,能不被震撼的觀眾朋友估計是少數了!關於這些畫面,劇情,深度,表達等等這些已經早已被人說得太多太多!
N多好事者試圖在《阿凡達》中找出各種各樣詹姆斯喀麥隆抄襲的影子,抄襲魔獸世界,抄襲千與千尋,抄襲.....不一而足!那《三槍拍案驚奇》是不是抄襲《血迷宮》?《瘋狂的石頭》是不是抄襲《兩桿大煙槍》?那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還抄襲了李小龍呢?他的很多電影都抄襲了香港電影的橋段....
什麼叫抄襲?什麼叫借鑒?可口可樂有一句經典的廣告詞: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如果要套用到詹姆斯喀麥隆身上,應該改成:一直在模仿,總是在超越!
6. 昆汀塔倫蒂諾電影的敘事風格
主要是非線性敘事風格,他以視點切分劇作結構、利用聲音剪輯進行故事銜接等電影手法都對以後的影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佛·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於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盡管與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殺人狂》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奧利佛·斯通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天生殺人狂》中的這些超前的後現代電影手法在今天的電影中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水庫狗》是昆汀·塔倫蒂諾的處女作,1992年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從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們已經不難看出昆汀獨特的電影風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幫人物、機智幽默的對話、七十年代音樂以及巧妙的敘事結構等等都是昆汀熱中的題材和慣用的手法。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水庫狗》竟然全部由男演員出演,這種強烈的男性色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俗小說》是其代表作,三言兩語道不完,建議樓主作重點分析。
《殺出個黎明》是由昆汀所開設的Band Apart公司在1996年製作的一部影片。其中昆汀充當了編劇、製片、副導、主演等多重角色,過了把電影多面手的癮。盡管荒謬怪異的內容和過於血腥恐怖的畫面遭來評論界的一致批評,但《殺出個黎明》在一些影迷當中卻極受歡迎。影片從上半部分一本正經的匪徒逃獄劇情,突如其來地轉變為完完全全的魔怪片,相信看過本片的觀眾都難以忘記這種獨一無二的怪誕體會。
在《傑基·布朗》中觀眾們看到了昆汀一些新的嘗試。這次,人們早已熟悉的血腥暴力被一場考驗智力的游戲所取代。而且昆汀在《傑基·布朗》中還著力刻畫了一個以往著墨較少的女性形象,同時也出人意料地在影片中樹立了一個絕對意義上的主角。可是從觀眾的反應來看,這些嘗試似乎都不大成功,他們還是喜歡那個打打殺殺充滿男性味道的昆汀。盡管帕姆·格里爾、塞繆爾·L·傑克遜和羅伯特·德·尼羅等影星在片中都有不俗的表演,但生硬乏味的故事、拖沓的節奏以及反復使用的噱頭也都使《傑基·布朗》只能被歸為一部平庸失敗的作品。
在《殺死比爾》的首幕影像中。鏡頭對准「黑蛇」(烏瑪·瑟曼飾),黑白畫面,近鏡頭特寫,血肉模糊的臉,痛苦的呻吟和冰冷的殺戮;鏡頭消失,簡單吉他合弦中南希干凈而略帶憂傷的嗓音響起,彷彿是無可挽回的命運在一步步籠罩頂。
歌聲歇至,大幕開啟,那奇特的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和歌詞,瞬間擊中我毫無防備的神經,好象是看到昆汀掀開銀幕的一角,對觀眾說,開始享受這凌厲的復仇故事吧,那作者強烈的風格化標記,通過這首歌的嵌入再次得到天才般的展示。而接下來的將近兩個小時血光交迸、憤怒四溢的銀幕歷程,就如同這首古怪、憂傷和頹廢的歌曲,竹馬青梅的畫面中洞穿的槍聲,突如其來的殺戮、死亡降臨和不可扭轉的血腥使得這部電影成為我看到的最為暴力殘忍的動作片之一。
然而一切在昆汀自如的掌控下,又顯現出暴力美學的終極境界。作為一名女性觀眾,小息不知道這樣一部電影是否會超過大多數普通觀眾的忍受極限。曾經聽說《上帝之城》因為影片毫不假飾地表現街頭少年暴力使得一位女性影評人無法忍受而中途退場,而《殺死比爾》,盡管血肉橫飛,卻因為導演對於暴力無置評的態度以及鏡頭語言接近完美的精緻消解了那噩夢般的暴力展示,同時昆汀執著的時間解構和片段拼圖所帶來的敘事感染力使得《殺死比爾》成為2003年度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之一,無疑也會成為電影歷史上經典的cult films之一。
希望樓主以這些作參考後能形成自己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