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論文
Ⅰ 話劇雷雨的賞析論文 2000 字以上
無論作為一個編導專業的學生還是一個普通觀眾,我都會為看了無數遍的現代舞劇《雷和雨》而感動和喝彩。作為一部被無數電影人、話劇人、舞蹈人演繹了很多編的名著《雷雨》,況且如此的廣為人們熟悉的文學巨著,王玫老師可以找到一個這樣的角度和形式來詮釋,不得不讓我們由衷的嘆服。
首先,從編導選擇的主題來說,用名著《雷雨》作為載體,來表現人性的主題,編導的目的在於表達自己對生命和對人性的感悟理解,「名著」只是表達編導主觀理念的一個載體和手段。而不是一般導演改編名著的目的,在於怎樣把名著更好的詮釋,來最大限度的貼近名著作者的創作意圖(而這種「貼近」也是這些導演主觀認為的貼近)。所以在對名著的演繹和運用上王玫老師是反其道而為之的。這兩種對於名著進行藝術再創造的活動,是有著本體和載體認識不同的創作思維方式的。王玫老師敢於大膽的讓名著擔當載體,完美詮釋自己理念這個主體,是舞劇〈雷和雨〉成功的很大原因。因為,用一個人的思想去解釋另一個人的理念,再像,也只是接近而已,只有自己才能分毫不差的表述自己的理念。
另外,再來分析對於「人性」這個主題的技術表達支撐。近來,在藝術界最常用最流行討論的就是標榜「人性」,一切藝術形式和作品都被冠以宣揚「人性」的幌子和標簽,彷彿一切主題掛上這個詞兒就靠譜,就可以成為一部深刻的作品,創造者就可以往「大師」的行列邁進一步。我卻認為,一個導演的底蘊內涵達不到對於「人性」的深刻領悟,技術上達不到對於「人性」這個深刻主題的支撐,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泛泛的形式,而觸及不到觀眾的心靈契合和審美碰撞。我們拿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來說,同樣是改編自一個文學藍本〈妻妾成群〉,同樣標榜對於人性的體現,而看完之後的審美感官,僅停留在視覺的沖擊上。我們的感受僅僅在於某些地方對於道具、布景的運用很巧妙,舞劇中某些電影手法的運用設計很有視覺力量感,而談到感染人心的沖擊,能讓觀眾感受到人性力量的舞段設計,就幾乎沒有。〈雷〉劇中樸素簡潔的設計除舞蹈本體以外的一切輔助形式,包括燈光,布景,道具,服裝等等,除去一切的包裝,觀眾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和舞蹈本體的設計上,才會最大程度的赤裸的暴露人的本性設計。從舞劇的開場到結尾,無論6人舞,雙人舞,群舞都緊緊圍繞人物關系和人物之間的心理情感設計,把每個階段的女人心靈和身體的矛盾,通過繁漪、魯侍萍、四鳳三個女人與己與他之間的舞段體現,表述的直截了當,直指人心,讓人沒有直視的勇氣。舞劇中對於舞蹈本體的設計樸素干凈,結構舞段之間呼應、補充、遞進、推動的關系環環相扣。沒有花哨的動作語匯,沒有漫天飛舞的舞蹈技巧,當舞蹈動作沒有炫技的成分,我們依然可以看的心裡陣痛熱血沸騰。這就是一個舞蹈編導大師帶給我們對於樸素的動作語匯和真實的心裡動作質感的完美詮釋。反觀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致命之處在於:作為舞劇本體的舞蹈比重嚴重偏低,卻把輔助形式——比如服裝,道具,布景,非主要場景的設計大篇幅渲染,最典型的就是麻將場景、看戲場景;人物形象單薄,對於舞劇人物核心也是戲劇線索的三太太的性心理的變化,命運,心路歷程的舞段設計交代的表面,淺嘗輒止;舞劇結構粗糙潦草。如果說舞劇〈雷和雨〉在編導王玫對於一個女人心靈和身體的矛盾感悟中表述人性的矛盾,真實,透徹,刺穿人心,那麼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在編導張藝謀手中,用他的那些感悟表述他要的哪種人性體現呢?
最後,想談談〈雷和雨〉的結尾,有一些說法說這個結尾是王玫設計的敗筆,是整個舞劇的敗筆。我自己的感受不然。結尾天堂舞段的設計,我覺得是對整個舞劇關於人性主題的升華。每個人都不是壞人,卻在倫理的范疇道德的邊緣迷失方向,人們都用美麗的慾望去撕裂規則的束縛,卻還有善良圓滿的本性存在著,雖然人們丟失了尋找它們的路徑。天堂舞的設計閃著人性的光輝,用人類普遍的最美好的感情來解救和打動壓抑的世界。而〈大紅燈籠高高掛〉只是展現一種壓抑,一種畸形現象,認為那就是人性的所有和升華了嗎?一個藝術大師的作品應該具有一種形而上的溫暖,升華之處在於對於人性光芒的散發是超越那些對於畸形獵奇的展示的,觸碰人心的是對於殘缺的顫栗和美好的永恆期望。〈雷和雨〉的人文高度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遠不能觸及的,就如同是電影界的斯皮爾伯格的人文高度是張藝謀很難達到的一樣。
參考文獻:
〔1〕曹禺談雷雨[J].人民戲劇,1979,(3). 〔2〕[13]曹禺<編劇術>[A].戰時戲劇講座專[C].重慶:正中書店,1940. 〔7〕劉屬正強.曹禺的世界觀和創作方法[J].處女地,1958,(6). 〔9〕曹禺.雷雨[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12〕張庚.悲劇的發展--評<雷雨>[J].光明,第1卷第1期. 〔17〕田本相.傑出的時代戲劇詩人[J].劇本,1990,(9). [參考文獻] 1、《雷雨·序》,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3月北京第1版。51
-5[1]曹禺. 《雷雨》序[A]. 曹禺全集:1卷[C].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 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2、田本相《曹禺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3、《中國現代文學史》,武漢大學出版社。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4、《曹禺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3月北京第1版。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5、《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Ⅲ 話劇《雷雨》小論文
按研究的學科抄,可將學術論文分為自然科學論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每類又可按各自的門類分下去。如社會科學論文,又可細分為文學、歷史、哲學、教育、政治等學科論文。
按研究的內容,可將學術論文分為理論研究論文和應用研究論文。理論研究,重在對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應用研究,側重於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術和生產技術,直接服務於社會。
按寫作目的,可將學術論文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交流性論文,目的只在於專業工作者進行學術探討,發表各家之言,以顯示各們學科發展的新態勢;考核性論文,目的在於檢驗學術水平,成為有關專業人員升遷晉級的重要依據。
科學技術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製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是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狀和發展的文件。
科學技術報告是為了呈送科學技術工作主管機構或科學基金會等組織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學技術報告中一般應該提供系統的或按工作進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兩方面的結果和經驗,以便有關人員和讀者判斷和評價,以及對報告中的結論和建議提出修正意見。
Ⅳ 淺析曹禺先生的《雷雨》論文應該怎麼起題目
從「某一方面」淺議《雷雨》,比如說人物形象啊,故事情節啊等等
Ⅳ 賞析曹禺的《雷雨》 寫500字小論文。
魯萍的命是凄慘的,忍受的不僅僅是前輩子的世態炎涼,還有下輩子的人倫天性版。作權為一個女人,台的精神世界是管家說不能支持或者依靠的。 在魯與周第一次見面時,我們聽到她命的吶喊「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來的。」當看到這是我們發現作者所要表達的原來是,這樣的一場「緣分」,還有很多的細節;不如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關窗戶,襯衫領角的梅花,照片,傢具,等等 我想說的是其實漣漪也是一個苦女人,沒人疼的青春,她就一人和自己度過了人生的黃金時期,哎,最可悲的是來一個找來說話的都沒有。那是怎樣的一種凄涼。可沒有人發出一點回應的聲音,哪怕是同情都沒有!相比大海(他至少有著所謂的正義支撐)漣漪就更可憐了。題外話呵呵,希望你采。
Ⅵ 雷雨論文參考文獻
「雷雨」過後的思考
——《雷雨》教學日誌
終於要上《雷雨》這一課了,心中莫名的興奮,究其原因,還是要說說一次難忘的「追星」經歷。聽說北京人藝重排的明星版〈雷雨〉在廣州友誼劇院隆重上演,且不說對曹禺先生仰慕已久,就說演員陣容里有我喜愛的明星(蒲存昕、潘紅、雷恪生等),就讓我們幾個語文組同仁過了一把「追星癮」, 至今還保存著偶像的簽名。激烈的矛盾沖突,淋漓盡致的表演,富麗堂皇的舞檯布景,在我們心中掀起不小的波瀾,甚至激發起我們演繹「外校版」《雷雨》的熱情, 所以,當我翻開課文,美好回憶湧上心頭,怎能讓我不愛她呢?但是,作為一篇高中課文,怎樣處理教材才能讓學生了解戲劇並能體味戲劇藝術獨特魅力呢?怎樣將老師的審美愉悅傳達並感染學生呢?
那就要從教材說起了,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舞台藝術,它藉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台藝術形象,從而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雷雨》一經問世,就以其激烈尖銳的矛盾沖突、精彩紛呈的戲劇語言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飲譽文壇。話劇《雷雨》上演數十年,經久不衰,成為中國當代話劇舞台乃至文壇的經典之作。《雷雨》寫了周、魯兩家之間的恩怨情仇和階級對立,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矛盾沖突中逐漸被推至讀者面前的。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劇作家通過人物語言來展開矛盾沖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戲劇主題。《雷雨》中每個人物的語言各有特色,周朴園的盛氣凌人、魯侍萍的抑鬱平緩,魯大海的直截了當都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出身、地位、經歷和個性。《雷雨》中看起來直白明了的人物對話,其實隱含著豐富的潛台詞,有許多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它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內心世界。
鑒於此,我把教學設計定位為「五個入手」。
第一 從內容入手,把握戲劇藝術的體裁特色。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從《詩經》中的《關雎》《氓》《靜女》到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從宋元話本《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文學高峰《紅樓夢》,以「愛情」為內容主線,指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內容不同文學形式的作品進行分析鑒賞,引發學生對戲劇文本的興趣,認識理解不同文學樣式的特點。這種鑒賞比較,也更能強化學生對戲劇藝術體裁特色的認識。
第二 從語言入手,理解人物鮮明的性格特色
老舍說::「對話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說明書。」對於《雷雨》這篇課文,我重點想評析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潛台詞。比如,周朴園聽出侍萍的無錫口音後,便想起往事,稱當時的侍萍為「梅小姐」,說她「很賢惠,也很規矩」。已知實情的侍萍聽到他的謊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滿懷悲憤,於是語帶嘲諷而又意味深長地反復說:「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惠,並且聽說是不大規矩的」,表現了她痛苦的內心和對周朴園的不滿。文中,這些例子舉不勝舉。那麼,如何體味呢?什麼樣的方式效果最佳呢?我想,結合所帶班級活躍熱情的特點,我們組織學生分組表演,這種表演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戲劇節」的形式呈現;可以表演課文「節選」部分,也可以表演「節選」以外的部分,或者對「節選」部分進行再「節選」表演。 我相信,這種活動將大大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給他們的高中生活留下更多美麗的記憶。
第三 從沖突入手,認識戲劇揭示的社會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說,「戲」就是矛盾沖突,沒有了「沖突」就沒有戲劇,而戲劇的主題思想正潛藏在矛盾沖突的背後。引導學生認識「沖突」,分析「沖突」,從紛繁復雜的矛盾沖突中理請思路,找到主要矛盾,才能幫助學生認識戲劇所反映的時代背景,進而把握戲劇的主題。例如,在《雷雨》中,周、魯兩家由於情感矛盾、血緣糾葛和命運變故造成了諸多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在這些矛盾沖突中,什麼才是主要矛盾呢?什麼才是促使人物命運形成的根本原因呢?我想,如果善於找課文中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那麼對主題的認識就很清楚了。
第四 從「經典」入手 ,回視「經典」的「省世」價值。
我們知道,真正的「經典」的價值,在於「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於它給世世代代的讀者以常讀常新的啟迪和教益。所謂「回視」,即站在「當代」的「視點」,用今天的眼光,歷史地發掘經典作品所蘊涵的「省世」價值,引導學生認識作品對我們今天的人生所具有的指導意義。比如,我可以設計這些問題:當年的周朴園對侍萍的行為是「玩弄」還是「愛情」?當年的侍萍是否可以避免後來的悲劇呢?我們的時代是否還有「侍萍式」的悲劇呢?我想,可以採用分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自由發言漫談式交流等方法,如有時間,甚至還可以聯系當今時代女性人格與事業的獨立對於愛情自由和掌握愛情命運意義等社會實際組織一次辯論賽,加深學生對課文「經典」的認識。
第五 從節選入手,增強學生閱讀理解的主動性。
課文所選僅是全劇的第二幕,這種「攔腰截斷」式的選編給學生的閱讀理解帶來了一定的障礙,為了掃除這種障礙,我想讓學生提前閱讀全劇,甚至觀看話劇,讓學生完整地把握戲劇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過程。
通過我的引導和幫助,如果學生能體會到戲劇語言的藝術美感,開始領悟到戲劇作品的文化品位,那我們就足以為我們的努力而感到驕傲和幸福了。
3月21日
俗話說「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想法雖多,但是,能否落實,能否取得效果,著實讓人擔憂。
3月23日
今天,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整理思路,記錄我的這一課。平淡的略去吧,讓我記住短短的課堂時間卻不斷涌現出來的精彩的瞬間,讓我再一次驚嘆於我的學生。
我要求學生閱讀原著後,找出自己有興趣深入、並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具體明確地把問題描述出來,以便研讀資料時有的放矢,有所側重。我開始以為「學生雲者」,他們能提出什麼有意義的問題呢,沒想到他們卻給我帶來意外的驚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吧。
1 曹禺是如何創作《雷雨》的?他自己對《雷雨》有怎樣的評價?
2 周朴園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與魯侍萍、繁漪、與三個兒子之間的難於調和的矛盾在哪裡?作品在各種矛盾糾葛中揭示了他怎樣的形象特徵?
3 繁漪「古怪」在哪裡?「雷雨」在哪裡?她與周朴園有怎樣的矛盾?我們怎樣看待她與周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又怎樣看待她的乖戾與叛逆?
4 你對周萍這個角色怎麼評價?你怎麼看待他與繁漪、與四風的感情糾葛?
5 魯大海、魯貴、四鳳、魯侍萍屬於一個階層的人物,他們的性格各有什麼不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說說劇本中魯大海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
6 為什麼周沖最後會成為悲劇的犧牲品?促成他毀滅的因素有哪些?你怎麼評價他?
7 在你看來,《雷雨》究竟是愛情悲劇、命運悲劇還是時代悲劇?
…………… (其他問題略去)
這些問題無論從角度,還是深度都已超過我的想像,也都已超過高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這其中肯定有抄襲的現象,但是,學生他願意去追尋、去思考,最少說明他們也開始關注這些內容,難道不可喜么?所以,這節課我始終採用以「問題教學」為主線的教學形式,通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很可惜,時間有限,第二節課我只能分析節選部分中周朴園和魯侍萍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於是我把學生預習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歸類,篩選出對理解文本最有價值的主要問題,再讓這些問題回到學生當中,引導學生去探討,這些問題解決了,其它枝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討論周朴園性格的特點時,我把問題只歸納為
1 周朴園是否真的懷念魯侍萍?
2 如果說周朴園真的愛侍萍的話,為什麼當魯侍萍站在周朴園的面前時,周又為什麼會厲聲指責,接著又用金錢兌現來打發魯侍萍?前後是不是有些矛盾?
問題一拋出,立刻激起千層浪,有學生認為,他是資產階級一分子,在他的人生觀里,礦業、家庭、女人都是他的資產,他具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他是劇中的中心人物,雖然耀眼但卻令人討厭。他自私冷酷,是個十足的流氓。也有學生認為,在當時環境下,他必須這樣做,是值得同情的,不能為了強調階級性,而忽略他的人性。雙方各執一詞,忽然間,我覺得周朴園是怎樣的一個人不再重要,學生學會分析問題並且能夠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見解,這是最可貴的。曹禺老先生說過 「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祈望著看戲的人們也能以一種悲憫的眼光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 所以,在解讀人物的時候,我鼓勵和要求學生盡量多角度、多方位,以自己的觀點解讀人物、讀出自己。可惜,由於懶惰未能及時將學生精彩觀點記下,成為永久的遺憾,至今未能釋懷。
3月24日
談到我們班舉行的戲劇表演活動。我不得不表表我們班的***同學,這是一個熱愛文學的學生,一個頗富表演天才的學生。班內戲劇表演時,她演的是四鳳,我對她的表演評價是大膽投入、感情充沛,當她大聲哭著(我觀察她是真的哭了) 喊出「媽」時,全班頓時一片寂靜,連剛才還在取笑她的男同學也靜默無聲,說實話,我真的很佩服我的學生,她能夠根據角色,盡情宣洩自己的感情,我反省,如果讓我來給學生做示範,我會這樣么?不會,如今的我也許會有很多顧慮,不能象她那樣灑脫,盡管她的表演有些過火。事後,當著我的學生我說出了自己的的感受,我鼓勵周卓平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一定會有收獲,當時,我看到她眼中的光芒!
恰逢高二年級參加「戲劇節」表演的節目是《雷雨》,我們在全年級挑選演員,我推薦了她,但是,她參加「四鳳」競選沒有成功,我不忍心看著這樣一個熱愛表演的學生失去一個大好機會,於是,根據她的表演特點,我為她選擇了《阮玲玉》劇本,她在其中扮演一個「瘋女人」 。結果,她成功了!那天晚上,她光彩照人,表演到位,她成了焦點,被評為「最佳女配角」,下面是她的一篇「演後感」——《比煙花寂寞》
演完「阮玲玉之死」,才深深懷念戲里戲外的一點一滴,我把它們寫在花瓣般的年月上,讓它們飄散於詩般的風中,以紀念這段如歌的日子。
就我個人來說,心裏面很吝嗇表情,哪怕只是眉目一動,嘴角一觸。當獨自一個人時,我面無絲毫的樣子是冷酷到極端,所以父母一直不信我會演戲。周圍的同學習慣於我一天也不說一句話的沉靜,所以對我演出時的風格會很吃驚。與我一起演戲的人會知道我演戲很速戰速決,若要把整晚時間消耗掉,我便會發呆、忘詞、走錯步等諸多不妥。所以排練的時候我會常遲到、逃練等,心中覺得排戲只需三次,第一次理論去分析人物所處的背景、身份,曾有過的經歷,從而推斷出她在什麼情況下會想到什麼,做些什麼。第二次實踐地想所扮演的人所想,從眼、眉、笑到舉手投足的動作,下場的姿勢,哪怕只是微煞眉頭,雙眼呈混沌狀,這些特細膩的表情一定做到位。第三次從舞台效果去分析所站位置,人物行動,及從內心分析如何代入自己,而我唯一獨特的地方只是任何人都永不知道我在最終演出時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在《阮》劇中,我被安排從頭到尾拿著個玻璃酒杯,然而當晚表演時,我拿的酒杯突然變成了扇子,然後加進了許多動作,這都是排練時一直沒有的。若只局限於我規范地去演,我便失去了所有的熱情。別人說我在場上的心情會很興奮,我承認,因為我會在場上即興想到許多點子,會帶給人很難預料的結果。我亦會看與我做對手戲的人會否很急中生智,若是的,我會很肆無忌憚地加一些問句,然後她又好巧妙地回答,弄得指導老師很迷惑,我們在台上背著觀眾偷笑。
但對於這出戲的成功,我自認為是沒有一點兒功勞。我,只是沒有犯一些低級錯誤。我心中充滿感激,感激小瑤老師的指導,她絕對是一位出色的導演。
演完之後,我拉著龐大的裙罩,獨自走回宿舍。一路上什麼人也沒有,再想著剛才燈光閃爍,人頭擁擠,便覺得很空虛,然後身心疲倦地睡下。盼望著明天醒來時,別人像以往一樣不知道我,我如平時一般沉默,很安靜地做事。想學演戲的人常對著牆動情地說上些話,而我只需要一份更真實的自我,更真摯的感覺。
讀了她的文章,我感觸頗深,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學生就好比一塊璞玉,多麼需要我們打琢啊!的確,通過這次活動,周卓平的藝術感悟提高了,文學修養增強了,更關鍵是在排練中她懂得了合作、學會了感激,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開心呢?
3月25日 …
《雷雨》這一課終於上完了,可是,在我的心中卻遭受了一場大的「雷雨」襲擊,自從教學以來,我一直喜歡思考,什麼才是一節好課,在這節課中,我的設想都實現了么?想像中的教學效果都達到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節課下來之後,感受是不一樣的,情緒或高昂,為學生新發現、新見解高興,有時又因學生啟而不發或氣氛沉悶而無奈,這其中有學生的因素,更有我的因素。經典文章如果被我們老師講的不經典,多麼滑稽啊!
《雷雨》一課的學習,雖然自我構想不錯,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發現很多問題,比如,能夠體現出體會戲劇語言潛台詞的對話,文中俯拾皆是,我按課文順序逐一點評,生怕漏一個知識點,但是,這些精彩片段在文中相隔較遠,所以,造成了上課如敘流水帳,脈絡不明,課上得凌亂。但如果精選片段來講,那又有很多知識點遺漏,似乎也不解氣,所以,我常想,戲劇單元該如何上呢?是否每一篇都如此精挑細講呢?學生對戲劇體裁有沒有一個整體認識呢?再加上我們的課時實在有限,該如何來進行戲劇單元的教學呢?
鑒於此,我想是否能來一個「戲劇單元綜合性活動教學法」呢?整體思路是採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改編為戲劇進行表演,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我編、我演、我評、我感「活動,發揮學生的形象里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的才華得以展示,能力得以提升。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一) 學生自主閱讀
1 學生閱讀課文
老師設計自主閱讀提綱,學生閱讀整個單元的文章,並用書面形式回答提綱中的問題。
2 學生查閱資料
老師提供網址、資料,學生利用網路資源學習戲劇有關的基本常識,了解本單元劇本的作者及創作背景、相關劇情,學習編寫劇本和表演、鑒賞戲劇的知識。
(二) 教師專題指導(以大課形式進行)
通過老師的專題講座,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戲劇的有關常識,另觀看話劇《雷雨》,培養學生對戲劇的鑒賞、表演和評價能力。
(三) 小組合作探究,編寫或創作劇本
可供選篇目《葯》《守財奴》《套中人》《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
(四) 成果展示及評價
每班各選出一個優秀的成果進行全年級展示。評審團進行評價,頒發獎品。
這個設想耗時長,費精力,老師要付出大量的勞動,但我想這也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畢竟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真正意義上貫徹了新課標的精神。
後記: 人們常常用「教書匠」來形容老師,一個「匠」字是多麼可怕!的確,時間長了,我們的教學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或許還取得一點點成績,但是,我們忽視了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常教常新,今天,當我進行敘事研究時,才發現老師每天的生活都跟一個個精彩的、具有鮮活的生命色彩教育教學故事聯系在一起,這些故事既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敘事很好的素材。我試圖通過這次回顧反思,使自己多一點教學經驗的積淀,多一些對教育的理解,使我的教學多點藝術,多點實力。如果我的這點不成文的東西能給大家帶來點感悟,我就很知足了。
Ⅶ 急求:曹禺《雷雨》論文。朋友們幫幫忙!
——《雷雨》教學日誌
終於要上《雷雨》這一課了,心中莫名的興奮,究其原因,還是要說說一次難忘的「追星」經歷。聽說北京人藝重排的明星版〈雷雨〉在廣州友誼劇院隆重上演,且不說對曹禺先生仰慕已久,就說演員陣容里有我喜愛的明星(蒲存昕、潘紅、雷恪生等),就讓我們幾個語文組同仁過了一把「追星癮」, 至今還保存著偶像的簽名。激烈的矛盾沖突,淋漓盡致的表演,富麗堂皇的舞檯布景,在我們心中掀起不小的波瀾,甚至激發起我們演繹「外校版」《雷雨》的熱情, 所以,當我翻開課文,美好回憶湧上心頭,怎能讓我不愛她呢?但是,作為一篇高中課文,怎樣處理教材才能讓學生了解戲劇並能體味戲劇藝術獨特魅力呢?怎樣將老師的審美愉悅傳達並感染學生呢?
那就要從教材說起了,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舞台藝術,它藉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台藝術形象,從而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雷雨》一經問世,就以其激烈尖銳的矛盾沖突、精彩紛呈的戲劇語言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飲譽文壇。話劇《雷雨》上演數十年,經久不衰,成為中國當代話劇舞台乃至文壇的經典之作。《雷雨》寫了周、魯兩家之間的恩怨情仇和階級對立,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矛盾沖突中逐漸被推至讀者面前的。 語言是構成劇本的基礎。劇作家通過人物語言來展開矛盾沖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戲劇主題。《雷雨》中每個人物的語言各有特色,周朴園的盛氣凌人、魯侍萍的抑鬱平緩,魯大海的直截了當都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出身、地位、經歷和個性。《雷雨》中看起來直白明了的人物對話,其實隱含著豐富的潛台詞,有許多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它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內心世界。
鑒於此,我把教學設計定位為「五個入手」。
第一 從內容入手,把握戲劇藝術的體裁特色。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從《詩經》中的《關雎》《氓》《靜女》到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從宋元話本《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文學高峰《紅樓夢》,以「愛情」為內容主線,指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內容不同文學形式的作品進行分析鑒賞,引發學生對戲劇文本的興趣,認識理解不同文學樣式的特點。這種鑒賞比較,也更能強化學生對戲劇藝術體裁特色的認識。
第二 從語言入手,理解人物鮮明的性格特色
老舍說::「對話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說明書。」對於《雷雨》這篇課文,我重點想評析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潛台詞。比如,周朴園聽出侍萍的無錫口音後,便想起往事,稱當時的侍萍為「梅小姐」,說她「很賢惠,也很規矩」。已知實情的侍萍聽到他的謊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滿懷悲憤,於是語帶嘲諷而又意味深長地反復說:「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惠,並且聽說是不大規矩的」,表現了她痛苦的內心和對周朴園的不滿。文中,這些例子舉不勝舉。那麼,如何體味呢?什麼樣的方式效果最佳呢?我想,結合所帶班級活躍熱情的特點,我們組織學生分組表演,這種表演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戲劇節」的形式呈現;可以表演課文「節選」部分,也可以表演「節選」以外的部分,或者對「節選」部分進行再「節選」表演。 我相信,這種活動將大大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給他們的高中生活留下更多美麗的記憶。
第三 從沖突入手,認識戲劇揭示的社會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說,「戲」就是矛盾沖突,沒有了「沖突」就沒有戲劇,而戲劇的主題思想正潛藏在矛盾沖突的背後。引導學生認識「沖突」,分析「沖突」,從紛繁復雜的矛盾沖突中理請思路,找到主要矛盾,才能幫助學生認識戲劇所反映的時代背景,進而把握戲劇的主題。例如,在《雷雨》中,周、魯兩家由於情感矛盾、血緣糾葛和命運變故造成了諸多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在這些矛盾沖突中,什麼才是主要矛盾呢?什麼才是促使人物命運形成的根本原因呢?我想,如果善於找課文中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那麼對主題的認識就很清楚了。
第四 從「經典」入手 ,回視「經典」的「省世」價值。
我們知道,真正的「經典」的價值,在於「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於它給世世代代的讀者以常讀常新的啟迪和教益。所謂「回視」,即站在「當代」的「視點」,用今天的眼光,歷史地發掘經典作品所蘊涵的「省世」價值,引導學生認識作品對我們今天的人生所具有的指導意義。比如,我可以設計這些問題:當年的周朴園對侍萍的行為是「玩弄」還是「愛情」?當年的侍萍是否可以避免後來的悲劇呢?我們的時代是否還有「侍萍式」的悲劇呢?我想,可以採用分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自由發言漫談式交流等方法,如有時間,甚至還可以聯系當今時代女性人格與事業的獨立對於愛情自由和掌握愛情命運意義等社會實際組織一次辯論賽,加深學生對課文「經典」的認識。
第五 從節選入手,增強學生閱讀理解的主動性。
課文所選僅是全劇的第二幕,這種「攔腰截斷」式的選編給學生的閱讀理解帶來了一定的障礙,為了掃除這種障礙,我想讓學生提前閱讀全劇,甚至觀看話劇,讓學生完整地把握戲劇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過程。
通過我的引導和幫助,如果學生能體會到戲劇語言的藝術美感,開始領悟到戲劇作品的文化品位,那我們就足以為我們的努力而感到驕傲和幸福了。
3月21日
俗話說「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想法雖多,但是,能否落實,能否取得效果,著實讓人擔憂。
3月23日
今天,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整理思路,記錄我的這一課。平淡的略去吧,讓我記住短短的課堂時間卻不斷涌現出來的精彩的瞬間,讓我再一次驚嘆於我的學生。
我要求學生閱讀原著後,找出自己有興趣深入、並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具體明確地把問題描述出來,以便研讀資料時有的放矢,有所側重。我開始以為「學生雲者」,他們能提出什麼有意義的問題呢,沒想到他們卻給我帶來意外的驚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吧。
1 曹禺是如何創作《雷雨》的?他自己對《雷雨》有怎樣的評價?
2 周朴園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與魯侍萍、繁漪、與三個兒子之間的難於調和的矛盾在哪裡?作品在各種矛盾糾葛中揭示了他怎樣的形象特徵?
3 繁漪「古怪」在哪裡?「雷雨」在哪裡?她與周朴園有怎樣的矛盾?我們怎樣看待她與周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又怎樣看待她的乖戾與叛逆?
4 你對周萍這個角色怎麼評價?你怎麼看待他與繁漪、與四風的感情糾葛?
5 魯大海、魯貴、四鳳、魯侍萍屬於一個階層的人物,他們的性格各有什麼不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說說劇本中魯大海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
6 為什麼周沖最後會成為悲劇的犧牲品?促成他毀滅的因素有哪些?你怎麼評價他?
7 在你看來,《雷雨》究竟是愛情悲劇、命運悲劇還是時代悲劇?
…………… (其他問題略去)
這些問題無論從角度,還是深度都已超過我的想像,也都已超過高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這其中肯定有抄襲的現象,但是,學生他願意去追尋、去思考,最少說明他們也開始關注這些內容,難道不可喜么?所以,這節課我始終採用以「問題教學」為主線的教學形式,通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很可惜,時間有限,第二節課我只能分析節選部分中周朴園和魯侍萍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於是我把學生預習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歸類,篩選出對理解文本最有價值的主要問題,再讓這些問題回到學生當中,引導學生去探討,這些問題解決了,其它枝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討論周朴園性格的特點時,我把問題只歸納為
1 周朴園是否真的懷念魯侍萍?
2 如果說周朴園真的愛侍萍的話,為什麼當魯侍萍站在周朴園的面前時,周又為什麼會厲聲指責,接著又用金錢兌現來打發魯侍萍?前後是不是有些矛盾?
問題一拋出,立刻激起千層浪,有學生認為,他是資產階級一分子,在他的人生觀里,礦業、家庭、女人都是他的資產,他具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他是劇中的中心人物,雖然耀眼但卻令人討厭。他自私冷酷,是個十足的流氓。也有學生認為,在當時環境下,他必須這樣做,是值得同情的,不能為了強調階級性,而忽略他的人性。雙方各執一詞,忽然間,我覺得周朴園是怎樣的一個人不再重要,學生學會分析問題並且能夠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見解,這是最可貴的。曹禺老先生說過 「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祈望著看戲的人們也能以一種悲憫的眼光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 所以,在解讀人物的時候,我鼓勵和要求學生盡量多角度、多方位,以自己的觀點解讀人物、讀出自己。可惜,由於懶惰未能及時將學生精彩觀點記下,成為永久的遺憾,至今未能釋懷。
3月24日
談到我們班舉行的戲劇表演活動。我不得不表表我們班的***同學,這是一個熱愛文學的學生,一個頗富表演天才的學生。班內戲劇表演時,她演的是四鳳,我對她的表演評價是大膽投入、感情充沛,當她大聲哭著(我觀察她是真的哭了) 喊出「媽」時,全班頓時一片寂靜,連剛才還在取笑她的男同學也靜默無聲,說實話,我真的很佩服我的學生,她能夠根據角色,盡情宣洩自己的感情,我反省,如果讓我來給學生做示範,我會這樣么?不會,如今的我也許會有很多顧慮,不能象她那樣灑脫,盡管她的表演有些過火。事後,當著我的學生我說出了自己的的感受,我鼓勵周卓平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一定會有收獲,當時,我看到她眼中的光芒!
恰逢高二年級參加「戲劇節」表演的節目是《雷雨》,我們在全年級挑選演員,我推薦了她,但是,她參加「四鳳」競選沒有成功,我不忍心看著這樣一個熱愛表演的學生失去一個大好機會,於是,根據她的表演特點,我為她選擇了《阮玲玉》劇本,她在其中扮演一個「瘋女人」 。結果,她成功了!那天晚上,她光彩照人,表演到位,她成了焦點,被評為「最佳女配角」,下面是她的一篇「演後感」——《比煙花寂寞》
演完「阮玲玉之死」,才深深懷念戲里戲外的一點一滴,我把它們寫在花瓣般的年月上,讓它們飄散於詩般的風中,以紀念這段如歌的日子。
就我個人來說,心裏面很吝嗇表情,哪怕只是眉目一動,嘴角一觸。當獨自一個人時,我面無絲毫的樣子是冷酷到極端,所以父母一直不信我會演戲。周圍的同學習慣於我一天也不說一句話的沉靜,所以對我演出時的風格會很吃驚。與我一起演戲的人會知道我演戲很速戰速決,若要把整晚時間消耗掉,我便會發呆、忘詞、走錯步等諸多不妥。所以排練的時候我會常遲到、逃練等,心中覺得排戲只需三次,第一次理論去分析人物所處的背景、身份,曾有過的經歷,從而推斷出她在什麼情況下會想到什麼,做些什麼。第二次實踐地想所扮演的人所想,從眼、眉、笑到舉手投足的動作,下場的姿勢,哪怕只是微煞眉頭,雙眼呈混沌狀,這些特細膩的表情一定做到位。第三次從舞台效果去分析所站位置,人物行動,及從內心分析如何代入自己,而我唯一獨特的地方只是任何人都永不知道我在最終演出時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在《阮》劇中,我被安排從頭到尾拿著個玻璃酒杯,然而當晚表演時,我拿的酒杯突然變成了扇子,然後加進了許多動作,這都是排練時一直沒有的。若只局限於我規范地去演,我便失去了所有的熱情。別人說我在場上的心情會很興奮,我承認,因為我會在場上即興想到許多點子,會帶給人很難預料的結果。我亦會看與我做對手戲的人會否很急中生智,若是的,我會很肆無忌憚地加一些問句,然後她又好巧妙地回答,弄得指導老師很迷惑,我們在台上背著觀眾偷笑。
但對於這出戲的成功,我自認為是沒有一點兒功勞。我,只是沒有犯一些低級錯誤。我心中充滿感激,感激小瑤老師的指導,她絕對是一位出色的導演。
演完之後,我拉著龐大的裙罩,獨自走回宿舍。一路上什麼人也沒有,再想著剛才燈光閃爍,人頭擁擠,便覺得很空虛,然後身心疲倦地睡下。盼望著明天醒來時,別人像以往一樣不知道我,我如平時一般沉默,很安靜地做事。想學演戲的人常對著牆動情地說上些話,而我只需要一份更真實的自我,更真摯的感覺。
讀了她的文章,我感觸頗深,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學生就好比一塊璞玉,多麼需要我們打琢啊!的確,通過這次活動,周卓平的藝術感悟提高了,文學修養增強了,更關鍵是在排練中她懂得了合作、學會了感激,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開心呢?
3月25日 …
《雷雨》這一課終於上完了,可是,在我的心中卻遭受了一場大的「雷雨」襲擊,自從教學以來,我一直喜歡思考,什麼才是一節好課,在這節課中,我的設想都實現了么?想像中的教學效果都達到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節課下來之後,感受是不一樣的,情緒或高昂,為學生新發現、新見解高興,有時又因學生啟而不發或氣氛沉悶而無奈,這其中有學生的因素,更有我的因素。經典文章如果被我們老師講的不經典,多麼滑稽啊!
《雷雨》一課的學習,雖然自我構想不錯,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發現很多問題,比如,能夠體現出體會戲劇語言潛台詞的對話,文中俯拾皆是,我按課文順序逐一點評,生怕漏一個知識點,但是,這些精彩片段在文中相隔較遠,所以,造成了上課如敘流水帳,脈絡不明,課上得凌亂。但如果精選片段來講,那又有很多知識點遺漏,似乎也不解氣,所以,我常想,戲劇單元該如何上呢?是否每一篇都如此精挑細講呢?學生對戲劇體裁有沒有一個整體認識呢?再加上我們的課時實在有限,該如何來進行戲劇單元的教學呢?
鑒於此,我想是否能來一個「戲劇單元綜合性活動教學法」呢?整體思路是採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改編為戲劇進行表演,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我編、我演、我評、我感「活動,發揮學生的形象里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的才華得以展示,能力得以提升。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一) 學生自主閱讀
1 學生閱讀課文
老師設計自主閱讀提綱,學生閱讀整個單元的文章,並用書面形式回答提綱中的問題。
2 學生查閱資料
老師提供網址、資料,學生利用網路資源學習戲劇有關的基本常識,了解本單元劇本的作者及創作背景、相關劇情,學習編寫劇本和表演、鑒賞戲劇的知識。
(二) 教師專題指導(以大課形式進行)
通過老師的專題講座,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戲劇的有關常識,另觀看話劇《雷雨》,培養學生對戲劇的鑒賞、表演和評價能力。
(三) 小組合作探究,編寫或創作劇本
可供選篇目《葯》《守財奴》《套中人》《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
(四) 成果展示及評價
每班各選出一個優秀的成果進行全年級展示。評審團進行評價,頒發獎品。
這個設想耗時長,費精力,老師要付出大量的勞動,但我想這也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畢竟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真正意義上貫徹了新課標的精神。
後記: 人們常常用「教書匠」來形容老師,一個「匠」字是多麼可怕!的確,時間長了,我們的教學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或許還取得一點點成績,但是,我們忽視了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常教常新,今天,當我進行敘事研究時,才發現老師每天的生活都跟一個個精彩的、具有鮮活的生命色彩教育教學故事聯系在一起,這些故事既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敘事很好的素材。我試圖通過這次回顧反思,使自己多一點教學經驗的積淀,多一些對教育的理解,使我的教學多點藝術,多點實力。如果我的這點不成文的東西能給大家帶來點感悟,我就很知足了。
Ⅷ 求《雷雨》2000字論文
命運的悲劇和社會的悲劇 ——《雷雨》的悲劇性分析 摘要:過去評論界和多數讀者都把《雷雨》歸為社會悲劇一類,歸結於周朴園這類資本家對魯侍萍這類下層 人物的始亂終棄;從而把批判的矛頭指向社會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顯示的另一層意義的悲劇——命運的 悲劇。本文就命運的悲劇和社會的悲劇,尤其是從命運的悲劇的角度談談《雷雨》的悲劇性。 關鍵詞:戲劇;命運的悲劇;社會的悲劇 悲劇就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魯迅 [1] 每次讀《雷雨》,都不免要扼腕嘆息一番,這樣一 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血肉豐滿的形象,無論可憎或 可嘆,都無一例外地走向了毀滅,這究竟是誰的罪過? 是黑暗的社會現實,還是人類無法逃脫的命運? 曹禺是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劇作家,《雷雨》雖然 是曹禺的處女作,卻一鳴驚人,一發表便震動了當時的 文壇,成為中國話劇的頂峰之作,由此奠定了曹禺在中國 話劇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這當然是和曹禺豐富的人生 體驗和深厚的藝術戲劇修養分不開的,曹禺出生於天津 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父親是一個留過學的舊官僚,他 的家庭和《雷雨》中的周家有點相像,曹禺出生三天母 親就病死了,母愛的缺乏使他在沉悶陰冷的家庭里更感 孤獨,常常對人生、命運產生種種迷茫。從小深受中國 傳統戲曲熏陶的曹禺長大後又接受了西方戲劇家的作 品。終於,1931年,曹禺還在上大學時,就寫出了《雷 雨》,但《雷雨》的醞釀卻用了五年的時間。接著,曹禺 又創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作品。曹禺的 作品多以日常生活為素材,截取生活的一個片段,以小 見大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作者在《雷雨》劇本的序言 中說:「隱隱彷彿有一種情感的洶涌的流來推動我,我正 在發泄著被壓抑的憤懣,誹謗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2] 這句話道出了他的創作動機,「情感的洶涌的流」蘊涵了 對現實的批判,也蘊涵了對命運的質疑,毫無疑問它是 一部真正的悲劇,有價值的東西全被毀滅,所有的人物 死的死,逃的逃,瘋的瘋,《雷雨》揭示了雙重的悲劇色 彩——命運的悲劇和社會的悲劇。過去的大多數評論往 往把這個家庭悲劇的根源歸結為社會,歸結於周朴園這 類資本家對魯侍萍這類下層人物的始亂終棄;從而把批 判的矛頭指向社會的不平等,指向周朴園這類冷酷、虛 偽、自私的資本家,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顯示的另一層 意義的悲劇——命運的悲劇。所謂「命運悲劇」,主要內 容是人的意志同命運的對抗,其結局則是人無法逃脫命 運的羅網而歸於毀滅。 曹禺在《雷雨序》里提到:「《雷雨》所顯示的, 並不是因果,並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天地間的『殘 冷』。(這種自然的『冷酷』,四鳳和周沖的遭遇最足以代 表,他們的死亡,自己並無過咎)。如若讀者肯細心體會 這番心意,這篇戲雖然有時為幾段較緊張的場面或一兩 個性格吸引了注意,但連綿不斷地若有若無地閃示這一 點隱秘——這種宇宙里斗爭的『殘冷』和『冷酷』。在這 斗爭的背後或有一個主宰來使用它的管轄。這主宰希伯 來的先知們贊它為『上帝』,希臘的戲劇家們稱它為『命 運』,近代的人撇棄了這些迷離恍惚的觀念,直截了當地 叫它為『自然的法則』。」 [2] 曹禺在1981年7月28日接受訪談時又提到:「我 在構思中,就有一種嚮往,不知是什麼原因,交響樂總 是在耳邊響著,它那種層層展開,反復重疊,螺旋上升, 不斷深入升華的構架,似乎對我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Ⅸ 戲劇鑒賞論文,關於《雷雨》的,一千字左右就可以啦,謝謝!
初讀《雷雨》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當我一口氣讀完並合上最後一頁時,仰頭卻發現天上的星星也在對我慘白地笑著,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讀《雷雨》時,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了,而是曹禺用細膩的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對於這些形象的描述可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真是恰到好處。
一、 周沖
周沖永遠都是個孩子,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後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於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並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於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認為連愛也是無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愛的人——四鳳永遠在一起,當這一要求被拒絕之後,他又幻想和四鳳一起逃離這個沒有愛的家。
我覺得周沖從頭到腳都是無辜的,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最後連死也是無端端的,但是,周沖的出現,畢竟給灰暗的故事色調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個平凡的人,她有著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禮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艱難。
繁漪是憂郁的,郁積的火燃燒著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婦人失望後的痛苦與絕望,她時常抑制著自己。她是一個受過一點兒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對詩文有一定的愛好,但也有一貫的熱情和力量在她心裡翻騰著。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這使她能夠忽然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愛起人來像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又像火一樣把人燒毀,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靜的,就像秋天的落葉輕輕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許是《雷雨》中塑造的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歡繁漪。她是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禮教,也勇於反抗封建禮教,但是由於封建禮教的思想在當時的中國還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徹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掙扎,特別在「吃葯」和處理與周萍的愛恨關繫上。
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後就無所謂水,因為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為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後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園
這是兩個相似的人物,周朴園專橫、自是、倔強,和一切起家立業的人物一樣,在家裡和下屬面前都格外威嚴,不惜一切地剝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處在於兩人的自私和自以為是,他們毫不遲疑地接受封建禮教,只不過周萍總有著昏暗的眼神,閃爍著遲疑和矛盾。他總是悔恨自己的錯誤,當一個新的沖動來了,他的熱情與慾望就會像水一樣淹沒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過是卷在漩渦上的一段枯枝,這樣,一個大錯就跟著一個大錯發生。他痛苦,悔恨,他羨慕一切沒有顧忌而敢做壞事的人,他又羨慕一切能幹一番「事業」並依循著上層人的「道德」做模範家長、模範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親,在他眼裡,父親除了有點冷酷和倔強外,是一個無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強是他最喜歡的,因為這都是他自己沒有的,他是一個軟弱的人。
作者運筆的又一好處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雖然對周朴園著墨不多,同樣可知周朴園的卑劣之處,並由周朴園的行徑揭露了資本家的罪惡本質。
四、魯貴和魯大海
雖然是父子,也許是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緣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魯大海是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而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多重壓迫,反抗得就異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強的,他滿蓄著精力,年輕的激情和熱情就像即將爆發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徹底地展現出來。
而魯貴,十分「懂事」,尤其是禮節。他又有點馱背,似乎永遠都應該欠著身子向主人答應著「是」。他恪守著「下人」的規矩,眼裡還閃爍著貪婪的目光,但這貪婪和周朴園的貪婪絕不相同,周朴園的貪婪是張著獅子般的血盆大口對工人進行殘酷的剝削,而魯貴的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見錢眼開。
五、魯四鳳
同周沖一樣,四鳳是個很純潔的孩子,可與周沖最大的不同是:四鳳沒有接受過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沖擊。她不會反抗,不會站出來和封建禮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勞動人民的樸素的美德:善良、勤勞。
總之,四鳳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女孩子,卻又逆來順受,聽從別人對自己的命運的安排。
六、魯侍萍
最後才談到侍萍,侍萍的確讓我不知怎麼去評價,侍萍也是個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應該說侍萍是個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識,但是她又對周萍有所依託,所以她的反抗不會徹底,在對待周沖和四鳳的問題上,她又主動妥協,用一味地退卻和忍讓來成全別人,犧牲自己。
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個人都著實重重地塗了一筆灰暗的色調,於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八個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