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的科學
1. 什麼是龍骨恐龍骨
來源] 本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類、鹿類、牛類、象類等的骨骼化石或象類門齒的化石。前者習稱「龍骨」,後者習稱「五花龍骨」。
[葯材性狀] 龍骨:呈骨骼狀或已破碎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淺棕色,多較光滑,有的具縱紋裂隙或棕色條紋和斑點。質硬、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色白或色黃,有的中空,摸之細膩如粉質,在關節處有多數蜂窩狀小孔。吸濕性強,舐之粘舌。無臭、無味。
五花龍骨: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偶可見圓柱狀或破開的圓柱狀,長短不一,直徑6~25cm。全體呈淡灰白色或淡黃棕色,夾有紅、白、黃、藍、棕、黑或深淺粗細不同的紋理。表面光滑,略有光澤,有的有小裂隙。質硬,較酥脆,易片狀剝落,吸濕性強,舐之粘舌。無臭、無味
2. 恐龍的「龍骨」與化石是怎樣的
恐龍既然是一類絕滅了的爬行動物,也就是說它在世界上的一切活動,都已成了歷史的陳跡,故我們只能通過它們遺留在地層里的化石和印痕來了解它們。那麼,人們會問題:什麼是化石?簡單地說,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經過自然界的作用埋在地下,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變成了和石頭一樣的東西,我們把它稱為化石。化石在被人們發掘出來以後,經過研究和復原,能夠說明古代生物生存時的形態和生活習性,進而解釋地質現象。
人們又會進一步問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在通常情況下,變成化石的大多數是生物遺體的硬體部分,硬體部分變成化石要經過石化作用。許多人覺得很奇怪,怎麼動物的骨頭會變成了石頭呢?這個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現在我們先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咸雞蛋是人人熟悉的食品。新鮮的雞蛋是不鹹的,可是把雞蛋浸在鹽水裡,腌上幾個星期後,雞蛋就會變咸了。為什麼呢?因為鹽水中含有鹽分子,鹽分子通過滲透作用而進入雞蛋內,因此鮮雞蛋就逐漸變成了咸雞蛋。鹽分子進入雞蛋的多少與溫度、壓力、鹽水的濃度有關。假如一個蛋在鹽水供應充足的條件下,把它腌上千百年之久,這個蛋還仍然會是一個咸雞蛋嗎?不會,這時候它實際上已經變成與化石相似的東西,也可以把它叫做「化石蛋」了。盡管它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可是裡面的物質卻不相同了,原來的蛋白、蛋黃已被無機的鹽類所代替和充填,蛋殼里也充滿了無機鹽類。恐龍化石的形成與上述腌咸雞蛋的方式相似。假如在7000多萬年以前,一條恐龍的遺體偶然地被埋在地下,沒有被打破,也沒有遭到細菌的作用而分解。地下含有豐富的地下水,水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類,這些無機鹽類就是我們用壺燒水時在壺底沉澱下來的水鹼(它們多是碳酸鈣),這些無機鹽分子逐漸代替和置換了有機質,經過漫長的歲月,這條恐龍就變成了化石。這個作用我們稱為石化作用。實際上石化作用是在一系列化學和物理的作用下完成的,因此是一個復雜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由於岩石性質不同,地下水所含的礦物質也不一樣。前面談到的可以叫作鈣化,一般的骨骼和貝殼等形成的化石都是經過鈣化的。但有些化石是由硅質充填的,叫作硅化(過去叫作矽化),如許多本化石就是經過硅化的。由鐵質沉澱充填的叫作鐵化,不少海生的介殼類化石就是經過鐵化而成的。在澳大利亞有一種寶石叫蛋白石,常常是由海生動物骨骼經硅化而成。
除了生物的遺體能變成化石以外,生物的遺跡也可以形成化石。蠕蟲在泥沙中爬行,一邊掘土前進,一邊吃土壤中可以吃的營養,如果條件適合,這種蠕蟲活動的痕跡也可以形成化石,這就是遺跡化石。遺跡化石中最使人感興趣而且在科學上意義較大的是腳印化石,特別是恐龍的腳印化石。
生物活著時要進行分泌、排泄、生殖等活動,這些物質經過石化後變成的化石就叫作遺物化石。卵生動物的蛋也會保存成遺物化石,如恐龍蛋化石和糞化石。化石是生物繁衍盛衰的直接證據,好像生物進化歷史上的文字檔案。古生物學者就是研讀化石文字檔案的人。
有神論者們堅信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它們彼此之間沒有親緣關系。他們甚至提出,化石是上帝創造萬物時留下的鑄模,即所謂「遺棄物」。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很長,由於科學不發達和統治者故意把傳說中的「龍」神秘化,所以很久以來人們對化石和「龍骨」的解釋似是而非,並把它們蒙上一層唯心主義的色彩。《太平寰宇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在玄武縣東二里,其山六屈三起,出龍骨。傳雲:龍升其山,值天門閉,龍升不達,遂死於地,後沒入地中,民掘其骨入葯用。這段話中有關「龍骨」成因的解釋是,龍要升天,正好天門關閉,於是摔死在地上,骨頭埋入地下,民眾挖它的骨頭作葯用。它把「龍骨」和化石說成是龍死後的骨頭變成的,這顯然是錯誤的。我國的地質古生物工作者在山西保德、府谷,寧夏同心一帶曾經進行過大量的調查採集工作,獲得不少有價值的「龍骨」,經過研究,這些被當做中葯用的「龍骨」,並不是什麼「龍」的骨頭,也不是恐龍或其他古代爬行動物的化石,而是距今6000萬年至10000年以前的犀牛、馬類、鹿類、牛類、象類等哺乳動物的骨骼。中葯中的「龍齒」,也是這些動物的牙齒化石,它們都是經過石化作用而變成化石的,含有微量元素和鈣,具有葯效而被中醫採用。隨著制葯工業的發展,它們將被新的葯品代替,而「龍骨」則成為人們了解自然,研究地球歷史和生物進化史的有價值的科學材料。
3. 關於營口龍骨事件,有誰知道科學家對此的DNA測試結果如何
70年前,營口遼河北岸葦塘中發現一巨型動物骸骨,因其頭上長角,「龍」降營口之說成了轟動東北的話題。遺憾的是,這具骸骨並沒有被完好地保存下來,關於它的下落也眾說紛紜。
今年6月16日,一位名叫孫正仁的81歲高齡老人,將5塊「龍骨」獻給了營口市史志辦公室。這一舉動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首次報道題目《「龍骨」碎片現身營口》
晨報營口訊(記者 楊立科)由營口老者捐獻的所謂「龍骨」是一萬多年的的野馬化石。
10月30日,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在一書城,召開了「營口『龍』之謎」讀者見面會,公布了「龍骨」之謎的最後結果。
然而對於「營口降龍」一說,還有謎團待解。
捐獻的「龍骨」是野馬化石
9月6日,營口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周叢一、副主任王帛和韓曉東,帶著當年《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照片和孫正仁老人捐獻的「龍骨」前往大連水產學院。學院辦公室張元慶為他們請來了兩位專家,但兩位專家考慮到營口「龍」為大型水族動物,因此建議他們到大連自然博物館請專家進行鑒定,並為他們聯繫到了該博物館的劉館長。
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劉金遠、趙永波兩位專家對「龍骨」進行了肉眼和顯微鏡下鑒定,他們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見,認為營口孫正仁捐獻的「龍骨」為距今一萬多年前的野馬化石,而與《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並非一體。要對「龍骨」進行准確年代鑒定需要到北京用碳14(C14)進行同位素鑒定。
照片「龍骨」有兩種可能
鑒定中,兩位專家對《盛京時報》上的「龍骨」照片究竟為何物,卻產生了意見分歧。
劉金遠高級工程師認為,雖然照片不是特別清晰,但根據形狀看有可能是恐龍;而趙永波副研究員認為,有可能是當年一條擱淺的須鯨;最後,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對《盛京時報》上的「龍骨」為何物,沒有作出肯定的答案。
在大連自然博物館的標本室內,營口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周叢一和副主任韓曉東分別拍攝了一組各種恐龍和各種類別鯨的標本照片。
回到營口後,營口市「龍」之謎課題研究小組將各種標本照片與營口「龍骨」照片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和比較,認為是須鯨的可能性大一些。因為1934年夏天,連續下雨40多天,水位上漲,須鯨從遼河入海口進入遼河,雨後擱淺在蘆葦盪中。同時成年須鯨的長度一般在一二十米之間,而營口「龍」的長度是11米左右,這是第一個相似的地方。同時須鯨的胸鰭腐爛後暴露出來的刺狀骨頭像爪子。須鯨的下額腐爛露出來後,非常像兩個彎彎的「角」,營口「龍」是被人為「安裝」上去的。
但在讀者見面會上,有人提出,如果是須鯨的話,為什麼會有鱗片呢?須鯨屬於哺乳動物,是沒有鱗片的。
在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調查過程中,營口惟一健在的目擊者———當年只有9歲的肖素琴(女)稱,沒有注意「龍」是否長角,但可能有鱗、有爪。同時,據了解,當年有人剛發現「龍」時,鱗片堆在其附近,共有兩筐之多。
面對諸多疑問,營口市「龍」之謎課題研究小組作出了另外一種推斷———營口「龍骨」照片上的生物有可能是一種還未被人類認知的動物。
「龍」骸骨去向的三個傳說
到目前,當年《盛京時報》上刊登的「龍」骸骨仍無據可查。
營口市80歲的老者楊義順說,關於「龍骨」的下落,有3種流傳版本:
一是傳說由於當時營口處在「日偽」當局的統治下,而日本人又非常重視對生物的研究,因此當時傳說日本人將「龍骨」運到了「偽滿洲國」的新京(今長春),而後運到日本。
第二種傳說是「龍骨」標本由位於營口市通惠門街的師范南校作為動物標本後,轉到營口水產高級中學做標本,後來水產高級中學遷移到大連,「龍骨」也隨學校遷往大連。
第三種傳說是「龍骨」被營口市某中葯商買去做了葯材。
但這3個「龍蹤」說法都只是傳說而已,是否真的存在「龍」?70年前,在遼河北岸擱淺而死亡的動物是否是「龍」,如今它又在哪裡?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營口「龍骨」原是野馬化石
4. 恐龍的「龍骨」與化石是怎麼形成的
恐龍既然是一類絕滅了的爬行動物,也就是說它在世界上的一切活動,都已成了歷史的陳跡,故我們只能通過它們遺留在地層里的化石和印痕來了解它們。那麼,人們會問:什麼是化石?簡單地說,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經過自然界的作用埋在地下,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變成了和石頭一樣的東西,我們把它稱為化石。化石在被人們發掘出來以後,經過研究和復原,能夠說明古代生物生存時的形態和生活習性,進而解釋地質現象。
人們又會進一步問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在通常情況下,變成化石的大多數是生物遺體的硬體部分,硬體部分變成化石要經過石化作用。許多人覺得很奇怪,怎麼動物的骨頭會變成了石頭呢?這個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現在我們先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咸雞蛋是人人熟悉的食品。新鮮的雞蛋是不鹹的,可是把雞蛋浸在鹽水裡,腌上幾個星期後,雞蛋就會變咸了。為什麼呢?因為鹽水中含有鹽分子,鹽分子通過滲透作用而進入雞蛋內,因此鮮雞蛋就逐漸變成了咸雞蛋。鹽分子進入雞蛋的多少與溫度、壓力、鹽水的濃度有關。假如一個蛋在鹽水供應充足的條件下,把它腌上千百年之久,這個蛋還仍然會是一個咸雞蛋嗎?不會,這時候它實際上已經變成與化石相似的東西,也可以把它叫做「化石蛋」了。盡管它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可是裡面的物質卻不相同了,原來的蛋白、蛋黃已被無機的鹽類所代替和充填,蛋殼里也充滿了無機鹽類。恐龍化石的形成與上述腌咸雞蛋的方式相似。假如在7000多萬年以前,一條恐龍的遺體偶然地被埋在地下,沒有被打破,也沒有遭到細菌的作用而分解。地下含有豐富的地下水,水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類,這些無機鹽類就是我們用壺燒水時在壺底沉澱下來的水鹼(它們多是碳酸鈣),這些無機鹽分子逐漸代替和置換了有機質,經過漫長的歲月,這條恐龍就變成了化石。這個作用我們稱為石化作用。實際上石化作用是在一系列化學和物理的作用下完成的,因此是一個復雜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由於岩石性質不同,地下水所含的礦物質也不一樣。前面談到的可以叫作鈣化,一般的骨骼和貝殼等形成的化石都是經過鈣化的。但有些化石是由硅質充填的,叫作硅化(過去叫作矽化),如許多本化石就是經過硅化的。由鐵質沉澱充填的叫作鐵化,不少海生的介殼類化石就是經過鐵化而成的。在澳大利亞有一種寶石叫蛋白石,常常是由海生動物骨骼經硅化而成。
除了生物的遺體能變成化石以外,生物的遺跡也可以形成化石。蠕蟲在泥沙中爬行,一邊掘土前進,一邊吃土壤中可以吃的營養,如果條件適合,這種蠕蟲活動的痕跡也可以形成化石,這就是遺跡化石。遺跡化石中最使人感興趣而且在科學上意義較大的是腳印化石,特別是恐龍的腳印化石。
生物活著時要進行分泌、排泄、生殖等活動,這些物質經過石化後變成的化石就叫作遺物化石。卵生動物的蛋也會保存成遺物化石,如恐龍蛋化石和糞化石。化石是生物繁衍盛衰的直接證據,好像生物進化歷史上的文字檔案。古生物學者就是研讀化石文字檔案的人。
有神論者們堅信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它們彼此之間沒有親緣關系。他們甚至提出,化石是上帝創造萬物時留下的鑄模,即所謂「遺棄物」。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很長,由於科學不發達和統治者故意把傳說中的「龍」神秘化,所以很久以來人們對化石和「龍骨」的解釋似是而非,並把它們蒙上一層唯心主義的色彩。《太平寰宇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在玄武縣東二里,其山六屈三起,出龍骨。傳雲:龍升其山,值天門閉,龍升不達,遂死於地,後沒入地中,民掘其骨入葯用。這段話中有關「龍骨」成因的解釋是,龍要升天,正好天門關閉,於是摔死在地上,骨頭埋入地下,民眾挖它的骨頭作葯用。它把「龍骨」和化石說成是龍死後的骨頭變成的,這顯然是錯誤的。我國的地質古生物工作者在山西保德、府谷,寧夏同心一帶曾經進行過大量的調查採集工作,獲得不少有價值的「龍骨」,經過研究,這些被當做中葯用的「龍骨」,並不是什麼「龍」的骨頭,也不是恐龍或其他古代爬行動物的化石,而是距今6000萬年至10000年以前的犀牛、馬類、鹿類、牛類、象類等哺乳動物的骨骼。中葯中的「龍齒」,也是這些動物的牙齒化石,它們都是經過石化作用而變成化石的,含有微量元素和鈣,具有葯效而被中醫採用。隨著制葯工業的發展,它們將被新的葯品代替,而「龍骨」則成為人們了解自然,研究地球歷史和生物進化史的有價值的科學材料。在我國雲南發現的恐龍化石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盛產恐龍化石的「超級大國」之一,恐龍化石埋藏豐富,而且分布極廣。
我國雲南祿豐就是其中一個化石豐產地區。
1940年,大名鼎鼎的雲南祿豐龍被我國著名的地質古生物學家楊仲健教授研究了出來。
其中,許氏祿豐龍是雲南祿豐的一種恐龍。它全長約6米,站起來有2米高,脖子很長,差不多是背長的80%。但不是很好用,活動起來有些不靈活。頭是三角形,也不算很大。牙齒瘦小扁平,像樹葉,上面有鋸齒,是用來吃植物的。它用四條腿走路,走起來很快,如果發現了想襲擊它的肉食恐龍,能飛快地逃走。它的前肢短小,後肢粗壯,前肢只有後肢的三分之一長。它的尾巴非常粗大,可能起平衡和支撐作用,有時還用來當作武器。
蘆溝龍是雲南祿豐龍群中的一種肉食性恐龍。它的大小和一隻鴕鳥差不多,站起來有1.5米高。它有一個小而尖的頭骨,頭的兩側長著一對大又尖的眼睛,眼眶較高,視力不錯。蘆溝龍生活在叢林中,細長、靈活的脖子,頭抬起來就能發現捕食的目標。它的嘴巴尖尖的,嘴裡長有小錐子一樣的牙齒,易於撕咬獵物。它的前肢短小,像人的手一樣,可以非常靈活地捕捉動物;後肢是用來直立行走的。
金山龍是雲南祿豐龍群中的原蜥蜴類恐龍。金山龍體形巨大骨骼重而粗壯,頭骨不是很大,頭長差不多有38厘米。這種恐龍牙齒數目較多,所有的牙齒加起來有20多枚。金山龍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它是一種草食恐龍。
雲南祿豐一帶的恐龍很多很多,當時,它們在這里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由於自然條件發生了變化,它們便慢慢地消失了,只給我們留下了一些遺跡。這些遺跡就是今天見到的它們的化石。
5. 輕鋼龍骨有 天地龍骨,穿心龍骨,還有什麼,工人好像說是 通心龍骨,都啥意思啊
起骨架隔牆作用。主要有天地龍骨、豎向龍骨、穿心龍骨這三大件輕鋼龍骨,是做隔牆時候起支架用的,外封石膏板。
1、輕鋼龍骨,是一種新型的建築材料,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輕鋼龍骨廣泛用於賓館、候機樓、車運站、 車站、游樂場、商場、工廠、辦公樓、舊建築改造、室內裝修設置、頂棚等場所。
輕鋼(烤漆)龍骨吊頂具有重量輕、強度高、適應防水、防震、防塵、隔音、吸音、恆溫等功效,同時還具有工期短、施工簡便等優點。
2、天地龍骨是指龍骨的用處,在隔牆內部與屋頂連接處和與地面連接處鋪設的龍骨,當中會有豎向龍骨做支撐,還有穿心龍骨從豎向龍骨中間穿插進去,起到加固作用。
(5)龍骨的科學擴展閱讀:
輕鋼龍骨質量好壞決定性因素:
1、質量上乘的優質鋼帶;
2、輕鋼龍骨成型設備;
3、輕鋼龍骨鋼帶的厚度偏差大小;
4、輕鋼龍骨雙面鍍鋅量;
5、外觀質量;
6、龍骨廠家的精細管理。
外觀質量輕鋼龍骨外形要平整,稜角清晰,切口不允許有影響使用的毛刺和變形。鍍鋅層不許有起皮、起瘤、脫落等缺陷。外觀質量檢查時,應在距產品0.5m處光照明亮的條件下,進行目測檢查。輕鋼龍骨表面應鍍鋅防銹,其雙面鍍鋅量:優等品不小於120g/m*m。
6. 老人直言見過,還拿出五塊「龍骨」,揭開龍的存在,龍真是傳說嗎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圖騰,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之物,在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我們都自稱龍的傳人,不過龍的形象比起“中華民族”要早得多,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就出現了“C”形的玉龍。
有些古歷史學家,認為人和龍是並存的,在先秦之前,就有女媧和伏羲是人首蛇身,在西方文明當中,半人半獸的例子也非常多,不如大膽的猜想一下,12生肖為什麼偏偏沒有龍,或許古人真的見過龍。
舉報/反饋
7. 營口龍骨事件,有誰知道科學家對此的DNA測試結果如何
專家初步鑒定營口「龍骨」為第4紀「野馬化石」
曾連續以《營口八旬翁捐出五塊「龍骨」》、《當年我和「龍骨」合過影》、《七十年前「盛京時報」載文稱此「龍」有「爪」》為題報道過營口的「龍骨」之謎,最近中央電視台10套的《走進科學》欄目也對此事產生興趣,來到營口將此事拍攝成紀錄片。這塊「龍骨」是否貨真價實?營口市史志辦已於9月9日去大連博物館進行鑒定,專家的初步鑒定結果認為孫正仁老人所獻「龍骨」為第四紀的「野馬」化石,並不是《盛京時報》所載之「龍骨」。
又一79歲老人稱見過「活龍」
9月8日,營口市史志辦又接到一個電話:79歲老人肖素芹曾見過《盛京時報》所載的「龍」。於是史志辦跟該老人取得聯系。據老人介紹,當年她9歲,爸爸是給地主趕馬車的,當時很多人都說在田莊台上游發現一條「活龍」,於是她和爸爸馬上趕到那裡。由於她個子小,她爸爸就把她放在馬背上,扶著她看。老人說,她所看見的「龍」方頭方腦,眼睛很大,還一眨一眨的,而身體為灰白色,彎曲著蜷伏在地上,尾巴捲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著,而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這條「龍」有氣無力,再加上眼睛有些發紅,很多人都說是天氣太熱的緣故,於是在這條「龍」的上面搭了個棚子為它「避暑」,還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澆,讓它得以「解暑」。後來,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這條「龍」就不見了。
漫畫家李濱聲的「龍緣」
營口市史志辦同志通過電話聯系了國內著名漫畫家李濱聲。因為李濱聲曾在1987年10月28日的《營口日報》上發表了《我在營口見過「龍」》的文章,並配上了憑記憶畫下的「龍」展的漫畫。據李濱聲介紹,在1934年放暑假時,他來到了營口,當時營口連續多日陰雨,遼河水暴漲。有一天,營口河北有人報告說,在蘆葦塘中發現一已經腐爛的大型水族動物屍骸,當時人們都認為它是「龍」。「因為它長得和傳說中的龍很相像,體長有三丈多,骨頭三面有骨和刺。」李濱聲說,「特別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它的頭上還長有兩只帶杈的角,非常像畫上的龍的犄角。」當時當局請來了很多漁民對該水族動物進行辨認,竟然沒有一人能夠識得。後來營口水產漁業局把這個巨型水族動物屍骸運到了營口西海關附近的一塊空地上進行展覽。當年他和他的妹妹(采訪時他妹妹也在旁邊)都有幸親眼見到了「龍」骨展。據說,當時到營口觀「龍」的人特別多,而且外地到營口的火車票價還向上做了浮動。當時他的舅舅和表姐特地從沈陽帶著老式玻璃板相機來到營口,並拍下了「龍」骨的照片。他舅舅洗出後還送給他一張。解放後,他的家人時常談起在營口當年參觀「龍」展的情景,他還拿出「龍」骨照片與大家一起欣賞。遺憾的是,由於歷史原因他的「龍」骨照片沒能保存下來。
8. 營口龍骨事件,有誰知道科學家對此的DNA測試結果如何
70年前,營口遼河北岸葦塘中發現一巨型動物骸骨,因其頭上長角,「龍」降營口之說成了轟動東北的話題。遺憾的是,這具骸骨並沒有被完好地保存下來,關於它的下落也眾說紛紜。
今年6月16日,一位名叫孫正仁的81歲高齡老人,將5塊「龍骨」獻給了營口市史志辦公室。這一舉動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首次報道題目《「龍骨」碎片現身營口》
晨報營口訊(記者 楊立科)由營口老者捐獻的所謂「龍骨」是一萬多年的的野馬化石。
10月30日,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在一書城,召開了「營口『龍』之謎」讀者見面會,公布了「龍骨」之謎的最後結果。
然而對於「營口降龍」一說,還有謎團待解。
捐獻的「龍骨」是野馬化石
9月6日,營口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周叢一、副主任王帛和韓曉東,帶著當年《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照片和孫正仁老人捐獻的「龍骨」前往大連水產學院。學院辦公室張元慶為他們請來了兩位專家,但兩位專家考慮到營口「龍」為大型水族動物,因此建議他們到大連自然博物館請專家進行鑒定,並為他們聯繫到了該博物館的劉館長。
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劉金遠、趙永波兩位專家對「龍骨」進行了肉眼和顯微鏡下鑒定,他們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見,認為營口孫正仁捐獻的「龍骨」為距今一萬多年前的野馬化石,而與《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並非一體。要對「龍骨」進行准確年代鑒定需要到北京用碳14(C14)進行同位素鑒定。
照片「龍骨」有兩種可能
鑒定中,兩位專家對《盛京時報》上的「龍骨」照片究竟為何物,卻產生了意見分歧。
劉金遠高級工程師認為,雖然照片不是特別清晰,但根據形狀看有可能是恐龍;而趙永波副研究員認為,有可能是當年一條擱淺的須鯨;最後,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對《盛京時報》上的「龍骨」為何物,沒有作出肯定的答案。
在大連自然博物館的標本室內,營口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周叢一和副主任韓曉東分別拍攝了一組各種恐龍和各種類別鯨的標本照片。
回到營口後,營口市「龍」之謎課題研究小組將各種標本照片與營口「龍骨」照片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和比較,認為是須鯨的可能性大一些。因為1934年夏天,連續下雨40多天,水位上漲,須鯨從遼河入海口進入遼河,雨後擱淺在蘆葦盪中。同時成年須鯨的長度一般在一二十米之間,而營口「龍」的長度是11米左右,這是第一個相似的地方。同時須鯨的胸鰭腐爛後暴露出來的刺狀骨頭像爪子。須鯨的下額腐爛露出來後,非常像兩個彎彎的「角」,營口「龍」是被人為「安裝」上去的。
但在讀者見面會上,有人提出,如果是須鯨的話,為什麼會有鱗片呢?須鯨屬於哺乳動物,是沒有鱗片的。
在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調查過程中,營口惟一健在的目擊者———當年只有9歲的肖素琴(女)稱,沒有注意「龍」是否長角,但可能有鱗、有爪。同時,據了解,當年有人剛發現「龍」時,鱗片堆在其附近,共有兩筐之多。
面對諸多疑問,營口市「龍」之謎課題研究小組作出了另外一種推斷———營口「龍骨」照片上的生物有可能是一種還未被人類認知的動物。
「龍」骸骨去向的三個傳說
到目前,當年《盛京時報》上刊登的「龍」骸骨仍無據可查。
營口市80歲的老者楊義順說,關於「龍骨」的下落,有3種流傳版本:
一是傳說由於當時營口處在「日偽」當局的統治下,而日本人又非常重視對生物的研究,因此當時傳說日本人將「龍骨」運到了「偽滿洲國」的新京(今長春),而後運到日本。
第二種傳說是「龍骨」標本由位於營口市通惠門街的師范南校作為動物標本後,轉到營口水產高級中學做標本,後來水產高級中學遷移到大連,「龍骨」也隨學校遷往大連。
第三種傳說是「龍骨」被營口市某中葯商買去做了葯材。
但這3個「龍蹤」說法都只是傳說而已,是否真的存在「龍」?70年前,在遼河北岸擱淺而死亡的動物是否是「龍」,如今它又在哪裡?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中央電視台曾經全程報道
9. 龍骨的現代龍骨圖片
1934年的營川墜龍事件里的龍骨:1934年8月8日,營口發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極相似的屍體,並且此前有附近居民見過、接觸過其活體。當時的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骨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當時《盛京時報》還派人采訪,稱之為「龍」、「天降龍」、「營川墜龍、「巨龍」等,同時還配以照片,圖文並茂,轟動一時。《營口市志》第一卷中記述:「(1934年)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余,脊骨共29節」。中央電視台10頻道《走進科學》欄目於2004年12月3日播出了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及2008年5月14日cctv10台《探索發現》欄目播放了專題片《龍影遺骨》,說《盛京時報》的介紹是脊骨28節(比較,須鯨的脊骨為57節)。節目介紹,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龍」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後專家通過顯微鏡鑒定它們與野馬的牙齒骨在紋理上相似,而年代則顯示為一萬多年前的化石,很奇怪。
脊骨28節、骨質紋理類似野馬牙齒骨、骨齡有化石感,是它幾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