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散文

科學散文

發布時間: 2021-03-29 22:28:17

❶ 求一篇親自寫的關於科學的散文,1200字左右

- -1200 要死了。

❷ 什麼是科學散文鑒賞

散文課程與散文評鑒- -
《散文創作與鑒賞》這部著作準備的時間很長,寫作的時間很短,可以說是一種真正的「厚積薄發」。作者長期從事大學本科的「寫作」和「文藝鑒賞」課的教學,是「散文創作與鑒賞」的重點科研項目的主持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素質教育教材《文藝鑒賞概論》中散文鑒賞篇的主筆。作為中國「七七級」的典型代表,她目前正是單位教學、科研的骨幹。近五年來她平均每周有10課時以上的教學工作量,每當到了星期六、星期日,就要風塵僕僕地趕到各地的教學點上課。作為一位知識女性,她又有著中國家庭典型的角色規范。上要贍養老人,下要照顧正在讀書的兒子,還要支持自己那位既在從政又不想丟掉業務的丈夫的工作。在如此繁忙、艱辛的工作和生活中,竟推出了這樣一部積二十年教學、科研的心血的著作,這不能不讓人感到「她」的分量和珍貴。
這部著作從頭到尾貫穿了作者獨特的散文感覺和散文體驗。從文體篇開始,到創作篇、鑒賞篇,裡面每一種理論觀點的提出,每一種散文現象的梳理,每一篇散文案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她對散文的至情至性的理解和機智慧心的發現上。她從一位內秀的、機敏的知識女性的心靈告訴了我們她對散文的藝術感覺和理性體認,她用一種絢麗多彩、語感飽滿的理論語言告訴我們:散文文體的真正本性是什麼?散文創作的規律和技法是什麼?散文鑒賞的理論與方法是什麼……,她使用了不少最新的散文材料來展開分析,即使是別人用過的散文材料也全部是從她的心靈和情感的角度重新過濾過和重新提煉過。這里沒有了那種大拼湊的「教材寫法」,沒有了那種「人雲亦雲」的「陳詞濫調」。代之而起的是一種獨特、清麗的、並接近於美文的理論語言。散文的真正天性是「自由、家常」,但我們有一些「散文研究」的成果卻過於嚴謹、呆板,在那些嚴肅的類似於講課大綱的散文著作里,很難體察到作者的藝術情感和真正的散文體驗,這樣「散文研究」方式是無法與研究對象的真正天性協調起來、統一起來。
祝德純的散文研究視野既微觀,又宏觀。在對大量的古代散文經典作了剖析、評鑒後,她清理了中國古代散文的基本文體理念和散文文體發展演變的歷史;在對眾多的當代散文作品,特別是一些當代散文名家的精品作了准確的解讀和賞析後,她從文體美學的高度提出了散文文體的四大審美特徵;在對大量的新時期以來的新潮散文和外國散文名篇作了研究和評鑒後,她提出了一些真正符合散文本性的散文創作規律和創作技巧……這種從具體散文現象和散文作品的鑒賞為起點來進入理論抽象和歸納的研究過程和寫作方法,使得這部散文文體研究著作體現了較強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可讀性,顯示了一種把理論研究與藝術鑒賞和文學教學融為一體的可操作性。
更值得肯定的是,這部著作雖然充滿了作者評鑒散文的獨特眼光和個性體驗,但作者仍然努力在尋找一種具有更大概括面的散文理論。參編《文藝鑒賞概論》和開設《文藝鑒賞學》選修課,無疑地,從更高的理論層面上深化了作者的散文研究。在「散文鑒賞論」中,她從鑒賞主體、鑒賞客體和鑒賞文體的三維角度,全面論述了正確評鑒散文的基本理論和和基本方法,構建了一個比較科學的散文鑒賞理論系統。於是,這部散文著作不僅體現了作者的個性化的藝術體驗,更帶有了一種展示普遍意義的理論概括化傾向。當代散文鑒賞理論和散文教學理論由此顯示了它的學術深度和理論高度,這對於指導中學語文教改中的散文教學專題,對於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文學素質都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可以說,獨特的散文體驗和頗具理論深度的散文創作理論和鑒賞理論是這部著作中最精彩的亮點之一。
這部著作的寫作、出版過程對許多在高師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的老師來說還具有一種方法論和價值觀的啟示。在社會悄然轉型和高校深入改革的今天,每一個高校教師都肩負著教書育人的歷史重擔,都註定有著自己永遠要「充電」的學習程序。把教學與科研機智地結合起來,不讓它們分割成為「兩張皮」。在教學教改的過程中,尋找和發現屬於自己的科研課題和教改項目,並鍥而不舍地幾年、十幾年地去關注它、鑽研它,不斷積累、豐富有關它的研究成果。對於那種以教學為主的本科院校的老師來說,教什麼就去研究什麼,研究什麼就去教什麼,可能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科研策略。當我們坐下來開始備課時,我們的科研實際上也開始了;當我們說要進行科研時,我們的備課工作實際上也開始了。這樣的話,我們每一輪的教學都有新內容,我們每一年的教改成果都可以積累為一些科研成果。我們不會對每一輪的教學感到單調、枯燥,相反,我們會以一種常教常新的興奮來開始新學期的生活,當幾年、十幾年過去,我們的教改成果匯萃成為一種科研成果並提交出版時,那種創造的喜悅和欣慰將油然而生。這種把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的基本理念會使我們的教學、科研注入了新鮮的、難得的「動力燃料」,這樣的活,我們的大學教育才真正體現一種「研究性學習」和「研究型課程」的性質和色彩。祝德純幾十年來,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熱愛散文、品茗散文、探究散文、教授散文,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幾十年的讀書、教書、寫書的生涯終於瓜熟蒂落,修成「正果」。這個事例實際上概括了高等院校千千萬萬個負重前行的老師們的典型經歷。它包含有更多的書本以外的生活意蘊,很值得我們反復地去體味和思索。

❸ 哪個先生的科學散文,對科學史的深刻研究

答案:沈致遠
沈致遠為著名美籍華人學者。《科學史大眾的》是《科學是美麗的》姐妹篇,收入作者近年撰寫的科學散文及隨筆72篇。寫散文不易,寫科學散文更為不易。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將科學散文寫得深刻而不失通俗、嚴謹而不失風趣,實為不可多得之佳作。《科學史大眾的》涵蓋數學、物理、生物、環保、天文、信息、認知科學以至美學、宗教及思想方法諸方面,內容豐富多彩,文筆風趣雋永。部分文章曾在《文匯報·筆會》及《解放日報·朝花》發表,並為國內外報刊網路大量轉載,深受讀者歡迎。科學求真,真中含美;藝術唯美,美不離真;人文崇善,真善美一,科學散文將三者相結合,發掘大千世界之曠世奇美供讀者欣賞思考。作者學貫中西,知識淵博,視界寬闊,目光犀利,文采飛揚,科學瑰寶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不具有獨特的寫作風格,而且富含哲理發人深思。《科學史大眾的》表述深入淺出,中學文化程度的讀者就能領會,因此適合各方人士閱讀,特別適宜作為大學生和中學生的課外讀物。不僅可從中學到許多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可在充滿科學美的氛圍中陶情冶性,既領悟了科學精神,又有助於心靈之全面發展。

❹ 兒童科學文藝作品散文

高度的科學性、鮮明的思想性、生動的文藝性、語言的准確性,這四者完美的統一,高度的科學性表現在作者能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糾正前說的謬誤,還事物以真實面目。引用史實都有科學依據,對無法證實的問題,則不妄加結論。鮮明的思想性則表現在倡導科學求索精神。在平實的說明中穿插許多生動的描寫,在精確的介紹中又大量引用古詩,相互融合,詩意盎然,情趣充溢。而精確無誤的語言又表達了作者嚴密的思想,這一切把科學性、思想性、文藝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
它要以優美的畫面、富於詩意的形象的藝術手法,來表達科學的內容。它避免教科書式的平板、枯燥的說教,而常常採用比喻、擬人等文學手法,故事、對話、清淡的散文形式,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地介紹科學知識。

❺ 求一篇科學文章/小說

這是科幻吧

❻ 關於科學的文章

浩瀚的宇宙中,一顆藍藍的星球在緩緩地轉動,這就是我們所賴以存身的地球。版
天文觀測發現權,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計的類似的行星,但至今還沒有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也沒有發現與地球一樣適合於我們生存的星球。可以說,地球是我們和我們子孫後代的唯一家園。考古學家發現,在地球的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千千萬萬不同的物種。他們有的軀體龐大,如恐龍;有的善於飛翔,如鳥類。他們都曾盛極一時,擔當過地球的統治者。然後,由於某些我們至今還不知道的原因,他們都先後滅絕了。這其中,統治地球時間最長、對地球的影響最為深遠的物種,莫過於「人類」了。人類生存在大約三千萬年前,是一種能夠直立行走的脊椎動物。

❼ 科學文藝散文有哪些特點

科學小品文也稱知識小品或文藝性說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藉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

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筆法來寫,寓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獲得科學知識。

科學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語言豐富多采,形式生動活潑。讀這類文章能活躍思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很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科學性小品文的社會需要日益增大,社會效益也日益顯著,科學小品文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寫作、閱讀的內容。近幾年來,在各類考試中,說明文選材中,科學小品文所佔比例越來越高,無論從內容、形式到命題的設計都有新的嘗試和創新。因此,在說明文學習中不能忽視科學小品文存在的價值,應倍加引起我們的關注。

2. 科學小品文的主要特點

A. 內容的科學性

科學小品的科學性非常重要,內容必須合乎科學,引用的資料必須可靠,數據必須准確。寫科學小品的目的就是為了向人們普及科學知識,如果介紹的知識不合乎科學,不僅達不到寫作目的,還會造成很壞的影響。比如,有科學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內過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間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內過夜,有害人的健康。事實上,每300平方米葉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當於一個人的呼出量。可見,幾盆花放在室內過夜,不會影響人的健康。

B. 文筆的生動性。

文筆的生動性是科學小品區別一般說明文的主要標志。

怎樣才能使科學小品文的文筆生動呢?

一是要善於記敘和描寫。比如《死海不死》中關於一段神話故事就用了記敘的寫法,而《奇峰異洞話桂林》就有許多精採的描寫。

二是要善於穿插趣聞。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話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敘述得形象生動,從側面說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學道理。又如在《人類的語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學時大師兄作文中兩句話的情景,都使得文筆輕松活潑。

三是要善於運用修辭。仔細閱讀二、七兩個單元的說明文,有意識地把文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找出來,品味其語言特徵。因為有些科學知識不太好懂,善於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可以使科學原理通俗易懂,便於介紹、普及科學知識。

C. 內容的通俗性

科學小品文不是為專業科研服務的,它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所以它必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介紹、表現科學內容。比如《人類的語言》、《話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內容通俗易懂的特點。

3. 科學小品的形式。

隨著科學小品內容的廣泛性,從肉眼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陽;無論是工業、農業方面,還是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學小品的題材。所以小品的表現形式必然是多種多樣,靈活自如。但歸納起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A. 描述式

描,指描寫;述,指敘述。這類小品文想像豐富、語言優美、既有形象的描寫,又有生動的敘述;具有文藝性散文的風格,都以介紹科學知識為目的。比如《奇峰異洞話桂林》就是最典型的例證之一。這種描述式便於說古到今,旁證博引、趣味盎然,吸引讀者。

B. 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紹的科學知識,用第一人稱的擬人化的手法,賦於人的思想、感情、語言、動作,讓被說明的事物站出來作自我介紹。比如《灰塵的自述》、《我是電》等題目就是自述式的。

C. 故事式

將要介紹的科學知識,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使人們在讀故事或聽故事時獲得科學知識,這種表達形式稱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稱;相同的是,大多採用擬人化的手法。採用這種形式,既要使故事情節能引人入勝,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稱故事,就應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就是將所述的事物人格化,還要有情節;在表達方式上,一般兼有敘述和描寫,語言形象、生動。當然不能強調了故事而忽視了科學知識,喧賓奪主就失去了寫作的意義。

D. 談話式

談話式也稱對話式,就是以問答、對話的方式進行說明。這種方式給人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容易和讀者溝通,產生共鳴。同時,這種寫法文字更易精練。

談話式一般分為三種:一問一答式、甲乙對話式、文中對話式。前兩種比較常見,也容易把握,後一種是把人物對話組織到具體故事當中去,故事情節的發展主要是由對話內容的變化而推進,對話是文章的主體。

總之,無論採用哪種形式,要依據內容而定,要突出以說明為主線,集敘述、描寫、抒情甚至議論為一體,看似散文,實為說明,用文學筆法的感染作用,達到說明的目的,可讀性更強。

在第四冊二、七兩個單元中所選的幾篇課文,盡管文學筆調都比較濃,但形式比較單一,《死海不死》可歸為故事式,其餘幾篇都是描述式。尚沒有對話、自述等形式。還需要在今後的閱讀中積累文章,豐富閱讀內容

❽ 關於科學知識的短文

浩瀚的宇宙中,一顆藍藍的星球在緩緩地轉動,這就是我們所賴以存身的地球。天文觀測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計的類似的行星,但至今還沒有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也沒有發現與地球一樣適合於我們生存的星球。可以說,地球是我們和我們子孫後代的唯一家園。考古學家發現,在地球的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千千萬萬不同的物種。他們有的軀體龐大,如恐龍;有的善於飛翔,如鳥類。他們都曾盛極一時,擔當過地球的統治者。然後,由於某些我們至今還不知道的原因,他們都先後滅絕了。這其中,統治地球時間最長、對地球的影響最為深遠的物種,莫過於「人類」了。人類生存在大約三千萬年前,是一種能夠直立行走的脊椎動物。因為這種動物具有兩條腿、一個頭,站立時呈「人」字形,故而古生物學家給他們起了這個形象的名字——「人」。人類的身體並不算強壯,但他們可以利用工具提升起超過自身體重數萬倍的重物,可以建造相當於自己身高數百倍的摩天大樓。甚至在人類滅絕之後,這些偉大的建築屹立了許多年,之後才轟然倒塌。這些巨大的垃圾堆又經過了許多年的風化作用之後,才逐漸消失了蹤影,只留下一些高分子塑料材料尚未完全降解,使我們還能依稀感受一下人類曾經創造的輝煌文明。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人類的數量在鼎盛時期曾經達到一百億左右,遍布全世界每個角落。他們的足跡甚至還到達了海底、月球和火星。據推斷,目前漂浮在外層空間中的一些太空垃圾就是當年人類的傑作。那麼,這樣一種擁有極高的智能的物種,為什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滅絕呢?這個謎團幾百年來一直困擾著考古學界和古生物學界。很多科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假說,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因而一直都無法令其他科學家信服。這些假說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行星撞擊說:三千萬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嚴重的行星撞擊,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地震和海嘯,行星撞擊所產生的灰塵甚至10年之後才逐漸落定。人類和當時的許多古生物都是在這次撞擊中突然滅絕的。行星撞擊說是考古學界最流行的說法之一,因為猛烈撞擊事件發生的或然率是相當高的(大約一億年一遇)。只是,科學家們至今還沒有找到證據來證明這一切。二、外界攻擊說:在三千萬年前,有一批來自銀河系之外的高智能外星人光臨了地球。他們使用了一種能量極為密集的武器,對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進行了殘忍的大掃盪。這次掃盪之後,生活在陸地上的所有高級生物全部滅絕,只留下一些單細胞生物和一些生活在深海中的物種。由於我們至今還沒有發現外星人存在的證據,因而這種假說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種科學幻想。

❾ 科學文章

自然科學類文章
知識點:
「自然科學類文章」是指研究各種自然現象的科學的文章,其主要特點是邏輯的嚴密性和語言的簡明性。不是靠科技知識而是以介紹自然科學知識的文字為媒介,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自然科學類文章往往具有三個特點:①語意的單一性,一個用語,一個句子,說什麼就是什麼。②表達的直白性,要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曲筆。③相對的純理性,情感成分不多。從內容的角度看,每一篇自然科學類文章都會向人們提供新的知識、新的信息,涉及的內容基本上是全球科技領域的新發現和新發明,反映的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成果;從時限看,一般是最近幾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當年的文章。其中的新知識、新信息大都是通過概念、判斷、推理傳達出來的。所以,要准確無誤地理解這類文章,就要准確無誤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斷和推理。近年來,高考對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的考題基本上著眼於這三點,以選擇題的形式,將概念、判斷、推理隱含其中來進行。在知識點的考查上,詞句理解、信息篩選、推斷想像是熱點,文章把握能力要求逐漸增強。
閱讀應注重下列四點:
1.理解文中的基本概念
文中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中的重要信息。第1題往往就是考查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文章的基本概念都是用詞語來表達的,因此,理解基本概念,又可以說成理解文中的重要詞語。在具體的文章中,基本概念的含意有時是用下定義的形式來集中表述的,也有分散表述的,如果是前者,理解基本概念就是對句子的理解;如果屬後者,就需要有一個篩選、提取、整合的過程。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主要是從表達的內容上說的,是指突出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含義比較豐富,語言比較精練的句子,與文學作品理解重要句子不同的是,這里只考查對句子所表達內容的理解、分析,一般不涉及表達技巧。不過,過去側重於對句子本身的理解。
3.篩選、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這類試題,不論要求說明「根據」,還是要求分析「原因」,在文中涉及的面都比較寬,都需要根據試題的要求,作篩選和整合,否則難以作出正確回答。
4.能根據內容作合理推斷
根據文章內容作推斷,以得出新的結論,這是閱讀能力強的重要標志。這里強調推斷的「合理」,主要是指推斷的前提正確,推斷的過程合乎邏輯,推斷的結論在文意允許的范圍之內,符合事理。只有這三者具備,推斷才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
上列四點,歸納起來說,閱讀自然科學類的文章,就是要把握文中所闡釋的科學道理,又因為自然科學類文章的語言是相當嚴密的,所以閱讀時要十分重視准確理解文章的語言。
【誤區點撥】
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的誤答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平時閱讀品質不良,缺少精讀細品、全面把握文旨的習慣。
科技文章語言簡明,科技信息含量大,一旦閱讀不細,很重要的信息就會從眼邊溜走。若養成了囫圇吞棗的習慣,勢必在考場上丟失應得的分數。
2.臨場心態不佳,不能正常發揮。
科技類文章的內容一般比較抽象,讀起來不易理解,有的考生在平時做題時由於得分率不高,考場一旦閱讀不順,便產生煩躁情緒,越煩躁越讀不進去,以致嚴重影響了做題質量。
3.擺不正閱讀與做題的關系。
有的考生閱讀投入少,做題投入多,還沒從整體上控制全文的要旨,就急於動手做題。在做題中遇到了困難,又到原文中反復搜尋查找。其結果,浪費了時間,又沒有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的症結,以致把答案做錯。
4.做題方法不夠科學。
科技類文章閱讀試題一般是單選性的,題支幹擾性很強,過早地閱讀題支,極容易把頭腦搞亂,自己招來了更多的干擾因素。有的考生看不透這一點,做題中,讀完題干,不假思索,就急於讀題支,以期迅速得到該題的答案。其結果,只能欲速則不達,不但沒有節省時間,反而找來了更多的麻煩。
5.缺少整體閱讀意識。
任何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試題的答案也必須依附在這個整體之上,如果不從整體著眼,只把答案盯在局部,就難免把答案搞錯。
一、閱讀下文,回答1-4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科學家曾這樣想像:如果由帶正電的電子與帶負電的原子核組成原子,那麼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則可構成反物質。倘若反物質與物質相遇就會爆炸成光輻射。這一「反物質假說」,在21世紀將逐步變成現實。2002年9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個研究所的39位科學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條件下成功製造了約5萬個反氫原子。科學家也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正電子,這使他們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從而更有信心揭開反物質之謎。
世界公認的宇宙誕生理論大爆炸學說認為,宇宙是從140億年前一個「極小的點」爆炸而來的,在那個點之外,「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能量、沒有物質」,大爆炸產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負能量,而總能量仍然為零。能量與物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那麼,大量的能量亦應轉化為正物質和反物質。這是反物質理論研究的基礎。但要想在反物質乃至宇宙誕生理論研究上取得突破,還需要在研究實踐中尋求更新的科學思想作指導。
140億年前宇宙誕生時產生了大體相等的物質與反物質。這些反物質在哪裡?宇宙存在著由反物質組成的星系,是一種解釋;宇宙誕生產生的物質多於反物質,二者相互湮滅後,剩餘的物質構成了現在之宇宙,是另一種解釋。科學家沒有放棄在自然界中尋找反物質的努力,並且成功的在實驗室中製造出反物質,以便更直接的研究反物質現象。科學家認為,先進的探測手段在反物質理論研究中不可或缺。根據伽瑪射線探測衛星提供的有關資料,有的科學家認為在銀河繫上方3500光年處可能存在不斷噴射反物質的源頭。太空梭攜帶的阿爾法磁譜儀升空探測雖未發現反物質,但它年近幾年在太空採集的大量數據,對反物質理論研究的突破性進展會有巨大幫助。在自然界尋找反物質的難度甚大,而利用加還器將負離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製造反氫原子,因此科學家更注重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反物質研究。
目前在實驗室製造反基本粒子並不困難,但將正電子與負原子核結合並能證實它們已成為反原子的工作極為復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資1150萬美元研製的加速器利用磁場將高能反質子減速為光速1/10的反質子,製造出約5萬個低能量狀態的反氫原子。跨過這個里程碑再前進,還需要科學家研製功能更強大的「工具」。
「反物質假說」認為:反物質與物質相遇會釋放所有的能量。科學家預測該釋放率遠遠高於氫彈爆炸。航天專家已經對反物質燃料的價值表示神往。科學發現的應用價值是人所關心的。當年一位貴婦人問電的發現者法拉第:「電有什麼用呢?」法拉第反問了一句:「新生的嬰兒有什麼用呢?」關於反物質的應用價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預測。
1.下列對「反物質假說」內容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質是由帶正電的電子與帶負電的原子核結合形成的。B.「反物質假說」不是科學幻想,正電子的發現證實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質。C.如果有反原子構成的反物質存在,它一旦與物質相遇,會釋放所有的能量。D.科學家根據宇宙誕生理論想像,宇宙存在由帶負電的反原子構成的反物質。
C(A肯定描述,不是假說。B後一分句不是假說內容,且不符合文意。D 「帶負電的反原子」說法錯誤。)
2.下列有關「反物質理論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B(大爆炸學說不能體現最新的科學理念。)
A.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大量正、負兩種能量,其總量為零;這兩種能量應轉化為物質和反物質。
B.為科學界公認的宇宙大爆炸學說體現了最新的科學理念,推進了「反物質理論研究」的進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質構成的,而在「大爆炸」時產生的反物質已與同時產生的物質中的一部分相互湮滅。
D.藉助先進科技手段進行太空探測採集大量相關數據,是深入進行「反物質理論研究」的重要條件。
3.依據文中的信息進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製造高能量的反原子更需要在受控條件下進行。) A.低能量狀態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條件下製造的,製造高能量狀態的反原子必須解除受控條件。
B.140億年前爆炸的那個「極小的點」,可能有能量和物質存在,並且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
C.人類能夠得用高科技手段在實驗室製造反原子,並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狀態的反物質。
D.如何將反物質與物質相遇引發的爆炸輻射納入可控制系統,是研製反物質燃料必須解決的難題。
4.准確揭示作者引述貴婦人與法拉第對話的用意的一項是C(引述對話的目的,強調在科學發現始初階段,其應用價值難以確切預測。)
A.形象的反映了法拉第的價值觀:科學發現的價值遠遠高於應用價值。B.主張人們關注科學發現的應用,但科學家不能助長世俗者急功近利。C.說明科學發現之於應用是一個過程,其應用價值是難以確切預測的。D.表明法拉第無意戲謔貴婦人,而是以科學態度審視自己的重大發現。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題3分,共9分)
武松兄弟為何一高一矮
①景陽岡上打老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漢。他身長八尺,相貌堂堂,渾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氣,一隻斑斕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親哥哥武大郎,卻身不滿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點兒,且面目醜陋,頭腦可笑,因此人們都稱他為「三寸丁谷樹皮」。同是一母所生,為什麼這兩個親兄弟的身高竟如此懸殊呢?
②人體里有兩類腺體,一類是有管道的腺體,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這些腺體產生的物質,如汗液、唾液、胃液、腸液等均通過導管排放出來。另一類是無管道腺體,即內分泌腺。影響人的身體高矮的因素主要與人體的內分泌腺有關系。
③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有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腦垂體等。它們能分泌激素(即「荷爾蒙」),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點兒進入血液,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與人體身高有關的激素主要是由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④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骨骼與生殖器官的發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長不大,矮小且不成熟。性腺對男女青春期的影響很大,那時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長。腦垂體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體,它分泌的多種激素能影響其他激素的分泌,與人體身高關系極大。要是它們太多或不足,都會影響人體發育,這就叫內分泌失調。分泌過多,就會長成巨人;分泌過少,就成為侏儒。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的結果。
⑤生長激素是怎樣促進人體長高的呢?美國的兩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研究後認為,生長激素對骨骼並無直接作用,它先作用於肝臟等組織,並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產生生長因子,再通過生長因子來促進生長。要是兒童有了肝病、腎病或營養不良,由於生長因子的產量不足,人就長不高。
⑥人的身高也有人種的因素,如白種人通常比黃種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遺傳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學家認為,人的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英國有份調查材料說,45%的身材矮小兒童是由遺傳造成的。1995年,有位中國學者調查了50對一起無恙長大的雙胞胎的身高,異卵雙胎的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雙胎的平均只差1.7厘米。顯然,這是因為同卵雙胎遺傳基因完全一致的緣故。
1、關於人體身高的影響因素,下列哪一項是沒有起作用的( )
A.有管道的腺體,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 B.無管道腺體,即內分泌腺
C.肝臟等組織 D.父母遺傳的因素A(原文第二段中說「影響人的身體高矮的因素主要與人體的內分泌腺有關系」,而A項是屬於人的外分泌腺,故沒有對人體身高起影響作用。)
2、關於武大郎身材矮小的原因,以下表述屬於不可能的因素是( )
A.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骨骼與生殖器官的發育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B.對青春期的影響很大的性腺分泌較少。C.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體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的結果。 D.父母遺傳的因素。D(同是一母所生,兩個親兄弟的身高竟相差懸殊,顯然不是父母遺傳的因素。原文「有的科學家認為,人的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英國有份調查材料說,45%的身材矮小兒童是由遺傳造成的」,僅是對單一個體而言,並非普遍現象。)
3、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生長激素先作用於肝臟等組織,然後就產生生長因子。
B.生長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會影響人體發育。
C.生長激素是先通過生長因子,然後再對骨骼起直接作用。
D.如果有了肝病、腎病或營養不良,由於生長因子的產量不足,人就長不高。
B (A項表達錯誤,缺少條件,「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C項說法錯誤,生長激素對骨髓並無直接作用。D項的前提條件應該是兒童,范圍擴大。)
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
社會科學類文章是指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的文章,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學.歷史學.文藝學.美學.倫理學等。社會科學類文章是闡述社會科學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討社會科學問題,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手段,又是概括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文字載體。高考對現代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的測試,題型豐富,覆蓋面寬,思維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綜合性強,主要考查掌握知識的牢固性.邏輯思維的深刻性和運用語言的靈活性。現代文閱讀客觀題考社會科學作品閱讀的越來越多。小現代文閱讀福建卷.江蘇卷.上海卷沒考,全國卷Ⅰ.Ⅱ.山東卷.遼寧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西卷.浙江卷.廣東卷.北京卷都考到了社科類閱讀。可見,與科技類文本閱讀相比,社科類文本閱讀有強化的趨勢。
一、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每題3分,共9分)
北京四合院的形與神
北京四合院的大規模建設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定都北京,對北京的城市建設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而元大都的建設包含有大規模的民居,四合院就是一種基本的民居形式。明代沿襲了元代四合院的形式。但明代對各階層人士的居住建築從制度.規模.色彩各方面均做了嚴格規定。如洪武二十六年定製,官員營造房屋不許歇山轉角.重檐.重棋及繪藻井等;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栱.飾彩色等。清代北京的居住建築繼承和發展了四合院。特別是把宮室式第宅發展到了極至,這種四合院在規制.格局方面承襲了古代宮室建築的特點,屬於大中型四合院,院落二三重乃至多重,氣派而豪華。目前北京遺存的主要是清代四合院。
四合院之所以能在北京發展完善,並形成一種代表性的民居建築,是與北京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的。北京地處華北地區,因此民居的最主要功能是解決冬季的防寒.保溫問題。華北地區風大,冬天寒風從西北來,夏天風從東南來,四合院坐北朝南,門開在南面,冬天可避開凜冽的寒風,夏天則可迎風納涼。同時,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比較寬敞,冬天有利於接納更多的日照,夏天有利於通風。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擺上一隻或數只很大的魚缸,這也是因為北京相對比較缺水,一是為了觀賞,二是能夠調節空氣,第三還有防火的功能。
標準的北京四合院,應該是南北略長.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東西向的胡同之間,大門開向宅南的胡同。儒家文化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影響,也體現在四合院內部布局上:內宅中位置最好的正房,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而後罩房主要是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
私密性也是構築四合院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北京地區在歷史上一直是各統治集團必爭之地,在政權更迭和社會動盪中,北京人選擇了四合院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的安樂窩。四合院中除大門與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對外開窗戶,只有南房為了採光,在離地很高的地方開小窗。因此,只要關上大門,四合院內便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小環境。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給了內斂的中國人以很強的安全感。
四合院的建築理念與文化內涵,構成了四合院的精神。四合院的建築理念來源於我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建築風水學說。
宗法制度是我國古代以家族為中心,按照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的法則,體現在居住形式上,就是聚族而居,進而形成庭院形式的四合院,它鮮明地體現著古代社會的長幼有序.上下有分.內外有別。不僅如此,四合院還具有維系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強化親情,並體現宗族成員不同地位的重要功能。
傳統的四合院在建造和設計時,主要依據風水之說。例如標準的四合院是坐北朝南,成南北長.東西短的矩形院落,而大門則開在宅院的東南角,這些就是八卦方位中常說的「坎宅巽門」。「坎」是正北方向,占水位,在此方位上建宅可避免火災。「巽」是東南方向,占風位,於此處開門是為了出入順利平安。
雖然四合院是一種非常宜居的住宅形式,但在今天的北京,由於人多地少,大規模建設四合院式住宅已經沒有可能性,但是一些建築師還是難舍四合院情結,於是在現代的建築中,還是融入了四合院的一些符號和理念。一是借用四合院符號的形式是空中四合院。另一種借用四合院符號的形式是內院式別墅。內院式別墅不同於西式別墅,也不同於傳統四合院,主要是在現代別墅的設計中採用了四合院房在外,院在內的特徵,使這種別墅更為內斂,更具私密性。(節選自《文史知識》2008年第8期,有刪節)
1.下列關於北京四合院建造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A項「建造樣式始於元代」不正確,原文是「大規模建設可以追溯到元代」;C項「都追求氣派豪華」不準確,「追求氣派豪華」應該是「宮室式第宅」;D項原文並沒有說「現代北京四合院的建造」,更沒有談「依據」)
A.北京四合院的建造樣式始於元代,四合院是元大都一種基本的民居形式。
B.明代的四合院樣式是對元代的沿襲。但在形式上有意識地體現了等級差別。
C.清代四合院承襲了宮室建築的特點,在規制.格局方面都追求氣派豪華。
D.清代四北京合院的建造主要依據的是清代遺存下來的四合院的樣式。
2.下列有關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的好所發,不正確的一項是A(說的是「氣候條件」,與文化內涵無關)
A. 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比較寬敞,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夏天通風和冬天接納日光。
B.不同地位的人居住在院內不同的房間體現了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思想。
C.四合院的封閉式小環境是人在動盪中想要尋找一個與世無爭的安樂窩。
D.四合院聚族而居的特點也具有體現親疏.維系宗族內部凝聚力的作用。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B(「宗法制度崩潰,建築風水學被現代科技替代」的說法是正確的,但四合院的文化內涵中即使扣除這兩個影響其建築理念的方面,仍有其存在的價值。四合院不適合現代社會主要是人口問題)
A.由於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不同,南方的四合院在院落設計等方面可能與北京不盡相同。
B.宗法制度崩潰,建築風水學被現代科技替代,這正是四合院不適合現代人居住的根本原因。
C.四合院相對封閉的環境給人以很強的安全感,這也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安於現狀.處事隱忍的一面。
D.對四合院文化的繼承應該一分為二,比如「強化親情」的在作用於現今建設和諧人居環境是有益的。
二、閱讀下面選文,回答1—4題。
直覺通常是指對某種情況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也就是突然躍入人們意識中的一種使問題得到澄清的思想。諸如靈感.啟示.預感等都是用來形容這種現象的。直覺在科學發現和發明當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國,化學家普拉特和貝克對一些科學家的有關「你是否得益於直覺」的調查中,經常得益.偶爾得益和從未得益的比例分別是33%.50%和17%。據他們的調查,7%的科學家說他們的直覺一貫正確,其餘的人則說有10%—90%不等的直覺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即使如此,這也可能是比實際情況樂觀的估計,因為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敗的例子容易被記住。
直覺的產生常常是在對某一問題進行了一段時間專注的研究並渴求解決卻放下工作轉而考慮其它事情的時候,這時一個肯定的想法卻戲劇性地突然到來,人們會因此而感到狂喜甚至驚奇。這種現象的心理原因現在仍未被充分理解。一般的看法認為,直覺產生於大腦的下意識活動。這時大腦也許已經不再自覺注意這個問題了,然而卻還在通過下意識活動思考它。產生於不自覺思考時的新設想,往往會帶來某種情感反應:感到高興,或許有點興奮。與此同時,由該問題所引起的一切煩惱沮喪,也頓時煙消雲散。
直覺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暫時擺脫爭奪注意力的難題或由此引起的煩惱,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這都有助於直覺的出現。愛因斯坦說他有關時間和空間的深奧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到的;魏格納也是在病榻上觀察地圖才產生板塊構造說的靈感的……貝克認為,最理想的時間,是躺在澡盆中的時間,這也許是由於此時此刻完全不受其它干擾,或許還存在著催人夢幻的條件。還有人證明,悠閑或從事輕松的活動,如在鄉間散步,或在花園里蒔花弄草,對產生直覺是很有好處的。精神高度集中地考慮一個問題,時間過久可能會造成思想堵塞,就像在竭力回憶一件從記憶中消失的事情時往往出現的情況一樣。
華勒斯認為,直覺總是出現在意識的邊緣而不是中心。他認為應該花力氣去捕捉直覺,密切注意出現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的有價值的設想。據說,有些人在直覺出現以前有某種預感。他們感到某種直覺性質的東西即將出現,但並不能確切地知道究竟是什麼。華勒斯稱其為「暗示」,這種現象似乎並不普遍。情感上的敏感性或許是科學家應該具有的一種可貴品質。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應被看作是一個創造性的藝術家,把他看成是一個僅僅按照邏輯規則和實驗規章辦事的人是非常錯誤的。

❿ 需要一篇科學散文

媽媽,一個多麼溫馨的詞語,每當我想起我的媽媽一股暖流就湧上心頭,我愛我的媽媽,她是那樣的善良,每當同學為家長偷看日記而苦惱時,我都會在一旁開心的笑,因為我又一位好媽媽,她從來也不看我的日記,有時我忘把日記收起來的時候,媽媽也不會偷看一眼,相反,他會說:「都這么大了,東西還隨處亂放,還不趕快收好。」

有時我會問媽媽,你為什麼從來不看我的日記,她笑著說:「我可不像那樣,把自己弄得像一個特工一樣,多累呀!其實,我是想給你一個自己的空間,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在那裡與自己分享,讓自己去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而我呢,只在一旁默默的關注著你,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在適當的情況下,給予你最大的幫助,這才是家長應給做的。」

這就是我善良的媽媽。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