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計劃6
㈠ 課題的研究計劃大體應包括哪些內容
課題的研究計劃大體應包括下面這些內容:
1、課題名稱;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3、研究內容;
4、待答問題或研究假設;
5、研究對象和研究變數;
6、文獻綜述 ;
7、研究方法與設計;
8、研究進度;
9、成果形式;
10、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11、經費預算;
12、參考書目與附錄。
㈡ 誰有試驗員的畢業設計課題進度計劃,也可以給我弄個6條的。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開 題 報 告
㈢ 如何自主的開展課題研究計劃
我們認為,課題研究應從小處、細處、教學當中的典型案例入手,著力於網路環境下課堂教學的探索與研究,為學生創設一個快樂、寬松的學習環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發布信息及信息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從理論假設、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實施策略和實施步驟等方面對課題研究作了具體的規劃,撰寫了課題研究方案。在研究中,我們緊緊圍繞《基於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的總體目標,抓住課題研究的實質,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把預期的目標轉化為教學實踐活動,在近兩月的研究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我們在今後一年的計劃做如下安排:
一、組織培訓,提高認識(3-6月份)
為了使廣大教師能順利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提高教師運用網路的能力,我們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各類培訓。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培訓;有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訓;有課件製作的培訓。學校教育寬頻網開通後,進行了網路常識和網路教學技術的培訓;組織教師觀看優秀網路教學的錄像;教師的培訓做到集中培訓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為了確保分散自學的效果,每個教師要定期學習,課題組及時在「理論學習」一欄的記載中進行抽查。另外,我們還請了一些教科研專家和行家到學校做現場指導。
1、利用假期對教師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網路應用和個人網頁、專題學習網站製作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
2、有計劃地安排骨幹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以點帶面,促進同步發展,確保學校現代教育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
3、開展集體備課。研究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設計的基於網路環境的學習活動成效並不顯著。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學生信息素養和能力缺乏估計;二是因集體上網速度減慢造成網路資源查找緩慢從而影響教學進展;三是教師缺乏網路環境下交流活動的有效調空能力。反思這一現象,我們認為關鍵是教師課前的准備不充分。於是,我們要求教師在個人備課基礎上,帶著個體的思考參加集體備課,確保課前預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定期開展課題研討。因為研究,教師們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於是「如何利用網路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什麼內容適合多媒體教學,什麼內容適合網路教學?」「怎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生成?」成為每次課題研討的話題。這樣的活動主題鮮明,目標明確,教師是實踐的主體,又是交流的主角,每個人都成為深度會談的專家。課題研討引領著教師以一個研究者的姿態投入到真實的課題研究中去,不僅促進了課題的深入研究,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規范制度,加強管理(6-9月份)
堅持每兩月一次「課題研討」活動,及時分析總結前階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階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和完善。認真制訂每學期的實施計劃,按計劃上好實驗課,抓好備課、上課、說課、評課各環節,強化科研教師的研討意識,提高研究能力。要求實驗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寫上課、聽課的心得體會,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寫好研究性論文。
1、針對該課題特點,我們要求每一位研究成員期初制訂明確可行的實施方案,按方案扎扎實實開展研究,期末將對照方案檢查每一位教師的研究情況,根據實際成果評出「優秀」「良好」「合格」「較差」四個檔次,跟年終考核掛鉤。這一措施對課題研究正常、高效地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將課題研究與常規教學工作緊密結合,不光要學習一些理論材料,撰寫一些學習筆記、研究小結或論文,更重要的是要將課堂真正落實為研究的主陣地,因而規定教師每人每學期要上一堂級組或校級公開研究課,反映研究情況。每周必須上交一篇實驗課教案,由實驗課教案為基礎,課題組成員共同交流研究課過程中的得失。
三、加大軟、硬體建設,創設學習環境
我校把現代教育技術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軟、硬體建設,為師生提供開放式的學習環境。硬體方面,建立了校園廣播網、各辦公室都配置了電腦,便於教師上網查資料,為教師開展課題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購買了高檔的數碼照相機、攝象機……,便利教師採集信息,製作課件。軟體方面:購置了相當數量的教學軟體、光碟、投影片、錄像帶、錄音帶等,同時,結合教師的教學實際,自製和下載部分軟體,以充實資源庫。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針對當前教學中暴露出的不足,重視了課件的開發,使多媒體網路課件真正具有靈活性、實效性、可操作性、共享性。做到了時間上開放---任何時間都可以打開計算機通過網路進行學習;地域上開放---不管距離多遠,只要上網都可以學習;內容上的開放---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學習者各取所需;交流方式開放---師生可通過電子郵件等渠道隨時進行信息交流。
四、加強過程管理,提高科研水平(10-12月份)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著重就如何在網路環境下培養一、二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三、四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情景教學促進五、六年級學生英語的學習展開。
1、建立《基於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設計》的題管理檔案袋。
2、堅持每月一次的理論學習例會,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 ,交流研究中的得失,同時對下階段的工作提出新的目標要求。
3、重視課堂實踐,上好研究課。課題組定期進行「建構信息技術下小學英語樂學環境策略的研究」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及時進行反思研討,以點帶面。在此基礎上,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課堂教學進行錄象。課題實施階段,學校教師共製作或收集專題學習網站多個。
4、撰寫課題研究論文,課題組成員平時注重積累、結合教學實踐,寫好教學隨筆、論文。
㈣ 請問怎樣撰寫學校科研工作計劃和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計劃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就是計劃,計劃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的工作打算。我們的科研工作計劃,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內容。只要說清楚「做什麼,為什麼做和怎麼做」的問題就可以了。要求簡單、清楚和可操作。一、指導思想(情況分析) 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是在什麼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麼來制定這個計劃的。要明確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規律,服務教育教學的。可以從以下方面分析:科研工作的內容、方法、措施、制度、工作方式、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並分析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近期解決,哪些原因的解決需要一個怎樣的過程。二、工作目標(做什麼)。 在情況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的工作規劃(計劃),抓住主要問題來回答本學期科研工作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達到一個怎樣的效果)一個具體的、可行的、多層次的、分階段的標准。語言表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切忌套話。三、工作內容(一)確定工作內容: 根據學校所確立的科研工作內容,尋找完成所確立的工作目標需要的內容,並進行分解,安排好實施內容的先後順序。(二)設計活動:根據所確定的內容及其先後順序,確定活動。在設計活動安排時主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為了實現所確定的工作目標,根據時間順序,設計什麼活動? 2、每一個活動的內容、目的和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3、每一個活動的時間是怎樣安排的?採取哪些形式?通過哪些步驟來完成?需要教師什麼時間內完成什麼樣的任務?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等。四、保證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1.評價制度; 2.獎勵機制; 3.材料收集; 4.培訓交流; 5.時間保證; 6.人員分工; 7.經費投入; 工作計劃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計劃的內容遠比形式來的重要。附科研工作日程安排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工作計劃是落實課題總體設計和整體規劃的重要措施,是根據課題研究方案中規定的各階段研究的研究內容、任務以及研究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某一時期內的研究打算和具體的工作指標,是對階段研究的各項主要工作進行的合理安排。它要回答的問題是:具體研究行動的目的意義是什麼,如何分解分工階段研究的工作任務,用什麼樣的方法研究,如何搜集所需要的資料和使用研究經費,階段研究成果的形式及其評價等。 研究總是一步一步進行的。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每一步要達到什麼要求,用多少時間,這些都要在制定計劃時有所考慮,使實驗教師開始就心中有數,在實施研究中一環接一環、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一般的表達方式有條文式、表格式、條文加表格式。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一般以「條文加表格計劃」為好。基本結構為:標題、正文、署名、時間。一、標題 要表達准確清楚,可採用四項目結構的表述方式(即研究的課題+階段+主要內容+文種),並在標題下註明階段時限和計劃設計者。 二、正文 正文可採用「條文+表格」的表達形式,一般包括下述內容; (一)研究的指導思想。即用什麼理論和理念指導研究。 (二)本階段研究的主要內容、重點和要形成的研究成果。 (三)根據階段性研究的內容和重點,明確要學習的理論和相關的文章。 (四)進行研究活動安排。可用表格列出研究內容的具體安排和分工等。一、注意的問題1.署名和時間 2.充分討論定稿。計劃草稿寫好後,要組織本課題的成員進行討論、修改,完善,最後定稿 3.按計劃行事。盡量達到預期目的,不得隨意違背。招待期間根據實際情況必須估適當調整時,要說明原因,註明修改和調整的時間。
㈤ 課題實施步驟
(一)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中小學開展課題研究,教師成為研究者是關鍵:教師要深入研究自己教育教學中的經驗和問題,揚長避短,改進工作,實現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轉變.教學科研一體化是基本途徑:研究要為教學服務,科研是為了更好地教學.校本課題研究是核心:沒有課題研究,科研興校就是一句空話.行動研究是基本方法:行動研究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以提高行動質量,改進實際工作為首要任務.中小學課題研究的基本原則:以校為本;理論聯系實際;著重研究現實問題,為提高質量服務;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繼承,借鑒與創新相結合.確立研究課題的基本途徑: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提出課題;從面臨的突出問題中提出課題;移植先進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結合本校實際提出課題;從國內外教育發展前沿尋找切入點,提出課題;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創新設想,提出課題.(二)如何選題1,選題原則(1)是否值得研究創造性:研究對象新,研究視角新.吉州區龍蝦危害程度的調查."江南青銅器王國青銅器藝術"欣賞.科學性:利用氣功提高學生智力的研究.洗頭的頻率與個人成就的相關研究.效益性:小學生穿布鞋和穿皮鞋比例的調查研究.(2)是否能夠研究——可行性:農村中學教育綜合改革的研究現代文化媒體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影響的研究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讓鄧小平理論進課堂的研究2,選題要特別注意的問題(1)立足於本職工作(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2)立足於平時積累(3)立足於個人特點(模式)(4)從小處著手(5)注意對日常教育現象進行反思(6)選題不要一味求新(三)如何制定課題方案1,課題的表述2,研究的目的意義(為什麼要研究)3,研究對象和范圍(界定)4,研究內容(研究什麼)5,研究方法(怎樣研究)6,研究的步驟和進程7,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四)教育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1.課題申報的渠道教育科研申報課題的的渠道可以通過學校,縣市級教研室推薦,向省一級或更高一級的課題管理部門申報,申報時須逐級經過教研部門或課題管理部門批准,以便建立課題研究業務檔案,並與業績考核建立聯系.還有一種申報的渠道,就是在已經批准公布了的課題研究計劃中,選取某個課題主動申請參加課題的子課題研究和試驗工作.在申報這一類課題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和熟悉這些課題是否適合自己的研究水平,是否具有適當的研究隊伍,時間等諸多因素,申報後要積極主動地與總課題組負責人經常保持聯系,努力做好階段性的課題工作總結.2.江西省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申報和立項的程序⑴認真閱讀《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指南》;⑵填寫《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書》;⑶由所在縣(市,區)教研室蓋章後交市教研室課題,再統一交省課題基地;⑷省市課題召開課題評審會,聘請評為評審課題,提出課題立項評審意見;⑸將擬通過立項課題報省,市教育主管領導審批;⑹向課題組下發省,市《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立項通知書》;⑺課題的啟動與實施.3.申報時間課題申報每年兩次,申報時間分別為每年的3月10—31日,9月10—30日.4.評審未通過的原因⑴選題不當,不符合資助條件;⑵課題論證不充分;⑶負責人的素質或水平比已承擔此項目;⑷課題組力量不強或分工不當;⑸資料准備不夠;⑹最終成果不明確;⑺不具備完成本項目所需的其它條件;⑻經過比較,本項目有更合適的承擔人;⑼其它原因(加以說明).(五)幾種常用的研究方法1,問卷調查法2,實驗法3,觀察法4,案例法5,行動研究法(研究思路,研究思想,研究方式)(定量與定性相結合)1,問卷法(1)問卷的結構:指導語,個人基本情況,調查題(2)問卷的類型:開放式,封閉式,綜合式開放式:說說您對生物課的看法封閉式:選擇題,是否題,等級式選擇題:您這次生物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什麼A,能力差,B,沒努力,C,老師不行,D考試時粗心.是否題:您喜歡生物課嗎A,是B,否等級式:(態度情感方面)三等式:您對生物教師A,喜歡B,無所謂,C,不喜歡五等式:非常喜歡,比較喜歡,無所謂,比較討厭,非常討厭(3)問卷設計的要求例1,您認為素質教育有何意義例2,您認為學生負擔重不重例3,您父母支持您參加生物課外小組嗎問題的語言要通俗,具體,准確例4,有的同學上課前先預習一下,你是不預習,很少預習,老師布置預習就預習,經常預習問題不能帶有暗示性的語言備選答案要按一個標准分類備選答案之間的距離要大致相等您在上課前,A,不預習B,有時預習C,經常預習例5,晚上,您通常睡覺時間是:A,8點前B,9點前C,10點前D,其它——備選答案應該窮盡避免提出對方產生顧慮或無從回答的問題2,觀察法觀察法的類型自然觀察與實驗室觀察(是否在自然狀態下)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是否在現場)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是否直接參與觀察對象的活動)結構性觀察與非結構觀察(有無明確的觀察目標)例如,托馬斯為了研究6歲兒童的搗亂行為,首先從實際中觀察兒童搗亂行為包括那幾個方面,每個方面又賦予具體的行為表現,將6歲兒童搗亂行為方面確定後,有計劃地在兒童生活中觀察兒童行為表現,記錄收集資料來進行研究.由此可見,觀察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計劃,在自然的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和詳盡的記錄,以收集掌握所要研究的資料,進而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推理,對假設作出嚴密的,合理的科學解釋.玩弄東西,解自己的鞋帶等.做其它事9把頭和身子轉向其它同學,向別人顯示東西.轉方向8發出咯咯聲,撕紙,鼓掌,敲擊書桌.雜訊7哭叫,尖叫,咳嗽,吹口哨.叫嚷6和其它同學講話,喊叫老師,唱歌.說話5搶奪他人東西,破壞其它同學財物.擾亂他人4投擲,推,撞,拍,戳及用東西打其它同學.侵犯他人3跪在椅子上,坐在腳上,橫躺在課上.跪2離開位子,站起來,走動.粗魯行為1行為表現類別序號3,實驗法:教育實驗的特點:實驗環境的自然性,實驗變數的無害性,實驗過程的長期性.三種變數:自變數,因變數,無關變數實驗法成功的關鍵在於無關變數的控制.常見的無關變數:被試的態度因素生長成熟因素測量的安排實驗設計的類型:單組實驗,等組實驗,輪組實驗例如,赫洛克進行過一項成功的教育實驗.他根據假設的構想,把四五年級的106名學生,按照他們第一次測驗成績分成四個組:第一組為受表揚組,第二組為受訓組,第三組為靜聽組,第四組為控制組.這四組學生每天都進行難度相等,訓練時間相同(15分鍾)的加法訓練.對第一組學生,每天練習後都當眾點名表揚,大加鼓勵;對第二組學生,每天練習後教師總是指名批評,加以訓斥;對第三組學生,每天練習後教師既不表揚,也不批評,只是讓他們靜聽別人受表揚或受批評;對第四組學生,讓其單獨練習,他們本人不受表揚或批評,也未見別人受表揚或批評,教師不給予任何評價.通過五天實驗後進行第二次測驗,其結果是,受表揚組成績最好,受批評組次之,靜聽組第三,控制組最差.由此證明了實驗者的理論假設:有評價的教學效果比無評價的教學效果好,表揚激勵的教學效果比批評訓斥的教學效果好.自變數,就是指由實驗者所實施並主動加以操作的實驗因素.自變數又叫實驗變數,它是一種假定的原因變數.上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及表揚,批評等方式,就是自變數.因變數,就是指由於實驗變數的影響而產生的結果.因變數又叫反映變數,它是一種假定的結果變數.上例中,實驗者通過表揚,批評,靜聽與單獨練習,不做評價等方式實驗後,四組學生分別呈現的幾種不同成績的反映,就是因變數.無關變數,就是指可能影響實驗結果而又與實驗目標無關的一切因素.又叫干擾變數.如被試的年齡,性別,智能發展水平,學習動機,性格,意志,情緒,被試的家庭狀況,所在班級的班風,學風,教師的水平與工作責任心,校園文化環境等,都會影響實驗結果,這都屬於無關變數.4,行動研究特徵:從研究目的看,是"為行動而研究"從研究對象看,是"對行動進行研究"一條龍服務: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從研究環境看,是"在行動中研究"從研究人員看,是"行動者進行研究"從研究范圍看,是研究者行動所涉及的范圍從研究的進程看,是邊行動邊調整從研究結果看,是行動的改進,發展學生行動的改進和發展;教師行動的改進和發展行動研究法案例:青浦模式——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他們採取的實踐篩選方法具體包括以下程序⑴總結各種教學經驗,了解本門學科教學以及與它有關的一些學科,如心理學,邏輯學和哲學認識論等的研究成果,然後運用這些經驗和成果,結合施教對象的現狀和要求提出計劃;⑵按預定計劃在授課中實施這些經驗(理論成果將體現在某些經驗中);⑶組織有經驗的老師親臨教學現場(一般不是實驗環境下的現場),對視覺情況進行系統的考察和評價;⑷根據考評結果對原有經驗進行調節——淘汰,發展或優化組合;⑸再計劃,再實施,再考評,多次反復,直至篩選出有效的經驗系統.設想計劃反思觀察行動修訂計劃再行動再反思再觀察行動研究螺旋圖(六)科研課題結題的材料准備1.填寫結題報告書一般來說,結題報告書包括以下基本內容:⑴課題研究的主要人員;⑵課題結題的總結報告;⑶課題研究成果統計.主要是一些能反映研究過程的數據統計,提供給課題結題評委進行評價和核實.2.收集與課題有關的文字和實物材料⑴反映課題進展情況的資料,如課題小結等;⑵學術和實踐活動的記錄;⑶隊伍訓練的成果,如培訓,外出學習等;⑷課題有關改革收益層面的實驗推廣資料;⑸效益情況.包括反映改革前後效益的對比數據,經濟效益的數據;⑹社會反映.包括本課題獲得報刊評介的文章,獲獎情況等;⑺公開發表和獲獎文章的雜志和證書;⑻與課題有關的音像,多媒體課件,立體模型等.申報課題結項程序1.被立項的課題在實施中,要求課題負責人每學期寫出階段小結,(不需要再寄交省市教研室,只是結題時提供)在課題完成時匯編裝訂成一份(列印稿),作結項評審的依據之一.2.課題研究到期,負責人寫出申請結項的報告,填寫課題結項申報書,一式三份.對需延期結項的課題,負責人必須提前半年向省,市課題寫出申請報告.3.課題負責人將本課題的立,結項申報書(一式三份),階段小結匯編,結題總結報告,課題相關成果材料及目錄等,連同課題評審費,交市教研室課題.4.省,市課題組織專家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通訊評審或現場評審方式對課題進行結項驗收.對暫未通過結項的課題,按專家提出的意見予以改進,爭取下一批再繼續申請結項.祝願老師們在教育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㈥ 個人課題計劃怎麼寫
課題研究計劃(或稱開題報告)是有格式要求的。一般包括:課題名稱、選題背景、理由、國內外成果綜述、研究內容、目標、方法、步驟、預期成果等。請參考我設計的下面這個:
1、課題名稱: 關於人工智慧的可行性研究
2、課題的來由: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分工日趨復雜,並且有的工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產生了越來越高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多人的迫切需要從消費水平進入享受水平,人們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二者之間的矛盾導致現有人力無法滿足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急切需要一種更為發達、效率更高的生產工具代替人力進行生產流程,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顯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現代人工作的壓力、緊張和心理疾病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緩解,也才有利於我們和諧社會的構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就是依託計算機技術來開發人工智慧,進入生產、生活領域。
3、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本課題研究通過探討人工智慧的原理明確開發人工智慧的可行性。開發人工智慧將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將有助於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將有助於社會、文化、教育等改革。
4、活動計劃與活動步驟:(含分工,如有可能,最好加上時間安排)
(1)組長負責進行資料收集、查詢、整理,完成人工智慧相關文獻綜述;
(2)兩組員負責通過資料查詢了解人工智慧原理等相關理論知識;
(3)兩組員通過訪談計算機專家了解人工智慧的可行性;
(4)全體組員通過訪談、觀察了解工廠工人工作壓力情況和人們生活狀況,了解人們的需要;
(5)全體組員對查詢和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完成研究。
5、可行性分析:
(1)我們課題組對計算機技術非常感興趣,具有較好的基礎,尤其是人工智慧感興趣;
(2)我們聯繫到了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和科研院所的計算機專家作為指導教師;
(3)人工智慧理論研究成果比較多,對我們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基礎性支撐;
(4)我們收集到了比較多的相關資料和書籍等。
6、小組分工:(參見4)
7、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訪談法、觀察法等。
8、預期成果:論文、研究報告、訪談調查報告
9、表達形式:幻燈展示、實驗模型、口頭匯報
㈦ 課題研究方案設計
中小學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
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318000) 李哉平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學(318000) 沈江天
設計研究方案是為了對課題研究的方向和進程形成清晰的認識,做到心中有數,有事可為,一步一步地走向預期的目標。可以說良好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在中小學課題立項評審中,我們發現許多研究方案概念模糊,陳述混亂,沒有整體規劃,對後繼行動缺少實際的幫助。究其原因,除了不夠重視之外,研究者不清楚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設計思路也是其症結所在。
課題研究的方案盡管形式多樣,但都要回答如下表所示的基本問題。對這些基本問題的回答,就構成了方案的基本要素。
基本問題 構成要素 意圖指向
研究什麼 ⑴課題名稱;⑸變數界定;
⑹研究目的(目標);⑺研究假設;⑻研究內容; 切口
為何研究 ⑵課題的現實背景和意義;
⑶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文獻綜述);⑷研究依據; 緣由
怎麼研究 ⑼研究方法;⑽研究步驟;
⑾資源配置(如人員分工、經費預算等); 程序
條件怎樣 ⑿完成條件;⒁參考文獻; 基礎
預計收獲 ⒀預期成果。 效益
這些要素並不是孤立的,它們彼此聯系而成為一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整體。上表中的序號是課題研究方案展開時各要素的參考排序,也可根據研究需要有所調整。一般地說,課題方案需要體現這樣的思路:清晰梳理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背景清)→在背景分析的基礎上選擇缺乏研究或者尚未完善的領域,提煉出新穎而富有實際意義的主題(主題新)→把主題分解為具體明確的、可操作的研究任務(任務明)→為完成任務制定符合實際條件的操作方法、步驟和手段(道可行)。
一、背景清
⒈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介紹背景與意義,主要是說明課題的來源,闡述為什麼要研究。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⑴本課題與時代發展、社會變革的聯系。這是課題提出的大背景,如果課題的時代特徵不明顯,也可不寫。⑵結合自己當前的教育教學實際,提出實踐中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⑶闡述研究的意義,說明理論價值(如課題的研究能更深刻、更精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能完善、突破或者校正某一教育理論。對於重在實踐研究的課題,也可不寫)和實踐價值(可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模式)。
⒉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綜述的「綜」,即綜合,意思是要「綜合性」地敘述某一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而「述」除了「敘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評述」,即作者自己的見解。綜述時需要理清別人已有的相關研究的材料、方法、觀點、結論、成果、水平、動向等,還要評述相關研究的問題和欠缺。在某一個領域,假如他人的研究已經很先進、很完美,我們只能在別人的後面重復,無法有所充實、完善、糾正、突破和創新,那就沒有再研究的必要。
撰寫綜述時注意:⑴緊扣主題。綜述應與課題直接相關。⑵高度概括。對引文要精心梳理避免繁復。⑶考究原文。慎用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轉述。⑷有所選擇。選擇出自政府、專業機構、有影響、有價值、正式出版的文獻。⑸內容翔實。對相關觀點和成果的敘述要全面客觀,內容精煉而不幹癟,選擇精要而不偏頗。⑹有述有評。引述不可扭曲別人的觀點,但可闡述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問題。
如課題「關於加強對高中生歷史學習中社會實踐活動指導的研究」,其中「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的要點如下:⑴國外研究現狀;⑵國內研究現狀;⑶對樣本學校活動實踐的調查;⑷存在的問題。
上述評述從國外開始,反觀國內,再回歸到研究的學校。在宏大的背景之下,對現狀進行聚焦式的梳理,全面地「綜合」了他人的研究和實踐,在聚焦的過程中發現了「存在的問題」。
⒊研究依據
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的突破與發展,因此尋求已有理論的依據,可以讓研究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順利進展。如要開展學生認知結構一類的課題研究,就需要以認知心理學及相關知識作為理論依據。當然,理論的選擇要有啟發性和針對性,能指導實際操作,對課題研究具有支撐作用,可以引經據典,也可自圓其說,但不要亂貼標簽,不能為理論而理論。
二、主題新
每個課題都應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研究方案應清楚地表達本課題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而主題有無新意,則是課題有無價值的關鍵。所謂新意,就是我們的研究與他人研究的不同之處。我們的研究在領域、方向、假設、角度、方法、對象(如學生的地域特點)、可靠度、精確性等等方面,至少要有所不同。這也正是課題方案需要分析研究的背景、梳理相關成果的原因所在。所以,在表述主題時,要讓方案的讀者看出「背景」和「主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在背景的襯托下看出我們提出的核心問題新在何處。主題的新意鋪展於行文,凝聚於課題的名稱,並在研究目標與假設中辯明方向。
⒈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是對課題研究實質的高度概括,應力求文字簡潔而又能展示課題的面貌,最好能體現研究的對象、范圍、內容和方法,讓人一看就明白研究什麼和怎樣研究。如「初中代數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課題名稱多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慎用疑問句,不用似是而非的辭藻和口號式或結論式的句型。
課題名稱中往往包含「實踐」、「探索」、「研究」等涉及研究方法的詞彙。我們的理解是:含有「實踐」的,則課題多以活動為載體而展開;有「探索」的,則需要研究者有所創新;單寫「研究」的,則課題採用的是思辨性方法,或是多種方法的組合。「××研究」類課題如果採用單一的科研方法,則可在課題名中直接寫明,如「××行動研究」、「對××的調查研究」等。
⒉研究目的(目標)
目的和目標在漢語中幾乎是同義詞,但在課題方案陳述中,兩者還是有些區別。研究目的是對研究結果的概括性預測與期望,是整個研究的歸宿,顯得籠統而抽象(也有人寫成「總目標」)。教育科研要達到預想的目的,通常需要把籠統的目的加以分解,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驗證的具體目標。設計研究目標要注意:⑴統籌兼顧,既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又合乎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研究水平和時間。⑵課題研究目標不等同於教育教學工作目標。課題目標在於探尋未知的教育教學規律,工作目標在於完成具體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的。⑶多個目標要在課題研究目的的統領之下形成體系。有一些綜合性較強的課題,可按各個子課題之間的關系,分解並理出一個多層次的目標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結構。
⒊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根據經驗事實和科學理論,對所研究的問題預先賦予的有待驗證的暫時性答案,是對課題所涉及的主要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設想。對各種教育問題和現象所作的且尚待證明的初步解釋都屬於假設性質。假設在課題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參照的作用。研究的問題以假設的形式表述,就會變得更加明確。中小學教育科研通常要探討的是因果變數之間的關系,相應的假設是關於條件和反應關系的表述。如我們創設了什麼條件,控制了哪些不想研究的因素,採取了哪些教育措施,就可能達到怎樣的預期結果。提出研究假設通常要遵守:⑴不能與已被證實的正確理論或事實相悖;⑵對變數關系的推測要合乎邏輯;⑶應以陳述句的形式簡單、明了地直接表達;⑷能用一定的方法收集數據和事實加以驗證。當然,研究者可根據研究性質決定是否正式提出研究假設,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及單一變數的研究則不一定要預先提出明確的假設。
三、任務明
把主題轉化為明確的任務才具有可操作性。為此,研究方案一般需要寫清如下幾點。
⒈變數界定
變數即變化著的客觀事物。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一個事物的變化可能會引起其它事物的變化。由於教育現象和規律的復雜性和模糊性,變數之間的關系往往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一個課題往往涉及多個變數,對這些變數的理解也可能因人而異。越是富有新意的課題,變數的公共認知度也往往越低。因此,在研究方案中對表現主題的重要變數或者容易誤解的變數,必須給予明確的界定。這樣才能使閱讀者不會誤解,使課題組的成員能形成統一的思路,使研究在確定的范圍內開展,避免不必要的目標變更、方向轉移和范圍的縮放。反之,對研究變數缺乏明確界定,如「挫折教育」與「磨難教育」,「創新精神的培養」與「考試成績的提高」就容易混為一談。
給變數下定義有兩種基本方式。
⑴變數的抽象定義。即對變數的內涵做出說明,可以參照有關辭典、教育理論書籍、課程標准、教材,或國家對教育問題的方針政策、法規守則等對概念進行科學定義。如果變數的含義不通俗,又查不到確切的定義,一般應該迴避,另換別的概念。如果特別需要,也可自己嘗試下定義,這就要求研究者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並大量查閱文獻資料,對相關問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⑵變數的操作定義。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現象和方法對變數做出具體的說明。變數的抽象定義僅停留在概念水平,它不能解決實際研究過程中變數的具體測定或操作問題,因此有時還須將其轉化為操作定義。變數的操作定義雖然可以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但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可操縱的變數是研究中要採取的具體措施和方法,對其下操作定義的目的就是要明確怎麼操作。可測量的變數是研究中要調查的問題和效果,對其下操作定義的目的就是為了實際測量。可選擇的變數一般用在課題表述中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上,對其下操作定義的目的是要明確劃分和正確選擇。
⒉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要回答課題究竟研究什麼的問題,即區分「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問題。基本要求是依據研究目標,把主題展開為具有內在聯系的問題結構並確定重點,提出解決這些重點問題的實施構想,從而把大問題細化為幾個具體而又關聯的便於操作的子問題,用陳述句表述明白。如「高中學困生與非學困生學習習慣的比較研究」的研究內容:⑴調查學困生和非學困生在上課、作業、復習和考試習慣上的不同特點;⑵不同性別的學困生和非學困生學習習慣的比較;⑶不同年級的學困生和非學困生學習習慣的比較;⑷分類調查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生學習習慣不良的因素;⑸提出矯正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的對策。
⒊預期成果
預期成果就是研究正式展開之前希望得到的收獲,包括問題解決的程度、可能產生的效益、成果應達到的水平和表現方式。成果的表現方式是成果的物化形態,如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專著、案例等等,研究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書刊、光碟、網頁、軟體等不同的載體。預先設計成果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是為了使研究者能在研究開始時就著手材料的積累,避免研究結束時才發現有些階段性的成果已經流失。
四、道可行
要圓滿完成課題研究的任務,必須依據一定的客觀條件,選擇切實可行的途徑。
⒈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對怎樣研究的回答,可以理解為原則、策略、程序、工具、方式的綜合表述,重點寫明怎樣實施。如准備如何收集數據,將使用何種技術來分析、處理數據並推導出結論。若是實驗研究,還要說明如何選取自變數、因變數以及控制哪些變數。
研究方法可分為:⑴收集研究數據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對象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對象人為的影響。⑵旨在改變和影響變數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干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
有些研究方案選擇的方法缺乏與研究任務的內在關聯,無法融入具體的研究過程,影響了可行性。孤立地看,方法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聯繫到任務,卻有是否合適的區別。也就是說,同一種方法,對於匹配的任務,就是可行的好方法;對於不匹配的任務,就是不好的方法。因此,研究者要熟悉和理解教育科研的各種基本方法,再從完成任務的需要出發選擇方法。如「中學生學習方法及其指導研究」,若要考察研究現狀和進展,選用文獻法;若要驗證一個假設,可用實驗法;若要了解當前學生學習方法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現實狀況,就用調查法。當然,由於教育現象豐富多彩,問題錯綜復雜,所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種方法的組合。
另外,工具性材料如問卷、觀察記錄表、測驗題等可作為方案的補充。
⒉研究步驟
就是課題研究任務在時間順序上的計劃安排。一般分為准備、實施和總結三階段。如研究過程較長,則實施階段還可再分為幾個小的階段。各階段時間安排一般寫明「×年×月——×年×月」,需留有餘地。
准備階段包括調查和前測、理論學習、制訂研究方案、建立研究機構、確立研究對象等。
實施階段包括研究內容的操作、研究方案的調整完善和過程的管理等。要明確如何將自己設計的研究內容和方法落實於具體教育實踐,從哪個角度切入研究,進行操作。同時要明確如何記載整個研究過程的相關材料。
總結階段包括對材料進行統計分析和加工,尋找規律,提煉研究成果,設計出預期成果的形式,寫出結題報告,發表教育論文等。
⒊資源配置
主要是人員分工、經費預算等。人員分工要符合各成員的水平、能力、崗位和特長,每項工作都要落實到人,明確目標和時限。當然,分工的同時也要注意研討與合作,利用集體的力量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課題還可建立領導小組,下設子課題組並明確負責人,必要時聘請課題研究顧問。經費預算主要是指計劃申請或自籌的經費數額以及經費支出的具體科目預算和年度預算。
在制定研究方案時,應讓課題組的所有成員都參與考慮、討論,就研究方案的各個方面充分發表意見。這一方面可以使方案更為周詳,另一方面可以使課題組成員在這一過程中更為明確研究的設想和各人的任務,為研究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⒋完成條件
主要介紹物質條件、人力資源和前期成果等。物質條件包括圖書資料、研究設備等。人力資源如核心人員的研究經驗和能力,課題組人員的工作崗位、學術優勢、年齡和專業的結構。前期成果主要指本課題組已取得的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
⒌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研究者的視野與底蘊。因背景分析時已有文獻綜述,故是否要在研究方案後面列出參考文獻,可視具體情形而定。
總之,設計課題方案應仔細分析上述各個方面,理清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並綜合為一個具有內在結構的整體。其思維導圖大體如圖所示。
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參考
作者:佚名 文件來源:不詳 點擊數:334 更新時間:2009-10-20
一、什麼是課題研究方案設計
教育科研課題方案設計,是指研究人員為完成研究任務而進行的總體謀劃工作。它包括課題研究所必須的人、財、物、信息等,必須按研究的內容、要求和客觀實際的可能性構成為一個包含時間序列、人員活動序列、信息傳遞序列等方面綜合相關的合理系統。
課題方案不是研究的終結,而僅是開始的謀劃,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故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的,要隨著研究的進展而更改,包括預期之外的新發現、新設想,我們應當允許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根據發展的需要對原有方案進行調整。我們既要反對無計劃的盲目行為,也要反對消極地僵化地按計劃方案一走到底。
二、課題研究方案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必須考慮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一般要求可歸納為六個方面:(1)課題依據與意義;(2)研究目標與范疇;(3)研究任務(實驗內容)(4)研究方法與步驟;(5)課題成果形式與構成;(6)課題研究保證措施。現簡要分述如下:
(一)課題依據與意義
課題依據包括課題形成的理論或實踐上的依據。這常體現在:研究方案的「問題提出」部分中對課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具體情況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確了這些,才能真正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這是制定課題方案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課題的實踐依據,其核心問題是認真思考和分析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是否反映了現實教育實踐、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對現在、將來的指導意義的問題。倘對實踐的反映越深刻,越迅速,課題的實踐依據越充分,其指導意義就越大,價值也就越高。
(二)課題目標與范疇
1、研究目標
課題研究目標是研究者根據課題依據所收集到的有限資料和事實,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對要探索、解決的問題進行綜合性思考後,所提出的一個研究目標。
2、課題研究范疇。課題研究范疇是指研究類型、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等方面的界定。當課題目標確定之後,相應地就要投入到某種范疇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類型、對象、范圍的界定;否則在研究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目標的變更或方向的轉移,也容易產生研究范圍的擴大或縮小。這樣,才能使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各得其所,不致雷同或偏離研究主題。
(三)研究任務(實驗內容)
在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范疇的基礎上,確立在研究范疇內,圍繞研究目標所要完成的任務。通常包括理論的探究、教師、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確立等內容。要找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並預測出將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便於在實驗過程中有的放矢。
(四)研究方法與步驟
1、課題研究的方法。
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學教育科研較多採用行動研究法。其研究的步驟主要包括:(1)發現問題(觀察、思考、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鑒定問題(選定研究主題);(3)文獻探討(深入探討有關文獻);(4)擬訂計劃(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隨意性);(5)設立假設(將要採取的行動和對行動結果的預測);(6)收集資料(常用觀察法、問卷法;調查法、測驗、實驗法);(7)實施行動(根據假設,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收集資料或數據,不斷對計劃內容加以改進);(8)評價結果(將實驗數據轉為有意義的統計量數,供評價實驗效果的預測之用)。
2、課題研究步驟。
在考慮課題主要研究方法的同時,要把課題研究的步驟(包括時間和進度安排)等問題的計劃也反映到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中。
如果把整個課題研究分為前、中、後三期的話,那麼,前期研究的主要內容為:(1)選擇課題和陳述假設;(2)制訂研究方案。中期研究的主要內容為:(3)實施研究,搜集資料;(4)整理和分析資料。後期研究主要內容為:(5)解釋結果。
(五)課題成果形式與構成
1、課題成果的形式。不同類型的課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就決定了科研成果的不同形式。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大致可分兩類:一是研究報告,二是學術論文。
如細分,一般有五種表現形式:
(1)先進教育經驗總結。
(2)教育調查報告。
(3)教育實驗報告。
(4)理論概括性的學術論文。
(5)其它一些表現形式。如多媒體課件製作,編寫實驗練習冊等。
2、研究成果的構成。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經過選擇課題(陳述假設),制定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收集資料;加工、整理資料等一系列研究步驟後,對某些教育問題的一些新看法、新觀點、新知識、新方法、新產物。一般來說,一項完整的成果大致上都有如下這些內容構成。
(1)准確地闡述研究目的、意義和范圍;
(2)說明該課題必要的研究歷史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失敗教訓);
(3)研究工作的對象、時間、地點、大致階段、步驟等概況;
(4)說明研究方法、程序、手段等;
(5)闡釋研究結果和得出結論;
(6)研究問題的討論;
(7)參考資料與文獻。
由此可見,組成完整的研究成果中的任何一點內容都在方案設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體現方案設計中的課題依據、研究目標、范疇、方法、步驟及保證措施等決定著課題研究成敗的因素。這表明,方案設計藍圖的水準決定了成果的優劣。
(六)課題研究的保證措施
l、在組織上,要重視做好課題組成員的選拔和優化組合,保障科學充足的時間保證。
2、在經費上,應該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教育科研的開展,必需一定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因此,要認真做好經費的預算。一方面,要注意厲行節約,讓每一分錢都轉化為研究效益。另方面,在方案設計階段,就應主動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資助和支持。
㈧ 如何寫課題申報中的課題進度
課題研究計劃進度表 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1.從2002年3月——2002年9月為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 (1)2002年3月——由區電教館組織子課題組的課題負責人進行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現狀分析,軟體、硬體資源分析,確立課題。 (2)2002年4月——撰寫課題開題報告;搜集學慣用資料。 (3)2002年5、6月——學校組織研究人員、實驗教師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教育相整合的進程》、《信息技術與教育整合的層次》,上網查詢有關知識,參加市電教館組織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專家講座6場報告,學習黃榮懷教授關於「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報告。通過學習,武裝了參與課題研究的實驗教師的頭腦,提高了進行實驗重要性的理論認識,調動教師參與本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4)2002年7月——實驗教師自己學習有關研究方法、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查找有關整合資料,學習別人經驗。 (5)2002年8月——組織參加本課題研究的教師根據調研結果制定較為具體規范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從2002年9月——2003年12月為課題的實施階段 (1)2002年9月——根據前半年的工作情況,確立重點研究科目和重點研究人員;明確分工;確立以「教師演示型」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的網路教學」為輔的整合途徑來研究「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結構模式」;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課、聽課、評課形式進行研討,邊研究邊調查邊總結。 (2)2002年10、11、12月——實驗教師研究、做課、總結。 (3)2003年1月——個人匯報實驗研究情況,總結半年的經驗教訓,布置撰寫階段總結和論文的任務。 (4)2003年2月——撰寫階段總結和論文。 (5)2003年3、4、5、6月實驗教師做課、研究
㈨ 課題研究計劃怎麼寫
課題研究計劃(或稱開題報告)是有格式要求的。一般包括:課題名稱、選題背景、理由、國內外成果綜述、研究內容、目標、方法、步驟、預期成果等。請參考我設計的下面這個:
1、課題名稱: 關於人工智慧的可行性研究
2、課題的來由: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分工日趨復雜,並且有的工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產生了越來越高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多人的迫切需要從消費水平進入享受水平,人們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二者之間的矛盾導致現有人力無法滿足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急切需要一種更為發達、效率更高的生產工具代替人力進行生產流程,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顯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現代人工作的壓力、緊張和心理疾病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緩解,也才有利於我們和諧社會的構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就是依託計算機技術來開發人工智慧,進入生產、生活領域。
3、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本課題研究通過探討人工智慧的原理明確開發人工智慧的可行性。開發人工智慧將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將有助於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將有助於社會、文化、教育等改革。
4、活動計劃與活動步驟:(含分工,如有可能,最好加上時間安排)
(1)組長負責進行資料收集、查詢、整理,完成人工智慧相關文獻綜述;
(2)兩組員負責通過資料查詢了解人工智慧原理等相關理論知識;
(3)兩組員通過訪談計算機專家了解人工智慧的可行性;
(4)全體組員通過訪談、觀察了解工廠工人工作壓力情況和人們生活狀況,了解人們的需要;
(5)全體組員對查詢和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完成研究。
5、可行性分析:
(1)我們課題組對計算機技術非常感興趣,具有較好的基礎,尤其是人工智慧感興趣;
(2)我們聯繫到了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和科研院所的計算機專家作為指導教師;
(3)人工智慧理論研究成果比較多,對我們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基礎性支撐;
(4)我們收集到了比較多的相關資料和書籍等。
6、小組分工:(參見4)
7、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訪談法、觀察法等。
8、預期成果:論文、研究報告、訪談調查報告
9、表達形式:幻燈展示、實驗模型、口頭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