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食安
⑴ 如何科學合理設置食品安全省創建標准
食品安全是國計民生之本,社會和諧之基。為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中央及省有關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精神和宜昌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意見》(宜府發〔2012〕2號)要求,針對我市實際,就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創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提出如下意見。
一、創建工作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圍繞「兩個率先」目標,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政府監管職能,創新食品安全工作思路,強化食品安全工作措施,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創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切實保證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創建目標。通過扎實推進食品安全各項工作,使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明顯增強,食品標准化生產和規范化加工體系逐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確保不出現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到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監管覆蓋率達到100%;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達到95%;群眾對食品安全滿意率達到85%以上。全市形成「安全生產、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的食品安全格局,基本建成食品安全放心城市。
(三)工作原則
——統籌聯動。堅持全市統籌、分級負責、部門指導、多方聯動,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
——依法監管。全面落實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保證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依法依規、有序推進,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源頭治理。堅持預防為主,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力爭把食品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屬地管理。堅持地方政府對本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統一領導,實行分級管理、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全面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制。
——專群結合。把專業執法部門監管與社會公眾監督有機結合,動員全社會關心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形成專群結合、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完善創新。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體制機制,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思路和方法,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構建標准化農產品生產體系
(四)推進農產品示範基地建設
認真組織落實《宜都市農產品標准化示範基地創建活動實施方案》,重點開展蔬菜、畜禽、水產品標准示範基地創建。到2015年,全市創建蔬菜標准園5個、畜禽標准化養殖示範基地15個、水產品標准養殖基地4個,三類農產品基本實現無公害生產,農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大力實施種子、沃土、植保、高產創建等四大工程,穩步提高糧油綜合生產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到2015年,建成6萬畝優質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13萬畝優質雙低油菜產業帶、8萬畝高產加工型脫毒馬鈴薯繁育和生產基地。加快建設中國一流的柑橘主產區,開展標准果園建設。到2015年,全市柑橘總面積達到35萬畝,每年規劃建設標准果園1.5萬畝,到2015年標准果園建設累計達到18萬畝以上。重點打造名優綠茶、紅茶、特種茶三大專業生產基地,加快茶園機械化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到2015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標准茶園種植面積達到5.5萬畝。
(五)加大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監管和動植物疫病監控力度
建立健全農產品產地准出和市場准入制度,督促重點農產品生產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規范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對基地生產的產品進行自檢,做到產地准出;督促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建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推行市場准入;引導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行貼牌上市,做到產品質量責任可追溯。
三、健全規范化食品加工體系
(六)嚴格食品生產企業規范化管理
實行巡查、回訪、年審、強制檢驗等措施,建立企業全備案、產品全登記、檢驗全記錄的監管機制。以QS認證為切入點,督促企業全面落實食品規范化加工的各項制度,嚴把食品標准審查關、原材料進貨關、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關、產品出廠檢驗關、產品銷售服務關,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切實強化對全市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企業的監管,做到食品添加劑100%備案監管。
(七)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監管
摸清底數,建立檔案,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嚴格落實企業責任。按照「分類管理、限制銷售」的原則,嚴格限定銷售區域,加大監管力度,增加檢查頻次。積極推行豆腐、面條加工企業和餐具集中消毒企業兼並聯合重組,不斷向標准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堅決取締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黑窩點。
(八)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監管
嚴格許可行為,規范經營資格,把好食品質量准入和進貨關。健全食品流通追溯制度,強化市場日常監管,實行全程適時監管。完善質量動態監測,對糧油、乳製品、兒童食品、熟肉製品、酒類、調味品等消費大的重點品種,加大抽檢頻次,組織風險監測,開展隱患排查,落實整改措施,把食品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建設科學化檢驗檢測體系
(九)提高檢驗檢測的科學性
按照「統一下達計劃、統一安排經費、統一發布信息」的要求,由食安辦組織專家對監管部門上報的檢驗檢測計劃進行論證,強化薄弱環節檢測,減少重復檢測,提高檢測科學性。到2015年,全市食品抽檢品種、企業和地域覆蓋率均達到100%。
(十)加強檢驗檢測網路建設
整合資源,提高檢驗檢測能力。推進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專業檢驗檢測室建設,提高專業檢驗檢測能力。加強便捷式檢驗檢測站(箱)建設,提高監管部門現場控制水平和快速檢驗檢測能力。採取「以錢養事」的方式,在較大型農產品批發(集貿)市場設立快速檢驗檢測室,提高直接服務社會公眾的能力。加快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鼓勵社會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建立和發展。到2015年,全市形成符合國家、行業標准要求、檢驗檢測總體能力基本滿足日常檢測工作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網路。
(十一)落實企業自檢制度
採取投資抵免、加速折舊、特定準備金和財政補貼等多種激勵手段,鼓勵企業加大自檢投資力度,提高自檢能力。建立健全企業自檢年度考核和公示制度,加大對企業自檢的監管力度和違法懲處力度。到2015年,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農副業生產基地以及較大型批發市場、城鄉集貿市場、超市等經營單位,全部建有食品安全自檢機構,上架銷售的食品都佩帶《檢驗合格證》等安全「身份證」。
五、強化專群結合防控體系
(十二)大力推行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
加強食品「三網」(食品監督網、供應網、信息網)基礎建設,全面建立食品安全社會化、精細化、信息化監管體系,及時發現和快速處理食品安全問題。食品監管執法人員與網格員(協管員、信息員)等社會監督人員實行工作對接,提高日常監管效能。合理劃分監管單元,把監管責任落實到部門執法人員和網格員,落實到每一個市場主體,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把傳統監管方法與現代監管手段有機結合,充分運用網路等現代技術,實行信息共聯互享。
(十三)著力提高食品安全溯源水平
全領域落實食品及其原輔材料購進索證索票制度,加快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生豬產品溯源系統和生豬無害化處理監控系統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興建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真正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十四)加大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打擊力度
加大食品安全執法力度,定期開展安全大檢查、隱患大排查和問題大整改活動。突出重點領域和區域,突出特殊時期和高風險品種,開展專項整治。建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制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對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案件,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
六、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
(十五)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各監管部門要完善信用信息徵集、披露、使用制度,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實行信用分級,做到更新及時、覆蓋全面。
(十六)建立食品安全獎懲制度
在國家食品儲備、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公共服務、項目核准、技術改造、融資授信、資金扶持、信用擔保、社會宣傳等方面參考使用企業信用信息及評價結果,對誠信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對失信企業予以懲戒。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被吊銷食品生產、流通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5年內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十七)加強企業和行業自律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要把食品產業作為道德產業,依法生產經營食品,增強企業和員工的誠信意識,形成有效的企業自律機制。食品行業協會要制定和完善行規行約,在行業內開展誠信宣言、公約、自查互查等自律活動,全面發揮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規范、引導、督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
(十八)開展食品安全示範創建
扎實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市、放心鄉(鎮)、放心村(社區)、放心企業「四級聯創」,建設一批工作創先爭優、保障水平較高、風險有效控制、群眾消費放心的示範單位。力爭到2015年,全市70%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80%的村(社區)、90%的鄉(鎮)達到示範創建標准。
七、建立應急處置體系
(十九)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把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制定年度抽檢計劃,開展食品化學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患監測和風險評估,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對潛在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早解決,提高主動發現、事前干預的防範能力。
(二十)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各有關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在向市政府報告的同時,向上級業務指導部門和市食安辦報告。
(二十一)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完善市、鄉(鎮)人民政府政府、陸城街道處、松宜礦區管委會及各監管部門食品安全應急處置預案,組建應急處置專家庫和應急救治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應急管理培訓和應急預案演練,落實應急物資保障。
八、嚴密工作責任體系
(二十二)強化政府領導責任
市政府對全市食品安全負總責,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綜合目標責任考核的范疇,落實工作責任。加強聯合執法和日常監管,確保轄區內無生產加工有毒有害食品窩點,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最大限度地保障群眾飲食安全。
(二十三)強化各部門監管責任
各監管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規定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認真履行監管職責,科學分工,密切配合,主動作為,確保實現無縫對接,消除監管盲區。
(二十四)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法定代表人(業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以下職責: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責任制;組織制定並落實食品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負責提供必要的條件,保證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獨立履行職責,督促落實食品安全關鍵人員及崗位職責;組織制定並實施食品安全事故預案,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積極、主動、有效地開展事故處置、賠償和善後工作。
(二十五)強化責任考核
各鄉(鎮)人民政府、陸城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管委會和各監管部門主要領導是食品安全主要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把食品安全納入政府及部門年度綜合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考核情況,對大要案查處、事故處置的有功人員,以及為食品安全做出積極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彰。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因監管失位、缺位或不作為、亂作為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要嚴格問責;對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失職、瀆職行為,依法依紀追究責任,涉嫌瀆職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和直接監管的部門實行「一票否決」。
九、落實工作保障體系
(二十六)加強組織領導
各鄉(鎮)人民政府、陸城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管委會都要成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委員會,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要將食品安全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食品產業發展和社會管理創新總體布局,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落實。要把食品安全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解決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十七)加大經費投入
各鄉(鎮)人民政府、陸城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管委會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重點加大對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優質放心食品基地建設、專項整治和人員培訓的投入力度,保證工作需要。
(二十八)夯實基層基礎
建立健全市、鄉(鎮)人民政府、陸城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管委會二級執法機構和隊伍,實現監管重心和責任下移。到2015年,所有鄉(鎮)人民政府、陸城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管委會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或辦公室,配備食品安全工作人員,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工作。鄉(鎮)人民政府、陸城街道辦事處、松宜礦區管委會配齊協管員,村(社區)配備信息員(網格員),落實工作責任。健全農村「紅白理事會」,加強農村「土廚師」培訓和農村聚餐備案管理。
(二十九)加強宣傳教育
制訂《宜都市2011-2015年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規劃》,把食品安全納入中心學習組學習、公務員培訓和「六五」普法內容。制定並落實年度宣傳培訓方案,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宣傳月」「五進」(即: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等活動,通過電視、網站、宣傳欄、印發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各監管部門要建立食品生產經營關鍵崗位人員年度培訓制度,並實行資格管理。到2015年,社會公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法律法規普及率分別要達到90%以上,企業關鍵崗位人員培訓合格率達到100%以上。
啟航軟體認為,食品安全的創建離不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只有構建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統,才能重拾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重新促進經濟消費。啟航軟體擁有十多年的軟體研發經驗,已研發出食品溯源監管系統、農產品溯源監管系統、食品安全應急指揮中心系統、電商平台、ERP、進銷存等,
⑵ 科學發展與食品安全的問題
http://wenku..com/view/c7c8121a964bcf84b9d57b8d.html
⑶ 食品安全工作實行怎樣的科學 嚴格的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預抄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式控制制、社會共治,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條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式控制制、社會共治,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3)科學食安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條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職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加強食品檢驗工作,依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當落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本企業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對其培訓和考核。經考核不具備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崗。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隨機進行監督抽查考核並公布考核情況。監督抽查考核不得收取費用。
⑷ 學食品科學工程好還是食品安全好麻煩詳細解釋下。謝謝
都不好,食品類好就業,但拿不到高工資,與同學歷的其他專業(機械、汽車、電力、會計、金融等等)比,工資要低很多
⑸ 食品安全與日常飲食是自然科學類嗎
是的!自然科學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自然科學類專業包含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生物。而社會科學包括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 藝術類 、歷史學類、管理學類、政治學類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新聞傳播學類、社會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等多個學科的所有專業。
所以,很明顯食品安全與日常飲食是自然科學類,因為要研究食品有沒有細菌、有沒有污染,要用到生化檢測。
⑹ 食品科學與工程和食品安全與質量的區別,哪個就業更好@
這個主要看個人興趣。食品科學與工程更多專研的是對食品的科學研究,學術性較強,需要有更多的耐心。食品安全與質量主要看對食品的安全和質量的把控,學術性沒有那麼強。食品安全與質量用人單位會比較多,經驗積累也快。但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就業一般就是研究所了,范圍不是很大的,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