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地球科學特徵

地球科學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3-29 07:43:50

❶ 簡述地理科學的性質特點和研究核心

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
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層,且該表層具有圈層結構特徵;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環境與人類活動關系的一門學問;地理學是認識地球表層環境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認識、利用地球表層環境並與之和諧共處的指針。

❷ 地學研究的特點

地質學(以下簡稱地學)是研究地球形成與演化的科學,它包括對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表面特徵、地球發展歷史中的各種地質作用和曾經生活於其上的生命形式及演變等的研究(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1983)。根據不同的研究任務和對象,形成許多分支學科。不同分支學科,都是通過對不同地質現象的觀察分析,以查明其本質屬性,並追溯其形成演化過程和產生的原因,總結有關規律,為人類生存和持續發展服務。

地學研究內容是地質現象(即由地質客體及其之間的關系所表現)的特徵、內涵和本質。地質客體(即指地質觀察研究尺度內的任何體積礦物或岩石體,及其他能被觀察的物體)是觀察研究的直接對象,它們都是在地球形成演變過程中留下的「自然遺跡」。由於地球形成演變的長期性(大約46億a)與不可逆性,地質作用的復雜性和不均衡性,觀察者與觀察條件的差異性和局限性,從總體來看,這些「遺跡」都是不完整的和殘缺的,只能算是「殘跡」(賀自愛,1998)。這些「殘跡」是不能復原的,在現有科學技術條件下,一般也不可能通過直接實驗和模擬,再造其形成過程並加以檢驗。因此,由這些「殘跡」所反映的地質現象的本質與規律,只能由觀察者通過觀察研究作出解釋和判斷,必然存在「瞎子摸象」,難以認識全貌的困難。

地質現象是地球形成演化過程中由各種地質作用或相互作用產生的。從本質來說,「運動是物質存在的形式」,沒有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規律又是「宇宙運動中本質的反映」。可以說地質現象,是由物質運動在時間和空間四維中的體現,也是物質在化學的、物理的基本原理制約下相互運動和作用的結果。如岩漿岩的形成,是岩漿作用或火山作用的產物,但又是幔源、殼源及殼幔物質相互運動交換的結果;沉積岩的形成,是在盆地水體及其他陸地中,主要由陸源物質再分配、再沉積的結果;變質岩的形成,是不同類型的原岩,在地球內力(溫度、壓力等)及流體作用下,加以改造的結果;而構造變形和構造岩的形成,是構造運動對岩石分布產狀,結構構造等的破壞和再改造的結果。因此,認識地質現象的本質屬性,不僅要對地質作用的性質及發生演變過程進行探索研究,而且要充分運用物理、化學等原理進行思索和論證,「自然界的一切,都服從於基本的物理、數學原理」(張炳熹,1996)。這一點,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

鑒於地學研究對象的特點,雖然人們在長期生產活動中,通過對地質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出很多規律性認識,形成一些重要地學理論,促進了地球科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從總體來說,地學研究仍處於探索階段。可以說:沒有對地球與天體形成演化的科學探索,沒有對地球深部和各圈層物質運動形式的全面掌握,沒有對制約這些運動產生的物理的、化學的原理深刻理解,沒有對全球地質現象的分析綜合,沒有對客觀地質現象分析的正確科學思維方法,任何關於地球形成演化、大陸與海洋的形成,以及各種地質作用發生和演變過程,都是一種假設或推論,難以作出全面客觀的解釋。縱觀歷史知名地質學家提出的一些地學理論,可以看出這些理論皆受到當時的科學水平、思維方法的制約,以及研究范圍、觀察手段、技術條件等的限制。從中可看出,對觀察的地質現象解釋,地質客體的認識,地質規律的闡明,假設或理論的形成等,都有正確的一面和未被認識,或被歪曲的一面。如地學理論中的「水成論」與「火成論」,「漸變論」與「災變論」,「固定論」與「活動論」,以及地殼運動中的「垂直論」與「水平論」等等,就是很好的說明。在地學研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大陸與海洋的產生,山脈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曾使很多地質學家終生為此探索,但仍有不能認為是確認的問題;提出的各種學說,有些須完善,有些仍還只是假說。

由「大陸漂移」到「海底擴張」發展形成的板塊構造學說,雖然對地學理論的發展,全球構造的闡明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被譽為是一場「地學革命」,但仍處於「假說」階段。仍有不能被解釋的現象,或它為一些新的事實所困惑。假說仍需要發展和完善,或為新的假說所取代。那種把「板塊構造」學說看成是地學理論中惟一正確的科學理論體系,能解釋一切地質現象,凡是不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地學研究不支持,凡是不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地質現象不承認,這將不利於「板塊構造學說」的自身開拓與發展。近十年來,與板塊構造學說相悖的事實不斷被發現。對此,美國Texas工業大學1992年出版的《全球大地構造新概念》一書作了全面反映。除了在板塊構造學說中,關於地幔對流驅動力機制、古地磁資料運用、歐拉極旋轉、地質時期地球半徑不變等概念存有很大爭議外;新發現的事實有與大洋中脊平行,長達數千公里的斷層、斷裂、裂隙帶,其運動方向不是垂直於洋脊而是平行洋脊運動。洋底年齡也不像板塊構造描述的那樣從洋中脊頂部向兩側系統地增加。如在太平洋底,於北緯20°與東經150°交匯處,向東南,由侏羅紀依次漸變為漸新世。太平洋西北部基底為覆蓋有年輕沉積物的前寒武紀地盾。在瀕臨日本的太平洋中有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古陸。在大西洋中脊有許多元古宙和古生代岩層,如北緯450的鮑爾德山,在長約13km、寬5km、高3km范圍內,全由16.90億~15.50億a花崗岩(且又被7.85億a鎂鐵質岩牆侵入)構成。在大西洋中脊處查明有數百個這類花崗岩產地。印度古大陸不存在獨有的生物群,而澳大利亞大陸在生物方面卻有獨特的特徵,兩者有明顯的區別,表明印度古大陸並不是由澳大利亞大陸分裂漂移而來。古生代及中生代陸生植物、四足類及海生動物群的分布型式,支持大陸和地極相對穩定的聯合大陸假說。特別是「板塊構造」登陸後,又遇到陸內造山的許多難題。對此,國內外很多學者提出了質疑:如Meyerhoff A A等,根據大量的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提出了在地球收縮體制下新的「顫動構造說」;Owen H G(1992)則用地球的緩慢膨脹解釋了大陸分裂和海底擴張,以及聯合古陸的解體;楊槐(1993)用思辨的形式,對板塊構造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全面批駁,根據地球高密態起源與「態變」演化,地球非球對稱膨脹,非球對稱三維運動等論點,對板塊構造理論所依據的資料及新發現的現象,進行了新的全面解釋;此外,劉粵等(1995)提出了能量補償論;吳珍漢(1995,1997)提出了旋轉地球動力學;池順良等(1996)提出了海陸起源的內波假說;楊志華提出的抽拉構造(1992)和動力學新理論(2001)等等。上述這些認識,並沒有改變當前地學研究中用板塊構造理論為指導的一統局面。面對中國如此復雜的大陸構造,一些重大地學研究項目的結論,也只是對板塊構造學說進行修補和完善。近年來,大別山區及蘇魯地區,柴達木盆地北緣、阿爾金山、天山等地,相繼發現含柯石英的超高壓榴輝岩,這似乎為「板塊碰撞—深俯沖作用」提供了重要地質依據,給板塊構造登陸後遇到的難題求解找到了答案,作者將對此作出與其不同的解釋。作者依據大別山及鄰區地質構造特徵,闡明陸內造山與變質、變形過程,及其形成過程中與深部地幔差速環流的聯系。

❸ 科學特徵是什麼

科學的三大特徵:

  • 客觀性:科學研究和論述必須是遵從專客觀實屬際的;

  • 驗證性:科學研究的結論必須是可驗證的;

  • 系統性:科學研究和科學理論必須是系統的、完整的。

  • 科學是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運用知識的主體本身。

❹ 如何理解地球科學研究對象的特點與研究方法之間的關系

都很科研,有對象直接關系,這主要是兩個鍾之間,雖然一些不要正好正常的一些乳汁這些的關系

❺ 地球科學和地理學有什麼不同

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對象的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j以及新的交叉學科(地球系統科學、地球信息科學)等分支學科.
地球科學是一個大題目,縱橫幾萬里,上下數億年,幾乎輻射到自然科學的其他各個領域.對地球的認識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歷史、文化乃至這個世界文明的進展,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與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❻ 地球科學(Earth Science)和地理學(Geography)有什麼不同

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對象的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j以及新的交叉學科(地球系統科學、地球信息科學)等分支學科。
地球科學是一個大題目,縱橫幾萬里,上下數億年,幾乎輻射到自然科學的其他各個領域。對地球的認識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歷史、文化乃至這個世界文明的進展,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與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地球是人類的家,人類一直都十分關心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面的狀況,從而萌生出各種地理概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一門研究自然界和人與自然界關系的科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簡單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❼ 地球的基本特徵

太陽輻射
集中分布於地表,太陽能的轉化亦主要在地表進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高空大氣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陽輻射,而大部分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後,只能穿透很小的厚度。因此太陽輻射主要在地表發生轉化,並對地表的幾乎所有自然過程起作用。
地球表層
是一個遠離平衡狀態的有序
開放系統
。正是太陽輻射的輸入和輸出平衡對於維持系統的有序性起著主要作用。
固態、液態、氣態物質同時並存於地表,使海洋表面成為液-氣界面,海底成為液-固界面,陸地表面成為氣-固界面,而
海岸帶
成為三
相界面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各界面的物質相互滲透,三相物質相互轉化,形成多種多樣的膠體物質和溶液系統。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發展形成的物質和現象,如生物、
風化殼

土壤層

粘土礦物

沉積岩
、各種
地貌形態
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些表成物質乃是地球表層這一有序系統的
負熵
增長表現。
相互滲透的地表各
圈層
間,進行著復雜的物質、能量交換和循環,如水循環、
地質循環

化學物質循環
等,並且在交換和循環中伴隨著
信息傳輸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地表物質、
能量轉化
過程的發展強度及速度都遠比地球其他各處大,表現形式也更復雜多樣。
地球表面存在著復雜的內部分異。誠然,分異過程在高空和地球內部也都存在,但分異程度遠不及地表強烈。地球表面的
地域分異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表現。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分異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等級的
自然綜合體
即自然區域。
地球表面是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環境,盡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有可能
潛入深海
或上升至宇宙空間,但地表仍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