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幼兒園區域活動課題

幼兒園區域活動課題

發布時間: 2021-03-28 16:44:37

⑴ 幼兒園區域活動小課題有哪些內容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國著名教育 家陳鶴琴 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皮亞傑認知理論也認為:「幼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發展起來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 今天的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游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於是區域活動便在幼兒園廣泛地開展起來,並獲得幼兒教師及孩子們的喜愛

⑵ 幼兒園區域活動課題草地上有什麼

一般有語言區、數學區、科學區、美工區、音樂區、益智區、角色游戲區、木工區、建構區、閱讀區等;

活動區的種類、大小要依據實際空間、幼兒人數、年齡段等條件進行設置。每個活動區應有劃定的范圍、規定的人數及活動的規則;

活動區材料的擺放應是開放式的,能供幼兒自由選擇和取放;

活動區材料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發展需要以及活動的內容進行投放,應具有啟發性、針對性、操作性;

注意動、靜不同區域的合理分隔,軟硬環境的搭配,盡量避免相互干擾;

活動區應根據活動的需要靈活地創設與調整。若幼兒園環境與條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區多功能,分時段輪流開放。或用可移動的材料櫃,隨機創設。天氣晴朗時也可把一些活動區移到戶外去;

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及時創設反映科學技術最新發展的、開發智能的游戲以及適合兒童能力發展的有益區域;

有利於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開發幼兒自身的潛力,尊重幼兒自己建構的想法;

一些活動區應體現活動形式的競爭性

⑶ 如何實施大班區域活動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區域活動是指教師給幼兒提供一定的場地、空間、材料、玩具,讓幼兒通過擺弄、拼插、製作等活動,獲得知識、發展技能的活動。
環境創設是指以幼兒發展為目的,在幼兒、教師、家長共同參與下對幼兒的活動環境通過設計、改造、影響、美化,給幼兒提供一個有利於發展的活動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
國內外在區域活動中環境創設研究中形成共識:
1、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教師提供材料,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2、教師在活動中是引領者、合作者,給幼兒提供一切機會,讓幼兒充分發展。
3、教師在布置區域活動時,讓家長積極參與,家園共育。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或子課題設計)與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區域活動下的環境創設,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2.通過區域教育活動下的環境創設,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理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3.有效利用家長資源,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可以互動的生活和學習空間,提升家長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達到家園同步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內容
本課題從幼兒園區域活動下物質環境的創設方面出發,提出三個具體需要研究的子課題問題: 一是如何創設不同年齡階段的區域活動;二是如何在區域活動時搞好環境創設;三是幼兒園區域活動下的環境創設中,如何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課題組將圍繞這三個問題,有效探索主題活動下環境創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解決教師在環境創設中的理念問題和實踐問題。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研究的思路:通過園長、教研員、各班專任教師(爭取人人參與)在一起研究、探討、總結,以及請專家定期來園指導,既注重實際工作,又搞好理論提升。
研究的過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4年8---2014年9月)課題准備階段
1、選定課題,成立課題組。
2、分工明確,通過查閱資料,確定研究內容及目標。
3、撰寫申請報告,制定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14年10---2015年9月)課題實施階段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各成員的研究任務。
2、組織教師學習國內、國外幼兒園先進經驗,總結自己幼兒園取得的成績。
3、各位教師帶著自己的研究任務,在實踐中探索自己班級內區域活動中怎樣創設環境。
4、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在一起探討、研究,寫總結、反思。
5、定期召開課題研究會議,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實踐等解決問題。確保課題順利開展進行。
6、總結研究經驗,寫出階段性研究論文
第三階段(2015年9---2015年12月)總結階段
1、撰寫研究報告、結題報告。
2、整理資料,收集論文、案例等材料。
研究方法:1、調查法 2、行動研究法 3、文獻
五、主要觀點與可能的創新之處
主要觀點:
以幼兒為主體,創設幼兒感興趣的區域活動中的環境。
創新之處:
1、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創設什麼樣的環境。
2、幼兒、家長共同參與區域活動中的環境創設,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便於在家給幼兒提供適宜的環境。
六、預期研究成果:
1、論文撰寫:①在區域活動中小、中、大班怎樣創設環境
②家長怎樣參與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創設環境
③幼兒在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中怎樣體現主體性
2、區域環境布置圖片集
3、區域環境布置製作光碟一碟
七、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課題負責人,白潔,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幼兒園一級教師,熱愛幼兒園工作,具有繪畫特長,工作積極上進,多次發表論文,負責園里教科研工作。還聘請市、縣、鎮里負責教研的領導來園定期指導工作。另外,參加研究的單位均為市優質園以上的等級,都是教研骨幹力量,均為大專或本科學歷,對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有能力進行科研工作,保證課題研究的人力、物力及經費的投入。
每兩周一次做本課題的探討、研究工作,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⑷ 如何高效的組織區角活動課題研究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什麼要開展區域活動。因為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
它是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
區域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滿足了幼兒活動和游戲的需要。
《規程》與《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在完成每天的集體教學外,區域游戲是必來可少的,有效組織區域活動可以為孩子們提供了協商、合作的機會,有利於孩子社會性的培養。
要讓幼兒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想像與創造,區域活動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
但在區域活動組織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也使在組織區域游戲時產生了很多困惑和反思。
一、在一些區域活動中的組織中,幼兒興趣不高,部分幼兒在各個區域遊走,以往在組織區域活動時,區角的布置不合理,材料投放後也沒有考慮到材料的適宜性和趣味性。
比如:數字角只投放數字卡及圖片,結果是這一區域無人問津,而角色區卻人滿為患,孩子在各個游戲區域等待或遊走,其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區域活動中游戲的常規培養較差,老師無指導重點: 在活動中,對孩子們的游戲常規培養並不是太注重, 這個造成的結果是老師要各個區角都要指導,效果不佳、疲於奔命。
有時對某個區域進行指導,會忽略其他的區域,如有一天在活動中,花了大量的時間指導數學區的孩子按數取物和點數,等指導語言區的孩子時,發現孩子們已胡亂地翻看了很多本圖書,其中有一個孩子一直是倒著翻書,書中有什麼內容根本就不知道,而活動時間已經結束,這個活動雖然孩子們在圖書角翻看了很多書,但卻沒有達到活動的效果。
三、區域活動中無規則或規則不明確,材料單調、重復 每當一提到區域活動,大家想到的都是一番熱鬧的場景,孩子們在各個區域熱火朝天地游戲著,但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這是一種假象,孩子們是在無序的游戲,孩子們的游戲是混亂而且無目的的,有的孩子在每個區角象蜻蜓點水地遊了一圈,其實什麼活動也沒參加,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還有就是當投放的材料頻繁而且單調,當游戲在無數次的重復後,這些區域活動似乎再也提不起孩子們的興趣,雖然孩子們在游戲,但沒有了游戲的快樂和興趣。
針對在區域游戲組織中的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尋找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一、重點指導區域與常規區域相結合,合理設置區域。
為了保證每個孩子都能高效地參與到游戲中,調整了區域設置,每次區域活動開設 5-6 個區域,重點指導 1-2 個區 域,其餘的設為常規活動區。
在過去,每次都是把活動分成若干區域,遍地開花,目的是想讓孩子多進入到各區域進行游戲,每次投放大量的材料,老師奔走在各個區域中進行指導,這邊才順利組織孩子進行角色游戲,那邊刺綉區的孩子又被針扎了手指,老師如同救火員,每次活動時疲於奔命,而有些活動孩子卻被熱鬧的游戲所吸引而無人問津。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有意識把活動區域進行劃分,每次活動進行 5-6 個,加強幼兒游戲常規的培養,使孩子們在常規的區域活動中如結構區,每次活動老師只要給孩子一個主題,讓孩子自由進行拼搭而不需要過多指導,幼兒又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拼搭,進行自建構,孩子們的想像力得到了培養的機會與空間,同時老師就可以在其它的區域進行指導,完成重點指導的教育任務。
二、及時更新材料,不斷激發幼兒的區域活動興趣。
很多老師都體會到,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要新穎才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將一些主題活動中的集中教學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中作為重點指導區域。
可以根據每個主題提供一些趣味性極強的材料,如在小班的主題活動「是健康寶寶」中在科學區提供身體各部位的拼貼圖,在美工區,提供小手、小腳印畫材料等,即和主題教育相吻合,又豐富了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
光有新穎的材料還不行,還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組織,教師要了解幼兒具體 的操作過程,在指導中找出問題所在進行正確引導。
有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即是指導者又是合作者,如數學區和科學區,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記錄,並以記錄表的形式呈現,這又為以後孩子學習記錄打下了基礎。
三、教師有目的進行重點指導,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內在價值。
在區域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內在價值,每個區域活動都能培養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如角色游戲,通過孩子們對角色的扮演和模仿,能極大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但活動中過多的指導、干涉會對幼兒的思維、幼兒對活動的投入程度起到消極的作用。
所以,在區域活動的組織中,從組織、材料的投放及哪幾種活動相配合都動了腦筋,如在小班的活動中,語言區是看圖講述:主題活動中有一個故事叫《小兔乖乖》,把這個故事以看圖講述的形式在區域中展現,先投放圖片背景,加入立體的小兔形象,引導幼兒在背景中插入角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講述,並引導幼兒編排圖片次序,將幾幅圖片的內容有機結合進行講述,讓幼兒將圖片內容完整地清楚地表達出來。
在表演角里,讓幼兒延續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到的律動《劃船》,培養幼兒表演的興趣。
而這兩個區域也是在這次活動中重點指導的區域,而另外組織的區域活動在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游戲常規後讓幼兒自由進行游戲,如娃娃家、結構游戲、益智區等。
而在另一個活動里指導的重點就放在建構區和語言區上,通過搭建房子,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讓在合作中完成。
感受合作的快樂。
通過讓幼兒用清晰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使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
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小班區域活動一周活動安排: 活動主題:《愛上幼兒園》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活動區域 娃娃家、語言區、結構區、益智區、數學區、生活區 材料投放 娃娃家:娃娃家材料、廢舊半成品材料;
語言區:故事盒、故事圖片;
結構區:雪花片、積木;
益智區:動物拼圖板、串木珠;
數學區:1 和許多操作板、圖形分類操作板;
生活區:鈕扣小魚、小牛 重點指導區域 語言區 數學區 語言區 數學區 語言區 指導目標 能用簡單語言表述故事內容 能區分1 和許多 同周一 同周二 同周一 通過以上的對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使在區域活動的指導和組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也使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有效性有了極大的提升。
四、建立游戲規則,充分發揮區域教育的功能。
規則是幼兒順利進行游戲活動的保障。
只有在規則化的環境中,區域教育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
因此需要將各類規則 隱藏在環境和材料之中,用環境和材料的隱性規則來暗示幼兒區域活動中應遵守的規則。
1、制定規則控制各個區角的人數 在區域活動中往往發現有的區角人滿為患,操作材料供不應求,而有的區角則無人問津。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進入的人數進行規則提示,如理發室只能先進5 人,後來者不能再進入,要等有人出來才能進入。
而棋類游戲而是按要求的人數進行,這樣一來可以利用規則來控制各個區角的人數,又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部分在集中教學活動中完成不夠好的幼兒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與指導,促使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注與指導。
2、通過隱形規則,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在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不規定硬性規則,而是在根據游戲的要求讓幼兒在游戲的環境中接受規則和要求。
如「小超市」的營業員、營業員員本身就被賦予了一定的責任和內涵。
再增加一個管理員的角色,管理員要負責這個游戲的全過程,而營業員要收錢不能隨便離崗。
對於這樣的規則,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能夠理解和遵守,這樣一來增強游戲角色的責任感,確保了游戲規則的實施。
3.劃分區域、合理布置各區角 往往會發現,圖書角的孩子跑到了結構區,而結構區的孩子又到了娃娃家,孩子們不知道他應該在哪,使游戲 活動非常混亂。
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空間安排來設置區域,如櫃子、擋板、桌椅、操作台等,幼兒能自覺地在這個范圍內開展活動,而不至於越界。
通過以上的探索與嘗試,孩子們的活動興趣也在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形成,班的區域活動越來越規范有序,促進了幼兒智力、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 ,幼兒通過使用多種多樣不同的玩具和材料,從而認識和掌握各種物體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因果關系,學會正確地處理自己和同伴之間的關系,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遵守角色本身的游戲規則,幼兒必須克服困難、約束自己,堅持完成角色所承擔的任務,培養自信、獨立的良好品質,盡最大可能挖掘幼兒潛能。
通過區域活動的開展與思考,意識到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只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探索與研究,就能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才能讓孩子們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得到更大的發展,讓孩子們自己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想像與創造,讓孩子們的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走得更穩、更遠。

⑸ 幼兒園關於區域活動的課題有哪些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國著名教育 家陳鶴琴 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皮亞傑認知理論也認為:「幼兒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發展起來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 今天的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游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於是區域活動便在幼兒園廣泛地開展起來,並獲得幼兒教師及孩子們的喜愛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