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幼兒園科學教研

幼兒園科學教研

發布時間: 2021-03-28 01:02:58

1. 幼兒園科學活動課有哪些教學方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及反思:有趣的光斑
邱雪珠
設計意圖:
一次,我拿著鏡子從外面走進活動室,鏡子的反光照在室內牆壁上,產生了光斑。孩子們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動鏡子,光斑就跳躍移動,孩子們很好奇。於是,我抓住孩子們的這一興趣點,設計組織了這個活動。
目標:
1.積極主動地探索光斑的形成、變化,產生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2.樂於用語言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准備:
1.本活動應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室內有從戶外射進來的陽光。
2.鏡子、剪刀、固體膠、鉛筆、橡皮泥、紙等若干,分別裝在塑料筐中。
3.幼兒具備有關鏡子的感性經驗,並會用多種方法製作圖案。
過程:
1.自由探索――光斑從哪裡來?
①游戲:鏡子和光。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著鏡子在有陽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牆壁上。
②提問與交流:你是怎樣玩的?這些亮亮的、晃動的是什麼?(光斑)光斑是從哪裡來的?它為什麼會動?
③小結:鏡子將光反射在牆壁上就會產生光斑,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2.引導探索――光斑的形狀為什麼會變化?
①牆上的光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討論,明白光斑的形狀與鏡子的形狀及其照射角度有關)
②光斑照在牆上像什麼?
3.深入探索――怎樣使光斑的形狀發生變化?
①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②幼兒操作、實驗。引導幼兒將自製的各種圖案或圖形粘貼在鏡子上,再玩「鏡子和光」的游戲。
③幼兒相互交流發現了什麼。
延伸活動:
1.針對幼兒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帶他們到室外作進一步的探索。
2.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除改變光源的位置和在鏡子上貼物外,還有哪些方法能改變光斑的形狀。
3.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實驗:把月光、燈光作為光源,探索鏡子能否製造晃動的光斑。
活動反思: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本次活動的內容就是源於幼兒對光斑的興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材料是激發和維持幼兒探索興趣的最好誘因。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並以活動材料為載體,使活動步驟緊扣目標層層深入,有利於幼兒不斷探索、驗證。
本次活動採用了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猜想、實驗,相互討論、交流、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了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如:當我請幼兒想辦法使自己的鏡子反射出不同的光斑時,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探究慾望,他們主動探索、大膽嘗試、樂於交流,表現出較強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了成功,獲得了滿足,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當然,本次活動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首先,活動若在室外進行,並給予幼兒更多自主探索的時間,幼兒可能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如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能力強的幼兒不僅能用改變光源位置、在鏡上貼物等方法來改變光斑的形狀,而且還發現了多個光斑重疊,其光斑的亮點會發生變化的現象,但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幼兒未能就此問題進行深入探索。能力弱的幼兒只能按部就班地按教師的方法操作,這說明能力弱的幼兒對光斑的產生和變化還是不太了解。
其次,可及時滲透安全教育。在探索過程中,有個別幼兒故意將光反射到同伴臉上,強烈的光線刺激了孩子的眼睛,這是很危險的事。當時,我應該抓住這一事件,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電焊工要戴護眼罩、滑雪運動員要戴雪地鏡,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懂得強光對視力的影響,從而學會自我保護。

2. 幼兒園科學課題研究,急!!!!!!!!!!!

一、課題的提出 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思想的倡導下,使幼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幼兒終身發展的素質,成為幼兒園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創新教育手段,改變幼兒學習方式順利成章地成為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此背景下,我們將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作為研究課題,以點帶面,以期實現幼兒園教育全面改革。 經研究表明,人們聽到的信息可以吸收10%,看到的可以吸收20%,而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過的則能吸收70%。現代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提示,幼兒的學習不同於中小學生的學習,幼兒的學習與其親身體驗密不可分。因此,在幼兒教育中幼兒的體驗是至關重要的,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也明確指出: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不僅要關心幼兒是否學到知識,而且更應關注幼兒是否獲得了體驗,體驗到了什麼,應追求什麼樣的體驗,如何來感覺表達自己的體驗等。由此可見,「體驗式教學法」在幼兒園的應用已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探索課題。 1、從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來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科學教育目標是,培養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可以看出,幼兒園科學教育首先是培養幼兒對自然、對科學和科學活動的情感態度,其次是發現、探究科學和表達探究的能力。無論是情感的培養還是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科學體驗活動。 2、從科學知識的特點來看:幼兒園科學領域知識大多屬於程序性的知識,這類知識是不能靠直接的教來讓幼兒獲得的,它需要幼兒自身與物體,與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通過活動去體驗感知,從而獲得相關知識,積累相關經驗的,通過直接參與的活動去進行自我構建的。可見,體驗是最有效的科學教育手段。 3、從《綱要》的指導要求來看:《綱要》要求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要求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等等指導要求,都鮮明地表達了一個觀點:那就是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進行科學教育。 4、從幼兒園科學教育現狀來看: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重教師操作演示輕幼兒體驗,以教師的體驗代替幼兒的體驗;重學習結果輕幼兒的自主發現的過程,輕幼兒自我價值和意義的實現;重視幼兒獲得科學知識輕幼兒科學的態度、科學情感、科學精神的培養等科學教育偏差,幼兒園科學教育面臨著亟待改革的現實。 綜合上述,嘗試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實踐體驗式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的。我們開展體驗式教學法的相關研究,旨在革新傳統教學模式,讓幼兒通過體驗來認識周圍事物。即讓幼兒在可視、可聽、可感、可操作的環境條件下,「先做後學,先行後知」,發展能力,養成某些行為習慣,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獲得終身受益的品質。 二、概念的界定 1、「體驗」的概念——指人通過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或自己身體行為直接感知客觀「現象」,並開動思維機器認識「現象」本質的過程。 2、 體驗式教學的概念————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景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並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3、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向指路創設情景,提供信息、資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種途徑,使幼兒通過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或自己身體行為直接感知客觀「現象」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讓幼兒在感受、理解、領悟、欣賞這種無拘無束的自然狀態下學習。」它注重幼兒對過程的主體性體驗,對生命成長意義的體驗,注重給完美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機會。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 1、研究目標: ⑴ 通過對體驗式教學法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探索體驗式教學法的特點及其與幼兒學習方式之間的關系,促進教師組織策略和教學方法革新,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教育實踐能力。 ⑵ 通過課題研究,實踐探索體驗式教學法在科學領域中的應用策略,構建適合幼兒的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發揮體驗的價值功能,進一步推進幼兒園的課程改革。 ⑶ 貫徹落實《綱要》精神,使幼兒在體驗式科學活動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體驗和情感體驗,獲得正確的科學態度,樹立科學精神,獲得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有益的品質,深刻體會自我價值、自我意義的實現,塑造完美人格。 2、研究內容 與方法 ⑴、幼兒科學學習方式和幼兒發展現狀研究。 ⑵、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體驗式教學法的特點研究。 ⑶、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研究。 ⑷、在幼兒園科學領域中的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研究。 研究重點:體驗策略。通過文獻法、調查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多種研究方法開展實驗研究。 第二部分 組織實施 一、實驗保障: 組織保障:為保證課題實驗的順利開展,成立了課題組,負責人:喬建、張建華 成員:葉 麗、汪曉妮、汪先霞 、金素芳、張 建、曹漢霞。課題組成員曾全程參加「十五」期間,我園獨立承擔的省級課題「鄂東山區幼兒民間游戲的開發研究」的實驗研究,並取得了省級課題三等獎的良好成績,多項科研成果先後獲省地級獎項,積累了豐富的科研經驗。建立了由課題負責人——教務主任——子課題負責人——實驗班主任——實驗成員組成的管理層級網路,形成了從上至下、層層深入的管理體系,成員職責分工明確,為課題實驗提供了組織保障。 制度保障:為保證研究時間和研究質量,同時達到及時交流學習、推廣經驗、共同提高的目的,課題組制訂了一系列制度。如實驗活動制度規定:每周三為課題實驗時間,每周每班開展兩次實驗活動;每周四為研討時間;每月小組內進行一次互聽課學習;每期開展一次全園性的課題觀摩活動,進行交流展示。建立了獎勵制度,規定每期評選優質課、優秀論文等。為課題實驗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幼兒園科學教研活動房幼兒的探究經驗有哪些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統一思想 高質量的教育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提高教師的素質是實施教育的需要,是幼兒園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1、學政治 我們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性文件,學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等,通過談體會、寫心得,引導教師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前途,促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正確認識「三個代表」的要求,確立自我人身價值,培養社會責任感。因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才能潛移默化的去感染幼兒,才能「學為人師」。 2、學理論 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構建與實施逐漸走入了農村幼兒園,它是一種時代的需要,也是幼教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必然。對於我們農村幼兒園的教師來說,要求是比較高的,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了解園本課程的真正含義。我們通過學習《幼兒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學前教育》等雜志上有關的文章理論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聽、看專家報告、姐妹園的介紹,逐漸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服務觀,新觀點的認識,我們把它轉化為教育行為,並加以分析、提煉、概括,體現以兒童發展為本,體現教育發展的新理念,逐漸構建出適合本園實際的課程。 二、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質量 「質量就是生命」,對幼兒園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但在觀摩現場活動時,卻發現她們並沒有將理念在自己組織的教育活動中體現出來,究其原因,一是理論與實踐脫節。二是怕管不住幼兒,影響教育效果,故在組織教育活動時,不敢讓幼兒充分感知,而是草草收場留於形式。教研組作為教師學習的陣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當的教研活動方法,能使研究更為深入、精確,因而教研組也制定出相應的學習制度,形成「我要學」的學習氛圍。在教師業務學習採用聽讀式的基礎上,觀摩各種活動,並結合實際,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看法,最後形成共識,這樣使教師明白,幼兒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凡是幼兒能想的,就讓他自己去想;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去做,以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牢固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念,促進觀念與實踐的統一。同時,為了幫助教師能獲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活動的教師會及時反饋,讓教師們從一個個優秀的活動中受到啟發,獲得感性的認識,教研活動的學與思、教與研的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轉化,促進教師提高自身認識,優化教育行為。 三、重視對課題的研究 教科研是幼兒園教育科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前提。通過教科研已達前沿陣地,可以暢通信息道,使教師從中獲得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培養和鍛煉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促進教師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本學期,我園開展了《幼兒情感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的園級課題研究,開學初制定小班階段的活動目標及活動內容,通過實踐不斷改進目標,努力完善課題實施效果。此外,鼓勵中大班教師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對於課題研究,我們不很成熟,憑著我們的滿腔熱情,逐漸納入正規軌道上。

4. 幼兒園教師如何科學評課

幼兒園教師該如何評課?
1、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2、評選材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准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有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了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

4、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5、評師幼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系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6、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操作熟練程度(鋼琴彈唱)。

7、評教學特色(整個活動的亮點體現在哪裡)。

總之,評價一節課,應從兩個方面來看:既看教師是否善於引導。是否創設良好教學環境,是否組織幼兒開展活動,是否留有靜思的空問和時間,而不是看教師講得怎麼樣。看幼兒是否積極主動。看幼兒是否積極參與,參與面有多大,是否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於質疑,提出有價值問題,關鍵還要看幼兒學得怎麼樣,得到怎樣啟示。

5.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如何上好科學課》

世界品牌iSa*ndB*ox A*R沙盒教育課程首次在中國參展 南京國展中心11月8號~10號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有目地、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幼兒園的教學是幼兒教育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實施幼兒園保教目標的重要手段。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新世紀的人才素質必然有新的標准,受教育者不但要有健壯得體魄、良好的行為品德、社會生存能力以及學習的興趣、習慣和智能,而且要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讓幼兒學習粗淺的科學知識,培養初步活動能力,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動機。一堂課教師准備的再好,如果不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樣的課就不會有好的效果。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組織有很多方法。

6. 幼兒園教研與幼兒園科研有什麼區別

幼兒園教研與幼兒園科研的區別如下:

一、研究方向不同

幼兒園教研的研究方向是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研方法。把所學理論與自己教研實踐相結合,同時,積極參與本園觀摩活動,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論及授課水平。

幼兒園科研以校本研究為重點,提倡教師將"問題意識"上升為"課題意識";鼓勵教師把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升華為校本研究課題。

二、重點不同

幼兒園教研的重點是注重業務培養,提高保教質量。每位教師要認真對待教育各個環節,從備課到上課再到活動延伸,努力提高課堂教研質量。

幼兒園科研的重點是制定必要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規范教育科研工作,促進幼兒園跨越式發展,提升幼兒園辦園品位的需要。

(6)幼兒園科學教研擴展閱讀

幼兒園科研隊伍的建設:

1、幼兒園應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素質,加強科研隊伍的建設。

2、做好教師教育理論學習工作。有計劃地對教師組織開展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培訓;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

3、每個班每學期兩次課題園級研討活動,每學月召開一次課題組工作會議;定期召開各課題教育研討會。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