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小課題研究
『壹』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籃球技能研究課題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籃球技能研究課題
籃球運動於1895年傳入中國,在國內迅速普及和發展,學校籃球運動同樣司空見慣,尤其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頒布以來,中小學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而校園籃球運動更加普及與繁榮。
本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辦學條件一流,素質教育成果豐碩。1990年以來,學校組建的男女籃球梯隊先後2次獲得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比賽第三名,10多次獲得蘇州市小學生籃球比賽冠軍,30多次獲得常熟市比賽冠亞軍,在市內外影響深遠。學校因此而成為蘇州市、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蘇州市體育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8月,學校成功承辦了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比賽,作為東道主的男子籃球隊獲得冠軍,許多媒體作了專題報道。
但是,學校籃球運動的問題與不足顯而易見,主要是籃球普及程度不高,僅僅停留在「2名教練,2支隊伍」的局限上,沒有上升到籃球文化的層面,對提高全校學生的素質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籃球文化是籃球運動的「魂」,沒有文化的籃球是缺少底蘊、沒有品味的籃球,是缺乏動力、缺乏魅力、缺乏競爭力的籃球。據此,作為學校發展戰略思考,迎合學校籃球文化特色建設的需要,提出「建設校園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素質實踐研究」這一研究課題。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
校園籃球運動是美國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他成功地使學生在漫長的冬季里能繼續進行體育運動,可以說籃球文化植根於高校。隨著時代變遷,籃球文化迅速向中小學輻射,對校園籃球文化的研究與日俱進:宗雪飛(中央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校園籃球文化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李希水(德州學院)《高效校園籃球文化價值研究》;謝柯(中國傳媒大學)《高效校園籃球文化的探討和研究》;張予鵬(河南農大)《關於高效籃球文化建設的研究》;鄭逢敏(華中師大)《中國特色校園籃球文化建設的研究》;王維(南陽市一中)《初探中學校園籃球文化的構建》;宜昌市實驗小學《校園籃球文化的構建與研究》等等。縱觀研究現狀,大學居多,中學次之,小學很少;理論研究居多,實踐應用研究較少。而本課題重在實踐應用研究,在籃球文化理論的支撐下,主要解決怎樣建設小學籃球文化?怎樣實現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素質的固有價值?怎樣檢驗籃球文化對學生素質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和較高的研究價值,既有傳承,又有創新。
三、理論依據
籃球運動表現出獨特的文化符號,籃球運動專門的技術動作,豐富的戰術形式,獨特的比賽方法,和嚴密的競賽規則構成了籃球文化的語言系統,特有的立體攻守對抗則韻語了籃球文化的精髓。
從生理學角度,籃球運動對促進人體生理機能,特別是內藏器官和感受器官的功能,中樞神經的支配能力等均具有積極作用。
從智慧的角度,籃球運動是技術與智謀的滲透結合,可以改善學生大腦的物質結構和技能狀況,幫助提高思維能力。
從娛樂的角度,籃球運動可以增進友誼、陶冶情操,得到精神享受,放鬆和調節生活,更好地學習工作。
從教育的角度,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性項目,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責任感、義務感、集體榮譽感;培養團隊意識、競爭意識、開拓精神;培養克服困難和挫折、分享成功的喜悅等心理品質。
從創新的角度,籃球運動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方面具有鮮明的獨特性,要求學生在快速的運動中和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連續的反應,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了條件。
從審美的角度,籃球娛樂、競賽內隱著形體美、動作美、道德美、理智美,籃球運動是審美教育的活教材。
四、 主要概念
1、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
2、校園體育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是師生在體育教學、健身運動、運動競賽、體育設施建設活動中形成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以及體育觀念和體育意識的綜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校園籃球文化
校園籃球文化指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和教師參與為主體,以籃球運動為主要內容和運動手段,所創造的籃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綜合。可見它又是校園體育文化的組成部分。
4、校園籃球文化的內涵
校園籃球文化的內涵在於學校師生在籃球運動過程中,追求運動與人文精神的結合,擁有健康的體魄和道德風尚,形成和諧的社會價值觀念,達到精神、理想、道德、知識、人格、身體的協調統一。
5、校園籃球文化的外延
校園籃球文化主要有:物質文化,包括運動員、觀眾、裁判員、教練員等「人」的因素和場地、籃球、球架、運動服等「物」的因素;精神文化,包括團結、協作、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和運動宗旨、環境布置、運動口號、心態、行為、人生觀、價值觀等構成的文明內涵;制度文化,包括組織的構建、賽制、規則、紀律、管理制度、培養體系等。就其籃球運動自身特點而言,又可分為競賽文化、娛樂文化、觀賞文化、歷史文化、用品文化五個方面。
6、素質
素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本課題系指廣義的素質,即教育意義上的素質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徵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
7、學生素質
所謂學生素質指以學生個體的先天稟賦為前提,以後天的環境、教育為條件,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生個體的身心組織結構及其質量水平。
詮釋相關概念以後不難發現,本課題中,建設校園籃球文化是自變數,學生素質為因變數,通過建設校園籃球文化,全面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
五、 研究目標
通過實踐研究,營造濃郁的校園籃球文化氛圍,環境布置富有特色,娛樂籃球、競技籃球、籃球文化節活動蓬勃開展,師生全員參與,90%以上的學生學習並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知識,80%的學生通過運球、傳球、投籃技能考核,中高年級各班都有籃球隊, 50%的學生能夠參加校級籃球比賽,10%的學生成為籃球運動特長生,每年向上級輸送籃球特長生,籃球「夢之隊」參加省市級比賽保持冠亞軍,全體學生的主要身體機能顯性指標大幅度上升,思想道德素質、智力素質、審美素質、心理健康等內隱指標同步提高,80%以上學生具有團結協作、拼搏奮進的籃球精神以及人際交往、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行為模式。
六、 研究內容
(一) 建設校園籃球文化的實踐研究
1、物質文化建設
作為校園籃球文化主體「人」的因素,本課題立項以後,徹底改變「2個教練員,2支籃球隊」的格局,1~6年級120名教師,1800名學生,人人參與籃球運動,掀起全校性籃球運動熱潮並保持常態;
作為「物」的主體,學校有體育館一棟,1443平方米,室內籃球場1塊,室外籃球場3塊,標准球架4副,學生用球1000個,近年計劃加大投入,實現室外球場橡塑。
2、精神文化建設
重新構建校園環境文化體系,體育館、運動場、走廊、櫥窗、教室、會議廳等地方設置與籃球文化相關的標語、圖案、雕塑等,營造濃郁的籃球文化氛圍。
學校於2011年成立籃球俱樂部,冠名「常熟市聚沙青少年運動俱樂部」,4月份完成各級審批,構建組織系統,吸收團體和個人會員,成為本校開展籃球運動的龍頭機構。學校成立水平二、水平三男女籃球各2隊,取名「夢之隊」。3~6年級26個班級班班成立男女籃球隊,由班主任負責冠名。
學校中高年級每周增加1節籃球課,每周2節籃球文化活動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編寫校本教材《靈動的籃球》,由歷史篇、知識篇、教學篇、訓練篇、娛樂篇五個篇章組成。9名體育教師和活動課教師負責系統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每學期組織籃球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積極探索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效率。
學校依據相關文件資料,制定《籃球考級6級標准》,師生全員參與,開展轟轟烈烈的訓練達標活動,每學期用三個月的文化體育活動時間,進行拍球運球、傳球、投籃三項籃球基本功達標訓練,每月末組織達標考級,同時評選「運球之星」、「傳球之星」、「投籃之星」,期末評比「籃球之星」,並記入《素質發展報告單》。
學校「夢之隊」堅持長年訓練,努力提高競技水平,組織參加市內外比賽,保持蘇州市、江蘇省冠亞軍。學校每學期組織班際籃球比賽,成立「貝貝樂」啦啦隊,為班級球員吶喊助威,呈現精彩紛呈的比賽場面。
大力倡導娛樂籃球,針對小學生愛玩的共同心理特徵,利用文化體育活動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籃球文化娛樂活動,如:原地聽信號啟動追拍、搶「三線」、「貼膏葯」、「後排抓前排」、「撿球接力」、「三人攻防」、「抓小雞」、「圓圈追傳」……在活動中不斷創生游戲項目,活躍身心,享受愉悅。
學校每年舉辦大型籃球文化節,如籃球知識競賽、籃球智力競賽、籃球動畫比賽、籃球漫畫、籃球攝影、籃球徵文、籃球展板、籃球電腦小報、籃球黑板報、籃球單項比賽、趣味籃球運動會、籃球游戲比拼、籃球寶貝(健美操)、展示球星風采、觀看並介紹經典球賽……在活動中受到籃球文化的熏陶,籃球精神的洗禮。
唱響「團結、協作、拼搏、奮進」主旋律,作為籃球文化的精髓,貫穿於整個籃球運動之中,遷移到學習、生活、工作之中。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學做真人。
3、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全面制定俱樂部運營管理、籃球教學、技能考級、籃球隊訓練、各類競賽、文化活動、考核獎勵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形成比較系統的制度文化,保證籃球運動全面深入地開展。
(二)提高學生素質的行為研究
1、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研究如何運用運動學、生理學原理,根據不同年級段男女學生的生理特徵,制定科學合理的籃球技能合格標准(如拍球、傳球、投籃),確定技能訓練的頻率、時間、強度,有利於身體發育成長。
2、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的智力素質。
研究如何運用教育學原理,在先進的教學理念引領下,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充分發揮教學媒體的功能,致力提高籃球知識技能教學的質量。學校定期組織校本教研,校際交流,(梅小、實驗、石梅三校共同體)不斷探索籃球教學的規律,提高籃球教學的效率。
研究如何運用智能開發理論,引導球隊在比賽中確定並運用攻防謀略,根據瞬息萬變的情勢快速應變。指導運動員在快速的運動中和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連續的反應,創造新的動作,立於不敗之地,從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出主意、想辦法,不斷創生有趣的籃球娛樂游戲,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4、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研究如何運用教育原理,教育原則,在籃球文化活動中抓住時機,有效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樹立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發揚團結、友誼、文明、禮讓、關心他人,遵守規則、公平公正等現代體育風尚,凈化心靈,學會做人。
5、籃球文化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研究如何運用發展心理學,競賽心理學原理,引導學生在籃球文化活動中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正確對待輸贏,正確處理活動中的突發事件,逐步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6、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研究如何運用美學理論,在參與、觀賞籃球比賽、籃球娛樂活動、籃球文化節的過程中,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
(三)、校園籃球文化提高學生素質的效度研究
1、顯性指標:抽取三年級、六年級兩個年級各350人為樣本,結合國家體質健康標准達標測試,取得學生60米、100米、200米、400米跑(速度),投擲(力量)數據,並用統計法,繪制圖標統計,次年同期對新三年級、六年級學生進行測試,獲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籃球運動與速度、耐力、力量的相關度。運用知識、智能測試、技能考核呈現學生籃球知識、技能掌握、智力發展實際狀況,得出籃球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素質的效度。
2、隱性指標:採用問卷調查,觀察描述等方法,得出學生思想道德風尚,心理健康,行為模式所發生的變化,從而考證籃球文化活動對於學生道德、行為、心理方面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從實踐中得到驗證,理論上得到詮釋。
五、研究方法
文獻法——組織學習相關理論,獲得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持。
統計法——運用統計學原理,採集相關數據並進行對比分析,檢測顯性變數。
觀察法——觀察學生的行為變化,分析這種行為變化與籃球文化活動的關聯。
調查法——採用問卷的方法,考證籃球文化活動的實際效度。
經驗總結法——不斷總結與推廣有益經驗。
個案分析法——採集典型案例,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上進行分析研究。
七、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完成課題論證,方案撰寫,審批立項。
2、實施階段:2012年1月~2014年9月。制定並實施研究計劃,積累研究資料,展示階段研究成果。
3、結題階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整理材料,撰寫研究報告。
六、預期成果:學校成為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夢之隊」參加江蘇省、蘇州市比賽獲得第一名;舉辦2次以上常熟市或者蘇州市課題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10篇以上課題研究論文在省級以上發表交流;編發校本教材《靈動的籃球》,市級以上評比獲獎;編制《籃球課堂教學方案集》;編制《籃球文化經典案例集錦》;出刊《課題研究成果專輯》;課題研究成果蘇州市一等獎。
七、保障措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指揮協調各部門工作,形成合力,層層推進。
2、多方籌措資金,爭取財政專項撥款,俱樂部接受社會捐助,收取成員會費。計劃4年累計投入不少於50萬元,用於本課題研究。
3、加強師資培訓工作,專職教師9名,接受市級以上培訓,外請專家來校培訓。積極開展校本培訓,80%的教師掌握籃球基本知識技能。
『貳』 哪兒代寫初中體育課題研究
為何要代寫,求人不如求己。
『叄』 如何培養中學生體育興趣的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您好,可以安排教育部「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掛名,主持人、參與人均可安排,3~5個月完成,中國網可以查詢,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肆』 中學生喜歡的運動之調查課題怎麼寫
關於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調查研究開題報告
一、人員介紹
指導老師——安維琪
組長——林紅
組員——陳華佩、吳雪敏、陳姍姍、朱伊婷、張賽賽
課題涉及主導科目:體育
課題涉及非主導科目:其他
二、研究由來
我平時喜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我注意到絕大多數同學在課間都能積極參加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學校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活動場地,學生會還根據大家需求開展了多次的體育比賽,如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籃球賽等等,所有健康的體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促進我們健康成長。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我產生了研究高中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想法。現在,高中生由於功課繁忙,沒充足的時間去參加體育活動。而高中生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學校也存在許多熱愛運動的同學。在指導老師和組員的贊同下,此研究課題就定下來了。
三、研究目的及意義
希望通過調查,學校能夠參考我們的調查結果,合理地給同學們安排運動時間,同學們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學習能培養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同時了解同學們對於體育項目的一些看法,使之更好的為學習服務。讓學校更加充滿活力。
四、研究目標:
通過本次研究,更好地了解目前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以及已經開設的各項運動項目
五、研究假設
了解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
六、研究內容
研究目前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
七、研究方案
1.搜集資料,了解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
2.以溫嶺中學的學生為樣品,進行窮盡性的調查,將大家喜歡的運動項目記錄下來;
3.對記錄下來的運動項目進行歸類整理,並加以統計分析尋找其中蘊涵的特點,並和別人研究相同的幾個特點加以比較;
4.開始寫研究報告,寫出初稿後給老師過目,根據他們提出的修改意見完善課題報告;
5.完成課題報告,進行小組交流。
八、人員分工
林紅:撰寫開題報告,設計問卷
陳姍姍:數據分析,設計問卷
陳華佩:數據分析,論文
吳雪敏:上網調查,列印問卷
張賽賽:上網調查,發放問卷
朱伊婷:發放問卷
九、研究進度安排
10月—11月:確立研究課題
11月—12月:實施調查
12月—01月:數據分析,寫結題報告
十、可行性分析
時間:課余時間,我們小組同學都有充足的時間
興趣:同學們對於這次的調查都抱有濃厚的興趣
十一、預期成果
問卷、論文。
十二、總結
通過本課題的開題,我們掌握了開題的一般步驟與需要考慮的問題,研究思路也進一步清晰起來,在全組成員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下,我們的開題順利完成了。
十三、組員的心得體會
林紅的開題心得:
經過一番開題准備後,一切正常進行,我們的課題是研究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我們利用課余休息時間,認真討論、研究、請教老師、求助同學、上網調查,終於定下此研究課題,並且精心地設計調查問卷,仔細地分析數據,認真撰寫開題報告。希望我們的苦心和付出換來滿意的收獲,但無論如何,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得更好。
陳華佩的開題心得:
通過本次研究,我覺得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共同體驗其中的快樂與困難,大家都有明確的分工,都認真地把任務完成得很好。與此同時,我們也積極參與討論,本次研究,我們獲益匪淺,每個人都各有所得。
陳姍姍的開題心得:
經過本次研究,我們體會到了從中的快樂,我們精心編制調查問卷,發到各個班級,並且細心對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同學們也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我們在選題、編村方面也灌注了心血。當然,這次只是一個開始,希望今後有更好的表現。
朱伊婷的開題心得:
通過本次研究學習,我對高中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這也讓我知道了現在的高中生的喜愛趨勢,令我愛益匪淺。同時,我覺得我們應多多參與體育活動,這利於我們的健康成長。
張賽賽的開題體會:
這次研究的課題是我所研究的第一個課題,我自己原本對體育運動就不是很感興趣,也並不了解高中生喜歡什麼運動項目。這次研究正好可以讓我對此有所了解,我會盡我所能去完成這個研究的。
吳雪敏的開題心得:
我認為我們高中生正處於發育時期,我們應多多參加運動,有利身心發展。我會和我的組員們一起認真完成本次的研究。
教師評價:由於該組成員都是女生,所以大家乖巧、細心,都能盡善盡美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的要求,相信這次能做得很出色
此僅為參考答案
『伍』 寫篇題目為 中學生身體健康及體育鍛煉 的研究報告(初中生水平的)
這是大家第一次搞研究性學習,雖說沒什麼經驗,但我們小組依舊為了選課題絞盡腦汁,是選娛樂性的還是實用型的,是在什麼范圍的,有什麼意義與作用?從枕頭到建築到……繞了一大圈,我們最終隆重推出的課題是——中學生的第二課堂——課外活動。於是,我們按部就班地開始了活動。
這個課題涉及的范圍我們定義為主要是中學生,其次我們發現現在中學生的課余活動安排存在憂患,社會反映也層出不窮:許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自從進了初中以後,活動量明顯減少,瘦的變胖了,黑的變白了。家長擔心,孩子在強化功課的時候,缺乏體育鍛煉,會影響身體健康。據報道反映,在很多初中學校,學校的課外活動的確少了點。按規定,學校必須保證學生每星期(5天)在校有300分鍾的活動量,包括三節體育課,但很多學校是無法保證的,尤其是初中高段年級,連基本的體育課有時候也會被佔用。課外活動少了,待在教室里的時間相應增加,學生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在這種狀況下,不少學生開始厭學,並且由於缺乏鍛煉而變胖。一位家長呼籲:除了學習,學校需要給學生多一點課外活動。當然,放了學,家長也應該多給孩子運動的機會。然而現在高中生特別是高二和高三的學習競爭激烈,基本上是「兩點一線」——教室,宿舍兩邊跑,除了吃飯,洗澡,睡覺,就只是學習,男生偶爾還會打打球,女生基本就是學習,看書了,課外活動少得可憐,海南地區的大部分學校更是沒有條件提供學生們的課外活動,嗚呼悲哉。除此,我們竟然發現:我國中小學生最經常的課外活動是看電視。說什麼課外活動能使業餘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更愉快」和「更豐富多彩」。實際上據調查數據中學生課余時間去得最多的戶外場所是「公園」,「網吧」,「購物中心」;同時,像「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基地」,「少年宮」等專門為青少年設置的活動場所的獲選率卻很低,幾乎全部排在靠後的位置。由此可見,中學生課外活動已經成為家長,老師們十分憂慮的一個「社會問題」了。
『陸』 如何提高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能力微課題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很多體育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小學生低年級運動興趣很濃,都很喜歡走、跑、跳、投、攀登、爬躍等基本活動,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高年級興趣在逐漸減少,有的甚至一點都沒了。再加上很多學校缺乏配套的相應體育器材,能上的體育課內容少,又常年重復,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漸漸遠離了體育活動,淡化了體育活動意識,缺乏基本活動能力,學習新技能很困難,還容易受傷。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教育要面向
全體學生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心理和生理都更加健康。基於此我校廣泛開展校本體育開發,力求多開發學生喜愛的具有實用價值的項目和內容,提出了提高小學生基本活動能力的有效性研究。讓學生在活動中愉悅身心,快樂成長。
二、理論依據:
近年來,很多體育教師都知道,提高學生運動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點,興趣是獲得一切知識的一扇門,只有打開才有機會會獲得。我校根據學生缺乏基本活動能力,學習技能有障礙,又結合學校的地理位置,生源復雜等實際情況,提出「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口號。本著「繼承、發展、改革、創新」的宗旨,大力開發體育校本課程資源和項目,通過各種游戲的方式等,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的主動參與為主,提高學生運動興趣,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為學生開辟廣闊的活動空間,與學生發展有機結合,為學生學習新技能和技術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三、研究的內容:
重點是上什麼內容和項目、採取什麼方法和通過什麼途徑讓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上體育課。自己會玩什麼,合作會玩什麼,會創編新玩法。並在室內外、課內外、校內外都能主動開展、參與體育活動。
1體育運動項目:
大力開發體育校本資源,只要是健康的、較安全的、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我們都可以走進體育課堂。喜歡就是有興趣,有興趣就想嘗試,運動了就會有效果,就會達成目標。
2游戲:
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這是不容質疑的了,游戲必定有規則,在規則中培養勇敢、頑強、不怕困難、與他人合作、互幫互助、自信心、集體榮譽感、敢於面對挫折和失敗等等很多品質。把開發的項目和內容用游戲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來培養運動興趣,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四、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讓學生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2通過研究,促進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初步探索一條乃至更多條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的路子。
3通過研究,構建適合小學實際的、有特色的體育課程資源體系,創編具有特色的教師活動用書,製作一些體育器材和建立活動基地和場所。
4通過研究,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拓展體育教學時空,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1、課題管理到位
課題管理做到了四到位:
(1)認識到位。
把課題列入教研組教學計劃,讓教師明確課題研究的意義和課題研究的內容以及課題研究的價值作用。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多渠道開發課程資源。
(2)規劃到位。
課題研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研究過程,學校進行整體規劃,周密安排,設立研究制度,研究例會;設立專人負責、明確分工。學校要定期進行檢查調控制,保證課題研究有序有效的進行。
(3)專業支持到位。
以「課題」為載體,圍繞改善課堂教學行為為核心的教研活動,充分討論,開闊思路,引發思考,合作進行教學研究 ,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
(4)條件到位。
增加必要的器材經費投入,改善場地設備,挖掘課程資源潛力,為課題研究創造條件。
2、校本體育活動四有:
有規則、有情趣、有特色、有創新
學校每學期的體育活動計劃詳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每年組織全校性的趣味體育運動會。每月一次的小型趣味體育活動,如運水、推輪胎、拔河比賽、毽球比賽,千腳蟲大賽等。最吸引學生的是課間小型體育活動,學生可以幾個人一組隨時隨地地自由組合進行游戲,如:大方塊、撒花瓣、轉轉盤等,這些活動簡單、新奇、有趣,還可以填充條件變更形式進行,創新游戲。多樣生動體育活動使校園形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
3、科研成果達到四突出:
突出研究性、突出實效性、突出獨特性、突出發展性
小學課堂有效性的研究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體育活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形成有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於教學。為此校本體育資源的開發要注重實效,要有獨到的觀點有研究參考推廣的價值,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
六、對課題研究的後續思考
1、校本體育的特色。校本課程的構建是一項長期發展、不斷完善的「工程」。校本體育要有鮮明的特色,不能從眾跟跑,也不能不切實際的求奇求異,要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開發活動內容。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我校的校本課程雖然已具雛形,但不成熟,有待進一步修改與論證。
2、理論內涵的提高。教科研的高要求與教師自身理論內涵缺乏的現狀是一對矛盾,更需要我們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當今教育改革日新月異,新理論層出不窮,努力實現向學者型、研究型教師的轉變是我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任務。
3、因材施教問題。體育教育能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但怎樣對個性各異的學生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教育中得到發展,是我們有待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體育校本課程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用心挖掘,一定會有開發出更多更適合我們學校,適合我們學生,具有時代氣息的體育資源來。
『柒』 體考在即,初三(1)班的課題研究小組對本年級530名學生的體育達標情況進行調查,製作出如圖所示的統計圖
(1)根據條形統計圖得:初三(1)班學生體育達標率為內0.6+0.3=0.9=90%; 根據扇形統計圖得:本年級其餘各容班學生體育達標率為1-12.5%=87.5%; 答:初三(1)班學生體育達標率和本年級其餘各班學生體育達標率分別是:90%、87.5%; (2)其餘各班的人數為530-50=480(人), 30-40分人數所佔的角度為
補全扇形統計圖,如圖所示: (3)由(1)知初三(1)班學生體育達標率為90%,由扇形統計圖得到其餘各班體育達標率為87.5%<90%, 則該年級全體學生的體育達標率不符合要求. 答:該年級全體學生的體育達標率不符合要求. |
『捌』 氣排球運動引進初中體育課堂課題的研究重點怎麼寫好
體育課中開展氣排球運動教學的可行性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後學生參加氣排球運動的人數多,主動參與課余鍛煉的次數多,自發自主地開展多種多樣的氣排球比賽,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體質得到增強,運動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從而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玖』 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體育科學研究常用的幾種方法求答案
五、實驗法 實驗法是根據研究課題所規定的任務,按照特定設計的條件和過程,對於研究的對象進行控制,變革研究對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對其進行觀察研究,取得實驗事實材料,從而得出客觀可靠的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實驗法離不開觀察法,它是較觀察法更主動,更高一級的科學研究方法。實驗法是現代科學研究的最主要的經驗方法,在學校體育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實驗法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①實驗是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工作,實驗的因素有所選擇,實驗的步驟要事先確定,實驗的情況以較單純為好,這樣可以得出更為精確的結論。②每次進行實驗時要排除或改變一個因素,同時使其他的因素完全相同,才能逐漸地考察出實驗結果。③實驗的結果可以有精確的數量記載,其所表示的准確性,是其他體育科學研究方法所不容易做到的。④科學的實驗其可貴之處就是它的客觀性,可以反復地實驗,其結果都應是一致的,從事中小學體育科學研究的人稍受訓練,就可以按規則進行實驗,而且屢次實驗的結果都是大體相同的,這是體育科研實驗法的一大特點。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科研中,若運用實驗法,就必須把握實驗法的這四個主要特徵。實驗的方法很多:有判斷實驗法、驗證實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