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技術對企業

科學技術對企業

發布時間: 2021-03-27 17:55:18

㈠ 技術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意義:

1、科技創新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社會主義建設到改革開放,我國經歷了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只有順應時代變化,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才能實現穩健發展。

2、科技創新是構築發展新優勢的重要舉措。

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新的科技革命。中國企業必須要居危思進,抓住經濟周期的倒逼機遇,真正用科技的力量化危機、求轉機、佔先機,建立新的創新優勢。

3、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微觀基礎在於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的涌現,而創新型企業的主要標志是創新能力在行業或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在當前國際經濟發展低迷、國內發展方式急需轉型的嚴峻形勢下,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關鍵是進一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4、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之源、職工的幸福力之本,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興起。全球范圍內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速度明顯加快,產業變革呈加速態勢,國際創新要素流動空前活躍、重組不斷加快,全球化、網路化的新型研發組織模式紛紛涌現。在這樣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只有堅持科技創新,才能推進技術領先、產業升級、結構轉型、發展超越。

(1)科學技術對企業擴展閱讀:

科技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徵和獨有品格。對於企業而言,科技創新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是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動力之源。

在知識經濟、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創新浪潮不斷涌現的今天,企業惟有將科技創新作為產業崛起之本和企業生存之道,自覺把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列為企業科學發展的頭等大事,才能通過技術創新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有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傳統製造業依靠科技創新同樣可以大有作為。同時啟示我們,企業無論身處傳統產業還是角逐新興產業,都應不斷強化企業技術研發實力、充實企業技術更新儲備,依靠技術創新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技術創新增強成長發展的基因。

㈡ 請問企業與科學技術有什麼關系謝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競爭力。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才能在商海中增強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㈢ 技術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什麼重要意義

技術創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在當前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更是企業增強發展能力、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經濟運行由供給約束轉為需求約束,買方市場基本形成,企業面臨全面競爭的發展環境,出現了利潤率平均化和下降趨勢,分化、調整、改組加劇,大型化、規模化和小型化、專業化競相發展,不少企業進入「二次創業」或「再次創業」的新階段。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工業化程度的提高,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的關系進入新的調整適應期,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從適應溫飽型消費向滿足小康型多層次、多元化、富於變化、選擇性強的需求轉變;生產與投資的關系從適應粗放型數量擴張向集約型增長和技術設備大規模更新的需求轉變;產業結構變動率大大提高,工業化開始進入高加工度產業主導階段,新興服務產業發展速度加快。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將有一個經濟管理和運行機制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調整適應期,各個產業部門和企業都面臨著國際競爭的新挑戰,急需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新經濟」發展的趨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所有這些表明,企業要適應新的環境,贏得市場競爭,必須加強技術創新,構築和保持自己在某一領域的優勢。
技術創新是具有特定含義的經濟發展觀,是指將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包括引進新產品,引入新技術,開辟新市場,控制原材料供應的新來源,實現工業的新組織。不能把技術創新等同於技術革新、發明創造或單純的技術活動,而要正確把握技術開發、工程化、商業化應用和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創新活動全過程。正因為如此,技術創新是實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類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基本前提。就工業企業來說,產品的競爭力,包括性能、質量、成本、價格、服務、交貨期等,核心是技術創新。因為任何產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於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不斷的更新換代、適應需求變化以及創造新的市場,都有賴於技術創新。由此可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不僅要靠技術創新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處於困難的傳統產業的振興之路。無論國內國外,都不乏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實現以質取勝的成功事例。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

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的途徑大致有兩條:一是自主創新;二是模仿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和再開發,實現二次創新。從浙江乃至全國企業的現實條件來看,主要途徑應是引進再創新。即使是國外大企業,由於一個企業的技術不可能都居於領先地位,往往也採取先購買其它公司的專長技術,進而再創新的策略。企業創新活動的具體形式,因企業而不同,如建立研究與開發機構、實行產學研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等。近年來溫州民營企業中出現的「組合創新」,也是一種好形式。這種形式是以有創新需求的企業和有創造精神的企業家為主,從獲取信息、選擇產品著手,尋求技術源,把技術、資金和生產條件組合起來進行技術開發,完成創新過程,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

企業技術創新要解決好能力和動力兩方面的問題,既要有資金、技術等投入的能力,有創新的人才;更要有利於創新的制度和激勵機制,包括企業的產權制度、內部組織和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激勵機制等。技術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是當前必須著力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同時,政府要為企業技術創新營造有利的體制、政策和社會文化環境,主要是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建立有利於創業投資的融資機制,提供公共物品,實施必要的政策優惠,摒棄我國傳統文化中某些不利於人的潛能發揮的價值標准和落後習俗,形成鼓勵創造的社會文化氛圍。

㈣ 技術對於一家企業有多重要

技術 看從哪個角度說,如果僅僅指科學技術,能稱得上擁有科學技術的公司其實很少,這些公司可以憑借技術壟斷,或者不斷創新 一直保持競爭力。但成功的大企業,並不是只有技術或只看重技術。
而對一般的中小企業而言,科學技術的獲得成本非常的高,大量的研發投入,挖人難,周期又很長。顯得不切實際。
如果把技術的概念擴大一些,生產技術,管理技術,銷售技術,等等都可以成為核心競爭力。
如果非要說技術是不是企業的決定要素,我認為不是。北電技術牛不牛 一樣倒了,諾基亞牛不牛?
做企業的核心要素是戰略*管理,一個好的企業,首先要選擇一個核心戰略加上靠譜的管理 才是核心,科學技術,生產技術,銷售技術等等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是火箭推進器。但如果火箭的目標是錯的,或者火箭的結構是亂的,,沒達到目標就爆了,要火箭推進器又有何用呢?

㈤ 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1、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中收集和分析數據將更加容易,並更多地減少信息不對稱,基於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交易和投資策略可以重新定義金融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提升交易速度,促進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提升金融市場的效率和穩定性。

2、助力我國金融業「彎道超車」,金融科技中的智能金融技術,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助傳統金融行業節省人力成本,減少員工重復勞動。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金融科技產品已走在了國外金融機構的前列,未來,我國金融機構有望基於金融科技的技術與成果實現「彎道超車」。

3.實現民生普惠,隨著大數據金融、互聯網金融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普及,金融科技的應用和發展可以讓更多的人尤其是貧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為便捷地獲得金融服務,分享更多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

4、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可以藉助金融基礎設施和科學信息技術管理,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享我國金融科技成果。不同國家文化及政治經濟的差異,使得大數據的互聯互通、金融與經濟數據信息共享備受挑戰,而解決這些難題的抓手將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

(5)科學技術對企業擴展閱讀

堅持科技創新要做到以下三個要點:

1、要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始終牢牢把握我國科技創新的正確方向。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中,黨的堅強領導是我國科技創新的最大政治優勢和根本政治保障。

2、要牢固樹立「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

要真正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推動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產權、包容多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理念和重要的價值導向。

3、要大力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

在基礎前沿領域超前布局,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強化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關鍵共性技術、顛覆性技術等領域的研發部署。以更大力度激勵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產業的科技含量和價值鏈位勢。突破核心技術短板制約,發揮優勢,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進行重大技術攻關。

㈥ 科技在企業的作用

彌補不足,開闊視野,引領未來,在未來立足於不敗之地

㈦ 科學技術環境對企業營銷的影響有哪些

市場營銷環境對企業營銷的重要意義如下:1,市場營銷環境對企業營銷帶來雙重影響作用:(1)環境給企業營銷帶來的威脅。營銷環境中會出現許多不利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因素,由此形成挑戰。如果企業不採取相應的規避風險的措施,這些因素會導致企業營銷的困難,帶來威脅。為保證企業營銷活動的正常運行,企業應注重對環境進行分析,及時預見環境威脅,將危機減少到最低程度。(2)環境給企業營銷帶來的機會。營銷環境也會滋生出對企業具有吸引力的領域,帶來營銷的機會。對企業來講,環境機會是開拓經營新局面的重要基礎。為此,企業加強應對環境的分析,當環境機會出現的時候善於捕捉和把握,以求得企業的發展。2,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場營銷環境是企業營銷活動的資源基礎。企業營銷活動所需的各種資源,如資金、信息、人才等都是由環境來提供的。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服務需要哪些資源、多少資源、從哪裡獲取資源,必須分析研究營銷環境因素,以獲取最優的營銷資源滿足企業經營的需要,實現營銷目標。3,企業營銷活動受制於客觀環境因素,必須與所處的營銷環境相適應。但企業在環境面前決不是無能為力、束手無策的,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去影響環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主動,佔領更大的市場。

㈧ 科技進步對企業帶來的影響

主體:
好處:加強科技創新,會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科技進步可以推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增加企業的有效利用率,減少資源成本,減少閑置多餘資源浪費。還可以提高科技型人才的就業率,提高個體經濟實力對國家的有益效果。
壞處:增加企業資金和人才投入,加大企業資金支出,科技發展周期快,容易使企業科技投資進入誤區,造成浪費,嚴重者可造成企業破產,合並。競爭力變大,企業資金分配產生較大變化。
例子:湛江師范學院政法系探討了科技進步對企業就業的正、負面影響,分析了科技進步導致企業勞動力失業的條件和根源,提出了企業依靠科技進步促進就業率上升的4條途徑。

㈨ 科學技術因素對企業活動有哪些影響

現代科技革命的內涵及時間上如何劃分等,至今尚有不同說法。美國阿爾溫·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書中認為,人類歷史上經歷了兩次文明浪潮:農業社會和工業文明時代。美國預測學家奈斯比特在其《大趨勢》一書中,將工業社會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紡織機械化和煤炭煉鐵、蒸汽機和煉鋼技術、電動機和內燃機、電子技術階段。除此之外,還有二次產業革命論、三次產業革命論、四次產業革命論等提法。以美國科學家科塔萊克為代表的四次產業革命論,認為前兩次產業革命與三次產業革命論基本一致,將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核技術、計算機、半導體等一系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視為第三次產業革命,把新出現的科技與產業發展高潮視為第四次產業革命。本人基本贊成科塔萊克的觀點,只是第四次產業革命應該是當今的光電子、激光、千億次大型計算機、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盡管各種說法不盡相同,但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次革命稱之為現代科技革命。
1.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緊密結合
科學革命側重於自然科學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技術革命則是強調改造客觀世界的手段的改進和更新。歷史上的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往往是是相互分離的。比如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大大早於蒸汽機理論即卡諾循環理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當今是科學與技術高度滲透的年代,例如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如計算機,就無法從事科學理論研究。再如生物工程不僅是一個技術方面的重大課題,也是一個科學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
2.科學與生產一體化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沒有單獨的科學活動,一些簡單樸素的科學知識直接來自於生產活動,隨著生產活動的專業化和分工的出現,科學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二者距離越來越大,到20世紀中期,科學出現工業化、群體化的趨勢,對生產的依賴日益增強,一方面,科學成果的獲得往往取決於能否生產出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另一方面,科學成果能夠很快轉化為生產力,出現了科學與生產新的一體化。
3.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
現代科技革命是一場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這是區別於以往任何一場科技革命的標志。現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說是計算機網路、通訊技術的革命,這場革命的實質不是減輕人的體力負擔,而是人腦的延伸,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現代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詞的出現無不說明這場革命是對社會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的信息革命。
企業管理中的科技革命
1.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管理是協作勞動生產的。馬克思說:「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這里的指揮就是管理。從樸素的管理思想到現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理論的發展與科學技術革命一樣經歷了傳統管理、科學管理、現代管理和信息管理四個階段。傳統管理階段是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到19世紀末,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就是企業資本所有者,一切憑經驗辦事,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科學管理階段是從20世紀初至40年代,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管理工作日益復雜,出現了單獨的管理者階層,對過去積累的管理經驗系統化、科學化、理論化;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企業管理進入了現代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學說有馬斯洛的「需要學說」、赫茨伯格的「雙因素學說」、麥格雷戈的「X學說」,還有後來的Z理論和權變理論;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企業管理進入了最新階段——信息管理階段。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等飛速發展,帶來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巨大變化,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是信息加工傳遞的過程,所有管理活動都是基於信息的管理。Garter Group咨詢公司總結了MRP(製造資源計劃),提出了ERP即企業資源計劃,ERP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近年來,諸如客戶關系管理(CRM)、業務流程再造(BPR)、物流與供應鏈管理(SCM)、知識管理、虛擬企業、戰略聯盟等管理理論已應用於管理實踐。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已被多數企業重視並付諸實施,信息化的實質就是以信息技術等手段支持的企業管理革命。
一些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也總結出了大量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傑克·韋爾奇,1981年接任通用電氣公司第八任總裁,在20年的通用領導生涯中,韋爾奇提出了無邊界行為等200多個管理名詞概念,推動通用公司各類主要指標達到兩位數增長,連續四年被《財富》評為「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連續四年被《金融時報》評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1979年,在一次管理會議上摩托羅拉執行總裁Art Sundry 拍案而起:「摩托羅拉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低劣!」Sundry提出了6σ質量管理法,當絕大部分美國公司還在認為質量會浪費美元的時候,摩托羅拉率先認識到提高產量、提供最佳產品實質上會降低成本,隨著流程質量的優化,質量管理投入轉化為每年最低限度8億到9億美元的巨大回報。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大膽創新,打破舊的業務流程模式,進行海爾業務流程再造,此舉加速了海爾國際化進程,在十幾年的市場競爭中,海爾立於不敗之地,歸因於先進的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法,人們稱海爾的各種管理方法為「海爾模式」。
2.現代科技革命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現代科技革命的特點之一就是與生產形成一體化,新的理論不斷應用於生產活動,企業管理對企業生產活動起到監控、協調和指揮作用。歷次科技革命使企業規模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再走向集團化、國際化,企業結構向扁平化方向發展,導致企業管理不斷隨之相適應,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的更新是管理者從現場退至後方,從局部管理到全局管理,從手工管理到辦公自動化。新一輪企業技術創新浪潮推動了企業管理向職業化、知識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其原因在於:現代科技革命使得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化,促進了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導致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技術創新勢在必行,技術創新必將推進管理創新。
現代科技革命縮短了科學與技術的時滯,加速了企業生產與科學一體化的進程,即使是高度抽象的科學理論,只要它正確地概括了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通過某些中間環節或中介,很快就能運用於生產實踐,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科學與技術的短時滯要求管理思想的解放與創新,一些舊的管理模式、經驗阻礙了生產,就必須吸收和借鑒新的管理思想,避免管理者之間的管理思想「代溝」。
現代科技革命使企業的資源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和知識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而日益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資源,加速了企業管理由原來對物的管理轉向對人的管理,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具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正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本觀點。企業資源結構的變化要求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