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圖書角課題

圖書角課題

發布時間: 2021-03-26 10:22:19

① 急求《小學生課外閱讀研究》的參考文獻~~~~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調查步驟:

1、確定調查對象。根據學校所處不同地理環境,按我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層次,我們分別選擇了分屬不同層次的陳家橋鎮、回龍壩鎮、土主鎮、中梁鎮等四鎮,其中陳家橋鎮屬於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回龍壩鎮、土主鎮屬於經濟發展中等水平的農村地區,而中梁鎮是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山地農村地區。在這些鎮,我們隨機選擇了陳家橋小學、土主小學、保農小學、玉屏小學、新發小學、中梁小學等六所小學的部分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作為我們的調查對象。

2、設計調查問卷。在設計問卷調查表時,我們參考了一些相關的調查設計,問卷內容分學生和家長兩部分,共設計了30個學生問題(全是選擇式),涉及學生課外閱讀心理品質、閱讀方向、閱讀活動、外部影響和開展條件;共設計了5個家長問題(全是問答式),主要是了解家長對孩子課外閱讀的認識關注程度。

3、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2007年10月,我們向上述學校的有關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表,並說明了填寫要求。歷時一周,我們共發出問卷396份,回收有效問卷365份。

4、調查問卷的統計與分析。

調查結果與思考:

一、學生問卷統計結果:

(一)課外閱讀的心理品質:

1、主動性品質:

(1)關於興趣:

「雙休日,你最喜歡干什麼?」選擇「看電視」的學生佔47.40%,選擇「出去遊玩」的學生佔27.95%,選擇「上網打游戲」的學生佔11.23%,選擇「看書」的學生佔13.52%。

(2)關於動機:

在如何看待課外閱讀的意義上,51.00 %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14.25%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提高個人文化素養,22.47%認為可以積累優美詞句,提高作文水平,20%的學生認為可以擴大知識面,彌補課堂閱讀的不足。

(3)關於態度:

對課外閱讀活動的參與程度,選擇「很喜歡」與「喜歡」的佔51.78%,選擇「喜歡,但很少讀」的佔38.90%,選擇「一點都不喜歡」的佔9.32%。

平均每天堅持讀書一個小時及以上的12.05占%,堅持半小時左右的佔40.82%,偶爾讀一讀的佔35.62%,一點不讀的佔11.51%。越到高年級,平均每天堅持讀書時間半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越大。

(5)關於閱讀心理需求:

從學生關於課外閱讀的願望來看,15.34%的學生希望得到關於閱讀內容的推薦幫助,53.98%的學生希望得到閱讀方法的指導,6.58%的學生希望得到來自長輩或老師的監督,26.03%的學生希望有一個讀書交流場所或環境。100%的學生希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

2、專注性(注意)品質:

區別不同年段閱讀能力,每個年級段每天閱讀量按200或300字級差為准,低段達到200字及以上的為32.73%,中段達到200字以上為37.80%,高段達到500字及以上的為53.95%。

總的來說,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課外閱讀的專注性品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高段每天閱讀量不到200字的達26.75%,而六年級尤甚,高達34.53%。

3、持久性品質:

(1)以能否讀完一本書為例,隨便翻翻的佔14.52%,只挑選有趣的地方讀的佔47.95%,能認真讀的僅佔37.53%。

(2)從學生現有的課外閱讀總量來看,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課外閱讀要求,調查反映,各年段(以雙年級為准)已達到閱讀量要求的百分比分別是:低段9.4%,中段22.5%,高段17.27%。而六年級閱讀總量在30萬以下的,高達65.47%,距離小學畢業應該達到的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相去甚遠。我們還發現,在自發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較好的班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遠遠領先於其他班級的學生。

4、探索性品質:

(1)關於讀書方法:

89.86%的學生會用摘抄好詞佳句、寫讀後感、圈點批註、講述、邊讀邊思考想像等讀書方法,但選擇方法比較單一,尤其是寫內化程度要求較高的讀後感的學生僅6.30%。閱讀中遇到問題,63.29%的學生能查閱工具書或是問身邊的人。

(2)關於閱讀理解:

29.86%的學生認為自己不但能讀懂,還有自己的想法,60.82%的學生認為自己基本能讀懂,而只有9.32%的學生表示不認識的字太多,讀不懂,且主要集中在本身識字不多的低年級段。這反映出學生識字、理解等閱讀的基本能力整體較好。

(二)課外閱讀外部影響:

1、給予學生課外閱讀影響的人:

影響最大的依次是,教師,為27.94%,父母,為27.12%,同學,為16.99%,偉人、名人,為13.42%。

2、學生反映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態度:

否定的為11.51%,不介入的為11.23%,贊同的,佔77.26%,其中表示會主動為孩子篩選或購買的的僅23.29%。

父母最支持看的課外書依次為作文選,為59.45%,名著,為17.26%,網路全書,為14.79%,其他諸如上網閱讀、報刊雜志,為12.33.%,卡通漫畫,5.75%。

(三)課外閱讀活動開展情況:

1、關於日常課外閱讀:

18.63%的學生反映老師經常要求學生讀課外書,68.22%的學生反映老師偶爾要求讀課外書,13.15%的學生反映老師沒有要求課外閱讀。

2、關於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18.08%的學生反映班裡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64.93%的學生反映班裡偶爾開展過讀書交流活動,16.99%的學生反映根本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四)課外閱讀方向:

1、關於圖書圖文形式:

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特點,低段喜歡讀純圖畫的圖書或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佔78.19%,中段、高段逐步轉向喜歡讀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或純文字圖書,分別佔75.60%和85.53%。

2、關於圖書內容類型:

讀教輔作文類的佔36.71%,讀文學故事類的佔31.51%,讀科普類的佔21.64%,讀卡通漫畫類的佔32.87%,讀報刊雜志的佔7.40%,讀其它類型的佔10.14%,其中讀教輔作文類的高居榜首。

(五)課外閱讀條件:

1、關於課外書的來源:

自己買的有54.79%,向學校圖書館或班裡圖書角借來的有21.92%,來自其它方式的有25.21%。

2、關於家庭讀書氛圍:

家裡訂閱報刊雜志(包括《少年先鋒報》)一份以上的有52.33%,而訂閱兩份以上的僅29.04%;家裡父母能平均每天讀書或報刊雜志半小時以上的有39.45%,能讀一小時以上的僅12.60%;有書房、書櫥或其中之一的為59.73%;擁有課外書不足10本的高達59.18%,實際上,一本課外書也沒有的大有人在,而擁有課外書30本以上的僅佔15.34%。

二、家長問卷統計結果:

(一)關於孩子課外閱讀習慣:

作為孩子課外閱讀的觀察者,25.5%家長認為孩子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47.12%的家長反映孩子有課外閱讀行為,27.38%的家長反映孩子沒有讀課外書。

(二)關於課外閱讀活動意義:

96.99%的家長認為讀課外書是有益的,只有3.01%的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對孩子沒有什麼明顯幫助。但認為課外閱讀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學習成績的家長高達58.08%。

(三)關於親子閱讀:

經常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只有13.42%,偶爾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有35.34%,沒有親子閱讀經歷的有51.24%。大多數家長反映自己沒有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

(四)關於課外閱讀困難:

69.32%的家長認為孩子課外閱讀最大的困難是理解能力不強(而低段多反映學生識字量不足,影響孩子閱讀),40%的家長反映孩子課外閱讀缺乏指導。

(五)關於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93.97%的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明確表示支持,只有1.10%的家長明確表示不贊同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三、結果分析:

(一)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觀態度積極。調查結果反映出真正不愛讀課外書的學生並不多,不到百分之十。100%的學生希望學校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閱讀活動。這對我們即將開展的課題研究是十分有利的,同時也告訴我們,課外閱讀的關鍵是能否長期堅持。不過,我們調查發現,二年級選擇「一點都不喜歡」的學生比例高達20%,這是令人憂慮的。它提醒我們,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必須從小抓起。

(二)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濃厚,主動性不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調查表明,我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缺乏,表現在年齡差異上,越到高年級,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越少。另外,遇到困難,有相當部分學生採取的是放棄與逃避,不能正視。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為越到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越大;二是家長與教師對課外閱讀的片面認識與要求導致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家長要求學生課外時間看作文書的高達59.45%),三是充滿神奇、幻想的影視特別是動畫片的巨大影響。我們還發現,盡管地處農村,網吧對學生的影響雖然還不是很明顯,但所佔百分比已經超過了選擇讀書的,這尤其表現在中高年級,是我們需要引起重視的。

(三)學生課外閱讀意志品質不強,閱讀量小。調查發現,我區農村相當部分學生缺乏課外閱讀專注性品質即注意力,不愛讀課外書,且有愈來愈烈之勢。直接導致課外閱讀總量小,無論哪個年級,能達到新課程標准要求的學生很少很少。而且,相當多學生現有的課外閱讀量距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去甚遠。這說明,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必須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意志品質的鍛煉,提高其自控能力。

(四)學生課外閱讀畏難情緒較大,能力較低,方法不多。調查發現,盡管不少學生能夠用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夠綜合運用的很少,即使是高年級,相當多的學生也不願採用寫讀書筆記、讀後感等語言內化與思考程度要求較高的讀書方法。家長們反映,很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理解能力差,不認真,怕吃苦,持續時間短,懶於動腦思考,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五)學生課外閱讀內容單一,種類少。在內容選擇上,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是學習輔導(其中主要是作文)類、童話故事類和漫畫卡通類課外書籍。對於其它書籍,比如《網路知識大全》、《十萬個為什麼》、經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書籍,即使適合他們閱讀,他們也不會主動選擇來讀。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長只關注孩子成績,忽視孩子全面發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響,二是受自身對一些直觀性強的、能調動各方面感覺器官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的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

(六)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意義認識片面。相當大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希望課外閱讀能立竿見影,迅速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或是作文水平。而不少學生受家長影響,對課外閱讀同樣帶有很大的功利性,他們就是沖著能提高學習成績、作文水平而讀的。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絕大多數家長並不支持孩子閱讀卡通漫畫類純視覺讀物。

(七)學生課外閱讀文化氛圍差,無書可讀。離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給予他們的影響最大。由於自身素質的局限,家長普遍缺乏閱讀習慣,親子閱讀經歷極少,不能給學生樹立身邊的讀書榜樣。同時,由於農村生活習慣與經濟限制,大多數家長也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因此,學生普遍缺乏來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另外,家長們對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網路閱讀比較陌生,也不利於孩子閱讀視野的拓展。而更嚴重的是,學生無書可讀。幾乎所有被調查的班上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圖書角(掛上三五本或是幾張報紙,那不叫圖書角),學生個人藏書嚴重不足(不少學生把家裡所有課堂以外的書都算上了,數量也很低)。

(八)學校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學校圖書室利用率低,課外閱讀活動貧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學校不夠重視,圖書室沒有專人負責,沒有做到向學生全面開放;二是學校現有圖書內容陳舊,數量有限,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嚴重不足;三是任課教師迫於教學壓力,很少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各種書籍。所以,幾乎所有被調查學校都很少或是根本沒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盡管學校都配備了大量的圖書,但實際借閱率並不高。這是導致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喪失、閱讀積累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九)廣大家長支持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從家長的反饋來看,這次調查起到了一個認識引導作用,激發起了家長們對孩子課外閱讀的關注與思考,家長明確表態支持課外閱讀的百分比高達93.97%,明顯高於學生問卷反映出來的(過去時支持態度)77.26%,為即將開展的課題研究作了比較到位的前期宣傳、動員准備,有利於學生和家長觀念的轉變,有利於課題研究的施行。

對開展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建議:

一、 少些功利色彩,注重興趣培養。

1、轉變觀念,少些功利色彩。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首先要努力轉變教師,特別是家長對課外閱讀意義的片面認識。應該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堂閱讀與學習的延伸,課外閱讀的直接目標應該是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具有較為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當新的學習內容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便能較好較快的同化新的學習內容,學得更快,學得更好。課外閱讀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的形成。我們必須明白,語文素質的提升歸根到底還取決於學生自己的勤奮閱讀和領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同樣取決於學生自身的勤奮閱讀與領悟。因此,課外閱讀,絕不僅僅是多讀幾本書,簡單地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作為老師,或是家長,絕不能把它當成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或是學習成績的制勝法寶。

② 關於小學行為習慣的課題有哪些

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人類邁進了二十一世紀。她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世紀,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她也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要求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終身學習能力;她更是一個信息化時代,閱讀將是人們搜集、處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會不會閱讀將決定一個人向社會獲取智慧的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她對閱讀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養成這個習慣,將成為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樹立大語文觀,去引導學生在會讀一本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博覽群書,吸收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多項交流、深層交流,不僅具有人與人的言語交際特徵,而且突出地反映了人與文本的對話。因此,學生在讀文章時對文章的感知、理解、體會、反思、運用更是體現為一種深層次的能力,為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日倍增,教師應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讓孩子從小開始發展語言文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需要學校創設氛圍,也需要家庭環境,社會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是一項系統的,重要的,持續性強的工作,經常訓練,逐步培養,教會學生學會大量閱讀有益知識,讀後有所收獲。
當前,受應試教育、多種媒體、功利化閱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家長對學生閱讀的目的持功利性觀點或否定態度的居多,大量的書寫作業占據了學生的時間,導致可供其獨立支配的閱讀時間更是微乎其微,再加上電視媒體的消極影響,缺乏正確完整的閱讀習慣培養體系指導,導致學生讀書興趣不濃、數量偏少、閱讀習慣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現象。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學校閱讀習慣培養的資源,針對學生現狀,開辟多種途徑,積極培養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改變目前小學生「做題多、讀書少、興趣淡、能力差」的狀況,逐步達到課程標准。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小學生學會自主選擇有意義的材料進行閱讀,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使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伴侶。
三、現有研究水平
課題負責人曾經進行過相關課題研究工作,具有研究經驗,研究能力。參與本課題研究和實踐的都是年輕老師,他們負有激情,充滿朝氣,有做好本項工作的強烈願望,在加上他們觀念比較新,方法比較多,這為本次課題研究成功提供了強有力准備。
四、可行性分析
學校具有豐富的圖書資源,全體學生家長支持,具有閱讀時間,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理論水平比較高,授課基本功比較扎實,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比較超前,工作熱情比較高,相信他們能夠團結在課題組周圍,認真負責地、出色地完成這次研究任務。
五、過去一年所做的工作
(一)教育教學通力合作,進行資源整合
學校為高效率地開展工作,將能夠整合的工作進行整合。閱讀工程與習慣培養進行整合,就是其中之一。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教育活動的開展、學校宣傳陣地的建設,圍繞同一主題進行,減輕了班主任的壓力,使教育教學工作形成一盤棋。
(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學校針對學生閱讀空間小的現狀,進行科學規劃,設計了閱覽室、讀書吧、讀書走廊。最大限度地開辟開放式的閱讀空間。
(三)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
1、班級圖書角
學校根據現有的條件,每學期把圖書室的圖書下發到各個班級,建立圖書角,各班選派圖書管理員,對圖書進行管理和閱讀登記。學生則利用午間、課間、自習的時間進行閱讀。每學期圖書更換一次。這樣一來,解決了學校閱讀空間小的難題,學生小幹部也得到了鍛煉,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閱讀。每學期末,學校根據學生讀書情況評選校級「讀書小狀元」,進行表彰。
2、發揮宣傳陣地作用,搭建展示平台
學校通過紅領巾廣播,開辟了好書推薦欄目,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有意義的圖書,介紹給大家,共同分享。學校少先隊建立的隊刊《心蕾》是奧運之前建立的校園刊物。奧運之後,學校將它作為宣傳陣地之一,刊登學生的優秀作文、讀後感,為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提供空間。
3、召開主題班會
為配合閱讀工程的開展,德育處組織各班召開閱讀興趣、習慣為主題的班會。各班以讀書成果匯報等形式開展活動,促進了閱讀工程的開展。
4、與災區小朋友共讀一本書活動
暑假期間,三里屯小學組織全校學生參與了遠洋之帆基金會開展的「北京、四川災區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學生在暑假中閱讀有意義的圖書,

③ 如何培養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能力課題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課題的緣起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利用圖書、繪畫及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前書寫技能。可見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本課題從了解目前農村幼兒閱讀指導現狀及存在問題著手,設計切實可行的方案、採取相應的措施,著力提高農村幼兒閱讀水平,為幼兒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國際上看,美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閱讀研究,並對六歲兒童的閱讀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具有閱讀能力的兒童求知慾旺盛,能運用語言大膽與人進行交往,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學者認為早期閱讀不僅能對幼兒語言發展起促進作用,而且還有助於兒童智力、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另一位學者米亞雷也提出:閱讀就是理解,就是判斷。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均提倡在幼兒階段進行早期閱讀,加強早期閱讀已成為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勢之一。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早期閱讀在國內引起了學前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早期閱讀是幼兒掌握與運用信息的第一步的觀念已達成共識。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幼兒園對早期閱讀研究都已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有了一些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的問世。目前在早期閱讀領域存在這樣幾種不同的觀念:一種觀念認為,學前階段以發展兒童口頭語為主,而閱讀是進入小學後的學習內容,不必操之過急;另一種看法認為閱讀等於識字,並主張幼兒提前識得一批字。
我們認為早期閱讀是學前語言教育的重要方面,選取本課題的目的在於閱讀過程中有機滲透識字,讓幼兒在理解閱讀材料的基礎上認字。在注重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注重幼兒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幼兒表達、感受、傾聽、分享的能力,讓幼兒在閱讀中得到快樂。
二、研究目標
1.幼兒:
(1)為幼兒選擇符合各年齡特點的閱讀材料,創設溫馨、和諧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持久的閱讀興趣。
(2)開展多種方式的早期閱讀活動,提高農村幼兒的閱讀能力。
2.教師:
(1)通過研究,探索出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方法、形式和途徑。
(2)改善教師對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方法,打造我園早期閱讀特色課程。
三、研究內容:
(1)開展關於「桃園幼兒園家庭早期閱讀現狀」的調查。
(2)設計「提高農村幼兒閱讀能力」的方案。
(3)創設與幼兒年齡相適宜的閱讀環境。
(4)在幼兒園豐富的閱讀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導。
(5)開展家園親子閱讀活動,促進家園攜手,為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而努力。
四、研究途徑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幼師認識,明確研究目的。
早期閱讀是開啟幼兒智慧的鑰匙,而一提到早期閱讀,諸多的商業運作出現了識字課本、識字讀物滿天飛的現象,導致許多家長包括教師走入識字的教育誤區,使幼兒背負了沉重的負擔,也喪失讀書的興趣。其實早期閱讀的概念何其廣泛,是指那些與閱讀和寫作有關的一些技能,包括口語發展,對書面文字和口語之間的理解,識別簡單的字詞,手眼協調、小肌肉動作發展以及閱讀興趣的發展等。我們在開展研究之初,首先著重培訓教師有關早期閱讀的理論知識,改變教師陳舊的觀念,對早期閱讀的概念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明確研究的目的,使研究活動不偏離正確的軌道,並帶動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共同投身於幼兒閱讀活動中去。
(2)立足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思考。
「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其主體應該是「師生共同體」,即幼兒園中的教師,根據幼兒園的實際、幼兒的實際及自身的特點而對幼兒進行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閱讀活動中的培養研究,更注重實踐中的嘗試,包括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應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對孩子閱讀活動的細致、深入的觀察,了解存在於孩子閱讀活動中的需要,然後在實踐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切實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
五、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對本園幼兒家庭閱讀現狀、對教師在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中的指導進行調查。
(2)個案研究法:建立《幼兒閱讀成長檔案》,教師觀察並記錄個體閱讀情況及個體心理變化,施以個別輔導。
(3)文獻檢索法:對國內外相關早期閱讀的文獻資料加以系統檢索,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園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研究方法。
(4)行動研究法:以次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不斷調整研究思路,使研究更有價值。
六、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
1.對本園幼兒家庭閱讀現狀、對教師在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中的指導進行調查。
2.設計「提高農村幼兒閱讀能力」的方案。
3.進行課題研究中期匯報。
4.創設良好的幼兒園、家庭早期閱讀環境。
(二)第二階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
1.在中期匯報的基礎上完善實施方案;
2.舉辦家長學校,利用多種活動向家長宣傳課題研究的有關內容;
3.在幼兒園豐富的閱讀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導
(三)結題鑒定階段:(2008年7月~2009年6月)
1.開展家園親子閱讀活動,促進家園攜手,為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而努力。
2.收集課題有關材料進行匯編;
3.撰寫結題報告,組織結題活動。
七、研究過程及成果
(一)創設溫馨迷人的書香環境,激發幼兒持久的閱讀慾望
(1)幼兒園、家庭、社區三結合,為幼兒提供閱讀的物質保證。
要想讓幼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那麼優秀的幼兒讀本必不可少。近年來,我園抓住創建優質園的契機,多方籌措,幼兒園、家庭、社會共建幼兒圖書資源庫,打造豐富的閱讀環境,為幼兒的閱讀活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依據優質園要求,幼兒圖書必須達到生均10冊以上,我們一方面積極爭取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購進一部分故事類、科普類、文藝類圖書,同時積極動員社區、家庭為幼兒提供優秀的幼兒讀物。在我園鄰近地區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一位經理人聽說我園圖書還有一定的缺口,立刻為家鄉幼兒園捐贈了三千多冊圖書,徹底改變了我們農村幼兒園圖書嚴重缺乏的舊面貌。我們還倡導家長讓幼兒將家中的圖書帶來與大家共享,在此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家長如何為幼兒選購圖文匹配度高、插圖精美、富教育意義的多種多樣的書籍。由於家長的大力配合,班級的圖書袋常換常新,「旺旺跳蚤小書市」「親子閱讀角」越辦越興旺,經常可以見到幼兒與家長流連於此、溫馨共讀的場景,幼兒圖書室里擺放整齊的書架,淡雅清新的地毯,活潑俏皮的卡通小板凳、柔軟舒適的靠墊為幼兒用心營造了一個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就連花園里的蘑菇小桌、小凳子也成了幼兒讀書的好去處,「理發店」「醫院」的等待區、休息區到處可見可隨手翻翻的圖書,精心打造、靈活變通,寓教育於無形之間,真正做到潤物無聲。
有了優秀的讀本,我們還要巧妙安排時間,讓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閱讀,去體驗。我們每周每個班級均安排了一節專門的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讓孩子在科學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閱讀的技能,掌握閱讀的要領,平時區域活動我們也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圖書角活動,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隨著社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社區生活也越來越豐富,我園地處新鎮區中心,毗鄰文化站,我們充分利用文化站豐富的圖書資源,經常組織幼兒參與文化站的讀書活動,讓幼兒走出園門,充分利用了社區資源,開闊幼兒的閱讀視野,豐富了幼兒的閱讀體驗。
(2)教師樂讀精思,循序漸進指導幼兒閱讀活動,形成和諧溫馨的閱讀心理環境。
閱讀物質環境的創設固然重要,而積極互動的精神環境的創設也不容忽視,其中教師的影響尤為重要,一個愛學習、愛讀書的老師能帶出一批批好學上進、酷愛閱讀的幼兒。那麼如何培養教師成為一個愛讀書愛思考的人呢?我們在購進大量教工圖書之後,開展了「桃園書香」「暑期教育名著精讀」等活動,促進教師從我做起,熱愛讀書,與書為友,學習先進理念,拓寬教育視野,從而將先進的理念引進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精神環境的創設,主要還體現在開展與幼兒年齡特點相宜難易適中的閱讀活動,如小班幼兒以閱讀簡單的圖卡為主,辨認周圍環境中簡單的漢字,表現出對圖書的興趣,中班幼兒則進行圖文匹配,並點認對應的文字等,大班幼兒則應掌握書的組成部分及其功能,能根據故事的插圖或部分情節預期故事的發展情節等。針對不同的年齡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助於培養幼兒閱讀興趣,在愉快而有創意的學習中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最終養成閱讀習慣,成為成功的自主閱讀者
(二)科學指導,家園配合,切實提高幼兒自主閱讀能力
在開展早期閱讀研究活動初期,我們發現,在我們的早期閱讀教育中還存在不少誤區:
現象一:某老師開展閱讀活動,自始至終一直將閱讀材料放在視頻儀上,小朋友端坐在椅子上,聽老師講述,間或回答一些老師提出的問題;現象二:老師利用故事大書進行故事講述,盡管故事畫面非常優美生動,可幼兒完全被老師豐富的表情、誇張的動作所吸引,並沒有去細致觀察圖書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去細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現象三:有的老師為了准備一節公開課,設計了許多教具、學具,活動開始,一件接一件教具的呈現,看得幼兒眼花繚亂,閱讀的過程反而是一帶而過,看似花哨,閱讀的效果卻不是很好。諸如此類的現象說明了我們的老師對閱讀的內涵、閱讀的目標、閱讀的指導還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我們必須藉助學習、研究、交流等科研手段,讓教師盡快走出誤區,提高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的藝術性。
1.加強早期閱讀理論學習,引導教師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
首先我們廣泛宣傳,充分認識幼兒閱讀理論概念。我們採取集體學、分組學、個人學的形式鼓勵教師學習理解幼兒閱讀的真正含義,以及我園該如何實施閱讀教學;其次,深入學習《綱要》關於語言教育及前閱讀教育理論知識。充分透析《綱要》規定的要求與內容,理解其真正內在意義,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並進行了《綱要》理論知識的閉卷考試,教師均取得較好的成績;再次,我們多次邀請市教研室幼教研究員及先進的姐妹園來我園進行早期閱讀課題研究的指導,通過多方努力,我園教師的早期閱讀研究水平得到了提高,指導早期閱讀活動的能力得到增強。
2.提倡人人參加早期閱讀課題研究活動,個個探索早期閱讀教育規律。
我園將早期閱讀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以集體備課為平台,組織教師對早期閱讀活動設計進行集體備課,通過「一課三研」的形式,即一個年級由一人擔任本周的早期閱讀活動主備課人進行備課,然後以年級為單位進行討論,得出活動設計定稿,在各班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大家互相觀摩,進行自我反思及集體研討,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探索出早期閱讀的指導規律,在年終再開展年級與年級之間的交流,互相切磋在活動中得出的經驗,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
3.多途徑構建幼兒閱讀氛圍和機制,促進幼兒多元閱讀能力的發展。
根據《綱要》精神:「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確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新觀念,摒棄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嘗試運用各種靈活多變的方式,我們嘗試運用設疑法、角色扮演法、情境設置法、回歸自然法等,充分調動幼兒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早期閱讀活動變得更豐富、更精彩。我園還通過「故事大王」「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促進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幼兒語言能力增強了,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所看圖書的內容,養成了按要求取書和放書的習慣,對書籍、閱讀和書寫有了一定興趣,促進了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和幼兒心智的發展。
4.倡導家長積極配合,共同參與早期閱讀教育活動,全面發展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現在的農村家長素質比以前高,對家庭教育比較重視,能認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在早期閱讀調查中發現,我園孩子的家庭圖書、碟片的擁有量比我們想像中要高出許多,平均圖書擁有量是8本,碟片近10張,但在家庭早期閱讀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重碟片輕圖書」現象,幼兒回家看碟片的時間較長,看圖書時間短,「重看輕說」,在幼兒閱讀過程中,家長陪伴的時間少,幼兒缺乏交流、表達的機會。我園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將家長請進幼兒園,一是請來專家為家長開設早期閱讀講座,向家長宣傳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介紹親子閱讀的指導策略,二是讓家長現場觀摩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從中獲取早期閱讀的指導方法,讓家長參與早期閱讀活動,不僅對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大有裨益,更是能增進親子之間濃濃的愛意。
(三)親子共讀,打造早期閱讀新特色。
1.開展家園共讀快樂書系列活動。
(1)建立「家園閱讀檔案袋」,在檔案袋中設有閱讀意見反饋、閱讀時間的記錄、閱讀方式的記載、閱讀過程中孩子和家長的提問語言的簡短記錄等內容,通過看書、借書等活動,幫助家長和幼兒共同建立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
(2)開展「親子讀書日」的活動。每月一次的「親子讀書日」活動,在「家長故事會」「親子閱讀劇場」 「圖書交換角」的活動環節中吸引家長來園和孩子一起參加閱讀活動,互相交流指導早期親子閱讀中家長和幼兒閱讀行為習慣養成的好方法。
(3)開展親子自製閱讀讀本活動,培養閱讀過程中的親子對話習慣。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且貼近生活的主題,在不同年齡段嘗試進行親子自製閱讀讀本活動。利用班上、家中破損或脫頁的圖書,家長和孩子共同重新進行創作、整理、剪貼、製作,讓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對畫面進行閱讀理解,並配以簡單的文字說明,最後裝訂成冊,形成閱讀讀本。
2.收集親子閱讀活動中各年齡段具有典型閱讀行為習慣特點的案例,並進行分析、解讀、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親子閱讀行為習慣的指導策略。
3.教師指導下的親子閱讀,讓家長、教師、幼兒在書香環境中得到提高,從2009年開始,為了提高家長指導孩子閱讀的能力,讓圖畫書真正成為孩子的朋友,我們每月組織家長來園參與一次早期閱讀活動,循序漸進教給家長指導親子閱讀的策略,參加活動的家長,認真觀摩班主任老師的閱讀活動,從怎樣解讀圖畫書、如何指導孩子按序號閱讀、圖畫書對孩子情感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思考。教師對家長如何在家和孩子一起閱讀進行了指導,告訴家長:閱讀是精神養分的供給,能讓孩子更充實、更快樂!家長對來園參與閱讀活動很感興趣,認為對家庭閱讀很有幫助,不僅為家長打開一扇開啟孩子閱讀智慧的窗口,提高了親子間的協作,更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
八、研究後的思考
(一)課題研究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漫長的完善過程
盡管本課題研究已將結題,但我們的課題研究仍處於探索階段,還需要專家的引領,需要我們在實踐研究中認真琢磨,更需要我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借鑒同類課題研究的經驗和成果,以使我們的研究活動更加深入開展。
(二)每一種教學活動都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對本課題研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育觀念的轉變需要教師本人的認識、理解和內化,更需要經過實踐的印證和磨練,如此她們才能真正領會新《綱要》精神,遵循幼兒教育的規律,把早期閱讀教學活動搞好。
在早期閱讀課題研究的開展過程中,我們踏踏實實依據研究計劃,實施多種形式的研討活動,雖然在研究進程中遇到過無數的困難,但經過我們的努力、領導同行的支持,我們更多的是品嘗到研究的喜人成果:幼兒的閱讀能力大大增強,幼兒園的圖書室里幼兒安靜地翻閱著圖書,小聲地交流著;幼兒經常將破損圖書帶到圖書醫院進行粘補;無論走到哪個班級,圖書區經常可以看到幼兒流連的身影。閱讀已成為幼兒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

④ 課外閱讀習慣培養方面的有什麼研究課題

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人類邁進了二十一世紀。她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世紀,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她也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要求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終身學習能力;她更是一個信息化時代,閱讀將是人們搜集、處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會不會閱讀將決定一個人向社會獲取智慧的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她對閱讀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養成這個習慣,將成為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樹立大語文觀,去引導學生在會讀一本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博覽群書,吸收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多項交流、深層交流,不僅具有人與人的言語交際特徵,而且突出地反映了人與文本的對話。因此,學生在讀文章時對文章的感知、理解、體會、反思、運用更是體現為一種深層次的能力,為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日倍增,教師應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讓孩子從小開始發展語言文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需要學校創設氛圍,也需要家庭環境,社會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是一項系統的,重要的,持續性強的工作,經常訓練,逐步培養,教會學生學會大量閱讀有益知識,讀後有所收獲。
當前,受應試教育、多種媒體、功利化閱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家長對學生閱讀的目的持功利性觀點或否定態度的居多,大量的書寫作業占據了學生的時間,導致可供其獨立支配的閱讀時間更是微乎其微,再加上電視媒體的消極影響,缺乏正確完整的閱讀習慣培養體系指導,導致學生讀書興趣不濃、數量偏少、閱讀習慣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現象。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學校閱讀習慣培養的資源,針對學生現狀,開辟多種途徑,積極培養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改變目前小學生「做題多、讀書少、興趣淡、能力差」的狀況,逐步達到課程標准。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小學生學會自主選擇有意義的材料進行閱讀,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使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伴侶。
三、現有研究水平
課題負責人曾經進行過相關課題研究工作,具有研究經驗,研究能力。參與本課題研究和實踐的都是年輕老師,他們負有激情,充滿朝氣,有做好本項工作的強烈願望,在加上他們觀念比較新,方法比較多,這為本次課題研究成功提供了強有力准備。
四、可行性分析
學校具有豐富的圖書資源,全體學生家長支持,具有閱讀時間,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理論水平比較高,授課基本功比較扎實,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比較超前,工作熱情比較高,相信他們能夠團結在課題組周圍,認真負責地、出色地完成這次研究任務。
五、過去一年所做的工作
(一)教育教學通力合作,進行資源整合
學校為高效率地開展工作,將能夠整合的工作進行整合。閱讀工程與習慣培養進行整合,就是其中之一。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教育活動的開展、學校宣傳陣地的建設,圍繞同一主題進行,減輕了班主任的壓力,使教育教學工作形成一盤棋。
(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學校針對學生閱讀空間小的現狀,進行科學規劃,設計了閱覽室、讀書吧、讀書走廊。最大限度地開辟開放式的閱讀空間。
(三)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
1、班級圖書角
學校根據現有的條件,每學期把圖書室的圖書下發到各個班級,建立圖書角,各班選派圖書管理員,對圖書進行管理和閱讀登記。學生則利用午間、課間、自習的時間進行閱讀。每學期圖書更換一次。這樣一來,解決了學校閱讀空間小的難題,學生小幹部也得到了鍛煉,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閱讀。每學期末,學校根據學生讀書情況評選校級「讀書小狀元」,進行表彰。
2、發揮宣傳陣地作用,搭建展示平台
學校通過紅領巾廣播,開辟了好書推薦欄目,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有意義的圖書,介紹給大家,共同分享。學校少先隊建立的隊刊《心蕾》是奧運之前建立的校園刊物。奧運之後,學校將它作為宣傳陣地之一,刊登學生的優秀作文、讀後感,為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提供空間。
3、召開主題班會
為配合閱讀工程的開展,德育處組織各班召開閱讀興趣、習慣為主題的班會。各班以讀書成果匯報等形式開展活動,促進了閱讀工程的開展。
4、與災區小朋友共讀一本書活動
暑假期間,三里屯小學組織全校學生參與了遠洋之帆基金會開展的「北京、四川災區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學生在暑假中閱讀有意義的圖書,撰寫讀後感,並將讀後感寄給災區小夥伴。學校為鼓勵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對上交的讀後感進行了評選,獎勵優秀的學生,在開學典禮上進行了全校的展示。這也是本學期學校讀書工程的良好開始。
(四)培養師資力量
學校於2009年1月組織教師到香港呂明才小學進行學習考察。在手拉手學校,雙方校長進行了閱讀活動的交流匯報,教師走進班級聽課,走到學生中間聊天,了解了西方閱讀教學模式,對學校開展閱讀活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學期開學,教師收集整理了各自的閱讀教學故事,學生閱讀的案例,對現有資源進行了整理。
六、新學年的工作
在過去的一年中,學校為學生搭建了閱讀的舞台,促進了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但是,如何提高全體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還需要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因此,在幸福村學區的指導下,學校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制定了研究計劃。下面,我將我校下一階段將要開展的工作進行匯報,請專家給予批評、指導。
(一)創設閱讀氛圍,完善學生閱讀空間
本學期,學校將在本校、分校分別建立學生閱覽室和閱讀走廊。完善校園文化,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
(二)系統研究課題,做到科學嚴謹
1、研究內容
(1)調查、了解研究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等。
(2)對每個學生進行定性分析(具有閱讀習慣成因、類型;不愛閱讀成因、類型),並制定有針對性引導方案。
(3)實驗班主任做好實學生方面的指導工作。
(4)對評價指標展開調查及數理統計,並對實施效果鑒定。
2、研究對象及評價指標
對象:三里屯小學全體學生
評價指標:各班學生閱讀量統計;各班學生閱讀時間統計;學生閱讀種類統計;學生讀後感統計;學生摘記字數統計;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統計。
3、研究方法
行為研究法
調查法
觀察法
4、研究步驟(研究周期:一學年)
(1)准備階段(2009.9-2009.10)
A、理論學習
B、制定研究計劃
C、課題申報
(2)實施階段
A、通過調查、訪談,了解研究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參與課外閱讀的學生數、閱讀時間、閱讀書目、讀書筆記記錄情況等)。
(2009.10.1-2009.10.15)
B、對參與實驗學生進行定性分析,並制定有針對性指導方案。
(2009.10.15-2009.11.1)
C、試驗班級實施方案,矯正方案,並對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積累和記錄。
(2009.11.5-2010.7)
D、對評價指標作數理統計、撰寫結題論文和報告。
(2010.8-2010.10)
5、研究成果形式
本課題在實踐研究的同時,重視有關材料、典型事例及數據的積累和採集,最後以研究報告形式結題,並附課題組人員工作體會與總結、學生讀後感等有關材料。
6、研究組成員及分工
朱勇哲 課題負責人 把控、指導課題組進行課題研究的計劃、實施、總結工作。
沈春燕 課題負責人 指導課題研究,協調課題組成員工作,督查研究開展進度與效果。
李鴻麗、趙軍、侯海濤、章錦 課題負責人 負責制定、調整研究計劃,實施方案設計,階段性研究報告,結題研究報告,結題論文匯總和撰寫。
佟艷宏 王秀梅 協助制定研究計劃、撰寫論文。負責理論學習,負責資料采編與積累。
實驗班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現狀以及優化方案,對閱讀效果等作定性分析,積累資料以備研究。
7、研究經費
學校為購買相關理論書籍及實驗用品、邀請專家等進行資金保障。
(三)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舞台。

⑤ 如何高效的組織區角活動課題研究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什麼要開展區域活動。因為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
它是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
區域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滿足了幼兒活動和游戲的需要。
《規程》與《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在完成每天的集體教學外,區域游戲是必來可少的,有效組織區域活動可以為孩子們提供了協商、合作的機會,有利於孩子社會性的培養。
要讓幼兒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想像與創造,區域活動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
但在區域活動組織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也使在組織區域游戲時產生了很多困惑和反思。
一、在一些區域活動中的組織中,幼兒興趣不高,部分幼兒在各個區域遊走,以往在組織區域活動時,區角的布置不合理,材料投放後也沒有考慮到材料的適宜性和趣味性。
比如:數字角只投放數字卡及圖片,結果是這一區域無人問津,而角色區卻人滿為患,孩子在各個游戲區域等待或遊走,其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區域活動中游戲的常規培養較差,老師無指導重點: 在活動中,對孩子們的游戲常規培養並不是太注重, 這個造成的結果是老師要各個區角都要指導,效果不佳、疲於奔命。
有時對某個區域進行指導,會忽略其他的區域,如有一天在活動中,花了大量的時間指導數學區的孩子按數取物和點數,等指導語言區的孩子時,發現孩子們已胡亂地翻看了很多本圖書,其中有一個孩子一直是倒著翻書,書中有什麼內容根本就不知道,而活動時間已經結束,這個活動雖然孩子們在圖書角翻看了很多書,但卻沒有達到活動的效果。
三、區域活動中無規則或規則不明確,材料單調、重復 每當一提到區域活動,大家想到的都是一番熱鬧的場景,孩子們在各個區域熱火朝天地游戲著,但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這是一種假象,孩子們是在無序的游戲,孩子們的游戲是混亂而且無目的的,有的孩子在每個區角象蜻蜓點水地遊了一圈,其實什麼活動也沒參加,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還有就是當投放的材料頻繁而且單調,當游戲在無數次的重復後,這些區域活動似乎再也提不起孩子們的興趣,雖然孩子們在游戲,但沒有了游戲的快樂和興趣。
針對在區域游戲組織中的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尋找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一、重點指導區域與常規區域相結合,合理設置區域。
為了保證每個孩子都能高效地參與到游戲中,調整了區域設置,每次區域活動開設 5-6 個區域,重點指導 1-2 個區 域,其餘的設為常規活動區。
在過去,每次都是把活動分成若干區域,遍地開花,目的是想讓孩子多進入到各區域進行游戲,每次投放大量的材料,老師奔走在各個區域中進行指導,這邊才順利組織孩子進行角色游戲,那邊刺綉區的孩子又被針扎了手指,老師如同救火員,每次活動時疲於奔命,而有些活動孩子卻被熱鬧的游戲所吸引而無人問津。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有意識把活動區域進行劃分,每次活動進行 5-6 個,加強幼兒游戲常規的培養,使孩子們在常規的區域活動中如結構區,每次活動老師只要給孩子一個主題,讓孩子自由進行拼搭而不需要過多指導,幼兒又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拼搭,進行自建構,孩子們的想像力得到了培養的機會與空間,同時老師就可以在其它的區域進行指導,完成重點指導的教育任務。
二、及時更新材料,不斷激發幼兒的區域活動興趣。
很多老師都體會到,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要新穎才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將一些主題活動中的集中教學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中作為重點指導區域。
可以根據每個主題提供一些趣味性極強的材料,如在小班的主題活動「是健康寶寶」中在科學區提供身體各部位的拼貼圖,在美工區,提供小手、小腳印畫材料等,即和主題教育相吻合,又豐富了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
光有新穎的材料還不行,還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組織,教師要了解幼兒具體 的操作過程,在指導中找出問題所在進行正確引導。
有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即是指導者又是合作者,如數學區和科學區,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記錄,並以記錄表的形式呈現,這又為以後孩子學習記錄打下了基礎。
三、教師有目的進行重點指導,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內在價值。
在區域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內在價值,每個區域活動都能培養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如角色游戲,通過孩子們對角色的扮演和模仿,能極大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但活動中過多的指導、干涉會對幼兒的思維、幼兒對活動的投入程度起到消極的作用。
所以,在區域活動的組織中,從組織、材料的投放及哪幾種活動相配合都動了腦筋,如在小班的活動中,語言區是看圖講述:主題活動中有一個故事叫《小兔乖乖》,把這個故事以看圖講述的形式在區域中展現,先投放圖片背景,加入立體的小兔形象,引導幼兒在背景中插入角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講述,並引導幼兒編排圖片次序,將幾幅圖片的內容有機結合進行講述,讓幼兒將圖片內容完整地清楚地表達出來。
在表演角里,讓幼兒延續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到的律動《劃船》,培養幼兒表演的興趣。
而這兩個區域也是在這次活動中重點指導的區域,而另外組織的區域活動在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游戲常規後讓幼兒自由進行游戲,如娃娃家、結構游戲、益智區等。
而在另一個活動里指導的重點就放在建構區和語言區上,通過搭建房子,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讓在合作中完成。
感受合作的快樂。
通過讓幼兒用清晰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使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
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小班區域活動一周活動安排: 活動主題:《愛上幼兒園》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活動區域 娃娃家、語言區、結構區、益智區、數學區、生活區 材料投放 娃娃家:娃娃家材料、廢舊半成品材料;
語言區:故事盒、故事圖片;
結構區:雪花片、積木;
益智區:動物拼圖板、串木珠;
數學區:1 和許多操作板、圖形分類操作板;
生活區:鈕扣小魚、小牛 重點指導區域 語言區 數學區 語言區 數學區 語言區 指導目標 能用簡單語言表述故事內容 能區分1 和許多 同周一 同周二 同周一 通過以上的對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使在區域活動的指導和組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也使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有效性有了極大的提升。
四、建立游戲規則,充分發揮區域教育的功能。
規則是幼兒順利進行游戲活動的保障。
只有在規則化的環境中,區域教育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
因此需要將各類規則 隱藏在環境和材料之中,用環境和材料的隱性規則來暗示幼兒區域活動中應遵守的規則。
1、制定規則控制各個區角的人數 在區域活動中往往發現有的區角人滿為患,操作材料供不應求,而有的區角則無人問津。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進入的人數進行規則提示,如理發室只能先進5 人,後來者不能再進入,要等有人出來才能進入。
而棋類游戲而是按要求的人數進行,這樣一來可以利用規則來控制各個區角的人數,又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部分在集中教學活動中完成不夠好的幼兒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與指導,促使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注與指導。
2、通過隱形規則,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在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不規定硬性規則,而是在根據游戲的要求讓幼兒在游戲的環境中接受規則和要求。
如「小超市」的營業員、營業員員本身就被賦予了一定的責任和內涵。
再增加一個管理員的角色,管理員要負責這個游戲的全過程,而營業員要收錢不能隨便離崗。
對於這樣的規則,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能夠理解和遵守,這樣一來增強游戲角色的責任感,確保了游戲規則的實施。
3.劃分區域、合理布置各區角 往往會發現,圖書角的孩子跑到了結構區,而結構區的孩子又到了娃娃家,孩子們不知道他應該在哪,使游戲 活動非常混亂。
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空間安排來設置區域,如櫃子、擋板、桌椅、操作台等,幼兒能自覺地在這個范圍內開展活動,而不至於越界。
通過以上的探索與嘗試,孩子們的活動興趣也在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形成,班的區域活動越來越規范有序,促進了幼兒智力、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 ,幼兒通過使用多種多樣不同的玩具和材料,從而認識和掌握各種物體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因果關系,學會正確地處理自己和同伴之間的關系,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遵守角色本身的游戲規則,幼兒必須克服困難、約束自己,堅持完成角色所承擔的任務,培養自信、獨立的良好品質,盡最大可能挖掘幼兒潛能。
通過區域活動的開展與思考,意識到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只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探索與研究,就能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才能讓孩子們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得到更大的發展,讓孩子們自己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想像與創造,讓孩子們的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走得更穩、更遠。

⑥ 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小課題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隨著幼教界對早期閱讀的關注.早期閱讀已成為世界性的潮流,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把兒童智力發展的重點轉移到閱讀能力的培養上.當前,幼兒潛能開發與早期教育已成為世界性的熱點,它主要是圍繞著21世紀的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人才競爭而展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綱要主張把幼兒語言作為一種終身技能來培養,開發幼兒閱讀智力潛能,要求幼兒園應加強早期閱讀的培養,否則將延誤幼兒語言的學習.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他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興趣入手,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可以保證幼兒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並取得積極的閱讀效果,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是能否順利閱讀的前提和基礎.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0——6歲,著名幼兒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蒙台梭利也提出,3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兒就對語言敏感,口語學習兩歲時最強,直至5歲都處於語言敏感期.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多年關於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歲之前就開始閱讀了,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標明,幼兒早期閱讀、計算能力對日後的智力發展影響最大.這兩項構成了一些幼兒的主要學習特點,那就是喜歡閱讀.隨著學齡前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他們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在不斷增強,這使幼兒有更充足的時間參加游戲和學習實踐.活動.長期以來,「漢字難認,漢語難學」一直困擾著中國教育界,識字過晚,導致孩子閱讀過晚;進而又導致孩子不愛閱讀與不會閱讀,因此,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能得以快速提高;良好的學習品質(如注意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等)也就無從形成;其智力也就更不能得以良好發展.美國幼兒能力開發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兩歲以後,對於文字的記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困難,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教孩子念書,從兩歲開始教育是最完美的」,這就充分說明,閱讀教育提前至幼兒園階段已是大勢所趨.有關研究已經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閱讀經驗的兒童,入學後會有學習適應上的困難.在國際上有關早期閱讀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閱讀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能更有效地培養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促進其個性發展,進而更好地深化幼兒園語言教育改革,促進幼兒園語言的素質教育,我們從小班幼兒開始入手,對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培養進行研究.把視角聚焦於多元閱讀,給幼兒創造一種全方位的閱讀空間,拓展早期閱讀的范圍和內容,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
二、研究目標:
(1)、培養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的興趣,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幼兒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孩子喜歡閱讀,有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孩子輕松愉快地閱讀,不要有壓力,不追求閱讀的數量和深度.
(2)、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1、愛護圖書.2、會整理圖書,看完後會把書放回原處.3、認真看書,一頁一頁的看.4、初步學會傾聽,能認真聽別人講故事、讀書.
三、研究內容
1、閱讀興趣
讓幼兒樂於與人談話交流.
讓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讓幼兒喜歡識字
2、閱讀習慣
讓幼兒學會認真傾聽
安靜看書
愛護圖書,輕拿輕放
看完一本再去拿,一頁一頁翻
不與他人爭搶
樂意與同伴合作看書
四、研究方法
(1)、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研究的需要,了解幼兒早期閱讀實施現狀,.
(2)、個案研究法:對教學過程中發現的某一典型問題進行針對性觀察、分析、研究.
(3)、行動研究法:針對教學活動中不斷變化的情況及時而又靈活地解決,在活動中修正方案、提出意見,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經驗總結法:教師總結教學活動中的成功經驗,採取多種方式進行評價,並應用於實驗活動中.
(4)、文獻法:廣泛查閱有關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著作,以及幼教專家所著的有關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的書籍,為課題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四、研究過程
我園擬定本課題研究周期為一年(2007年月3月——2008年3月).
准備階段(2007年3月——2007年5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課題組研究隊伍的組建.針對研究課題收集相關資料、數據.提交申報表,落實研究任務.
實施階段(2007年6月——2007年11月)
?對小班幼兒進行前測,選擇適合小班閱讀的圖書材料;
在研究開始的初期,我們依據《綱要》的精神,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點,來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
?設計調查問卷;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
附:幼兒早期閱讀情況調查問卷 班級:蒙小一班 人數:30人
1、幼兒姓名2、您的孩子喜歡看書嗎?3、您為孩子買過圖書嗎?買過類型的圖書?4、您的孩子喜歡聽故事嗎?喜歡問一些故事中的問題嗎?
我們從調查問卷中得到:有40%的孩子喜歡看書,並且家長也給買過圖書.70%的孩子喜歡聽故事,但只有一少部分的孩子喜歡問問題.大部分的家長都給孩子買過圖書,而且買的基本上是以圖畫為主的書籍.
?適時研討,作好記載,並定期進行階段性小結,全面進行論證;
?舉行早期閱讀觀摩活動,逐步積累教育活動案例,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總結階段(2007年2月——2008年3月)
總結,提煉.寫出課題結題報告,並整理課題相關資料.
六、研究結論及成果
(一)對閱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現象:在課題實施前,小班幼兒對閱讀基本上沒有什麼興趣,幼兒拿到圖書後一下子翻到中間,又一下子翻到前面,看了些什麼卻不知道.
指導策略:我挑選了幾個短小、有情趣、畫面色彩鮮艷的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當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失時機的介紹圖書,有意識的讓他們了解一個精彩的故事是由連續畫面構成的,畫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張一張仔細翻看;在圖書角里擺放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突出、畫面背景單一、內容淺顯貼近幼兒生活的書,同時孩子們也會將自己家裡最喜愛的圖書放置在圖書角里,在豐富班級圖書內容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之間的相互交流,另外,將閱讀滲透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讓閱讀自然而然成為幼兒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孩子可以在晨間活動、區域活動及游戲活動時隨時翻閱,久而久之,閱讀活動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逐漸養成了自覺的閱讀習慣;
成果:教師觀察發現幼兒在區域活動、午餐後到圖書區拿書看的明顯增多,近50%的幼兒對一些熟悉的圖書,他們還能堅持從開始看到結束.另外,幼兒家長也反映孩子在家開始要求媽媽給她講書上的故事.這一切都說明了孩子們確確實實是對閱讀產生了興趣.
(二)有較好的閱讀習慣
現象:區域活動時,有的孩子看書東翻一本,西翻一本;有的孩子打開書,胡亂地翻了幾頁,不到一分鍾就又換了一本書;有的孩子乾脆坐在座位上拿著一本書,和其他小朋友大聲的說笑;有的孩子倒著書還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拿著書趴在椅子上或是跪在地上看;有的孩子是拿著書離開了區域邊走邊看;還有的孩子在圖書區亂翻了幾本書後離開了……
指導策略:《綱要》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首先,我們給幼兒創設一個適宜的環境.其次,我們在圖書的選材上也加以調整.在選材時,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合適的圖書.為小班幼兒選擇的圖書最好是單頁單幅畫面,內容簡單生動,形象較大而清晰、圖意明確、便於指認的,幼兒感興趣的圖文並茂的故事圖片,意義突出且有一定規律可尋的文字,都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書面語言的初步知識.最後,在幼兒閱讀時教師有意識地對幼兒加以引導,並根據幼兒的興趣,不斷充實閱讀區的內容.在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目的、任務,教給幼兒一些保持注意的方法.參與幼兒的閱讀,並隨時給予指導.通過與幼兒共同閱讀,從而為幼兒樹立一個正確看書、認真看書的榜樣.及時鼓勵認真看書的幼兒,使幼兒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成果:通過閱讀指導,幼兒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看書時不再象以前那樣頻繁換書,隨意翻閱,取放圖書的習慣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小朋友知道了書從什麼地方拿要放回什麼地方,並能把它們按類擺放.由於孩子對圖書的內容有了濃厚的興趣,因而自然而然變得愛護圖書了.更可喜的是幼兒能按照閱讀指導活動那樣去翻閱圖書.不管是自由活動時間還是集體閱讀活動,我發現孩子們拿到書後,幾乎是100%的幼兒都會拿正書,用手指著書名念,並仔細觀察封面,然後一頁一頁翻看,而且主動自覺地觀察畫面,根據畫面進行講述.小班幼兒無意注意佔優勢,但由於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在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目的、任務,教給幼兒一些保持注意的方法,因此幼兒的有意注意得到發展.
七、結論
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早期閱讀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建立幼兒良好的自信心;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八、討論與分析
(1)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閱讀
(2)加強硬體設施建設.

⑦ 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課題研究申報書

一、課題的提出
隨著幼教界對早期閱讀的關注.早期閱讀已成為世界性的潮流,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把兒童智力發展的重點轉移到閱讀能力的培養上.當前,幼兒潛能開發與早期教育已成為世界性的熱點,它主要是圍繞著21世紀的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人才競爭而展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綱要主張把幼兒語言作為一種終身技能來培養,開發幼兒閱讀智力潛能,要求幼兒園應加強早期閱讀的培養,否則將延誤幼兒語言的學習.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他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興趣入手,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可以保證幼兒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並取得積極的閱讀效果,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是能否順利閱讀的前提和基礎.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0——6歲,著名幼兒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蒙台梭利也提出,3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兒就對語言敏感,口語學習兩歲時最強,直至5歲都處於語言敏感期.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多年關於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歲之前就開始閱讀了,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標明,幼兒早期閱讀、計算能力對日後的智力發展影響最大.這兩項構成了一些幼兒的主要學習特點,那就是喜歡閱讀.隨著學齡前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他們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在不斷增強,這使幼兒有更充足的時間參加游戲和學習實踐.活動.長期以來,「漢字難認,漢語難學」一直困擾著中國教育界,識字過晚,導致孩子閱讀過晚;進而又導致孩子不愛閱讀與不會閱讀,因此,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能得以快速提高;良好的學習品質(如注意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等)也就無從形成;其智力也就更不能得以良好發展.美國幼兒能力開發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兩歲以後,對於文字的記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困難,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教孩子念書,從兩歲開始教育是最完美的」,這就充分說明,閱讀教育提前至幼兒園階段已是大勢所趨.有關研究已經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閱讀經驗的兒童,入學後會有學習適應上的困難.在國際上有關早期閱讀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閱讀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能更有效地培養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促進其個性發展,進而更好地深化幼兒園語言教育改革,促進幼兒園語言的素質教育,我們從小班幼兒開始入手,對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培養進行研究.把視角聚焦於多元閱讀,給幼兒創造一種全方位的閱讀空間,拓展早期閱讀的范圍和內容,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
二、研究目標:
(1)、培養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的興趣,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幼兒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孩子喜歡閱讀,有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孩子輕松愉快地閱讀,不要有壓力,不追求閱讀的數量和深度.
(2)、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1、愛護圖書.2、會整理圖書,看完後會把書放回原處.3、認真看書,一頁一頁的看.4、初步學會傾聽,能認真聽別人講故事、讀書.
三、研究內容
1、閱讀興趣
讓幼兒樂於與人談話交流.
讓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讓幼兒喜歡識字
2、閱讀習慣
讓幼兒學會認真傾聽
安靜看書
愛護圖書,輕拿輕放
看完一本再去拿,一頁一頁翻
不與他人爭搶
樂意與同伴合作看書
四、研究方法
(1)、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研究的需要,了解幼兒早期閱讀實施現狀,.
(2)、個案研究法:對教學過程中發現的某一典型問題進行針對性觀察、分析、研究.
(3)、行動研究法:針對教學活動中不斷變化的情況及時而又靈活地解決,在活動中修正方案、提出意見,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經驗總結法:教師總結教學活動中的成功經驗,採取多種方式進行評價,並應用於實驗活動中.
(4)、文獻法:廣泛查閱有關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著作,以及幼教專家所著的有關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的書籍,為課題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四、研究過程
我園擬定本課題研究周期為一年(2007年月3月——2008年3月).
准備階段(2007年3月——2007年5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課題組研究隊伍的組建.針對研究課題收集相關資料、數據.提交申報表,落實研究任務.
實施階段(2007年6月——2007年11月)
?對小班幼兒進行前測,選擇適合小班閱讀的圖書材料;
在研究開始的初期,我們依據《綱要》的精神,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點,來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
?設計調查問卷;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
附:幼兒早期閱讀情況調查問卷 班級:蒙小一班 人數:30人
1、幼兒姓名2、您的孩子喜歡看書嗎?3、您為孩子買過圖書嗎?買過類型的圖書?4、您的孩子喜歡聽故事嗎?喜歡問一些故事中的問題嗎?
我們從調查問卷中得到:有40%的孩子喜歡看書,並且家長也給買過圖書.70%的孩子喜歡聽故事,但只有一少部分的孩子喜歡問問題.大部分的家長都給孩子買過圖書,而且買的基本上是以圖畫為主的書籍.
?適時研討,作好記載,並定期進行階段性小結,全面進行論證;
?舉行早期閱讀觀摩活動,逐步積累教育活動案例,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總結階段(2007年2月——2008年3月)
總結,提煉.寫出課題結題報告,並整理課題相關資料.
六、研究結論及成果
(一)對閱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現象:在課題實施前,小班幼兒對閱讀基本上沒有什麼興趣,幼兒拿到圖書後一下子翻到中間,又一下子翻到前面,看了些什麼卻不知道.
指導策略:我挑選了幾個短小、有情趣、畫面色彩鮮艷的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當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失時機的介紹圖書,有意識的讓他們了解一個精彩的故事是由連續畫面構成的,畫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張一張仔細翻看;在圖書角里擺放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突出、畫面背景單一、內容淺顯貼近幼兒生活的書,同時孩子們也會將自己家裡最喜愛的圖書放置在圖書角里,在豐富班級圖書內容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之間的相互交流,另外,將閱讀滲透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讓閱讀自然而然成為幼兒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孩子可以在晨間活動、區域活動及游戲活動時隨時翻閱,久而久之,閱讀活動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逐漸養成了自覺的閱讀習慣;
成果:教師觀察發現幼兒在區域活動、午餐後到圖書區拿書看的明顯增多,近50%的幼兒對一些熟悉的圖書,他們還能堅持從開始看到結束.另外,幼兒家長也反映孩子在家開始要求媽媽給她講書上的故事.這一切都說明了孩子們確確實實是對閱讀產生了興趣.
(二)有較好的閱讀習慣
現象:區域活動時,有的孩子看書東翻一本,西翻一本;有的孩子打開書,胡亂地翻了幾頁,不到一分鍾就又換了一本書;有的孩子乾脆坐在座位上拿著一本書,和其他小朋友大聲的說笑;有的孩子倒著書還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拿著書趴在椅子上或是跪在地上看;有的孩子是拿著書離開了區域邊走邊看;還有的孩子在圖書區亂翻了幾本書後離開了……
指導策略:《綱要》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首先,我們給幼兒創設一個適宜的環境.其次,我們在圖書的選材上也加以調整.在選材時,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合適的圖書.為小班幼兒選擇的圖書最好是單頁單幅畫面,內容簡單生動,形象較大而清晰、圖意明確、便於指認的,幼兒感興趣的圖文並茂的故事圖片,意義突出且有一定規律可尋的文字,都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書面語言的初步知識.最後,在幼兒閱讀時教師有意識地對幼兒加以引導,並根據幼兒的興趣,不斷充實閱讀區的內容.在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目的、任務,教給幼兒一些保持注意的方法.參與幼兒的閱讀,並隨時給予指導.通過與幼兒共同閱讀,從而為幼兒樹立一個正確看書、認真看書的榜樣.及時鼓勵認真看書的幼兒,使幼兒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成果:通過閱讀指導,幼兒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看書時不再象以前那樣頻繁換書,隨意翻閱,取放圖書的習慣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小朋友知道了書從什麼地方拿要放回什麼地方,並能把它們按類擺放.由於孩子對圖書的內容有了濃厚的興趣,因而自然而然變得愛護圖書了.更可喜的是幼兒能按照閱讀指導活動那樣去翻閱圖書.不管是自由活動時間還是集體閱讀活動,我發現孩子們拿到書後,幾乎是100%的幼兒都會拿正書,用手指著書名念,並仔細觀察封面,然後一頁一頁翻看,而且主動自覺地觀察畫面,根據畫面進行講述.小班幼兒無意注意佔優勢,但由於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在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目的、任務,教給幼兒一些保持注意的方法,因此幼兒的有意注意得到發展.
七、結論
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早期閱讀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建立幼兒良好的自信心;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八、討論與分析
(1)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閱讀
(2)加強硬體設施建設.

⑧ 教研課題《如何在語文課堂中營造學習氛圍》

一 問題的提出

環境對人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對學習環境而言,校園文化環境(如講座、報告、閱覽室、圖書館、活動)、課堂和課本、教師和教學、班級和學生、共同構成學習的資源和條件。語文是生活語文是海洋,我們希望學生在一個良好的語文環境(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中接受教育,然而現實的狀況並不令人滿意。在領導的關心與示範下,我校近年來對語文教學的重視與日俱增。但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特有限制,農村學生無法改變的視野局促,理科先行的慣有思維,種種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呼喚語文老師必須有所作為,從日常工作做起,從小事做起,改善學校的語文環境。

二 活動過程

1、教研組討論。各抒己見,從個人的實踐到他校的經驗,廣泛交流,選擇精華並形成可行性報告,向高中三個備課組傳達。

2、備課組實踐。備課組長牽頭,在思想上強化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從點滴做起。

3、成立核心老師小組,各備課組核心教師為主要力量,設計方案,編組材料,全組老師一起跟上。

4、、教研組每學期組內交流,互通互評良好的做法,推廣經驗。

5、、結合組內各級課題研究(農村中學生作文失序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寄宿制高中學生文學閱讀的限與度,農村重點高中學生語文習慣的養成與優化研究等)上升到理性層面,深入研討,理論升華,沉澱成教研組文化。

三、具體是實踐內容及方案示例

1、開閱覽課,擴展閱讀視野。教研組規定每學年度閱讀范圍,各備課組每學

期規定必讀篇目;教研組規定閱讀課紀律,閱讀活動組織章程。

2、辦文學社,激發語文興趣。選擇語文學習積極分子參加,選擇優秀教師精心組織講座

3、 裝備閱覽室,優化閱讀外部環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優化學生閱讀行為。

目前我校閱覽室有可供兩個班學生120人同時閱讀的規定讀物近20種,是無錫市內規范閱讀的典範。

4、 出版作文集,印編學生作品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5、 及時推薦優秀讀物,輔導學生訂閱報刊。

6、 開設班級讀書角,舉行課前演講

7、 舉行年級讀書比賽,作品以櫥窗形式展示。

8、 舉行校作文大賽,積極規范的組織江蘇省高中生作文大賽以及江蘇省中學生與社會作文大賽

9、以年級為單位開設讀書專欄,將閱讀點滴滲透進學生每天的生活,以編講義的形式,督促、規范、引導學生的日常閱讀。高一的讀書專欄名為「古今博覽」[高二讀書專欄名為「天籟」,高三名為「晨讀夜頌」。

四、反思與總結

1、 如上做法早就有人實踐,但又無效果全靠能否堅持及如何落實。我們強調「日

常」,就是將這些教學行為滲透到教師每天的教學工作中,滲透到每天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中,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存方式。

2、 以上做法依然有開發研究的餘地,優化工作出效率。

3、 本著以上兩點想法,教研組繼續深入探討實際操作的整體規劃與精益求精,在閱覽課開設、課外閱讀的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學生閱讀作文習慣的優化幾個方面深入探討,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意見,並以文字的形式與全組老師見面,來使全組32位老師統一思想,並便於操作。

例1、附天一中學高中部閱覽課管理建議

1、 教研組長領導語文組核心老師負責高中生必讀篇目的擬定及購買。凡是必讀篇目中的精粹,均每冊裝備150冊,可供兩個班級同時閱讀,另由30冊供外借,以編學生課外繼續研究。(例王尚文主編的《新語文讀本》共六冊每冊150本,余秋雨《文化苦旅》《霜冷長河》各150冊,沈從文《湘行散記》200冊,朱光潛《談美書簡》150冊,南懷謹《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各100冊等),閱覽室已有經教研組嚴格遴選的精華書籍近30種2000冊

2、重視規定篇目的閱讀,每一學年每一學期有宏觀調控的閱讀計劃,例如:

高一必讀: 《新語文讀本》1、2、3、4冊 《文化苦旅.》《中學生優秀作文》

《湘行散記》《時文選萃》1、2、3、4、;

電子閱讀《辛德勒的名單》《巴黎聖母院.》 《邊城》 《雷雨》

高二上學期 新語文讀本》5、6 選修教材*《人物傳記選編 》《魯迅小說研究》

《新課標人文讀本》1、2、3《時文選萃》5、6 《培根散文選》

電子閱讀《阿Q正傳》

高二下學期 《紅樓夢選讀》《名人傳》《中外名著選讀》《平凡的世界》

《談美書簡》《論語別裁》《孟子旁通》

3、 重視閱讀指導:

每節閱覽課的內容必須在當天早讀課或午休時公布,不能出現學生進入閱覽室亂翻等毫無閱讀准備的狀態。

課前營造積極的閱讀氛圍,或激趣,或提具體閱讀要求

4、關注後續理解,重點閱讀篇章組織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或寫讀後感,或課上討論,或組織專欄寫作在校櫥窗展示

5、規范閱讀行為,優化閱讀習慣:每周檢查一次閱讀摘錄,督促同學寫作時活用資料

指導閱讀筆記的幾種形式:摘錄、點評、資料匯編、讀後感

6、高一期中期末考試考查閱讀效果,一問答題,佔分5分。

例2、附文學社活動總結

1、活動必須強調大語文的學習觀,讓語文知識是海洋的意識深入人心。除了各種語文講座外,我們積極地開設影視欣賞、名畫欣賞、名曲欣賞等鑒賞活動,將語文與史哲藝術打通。 「文藝復興三巨人」名畫欣賞活動最受學生喜歡,他們對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的熱愛,對文藝復興的歷史意義的關注均超出了教師的預計,寫出了高質量的研究性報告

2、活動的開展必須強調「文化」,這是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基點。為此我們重視專題活動的開設:文學大家及作品的專題性閱讀,相同題材的中西文學的比較閱讀等,力求引導學生進入文化鑒賞層次。在這些文化專題探討中,「當代女性作家及作品」頗受歡迎。我們的目的是促成文化積淀。

3、培養寫作尖子是當務之急。我們意圖藉助這一強大的文學陣地,發掘一披寫作尖子,固定一支較高水平的寫作隊伍,通過參加各級作文競賽以及向各級各類報刊投稿,提高天一的知名度,成為天一的榮耀,天一的品牌。

4、以熏陶引領為辦社宗旨,文學社的活動不再是精英教學,她以開放式、平民化的姿態出現在同學的身邊,每期40人,每學期一輪,通過一期一期學生的參與,以點促面,帶動全校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我們使文學社的作文競賽擴展成年級作文比賽,上學期舉行了兩屆,本學期起決定舉辦校級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作文比賽,得獎者發獲獎證書,其作品在學科櫥窗展示。

4、 成果展示激勵學生,體驗成功。從85 年起,蓓蕾文學社刊每學期出版,學生們將他看

作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主陣地。在學生的一致要求下,今年我們一改社刊油墨印刷、版面陳舊的舊面貌,由廠家專門印刷。緊張學習中,學生還能擠出時間,自發地寫出一篇又一篇優秀的作文,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感到欣慰,也被學生的精神感動。每一篇習作,我們都將給予稿費。專人負責認真辦好語文學科櫥窗,兩周一期,展示近期學生佳作,推薦專題閱讀作品,介紹學校文學活動動態,藉此與學生對話,讓更多的學生感到語文就在他們身邊,讓他們在良好的語文氛圍中受到熏陶。

例3、以備課組為單位,開設讀書專欄。以年級為單位開設讀書專欄,將閱讀點滴滲透進學生每天的生活,以編講義的形式,督促、規范、引導學生的日常閱讀。高一的讀書專欄名為「古今博覽」[高二讀書專欄名為「天籟」,高三名為「晨讀夜頌」。

附讀書專欄編寫指導意見

讀書專欄的選文原則舉隅

1、經典意識 學生閱讀輕思想,尚感覺;輕嚴肅,尚調侃;輕深刻,尚輕松,讀書專欄里必須滲透貫穿經典介紹意識。閱讀經典,本質上就是打破時空的界限,與思想和語言的大師對話,占據精神上的制高點。以求在讀書中「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

2、綜合意識 目前的分科教學導致了學生知識的狹窄孤立化,思考問題常常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要注意選文的廣度,實施大語文閱讀,有文學閱讀,也應有歷史、藝術、哲學、人文地理以及科學的閱讀,選擇各領域內頂尖學者所撰寫的有豐富內涵並有一流文字的作品推薦,對有文採的科技類文章更應給予特殊的關注。

3、貼近與提高的意識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貼近學生閱讀實際的內容,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這樣的閱讀心理不妨滿足他們,保護興趣永遠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的教學在注意學生的可接受性時還應當有一定的超前性。「跳一跳摘果子」的教育原則是科學的,閱讀內容保持一定的深度廣度,在長期的堅持中定能激發學生的語文潛力,提高他們的理解、想像、思辨的能力。

讀書專欄形式略談

菜單與專題相結合

三年的讀書活動也應當有實施目標。多年的教學實踐,教師在積累中生成切合學生的讀書教學目標,在全面考慮學生興趣和需要,讀書活動階段性與整體性目標的關系,以多類別、多層次的優化組合為原則,配置一份閱讀套餐菜單,既照顧個人口味,又講究營養豐富合理,以補缺型、拓展型、提高型皆備的作品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閱讀品味。

留給學生的地盤 專欄中留白三分之一,名曰「我的地盤」,鼓勵學生對讀物中自己特別喜愛並深有感觸的部分作出富有個性的點評。

專欄留白中,學生每周每期點評,每月一個專題後總結,每學期組織學生將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進行文字加工和簡單的美術編輯,編成文集進行閱讀成果的交流,在交流中「緣文會友」,激發思想火花,提高閱讀境界。

五、重新認識

1、教育功能的實現,需要的主要條件是教師、書籍和學生。在三個條件中,教師的條件是主動可變,因此教師是教育的關鍵因素。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我能為學生讀書提供怎樣的便利?我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怎樣的語文環境?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如果能讓孩子一生與好書為伴,那他的靈魂就不會空虛,他的頭腦就不會愚笨。

作為老師的我們首相要為學生營造充滿書香的環境:

學生有了興趣,但如果無書可讀,豈不大煞風景。廣泛閱讀,先要了解書籍來源問題。教師必須向學生推薦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書,並注意可讀性,盡量使讀物的難度跟學生的能力相適應,這樣學生看書才會有興趣。提供一個好的閱讀場所,有助於學生把閱讀同舒適相聯系,對閱讀就不會感到厭惡。我們可以設立教室圖書角,讓學生即使是在下課的短短十分鍾中也可以感受到書卷的油墨氣息。可以開展很多活動,讓學生感受書的魅力。

同時,這也需要我們語文教師的「大方」,我們要捨得讓學生花費一定時間進行閱讀。比如我就利用每天下午的二十分鍾讓學生閱讀背誦《三字經》、《唐詩三百首》、《勸學篇》《皮皮魯和魯西西》、《成語故事》等等讀物,利用早讀課、語文活動課、班會課,開展「詩文朗誦比賽」、「『名人名言』論壇」、「講故事比賽」、「《讀後感》評比」、「文學知識競賽」等活動。這些交流不僅反饋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只有利用一定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才有助於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在增長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無盡的樂趣和快樂。老師如果每天布置大量的作業,學生整天忙於應付,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有閑心去進行課外閱讀。

2、 引導學生讀書,是個可開發的系統工程。書從哪裡來?讀什麼書?怎樣指導

讀書?如果以上的思考依然找不到出路,不妨先從老師力所能及的做起。

3、 也不妨回到課堂上教師自己主導的課堂里。語文教學要「舉一反三」還要「舉

三反一」這個三是個多數,是對教材補充。但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看到的語文補充資源極其匱乏。一篇課文,用了三課時,除了對千把字的細細分析外,在無其他關聯內容,這能有閱讀效果嗎?

4、 將生活與語文學習打通,以閱讀來帶動其他語文素養的提升是牽一發動全身

的切入點。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