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美育
❶ 淺談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
教學一節好的課其來實就是各個教學環自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結與作業等方面的優化.
1、導入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
❷ 怎樣把美育教育滲透小學科學課中
怎樣把美育教育滲透小學科學課中
科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要關注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科學探索活動中讓學生體驗科學的人文精神之美」,要「不斷地使學生振奮精神,以一種登山者的姿態投身科學探究活動,也使學生越來越樂觀自信,朝氣蓬勃,進而形成性情之美,升華為一種人文精神」,因此,在科學課中滲透美育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下面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 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慾望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抓住有關內容或有利時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學生進行猜測後,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又使學生在相互之間交流受到啟發,明白提出的假設不是憑空亂猜的。如《導體與絕緣體》一課,學生認識各種材料後,提問:你認為哪些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這時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鐵釘、銅片、鋁絲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有的說紙片、塑料、碳棒不能讓燈泡亮起來等等。
教師把學生的這些猜想和假設板書出來,並不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實驗驗證。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❸ 科學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徵
科學美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由自然界的規律所體現出來的自然界的內在美。自然界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科學家揭示這些內在規律所提出的科學理論,形成了一對主客觀的審美關系。傳統美學所研究的自然美,只是自然界的形式美。自然界的內在規律,表現為自然界的內容美,這是傳統美學所不研究的。脫離了自然界的內容美,它的形式美只能是膚淺的;而脫離了自然界的形式美,它的內容美也就無從表現。科學家的職責是揭示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科學理論就是科學家的大腦對自然內容美的反映。因此,科學理論的創造過程,就是科學家對自然界內容美的審美感知過程。
科學美學的第二個研究對象,是由科學理論所體現出來的理性美。科學家提出的某一科學理論與社會對這個科學理論的審美活動,形成了另一對主客觀的審美關系。科學一旦創造性地發現了自然界的內在規律,並且用科學語言生產出這種精神產品,那麼這種知識形態的精神產品(也就是科學理論),就具有了客觀的實在性。人們對繪畫、詩歌、小說、雕塑、戲劇、電影等客觀藝術品的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人們對科學理論的學習和理解,雖然主要的是理智的判斷活動,但是同樣也滲透著美感因素。因此,對科學理論的學習和欣賞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作是審美活動的過程。這樣,作為學習和欣賞對象的科學理論和人們對這一科學理論所產生的審美感知,組成了另一對主觀與客觀之間對立統一的審美關系。因為科學美學研究對象的復雜性,所以科學美學的研究對象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來理解。
狹義的科學美學的研究對象,只是探尋科學理論內在的審美價值。它要尋求自然界的內在美與科學理論這一對主客觀矛盾在審美感知過程中的統一,還要尋求科學理論與對科學理論的欣賞這一對主客觀矛盾在審美感知過程中的統一。廣義的科學美學的研究對象,還應當包括自然界本身的和諧與秩序、科學的發展對美學研究和美學實踐的影響、科學審美能力的培養、科學美學教育等。
❹ 美育的內容有哪些
美育的內容有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和科學美。
藝術美:音樂和舞蹈,繪畫,影劇欣賞,文學。
自然美:以大自然為審美對象所感受和體驗到的美。
社會美:以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為對象而感受和體驗到的美。
科學美,以科學的內容和形式為對象所感受到的美。
具體到中小學美育的內容,包括:藝術教育,如文學、音樂、圖畫、戲劇、電影、舞蹈等;組織學生觀察和欣賞自然美;引導學生體驗社會生活美和勞動美。
❺ 什麼是科學美學眼光
20世紀是身體美學迅速擴張的世紀,人體藉助大眾傳媒的崛起之勢躍升為最重要的審美對象。迄今為止的絕大多數相應話語都僅僅把身體當作審美客體,這至少在邏輯上是不完整的。
身體美學作為一個片語有以下意義:⑴以身體為審美主體的美學;⑵以身體為審美客體的美學;⑶以身體為審美主體且同時以身體為審美客體的美學。
在如此廣闊的領域里,身體也會在它與萬物的相關性中被提及,但從來沒有被主題化過。這在於中國古代對於美的觀念的限度。一般認為,漢語「美」的原始語義是「羊大為美」和「羊人為美」。「羊大為美」不僅指羊自身肥大健碩,而且指這種羊給人的味美感覺。美在這里和人身體的感覺特別是味覺建立了關系。味覺是品味,是區分和比較。它不僅是對於對象進行感覺,而且也是對於感覺進行感覺。如果說「羊大為美」偏重於美的生理性和自然性意義的話,那麼「羊人為美」 則突顯了美的宗教性和社會性意義。它主要指人戴著作為圖騰的羊頭跳舞,娛人娛神,達到人神相通。在此舞蹈自身所帶來的身心快樂是重要的。但如此理解的美不僅要從人那裡獲得規定,而且要從神那裡獲得規定。如果我們只是鑒於「羊大為美」和「羊人為美」來解釋中國人的美的觀念,那麼這無疑是片面的。事實上中國人美的觀念主要表達在儒家、道家和禪宗的思想之中。儒家認為美在禮樂,道家主張美在自然,禪宗提出美在意境,如此等等。在這種種關於美的規定之中,我們看到它們都不是從身體及其本性出發的。相反如果身體自身要具有審美的特性的話,那麼它必須獲得這些規定。
與中國古典美學相似,西方的傳統美學也遺忘了身體現象。對於美學基本問題的探討的學科在古希臘是詩學。詩學和哲學的其它學科一樣,都是對於人的不同理性區域的研究。亞里斯多德將人類的理性分為三個方面:理論理性、實踐理性和詩意理性。理論理性相關於認識,實踐理性相關於行為,詩意理性相關於創造。所謂詩學就是關於詩意或者創造理性的科學。其基本內容包括了詩歌的一般本性,它的創作和欣賞等。詩歌在根本上被理解為對於世界的模仿,而模仿本身是人求知的本能,由此它最後被理論理性,亦即被洞見所規定。基於這樣的思想,身體問題根本不在詩學的考察之列。
作為感性學的美學在近代才得以建立。美學學科的命名者鮑姆嘉通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分為知意情三個方面,相對於認識的有邏輯學,相對於意志的有倫理學,而相對於情感或者是感性認識的卻沒有一門學科。為此他創立了美學,並認為美學的對象是感性認識的完善,亦即美。因此美學不僅是感性認識的科學,而且是作為完善感性認識的系統學科。身體在感性學中是以矛盾的形態出現的。一方面感性的完善包括了身體的完善,另一方面美學必須否定身體,要控制、改善和引導身體。基於這種特性,美學不僅是理論的,而且也是實踐的。
自近代以來,美學作為感性學一直關聯於人的感性、感官和感覺。感覺有快感和不快感之分,而在快感之內又有肉體的快感和精神的快感之別。美學研究人的精神的快感,它主要是對於美和藝術的感覺。但感性自身除了感覺之外,它還包括了感性對象,亦即可感覺之物。最後感性還表現為感性活動,也就是人的生活世界本身。於是美學作為感性學,作為一門關於美的科學,研究美、美感和藝術,具有非常開闊的視野。因此關於美學的一般理解包括了美的理論、美感的理論和藝術理論等。但在美學中,藝術哲學具有獨特的位置,以致人們用它來替代美學。作為對於藝術現象的哲學思考,它主要興起於德意志唯心主義時期。此時的哲學作為主體性哲學的典型形態,設定了主客體的二元思維模式,並因此成為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哲學。藝術被理解為人所創造的感性的精神世界。
不管人們在近代如何理解美學,它都始終置於理性哲學的框架內並被理性所規定。對此我們看到了幾種不同的思想體系的設定。康德的批判哲學分為理論理性、實踐理性和判斷力的批判。其中,包括了美學的判斷力批判是其哲學的拱心石,是自然與自由的過渡。美在此被描述為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無利害的快感。謝林則認為美和藝術是哲學的最高官能。因為藝術是一種理智直觀,所以它能達到主客觀的同一。與此不同,黑格爾主張美和藝術是絕對理念的感性顯現。與作為表象的宗教和作為概念的哲學相比,作為直觀的藝術處於絕對理念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且要被宗教和哲學所克服。在這些理論體系之中,美和藝術被理解為感性的,並相關於理性。在這種感性被理性所規定的意義上,德國唯心主義美學和一切近代美學一樣是理性主義的美學。它們當然是沒有身體和身體性的美學。
身體的美學意義是在現代思想中被發現的。因為現代思想的主流是思考存在的不同意義,所以它們都是「非」理性主義和「反」理性主義的,並由此是廣義的感性主義和審美主義。所謂的美和藝術都置於存在之中。馬克思認為美是人的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的產物,藝術作為意識形態依賴於經濟基礎。尼采強調美是「創造力意志」的直接表達,並因此是人的生命力的實現。海德格爾主張美和藝術是存在的真理自身設入作品,詩意是人在此大地上的居住方式。在這些現代美學思想中,人的形象突顯出來,他或者是馬克思勞動的人,或者是尼采生命沖動的人,或者是海德格爾立於林中空地中的人。特別是在尼採的人形象中,身體的肉身性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審美意義。這在於尼采關於美和藝術的本原的探討在根本上是身體性的。美和藝術首先是人類學的,它是人的生命的沖動;其次是生理學的,它是身體的力量,是肉體和血液的作用;最後是心理學的,它是創造力的感覺。尼採的身體美學具有非凡的意義,它一方面是對於西方傳統古典理性美學的反叛,另一方面是給予後現代美學的遺產。
在後現代,正如沒有傳統意義的哲學一樣,也沒有傳統意義的美學。因此後現代的美學是「非美學」和「反美學」。基於反本質主義和反基礎主義的立場,後現代在根本上反對傳統美學的霸權主義對於美的本質、美感的本質和藝術的本質的思想追求。美和藝術的意義就是無規定性的和非確定性的,是復雜的、多元的和斷裂的。於是美學問題就是語言和文本的解釋問題,是話語分析的一個獨特的領域。從此出發,後現代也打破了現實和藝術的界限,消解了原本和摹本的二元模式。在後現代美學的多元話語中,關於身體及其慾望的話語成為了主導性的話語之一。這在於它自身是無規定性的和非確定性的。但後現代的身體美學不同於現代的身體美學。現代的身體是現實給予的,後現代的身體是話語構建的;現代的身體是被存在所規定的,後現代的身體是被慾望所規定的。
從身體的視角來審視美學的歷史,我們發現,傳統美學一方面忽略了身體的意義,另一方麵包含了思考身體的可能性。這在於感性總是作為身體的感性,它是一個在已思考中尚未思考的問題。現代對於作為存在的身體和後現代對於作為慾望的身體為身體美學則提供了許多思想的資源。
當然,我們也有必要將從身體射出的眼光來看看當代審美的現實和思考它的美學界。眾所周知,美的現象在當代世界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和重要。自然美更直接地進入人的日常生活領域。人們不僅要求居住的空間的滿足,而且強調其生態環境。不再只是具有特權的文人雅士,而且一般的民眾也嚮往大自然,旅遊到高山和海邊,親身體驗山水之美。至於社會生活本身,人們正在倡導一種審美文化,讓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滿審美的情趣。當然各種形態的藝術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走出了象牙之塔,它已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同時大眾文化的興起使每一個人在工作之餘不僅被動地享受藝術,而且主動地創造藝術,如同一位歌唱家和舞蹈家那樣。
當代生活世界中的美的現象一個特殊的標志就是所謂的生活的審美化和審美的生活化。生活是人的衣食住行,是勞作與交往,它是功利性的。而審美是非功利性的。生活中當然包括了審美的因素,但只有藝術才是純粹的審美活動。因此生活和審美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不過這種歷史上產生的疏遠在現代社會走向了相互關聯,亦即生活審美化和審美生活化。這不是某種生活態度和審美態度的變化,而是一種歷史的生成,也就是生活變成美的,而美變成了生活的。
由於美的現象在當代生活中的特性,對於它的言談成為了日常語言的一個熟悉的言語事實,對於它的思考的「美學」現在成為了哲學學科中最為人所知的學科之一。比起傳統學科的認識論和倫理學所關注的問題,也許惟有美學思考的「什麼是美」這樣的問題對於人們更具有吸引力。美學一方面是形而上的思辯,如對於所謂美的本質、美感的本質和藝術的本質的追尋等;另一方面是形而下的分析,如一些審美現象的描述、審美經驗的歸納等。一般而論,人們將美學分為哲學美學,心理學美學和社會學美學等。哲學美學是關於美學基本問題的哲學思考,它將美學的基本問題置於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中。如同心理學美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審美現象一樣,社會學美學則是分析審美現象的社會學意義。現代還不斷產生了許多美學的新興學科,如生態美學、環境美學和景觀美學等。
但身體美學呢?它對於中國當代美學來說仍只是一個問題,還不是一個主題。
3. 身體美學當然主張身體成為美學的主題之一。人們對於美的范圍有許多分類。傳統美學將它劃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等,現代美學則將自身的觸角伸向了日常生活世界和科學技術領域,關注生活美和科技美。但身體不僅與它們相關,而且就是它們的聚集點。我們可以說,身體美是自然美的頂峰,是社會美的載體,是藝術美尤其是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美的中心。日常生活的美和科學技術的美也與身體美學建立了直接和間接的聯系。因此身體美學的構建不僅突顯了身體美的獨特意義,而且能導致審美領域的某種交叉和重構。
基於身體美的這種特性,身體美學不僅要求身體作為美學的主題之一,而且重申從身體的本性出發探討身體和與之相關的審美現象。這首先要讓身體成為身體自身。它不能再被分割,變為不同的美的領域中的一個碎片,而是要獨立出來,顯示為完整的有機的身體。其次要從身體自身出發來理解身體。因此我們不能只是從自然、社會和藝術等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身體,而是要從身體的角度來透視身體自身。最後以此為基礎去觀看身體在自然、社會和藝術中的相應的審美表現。
這里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讓身體自身作為自身顯示出來。我們關於身體及其審美表現有各種各樣的觀念,這些觀念既可能是日常的,也可能是理論的和邏輯的。它們作為思想的原則規定我們去描述、理解和解釋身體,如同開辟了各種思想的道路。但它也許是迷津,阻礙了我們思考身體自身。因此在此需要的是無原則的批判,即拋棄各種作為原則的關於身體的先見和偏見。
讓我們思考身體自身。任何一個存在於此的身體當然是自然給予的,是父母生育和基因遺傳的;但同時也是文化塑造的,是社會和歷史的成果。因此身體是自然與文化的雙重產物,而且是一個始終自身更新的作品。
這一作品的直接呈現是肉身,即血肉之軀。它表明,身體是活的生命的存在。這往往導致將人理解為動物或者具有動物性。其實這只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判斷。人與動物無疑具有相似性,但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縫隙,即人的肉體不是動物的肉體可以置換的。這就是說,人的肉體從一開始就是人的肉體,而不是動物的肉體,因此人最初並不是一般的動物或者只是具有動物性。同時人的身體是有感覺、意識和語言的,這充分地標劃了人的身體的獨特性。人感覺和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並且說出自己的身體。於是人的身體不僅現實地存在於此,而且在感覺和意識領域里呈現出來。由於語言,身體既是自然的,又是文化的,成為了自然和文化相互生成的本原性的場所。我們看到身體一方面是現實給予的,另一方面是被話語建構的。
人的身體的肉體性表現為它的慾望。其生死愛欲就是吃喝性的慾望。人的慾望指向所慾望的。因此它一方面驅動人感覺人自身,形成身體的內感覺,另一方面迫使人感覺人之外,形成身體的外感覺,如視聽和觸摸等。但慾望由於對所慾望的渴求的實現便使自身變成了身體的活動,亦即手和腳的活動。於是人的身體的感性不僅是感官和感知,也不僅是它們作為自身的感性對象,而且也是人的感性活動。其最根本的是人的經濟活動,即通過勞動而滿足吃喝性慾望的身體性行為。這種身體的感性活動甚至規定了身體的感覺及其對象。鑒於這種情況,人的身體不能片面地理解為身體的感覺或者是被感覺的身體,而是要理解為身體的活動和活動的身體。
作為感性活動的身體,身體始終是指向身體之外的。這也就是說身體存在於它的世界之中。身體不僅有一個世界,如它周邊的世界,各種人與物等,而且就是這個世界。這意味著世界不是外在於身體,對於身體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身體最直接的顯現形態。正是在世界中,身體與物打交道,形成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與他人的身體打交道,形成了人與社會的關系;與神打交道,形成了人與精神的關系。
身體與其世界中的人和物的交互關系促使了身體自身的成長,從而構成了身體的歷史。在這樣的歷史中,身體並非否定自然性而達到文化性,如同人們所設想的逐漸遠離動物而成為人自身,而是身體的自然性和文化性的交互生成。在歷史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身體的自然性和文化性在一種相互對立中激發了各自的活力。因此伴隨著文化性的越來越豐富,身體的自然性也越來越多樣。這種身體的歷史生成就是身體的審美化。
這表現為,身體的慾望及其實現完成了從自然到文化亦即人化的過程,即它們不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文化的。例如飲食由充飢到美食甚至成為禮儀性的宴會,性慾由生殖到色慾再到生死般的愛情等。讓我們對於身體的這些基本本能的審美化作更細致的描述。
吃的本能是基於人的身體的生命特性。人的身體需要獲得身外的食物,以維系自身的生存和生長,而避免衰弱、疾病和死亡。這種慾望表現為飢餓感,亦即要求通過吃將食物變成身體自身的營養。因此吃的首要的意義是充飢。充飢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生存的第一需要,特別是對於那些處於飢寒交迫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於是滿足充飢的活動甚至成為了推進人的生活乃至一個社會的動力。但當充飢滿足之後,人的飲食行為就不再只是滿足暢胃的需要,而是滿足口舌的需要了。此時吃便成為了在與充飢同時的美食行為。它是對於食物的味道的品嘗。人們不僅要求有一些食物,而且要求有精美的食物;不僅要求食物是有營養的,而且要求食物是形色香味俱全的;不僅要求食物是多樣的,而且要求食物是變化的,如此等等。在此人們往往只是為吃而吃。這種美食的興起直接導致了鑒賞趣味的發展和提升。由此人們不僅品談食物,而且也品談自然、人物和藝術。但吃最後還演化成為一種禮儀。這里吃的行為自身包含了許多吃之外的意義。中國人在春節時用食物祭祀先祖,讓不在場的人和在場的人聚集在一起。西方基督教的聖餐中的葡萄酒和面餅是基督的血與肉,信徒們的領受不僅是對於基督的紀念,而且也是與上帝的共在。至於現代生活中各種私人的和公共的宴飲則具有許多不同的意義:聚會、慶祝、迎接和告別等。
如果說食慾是為了個人的身體不致死亡,那麼性慾則是為了種族的身體不致消失。於是性首先便表現為生殖。人是要死的,但這個要死的人卻在自己的子孫後代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死而復生,且生生不息。在生殖行為中當然有性慾的要素存在,但真正的性慾及其滿足的快樂是與生殖相對分離的。由此性行為不再作為生殖的中介,而是作為性慾本身,如此的性慾及其滿足便以自身為目的。這時性表現為純粹的肉體感官愉悅,它就是人們講的色情之樂。但既不是生殖,也不是色情,而是唯有愛情才是性的最高升華。愛是給予,因此相愛就是給予與被給予。為什麼? 個體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意識到了自身的界限及其殘缺,他只有在異性中才能使之達到完滿。由此異性的存在便是自身渴望和追求的根據。它使人超出自身,在兩性的合一中結束不完滿並達到完滿。在此過程中,每人對於他人而言都是給予者和被給予者。這種給予和被給予是全部身心的。異性不僅渴求精神的溝通,也渴求肉體的交媾,從而成為一體。但這個愛的一體是給予與被給予的統一。於是在愛中便開始了偉大的生成,男女成為了新人。他們既各自展開自身獨特的個性,同時又豐富相互靈肉共生的關系。
這是食慾和性慾在人的身體成長的歷史中展現出來的自然性和文化性意義。它當然也是身體自身審美化最突出的表現。但身體的審美化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作為被感覺的身體,如形體、容貌、氣質、風度等。此外衣服特別是時裝對於身體的美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就某一身體部位而言,衣服既是遮蔽,也是顯露。其次是作為感覺的身體,如視覺、聽覺和觸覺等。除了對於身體之外的感覺,人還有對於身體之內的感覺,如心跳的快慢,呼吸的疾緩,體溫的冷熱以及一些不可言說的感覺。最後是作為感性活動的身體,它包括了由食慾和性慾所推動的人的身體的活動。這既表現在日常生活世界裡人的衣食住行和人際交往,也表現在藝術、體育等專門領域的身體的表演。
但從審美的角度來看,身體在其歷史中遇到了許多問題,它們是反審美的、非審美的和偽審美的。這首先是「無身體」的思想。人們在思考身體和它的相關物時,往往遺忘了身體自身。身體在此是缺席的和不重要的。特別是在「身心」和「內外」的二元模式中,人們重心輕身,重內輕外。於是心靈美高於身體美,內在美高於外在美。他們忽視了身心的互動及其統一。其次是對於慾望的誤解。人們或者認為慾望是丑惡的,對它限制,主張禁慾主義;或者認為慾望是美好的,對它放縱,主張縱欲主義。但慾望本身只是慾望,無所謂美醜。慾望的問題在於它是否超出了其歷史性的邊界。因此關鍵是檢查慾望給並予它一個歷史性的度。再次是關於身體的技術化。在我們這個技術時代里,除了自然性的身體和文化性的身體,還出現了技術化的身體。人們不僅能夠美容和美體,塑造「人造美人」,而且能夠改變性別,重分男女。技術化在介入身體的生產的同時,也介入了身體的消費。藉助於技術滿足人的身體最自然的慾望在現代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鑒於時代的這種狀況,關於身體的美育問題成為了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其核心是關於身體的審美塑造。實際上,人們早就在從事身體美育的工作。如關於被感覺的身體的美育有體育和健美;關於感覺的身體的美育就更為多樣,對外在感覺的訓練有繪畫和音樂,對內在感覺的訓練有靜坐和瑜珈;關於活動的身體的美育有各種禮儀等。這種種美育類型的目標就是促使人的身體的自然性和文化性的同步生長。
當然,身體美學並不試圖提出某種具體的美育理想。它的根本問題只是對於身體的審美現象的批判,由此思考身體的美學意義。從無原則批判出發的身體美學無非主張身體的自由和解放,同時主張感覺的自由和解放。審美化的身體既不是禁慾主義的囚徒,也不是縱欲主義的奴隸,而是慾望、技術和智慧三種話語的游戲之所。在這樣的意義上,身體美學必須思考什麼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慾望、技術和智慧以及它們所構成的關系。
將身體當作眾多審美客體之一並非新鮮的主張,這種意義上的身體美學的興起並不意味著真正的美學革命。身體美學首要地指以身體為主體的美學,這種意義上的身體美學不是美學的一個學科,而是所有回到了其根基的美學本身。它的誕生意味著美學在漫長的迷途之後終於回歸了身體之根。以身體為主體的美學遲至19世紀下半葉才由德國哲學家尼采提出來,並且在20世紀仍未在西方美學中占據主流地位,其中的原因是復雜的。
❻ 美學是一門什麼科學
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美學一詞版來源權於希臘語aesthesi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學(Aesthetica)》一書的出版標志了美學做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直到19世紀,美學在傳統古典藝術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義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學說。現代哲學將美學定義為認識藝術,科學,設計和哲學中認知感覺的理論和哲學。一個客體的美學價值並不是簡單的被定義為「美」和「丑」,而是去認識客體的類型和本質。
「美學」一詞的發展歷史
傳統美學的任務,是研究藝術作品作為「美」的永恆的不變的標准。德國理想主義的形而上學美學被認為是當時唯一標準的美學。在此條件下, 發展出兩個分支:心理美學和美學。美學(感性)的認知在很長的時間被認為是理性認知的對立面。 這個觀點被現代的新觀點所取代, 即這個對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認知是必然通過感性的認識過程而被認識的。尖銳的邏輯學也能同時成為很高的審美價值。
❼ 被後人尊為科學美學的鼻祖的美學家是
科學美學是部門美學之一。是從美學與科學相結合的角度,將美學應用於自回然科學科學領域的答一門新興學科。1987年,徐紀敏在他所著的《科學美學思想史》一書中,倡議建立科學美學,明確地提出了「科學美學」的概念。他說:「科學美學是由自然科學和美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它既可以成為理論科學學的一個分支,又可以成為美學的一個分支。
❽ 什麼是美育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含義,定義,概念
難怪網上流傳多看美女可預防老年痴呆。原來是美育的作用。
❾ 美育主要是什麼
亦稱審美教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准培養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時代、特定階級的審美觀念為標准,以形象為手段,以情感為核心,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通過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養,具有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說:「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學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頁)可見,美育是審美與教育結合的產物,它的本質特徵就是情感性。由於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時代制約於不同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又由於美育的本質在於情感性,而美感是內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終價值還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養的審美意識及其倡導的審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們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育既通向人類歷史文化的最大縱深,又關聯著人類社會的未來,它是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對話的橋梁。美育的加強與否,也就不僅關系著一個民族的興衰,亦關系著人類社會的生存質量。 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通過藝術進行的美育就是藝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美育佔有重要地位。
美育的內容:
藝術美:音樂和舞蹈,繪畫,影劇欣賞,文學;
自然美,以大自然為審美對象所感受和體驗到的美;
社會美,以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為對象而感受和體驗到的美;
科學美,以科學的內容和形式為對象所感受到的美。
中小學美育的內容包括:藝術教育,如文學、音樂、圖畫、戲劇、電影、舞蹈等;組織學生觀察和欣賞自然美;引導學生體驗社會生活美和勞動美。
❿ 科學藝術的美學表現在哪些方面
許多人的心目中,科學與藝術是很不相乾的,科學追求的是真、藝術追求的是美,一個是理性的演繹,一個是靈感的發揮,沒有共通之點。這真是不幸的誤解。
古代的思想家把美與和諧劃上等號。希臘古典時代的大哲學家們認為,美在於和諧,美應當是完美的。自然是美的,自然的規律也是美的,所以亞里斯多德說,完美的天上物質構成的天體運動軌道,必定是完美的曲線。而最完美的曲線,就是圓,所以所有的天體都是以圓軌道運行的。對比例和數字情有獨鍾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進一步認為,整個宇宙就是一種和諧,就是一種數,在數字之間有著能夠產生和諧關系的比例。據說他發現了黃金分割比例,今天,在長、寬、高三個方面的尺寸遵循這種比例建成的希臘神廟還對現代人的心靈產生巨大的肅穆感和美的戰栗。
千百年來,這些觀點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包括現代科學的兩位奠基人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和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體系理論,帶動了近代科學思想的一場革命。在哥白尼的理論里,是地球,還有當時知道的五個星體: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和水星一起繞著太陽轉,它們的軌道都是圓。按古希臘哲學家的觀點,宇宙應當是和諧的,而和諧的軌道應當是對稱的,具有最大對稱性的運行軌道是圓。另一位大天文學家開普勒進一步想從和諧對稱的原理來確定這六個行星的軌道,他用幾何學中除了球體之外,有著最大對稱的幾何體是正多面體的原理,利用自然界存在的五種正多面體,做出六個行星的圓軌道所在的球面,定出這些軌道。又由於和諧的要求,天體在這些圓形軌道上應當作勻速運動,這樣就可以確定這些天體的公轉周期,1596年開普勒把這些想法和結果寫成專著。
當時歐洲最負盛名的天文觀測家,丹麥人第谷讀了專著,給了作者一個忠告:「首先要通過實際觀測來為自己的觀點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提高,才能深究事物的根由。」開普勒聽從了這個忠告並獲得第谷畢生累積下來的系統的、極為精確的觀測數據,使他得以作出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三個大發現。頭一個是行星的軌道是橢圓曲線;第二個是行星在軌道上的運行不是勻速運動。看起來開普勒最後的發現完全偏離了他最初對和諧的想像,然而事實上,在他的三大發現導致的牛頓力學的更高的基礎上,這些發現又是如此令人震驚地和諧。
和諧與對稱是緊密地聯系起來的。到過北京故宮的遊客,誰不被那組巨大的建築群的對稱與和諧所震懾呢?在古典的繪畫、雕塑和音樂里,處處體現了對稱與和諧的美。
在自然界,對稱現象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對稱性分析能夠把許多問題高度簡化。但是,在這現象的背後有著極為深刻的內涵,它導致本世紀的物理學中一個非常深刻的重大發現,就是對稱性和守恆律的內在聯系。
不過如果只有對稱,那麼美術里只剩下圖案,科學里也沒有了許多學科。音樂里的情況也是一樣,完全和諧的樂曲是沒有表現力的。
在十九世紀就要結束之前,至少在物理學,似乎對和諧的追求已經達到極致。當時已知的物理現象都可以歸納到力學、電磁理論、熱力學等高度完美的理論框架里。傳統的完美起碼要符合完整、清晰的概念,但是在新的物理學里情況卻不是這樣,傳統的清晰性被新理論內稟的一種不確定性所代替,而完整性只有在統計和幾率的意義上才能談到,這使得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進行畢生的質疑。
在藝術里相應的變革來得稍稍早些,那就是由向對稱與和諧的古典美挑戰的印象派開始的新潮流。
在音樂領域中,印象派音樂的始創者法國人德彪西的和聲與旋律的巨大天才很快就征服了傳統的聽眾,使他們領略到這個流派帶來的前所未曾感受過的美。往後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劇《春之祭》,從一個新的角度描寫了本來在自然就存在的現實,和諧與不和諧、對稱與不對稱,都是客觀存在的。
二十世紀的科學與藝術經歷了令人目眩的發展,從美的角度看,特點是遠離了古典的對稱與和諧,用科學的術語說,引入的不對稱和不和諧的量越來越大。1957年,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一個理論說:並不是所有的對稱性都被自然尊重,物理學家吳健雄精密的實驗證明這是對的。在李和楊提出的理論里,左和右百分之百地不對稱!於是,物理學中開始了一個研究對稱性被破壞的新浪潮。研究的結果使科學家對於自然中對稱性的深刻內涵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稱性確定物體的運動方程,而對稱性的破缺決定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個基礎上,一些物理學的基本理論———電磁現象和弱作用現象的理論及廣義相對論顯示出空前的、驚人的美。
在藝術領域,即便經歷過從莫奈到法國印象派高更的沖擊,但是康定斯基、畢加索、夏加爾的作品還是使人們感到不知所措。這種惶惑藝術家也有,畫家畢加索不斷在改變自己的風格,作曲家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不斷推出半音階音樂、無調性、十二音體系、多調性等等。
在科學領域里,人們越來越多地聽到了大爆炸、混沌、大爆發等等新的詞句。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到了60年代,科學家直接得到支持大爆炸理論的觀察證據。我們的宇宙在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是永恆的,宇宙本身就是從大混亂中誕生,也可能最終走向一個大混亂的結局。雖然這個理論從根本上背離從古典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關於宇宙是最完美的藝術作品的概念,但這畢竟是客觀實在。
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終都歸結到美呢?不一定。在科學上一切探索都最終要經受實驗的考驗的,而在藝術上則是時間的考驗。如果它們確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個新的方面,那它們是美的,美不能先驗地規定。
回顧已經過去的20世紀,人類有理由為文明在這100年裡的突飛猛進自豪,但也應當充分地認識到一個事實:我們解決的問題遠沒有我們發現的問題多,我們馳騁過的領域遠沒有我們未曾涉足的領域大。這就是今後藝術和科學繼續發展的根據,也是今後人們美學觀要繼續發展的道理。重大的藝術成就總是給人們帶來慰藉,而重大的科學成就則並非必定如此。不過從美的觀點來看,怡人的美和悲愴的美同樣動人,同樣有追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