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學的運動
『壹』 比較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腹部——1月:仰卧起坐25x2;2月:仰卧起坐25x2、平板支撐極限時間x2;3月:仰卧起坐25x2、平板支撐極限x2、仰卧劃槳25x2(參考腹肌撕裂者最後一個動作);4月:仰卧起坐25x2、平板支撐x2、仰卧劃槳25x2、仰卧蹬腿25x2;5月:仰卧起坐25x2、平板支撐x2、仰卧劃槳25x2、仰卧蹬腿25x2、仰卧舉腿25x2;6月乃至以後,自己看著辦;
胸肌、三頭、二頭肌、背肌、斜方肌——頸後引體向上x無限做,半小時以內,盡量累積,練上半年,依然能讓你的肌肉到位,到位後必痛,痛就休息,好了再練;
三角肌:低位腰間俯卧撐x無限做,半小時以內,勁量累積,必然到位;可以和頸後引體互換練習
腿部:長跑5公里、快步走5公里,可跑200,走200 米替換練習,完畢後箭步蹲至力竭,腿部必到位
以上練法,都是我親身體驗,自己練過來的,期間我也進行過器械健美訓練,以上練法,不比健美訓練差,現在我已經放棄器械,用著以上的練法
『貳』 什麼運動最好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它絕對不是高爾夫球、保齡球、游泳。因為人類花了一百萬年,從猿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就為步行設計的,所以步行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運動可以有效預防脈硬化,動脈硬化可以從重到輕,從輕到重,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是可逆行變化的。經過科學家證實,動脈硬化是可逆的過程,動脈硬化由輕到重,也能由重到輕,從無到有,也能從有到無,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走路就是使動脈從硬化變軟化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研究證明只要步行堅持一年以上,包塊就自行消除。經過步行運動鍛煉,對血壓,對膽固醇,對體重都很好。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猝死,很危險,步行運動最合適。
『叄』 怎麼樣鍛煉身體才是最有效,最科學的有什麼方法
科學鍛復煉講解幾個基本原則制,只要在幾個原則內的鍛煉都會更好的鍛煉身體,減少身體傷病。
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始鍛煉不要運動量太大,從小運動開始,慢慢讓身體適應大強度和大運動量。
注意准備活動和放鬆活動。熱身運動可以減少身體的損失,放鬆活動可以讓疲勞的身體恢復的更快。
有效負荷刺激的原則。每次運動的量要讓身體有一定的疲勞,沒有疲勞的運動時無效的。同時注意放鬆和休息。
還有很多的鍛煉技巧和方法需要自己不斷的總結。
『肆』 怎樣運動才科學
首先運動的時間應該是在下午5~6點,那時候天氣涼快,而且空氣質量比早上要好.這點有來無回學長已經很詳細的分析了.
第二,你不吃早餐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不吃早餐不僅會導致上午精力不集中,更嚴重的是會導致膽結石.關於空腹晨練,我不同意實心漢子朋友的意見,經過一個晚上的消耗,人體在起床後其實是處於能量空缺狀態,最好補充一些能量再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昏倒的現象.當然也不是要吃得飽飽的.可以喝一些糖水蜂蜜之類的容易消化的東西,接著做准備運動,然後再開始鍛煉.鍛煉之後半小時再吃正式的早餐.
第三,鍛煉後沖涼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能馬上沖,要等到身體已經冷卻下來,汗水完全收干後再去沖涼.有條件可以沖熱水,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最後,有條件的話最後找一間健身房,請專業教練為你制定訓練計劃,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鍛煉的效率會提高很多.我在健身房裡看到很多情況和你類似(上班都是坐著的)的人,效果都不錯.
人們大多習慣於清晨起來鍛煉身體,認為一日之計在於晨。從科學的觀點看,這種不分季節的鍛煉方法並不可取。
環衛專家多年對大氣衛生監測及大氣污染與肺癌發病率關系的研究表明,一年中,夏、秒兩季空氣最清潔,頭一二個月份空氣污染最嚴重。一天中,中、下午空氣較清潔,早晨、傍晚和夜間空氣污染較嚴重,晚上7點和早晨7點左右為空氣污染的高峰時間。
當地面溫度低於高空溫度時,空中形成逆溫層,像蓋子一樣壓在地面上方,空氣中各種污染物不易擴散。在晚間和冬、春季節逆溫層都比較厚,阻礙著污濁空氣和稀釋擴散;太陽出來後,地溫上升,污濁空氣隨逆濁層上升而消散。所以上午10時和午後地面空氣是比較清潔的。
因此,應當掌握空氣污染的時間規律,科學地選擇鍛煉的時間、地點,真正地通過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在冬、春季節,晴朗的日子可延長鍛煉時間,加大運動量;要到空氣比較清新的環境里鍛煉,少去公路、街道上鍛煉;要充分利用中午、下午時間進行鍛煉,早晨可適當多睡一會兒。
我認為早晨還是空腹運動比較適合,如果早晨胃裡裝滿了食物,運動時很容易引起胃下垂。人體內是積蓄著一定能量的,血液內、肌肉內、分布於身體各個角落的脂肪內都積蓄著大量的能量,足夠早晨運動之需。以我多年運動鍛煉生涯的親身體會來看,確實是這樣的。當時,萬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如果身體虛弱的人,晨練時最好補充適當的能量。
我們缺少的只是一種健身機制,一種把日常健身變成習慣的機制。
如果健身能像每天的刷牙、洗臉一樣習以為常,那麼你還會為「計劃趕不上變化」而煩惱嗎?
1.找一個合適的夥伴
對:一個有健身計劃的朋友。
錯:單獨健身。
跟朋友一起去健身有助於更好地執行健身計劃。但這並不代表任何一位朋友都能做到這一點,美國布朗醫學院運動科學系的副教授約翰.傑基西克博士說,你的朋友應該有著更高的健身自覺性。有健身計劃的人和初學者結伴健身會比初練者單獨健身獲得更好的健身效果,並且兩人能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群體責任感中受益。
2.多種運動選擇
對:精彩紛呈的健身方案。
錯:只做自己喜歡的項目。
人對於某種健身運動的熱情可能會在幾個月內消退,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駕馭自己的運動熱情。如果你覺得沒有了熱情,或無法再提高了,就馬上換一種運動形式吧。請一位私人教練來幫你每月制訂一次健身方案,比如和孩子一起去學習武術,或參加舞蹈課程。職業教練說,「隨著體質增強,你會有更多精力去參加其他運動,同時,這還有助於保持較高的主動性」。研究表明,人的身體會在幾周之後適應某種運動形式。這段時間就是「運動周期」,過了這段時期,很難再收獲明顯的效果,除非你做出改動。
3.天天鍛煉
對:每周運動3-5天。
錯:已經2天以上不去鍛煉了。
美國鹽湖城一家咨詢公司First Fitness Inc.的首席運動生理學家理察德.科頓說,要想把健身變為一種日常習慣,就不要連續超過兩天不去健身。他解釋,每周只健身1-2次的人比每周健身3-4次的更容易半途而廢。因為健身頻率比健身時間或運動形式更能影響到你的健身毅力。美國運動醫學院建議每周運動3-5天,如果每周只能抽出3天來健身,那麼應均勻分配這3天,以保持一定勢頭。
4.制訂備用方案
對:錯過就錯過了,只要明天更努力。
錯:無法繼續,因為有障礙。
資深私人教練鄧恩博士建議,應預先考慮到一些可能會影響健身的因素,如假期和工作安排,然後准備一套備用方案。在記事本里記下克服「健身障礙」的方法,無論何時遇到困難,你都能作到有備無患。最重要的是,不要一遇到阻礙就放棄。鄧恩博士說:「你也許會這樣想,『我今天沒時間去健身,並且周末也去不了,所以乾脆停下來算了,下周一再開始』。其實你大可不必因為錯過了一兩次健身而感到愧疚,要學會接受事實,錯過就錯過了,只要明天更努力就可以了。」
5.目標要高,但不能高不可及
對:具體目標??我每天要走20分鍾。
錯:抽象目標??我要更努力地鍛煉。
無論是提高耐力、參加三項全能運動,還是做滿25個俯卧撐,設定一個目標無疑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堅持下來。美國運動醫學院的前院長布賴恩.沙傑博士說,如果你的目標是短期、具體而現實的,如「我每天要走20分鍾」,而不是「我要更努力地鍛煉」,就更容易堅持下來。如果你很輕松地就達到了目標,那麼應把目標訂得更高,並且每過4-6周就核准一次,以確保沒有偏離正確的方向。
6.記下自己的進步
對:堅持記錄自己的健身過程。
錯:我昨天干什麼了?忘了!
研究發現,堅持節食或記錄健身日誌的人更容易瘦身。此外,在一項研究中,詳細記錄的人會比記得不詳細的人多減一倍的體重。注意記下運動形式、運動時間、強度、距離、燃掉的熱量和運動地點,以及你的心理狀態、體能水平、前晚睡眠情況和飲食情況。
計步器、心率監控器和秒錶能夠幫助你詳細地記錄,可以立即給你帶來成就感,並能幫助了解自己跑了或走了多遠、多快,燃燒了多少熱量,以及自己的進步有多大。用這些工具來挑戰自己,設立新目標。
7.「微型」健身運動
對:隨時隨地動一動。
錯:今天很忙,實在沒時間鍛煉了。
如果你的時間實在太少,可以每天只抽出10-15分鍾來運動,以保持身心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耐力訓練或力量練習都可)。雖然每天做1遍微型運動就有助於強化你的健身習慣,但如果每天能有時間做3遍,還有助於減掉多餘的體重。研究發現,每天見縫插針進行健身的人能夠比堅持常規的30-45分鍾健身項目的人積累更多的健身時間,如果你無法保證散步1小時,那麼不如一有時間就出來運動,哪怕只有15分鍾也可以。
8.給健身留出時間
對:上午8:00,我的健身時間到了!
錯:算了,晚上要加班,不去健身房了。
在電腦上貼上及時貼,或設定鬧鍾,讓它每天提醒你在固定的時間健身。當你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時,就能逐漸養成習慣。一旦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天的健身就會和公司會議一樣重要了。研究還表明,在早上健身的人會比在午後或晚上健身的人獲得更好的效果,因為人在早上精力會更集中,體力也更充沛,你應該找健身效果最好的時間段來健身。
9.學會獎賞自己
對:只要堅持健身1年,就去……
錯:這和健身有什麼關系?
研究發現,比起從不獎勵自己的人,經常獎勵自己的健身者達到「美國運動醫學院運動標准」的可能性要高出1-2倍。鄧恩博士說,在我們的研究中有一位女性決定,只要她能夠堅持健身滿一年,她就去愛爾蘭徒步旅行,最終她去成了。還有一位健身者在堅持健身2個月之後給自己買了一雙新鞋,6個月後買了一身新運動衣。獎勵機制可以很簡單,比如在做完100個仰卧起坐後再去看《六人行》。鄧恩說,「生活中任何重要的東西都可以和健身結合起來」。
關鍵還要天天堅持
我的方法是,起床第一件事是喝一杯涼開水或純凈水,然後去跑步鍛煉,方法和你差不多,之後,稍休息一下,等汗幹了,洗個涼水澡,然後再吃早餐,當然 不光是喝牛奶,還要吃其它的如麵包、饅頭等,然後再去上班。我一直堅持這樣做,效果自然不錯。
我感覺,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好的習慣,自己感覺不錯就行了,請放心,沒有問題的。
請記住,所謂科學的運動就是適合自己,並感覺有效果的運動,資料上介紹的沒有一樣是適合你的,根本不需要去參考。
『伍』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是什麼
走路!
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數據統計: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
走路的19個好處:
1增加記憶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也在退轉,步行能夠增加記憶力,記住每天早上走路,記憶力會越來越強了。
2打開經絡
長期坐在辦公室,沒注意身體,經絡僵硬了,全身會有小疙瘩,堅持步行,疙瘩就少很多。
3疏通脈搏
經絡不通,脈搏自然僵硬,全身都很緊張,很僵硬,每天下午步行半個小時,全身放鬆了。
4身心輕安
身心不和,身心不安,身心不平,身心疾病都來自於氣血不通,氣血不通的原因就是經絡不通,所以,身心都不自由,通過走路,氣血通暢了,身心就自由了。這方面與步禪有關系。
5增強心臟功能
不愛運動,所以心臟不好,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
6打通血管
醫學講,步行能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也能夠增強全身彈性。
7增強肌肉力量
生活沒有規律,所以全身肌肉僵硬而沒有彈性,沒有力量,通過步行之後增強肌肉力量,還有強健腿力、足力、筋骨,而且關節也靈活了。
8通暢血液循環
人體血液不通暢,因為經絡和脈絡不通,人容易得病,步行能夠打通經絡,增強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9減少五臟疾病
五臟六腑需要運動,如果不運動,自然就硬化而得病,因此,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增加食慾,增強五臟六腑彈性的功能,很多疾病自然就治癒。
10治癒三高
有三高,醫生們開了很多葯方,沒有大的效果,開始走路吧,五個月減了四十斤,三高就三和了。步行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11精神快樂
藏醫學講,定時堅持步行,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人不愉快與血性有關系,步行能減少血糖,血脂;排除血淤,血症等血里的垃圾,血里沒有垃圾,氣血通暢,人會愉快。
12體形美麗
人美不美與血性有直接關系,人的血里沒有垃圾,人一定漂亮及美麗,血里垃圾多,人自然就不漂亮。因此,步行能排除體內的垃圾和血里的垃圾,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保持人體的形體美。
13減少心肌梗塞
醫學里講,心肌梗塞主要是氣血不通暢,血凝塊堵塞血管而造成的,步行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4增強腎功能
人本身懶惰,不願意活動,坐的時間長,會傷害腎,造成腎虛,腎炎,腎結石,腎功能退縮。因此,腎供血不足,肝血就不足;肝血不足,心血就不足,就開始生病了。為了治病吃葯,增加腎的負擔,步行能減少吃葯,從而增強腎的功能。
15大腦清晰
待在電腦前,待在家裡看書,寫文章,大腦會不清晰,步行吧,接受戶外新鮮空氣,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了、靈活了,明顯消除了大腦的疲勞,提高了學習和修行。
16增強視力
看書,打電腦,發微信過多,視力退化了,據有關專家測試,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占優勢。
17延年益壽
生命在於運動的意思,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穩定情緒,這樣壽命自然延長。
18開發智慧
人愚笨與血性有間接的關系,人體的血里垃圾多,人自然變為愚笨,愚笨的人無法開發智慧。定時堅持步行,能排除血里的垃圾,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消除廢氣污染,對強健身體,靈性活潑,提高智慧。為了你的健康,請開始步行吧。
19益於大腦健康
戶外運動有助於大腦釋放更多的欣快激素內啡肽,戶外漫步比室內跑步機運動更有益於心理健康。
『陸』 怎麼鍛煉比較科學
1、身體各部分均衡鍛煉
青少年在進行羽毛球、乒乓球等某些肢體的負擔是非對稱的運動項目時,為確保青少年的四肢發育均衡和脊柱形態正常,應注意身體各部分的全面鍛煉,尤其是對側肢體。
2、選擇合適的場地
不少青少年由於不注意,在堅固的場地上反復進行跑跳練習或從高處向地面跳下的練習,如果經常這樣就會引起下肢骨過早骨化,骨盆發育畸形,從而影響骨的正常發育。
3、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由於青少年的最大肺通氣量、最大吸氧量及負氧債能力都小於成年人,所以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強度可以稍大些,但不應要求過高過急,密度要小一些,間歇次數要多一些,練習時間不宜過長。
青少年在進行柔韌性練習時,應避免使用被動的長時間用力壓手段。在發展關節柔韌性的同時,應注意發展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
4、運動後加強營養補充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不少青少年運動後出現乏力、身體消瘦,身體發育遲緩或停滯,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症狀。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合理的營養補充。例如在進行長跑運動後,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取過低就會很快引起能量供應不足,甚至出現低血糖現象。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新陳代謝旺盛,熱量消耗很大,各器官組織生長發育需獲得豐富的營養,因此運動後更需要合理的營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