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財務的課題
A. 關於財務報表分析的課題簡要說明。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含義和目的。
財務報表是總括地反映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信息的書面文件?其內容有兩方面:一是經營成果?包括營業收人、成本控制和費用節省情況、利潤的多少和者獲得的紅利等;二是財務狀況的好壞?包括資金供應、償債能力和的發展潛力等。財務報表分析又稱財務分析,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和起點,採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的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和預測將來,幫助利益關系集團改善決策。財務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將大量的報表數據轉換成對特定決策有用的信息,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基本方法有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對比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法幾種。
1、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是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財務報表?比較各期的有關項目金額?分析某些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在此基礎上判斷其發展趨勢?從而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作出預測的一種分析方法運用趨勢分析法?報表使用者可以了解有關項目變動的基本趨勢?判斷這種趨勢是否有利並對的未來發展作出預測。
2、結構分析法
所謂結構分析法是指將財務報表中某一關鍵項目的數字作為基數(即為100%)?再計算該項目各個組成部分佔總體的百分比?以分析總體構成的變化?從而揭示出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相對地位和總體結構關系。
3,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將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項目或比率與其他的相關資料對比來確定數量差異?以說明和評價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績的一種報表分析方法。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過分析影響財務指標的各項因素及其對指標的影響程度?說明本期實際與計劃或基期相比較發生變動的主要原因以及各變動因素對財務指標變動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5、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是在同一張財務報表的不同項目或不同類別之間?或在不同財務報表的有關項目之間?用比率來反映它們互相之間的關系?據以評價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並找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B. 財務部門要做個培訓,不知道有沒有好的課題及資料,感激不盡
關注下微博上馬靖昊說會計,以及他寫的兩本書《玩的就是會計》,很好用的。
闡述了一些會計戀愛觀,會計生活中的應用,很好玩,淺顯易懂
C. 請問有誰知道財務作為一個課題要講給不懂財務的人,選什麼樣課題最合適呢
專業必修課:包括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成本管理學、投資學、計算機財務管理;
公共基礎課:這是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主要包括政治、體育、外語、計算機基礎、數學、軍事訓練、自然科學、人文素質等課。
專業選修課:包括專業英語、資產評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工程學、資本運營、稅法。
專業基礎課:主要課程科目有西方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管理學、經濟法、統計學、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財務分析等。這些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跨學科課:為擴展財務管理學學生知識面而設的跨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審計學、計算機會計、會計理論專題、國際金融、財會職業道德專題、環境會計專題、會計制度設計、租賃會計、管理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專題等課程。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D. 有關於會計史的論文選題嗎
有關於會計師的論文選題嗎當然是有的
E. 有沒有新穎的會計專業的論文題目
提供一些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供參考。
一、會計方面(含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資產評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
3.試論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
4.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
5.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6.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
7.論穩健原則對中國上市公司的適用性及其實際應用
8.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
9.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協調
10.企業破產的若干財務問題
11.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
12.論財務報告的改進
13.論企業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16.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
17.關於企業合並報表會計問題研究
18.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現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並報表若干理論的探討
22.增值表在我國的應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報告研究
24.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
25.表外籌資會計問題研究
26.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關於資產減值會計的探討
28.盈餘管理研究
29.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
30.網路會計若干問題探討
31.論綠色會計
32.環境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33.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責任會計
34.人本主義的管理學思考――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
35.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會計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問題研究
3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會計問題研究
38.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
39.戰略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
40.內部結算價格的制定和應用
41.跨國公司轉讓定價問題的探討
42.我國企業集團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43.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發展
44.試論會計監管
45.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問題研究
46.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評估
4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價值評估
48.企業整體評估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49.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影響
50.《企業會計制度》的創新
51.我國加入WTO後會計面臨的挑戰
52.XX准則的國際比較(例如:中美無形資產准則的比較)
53.新舊債務重組准則比較及對企業的影響
54.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
55.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會計的影響
56.對資產概念的回顧與思考
57.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58.試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
59.對虛擬企業幾個財務會計問題的探討
60.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問題探討
61.兩方實證會計理論及其在我國的運用
二、財務管理方面(含財務管理、管理會計)
1.管理層收購問題探討
2.MBO對財務的影響與信息披露
3.論杠桿收購
4.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範
5.投資組合理論與財務風險的防範
6.代理人理論與財務監督
7.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
8.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資渠道
9.中西方企業融資結構比較
10.論我國的融資租賃
11.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研究
12.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
14.負債經營的有關問題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業並購的財務效應分析
17.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研究
18.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
19.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
20.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2.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模式――上市公司並購
23.債轉股問題研究
24.公司財務戰略研究
25.財務公司營運策略研究
26.資本經營若干思考
27.風險投資運作與管理
28.論風險投資的運作機制
29.企業資產重組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30.資產重組的管理會計問題研究
31.企業兼並中的財務決策
32.企業並購的籌資與支付方式選擇研究
33.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權問題的研究
35.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融資問題研究
36.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37.國際稅收籌劃研究
38.企業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問題
39.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
40.XXX稅(例如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41.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
42.入世對我國稅務會計的影響及展望
43.我國加入WTO後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44.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5.經濟價值增加值(EVA)――企業業績評價新指標
三、審計方面
1.關於CPA信任危機問題的思考
2.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3.論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質量管理
4.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研究
5.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6.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研究
7.審計質量控制
8.論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審計
9.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0.論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
11.論審計風險防範
12.論我國的績效審計
13.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審計的影響
14.審計質量與審計責任之間的關系
15.經濟效益審計問題
16.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17.我國電算化審計及對策分析
18.淺議我國的民間審計責任
19.試論審計抽樣
20.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1.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22.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四、電算化會計類
1.論電子計算機在審計中的應用
2.電算化系統審計
3.關於會計電算化在企業實施的經驗總結
4.計算機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
5.試論會計軟體的發展思路
6.當前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7.會計電算化軟體和資料庫的介面研究
8.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
9.中外會計電算化軟體比較研究
10.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組織控制問題
11.會計電算化系統下的內部控制問題新特點研究
12.商用電算化軟體開發與實施中的問題探討
13.會計軟體開發中的標准化問題研究
14.我國會計軟體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問題研究
15.會計電算化實踐對會計工作的影響與對策
16.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市場中的問題與調查
17.通用帳務處理系統中的會計科目的設計
18.會計軟體開發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戶的探討
19.關於建立管理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的構想
20.會計電算化系統與手工會計系統的比較研究
21.會計電算化後的會計崗位設計問題研究
22.關於我國會計電算化理論體系的構想
23.會計電算化軟體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的探討
24.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管理中的應用
25.會計電算化在我省開展的現狀研究
26.關於會計電算化審計中的若干問題的探討
27.會計電算化軟體和資料庫的結合應用
28.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9.會計電算化理論和實際使用的幾點看法
30.會計電算化和手工系統並行運用的經驗
31.Foxpro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和體會
F. 有關財務會計方面可以寫的小論文題目
提供你一些選題:1.淺談會計工作的重要性2.用好會計職權 學會管家理財3.試論會計的「服務」功能4.發揮財會管理功能 促進企業提高效益5.《企業會計准則》學習體會 6.重視出納崗位 做好出納工作7.不可小視原始憑證8.如何辦理票據結算9.錯賬更正方法談10.淺談會計報表的作用11.談談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計價與列示 12.現代企業建立過程中成本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13.加強成本核算 提高經濟效益14.目標成本分解的若干問題15.運用變動成本法進行目標成本、目標利潤預測的嘗試16.運用科學方法 加強成本控制 17.試論謹慎原則的意義和應用18.損耗與加速折舊19.談談成本與市價孰低法的應用20.計提壞賬准備的不同方法之比較 21.企業最佳貨幣資金持有量的確定22.如何緩解企業資金緊缺的矛盾23.談談如何做好內部經濟責任核算24.試論內部價格的運用 25.要正確進行稅前會計利潤的調整26.固定資產投資額的資本化問題27.長期股權投資時權益法的應用28.長期債權投資中溢價與折價的攤銷29.試論債務重組的若干問題 30.如何搞好鄉鎮收支管理31.談談鄉鎮理財領域的拓展32.如何搞好村級財務管理33.加大個私經濟建設工作的力度 34.試論如何加強個私企業的會計管理 35.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處理36.利用會計報表診斷企業財務危機 37.試論如何加強會計監督38.如何發揮會計在經營決策中的作用39.實現財會電算化管理的幾個問題 40.會計核算模擬實習小結
G. 公司財務研究的課題是什麼
論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
論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之中。財務管理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財務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然而,有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則不盡人意。這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把財務管理簡單化,彷彿財務管理只是財務部門的事,忽視其整體管理職能;二是財務部門完全聽命於"老闆",忽視財務管理自身的規律性與相對的獨立性。
現就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投資管理、資金管理、財務監督管理、利潤分配管理等問題作出討論。
一、現代企業制度與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大約在15-16世紀,地中海沿岸一帶的城市商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初期的股份制公司的出現要求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誕生了。但這個時期的財務管理還僅僅只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附屬部分,還沒有自己的獨立職能,也缺乏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經驗,因此,這只能是財務管理的蔭芽時期。到了19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西方產業革命進入完成時期,隨著股份制公司的不斷擴大與逐漸完善,為了適應怎樣籌集資本、發行股票,怎樣分配利潤的需要,才產生了專業化的財務管理。
我國企業管理和理財的發展應該說是走過彎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的。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不是以追求企業效益為目標,收益分配是按勞分配口號下的平均主義。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1993年,黨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實行科學的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才被重視起來。目前,國有企業正在加快企業改制工作。單一的國有企業正朝著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混合型經濟形式發展,經營者與企業職工持股使國有企業和廣大員工真正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之後,將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與法人治理實體。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制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
二、當好參謀,把好企業投資決策關
決策是企業管理中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決策是有成本的,這一點容易被人忽視。例如一個正確的決策為企業盈利100萬元,如果失去了機遇,沒有做出及時的決策,這個決策成本就是100萬元;如果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不僅沒有賺到100萬元,反而虧損了100萬元,那麼,這個錯誤的決策成本就是200萬元。因此,決策也必須講成本控制。
投資決策是企業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決策,因之我們常說:投資決策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財務管理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職能就是為企業當好參謀把好投資決策關。
投資是指投放財力於一定的對象,以期望在未來獲取收益的經濟行為。投資有很多種類:從投資回收的時間劃分,有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從投資的方向來看,有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以投資對企業前途的影響為依據,可分為戰略性投資與戰術性投資,以及初創投資與後續投資;確定性投資與風險投資;相關性投資與非相關性投資等等。這些分類是從邏輯劃分的二分法劃分出來的,每一種投資本身就具有多種類型的性質與特點,例如一項長期投資本身,它既可能是戰略性投資,又可能是風險性投資等等。因此,我們在考慮投資時必須把好以下「四關」。
第一,把好經濟行為關。必須明確投資是一項經濟行為,必須從經濟規律中去尋找依據,從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筆者調查過若干個國有企業不少失誤的投資決策,其中一個很大的失誤原因是沒有從經濟規律本身去決策,而是從「政治」、「人際關系」等因素輕率地做出了投資決策。例如一個國有企業的董事會聽命於某位上級首長的「暗示」,給上級的老首長的兒子的一個公司投資300萬元,結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又例如一個很成功的國有企業的總經理,為了回報他的故鄉,強行主張在他的故鄉投資500萬元辦廠,而他的故鄉卻不具備辦這種工廠的條件,結果廠是辦成功了,卻年年虧損,成了這個企業的"沉重包袱"。甚至還有國有企業的負責人把國有資產隨意地投資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和身邊的人,嚴格地說,這已經是一種腐敗行為,是一種犯罪。這一種投資方式在調查的投資決策失誤中竟佔了40%左右,是一種十分值得重視的現象。另一種投資決策失誤是投資決策者本人素質差,官僚主義,獨斷專行,自己又不懂經濟規律而做出的決策。這種投資方式在調查的投資決策失誤中約佔50%.
第二,把好調查研究關,嚴格按國際慣例辦事,按法治辦事。投資決策是一個過程。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必須深入進行調查研究,進行可行性分析,否則不能輕易投資。特別是對外投資,即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證券等有價證券方式向其他單位投資,一定要按國際慣例辦事,對投資方的資信、財力等諸多方面有可靠的證明。合同要嚴格把關,符合有關法律手續,切不可留有隱患。
第三,把好投資管理程序關,做到投資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不同種類的投資都有自身的特點,從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經不同的部門審批,例如:有的投資,總經理個人可以做出決策,有的投資需經董事會批准,而有的投資則需報上級部門審批。
第四,把好成本控制、風險與收益關。投資的目的是要有效益,要賺錢,因之必須實行投資成本控制;要有風險意識,盡力規避風險;投資要有效益,還得及時回收,以確保投資成功。
三、管好資金,確保企業資金流通與安全
目前,不少企業在資金管理中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資金入不敷出,存在資金缺口;二是資金被挪用、被擠占;三是叫人頭疼的「三角債」。如何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當務之急。
當然,首先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次要通過短期籌款和投資來調劑資金的餘缺;第三必須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做到專款專用,防止資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債」。
四、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目前國有企業改制的一個重大課題。企業要真正成為市場經濟中的競爭主體和責權明確的法人實體,必須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建設一個團結、開拓、廉潔的領導班子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從防止腐敗著想,企業必須加強監督作用。正如交通規則一樣,沒有紅燈的約束,就沒有綠燈的自由。在企業約束機制之中,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財務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對於不按財務制度辦事的人,要敢於抵制,直至向上級反映情況。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從根本上說來,是對國有資產負責,而不是對某個具體的總經理負責。而從法治上說,又必須保護財務人員的職責與個人權益,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
目前國有企業實行財務主管下管一級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直屬企業的財務負責人由上一級主管部門、企業直接委派,其組織關系、工資福利在上一單位,這樣他就能無後顧之憂地行使財務監督作用。
五、新形勢下的利潤分配管理
利潤分配是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凈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在企業中起到杠桿作用,它對正確處理企業與各方面的經濟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多年來,我國企業利潤分配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在「按勞分配」的口號下,實質上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極大地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這也是不少國有企業長期處於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廠長、總經理工資收入與一個普通員工相差無幾,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都是不合理的。有一些廠長、總經理辛辛苦苦幹了幾十年,臨到退休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心理不平衡。個別人竟鋌而走險,知法犯法,貪污受賄,形成所謂的「五十九歲現象」。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一個科技工作者收入同一個體力勞動者也相差無幾,這也是利潤分配十分不合理的現象。在利潤分配上吃大鍋飯是一種落後意識,是有很大危害的。
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其實質就是打破利潤分配的「平均主義」。鄧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號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就為利潤分配進一步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目前,科技工作者可以以科學技術入股分紅,企業經營者實行年薪制等,可以說是利潤分配在新形勢下的必然結果。按勞分配與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將成為企業的主要利潤分配形式,職工持股,經營者持股將使企業和員工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風險共擔,利潤則視其參股比例不同而不同。在這種新形勢下,企業的利潤分配如何才能更合理,更能發揮經濟杠桿作用,從而調動各層次、各種人員的積極性,是財務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H. 關於財會方面的論文題目有哪些
1.關於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探討
2.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3.試論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
4.我國會計理論體系的探討
5.試論我國會計模式的選擇
6.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改革問題探討
7.《企業會計制度》若干問題探討
8.關於會計准則若干問題的思考
9.試論中國會計的國際化
10.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問題的探討
11.關於會計准則建設的幾個問題
12.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比較分析
13.關於綠色會計理論的探討
14.會計改革熱點問題探討
15.關於會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探析
16.關於會計政策的選擇問題探討
17.試論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
18.關於會計披露問題的探討
19.試論會計監管問題
20.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21.中西方會計准則的比較分析
22.關於財務報告問題的探索
23.中西方會計要素的比較研究
24.試論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的構建
25.關於合並報表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
26.關於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的探討
27.關於會計要素有關問題的探討
28.關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調整問題的探討
29.談債務重組的有關理論問題
30.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假設探討
I. 會計專業的本科生論文可以選擇什麼課題拜託各位大神
會計學(本科)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2005年03月23日 高劍蒞 一、 會計部分: 1、 關於會計理論結構的探討 2、 中外會計報告比較及啟示 3、 對我國具體會計准則的思考 4、 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5、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6、 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7、 建立我國金融工具會計的探討 8、 關於商譽的會計思考 9、 論會計的國家性和國際性 10、 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11、 試論重組會計 12、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13、 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14、 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研究 15、 論會計目標 16、 關於或有事項的研究 17、 試論會計學科體系的構建 18、 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責任 19、 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 20、 上市公司住處披露 21、 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探討 22、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23、 合並會計報表研究 24、 企業並購會計研究 25、 債務重組會計研究 26、 會計准則和制度的經濟後果研究 27、 關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28、 試論會計信息的公開制度 29、 試論點我國的會計准則體系 30、 試論會計報告披露的范圍 31、 試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32、 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33、 關於期貨會計的探討 34、 試論會計環境 35、 非貨幣交易會計研究 36、 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 37、 減值會計研究 38、 試論新《會計法》下的會計監督體系 39、 新《會計法》對會計核算的要求 40、 試論會計法律責任 41、 股票期權會計研究 42、 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二、 財務管理部分 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實證研究 2、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3、 企業配股財務標准研究 4、 資本成本決策研究 5、 企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6、 經營者薪酬計劃 7、 管理業績評價體系 8、 財務風險評價體系 9、 財務運營能力評價體系 10、 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 11、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12、 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 13、 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研究 14、 企業/企業集團投資政策研究 15、 由某公司談企業戰略發展結構 16、 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與協調 17、 企業投資決策科層結構體系研究 18、 金融互換與資歷本結構 19、 企業集團股利和政策研究 20、 關於投資財務標准研究 21、 關於企業價值研究 22、 預算管理與預算機制的環境保障體系 23、 企業並購財務問題研究(題目晚具體化) 24、 企業/企業集團存量資產重組研究 25、 企業集團財務總監委派制研究 26、 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控制體系 27、 企業財務目標再認識 28、 企業投資結構研究 29、 關於財務的分層管理思想研究 30、 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 31、 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 32、 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 33、 企業收益質量及其評價體系 34、 企業信用政策研究 35、 企業稅收籌劃 36、 關於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 37、 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研究 38、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39、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40、 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基礎分析(題目晚具體化) 41、 財務學科課程體系探討 三、 管理會計部分 1、 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2、 管理會計的假設前提與原則 3、 投資決策分析方法 4、 關於管理會計師及其職業道德研究 5、 預算管理研究,業績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 6、 關於均衡計帳研究 7、 關於ABC法的研究 8、 責任會計的研究 9、 關於投資項目決策的研究 10、 標准成本的研究 11、 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12、 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 13、 關於成本差異分析的研究 14、 關於敏感性分析 15、 關於成本控制 四、 審計部分 1、 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 論市場經濟下審計的職能與作用 3、 論審計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與作用 4、 論審計目標與審計證據的獲取 5、 論審計與經濟監督系統 6、 論我國審計組織體系的健全與發展 7、 論我國審計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8、 論審計法制化、規模化建設 9、 論審計執法與處罰力度的強化 10、 論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11、 比較審計初探 12、 論經濟效益審計 13、 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14、 論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容審計 15、 論財政同級審計 16、 對驗資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17、 對資產評估中有問題的探討 18、 審計工作策略探討 19、 論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制度基礎審計探討) 20、 論審計方式方法體系的完善 21、 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22、 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23、 論審計工作質量的控制與考核 24、 論我國審計准則體系的完善 25、 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26、 新會計法實施後企業內部審計建設 27、 獨立審計准則研究(可選一個准則進行研究) 28、 注冊會計師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五、 會計電算化部分 1、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分析 2、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容錯性及可操作性問題 3、 會計電算化核算系統的子系統劃分研究 4、 會計電算化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5、 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的影響探討 6、 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研究 7、 商業進銷存系統模式研究 8、 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9、 網路會計研究 10、 對計算機會計信息工作的審計
J. 公司財務研究的課題是什麼
論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
論成本控制與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之中。財務管理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財務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然而,有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則不盡人意。這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把財務管理簡單化,彷彿財務管理只是財務部門的事,忽視其整體管理職能;二是財務部門完全聽命於"老闆",忽視財務管理自身的規律性與相對的獨立性。
現就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投資管理、資金管理、財務監督管理、利潤分配管理等問題作出討論。
一、現代企業制度與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大約在15-16世紀,地中海沿岸一帶的城市商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初期的股份制公司的出現要求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誕生了。但這個時期的財務管理還僅僅只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附屬部分,還沒有自己的獨立職能,也缺乏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經驗,因此,這只能是財務管理的蔭芽時期。到了19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西方產業革命進入完成時期,隨著股份制公司的不斷擴大與逐漸完善,為了適應怎樣籌集資本、發行股票,怎樣分配利潤的需要,才產生了專業化的財務管理。
我國企業管理和理財的發展應該說是走過彎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的。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不是以追求企業效益為目標,收益分配是按勞分配口號下的平均主義。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1993年,黨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實行科學的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才被重視起來。目前,國有企業正在加快企業改制工作。單一的國有企業正朝著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混合型經濟形式發展,經營者與企業職工持股使國有企業和廣大員工真正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之後,將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與法人治理實體。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制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
二、當好參謀,把好企業投資決策關
決策是企業管理中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決策是有成本的,這一點容易被人忽視。例如一個正確的決策為企業盈利100萬元,如果失去了機遇,沒有做出及時的決策,這個決策成本就是100萬元;如果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不僅沒有賺到100萬元,反而虧損了100萬元,那麼,這個錯誤的決策成本就是200萬元。因此,決策也必須講成本控制。
投資決策是企業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決策,因之我們常說:投資決策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財務管理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職能就是為企業當好參謀把好投資決策關。
投資是指投放財力於一定的對象,以期望在未來獲取收益的經濟行為。投資有很多種類:從投資回收的時間劃分,有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從投資的方向來看,有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以投資對企業前途的影響為依據,可分為戰略性投資與戰術性投資,以及初創投資與後續投資;確定性投資與風險投資;相關性投資與非相關性投資等等。這些分類是從邏輯劃分的二分法劃分出來的,每一種投資本身就具有多種類型的性質與特點,例如一項長期投資本身,它既可能是戰略性投資,又可能是風險性投資等等。因此,我們在考慮投資時必須把好以下「四關」。
第一,把好經濟行為關。必須明確投資是一項經濟行為,必須從經濟規律中去尋找依據,從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筆者調查過若干個國有企業不少失誤的投資決策,其中一個很大的失誤原因是沒有從經濟規律本身去決策,而是從「政治」、「人際關系」等因素輕率地做出了投資決策。例如一個國有企業的董事會聽命於某位上級首長的「暗示」,給上級的老首長的兒子的一個公司投資300萬元,結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又例如一個很成功的國有企業的總經理,為了回報他的故鄉,強行主張在他的故鄉投資500萬元辦廠,而他的故鄉卻不具備辦這種工廠的條件,結果廠是辦成功了,卻年年虧損,成了這個企業的"沉重包袱"。甚至還有國有企業的負責人把國有資產隨意地投資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和身邊的人,嚴格地說,這已經是一種腐敗行為,是一種犯罪。這一種投資方式在調查的投資決策失誤中竟佔了40%左右,是一種十分值得重視的現象。另一種投資決策失誤是投資決策者本人素質差,官僚主義,獨斷專行,自己又不懂經濟規律而做出的決策。這種投資方式在調查的投資決策失誤中約佔50%.
第二,把好調查研究關,嚴格按國際慣例辦事,按法治辦事。投資決策是一個過程。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必須深入進行調查研究,進行可行性分析,否則不能輕易投資。特別是對外投資,即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證券等有價證券方式向其他單位投資,一定要按國際慣例辦事,對投資方的資信、財力等諸多方面有可靠的證明。合同要嚴格把關,符合有關法律手續,切不可留有隱患。
第三,把好投資管理程序關,做到投資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不同種類的投資都有自身的特點,從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經不同的部門審批,例如:有的投資,總經理個人可以做出決策,有的投資需經董事會批准,而有的投資則需報上級部門審批。
第四,把好成本控制、風險與收益關。投資的目的是要有效益,要賺錢,因之必須實行投資成本控制;要有風險意識,盡力規避風險;投資要有效益,還得及時回收,以確保投資成功。
三、管好資金,確保企業資金流通與安全
目前,不少企業在資金管理中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資金入不敷出,存在資金缺口;二是資金被挪用、被擠占;三是叫人頭疼的「三角債」。如何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當務之急。
當然,首先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次要通過短期籌款和投資來調劑資金的餘缺;第三必須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做到專款專用,防止資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債」。
四、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目前國有企業改制的一個重大課題。企業要真正成為市場經濟中的競爭主體和責權明確的法人實體,必須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建設一個團結、開拓、廉潔的領導班子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從防止腐敗著想,企業必須加強監督作用。正如交通規則一樣,沒有紅燈的約束,就沒有綠燈的自由。在企業約束機制之中,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財務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對於不按財務制度辦事的人,要敢於抵制,直至向上級反映情況。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從根本上說來,是對國有資產負責,而不是對某個具體的總經理負責。而從法治上說,又必須保護財務人員的職責與個人權益,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監督作用。
目前國有企業實行財務主管下管一級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直屬企業的財務負責人由上一級主管部門、企業直接委派,其組織關系、工資福利在上一單位,這樣他就能無後顧之憂地行使財務監督作用。
五、新形勢下的利潤分配管理
利潤分配是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凈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利潤分配在企業中起到杠桿作用,它對正確處理企業與各方面的經濟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多年來,我國企業利潤分配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在「按勞分配」的口號下,實質上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極大地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這也是不少國有企業長期處於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廠長、總經理工資收入與一個普通員工相差無幾,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都是不合理的。有一些廠長、總經理辛辛苦苦幹了幾十年,臨到退休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心理不平衡。個別人竟鋌而走險,知法犯法,貪污受賄,形成所謂的「五十九歲現象」。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一個科技工作者收入同一個體力勞動者也相差無幾,這也是利潤分配十分不合理的現象。在利潤分配上吃大鍋飯是一種落後意識,是有很大危害的。
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其實質就是打破利潤分配的「平均主義」。鄧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號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就為利潤分配進一步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目前,科技工作者可以以科學技術入股分紅,企業經營者實行年薪制等,可以說是利潤分配在新形勢下的必然結果。按勞分配與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將成為企業的主要利潤分配形式,職工持股,經營者持股將使企業和員工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風險共擔,利潤則視其參股比例不同而不同。在這種新形勢下,企業的利潤分配如何才能更合理,更能發揮經濟杠桿作用,從而調動各層次、各種人員的積極性,是財務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