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課題開展程序

課題開展程序

發布時間: 2021-03-25 19:13:06

『壹』 課題研究怎麼開展

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的相關概念

1. 問題與課題

課例研究以課為載體,課題研究以問題為載體。何謂問題?陳桂生教授認為:「一是所『問』之『題』,或有疑問之事;一是指事物的嚴重性,如通常所謂『成問題』。」正是這些「疑問」之事和「成問題」的事情,引發了教育科學研究者的探究心理,推動了教育科學的深入發展,因此,問題是構成研究活動的核心因素,是推進科學前進的內在動因。但是問題本身又是怎麼來的呢?它來自研究者的詢問、發問與追問。教師只有養成向教育教學日常生活詢問、發問與追問的意識和習慣,才能不斷提出有意義的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學問題。但是教師職業本身的相對封閉特性和教師日常生活的重復性特徵卻容易使得教師對他自身所面臨的問題熟視無睹,當問題習以為常地不再被看作是問題,解決問題就無疑成為天方夜談或曰痴人說夢。課題研究更是無從談起。

從不同角度可以把問題分為不同的類型,從問題指向和層次來分,有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理論問題是關於「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即事實問題,價值問題;實踐問題是關於「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即操作問題,實證問題。

從問題性質和意義來分,有真問題和假問題,其區分維度在於事實——虛構、有意義——無意義。在教學研究中,真問題起碼應具有兩個方面的屬性:第一,客觀性。即所說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是教室里發生的「真實的問題」而非「假想的問題」,是教師(研究者)「自己的問題」而非「人的問題」。第二,價值性。即所說的問題對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來說是具有意義的。問題探究有助於提示教學規律、深化教學認識,或有助於解決教學問題、改善教學實踐。

課題的形成是一個由感覺到、意識到的問題經過概括、提煉、轉化到確定問題的過程,確定問題意味著該問題已經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思考的對象,對問題的探究已經成為研究者的行為和工作。從教師角度而言,研究課題的確立要基於以下五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學科背景。課題要與自己任教的學科相關聯,從而使課題研究活動與日常的學科教學活動合二為一,體現「教學即研究」、「研究教學化」的理念。第二經驗基礎。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憑空進行,教師原有的教學、研究的經驗和基礎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必備條件。第三,興趣愛好。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專業興趣點,有的教師喜歡探究學科本身的問題,有的教師樂意思考教學過程的問題,有的教師則對學生及其成長感興趣,課題研究要是能反映教師個人的興趣愛好,則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四教學意義。教學意義是研究課題的價值定位。研究課題應該圍繞教學活動中重點、難點等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來確立,從而使課題的研究在化解教學難點、重建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式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所前進。第五實際可能。課題研究對研究資料、人員素質、時間投入、學術環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一方面學校要積極營造研究氛圍、創造條件,另一方面,研究課題的確立一定要從學校和教師實際出發,同時著眼於學校和教師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2. 規劃課題與個人課題

規劃課題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立項的課題,分為國家、省、市、區(縣)級課題等,由教育行政部門委託各級教育科研部門進行規劃、申報、評審和管理。規劃課題具有較高的組織程度,並具有較強的宏觀性、前瞻性和理論性,其研究偏重學術性、政策性和普遍性,與基層教師的教育教學有一定距離,與他們的實際需要往往也不相吻合,因而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個人課題」一般是指由教師個人獨立或教師小組合作承擔的課題。它是一種切合教師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的、對改進教師自己教育教學有用的、能夠促進教師自己專業發展的課題。

「個人課題」具有以下特徵:①從研究目的看,「個人課題」主要解決教師個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在研究如何讓不交作業的學生交作業,我們在研究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我們研究的都是真實的課題和有生命力的課題,都是發生在學生和前線的課題」。②從承擔者的角度看,「個人課題」由教師個人自己確立並獨立承擔,教師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專家進行研究。當然,教師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專家的引領、幫助和指導。③從研究內容看,「個人課題」一般是小課題,小指的是研究內容和范圍,而不是指研究價值和意義。④從研究方法看,「個人課題」主要採用適合教師個人的敘事研究、個案研究和行動研究等方法。⑤從研究成果看,「個人課題」的研究成果強調「做得好」的基礎上「寫得好」,「做得好」表現在實踐上的創新和經驗的先進性,「寫得好」體現在研究報告的形成既具有個性意義的紮根理論,又具有教師自己的「話語系統」,它是質的研究中形成的、富有教師內心體驗的、情境性、過程性的描述。

規劃課題自上而下,個人課題自下而上。當然,規劃課題和個人課題的劃分絕不是截然的,規劃課題進入學校層面,就會轉變或分解為許多教師的個人課題;而個人課題經過發展、提煉、總結也可以升華為規劃課題。對中小學教師而言,重要不是課題的級別和類型,而在於課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也是校本課題研究的靈魂。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個人課題的立項標准主要看:這是不是一個真實的實踐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對改進教學實踐和教師教學行為有無積極作用?作用有多大?

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

1. 界定研究內容

准確界定研究內容是課題研究的前提和關鍵,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不管大小,一般都是可以也應當進一步具體化的。研究內容的界定不但將課題分解為一個個可以直接著手的具體的問題,也規定了一定的范圍,任何一項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將課題所能涉及的所有問題進行全面研究。中小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首先必須明了研究的內容,否則,研究工作將無從著手。如對「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課題,我們界定的研究內容是:第一側重理論方面的有,①自主學習的本質和特徵,②自主學習能力構成和表現,③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和規律;第二側重實踐方面的有,①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原則、教學策略,②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③各學科自主學習的特殊性。這樣的內容界定使課題具體化、明朗化,問題結構有層次也比較清晰,各科教師都可以選定其中的任一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切入點、聚焦點和突破點,任何一個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必然會引申新問題,從而成為研究課題的派生問題。

2. 設計研究方案

研究問題明確後,就要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成因,規劃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步驟。這里最重要的工作有二:第一,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學習相關理論。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從「零」開始,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為起點的。教師要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搜集相關的文獻,並對文獻進行認真閱讀和分類疏理,從而全面了解同類或相關課題研究現狀方面的信息,明確已有的研究結論和經驗,發現原有研究的不足,站在問題的前沿,尋找研究問題的理論支撐,保證研究工作在理論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開展。第二,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設,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個性化和創造性的部分。任何假設都具有假定性、科學性和預見性。所謂假定性是說它具有推測的性質,即這種假設是現實中暫不存在的或未被確認的,或雖見於彼處卻未見於此處的,它可能被實踐證實,也可能被證偽,因此,假設決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設又並非臆斷,它以教育理論為導向、以經驗事實為根據、以原有研究為借鑒,又經過研究者的論證和交流,因此,假設又具有科學性,正是科學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設也是一種走在行動之前的思想、一種先於事實的猜想,是研究者從思想觀念上對未來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能使研究活動更富有預見性。事實證明:一個好的假設,是課題研究的關鍵。當然,一個好的有價值的研究假設的提出是經過一個過程的,研究者要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研究假設。

3. 開展行動研究

研究方案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設想,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但是這種行動不是一般意義的行為和動作,而是一種變革、改進、創新,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它具有以下特徵:第一,驗證性,檢驗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證實或證偽研究假設。這是課題研究的基本特徵。第二,探索性,發現和尋找各種新的可能性。行動絕不是按圖索驥的按部就班的機械活動,而是一種積極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的最佳途徑和最佳策略的過程。這意味著教師在行動時,不應拘泥於原有的假設和事先的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方案作出有根據的調整、變更。探索性是課題研究的本質特徵。第三,教育性,服從、服務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任何行動都應該無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義原則,體現教育活動的價值導向和人文關懷,無條件地有利於所有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是行動的最高原則。驗證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的前提下進行才是有價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6]教育性是課題研究的靈魂。行動研究不僅需要行動,而且也要求「寫作」,教師應將行動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忠實而全面地記錄下來,並形成改進自己教學行為的方案,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作新的嘗試,在嘗試過程中再記錄新發現,形成新思路,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行為處於不斷的重新建構之中.

4. 總結研究成果

總結在課題研究中既是一個研究循環的終結,又是過渡到另一個研究循環的中介。在總結這個環節中教師作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幾件事:

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對已經觀察和感受到的,與研究問題有關的各種現象進行回顧、歸納和整理,其中要特別注重對有意義的「細節」及其「情節」的描述和勾畫,使其成為教師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學案例。這是敘事研究在課題研究中的體現,它會給教師的研究帶來新的變化,教師作為研究者不再依賴於他人的話語而轉向直接講述自己的教育生活經歷和教育生活體驗,「做自己的事」、「說自己的話」。這是個人課題校本研究改變教師職業生活方式的關鍵。

第二,評價和解釋,在回顧、歸納和整理的基礎上,對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釋,探討各種教學事件背後的理念,揭示規律,提高認識,提煉經驗。

第三,重新設計,針對原有方案及其實施中存在的各種偏差或「失誤」,以及新的感悟、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設計方案,並付諸予實施,進行進一步的檢驗、論證和改革探索。個人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改進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滯在一個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個不間斷的自我修訂、自我完善的「過程」。所以,任何總結,都只是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8]

在上述工作之後,教師應該撰寫一份相對完整的課題研究報告,其構成主要包括:①課題提出的背景;②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③已有研究成果;④課題研究的內容、目標;⑤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⑥課題研究的主要結論。這是一般的體例,切忌將其形式化和絕對化,寫作過程也要避免「科學化」、「客觀化」的純理性論述,要積極採用生活故事和經驗敘事來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突顯課題研究的人文性、個體經驗性,反映教師的個體體驗和個體實踐知識,使研究報告充滿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

課題研究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循環發展的動態過程,它不是一個線性結構,而是一個不斷的趨進問題解決的復式循環結構。實踐證明,課題研究對於提升教師科學素養和理論水平具有特別重要的推進作用。
.
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http://www.hnxxyz.com/jxky/kyktlx/2011-09-13/1525.html
.

『貳』 課題調研的基本程序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

實施課題研究,主要是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概括結果。

認真搜集資料。圍繞研究主題的指導思想,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進行資料收集;設計科學、明確的搜集資料的工具;採用適當的科學方法廣泛搜集資料;按計劃進行收集和採集基礎材料和原始數據;注重資料、數據的客觀性。

制訂調查計劃。通過調查手段搜集資料,必須搞好調查計劃設計。設計調查計劃內容包括明確調查題目、闡明調查目的、選定調查單位、規定調查規模、研究調查對象、說明調查方法、編寫調查提綱、擬定調查順序和時間安排等等。

(2)課題開展程序擴展閱讀

調研報告的核心為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准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像,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鑽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

至於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復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採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

『叄』 課題申報立項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首先課題研究者要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對自己承擔的研究課題進行較為嚴密的初步論證。進行課題的初步論證時應把握好如下幾點:①明確選題性質和目的任務。即具體准備解決什麼問題,要達到什麼研究目的,問題的性質是什麼,屬於什麼類型的問題。②闡述明白課題的意義。說明課題的來源,有關理論和實踐依據與背景,研究的價值、必要性和針對性。③了解與該課題研究有關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包括前人或他人研究的情況,現已有的結論及存在的問題,預計該研究將有哪些重要突破或創新。④對承擔研究者來說,該課題研究的可行性。主要對完成課題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包括研究人員的構成、能力水平、任務分配、外在支持條件、物質設備及預算等。⑤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步驟、成果形式及完成時間等。 其次是填寫正式的課題研究申請表。一般的課題申請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課題名稱及承擔者或負責人;②本課題研究的意義;③研究的主要內容;④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⑤研究的主要方法步驟;⑥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人員構成、資料准備、科研手段及外在支持條件等);⑦成果形式及完成時間。因此對課題進行較為嚴密的初步論證是填表的重要前提。 最後是課題立項申報的審批。各種課題申報、評審立項辦法一般都規定如下兩個方面。一是課題申報要求:①申報人員資格,規定具備什麼條件的經才能申報;②申報課題的選題范圍和要求;③課題申報時間和報送形式;④課題申請書的填寫要求。二是課題評審立項要求:①立項的原則,比較具體地規定具備哪些條件的課題可以立項;②課題評審的程序和方法。 關於評審程序和方法由組織者對申報的課題先進行資格審查和分類,再由學術委員會以會議的方式進行評審,由有關專家分別審閱課題申請書,並提出評審意見;然後進行集體評議,在集體評議的基礎上,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逐項進行表決,贊成票須超過到會人數的2/3以上(含2/3)方可提名立項;最後由課題立項工作的領導機構終審確定。有的由採用通信評審的辦法對眾多課題申請進行評審,即將一式多份的課題申請書分別寄給該方面的若干專家,請他們按照有關標准進行逐項評價、打分並寫出是否同意立項的意見,然後將評審結果寄回。在收到各位專家的評審意見後,組織者將評審結果匯總,計算總分,然後自己獨立地或者再組織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小組綜合考慮其他有關因素,在專家評審意見的基礎上確定立項課題。

『肆』 課題實施步驟

(一)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中小學開展課題研究,教師成為研究者是關鍵:教師要深入研究自己教育教學中的經驗和問題,揚長避短,改進工作,實現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轉變.教學科研一體化是基本途徑:研究要為教學服務,科研是為了更好地教學.校本課題研究是核心:沒有課題研究,科研興校就是一句空話.行動研究是基本方法:行動研究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以提高行動質量,改進實際工作為首要任務.中小學課題研究的基本原則:以校為本;理論聯系實際;著重研究現實問題,為提高質量服務;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繼承,借鑒與創新相結合.確立研究課題的基本途徑: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提出課題;從面臨的突出問題中提出課題;移植先進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結合本校實際提出課題;從國內外教育發展前沿尋找切入點,提出課題;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創新設想,提出課題.(二)如何選題1,選題原則(1)是否值得研究創造性:研究對象新,研究視角新.吉州區龍蝦危害程度的調查."江南青銅器王國青銅器藝術"欣賞.科學性:利用氣功提高學生智力的研究.洗頭的頻率與個人成就的相關研究.效益性:小學生穿布鞋和穿皮鞋比例的調查研究.(2)是否能夠研究——可行性:農村中學教育綜合改革的研究現代文化媒體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影響的研究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讓鄧小平理論進課堂的研究2,選題要特別注意的問題(1)立足於本職工作(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2)立足於平時積累(3)立足於個人特點(模式)(4)從小處著手(5)注意對日常教育現象進行反思(6)選題不要一味求新(三)如何制定課題方案1,課題的表述2,研究的目的意義(為什麼要研究)3,研究對象和范圍(界定)4,研究內容(研究什麼)5,研究方法(怎樣研究)6,研究的步驟和進程7,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四)教育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1.課題申報的渠道教育科研申報課題的的渠道可以通過學校,縣市級教研室推薦,向省一級或更高一級的課題管理部門申報,申報時須逐級經過教研部門或課題管理部門批准,以便建立課題研究業務檔案,並與業績考核建立聯系.還有一種申報的渠道,就是在已經批准公布了的課題研究計劃中,選取某個課題主動申請參加課題的子課題研究和試驗工作.在申報這一類課題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和熟悉這些課題是否適合自己的研究水平,是否具有適當的研究隊伍,時間等諸多因素,申報後要積極主動地與總課題組負責人經常保持聯系,努力做好階段性的課題工作總結.2.江西省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申報和立項的程序⑴認真閱讀《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指南》;⑵填寫《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書》;⑶由所在縣(市,區)教研室蓋章後交市教研室課題,再統一交省課題基地;⑷省市課題召開課題評審會,聘請評為評審課題,提出課題立項評審意見;⑸將擬通過立項課題報省,市教育主管領導審批;⑹向課題組下發省,市《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立項通知書》;⑺課題的啟動與實施.3.申報時間課題申報每年兩次,申報時間分別為每年的3月10—31日,9月10—30日.4.評審未通過的原因⑴選題不當,不符合資助條件;⑵課題論證不充分;⑶負責人的素質或水平比已承擔此項目;⑷課題組力量不強或分工不當;⑸資料准備不夠;⑹最終成果不明確;⑺不具備完成本項目所需的其它條件;⑻經過比較,本項目有更合適的承擔人;⑼其它原因(加以說明).(五)幾種常用的研究方法1,問卷調查法2,實驗法3,觀察法4,案例法5,行動研究法(研究思路,研究思想,研究方式)(定量與定性相結合)1,問卷法(1)問卷的結構:指導語,個人基本情況,調查題(2)問卷的類型:開放式,封閉式,綜合式開放式:說說您對生物課的看法封閉式:選擇題,是否題,等級式選擇題:您這次生物學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什麼A,能力差,B,沒努力,C,老師不行,D考試時粗心.是否題:您喜歡生物課嗎A,是B,否等級式:(態度情感方面)三等式:您對生物教師A,喜歡B,無所謂,C,不喜歡五等式:非常喜歡,比較喜歡,無所謂,比較討厭,非常討厭(3)問卷設計的要求例1,您認為素質教育有何意義例2,您認為學生負擔重不重例3,您父母支持您參加生物課外小組嗎問題的語言要通俗,具體,准確例4,有的同學上課前先預習一下,你是不預習,很少預習,老師布置預習就預習,經常預習問題不能帶有暗示性的語言備選答案要按一個標准分類備選答案之間的距離要大致相等您在上課前,A,不預習B,有時預習C,經常預習例5,晚上,您通常睡覺時間是:A,8點前B,9點前C,10點前D,其它——備選答案應該窮盡避免提出對方產生顧慮或無從回答的問題2,觀察法觀察法的類型自然觀察與實驗室觀察(是否在自然狀態下)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是否在現場)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是否直接參與觀察對象的活動)結構性觀察與非結構觀察(有無明確的觀察目標)例如,托馬斯為了研究6歲兒童的搗亂行為,首先從實際中觀察兒童搗亂行為包括那幾個方面,每個方面又賦予具體的行為表現,將6歲兒童搗亂行為方面確定後,有計劃地在兒童生活中觀察兒童行為表現,記錄收集資料來進行研究.由此可見,觀察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計劃,在自然的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和詳盡的記錄,以收集掌握所要研究的資料,進而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推理,對假設作出嚴密的,合理的科學解釋.玩弄東西,解自己的鞋帶等.做其它事9把頭和身子轉向其它同學,向別人顯示東西.轉方向8發出咯咯聲,撕紙,鼓掌,敲擊書桌.雜訊7哭叫,尖叫,咳嗽,吹口哨.叫嚷6和其它同學講話,喊叫老師,唱歌.說話5搶奪他人東西,破壞其它同學財物.擾亂他人4投擲,推,撞,拍,戳及用東西打其它同學.侵犯他人3跪在椅子上,坐在腳上,橫躺在課上.跪2離開位子,站起來,走動.粗魯行為1行為表現類別序號3,實驗法:教育實驗的特點:實驗環境的自然性,實驗變數的無害性,實驗過程的長期性.三種變數:自變數,因變數,無關變數實驗法成功的關鍵在於無關變數的控制.常見的無關變數:被試的態度因素生長成熟因素測量的安排實驗設計的類型:單組實驗,等組實驗,輪組實驗例如,赫洛克進行過一項成功的教育實驗.他根據假設的構想,把四五年級的106名學生,按照他們第一次測驗成績分成四個組:第一組為受表揚組,第二組為受訓組,第三組為靜聽組,第四組為控制組.這四組學生每天都進行難度相等,訓練時間相同(15分鍾)的加法訓練.對第一組學生,每天練習後都當眾點名表揚,大加鼓勵;對第二組學生,每天練習後教師總是指名批評,加以訓斥;對第三組學生,每天練習後教師既不表揚,也不批評,只是讓他們靜聽別人受表揚或受批評;對第四組學生,讓其單獨練習,他們本人不受表揚或批評,也未見別人受表揚或批評,教師不給予任何評價.通過五天實驗後進行第二次測驗,其結果是,受表揚組成績最好,受批評組次之,靜聽組第三,控制組最差.由此證明了實驗者的理論假設:有評價的教學效果比無評價的教學效果好,表揚激勵的教學效果比批評訓斥的教學效果好.自變數,就是指由實驗者所實施並主動加以操作的實驗因素.自變數又叫實驗變數,它是一種假定的原因變數.上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及表揚,批評等方式,就是自變數.因變數,就是指由於實驗變數的影響而產生的結果.因變數又叫反映變數,它是一種假定的結果變數.上例中,實驗者通過表揚,批評,靜聽與單獨練習,不做評價等方式實驗後,四組學生分別呈現的幾種不同成績的反映,就是因變數.無關變數,就是指可能影響實驗結果而又與實驗目標無關的一切因素.又叫干擾變數.如被試的年齡,性別,智能發展水平,學習動機,性格,意志,情緒,被試的家庭狀況,所在班級的班風,學風,教師的水平與工作責任心,校園文化環境等,都會影響實驗結果,這都屬於無關變數.4,行動研究特徵:從研究目的看,是"為行動而研究"從研究對象看,是"對行動進行研究"一條龍服務: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從研究環境看,是"在行動中研究"從研究人員看,是"行動者進行研究"從研究范圍看,是研究者行動所涉及的范圍從研究的進程看,是邊行動邊調整從研究結果看,是行動的改進,發展學生行動的改進和發展;教師行動的改進和發展行動研究法案例:青浦模式——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他們採取的實踐篩選方法具體包括以下程序⑴總結各種教學經驗,了解本門學科教學以及與它有關的一些學科,如心理學,邏輯學和哲學認識論等的研究成果,然後運用這些經驗和成果,結合施教對象的現狀和要求提出計劃;⑵按預定計劃在授課中實施這些經驗(理論成果將體現在某些經驗中);⑶組織有經驗的老師親臨教學現場(一般不是實驗環境下的現場),對視覺情況進行系統的考察和評價;⑷根據考評結果對原有經驗進行調節——淘汰,發展或優化組合;⑸再計劃,再實施,再考評,多次反復,直至篩選出有效的經驗系統.設想計劃反思觀察行動修訂計劃再行動再反思再觀察行動研究螺旋圖(六)科研課題結題的材料准備1.填寫結題報告書一般來說,結題報告書包括以下基本內容:⑴課題研究的主要人員;⑵課題結題的總結報告;⑶課題研究成果統計.主要是一些能反映研究過程的數據統計,提供給課題結題評委進行評價和核實.2.收集與課題有關的文字和實物材料⑴反映課題進展情況的資料,如課題小結等;⑵學術和實踐活動的記錄;⑶隊伍訓練的成果,如培訓,外出學習等;⑷課題有關改革收益層面的實驗推廣資料;⑸效益情況.包括反映改革前後效益的對比數據,經濟效益的數據;⑹社會反映.包括本課題獲得報刊評介的文章,獲獎情況等;⑺公開發表和獲獎文章的雜志和證書;⑻與課題有關的音像,多媒體課件,立體模型等.申報課題結項程序1.被立項的課題在實施中,要求課題負責人每學期寫出階段小結,(不需要再寄交省市教研室,只是結題時提供)在課題完成時匯編裝訂成一份(列印稿),作結項評審的依據之一.2.課題研究到期,負責人寫出申請結項的報告,填寫課題結項申報書,一式三份.對需延期結項的課題,負責人必須提前半年向省,市課題寫出申請報告.3.課題負責人將本課題的立,結項申報書(一式三份),階段小結匯編,結題總結報告,課題相關成果材料及目錄等,連同課題評審費,交市教研室課題.4.省,市課題組織專家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通訊評審或現場評審方式對課題進行結項驗收.對暫未通過結項的課題,按專家提出的意見予以改進,爭取下一批再繼續申請結項.祝願老師們在教育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伍』 課題研究如何開展

課題研究程序,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開題、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課題總結等。

一、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內容包括:准確表述研究問題和分解研究問題,將研究問題轉換成假設,確定採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計劃及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等。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

確定研究課題,一般是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一項研究課題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須考慮研究背景,縮小研究范圍,把握好研究角度,找准研究「題眼」。開始研究前必須進一步研究,做到准確把握研究主題,分解研究問題,把總體目標分解為若干個具體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做好研究整體計劃。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

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二) 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

一個課題特別是比較綜合的課題,涉及的研究內容十分豐富,包含著多重關系、多重矛盾和多層次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其中必定有一對基本的關系、矛盾或問題,准確找出基本關系的意義就在於找到研究的切入口,使研究思路變得清晰且可操作。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

教育科研方法的使用有多種選法:有一種為主、多法綜合運用;多法並用、交替使用、各法互補;單一方法也有,但較少。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一是以課題研究的延續性為標准,按延續方向確定方法。如,對事物發展過程的追蹤研究,選擇縱向研究法;對同一時間內不同對象的研究,選擇橫向研究法等。

二是以研究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劃分,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如,進行常規研究時,選擇自然觀察法、測試式實驗法、調查談話法,等;採用現代技術手段研究,選擇不同的技術設備的測試及調控等。

(三)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

什麼叫研究假設?研究假設就是研究者對研究問題中的概念轉變為能通過觀察來計量的變數思考時預測的研究結果(也稱「半成品」)。研究假設是陳述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關系的命題,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必須積極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

一是積極開展理性思維。假設就是尚未得到實踐證明姑且認定的預想,它是人們思維過程中推理與判斷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暫定的理論。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歷來是科學研究探索的正確途徑。根據對研究對象的了解,從已知推未知的猜想、推斷,包括各種可能性理論認識或初步結論,在進行研究之前推測出來。

二是掌握研究假設的基本標准。研究假設應有4條標准:(1)能說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間的期望關系;(2)研究者應有該假設是否值得檢驗的明確的理由;(3)假設應是可檢驗的;(4)假設應盡可能簡潔明了。

三是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研究假設是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相結合的產物,是從觀察發現到理論發現的中間環節,是由個別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發現的主式。基本步驟是:⑴要在搜集一定數量的事實、資料基礎上,提煉出科學問題;⑵尋求理論支持、形成初步假設;⑶推演出各相關現象的理論性陳述,使假設發展成比較系統的形態、具有嚴謹而穩定的結構;⑷充分運用各種有關的科學知識,靈活展開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類比和想像等各種思維活動,形成基本觀點;⑸對基本觀點再提煉,形成假設的核心。

四是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有:⑴要以科學觀察和經驗歸納為基礎;⑵要以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指導,通過類比、歸納、演繹等方法,做出合乎邏輯的某種命題;⑶研究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

五是明確研究假設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設的表述應該是有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舉的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能夠操作,能夠觀察和驗證。研究假設可分為描述性假設和解釋性假設。

(四)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課題研究的設計,基本要求包括研究總目標和分目標、研究工具和方法、人員分工等,不同類型的課題也有不同的設計,突出研究類型,反映課題特點。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應用性研究課題是運用基礎課題研究取得的基礎理論知識,探尋有具體實用目的的教育方面的新知識、新的教育途徑和新的教育措施,以解決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的研究;是對教育原理的嘗試性應用,是聯結教育理論和教育實際的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和橋梁。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應用研究又有宏觀、中觀、微觀等不同層面。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包括應用性研究的內容、范圍、操作等,有應用研究事實性目標和理論性目標。課題設計包括研究目標、研究途徑(思路、方法)和研究組織等,按照不同內容有不同的設計。

『陸』 課題研究程序的課題研究基本程序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下面主要介紹怎樣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和怎樣實施課題研究。

『柒』 怎樣開展課題研究

一、教師為什麼要做研究 1、新課程的需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說:「將教學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學校,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這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現實要求與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新課程呼喚小學教師要專業化發展,教師職業和醫生、律師一樣已經成為一種專業,那就要求我們教師變「教書匠」為「研究型」的教師,而教師專業化的核心是教師的教科研素養,「教科研素養」是一個教師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標志。 2、教師自身的需要 創名牌學校必須開展教育科研,同樣,要想成為優秀教師必須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依靠教育科研;要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還得依靠教育科研。教師職業專業化已經使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僅是承擔「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蠟燭」的角色,教師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斷的成長和發展。 首先,教師通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和能力,了解自己行為的意義和作用。教師只有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進行研究,才能夠了解自己在課堂上做了什麼,這些行為有什麼意義,反映了什麼樣的教育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同理,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和探詢,才有可能了解學生在做什麼、想什麼,他們到底學到了什麼,這種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有什麼作用。 其次,教師參與研究有利於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由於了解了自己的教學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教師才有可能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採取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可喜的是近幾年來我們的向校長已經為大家營造了濃厚的科研氛圍)。不難看出,教師從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中,教師能夠體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可以逐步實現教師的專業自主性發展。 3.評職、評優的需要。 二、教師怎樣進行課題研究 (一)正確把握教育科研在學校的定位 1、學校是以「應用型」研究為主,重在實踐,重在改造本校的教育現實,主要任務就是研究本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2、學校教育科研主要是一種教學研究(不是學術性的研究),要求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意識和教學研究的能力。 (二)學校教育科研的特點 學校教育科研有以下特點: (1)問題即課題。教育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教育問題。教育問題決定了研究的方向,也決定了研究的方式。 (2)教學即研究。在研究狀態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研究。 (3)成果即成長。教師通過研究專業素養得以提升,使得課堂結構更優化,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4)全員參與。(5)全程參與。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的全過程,演練研究的能力。 (三)什麼是課題研究:1、概念:課題研究是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觀規律的過程,也是通過認識教育規律來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即教師以自身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一種研究活動。2、作用: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形成學校特色、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渠道。3、類型①按研究目的分:理論性課題、應用性課題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屬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是運用關於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解決教育工作實際問題的研究。這一概念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應用教育基礎理論知識;二是解決實際問題,產生實踐效益。②按研究深度分:描述性課題、因果性課題、預測性課題課題研究一般由淺入深,先從描述性課題入手,然後逐步進行因果性課題和預測性課題的研究。③按研究級別分:規劃課題、個人課題。規劃課題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立項的課題,由教育行政部門委託各級教育科研部門進行規劃、申報、評審和管理。個人課題一般是指由教師個人獨立或教師小組合作承擔的課題。個人課題申報給各級教育研究部門得到批准後,也將成為規劃課題,通過統一管理,更有利於課題的開展。(四)課題研究方法:每個課題都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方法。課題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之分,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問卷法等。常用研究方法及其步驟為:1、調查法:即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搜集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的有關材料,以此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方法。基本步驟為:選擇課題→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法→制定調查方案→開展調查→分析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2、文獻法:文獻研究法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包括圖書雜志、電子資源、檔案文件、會議資料等。基本步驟為:確立課題→搜集文獻→閱讀文獻、做好摘記→分析文獻→得出結論、提煉觀點。3、實驗法:借鑒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採取的「假設—求證」活動。基本步驟為:提出研究假設→選擇實驗對象→進行前測→開始實驗→進行後測→對檢測結果統計分析→撰寫實驗報告。4、案例法:以具體的事例、題例、課例為研究對象,在了解、認識、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出一些更為積極的教育方法的過程。基本步驟為:確立案例→呈現案例發生的過程→分析和診斷案例→歸納結論、得出啟示。5、行動研究法: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或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反思。6、敘事研究法:所謂敘事研究就是抓住人類經驗的故事性特徵進行研究,並用故事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的一種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驟為: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訪談(記述事件)→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教學反思)。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局限性,一般可採用綜合(多法並用、交替使用、各法互補)的方法、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這樣有利於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結論。(五)課題研究基本流程:課題研究的基本流程:選擇課題—確定課題—課題立項—制定研究方案—實施研究計劃—分析處理研究資料—總結研究結果—結題鑒定。在此過程中應重點把握以下方面:1、怎樣選題一切科學研究始於問題——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實驗課題是實驗研究的題目,它明確而集中地規定了研究的范圍、目的和任務。課題的選擇是實驗工作的起點,它決定著教改實驗工作的方向、價值和成敗。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崇德先生指出:教師參加教育研究的特點是「面向實際,重在應用」。其研究內容表現為「實踐性」特徵。所以中小學課題研究應從教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中、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從教師自身課堂實踐的矛盾沖突中等等方面進行選題。具體表現為:①從教育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中選擇課題。②從教育教學的困惑中發現課題。③從成功的教育經驗中提出課題。④在理論學習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啟發下形成課題。⑤從科研管理機構發布的課題指南中選擇課題。每位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教育情境的不同,用反思的眼光去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用科學的思想指導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並以此為基礎確立研究課題。選題時要學會「小題大做」,避免大題目小文章,並盡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2、怎樣制訂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對課題研究的總體規劃,是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進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教育科研在完成選題後,如何把握研究問題,理清研究思路,合理規范地設計好課題研究方案,是目前中小學教師常常遇到的困難。研究方案主要解決以下四個問題:①研究什麼?當課題確定後,該課題要研究什麼,研究者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主要對課題中的關鍵詞進行界定,使研究的問題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②為什麼研究?首先要明確研究的目的、意義,揭示課題研究價值;其次,明確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階段性和最終目標。例如,本課題能解決哪些教育實踐問題?研究該課題對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中的作用是什麼?③怎樣研究?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學校領導和教師在制定課題研究計劃時,要明確採用什麼方法?具體有個案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制訂哪些措施?具體包括活動的形式、時間的落實,可能的情況下還有經費的支出等。④預期研究成果是什麼?明確研究成果的預期成效、成果的表現形式等。比如:在課題研究中,經過認真學習、討論、反思後有所感悟,可以把感悟的東西通過「教研論文」、「教學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誌」等形式寫出來,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這些都屬於課題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呈現形式要形成系列,便於其他教師的學習借鑒。3、怎樣開展研究研究方案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設想,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落實好研究過程是課題能否成功的關鍵。課題研究中的形式主義。根本原因在於過程沒有得到落實,只注重立項和結題,卻沒有過程。①制定好年度研究計劃。每年研究的重點是什麼、將開展幾次研討活動、將形成什麼樣的研究成果、下一步該怎樣做等等。②尋找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關鍵。將重點和關鍵問題分解,從而降低研究的難度。③結合日常工作開展研討活動。如:課堂教學的觀摩與研討活動、教育理論與政策的學習活動、課題組內專題研討、外出學習與交流等,把日常工作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而不是把課題研究當作額外的負擔。④做好年度小結,邀請專家進行階段論證。⑤注意積累研究資料,如:會議記錄、教案資料、課例(案例)資料、論文資料、學習與培訓資料、研究數據、師生獲獎證書等。課題組要建立課題檔案。⑥經常發表成果,如:雜志發表、學術活動評選、網路發表等。4、怎樣總結成果這是整個課題研究的終結環節,主要是進行歸納、整理和提升。①把與研究問題有關的各種現象進行回顧、歸納和整理,其中特別注重具體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及其「情節」,使其成為教師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學案例,用以指導他們以後的教學實踐。②在回顧、歸納和整理的基礎上,對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釋,以揭示規律,提高認識,提煉經驗。③對課題實施中存在的各種偏差或「失誤」,以及新的感悟、新的發現、新的認識進行新的思考。從這個角度講,課題研究的總結,又意味著一個新的課題的開始。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一份研究報告。(主要格式:題目、摘要、研究問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假設、研究意義、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及其分析、討論或小結、結論、參考文獻、附錄。)(六)結束語:教育有規律,科研有程序,只要遵循規律,按照一定程序,扎扎實實地進行研究,定能取得預期效果。 以純文本查看內容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捌』 課題研究程序的介紹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主要介紹怎樣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和怎樣實施課題研究。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