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題研究的意義
❶ 怎樣提高閱讀能力研究課題
一、預設的研究目標和任務及思路
1、中學階段語文科教學的特點
系統、深入地研究和解決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研究,為今後更廣泛、更深入地開展教學改革特別是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一份具有從理論到實踐、操作性較強、涵蓋面較廣的課堂教學實踐實施指南;並在此研究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研究的任務,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
以九年語文教材為基礎,以本班學生為實驗對象,以語文課堂為實驗陣地,針對語文課堂中的不同課文類型,對語文閱讀中學生的學習進行觀察、分析、探究、及時總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我從閱讀教學活動的意義出發,研究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一定的措施消除閱讀教學中的弊端,激發學生閱讀活動的興趣。課堂閱讀教學中的「質疑—討論—探究」的環節取得實效是關鍵,我指導學生有效提問,整合學生的問題;在討論活動中,師生、生生之間學會傾聽、學會尊重;鼓勵問題生成,鼓勵創新思維,在與學生的合作中共同提高。
3、基本研究思路
(1)語文教學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目的有計劃地反復訓練,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讓學生課前主動預習,邊閱讀邊思考,抓重點要點,使用工具書和參考書的習慣,記讀書筆記的習慣等等。良好的讀書習慣使他們建立起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成為他們在語文閱讀活動中的一種心理需要和行為定勢。這對他們閱讀能力的發展起到了保證和促進的作用。即使是智力和基礎稍差的學生,在良好讀書習慣的作用下,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會迎頭趕上來。
(2)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活動適當地延伸至課外。課內學習內容、范圍都極為有限,學生得到的閱讀鍛煉也就帶有局限性;而課外閱讀卻可以把學生帶入無比廣闊的天地中,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文章。實踐證明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成績好的學生無不得益於課外閱讀,正是大量的課外閱讀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有效地提高了閱讀能力。每學期給學生制定課外閱讀篇目,讓學生自主吸取知識。
(3)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新課改需要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這樣的課堂著實讓學生耳目一新、熱情高漲。對此,除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外,還注意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學習習慣。比如,引導他們在傾聽同學的發言時,通過及時記筆記和記關鍵詞等方法快速、准確地把握同學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極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設置相關情境,引發認知沖突,激活學生的思維。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於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並給予充分的肯定。
二、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准備階段。主要工作:收集資料,學習理論,確定研究對象,作好調查工作,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的總體設計,預期階段成果,積累相關資料。
具體實施階段。主要工作:認真實施研究方案,進行不斷的實踐探索。如:「通過課堂閱讀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通過指導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對課外文學作品分專題進行閱讀」「針對練筆發現問題,進行寫作系列指導」「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通過個人閱讀、小組閱讀、交流與指導等形式,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等預期階段成果,逐步完成研究計劃,並作個案記錄、分析、總結。
總結階段。主要工作:分析處理在實踐中積累的個案資料和有關記錄,總結實踐,研究探索的理論,撰寫研究報告。
下面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課題研究的一些工作總結如下:
以課題實驗方案為指導,全面扎實地開展實驗研究。現在,我能自覺結合自己研究的課題,充分挖掘文本資源,既關注教材對學生多方面的教育價值,又關注自己的研究課題,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課題研究實驗也就落到實處了。還有,由於參與到教學研究活動中,教師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研究,為自己的教學制定更高的標准。
三、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向課堂要效率,逐漸克服了上課隨意性的毛病。在備課的全面性、針對性上下功夫,以文本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有效閱讀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我在《小石潭記》中以名人身份跨越時空與柳宗元對話,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擴大了閱讀量。在《古詩詞鑒賞專題指導》中分內容、思想、鑒賞、意向等四個專題,進行指導,並立足文本,進行實踐練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教學讓古詩詞鑒賞由課內走向課外,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古詩詞鑒賞的學習興趣。
「課外專題閱讀系列——與名人牽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專題中,我設計了:人物介紹、主要成就、評價、喜歡的理由、收獲和感悟等幾方面進行閱讀整理。從學生的作品來看,已有一定的成效,改變了學生以往漫無目的的讀書習慣。制定出課題的實驗方案,開展了兩次閱讀能力調查,撰寫教學設計和專項指導十餘篇,教學反思六篇。結合課題研究多次開展了諸如「古詩詞鑒賞」、「我最喜歡的古詩詞」、「我與名人牽手」等活動。切切實實的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實處!
四、課題研究的思考
有些問題的研究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對語言的品析怎樣隨著學生語文素養的加深而逐步全面而深入?還有如何進一步養成學生積極閱讀課外書的習慣?等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決定下階段開展以下具體研究實踐活動:
(一)針對語文學科對閱讀的具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的分別展開:
1、開展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的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從「我要讀」到「我愛讀」的轉變。任何習慣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訓練。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做到習慣成自然,並探索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掌握知識,理解文章,形成能力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初中生,正處於形成能力的關鍵階段,更要培養這種好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多讀、精思、勤記、善用」四個方面:(1)多讀,就是要平時除了學好課本之外,對課文中典型篇章,優美段落能背誦,對課文以外的資料也要多讀。(2)精思,就是要手腦並用,讀寫結合,在多讀中比較,在多思中創新。(3)勤記,就是在閱讀時,勤記筆記,摘抄美妙的詞句、語段,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對名言佳句,精彩片段,能背誦自如,積少成多,運用時便能信手拈來。(4)善用,就是要善於把閱讀中吸取的營養,學到的方法,自學運用到寫作中去,使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以讀促寫,讀寫互動。有了這些良好的閱讀習慣,便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從而豐富學生的文字功底。
2、開展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的研究:教學中,力求發揮教材的最大功用。組織教師進行閱讀專題的編寫,在專題訓練上動腦筋,主要有以下步驟:(1)提示訓練重點;(2)回憶閱讀方法;(3)自學試用方法;(4)討論思考結果;(5)交流小結方法。長期這樣有步驟,有計劃地專題訓練,學生逐漸加大積累,熟練操作,從而達到閱讀能力提高的目的。科學有序地加強閱讀能力訓練,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絕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且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
3、開展語文閱讀答題技巧指導的研究:(1)明確閱讀量和閱讀時間。(2)交給學生多種閱讀答題技巧,加以指導。(3)針對不同文體,進行專項閱讀訓練。(4)定期進行生生交流,以期共同進步。
(二)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勤向學生推薦讀物。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讀物,推薦那些思想內容健康、能鼓舞學生上進、同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和閱讀水平的讀物,如《世界上下五千年》等。
2、要督促學生長期閱讀。讓學生制定一個長期的閱讀計劃,分期完成。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做好閱讀記錄,寫出讀後感,讓學生每次的閱讀都有收獲。
當然,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發現其實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語文教學中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困惑越來越多,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會從自己每天的教學開始實踐、反思、討論,立足於本職進行教學研究,在學中教,在教中思,在思中悟。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一定會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❷ 通過文獻檢索及文獻的閱讀分析,闡述該課題的選擇是否有意義,有價值
1.首先把大方向的相關內容找一遍,這遍可能需要中文檢索即可。
先用中文檢索:如常用CNKI,將文章關鍵詞或盡量多的主題詞進行檢索。
1) 把所得的目錄保存 起來。
2) 然後選擇其中較近期發表的與課題關鍵詞相關的綜述仔細看完。
3) 瀏覽保存的目錄,對課題的大方向進展有個初步了解。
4) 鎖定感興趣的題目或較新的有潛力的題目幾個,然後進一步驗證可行性,與你的同學,有經驗的師兄師姐,導師探討,最後確認感興趣且有發展前景的。
2.確認題目後,也就是縮小范圍後,從新的題目出發,按原來的方式查找文獻,盡量查全。
1) 先用中文檢索,與前述相似,把其中主要的綜述詳細閱讀,然後瀏覽查到的目錄,對感興趣的文章或接近自己課題的文章需要仔細閱讀。
2) 中文找完後,開始進行英文文獻的檢索,在已了解國內研究動態的情況下閱讀英文文獻您會感覺輕松很多。英文文獻閱讀主要是進一步驗證國內學者所寫的文章是否屬實,另一方面了解最近的動態。閱讀英文文獻如果能找到一兩篇綜述那是最好的,外國綜述一般參考文獻將近百篇,可信度更高,面更廣。綜述看完後,記得同樣把英文文獻目錄從頭瀏覽一遍,(建議用ENDNOTE軟體),初學者最好把每一篇摘要都詳細看下來,並把主要內容用筆記記錄下來,一來鍛煉閱讀英文的能力,二來可以積累相關文獻背景知識,以防忘卻。
3) 在大量閱讀了國內外文獻後,總結寫出一篇與自己課題密切相關的綜述,准備發表。一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二可以完成發表綜述的任務,一舉兩得。
❸ 如何提高記敘文閱讀實效性課題目的意義
提高學生記敘文閱讀能力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核心概念及所要解決的問題分析) 記敘文閱讀能力是指學生在閱讀記敘文時能准確把握文意、概括要點、探究內容、理解詞句、弄懂作者的思想傾向、審美情趣、感受作品內涵等方面的能力。
在閱讀試題中,記敘文閱讀的試題是最普遍、最廣泛的,題型的設計角度也比較開闊、豐富,相對來說所佔分值也較多。由於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這類文章地閱讀指導,沒有找到或抓住記敘文閱讀的規律,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有序的系列訓練;而我們現行教材的編寫也沒有以文體為序列;再加上而很多學生不了解記敘文體的知識,沒有掌握閱讀記敘文的方法,所以學生在閱讀這類文章時難度較大,在完成這類試題時失分較多。所以在現實的教改背景下,我們必須從新的方位、新的視角來研究記敘文的閱讀教學,尋找記敘文閱讀的規律,找出提高學生記敘文的閱讀能力的途徑。本課題通過對近年中考試卷中記敘文閱讀的研究,以及大量的書籍、期刊,尤其是關於語文名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實錄,以及有關的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文獻,以確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礎上,並有所創新。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1、名師和普通教師的閱讀訓練方法。2、近幾年的中考試卷
3、記敘文教學文論。
(二) 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也稱問卷法,它是調查者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的調查方法。精心設計問卷,調查不同教師記敘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習慣;調查不同層次、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記敘文的能力和習慣。調查學生在不同考試中記敘文閱讀的得失分情況等。
2、經驗研究法。就是將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實踐行為經過理論加工,提煉出具有可操作的教育範式的一種研究方法。本課題將以名教師和普通教師的記敘文教學的課例、錄像為研究對象。積累並梳理相關材料,最終尋找到理論依據。
3、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也被稱為歷史研究法,它是中國語文教育研究的一種傳統方法。利用文獻研究法研究語文問題不僅僅是獲得前人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獲得突破。本課題通過對近年中考試卷中散文閱讀的研究,以及大量的期刊、書籍,尤其是關於語文名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實錄,以及有關的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文獻,以確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礎上,並有所創新。
三、課題研究讀書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1、《閱讀教學田野研究》作者:譚軼斌 08年9月——08年10月
2、《怎樣教閱讀》作者:周小亞 08年11月——08年12月
3、《名師經典課堂》 作者:雷玲 09年1月——09年3月
4、《中學語文教學》 首都師大出版 08年9月——09年9月
5、《聽余應潮老師講課》作者:余應潮 09年6月——09年7月
6、《文學文本細讀》作者:王先霈 09年8月——09年9月
完成讀書筆記與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1、08年10月完成《閱讀教學田野研究》讀書筆記。
2、08年12月完成《怎樣教閱讀》讀書筆記;並完成08年中考試記敘文文閱讀試題的分析。
3、09年3月完成《名師經典課堂》的讀書筆記;並完成07年中考試卷記敘文閱讀試題的分析。
4、09年9月《中學語文教學》的讀書筆記;並完成06年中考試卷記敘文閱讀試題的分析。
5、09年7月《聽余應潮老師講課》的讀書筆記 ;完成八上、九上部分記敘文學的課例分析。
6、09年9月《文學文本細讀》的讀書筆記;完成八下、九下部分記敘文教學的課例分析。
❹ 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意義
一、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理論價值
毋庸置疑,課堂上的45分鍾對於學生學習至關重要;但是課外那個課堂也是不可忽視。非但不可忽視,而且要更加重視,因為課外課堂所培養的閱讀能力是學生們自主選擇的所喜歡的閱讀內容,這樣所漸漸形成的興趣將會更加濃厚、長久。
學界關於此的理論價值也非常豐富。
1、《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並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不僅對擴大學生知識、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提高讀寫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對發展思維、陶冶情操、促進志向的行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2、蘇霍姆林斯基有關閱讀的論述
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於他會不會有效地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否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否閱讀。因此,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他還提出了閱讀跟學習緊密聯系的主張,認為閱讀給學習創造「智力背景」,認為課外閱讀「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
3、心理學觀點
心理學家認為小學生的心靈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向質變的發展過程。而大量閱讀、語言的積累則是促進質變的有效渠道。因為大量閱讀擴大了信息的輸入和積累,這些信息的廣泛性、層次性和新穎性,促進學生人格與才華向高層次發展。再者,根據人的發展關鍵期論點,十三歲以前,也就是小學階段是人的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因此,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應遵循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讓學生多讀多記,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詞彙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做准備。
4、學習遷移說。
學習遷移說是一條古老的心理學定律,即平常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課內閱讀學到的基本方法運用到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去,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是課題開展的又一理論依據。
5、最優化教學理論。
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理論,這一理論本質上是關於教學資源與教學產出關系的理論,他所研究的是如何追求教學的最高效率和效益,在質和量兩方面追求教學的最優效果。
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實踐意義
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說直接點就是讓學生多讀課外書有什麼好處。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在這里簡單介紹以下幾點: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
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享受的。
所以,你現在不需要總結,隨著年齡的成長,你會明白的,還是有時間多學習一下。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情,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卷,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那麼,讀書有哪些好處呢?1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我們了解許多科學知識.2讀書可以讓我們擁有"千里眼".俗話說的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多讀一些書,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3讀書可以讓我們勵志.讀一些有關歷史的書籍,可以激起我們的愛國熱情.4讀書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讀一些有關寫作方面的書籍,能使我們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從而提高了我們的習作水平.讀書的好處還有一點,就是為我們以後的生活做准備. 「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是人類通向進步、文明和發展的唯一途徑.書是前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要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必須多讀書,讀好書.
❺ 研究「詞彙量與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關系」這一課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詞彙是語言的建築基石和語言意義的載體,它維系著人類的思維活動。語言若離開的了詞彙,就無所謂語言。掌握一定的詞彙亮是閱讀能力的主要標志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閱讀理解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提高習效率和教學效果。閱讀是英語教學及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項綜合技能,它能夠促進詞彙積累,培養語感,提高表達能力。所以我們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豐富學生的詞彙
❻ 課外閱讀習慣培養方面的有什麼研究課題
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人類邁進了二十一世紀。她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世紀,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她也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要求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終身學習能力;她更是一個信息化時代,閱讀將是人們搜集、處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會不會閱讀將決定一個人向社會獲取智慧的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她對閱讀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養成這個習慣,將成為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樹立大語文觀,去引導學生在會讀一本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博覽群書,吸收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多項交流、深層交流,不僅具有人與人的言語交際特徵,而且突出地反映了人與文本的對話。因此,學生在讀文章時對文章的感知、理解、體會、反思、運用更是體現為一種深層次的能力,為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日倍增,教師應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讓孩子從小開始發展語言文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需要學校創設氛圍,也需要家庭環境,社會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是一項系統的,重要的,持續性強的工作,經常訓練,逐步培養,教會學生學會大量閱讀有益知識,讀後有所收獲。
當前,受應試教育、多種媒體、功利化閱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家長對學生閱讀的目的持功利性觀點或否定態度的居多,大量的書寫作業占據了學生的時間,導致可供其獨立支配的閱讀時間更是微乎其微,再加上電視媒體的消極影響,缺乏正確完整的閱讀習慣培養體系指導,導致學生讀書興趣不濃、數量偏少、閱讀習慣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現象。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學校閱讀習慣培養的資源,針對學生現狀,開辟多種途徑,積極培養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改變目前小學生「做題多、讀書少、興趣淡、能力差」的狀況,逐步達到課程標准。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小學生學會自主選擇有意義的材料進行閱讀,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使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伴侶。
三、現有研究水平
課題負責人曾經進行過相關課題研究工作,具有研究經驗,研究能力。參與本課題研究和實踐的都是年輕老師,他們負有激情,充滿朝氣,有做好本項工作的強烈願望,在加上他們觀念比較新,方法比較多,這為本次課題研究成功提供了強有力准備。
四、可行性分析
學校具有豐富的圖書資源,全體學生家長支持,具有閱讀時間,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理論水平比較高,授課基本功比較扎實,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比較超前,工作熱情比較高,相信他們能夠團結在課題組周圍,認真負責地、出色地完成這次研究任務。
五、過去一年所做的工作
(一)教育教學通力合作,進行資源整合
學校為高效率地開展工作,將能夠整合的工作進行整合。閱讀工程與習慣培養進行整合,就是其中之一。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教育活動的開展、學校宣傳陣地的建設,圍繞同一主題進行,減輕了班主任的壓力,使教育教學工作形成一盤棋。
(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學校針對學生閱讀空間小的現狀,進行科學規劃,設計了閱覽室、讀書吧、讀書走廊。最大限度地開辟開放式的閱讀空間。
(三)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
1、班級圖書角
學校根據現有的條件,每學期把圖書室的圖書下發到各個班級,建立圖書角,各班選派圖書管理員,對圖書進行管理和閱讀登記。學生則利用午間、課間、自習的時間進行閱讀。每學期圖書更換一次。這樣一來,解決了學校閱讀空間小的難題,學生小幹部也得到了鍛煉,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閱讀。每學期末,學校根據學生讀書情況評選校級「讀書小狀元」,進行表彰。
2、發揮宣傳陣地作用,搭建展示平台
學校通過紅領巾廣播,開辟了好書推薦欄目,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有意義的圖書,介紹給大家,共同分享。學校少先隊建立的隊刊《心蕾》是奧運之前建立的校園刊物。奧運之後,學校將它作為宣傳陣地之一,刊登學生的優秀作文、讀後感,為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提供空間。
3、召開主題班會
為配合閱讀工程的開展,德育處組織各班召開閱讀興趣、習慣為主題的班會。各班以讀書成果匯報等形式開展活動,促進了閱讀工程的開展。
4、與災區小朋友共讀一本書活動
暑假期間,三里屯小學組織全校學生參與了遠洋之帆基金會開展的「北京、四川災區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學生在暑假中閱讀有意義的圖書,撰寫讀後感,並將讀後感寄給災區小夥伴。學校為鼓勵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對上交的讀後感進行了評選,獎勵優秀的學生,在開學典禮上進行了全校的展示。這也是本學期學校讀書工程的良好開始。
(四)培養師資力量
學校於2009年1月組織教師到香港呂明才小學進行學習考察。在手拉手學校,雙方校長進行了閱讀活動的交流匯報,教師走進班級聽課,走到學生中間聊天,了解了西方閱讀教學模式,對學校開展閱讀活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學期開學,教師收集整理了各自的閱讀教學故事,學生閱讀的案例,對現有資源進行了整理。
六、新學年的工作
在過去的一年中,學校為學生搭建了閱讀的舞台,促進了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但是,如何提高全體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還需要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因此,在幸福村學區的指導下,學校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制定了研究計劃。下面,我將我校下一階段將要開展的工作進行匯報,請專家給予批評、指導。
(一)創設閱讀氛圍,完善學生閱讀空間
本學期,學校將在本校、分校分別建立學生閱覽室和閱讀走廊。完善校園文化,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
(二)系統研究課題,做到科學嚴謹
1、研究內容
(1)調查、了解研究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等。
(2)對每個學生進行定性分析(具有閱讀習慣成因、類型;不愛閱讀成因、類型),並制定有針對性引導方案。
(3)實驗班主任做好實學生方面的指導工作。
(4)對評價指標展開調查及數理統計,並對實施效果鑒定。
2、研究對象及評價指標
對象:三里屯小學全體學生
評價指標:各班學生閱讀量統計;各班學生閱讀時間統計;學生閱讀種類統計;學生讀後感統計;學生摘記字數統計;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統計。
3、研究方法
行為研究法
調查法
觀察法
4、研究步驟(研究周期:一學年)
(1)准備階段(2009.9-2009.10)
A、理論學習
B、制定研究計劃
C、課題申報
(2)實施階段
A、通過調查、訪談,了解研究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參與課外閱讀的學生數、閱讀時間、閱讀書目、讀書筆記記錄情況等)。
(2009.10.1-2009.10.15)
B、對參與實驗學生進行定性分析,並制定有針對性指導方案。
(2009.10.15-2009.11.1)
C、試驗班級實施方案,矯正方案,並對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積累和記錄。
(2009.11.5-2010.7)
D、對評價指標作數理統計、撰寫結題論文和報告。
(2010.8-2010.10)
5、研究成果形式
本課題在實踐研究的同時,重視有關材料、典型事例及數據的積累和採集,最後以研究報告形式結題,並附課題組人員工作體會與總結、學生讀後感等有關材料。
6、研究組成員及分工
朱勇哲 課題負責人 把控、指導課題組進行課題研究的計劃、實施、總結工作。
沈春燕 課題負責人 指導課題研究,協調課題組成員工作,督查研究開展進度與效果。
李鴻麗、趙軍、侯海濤、章錦 課題負責人 負責制定、調整研究計劃,實施方案設計,階段性研究報告,結題研究報告,結題論文匯總和撰寫。
佟艷宏 王秀梅 協助制定研究計劃、撰寫論文。負責理論學習,負責資料采編與積累。
實驗班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現狀以及優化方案,對閱讀效果等作定性分析,積累資料以備研究。
7、研究經費
學校為購買相關理論書籍及實驗用品、邀請專家等進行資金保障。
(三)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