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過程性評估
Ⅰ 怎樣做好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Ⅱ 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過程性評價
課堂教學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精心的教學設計,充滿激情的講解,細致入微的課堂指導,是實現教學目標、激發學習動機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然而,如果沒有有效的評價機制對學習效果進行及時評價與反饋、監督與激勵,也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教學評價對反饋學生表現,促進學生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課堂教學的又一個關鍵環節。
從功能上看教學評價有: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主要是收集有關學生能力和課前知識技能的可靠信息,為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策略的選擇提供幫助;過程性評價則是讓學生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的每一步學的怎麼樣,及時提供矯正性反饋;而決定學生最終學科成績的等級評定就是終結性評價,目前信息技術學科常見的終結性評價有會考、學業水平考試、等級考試等。
教學的最終效果雖然體現在終結性評價上,但保證最終效果的關鍵卻是過程性評價,而過程性評價又完全依賴於一線教師。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經驗和理論的積累不足,如何選擇有效的評價策略方法,設計符合實際的評價方案,並切實應用於教學實踐中,是需要大家長期探索、研究的課題。
一、當前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需要關注的問題
1、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具有公平性
什麼是評價的公平性?為什麼要強調「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如果任何評價為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機會,沒有任何歧視,那它就是公平的。然而,當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一個誤區:每節課結束前幾分鍾都要展示幾個學生的作業或作品,認為這是過程性評價的一個環節。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不具有評價的公平性。其一,為什麼只評價幾位同學的作品?其二,如何保證所選作品是最優秀的?通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很難快速准確地找到真正優秀的作品,這一點在聽課中我感受深刻。這就意味著,展示評價對那些沒有被發現、卻擁有真正優秀作品的學生是不公平的;此外,對還沒有完成作品的學生也是不公平的,怎麼就斷定他們做不出優秀作品呢?這種不公平的評價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努力,對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傷害極大。老師應該特別重視這一點。
長期教學實踐中發現,越是晚交的作品越優秀,因為學生在不斷完善他們的作品,教師一定要經過客觀評價、深思熟慮後再推出真正優秀的作品。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如何才能使評價面向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需要教師的付出和耐心,需要教師在課後靜下心,認認真真對每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也就是說,信息技術教師要在課後批作業,認真挑選優秀作品,在下節課上展示。
2、過程性評價要提供頻繁、及時、有效的反饋
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課堂練習、作業、單元(階段)練習。課堂練慣用來理解和操練所學內容,作業是課堂的鞏固反饋,單元(階段)練習則是對一個階段學習的鞏固反饋。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另外一些誤區是:一部分課堂,教師只布置練習不反饋,長期下來學生發現做也可以,不做老師也不知道;另一部分課堂,教師雖然每次收作業,但由於種種原因,遲遲沒有時間批改,慢慢地學生也就不再期盼教師對作業的反饋了。
Ⅲ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思考,談談如何對學生從事課題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評價.
我國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相對薄弱,強調通過學生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通過一些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獲得初步的研究經驗,發展一定的研究能力。
數學課題教學具有實踐性,是看學生能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數學課題學習強調的是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因此,學生必須親身參與實踐,經歷一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課題學習具有一定的探索餘地和思考的空間,學生綜合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來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問題的學習活動。而目前我國教育現狀中存在著學習方式單一的問題。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對於學習方式的要求,應從以前學生「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從「學會」到「會學」,我認為「自主、合作、探究」非常重要。一、自主學習概括的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學習者有自己明確的學習目標,自己制定學習進度。 2.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3.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的動力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進行自我監控,並做出相應的調試。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以下幾個要素: 1、積極承擔共同任務中的個人的責任。 2、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 3、期望所有的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決組內的沖突。 4、對於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 合作學習既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合作學習還有助於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分別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是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合作與交往是現代社會的需要,是人的素質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個學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學習歷程。即使是同一學習內容,同學之間所採用的學習方法,所經歷的學習過程也存在著差異。教學中如果善於適時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堂討論,交流學習方法,並營造合作需要的寬松民主氛圍,不僅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知識,情感交流,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找到自己位置,獲得自身價值的肯定,學會傾聽他人意見,評點他人觀點,接受他人意見;還可以使每個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延伸學習過程,促進學法在「求異」中再「求佳」。 三、探究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在科學課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 與探究學習相對的是接受學習。接受學習的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習者,而探究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的。在課題學習的過程中,我提倡「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快樂的參與到課題學習當中來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是多樣化的,如數學調查、數學製作與設計、數學實驗、問題解決、數學探究、數學主題閱讀等。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必局限於教科書上的課題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狀況選擇跟多的主題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當然,在體現題材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上,素材選擇時還應關注問題的數學性,力圖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特別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思維的能力,進行一定的數學拓展已經成為可能。
固然,在日常教學中,已經注重了學生研究性學習方式的養成,但「課題學習」更具深刻性。如果以課外活動、課內交流的方式進行課題的學習,教師在課外同樣要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進度以及所遇到的困難,以對他們進行適時的指導和幫助,解決學生所遇到的一些困惑,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有關活動,從而進行課內交流;在課內交流時,教師應注意小組匯報的組織與調控,力圖每個學習小組都能獲得匯報的機會,同時可以要求學生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各個小組的優缺點,並在課後通過對其他小組結果的借鑒和自己小組的反思,對自己小組的課題報告進行進一步的修繕整理,從中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課題學習是初中數學四個知識領域之一,但目前仍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甚至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課題學習內容 的設置,使數學教材變得具體、生動、直觀。它能使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體現數學的作用,學會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明白數學與實際問題的關系。這一內容的設置,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都是全新的、極具特色的、富有挑戰性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課題學習內容的教學,有利於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實際,靈活處理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與探索的機會,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有挑戰性和綜合性問題的解決,經歷數學化的過程,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提高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學中只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就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大膽猜想、敢於質疑,就能 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這也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它是一種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有利於學生終身學習的學習方式。
Ⅳ 怎樣通過日常教學中的觀察與訪談進行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應該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觀察與訪談。對他進行記錄的一個材料。
Ⅳ 有關過程性評價方法及理論實施的研究進展的開題報告
相關範文: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
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將「衣」擺在首位。可見,「衣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交際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絢麗多彩的服飾不僅體現了人類對美的追求,更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載體,不同的服飾打扮還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從遠古時代的人類用樹葉獸皮遮羞保暖,到當今社會講究時尚、潮流、個性的流行服飾,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麼?我們將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追尋我國服飾文化史,領略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與博大。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制訂出一個可行方案,宣傳服飾文化,讓服飾文化引起更多當代中學生的關注,使他們對穿著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認識與品味,讓他們的穿著打扮展現出當代中學生動人的風采。
預期成果
體驗、調查分析報告、論文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書籍、報刊雜志、互聯網、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基礎知識、能力,收集有關資料,撰寫相關論文。
活動
計劃
任務分工:由於人數有限,所以全組全過程參與。
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第3周):參加課題研究培訓,開好開題會,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第4—10周):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搜集中國古今服飾文化的有關資料,並整理分析資料。
第三階段(第11周):對我校高一年級的學生對穿著打扮追求與認識的問卷調查,整理分析調查數據。
第四階段(第12—13周):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撰寫和修改課題研究報告。准備相關驗收材料,完成有關結題驗收的准備工作,申請課題鑒定、驗收。
由這個開題報告,我們可以很顯然地看出來,做這項研究時我們的選題是來源於中學歷史課本的。這說明在進行中學歷史教學時,我們應該時刻想到研究性學習。看一看自己所上的內容是否能為成為研究性學習所研究的選題。《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
——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這個開題報告,在課題背景中就提出了「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麼?」這樣就很好地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和當今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觀點聯系起來了。很好地解決了將課本知識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這個研究選題變得更有意義。
從學科教學中我們找到了開題的素材,然後我們怎麼將學科教學深化呢?這個任務就要交給研究性學習來完成了。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會取得什麼預期效果呢?進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在上述選題中我們可以採取調查法、文獻研究法、訪談法等。然後再根據這些研究方法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一步步地完成研究性學習的證題和結題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歷史教師外,其他各個科目尤其是人文與社會學科的相關教師都可以做為該研究選題的指導教師。這樣就使得原本讓一個歷史老師花很多時間和心血想深化研究的歷史問題,變成了一項計劃周密、步驟嚴謹的集體活動。很多原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里都迎刃而解了。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來,研究性學習和各學科教學不可分離和不可割裂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有很好的互補性,將兩者結合起來可以相得益彰。
那如何將各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有意互補呢?我認為應該重點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一.人員配置問題:
研究性學習是一門涉及范圍廣,融合程度高的學科,首先要設置一個專家組來保證其師資的質量。這個專家組應該由各個科目的科組長和任教該年級的備課組長擔任。這樣一個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教師隊伍可以保證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時候有相應的專家做指導。其次全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是研究性學習教師組的成員。除了師資以外還要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才行。所以學校各行政領導要對研究性學習予以高度重視。在各個場合做好宣傳和發動工作。還可以擔任研究性學習的名譽專家等。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成員要廣,宣傳的力度要大,畢竟新事物要被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二.師資培訓問題
專家組的老師要定期對普通教師進行培訓,讓其在各具體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聯繫到研究性學習,用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具體學科教學,把具體學科涉及到的一些問題提供給研究性學習做開題參考。
三.合作與交流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是通過學科教學發現問題然後將問題提出來,讓研究性學習去研究達到
進一步深化,但是大多數時候是我們提出一個研究問題,該問題涉及到很多學科要求各科老師互相合作配合一起為研究性學習服務。這個時候各學科的老師一定要通力合作取長補短,通過互相交流和學習達到共同提高。
· 學習總結報告 ·學習工作報告 ·公司學習報告 ·交流學習報告 ·出差學習報告
四.評價問題
新課程改革要求強化評價的診斷和激勵功能而弱化其甄別功能。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我們要組織專家組進行集體評價。採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對指導老師和學生進行評價。把一些優秀的成果推薦到相關的雜志,專刊上發表。對於發表的成果學校給予表彰和獎勵。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門新的學科,雖然某些學校在該課程開設之前已經進行過類似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作為一門必修課程還是第一次被列出來。對於它的探討和研究正始興未艾,如何使研究性學習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如何將科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這些都是我們在前行的路途中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其他資料:
http://zgpwgsd.blog.163.com/blog/static/93819814200892455316128/
http://www.nhyz.org/ccmphy/yjxxx/802.htm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7/35989/archives/2008/918338.shtml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Ⅵ 如何在技術支持的課堂教學中進行過程性評價
評價是現代管理的重要環節和手段,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機制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保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質教育評估檢查體系,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機制」[1]。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及教學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加快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過程性評價的背景
相信不少信息技術教師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所任教班中有這樣兩位學生要參加信息技術課程考試,一位已有多年計算機使用操作的經歷,家用電腦已換過兩次,裝機、修機小有名氣;另一位則是臨陣磨槍,操作鍵盤「二指禪」,屬「啟蒙教育」,其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相比是涇渭分明的。可經半個月的考前復習後,筆試成績上,後者考了80多分,「良好」,而前者僅僅「及格」。評價的結果顯然不公平,原因是評價的方式方法不科學。
1、傳統學習評價的局限性
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學習評價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一是評價目標狹窄,只以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和技能為主,將「筆試+作品+上機操作」作為期末考試的學業成績,忽視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忽視對學生在信息技術上的思考、解決問題過程以及情感與態度方面的評價;二是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三是評價主體固定,單一地由教師評價學生,沒有從多方面,多角度地評價學生,往往以偏概全,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發展;四是評價作用有限,只用學習成績衡量學生,進行選拔或淘汰,不能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後的反思,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不能通過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信息技術的教學。
2、實施新課程的需要
評價不是為了給出學生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而是為了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展,它關注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種機會,通過評定形成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能力。《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強調,應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全面了解學生的教學學習狀況,以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強調既要關注學生教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個性傾向;強調評價的內容更多地指向有價值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過程[2]。
二、過程性評價的原則
學生評價的實質在於改變以分數為唯一價值尺度評價的弊端,改變評價標准過於單一和絕對化的偏向,強調學生評價標准既能體現大多數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又體現使每個不同學生都能充分發展的多層次多方面的要求。在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評價時應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並把它們綜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去影響每一個學生,促其全面健康地發展。因此,信息技術教學在實施過程性評價過程中,本人認為必須遵從以下原則:
1、有效性原則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是每一個學生個性差異都很大、能力水平也不一樣的學生群體,例如,在講授《PowerPoint的簡單使用》這一章內容前,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結果發現,有的同學在小學已經學習過相關內容,並且已經能夠熟練掌握PowerPoint的簡單使用和製作的方法了,而又有些同學則從來沒有接觸過相關知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採用的評價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切合實際,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狀態及發展的可能性。教學方式既為學生接受又使他們覺得有興趣,能激發學生表現自己的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和發展。
2、發展性原則
由於信息技術學科對於設備要求的特殊性,所以相對於其它的學科課程,學生的基礎差異更大。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我們就可以用「了解、掌握和熟練操作」程度為標准,評價學習者個體的發展水平。對有的學生,雖然只能每分鍾打20來個字或勉強可以盲打,但相對他本身的基礎,我們就可以評價為「優」;有的學生能對文檔的內容進行基本的修飾,雖然不熟練,布局也不一定很美觀,但相對於他個人來說,我們也可給個「優」。只要他有所進步,就值得表揚。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若採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只看最終的結果,不分青紅皂白就打個分數草草了事,顯然會打擊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充分考慮被評價者的實際情況,著眼點應放在被評價者的未來,其目的都是為了更有利於被評價者的後繼發展,能激勵其終生學習。
3、多元性原則
學生評價的內容是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反映了具有時代特點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教育不僅要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公民和人才,還要使每一個學生成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個體,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是對一個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的課程標准中,由於信息技術學科的獨特性,更加需要強調培養目標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僅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因此,在信息技術學科的作業、課堂表現、參與合作等活動中滲透對學生進行多元性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4、可行性原則
對學生的評價指標體系,應是經過師生共同努力能達到的,且每一項評價指標應具體、明確、簡明、扼要,易為學生理解,便於教師掌握,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避免繁瑣化和形式化;同時也應注意初一、初二學生的循序漸進,把握近期水平,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5、等級制原則
百分制的精確量化與統計,對學生心理負擔影響太大,束縛了教師全面育人的積極性。運用模糊控制論原理,採用等級制,淡化不正常的分數競爭,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評價。對於信息技術學科來說,有許多不好量化的項目,因此,考核成績的評價可用優秀、良好、合格與加倍努力4個等級來量化。但考核的評定必須要注意從學生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幾個方面考慮,並注重平時作業、競賽、展示和成長記錄等相結合。
三、過程性評價的具體實施方案
與其他學科相比,初中信息技術課在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點: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紙上談兵意義不大。信息技術的學習內容強調原理方法與技能操作要相互滲透,學習過程注重理解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培養的人材應具備原理知識、操作技能、德育修養、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的特點。僅在教學結束後通過測驗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方式顯然難以適應信息技術教與學的需要。那麼我們在信息技術學科上應該使用怎樣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評價方式如何實施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見解與經驗:
(一)建立學生個人博客評價
新課程標准強調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傳統上許多教師喜歡採用成長記錄袋來反映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發展過程,但作為信息技術教學,正面臨著互聯網飛快發展的新挑戰。紙質的成長記錄袋已經無法適應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學科的要求,而博客(blog)文化的出現與興起,已經逐漸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甚至是教育的理念。當今不少學生都擁有個人Q空間,而且不少空間的版面和內容都相當精美和豐富,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博客作為學生學習情況的電子檔案,由此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讓它作為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協作、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的匯報、研究性學習的學習資源收集整理,學生社團的興趣愛好活動的合作空間。這種方式可以讓教師和家長更容易了解和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
1、學生注冊的分類
首先,學校可在相關博客網站中進行注冊,然後按其入學時間和班級分別注冊,例如,初一1班就可按其入學時間定為2007級1班,初二1班就是2006級1班,依此類推,每一屆新生都可以選擇到相應班級注冊,避免了網上學生分類的尷尬,也方便了日後對學生的綜合考評。
2、日誌的分類
既可以在整個博客中將日誌分為幾個大類,如作業提交、學習日誌、網文摘錄、個性收藏等欄目,也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中設立專題來管理自己的博客。
3、日誌的發布
學生在博客中可以自由上傳或添加博客日誌,如作業、學習心得、文摘、甚至是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等等,這些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關於問題的想法與思路、問題的解決過程,使得教師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個性化的即時評價
從評價群體來看,評價者可以是教師、家長、同學,甚至是不知名的網友,大家可以在一個平等的平台上互相交流、相互探討,與別人分享自已的思想。因此,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勵更多學生的參與,促進了學習的有效性。
5、評價的標准
每到期末,教師便可對學生的博客進行評價,評選出點擊率最高的「十佳博客」,以鼓勵更多的學生通過博客能夠更好地閱讀、批判性地思考和積極主動的寫作。
附表:學生博客評價表:
學生姓名
班級
學號
評價類別
評價形式
所佔分數
自評
互評
師評
整體版面
博客布局能突出本身特點,有創造性,版面設計有新意。
7%
博客內容分類合理,方便他人查找和使用。
5%
博客內容
有若干數量能充分反映所選擇專題的日誌,介紹全面,圖文並茂。
25%
有知識產權意識,摘錄和引用能註明出處,無錯別字。
4%
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或觀點,能寫出自己的收獲或感想。
7%
對信息技術作品考查有進行整理展示。
5%
撰寫反映整個利用博客進行學習過程的小文章
5%
資源收集
網上專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
7%
從互聯網上下載與信息技術最新發展有關的文章,創建與信息技術發展相關的欄目
5%
問題討論
有提出專題,組織與參與有效的討論
10%
老師要求
按時按量按質完成
10%
特色
在學習應用和個性化發展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博客知名度較高。
10%
加分
訪問量(根據計數器)每50次得1分。
合計得分
博客能夠承載教師的意圖,它像紙一樣有用。通過記錄、閱讀與互評博客日誌,我們能夠從這種反思活動中獲得很多。因此,將博客當作一種學習的工具,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從中大有收獲。
Ⅶ 怎樣將個人課題的過程性資料轉換成成果
一、課題資料的內容
課題資料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全部資料,是科研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如實地記載了一個課題從策劃、立項、研究到最後結題的全過程。它不僅是課題成果的佐證材料,課題驗收的重要依據,更是開展科研工作的保證。從目前中小學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的基本情況看,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六方面資料:1.
基礎性資料:此類資料涉及課題研究的前期調查、假設、課題論證、最終選定等,是反映課題研究基本情況的資料。2.
計劃性資料:此類資料涉及課題研究的整體設計與部署,是整個課題實施的藍圖,對課題研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包括課題研究各階段所形成的各類計劃方案,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主要設想和調整等方面的內容。3.
過程性資料:它是課題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資料,也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關鍵性資料。這些資料比較繁雜,重在隨時隨地地搜集、積累與整理,特別要注意研究過程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4.
專題性資料:專題性資料是課題研究過程中,圍繞一些事關整個課題運作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所形成的資料,它對課題的延伸、拓展與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5.
效果性資料:效果性資料主要是對課題實施的階段性、終結性評估時得到相應的資料,這是形成最終成果的主要資料。6.
成果性資料:或者叫總結性資料,涉及課題實施的各個階段與課題研究結束的各類總結,對課題終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義。
課題研究過程中,資料的佔有量及資料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決定了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課題研究資料,是課題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首先,要明確課題資料的分類方法,按類別進行收集、整理、保持。
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收集資料要有目的性,尋找自己最需要的內容,整理資料要耐心細致,把收集到的資料放在相應的類別中,按日期作好順序編號。最好准備個筆記本,先把類別寫出來,然後把手中已有的資料,按類別編寫在相應的目錄下面,以後每增加一份資料,就在相應的內容上補充寫明白。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直接裝在專門的檔案盒中,在盒蓋上寫出標記名稱,每個檔案盒中做一個小目錄,這樣打開盒蓋就知道里邊都裝了哪些內容。沒有檔案盒也不要緊,可以把資料分好類放在不同的紙袋裡,簡易的方便袋裡也行,方法是相同的。當你明白了上面的內容之後,你就懂得了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就知道該怎樣去做了。
在所有的資料中,有些是現成的資料,如實驗方案、立項報告、審批表、實驗課教案、學生有關作業、學科研究課活動記錄、參加學術會議及收獲、學生比賽獲獎情況等。大部分資料是要自己按要求書寫的。寫的時候要按照課題研究所需要的內容去補充,自己不會寫或寫不好的方面,也可以到網路上面去查找,但一定要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使內容完整,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其次,課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貴在堅持。
課題研究一般都包括三個階段:准備階段、實施研究階段和結題驗收階段,一般情況下要進行三年時間,有時還要更長時間才能結題。這樣時間一長,剛開始的熱情就會減弱,就會產生惰性:反正沒來驗收,「趕趟」,等到時候再收集、整理也不遲。這樣一來,等到驗收的時候,就會手忙腳亂,缺東少西。所以,日常堅持是很重要的。其實,收集資料的過程同時也是整理資料的過程。在學校工作中,每學期初都要寫一份工作計劃,每學期期末都要寫一份工作總結。課題研究的計劃和總結與日常教學相比,內容可長可短,也不必寫的太拔高,不需要寫太多表揚自己的話。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寫清楚這學期自己計劃完成幾件事,大約在什麼時間完成,以什麼方式完成,到期末時對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達到預期目的。沒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慮轉到下一學期繼續執行,還是取消這個計劃,重新考慮新的計劃。這樣一想,你就會很輕松、很愉快。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做著教學研究的工作。我們可以把每個學期所做的具體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記錄下來,歸類到自己的課題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開課教案、教學反思、教導處安排的各類教學活動、學生作業、試卷及卷面分析等。這樣,我們的研究就可以變得內容充實,變得科學嚴謹。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究就會信心百倍。在課題驗收之前,我們再把手中資料整理一遍,做一個詳細的目錄以便檢查,自己也可以查漏補缺,使課題順利結題。
最後,結合我們教師的實際做法,談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在你的身邊最好准備三個本:
第一個本是教研活動記錄本。把每一次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都記錄清楚,把要解決的問題依次列出來,然後逐步解決,把解決方案和結果形成文字資料保存。
第二個本是聽課筆記本。記錄自己在本校和校外所聽到的所有同學科的各種課題、課型,包括所發的教學簡案、所做的課件模式等。這些是自己日常教學的參考資料。每次聽完課後,最好都能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進行個案修補,把優點進來,不足進行修訂。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喜歡記錄自己教學思想的好習慣。到自己講課時,你的手中就會擁有很多資料。在選擇課題、課型、設計教學過程時就會得心應手。
第三個本是教學摘錄、心得體會本。我們做教師的,每天都會看一些教學參考資料,里邊也會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我們把它摘錄下來,經常翻閱。每看一遍就會有新的感悟、新的體會,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更會產生和激盪出一種新的思想。把這些鮮活、生動的資料記錄下來,等到我們日後寫論文的時候,寫教學反思、經驗材料的時候,或者參加教學競賽的時候,就會用到。這樣,我們的教學也會不斷進步,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