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科所課題
❶ 去南京中山陵夫子廟社會實踐,要做課題研究報告,麻煩各位想下什麼課題比較容易研究
夫子廟。。你是什麼專業。小吃,秦淮煙雨,二流品牌服裝店,還有什麼。。。
❷ 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教師隊伍素質高,勇於奉獻,治學嚴謹,一批南京市優秀教研組和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級教科研課題,在科研興教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❸ 教師科研課題該如何申請
教師科研課題申請方法如下:
課題主持人要求:市級以上課題一般要求課題主持人具有副高級職稱,如達不到職稱要求,可以讓兩位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員擔任「推薦人」,方才具有課題申報資格;課題組成員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識和研究水平,在課題組成員分工中要明確具體,便於研究人員按照分工進行研究。
不同級別的課題結題要求不同。一般來說,國家一般課題應在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專著1部,並且在CSSCI上發表3篇系列論文;國家青年基金課題應在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專著1部,並且在CSSCI期刊上發表2篇系列論文;教育部重點課題應出版學術專著1部,或者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版核心期刊上發表3篇系列論文;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應出版專著1部,或者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版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系列論文。省級重點課題應出版學術專著1部,或者至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有經費資助的省級一般課題和專項課題應出版專著1部,或者至少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1篇論文。
所謂CSSCI,是指由南京大學認定的期刊,一般期刊下2年認定一次,分為C刊和C擴,所謂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學認定的,一般四年認定一次,2015年9月出版了核心期刊目錄,一般期刊如《山東教育》《江蘇教育》等沒有明確標注核心期刊的期刊,報紙一般不在核心和C刊的認證中,但也有大學把報紙認定為本校的權威期刊,如《中國教育報》上發表不少於3000字的理論文章就被南京師范大學認定為二級權威。
負責人和課題組主要成員近五年來主持的相關重要研究課題。這是對研究者研究基礎的審視,如果申報省級以上的課題,這項內容就特別重要了,因為這是對課題研究者能否順利完成課題研究的一項重要指標,是作為課題立項評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
關於課題論證設計,這是一個關鍵環節,在課題論證設計中文獻綜述很關鍵,只有做好了文獻綜述,才能准確把握該研究的方向,達到了什麼程度,還存在哪些不足,當然很正式的文獻綜述需要從知網能文獻庫里查找,查找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高級」查找,先確定查找「主題」,詞頻不要理,為了更精確的查找文獻,在後面的「並含」理輸入所包含的內容,如果想就核心期刊發表的文獻進行檢索,可以在「文獻來源」里設定,當檢索出來的文獻比較多時,可以進行二次檢索,這樣就能縮小檢索范圍,就這樣文獻查閱的問題解決了。
❹ 南京市玄武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學校管理
科學化。不斷加強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學校管理走上規范化軌道;狠抓「科研興教」,每位教師至少主持一項區級以上科研課題。近幾年推行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已用於教務、文檔、校產、圖書管理,已實現學校管理和全區科研、教研、培訓、電教管理的信息化。
該校在教育現代化旗幟的指引下闊步前進,先後被評為南京市模範學校、南京市文明單位、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南京市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南京市電教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干訓先進集體、江蘇省教研先進集體、江蘇省電教教材推廣先進集體,江蘇省先進教科所,成為省電教達標單位、省檔案工作一級單位。
❺ 南京市醫學科技發展一般性課題顯示課題待審批什麼意思
你後來中課題了嗎,
❻ 在南京有什麼研究型課題可以做
主要還是看什麼領域的呀
❼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的教育科研
醫院承擔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全系列教學、臨床帶教和人才培養任務,是十多所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在全國醫院系統首家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博士生導師23名、碩士生導師114名、博在士後聯系導師25名,醫院內科學、外科學2個二級學科均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這在全軍同類醫院中是唯一的。在「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思想指導下,醫院鼓勵科技幹部結合臨床大力開展科學研究。「九五」期間,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3項,國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課題1項,國家新葯研究基金課題1項,國家人事部課題7項,國家教育部課題7項;全軍「八五」和「九五」及「十五」課題49項;省級課題45項。「九五」期間,獲得各類科技進步獎28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軍隊、省科技進步(醫療成果)一、二等獎等重大獎項53項。201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黎介壽院士科研團隊的創新性研究成果——《腸功能障礙的治療》,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也是2010年我國醫療界唯一的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全軍腎臟病研究所劉志紅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醫院作為第一承擔單位的973計劃項目「常見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及其早期診斷」。這是自「973計劃」立項以來中國腎臟病領域第一個項目,也是江蘇省和南京軍區衛生醫療機構作為項目第一承擔單位的首個「973計劃」項目。主編出版專著100多部,主辦4種學術期刊,均為國家科技部統計源期刊。據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年發表論文800餘篇。2003年度SCI論文排名由14位躍居第9位,繼續保持全國領先行列。在全軍第八屆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改選中,醫院4人當選為委員,3位院士當選為常務委員。
夏正坤主任醫師
夏正坤,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指導老師,負責國內兒童難治性腎病診療方案的制定。長期從事兒童腎臟疾病等臨床醫療工作,特別在兒童難治性腎臟疾病、兒童血尿的診療與血液凈化等方面有獨到的見解。現兼任中華醫學會兒童腎臟病學組委員、全軍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全軍兒科腎臟學組負責人, 江蘇省醫院協會兒童醫院分會常委、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學會委員、江蘇醫學會兒童腎臟病學組副組長、江蘇醫學會兒童保健委員、南京軍區兒科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中華兒科雜志編委、、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編委、醫學研究生學報編委、臨床兒科雜志編委、國際兒科學雜志編委、現代醫學編委。負責國家自然基金課題2項、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課題1項、全軍重點基金課題2項、江蘇省重點醫學人才基金課題1項、南京軍區「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規劃課題各1項、軍區衛生系列「122」學科帶頭人課題1項。
高洪志 主任醫師
高洪志 主任醫師,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療專業、師從我國著名內鏡外科專家魯煥章教授。曾任河北醫科大學內鏡診療中心主任兼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鏡診療中心主任,兼任國內多家醫院內鏡專業技術顧問。從事肛腸科教學、科研、臨床工作三十餘年,精於診治肛腸科多種疾病及疑難雜症,曾無數次參加並指導對急、重、疑難病例的成功搶救,完成無數例復雜的高難度腸鏡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結合國內外在該領域最前沿的先進技術和方法,獨創出一套科學有效的診療方法,極大地提高了確診率和治癒率,在業界享有盛譽。
魏麗珠主任醫師
兒科主任醫師、教授
現任:南京市計劃生育二胎審批專家組組長
曾任:江蘇省遺傳學會副理事長等六個學會的常務理事、理事等職。
從醫52年,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撰寫論文40餘篇,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三、四等共6項。
專業特長:1、兒內科疾病2、遺傳代謝病:如染色體病、單基因、多即應遺傳病、矮身材、智力低下等。3、優生優育、兒童營養、生長發育保健指導。
❽ [推薦]閱讀《如何進行個人課題研究的》
編者按:清晨欣賞美文,確是一種享受,李長健介紹自己研究「個人課題」的博文就是一篇這樣的美文。這篇美文,一是美在思想。李長健是一位普通的語文教師,但是他不甘平庸,具有職業的敏感性和責任感,既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要自己的專業成長,在講究經濟利益,講究功利實惠的時代,難能而可貴。二是美在研究。李長健老師是一位普通的科研新手,從申報的喜悅到研究的茫然,從廣泛的學習到自己的思考,從調查研究到課堂創新,從經驗總結到成果驗證,既是研究方向也是心路歷程,「於我心有戚戚焉」。三是美在敘述。李長健是一位白描語言的高手,他的文章沒有華麗辭藻,沒有高深理論,選擇的名人名言也通俗易懂;但是,語言朴實,內容具體,有條不紊,娓娓道來,於是,我循序漸進,感同身受,先是看見了他的外貌,後是看見了他的精神。 當然,學習需要選擇,不是越多越好,教師時間緊張,也無需大海撈針;思考需要辯證,證明觀點可以旁徵博引,但是思考問題尚需站高一步,一覽眾山;「個人課題」需要加上引號,因為這才是南京市的首創,我已經代為加上了。 ——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劉永和 我是如何進行「個人課題」研究的 南京實驗國際學校語文組 李長健 我的「個人課題」是《高中學生語文學習中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當初確定這個研究課題,主要是從語文教學實踐中的一些觀察、疑惑與思考做出選擇的,但在申報立項批准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茫然,不知道這一課題研究從何處開始。後來,學校教科室先後多次召集教科研會議,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督促並指導我們切實投入「個人課題」研究,還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的途徑,聆聽了許多教科研前輩及同行的經驗指導與研究心得,我對自己的課題研究才有所領悟。現在把我不成熟的想法與做法,把我不明白的現象與思考同時奉獻於各位,以期獲得您的惠言雅正。 一、想明白我為什麼要參與「個人課題」的研究 南京市教科所首創的「個人課題」研究,最廣泛地調動了一線教師參與教學科研的積極性,我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研究是為了什麼?按照我的理解,「個人課題」研究實際就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我選擇的這個課題不是說我已經有了很深刻的體驗或者很成熟的心得,而是有些一直沒得到解決的問題在長期困擾我,促使我參加「個人課題」研究以求問題的解決。但是懶散的天性又讓我找到合理的借口,總是強調教學任務忙,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結果這些困擾我教學的急待解決的問題成了永遠沒有解決的問題。現在參與全市的統一規劃的「個人課題」研究,因為有確定的研究目標和時間限制,能夠鞭策我改掉懶散的壞習慣,拚命去擠時間,以期取得滿意的研究成果;同時和全市眾多的同行參與研究,也使我在進行自己的課題研究時不感到孤獨。 二、弄清楚我研究的這個課題到底有什麼意義 教育總是涉及兩個方面的培養目標,一個是當時社會對人才的培養需要,另一個是個人自身的發展需要。有一段評論說得很有道理:「中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有問題的學生教育得沒問題,全都懂了,所以中國的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問題越少;而美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沒問題的學生教育得有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國的學生年級越高,越富有創意,越會突發奇想。」事實就是如此,高中生學習語文沒有問題,除了幾個生字詞之外再沒有什麼可問的了。其他學科除了給定的問題,恐怕也很少會有學生提出新問題,沒有問題意識無疑是阻礙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要(性格)根源。學習是終身的,不是在學校一次性完成的。中學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只會念書不會解決任何實際問題的單面人、書獃子。教師要教給學生的不只是基本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去思考,去獲取前人不知道的知識,創造嶄新的知識。我們的社會需要創新,語文教師能做的就是從語文教學(「教育」更好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學生將來一生的專業領域里不能給他們現成的答案,我們能做的就是教會他們尋求這些答案的途徑和方法。這條途徑的起點就是教會他們質疑,這個方法的要領就是設法解決問題,提高見疑就問的勇氣,養成沿著疑問尋找答案的習慣,增強解決疑問的能力,從而獲取創新的本領,因此課題研究具有普遍意義。 三、學習相關的理論,拓寬課題研究的視野 我研究的內容是培養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問題意識,課題的提出源於對自己以往語文課堂教學的否定。但一旦進入立項研究,我就應該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觀察和思考了。所以我盡可能多地涉獵一些教育教學專著,盡可能多地掌握教育教學理論,以期對中學語文教學有更多的指導。在閱讀一些傳統書籍的基礎上,更多的閱讀有關新課程的書籍、雜志,如《建設新課程》系列、《語文教學研究》、《新語文學習》等,及時了解教學研究動態,有助於「個人課題」研究。從後現代課程與教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發展智力教學理論等影響新課程的理論中都能找到培養高中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的理論依據。這使我對課題研究充滿了信心,同時也使我的研究不至於迷失方向。 四、立足研究現狀,提升研究高度 處在網路時代,我不再閉門思考、孤軍奮戰,而是調動一切手段,採用一切方法,多方收集材料,充實研究內容。從網路搜索,可以找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相關網頁九萬七千多條,「培養學生語文問題意識」的相關網頁五百多條。可見我的思考與疑惑是目前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著手進行研究會解決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這么多的研究內容既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挑戰,更是我研究創新的借鑒。細致地閱讀現有研究成果後,我發現大部分研究者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都著眼於提出問題,認為培養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多數論文都從教師對創設學生提問的外界情境與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展開研究。但是翻閱《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的培養目標的闡述,提出高中生要「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以此看來,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等同於提出問題是有偏頗的。問題意識研究不僅是研究學生提出問題,還應該有探究的過程即分析問題,並最終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即解決問題。否則只有疑問而沒有關於疑問的分析思考,不敢給懷疑下一個結論,這又何談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呢?所以我的研究包含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個方面。 五、從實際出發,摸清學生現狀 1、調查問卷。詳細地設計調查問卷是了解學生最快捷又最有效的方法。針對課題研究內容(「提出問題」),我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你發現過問題嗎?你經常提出你的問題嗎?你的這些問題來源於哪裡?你的這些問題主要是向什麼人提出來?你發現過語文老師教的內容有錯嗎?你就這些錯誤與老師展開過探討嗎?你發現過語文書本上的錯誤嗎?你就這些錯誤與老師同學展開過探討嗎?你在課堂上主動提出過問題嗎?你認為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你的提問?除了課堂你還在哪些場合提出過問題?等等。針對對問題的分析(「分析問題」),我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你經常回答老師的提問嗎?你與同學之間展開過辯論嗎?你有許多疑問嗎?遇到問題後你會怎麼解決?你認為你憑自己的能力可以完全解決問題嗎?你有明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嗎?等等。針對解決問題,我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你認為你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嗎?你經常很認真地解決問題嗎?你完成的問題答案受到最多的評價是什麼?你在解決問題時最大的困難來自哪裡?等等。除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外,還有你認為學習文本時帶著問題閱讀有沒有必要,這些問題來源於哪裡,你希望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答案,如果答案不一致時你會怎麼做等。然後是盡可能深入地分析問卷。不僅是從中發現浮於表面的現象,還要深入地探尋造成這些表層現象的心理因素,為有針對地展開研究與實踐找准出發點。2、行動觀察。學生很配合,順利地完成了問卷調查,但是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答案中必然有部分不是真實的反映,所以問卷不可以完全相信,不能作為了解學生學習語文情況的唯一手段。於是,我就從作業的布置與任務的完成上去觀察、分析、研究,作為問卷的重要補充。對學生的觀察與分析不僅是橫向的,人與人的個體差異互相比較,而且是縱向的,記錄個體的發展變化,因為個體的發展變化才是我的課題研究的實際價值。3、教學記錄。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肯定要在課堂的實踐中予以展開,不要孤立於課堂教學之外。在每節課開始前,我都要去思考這節課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何展開問題分析,並進行問題結論的界定等。課堂的每一個有價值的細節必須要及時記錄下來作為活生生的依據,有針對的教學後記就是最豐富翔實的研究資料,這樣做能夠把我們在剎那間的教學心得與感悟記載、分析,並豐富我們的研究材料。 六、及時回顧,總結階段研究成果 頭腦里的研究策劃和階段性的研究結論都要把它物化為有形的文字,否則這些就始終是不成型的虛化物。第一階段我主要從培養學生語文問題意識的意義與價值展開,第二階段著重探究干擾學生語文學習問題意識形成的內在與外在因素,第三階段側重於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的研究,每一階段都寫下一篇研究論文。在下一段時間,將著重探究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分階段研究可以減輕研究壓力,使研究更有針對性,有利於研究的深入與最後的總結。 七、結合教學實踐,從具體情境出發驗證研究成果 源於實踐的教學研究結論也要在實踐中去驗證。所以每一階段的研究結論,我總是有意識地拿到教學實際中去,在應用中驗證其合理性並發現不足。比如在對提出問題的研究中,我提出要擴大學生提問渠道,構建師生對話平台。我首先想到的是網路,自由、隱秘,符合高中生心理期待。嘗試了一次網路作文評改,效果很好。就是讓學生把自己最得意的文章用電子文檔交給我,由我統一在我的博客上發表,班級的每位同學都可以登陸留言,發表自己對文章的觀點與評價。徹底改變了以往由語文老師一人說了算的評改方式,也改變了同學互相批改時應付了事的現象。學生的興趣很濃,參與積極性很高。經過實踐的驗證,這個研究成果在以後每個學期作文教學中都是可以這樣做一次的。只要在教學我們就會一直在研究。這次「個人課題」研究畢竟是一個新事物,時間有限,個人的見識、知識和能力都有限,在研究中有許多的困惑不是我個人能徹底弄明白的,對學生語文問題意識培養的探索也僅為一家一時之言。疏漏之處難免,還望在座諸位賢明不吝賜教。
❾ 南京市中山小學的學校特色
王麗萍校長說過:「我們只要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撐起學校教育的藍天。」中山小學騰飛和發展的支點是什麼?該校經過不斷地摸索和探索,制定了 「以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一辦學理念。學校特色的創建,根本目的是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學校不僅敢於突破他人,也善於突破自己。以特色為突破口輻射全校,帶動全校工作,已成為學校發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該校科技教育形成了「五級跳」的規模。
第一級:設置科技興趣小組
該校從80年代開始,根據學生的特長,設立了航模組、標本組、科技小發明小組等科技興趣小組。學生們由於參與了科技興趣小組活動,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和不怕困難、毅力頑強,堅韌不拔的精神。隊員們到紫金山去采胡蜂巢,由於胡蜂蟄人,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隊員們集思廣益,終於在陡峭山崖的大樹上將碩大的蜂巢採摘下來。該胡蜂巢被同學們製成標本後獲全國科技小製作二等獎。
隊員製作植物標本,先要採集,采來的植物先要放在標本夾里壓制。為了使標本乾燥,每天要換一次紙,大約一個月左右,標本幹了,再上台紙,貼標簽。這一系列工作,沒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是很難完成的。採集昆蟲標本,需要膽量;製作鳥類標本,一站就是幾小時,沒有意志力是不易堅持的。同學們參與活動後,深深體會到任何事沒有一帆風順的,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最終取得成功,到達光輝的頂點。
第二級:成立少科院生物分院
為使科技活動適應兒童心理、生理特點,90年代初該校成立了「南京市少科院生物分院」。「少科院」以生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包括《鳥類生物學》、《人類和農業》、《保護珍稀植物》、《迷人的昆蟲》等。這些學習內容與學校的各類場館相聯系,學生學得快,記的牢。為使科技教育落到實處,我們特聘請了南農大著名鳥類專家周世鍔教授、南京植物園陶金川、夏寶池等教授為學生講課。紿師生開科普講座,進行野外考察、參觀,共計授課400多課時,培訓了9批500多名科技小骨幹。我們採取班校結合、普及和提高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平時單一的授課擴展為理論——實踐——理論:將單一製作標本擴展為同類標本的系列化,如做鳥——鳥卵——鳥的解剖——鳥的製作;鳥類的標本製作擴展到植物標本、昆蟲標本的製作;由室內轉到室外,滿足孩子的好動、好奇心,讓學生到野外捕捉蝴蝶、昆蟲、采樹葉,到紫金山調查草本植物,到植物園測算樹的年輪。到夫子廟調查鳥類市場,使學生有樂、有趣、有識。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加強的同時,他們的求知慾、思考能力、動腦動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小觀察、小發明、小製作、撰寫科技小論文,有上百名學生在各類科技發明、論文、製作比賽中獲獎,為學校增添了榮譽。少科院被評為南京市首屆「優秀少年科學院」,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
第三級:利用校內外科普基地
自93年起,學校逐年投資建立了全省首家校內科普基地「中山小學科學宮」和室外科普基地「曲徑探科園」。分為:生態環境館、蝴蝶館、植物館、鳥類館、化石館等5個館,共收集各種獸類、鳥類、蝴蝶化石等標本5000餘件。以滲透學科中科技知識為核心,以活動課程為依託,以環境課程為熏陶,融入科研教育目標、計劃、內容。由此,啟蒙學生科學意識,使學生掌握和了解科技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學生參觀後,樹立了保護動、植物的觀念,弄清人與動物,人與植物,生物與自然等等之間的關系,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當同學們發現受傷的小鳥,立刻送到學校,請老師為它療傷;當同學發現菜市場有不法商販偷賣青蛙,立刻向市場管理員舉報,並向買蛙的市民宣傳環保意識,讓他們送回青蛙。學校開展了「環保小衛士」的評比活動,結合「愛鳥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組織學生到社會上去宣傳去實踐。
為使學生在雙休日做到休而不閑,閑而有趣,趣而有得。我們堅持雙休日開展「一周一班一館一陣地一體會」校外科技基地參觀活動。老師組織學生在雙休日陸續參觀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博物院、南航航模館、國防園、甘熙故居、白馬公園鱷魚展、烏龍潭巨龜展、白鷺的聚集地老山、科技會堂科普館等南京各科技基地。還組織學生參觀了蘇北的江蘇油田,泰興的二氧化碳氣田。這樣的活動不僅學生喜愛,更受到家長的歡迎。這些參觀使學生受益匪淺。許多學生在參觀後寫道:「我喜歡這樣的活動,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擴大了知識面,感到天地更大了,世界更奇妙,我要發奮學習,創造未來。」
第四級:應用兩個活動課程
其一:抓好學科活動課程。我們提出:「對學生進行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師的分內事。」要求教師抓住課堂主渠道,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普及科普知識。該校有一個中央教科所的電教課題《信息技術對於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研究》,我們把這一課題的思路落實到各學科中,在學科教學中來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發展孩子的創新思維。有的語文老師在教《麋鹿》—課時,通過電教媒體讓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其二:加強校本活動課程。該校的校本課程以科學宮為依託,充分利用學校蝴蝶館、植物館、 鳥內館、生態環境館、古生物化石館、曲徑探科園等校內現有資源,更多材料選自學生和教師平時的作品和成果。形成了《生物世界探秘》校本教材總冊和《漫步生物世界》校本教材分冊。
學生最愛上的是校本課。開設校本課程,我們更注重評價反饋。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到自然界觀察並寫下觀察記錄,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做出了許多小分析報告,看著自己的學習成果,不斷品嘗著成功帶來的愉悅,他們越來越自信.學校建立了學生「雛鷹成長小腳印」的檔案袋,裡面裝著學生的觀察記錄、小分析報告和很多能肯定學習能力的作品、成果、證書等等,幫助孩子在校本課程里找到了自信、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第五級:抓好兩個科研課題
(1)抓好規劃課題——現該校有中央教科所電教課題《信息技術對於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市級規劃課題《順應兒童天性,發展兒童潛能的研究》完成子課題的實施方案和中期階段自我測評報告。
(2)抓好個人課題——在2007年個人教師成功申報順利結題的基礎上,本學期(即2008年)積極組織教師積極申報市級個人課題和區級個人課題。
在課題的落實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中老年教師對於參加課題研究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全員參與」的原則,如何發揮所有教師的科研力量?學校每學期送給教師2份報紙和1本教育教學雜志,鼓勵教師閱讀教育教學書籍,給每位教師配備了個人電腦,讓教師上網閱覽,及時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動態。鼓勵中老年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其實他們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可以讓他們試著寫一些教育隨筆和教育敘事,這些都是課題組材的好資料。為了幫助教師了解課題知識,我們針對課題如何開題,課題如何研究,課題如何實施,召開講座,成立課題學習沙龍,讓年輕教師帶領老年教師入門,構建科研樂教家園。學校還組織教師到上海、淮安等地學習聽課。讓教師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組織教師積極參評 「市級、區級教育教學優秀論文」。
二十多年來,我們找到了「科技教育」這個有力的支點,形成「五級跳」推動學校迅猛發展。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學生求知慾望,發展了智力,開闊了學生視野,培養了學生能力,也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校在科技教育上實踐了二十多年,在科技課題上研究了十多年,「以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之路是成功的,也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點評:特色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一所學校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與學校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山小學根據自己的優勢與特點,根據社會需求與發展方向,在辦學理念上形成了「以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特色之路。中山小學辦學特色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積累、五級跨越、完善的長期沉澱的過程。由此可見,只有以學校自身可持續發展為辦學理念,不斷完善自我管理,改進教育手段,逐漸提高辦學效益和效率,主動促進學校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可能實現學校辦學特色的可持續發展。
揚博愛 順天性
歷經80年風雨春秋,中山教師用言行去踐行和映照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至理名言。中山小學教師艱辛快樂的工作著,*得不是金錢的刺激,不是福利待遇的誘惑,更不是榮譽地位的承諾,*得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人生的價值取向、一種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感染。「師德」在中山已凝練成一種精神,那就是「博愛,奉獻「!中山教師用愛的甘露滋潤每一棵幼苗,用「愛滿天下」的精神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將愛延伸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零拒絕、零距離、零感謝」的「三零管理」使學校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平等、公正的教育。學校的辦學特色還吸引了美、德、英、韓、日等15個國家的80餘名境外學生來校就讀,中山小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校園小小聯合國」。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中山創設一切機會,充分挖掘學生特長和潛能。為了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得到更加自由地成長,大隊部設立問號台和博士站,在激發興趣、質疑求異中讓每一位孩子願想、敢想、能想、會想。學校開辟了「想寫就寫、想畫就畫;想喊就喊,想唱就唱;想滾就滾,想爬就爬;想問就問,想做就做」四大自由放飛的平台。在這里,學生可以實現自己的心願,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展現美妙的歌喉,這里為學生提供舞台,想展示畫技,學校的櫥窗、黑板讓學生隨意塗鴉,訴說心聲,學校在操場「種植」一棵心願成果樹,定期組織學生將自己的心願以及獲得的成績掛在樹上。如今,這棵樹已經「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學校又在心願樹下設立了一個「小書吧」,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自由的閱讀。
中山以「愛滿天下」的奉獻精神為孩子們搭建充分展示個性的舞台,讓他們在順天致性中挖掘潛能,自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