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化決策
『壹』 為什麼要決策科學化
決策科學化就是要求決策者在作出決策時,必須以科學的資料為依據,按照一定的科學程序和方法,排除個人的猜測、偏見或武斷。有利於決策的執行實施
決策科學化的途徑
實現決策科學化的要求是建立完善的決策系統,提高決策參與人員的素質,按照科學決策的原則進行決策。
1、建立健全組織決策系統。現代化的組織決策系統是由以決斷子系統為核心,以信息、參謀、監控子系統為支持而組成的有機整體。建立健全決策系統,應做到:合理設置各子系統;充實參謀咨詢機構和信息工作機構。
2、遵循科學決策的原則。信息原則;預測原則;程序原則;可行性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
3、提高決策者和參與者的素質。決策人員的素質高低決定了決策的水平,提高決策人員素質是決策系統改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加強決策者集體的班子建設;提高參謀咨詢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信息人員的素質
『貳』 如何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
一、建立決策系統
決策系統主要包括信息系統、咨詢系統、決斷系統和反饋系統。依據現代決策理論,咨詢和決斷是決策系統的兩個主要環節,分別由咨詢機構和決策者來承擔。面對復雜多變的客觀世界、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以及知識的積累和信息的膨脹,重大決策己非少數領導者的「多謀善斷」可以勝任。於是便出現了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手段的專門從事決策研究、提供謀略方案的專家咨詢系統——思想庫、智囊團等組織機構。這些機構的研究人員都是各領域權威的專家,其信息來源多,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能夠比較客觀地作出判斷。
在現代社會中,一些重大決策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專業性和技術性,需要專家介入決策方案的咨詢、論證、評估、優選等過程。發揮咨詢機構的作用又離不開咨詢研究的獨立性。咨詢研究的獨立性主要表現在:咨詢結論不依決策者的意志為轉移。對於咨詢機構來說,既不能越位,代替決策者進行決策,也不能錯位,把自己等同於秘書班子,只是按照決策者的意圖進行論證,而應當對決策者指定的問題進行獨立地研究,並提出高質量的研究報告,既對決策者的決策提供服務,又對決策者形成決策提供指導。
二、確立決策原則
確立決策民主化原則,由傳統的依靠個人智慧和經驗的決策,轉到現代的依靠集體智慧和經驗的決策上來,在決策時不僅要依靠決策班子的智慧和經驗,而且要依靠各領域專家學者的智慧和經驗。確立決策科學化原則,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採取科學方法,按照科學程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復雜的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進行系統、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並對其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進行綜合研究,在此基礎上選出優化方案。確立決策制度化原則,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把決策活動具體化、條文化、規范化,明確規定決策者在決策活動中的行為規則以及違犯規則的懲戒措施,確保決策活動在法律制度的軌道上合理運行。
按照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這些基本決策原則的要求,在進行戰略性、全局性、風險性決策時,未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各種變數時,不應匆忙決策;未對方案進行科學性可行性論證時,不應匆忙決策;未對多種方案進行比較優選時,不應匆忙決策。誠然,降低風險不是迴避風險,審慎決策不是拖延決策。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由於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內外環境復雜多變,難以預測的因素增多,決策面臨的風險增大,是迴避風險還是面對風險並有效地應對風險、化解風險,對每個決策者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一般來說,決策獲得的效益與決策面臨的風險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而在決策時要對效益和風險做仔細的權衡。
三、完善決策程序
任何決策都要有一定的程序。科學化的決策程序是對決策規律的反映,是對決策經驗的總結,是保證決策順利進行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它大體包括以下五個步驟:一是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調查研究是手段,發現問題是目的。通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最大限度地搜集和佔有信息,以便發現問題,提出課題,為決策目標的確立打下基礎。二是確定目標,多方論證。所謂目標就是根據預測所期望達到的結果。有了目標,決策各個環節的工作才會有一致的取向。目標確定後,要把典型研究與系統分析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論證,為編制方案提供依據。三是擬制方案,評估選擇。在多方論證的基礎上,依據搜集的信息,從不同角度編制多種備選方案,然後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通過評估測算,反復研究,或從中選取其一,或使之綜合成一。四是全面權衡,適時出台。在決策做出後,要全面權衡其利弊得失,力求決策實施效益最高,代價最低。五是跟蹤反饋,修改完善。決策者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優化的方案也不會盡善盡美,加之實踐中還會出現新情況、新問題,都需要酌情對原方案進行調整,因而決策付諸實施後,應保持反饋迴路暢通,及時搜集實施中的各種信息,並對所做抉擇進行評估,一旦發現遺漏,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使決策不斷完善。
四、健全決策制度
決策制度是防止個人拍板和決策失誤的重要保證,目的在於建立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集體決斷相結合的決策機制。這些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公眾參與制度。對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詢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和協調;對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要認真開展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對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群眾的參與度,使決策既符合客觀實際,又有堅實的群眾基礎。二是專家咨詢制度。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充分發揮各方面專家的作用,對有關數據資料和復雜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綜合,找出問題的內在聯系以及在不同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多種可能性,從不同角度對各種方案進行充分的論證,為優化選擇提供科學依據。三是集體決策制度。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由決策機構集體討論,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則投票表決,決不能由個人或少數人匆忙拍板。只有依靠集體的智慧和經驗,才能保證決策正確無誤,即使出現失誤也比較容易糾正。四是個人負責制度。重大決策一經做出,就要具體落實到個人負責組織實施,力求克服職責不清、互相扯皮、貽誤時機、逃避責任的現象。如果說集體決策的實質是以民主的方式解決決策中的重大問題,以減少失誤,那麼個人負責的實質則是以分工的方式解決執行中的常規問題,以提高效率。五是監督反饋制度。對重大決策的原則、程序和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重大決策的實施情況跟蹤反饋,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補救和調整。六是責任追究制度。公共決策實際上是在一種委託代理關系中展開的。如果決策出現失誤,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決策者必須承擔相應的政治、經濟、法律和道義責任,這是現代法治國家的一條基本准則。因此,要在明確界定決策責任主體和責任界限的基礎上,推行決策失誤引咎辭職、經濟賠償和法律處罰制度,依法懲治決策失誤行為。同時,要建立健全糾錯機制,通過科學的程序有效糾正錯誤,並把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叄』 決策科學化的內涵是什麼
決策科學化,是指決策者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達到對決策事項的充分了解,運用科學理論分析、經過充分民主討論而制定決策的一個過程,其科學內涵包括了解情況、制定決策和執行決策、推動科學發展兩個方面。從實踐取向上來看,提高決策科學化要從抓教育入手,夯實決策科學化的思想基礎;要加強學習,提高決策科學化的理論素養;要加強制度建設,使決策科學化有制度保障;要以調查研究為具體形式,深入實踐以提高決策科學化的實際能力。
『肆』 中國採取了哪些科學化,民主化的決策
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重要任務,是全面提高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決策科學化指在科學的決策思想指導下,按照科學的決策規律,遵循科學的決策程序,運用科學的決策方法進行決策;決策民主化指在決策過程中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按照民主程序進行決策。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密切相關。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集中民智,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詢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和協調;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要認真進行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對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糾錯改正機制。有組織地廣泛聯系專家學者,建立多種形式的決策咨詢機制和信息支持系統」。
加強學習,努力提升理論素養。有些同志由於受理論水平、政策水平的制約,視野較窄、站得不高、看得不遠,看問題、拿主意觸不到「點子」上,直接影響到決策的科學性。要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必須切實加強學習,把不斷提升領導幹部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政策水平作為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強有力的武器。
做到胸懷群眾、執政為民。一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盡心盡力為人民謀利益,做出真正造福群眾的決策。二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學的決策為支撐點。三要堅持牢固的群眾觀。只有樹立牢固的群眾觀,才能確保做出的決策體現群眾意願,符合群眾需求。
注重調查研究,了解掌握基層實情。在實踐中,為什麼一些決策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什麼一些決策明明是想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但最終卻導致「好心幫倒忙」?其原因就是決策之前沒有做到充分的調查研究,沒有掌握真情實況,領導幹部沒能聽到群眾的意見建議,以致決策沒有充分反映群眾的意願,甚至有些決策與民眾的意願相違背,不符合客觀實際。因此,作為領導幹部,必須強化調查研究是「謀事之道、成事之基」的意識,堅持做到先調研、後決策,不調研、不決策。
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決策水平如何,很重要的一條就看是否實行了民主決策。有的領導幹部把集體領導變成「一言堂」,結果堵塞了良好決策的言路,導致決策偏差,工作失誤;有的領導幹部片面地認為廣泛徵求意見、實行民主決策程序多,影響工作效率,在做出重大決策前沒有廣泛徵求各個方面的意見建議,做出的決策存在片面性,使工作陷於被動。領導決策除了徵求班子成員的意見,還要重視做好徵求其他方面意見的工作,多渠道擴大群眾知情權,讓群眾充分發表意見。
『伍』 行政決策的科學化含義
一、行政決策體制合理化對行政決策科學化的意義:一般來說,行政決策程序應包括明確決策目標、科學擬定方案、優化決策方案、實施、決策績效評估環節等。因此,行政決策程序化對於現代行政決策科學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1、從程序上避免了決策隨意性。雖然行政決策以效率為中心,強調決策時的首長負責制,但這並不意味著行政首長在決策時的獨斷專行;決策過程的程序化在事實上體現了決策過程中的相對分工,程序的限制避免了行政決策的隨意性。2、提高了決策質量。公共政策決策在規定了決策首長負責制的同時,強調決策的程序化,可以廣收民意,容納爭議,舉行聽證,最大限度地對決策進行多層面的思考,使方案在正式實施前做到盡可能的完善,並為決策實施過程中的糾偏提供政策儲備。二、當前行政決策科學化的新特點:1、以市場為導向的決策。我國作為經濟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仍然存在著市場機製作用不夠充分、市場配置功能不健全、非理性行為突出等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好市場配置與配置、市場調節與調節、市場機制與引導之間的關系,成了公共政策供給的一個重要問題。決策者應該明確,市場始終是資源配置的基礎,包括公共政策在內的活動,不能破壞這一基礎,只能促進和補充,才有利於市場配置基礎作用的有效發揮.由此,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公共政策,必須有助於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充分發揮,而不是人為地改變乃至扭曲這種作用,只能通過宏觀調控和政策服務來克服和矯治這些缺陷。 2、以法律為依據的決策。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強調主要運用法律手段來管理社會經濟生活,規范社會經濟秩序。但是,由於法律所涉及的范圍總是有限的,其條款也只能是原則性的,因而需要以更為靈活、較為規范的方式來加以彌補或調節,這就為公共政策的產生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既解決了在某些無法可依情況下的被動局面,同時又能在變幻莫測的經濟變動和社會沖突中,大大增強的宏觀調控能力,適時化解社會中的各種矛盾。3、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決策。這種決策代表了政策的價值取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不論採用計劃經濟體制還是市場經濟體制,我國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須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根本目的,離開人民利益這個基礎,政策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可言。
『陸』 決策科學化應包括哪幾方面內容
決策科學化的制度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決策都應該考慮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合理、 法律 上允許、操作上可執行、進度上可實現、 政治 上能為有關各方面所接受等六個方面的可行性,必須考慮決策前、決策過程中、決策後的合理程序、有效措施、多種制度機制。
『柒』 名詞解釋組織決策科學化
組織決策科學化:
所謂決策科學化是指決策者及其參與者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及方法特別是行政決策的理論和方法, 並採用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進行決策。
『捌』 在管理學中,決策科學化是什麼意思
1,決策科學化是指決策要以充足的事實為依據,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系對大量的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和計算,遵循科學的程序,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從而做出正確決策。
2,決策層要根據決策活動的內在規律,遵循科學決策原則、程序、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和技術手段,實現最優化決策。
3,決策科學化的實質就是決策這一主觀活動與客觀實際相符合,力求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好的效益,它要求決策層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正確認識決策的具體對象和決策環境的特點、客觀規律,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決定決策目標,使決策目標與管理目標相一致,與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
4,決策科學化區別於決策民主化。
5,科學決策的前提是運用科學的決策方法。管理學家和從事管理活動的實際工作者總結概4,括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決策方法,其中決策過程的系統分析方法就是一種。
6,現代科學的決策制度。決策制度包括決策層、信息支持系統、智囊組織、執行監督組織。決策層處於核心地位,由負有決策責任的決策者所組成。
7,重視信息支持系統。信息是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基礎。
8,企業管理的決策主要用於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由於管理決策的復雜性,它的全程往往不是由一兩個人包辦能完成的,而是要有所分工,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的決策,分工會更細,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決策組織體制才能保障企業管理決策科學化。
『玖』 如何推行行政決策的科學化
(一) 完善政府決策的基礎條件
1、 強化決策主體與參與人員自身素質
2、遵循科學的決策程序合理運用決策方法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的程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政府決策程序及方法想合理運用。
3、增加決策資金配給及設施配備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進而提高決策效能,必須對其所需經費設施予以保障。
(二)加強政府決策的制度建設
1、建立公正民主的公眾參與制度重視社情民意按照現代民主的理念,政府的權力來自於人民的授權,政府應該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權力,而只有讓人民充分參與政府的管理並且對政府行政決策施加影響,才能確保政府真正代表民意。
2、開設決策咨詢機構發揮專家學者優勢。專家咨詢機構和智囊隊伍是現代決策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決策科學化的先決條件。
3、應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增加決策透明度實現政府決策信息公開,把知情權真正交給群眾,不僅有助於政府做出科學的決策,同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
(三 )健全政府決策的法律保障
1、建立有效的政府決策法律監督機制為了防止政府決策的不良後果和錯誤決策的出現,提高決策效率,減少決策失誤的出現,必須建立民主、開放、有效的政決策監督機制。建立政府決策監督機制,其核心是對行政決策主體進行有力的民主監督,使其決策職權在民主、科學的管理下實施,把權力和責任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責任感。
2、 規范決策後評價及責任追究決策後評價和責任追究機制是行政決策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有待重視及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