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課題五
A. 如何製作課題實驗呢
實驗准備
①分組准備:每組有5個燒杯分別裝20
mL
pH為1、4、7、10、13的溶液,頭發五束(同一個人的頭發)。內
②稀硫酸、容稀鹽酸、蒸餾水、氫氧化鈉溶液。
③潔廁精、醋、洗潔精、石灰水、牙膏、西紅柿、牛奶、雞蛋、蘿卜、純鹼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蘋果、造紙廠排放的廢水、點滴板、pH試紙、玻璃棒、鑷子、小刀、紗布、放大鏡、彈簧秤等。
B. 生物實驗課題
革蘭氏陽性或陰性細菌的染色和觀察。要看你的實驗技能了。看看你的結果漂亮不漂亮?
C. 我要幾個可以做實驗的探究課題
利用曹沖稱象法測量任意物體的體積
利用司馬光砸缸法實踐邏輯學
利用網路知道進行業務宣傳
D. 簡單生物實驗課題
例1:為驗證PH對唾液澱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如下:
⑴ 在1-5號試管中加入相應的緩沖液2ml。
⑵ 加完澱粉液後,向各試管中加入相應的緩沖液3.00ml,使各試管中反應液PH依次在5.00、6.20、6.80、7.40、8.00。
⑶ 分別向1-5號試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後進行37℃恆溫水浴。
⑷ 反應過程中,每隔1min從第3號取出一滴反應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顯色,待呈黃色時,立即取出5支試管,加碘液顯色並比色,記錄結果。
⑸ 結果如下:
處理試管編號
處理試管編號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結果(顏色+) ++ + 橙黃色 + ++
請回答:
A 實驗過程中為何要選擇37℃恆溫。
B 3號試管加碘液後出現橙黃色,說明什麼?
C 如果反應速度過快,應當對唾液做如何調整。
D 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本題要求對"驗證PH對唾液澱粉酶活性的影響"的實驗現象、原理、結論等作出分析,考查酶的作用、酶的特性和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等實驗原理和方法。學生需要知道遇碘變藍是澱粉的特性,澱粉液只有在澱粉酶的催化下才能被分解,唾液中含有唾液澱粉酶,但唾液澱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溫度和酸鹼度的影響。在溫度37℃左右,PH=7的環境中,唾液澱粉酶的活性最強,催化效率最高,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的催化能力降低,同樣唾液澱粉酶在酸性或鹼性的環境中,也不能發揮出較好催化能力。酶的催化能力,除了酶具有的高效性外,還與酶的數量有關系,酶的量大,催化能力就大;量小,催化能力就小。另外酶還有專一性,唾液澱粉酶只能催化澱粉水解為麥芽糖,不能再水解麥芽糖變成葡萄糖。
參考答案:(1)在該實驗中,只有在恆溫的條例下,才能排除溫度因素對結果的干擾,37℃是唾液澱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適宜溫度 (2)澱粉已完全水解成麥芽糖 (3)提高唾液的稀釋倍數 (4)唾液澱粉酶的最適pH是6.8,高於或低於此pH時酶活性逐漸降低。
2 考察發現問題能力的試題
問題是啟動學生思維活動的"閥門",沒有問題或問題情境,不可能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但在教學過程中,用問題去激發學生探索慾望,當然不如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假設進行探索來得好。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要求學生善於發現自然現象中的問題,並通過分析、准確把握問題的性質和研究的意義,經過思考提出假設。
例2:下圖表示A、B兩種草履蟲在單獨培養時和共同培養時個體數隨時間發生變化的情況,通過這些圖來決定今後的研究課題。其中認識問題正確的是( )
A.兩種草履蟲互利共生,應研究它們如何互助。
B.兩種草履蟲互相競爭,應研究一種草履蟲使另一種草履蟲無法生存的原
因。
C.兩種草履蟲之間沒有什麼特別關系,沒有研究價值。
D.兩種草履蟲生活在一起,一種得益而另一種無益也無損,應研究前者得到什麼利益。
本題考察發現問題的能力。從單獨培養看,個體數量變化都符合一般規律,而從共同培養看,顯然A種群的增長會影響B種群的數量變化,B的數量隨A的增長呈現先增長而後下降的趨勢,所以是競爭關系。當然研究的主要問題應當是A種群導致B種群無法生存的原因。
3 考查觀察實驗、提出假設能力的試題
例3:將同時孵化的同種蝌蚪15條(體長均為15毫米),隨機分為3組(每組5條),在相同的水質、飼料、溫度條件下飼養實驗。A組加入甲狀腺激素,B組加入甲狀腺抑制劑,C組不加任何葯物。在飼養和實驗的
E. 求幾個生活當中的實驗課題
給你說個吧,墨水變色的試驗。。
找兩個一樣大小(如果在實驗室,找兩個一樣大小,干凈的燒杯)透明無色的容器。
為了證明實驗的嚴整性,最好(如果有條件)找兩根酸式滴定管,如果沒有,那就用鋼筆好了。
在兩個容器中裝一樣多的來自同樣地方的水。還要准備一瓶純藍色的墨水(最好用純藍,效果好)。現在試驗開始了。
再其中一個容器中用鋼筆滴入2-3滴墨水,,另外一個不要管先,搖勻後,靜置,過5,6分鍾,在另一個容器中地榮同樣多的墨水,搖勻,與以乾菜那個的對比,你會有發現的…………。自己動動手吧。。
你也可以到葯店,去買一瓶雙氧水和一瓶高錳酸鉀(注意高錳酸鉀不要弄在手上,好奇你可以試試),然後把它們混在一起(注意葯品的量不要太大了),然後你又會有所發現,想辦法驗證產生的是什麼吧……呵呵
F. 課題是什麼意思
所謂課題,指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比較多的是從上至下,下達課題,或者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更加生動有力。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主要介紹怎樣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和怎樣實施課題研究。
其中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包括:准確表述研究問題和分解研究問題、將研究問題轉換成假設、確定採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計劃及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等。
(6)實驗課題五擴展閱讀:
不同類型的課題設計介紹: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G. 如何開展教改實驗課題
教研課題實施方案的基本結構和寫法..
課題實施方案的基本結構: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目標與內容
(三) 研究策略與方法
(四) 研究步驟
(五) 預期成果
(六) 課題保障
一、 問題的提出:
這部分主要是提出問題並進行論證,目的在於揭示課題的價值和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重點等問題。內容主要包括課題的目的和意義;課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情況;立題的理論或實踐上的依據,可以用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來表述。
為了使大家對這部分的認識更明確,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學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這一課題的問題提出部分。該課題屬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課題。
首先,說明了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對基礎教育改革和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認為「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對於本世紀的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是一個突破口,它的普及必然會提高基礎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它的實現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為使學更好的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其次,闡述了國內關於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指出我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剛剛起步的現狀,對大多數學校來說,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散在地、單一地運用開展咨詢活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等方式,沒有一套完整、科學、適用的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第三,以「四個需要」為線索,明確了立體的理論和實踐上的依據。方案中對主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表述多是比較准確和規范的,反映了該課題組在提出課題時是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該校以「確立主體、塑造主體、實現主體、發展主體」為宗旨的教育實踐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基礎,既表明了該課題確立的實踐依據,又說明了該課題研究得以順利實施的課可能性。
因此,這「四個需要」非常充分地說明,這個課題提出的理論和實踐上的依據是成立的,而且,該校是有可能完成此課題的研究的。
需要強調的是,這部分主要是關於課題立題背景方面的闡述,大家一定要寫出本人或者本校課題提出的實際情況,而不要照搬照抄資料或引用一些空洞的理論。有的實施方案上來就是知識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等空洞的時代背景分析,與自己的研究課題本身基本上沒有關系,只是為了「背景」而寫背景。
二、研究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研究目標是整個課題研究的靈魂,必須描述精確
中學的教育科學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種干預性研究,即採取一定措施,實行教育干預,最終導致教育對象的意識和行為發生變化。因此,在制訂研究方案的過程中,所要明確的最主要的內容為研究中所採取的措施和預期目標(效果),也就是明確研究中的自變數與因變數,這在研究目標中即可以表述出來。例如,「中學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總體目標為:「通過對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及方式的探索,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發展,優化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里,「採用多種途徑,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具體措施,「使學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發展,優化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研究目標。
2、研究內容
總目標確定後還需要進一步具體化,也就說分成幾部分內容。在研究內容這部分需要把握住三個方面的重點:
a.具體內容
b.預期目標
c.承擔人
在「中學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方案的「具體內容」中將措施進一步具體為「完善心理課」、「建設心理檔案」、「開展咨詢」等幾方面,同時,根據各個措施確定了將要達到的具體的預期目標,如學生的認知、情感與行為表現及水平。而且明確了哪方面工作由誰來做。
三、研究策略與方法
也就是研究的方式與方法。中小學教育科研與大學和專門的研究不同,因此研究的方式與方法自然也要有所區別。學校或者教師應該根據課題與研究者自身的實際,選擇最適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保證研究的順利實施。
如:《教學的開發應用與教師專業化能力培養的研究》,該課題中的能力問題的探討,在這個課題的推廣問題也是所研究的新問題。學校或者教師可以採取結合學校的重點工作、在教學中、在班主任工作中進行研究等方式。
不同類型的課題採取的方法也不同,具體的有教育實驗研究、調查研究和觀察研究等等。根據研究需要,一個課題有可能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例如,在「中學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運用行動研究,以本校教師為研究主體(即校本教研),同時聘請達州市教科所和達州市電教館的專家講座。在研究過程中,以自然實驗法為主(例如,在學校的自然條件下,通過操縱自變數即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咨詢、教師科學施教、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等),觀察與測量因變數(即了解教育學生在意識和行為上的變化,從而了解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綜合運用調查法(例如,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過程中,對學生自然情況的調查;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觀察法和經驗總結法。
四、研究步驟
這部分主要是說明研究過程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時間安排,可分為若干階段,每階段列出時間和主要工作。課題研究的進程一般包括以下五個基本階段:
選擇和初步論證課題;
制訂研究方案;
實施研究,搜集資料;
整理和分析資料;
解釋結果,總結提升,課題結題。
如果把整個研究分為前期(准備階段)、中期(具體研究階段)、後期(總結提升階段)三個階段的話,則前面劃分的五個階段中,一、二為前期研究;三、四為中期研究;五為後期研究。在研究進程中,每個階段都必須圍繞著課題目標,明確該階段的任務、目標,提出具體研究計劃和時間安排。課題研究所需要的時間是根據研究任務的性質、難度、規模和研究條件等因素而定的。在制訂實施程序和時間進度表時,不能把研究時間定得太緊,應注意留有備用時間。因為,如果急於求成,沒有經過充分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往往會影響研究效果。而且,研究過程中,常有意外事件影響計劃的進程。
五、預期成果
在研究方案中要明確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它是對研究所能達到的水平、未來的價值和貢獻等的估計說明。課題研究成果既包括各研究階段產生階段成果,又包括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包括以下幾種不同類型和表現形式:
專著類:包括各種專著和編著;
論文類:
報告類:包括調查報告、實驗研究報告、文獻研究報告和情報研究報告等;
課案類:包括教學設計方案、活動方案、教育案例、教學過程實錄等;
課件類:包括教學應用投影片、教學錄像和計算機等。
在研究方案中,最好標出預期成果的完成時間,這樣既可以避免盲目性,規范研究進展,又可以督促研究者將研究的收獲固化為研究成果。比如在「中學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方案中的預期成果一項,既寫清了成果形式,又標明了完成時間。
六、課題保障
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主要指人、財、物等各方面的保證措施。一般包括課題組(由課題組長和成員組成)的構成和分工協作、課題研究的管理措施、經費預算、必要的物質保證等條件。
以上介紹的是課題研究方案的主要內容和一般要求,但是由於課題研究的類型不同,要求也不同,應從實際出發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另外,課題研究方案是在研究過程剛開始時設計制訂的,帶有預想的性質。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沒有想到的新情況或新問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研究方案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H. 求幾個生活當中的實驗課題
探究課題:探究二氧化碳與空氣的密度大小
作出假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試驗設計:將兩根高低不同的蠟燭放置於燒杯左側,收集一集氣瓶的二氧化碳,然後將集氣瓶延燒杯右側緩緩傾倒。
實驗現象:較矮的一根蠟燭首先熄滅。
得出結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希望你能成功!
I. 如何撰寫課題研究實驗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也可以說是選題) 主要從為什麼要搞這個課題談起,可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也可以從學校、區、市、省乃至全國范圍里。最好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前人在該方面的研究情況,已取得的成果和水平,尚未解決的問題或還存在的問題,把握研究的價值和作用,使我們的研究有所創造和發展,從而使我們的研究走在該領域的前沿。作為第一線的老師可選擇與自己密切相關的課題來進行實驗。如:在一個班中挑選幾個中下生做追蹤調查的研究,從他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及心理狀態等各方面進行研究,了解他們或為中下生的原因,以便制定對案,然後再追蹤看是否有效。課題的提出這部分主要著重寫為什麼要搞這項研究,及搞這項研究的意義。二理論依據我們研究的課題要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並不是我們憑空想像的。如: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的研究的理論依據主要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識理論等。三實驗的假設在課題確定時,要對研究的問題作出「假說」,「假說」是在已有經驗、事實基礎上,以已有的科學認識成果(教育教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知理論、媒體理論等)為依據,運用創造性思維,對某些尚未認識的事物產生的原因和規律等作出假定性的推測。當然,這種假說是在科學依據下作出的。例如,根據已有的研究和經驗,我們認為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等。據此,可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影響」的研究課題,提出假設:即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的有效整合來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四實驗的變數實驗是按一定的計劃,在控制條件下對實驗對象施加可操縱的影響,觀察其變化,以此推斷這些影響與效果之間的因果聯系。因此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會涉及許多可變化的「因素」,如教材、教法、教學時間、教學能力、學生智力水平,基礎知識、興趣愛好等,這些可變化的「因素」統一稱為「變數」。實驗中的變數有:1自變數。即實驗者加於實驗對象的實驗因子,由實驗者操縱,以了解它與實驗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如要驗證用某種教學模式是否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驗中的自變數即為該教學模式。自變數也有可能有多個。如網路氛圍下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自變數即有二個,一個是創設網路氛圍,另一個是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2因變數。即實驗前假定存在因果關系的結果變數,它隨自變數的變化而變化。如驗證用某教學模式是否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實驗,學生的自學能力即為因變數。 3無關變數,及影響實驗結果但又不是自變數的一切變數。如前面提到的實驗中,教師的教學態度、業務水平、組織教學的能力、學生的基礎知識、智力、個人學習方法或方式、家庭學習環境等,這些都是影響學習效果和自學能力的,在實驗中,它們都是無關變數,必須加以控制,不然就無法判斷因變數(學生自學能力)是由自變數(教學模式)引起的,還是由無關變數引起的。因此,對無關變數的控制也是實驗成敗的關鍵。 在寫實驗方案時,除了確定自變數,因變數和無關變數外,最好能把自變數具體操作也寫出來,如:構建模式的研究,第一步要說明該模式需要的條件和環境,然後再把模式結構圖畫出來,最後進一步對該模式的每個環節進行說明。同時如何控制干擾變數也要寫出來。五實驗的目標通過實驗達到什麼目的。除了因變數外,教師水平的提高,實驗報告、優秀課例,優秀教學設計、優秀論文都可以是所達到的目標。六實驗研究方法 說明用以檢驗假設的設計和程序,使人獲得足夠的信息可重復進行同樣實驗來驗證你的結論。它包括:1對象和抽樣方法,包括年齡、年級、選擇的方法和理由、取樣方法,實驗對象數。2研究材料和工具,包括儀器設備(如計算機單機還是網路)、軟體及其來源。量表(智力、個性、學業成就測驗等)應說明信度和效度,適用范圍(如是從何引用的,是否權威人士制定的),但我們現在的實驗有些項目難以准確量化和有現成的量表,這就需要我們根據相關學科特點,確定測量指標,精心設計測量量表。如是自編則應說明編制方法。 研究方法還應包括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如計算機處理,常規的統計計量方法等。 七實驗檢測的項目 教育實驗要收集數據。數據的收集方法是通過操縱實驗變數,按照實驗設計在實驗中獲取各種實驗結果。要通過設控制組、前測、後測等獲取實驗數據。我們的研究需要收集什麼數據,在實驗方案中都要有所表述,如前面提到的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們就要收集實驗前後學生自學能力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通過什麼方法收集的,在方案中都要寫出來。檢測的項目、工具、方法,次數和插入點等都最好寫在方案中,以便於操作。 最後實驗的時間和參加的人員,實驗人員的分工,聘請的專家等都要寫在方案上。
J. 課題研究方案應注重哪五個方面
課題研究方案應注重的幾個方面:
(10)實驗課題五擴展閱讀:
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課題設計:要突出「實驗」的特點,充分體現實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