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小課題
① 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
(一)怎樣選題
1、選題的基本原則:前瞻性、科學性、可行性、價值性、明確性。
2、選題注意事項
從實際出發;不要貪大求全;注重平時積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選課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1)從有關部門發布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
(2)從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4)從其他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鑒而提出問題。
(二)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
(1)所要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類型。
(2)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3)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動向。
(4)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
(5)課題研究的策略、步驟及成果表述形式。
(三)怎樣制定課題方案
1、課題的表述
課題名:准確、規范、簡潔、醒目。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4、研究的理論依據
5、研究的假設
6、研究的變數:自變數、因變數、控制變數。
7、研究對象與范圍
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對一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8、研究的內容
9、研究的方法
(1)收集資料的方法: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
(2)改變和影響變數的方法:實驗法、行動研究法。
10、研究的步驟
方案的准備階段 ;方案的實施階段;總結驗收和結題階段
11、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研究論文和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體等
12、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13、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課題方案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選題過於寬泛,問題指向不清楚;
(2)課題提出針對性不強,目的不夠明確;
(3)研究內容不具體或者過於繁雜,內容之間缺乏邏輯聯系;
(4)研究步驟不清晰,保證不了任務的完成;
(5)研究方法泛泛而談,不能明確各項任務所用的研究方法與具體工作策略;
(6)對過程與最終成果不確切,心中無數;
(7)研究基礎不扎實,研究力量不足,研究條件不充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欠客觀等。
(四)怎樣「做」課題
1、開題→制定課題方案→ 制定階段性實施計劃 → 按計劃開展各項活動→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完成階段性小結→建立課題檔案→完成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2、做題時,要增強的幾個意識:
規范意識;團隊意識;學習意識;科學意識;策略意識
(五)怎樣結題
1、結題所需的材料
結題申請報告;課題立項申報表;課題立項批復文件;課題的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終結性結題報告;課題鑒定書;附件。
2、結題報告總體要求
(1)根據研究類型,規范小標題
(2)扣緊關鍵詞語,撰寫主報告
(3)圍繞基本結構,言語表述規范
② 教師如何做課題
你好。解答如下:
【做法】:
一般做一個課題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選題,立項;第二步就是實踐操作;第三步是分析、總結。
1、學會選題。在剛進入課題研究時,選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我們的課題研究規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圍。雖然題目以後可以改,但選一個確切、實用、新穎的題目還是應該慎重的。
2、學習理論文獻。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本題有關的重要文獻,對所選題目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為做課題尋找理論支撐,也能確定好我們課題研究的基點。
3、設計好課題方案。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一個課題方案中要明確:研究的問題及其范圍,要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抽樣,時間進度等。其中要研究什麼(研究的內容)一定要明確,可操作性。
4、善於合作交流。要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支持,領導和老師的支持,專家和家人的支持。
【流程】:
1、根據參考材料選擇確立子課題
2、填寫課題申請報告書
3、總課題組審核(10個工作日批復)
4、下發課題立項通知書
5、開始研究(總課題組提供專家指導、專業的研究參考材料)
6、結題(填寫課題結題報告書,匯編課題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總報告)
7、頒發課題結題證書(課題獲獎證書)
【祝您生活愉快!】
③ 教師如何做小課題.ppt
教師做PPT,肯定還是要根據你的課程,來設置課件,建議各位老師出了正常知識點之外還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圖文,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性跟積極性,上課過程中也會愉快些
④ 《教師怎樣做小課題研究》讀後感
擔任課題組組長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對於課題研究自己一直以來也是「摸石頭過河」,很缺少關於課題的一節相關理論知識的積淀。我想,要想從事課題工作,非找一本理論書籍,學習學習不可。恰恰這時,我得到了《教師怎樣做小課題研究》這本書。這本書是遼寧省特級教師,沈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徐世貴所著。接近30萬字,共13章。從開展課題研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開始講起,涉及到從如何選題,如何寫方案,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反思,成果搜集到如何組織和評價等內容。語言通俗易懂,並且結合實例,對我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為了留下深刻印象,我細致揣摩每段的內容,對照學習每個案例,邊品味邊細讀,同時做好讀書筆記和自己的隨想,就像徐世貴老師在我眼前親自做培訓。我每天堅持讀一章,大約三小時。讀完整本書後,無比暢快!原來讀書不是只需要囫圇吞棗,精雕細琢的品味的確收獲頗豐。
當看到「小課題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的時候,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關於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研究,於是覺得我們的課題似乎從中可以借鑒一下,並且進行適合我們學校現狀的創新。就主題學習實驗而言,目前的瓶頸可能就是教學方法的問題,我想,大家分組進行一個領域的子課題研究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操作方法。
當看到「怎樣撰寫教學模式」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又想到了我們的課題研究。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既穩定又發展變化的程序框架。一個好的教學模式應是開放的,發展的,進化的,他需要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我們的教學模式是否也需要這樣?
當看到學生自主教師導學六步教學法的時候,我又想到了我們的精讀課。
找准我們課題的切入點,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煉,再提煉後實踐,我想這是我們未來開展課題研究的方向。
去偽存真,扎實研究,做研究型教師。在研究中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我想這才是課題研究的真正意義。
⑤ 小學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我校的校本教研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
(2)科學性原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准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准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
3、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在進一步歸化出具體的學科範圍,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積極參與活動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參與綜合實踐?」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不喜歡參與活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綜合實踐活動不想參與?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體參與能力的研究」
總之,量力而行。從專業特長、愛好興趣、研究能力出發,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所以,綜合實踐活動立足於學生的經驗和生活,倡導課程向學生生活世界的回歸,基於整體論的視野而力圖超越原有的學科分割的局面,通過活動,把各種知識和技能綜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並促進其個性的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不管在課堂開展,還是在課外實施,都必須一個一個、一次一次地進行。每一個活動、每一次活動都需要對活動主題設計,每次的主題設計都要對活動要素進行思考,並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因物等的不同而作出必要的選擇,才能完成主題活動的方案設計。
走過一年的綜合實踐課的歷程,我深深地體會到,課題的資源是生成性的,可流動性的,如:我校外面有幾個食品攤點,學生買小食品的現象時有發生,看到了一點,我和校領導商量確定了活動主題《班級地上的食品袋》讓學生在師生生成的課題中調查,活動的同時,接受了環衛教育。在學生學習過後,發現學生的興趣濃厚,在與其商量後,以此為活動主題,在書與生生成的主體中,學生再次感覺到了節約的必要性。環境的保護與節約教育的主題從而產生,遵循著師生生成,校生生成,生生生成,社會生成的原則,這樣的設計面向了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超越了嚴密的知識體系和分門別類的學科界限,立足於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健全、整體發展,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實踐使我懂得,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要有課程開發意識,重視和開發、可利用四種課程資源:從學生的活動需求實際出發,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從教師對活動提供指導的實際出發,發展教師的愛好和特長,開發教師的教學潛能;從學校對活動提供幫助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重視利用學校的傳統的優質資源和辦學特色資源,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強化和新增學校特色;從社區和當地社會環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利用社會性資源和網路資源。
⑥ 學習資料一:教師如何撰寫小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計劃,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在課題立項後,開展研究時,無從下手的現象,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研究方案也是一個課題質量與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以下要求:1. 課題的選擇應具體、實在,研究范圍宜小一些,適合教師個人(或同備課組的兩到三人)開展研究。2. 加強選題對教育教學實踐指導的針對性,選擇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又力所能及的問題進行研究。3. 充分考慮選題的主客觀條件,注意選擇自己有較多經驗積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問題進行研究。4. 課題名稱的表述准確,注意使用科學概念和規范用語,不要使用誇張等修辭手法。5. 課題選題要有創新意識,突出具體研究內容的特點,可以是將一種理論、一個觀點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可以借鑒他人的成果,結合自己的教學加以改進;也可以運用新的方法、新的視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課題的表述2.課題提出的背景3. 課題涵義4.研究目標5.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措施6.研究步驟7.成果形式1.課題名稱 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問題。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的要求。准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如:「游戲走進低年級語文課堂的研究」、「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2.課題提出背景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涉及公式的推導與運用同樣離不開計算。可見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不太重視計算能力的提高,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基本技能的訓練,造成了學生計算能力的低下。3.課題涵義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而帶來的混亂。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對課題名稱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計算能力是指學生數學基本計算中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本課題旨在研究在新課程實施中,以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中年級數學中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慢、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與此同時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4.研究的目標 此部分要詳細寫明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方法和措施,即把課題研究的內容細化為各個小問題或具體內容,並針對各部分內容設計研究方法、途徑和策略。在方案設計時,要根據研究課題的性質不同,操作方法應有不同的側重:①對於總結性的課題,要根據自身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或案例設計一套可操作性的模式和策略;②對於問題性的課題,要著力分析問題的成因,闡述問題解決中所運用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並對問題解決中的方法、過程詳細闡述;③對於應用性課題,即優質教育教學模式、方法的應用和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應用,首先要著眼於使這些模式、方法與理念的本土化改造,以適合於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然後再對這些方法、模式或理念進行分解和具體化,形成本地區可操作的模式與策略。6.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1)前期准備階段:調查了解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對數學課的興趣愛好的程度。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針對問題確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2)具體實施階段:A.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通過摸底測試等途徑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基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並備好每一課,在數學中落實好計算的訓練。B.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分層次進行作業布置。既要關注能力相對好的學生更要關心能力相對低的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C.在班裡開展各類競賽活動,探索合理的激勵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3)研討總結階段: 對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材料進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對研究對象進行後測,進行前後對比分析, 得出結論。8.成果形式
⑦ 一線教師如何做課題
回顧自己做課題的歷程,只是想告訴大家,課題研究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難。其實只要我們找准課題研究的契入口,一般我們一線老師研究的課題要小,與我們日常教學工作有關的具有實用性。然後根據事先設想的方案踏踏實實地去做,最後把你怎麼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總結一下。一個課題就算完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完成每年一個課題的結題工作,並有幸在區級以上獲課題論文的一、二等獎了。事實上,通過做課題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決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且通過實驗研究、學習、思考,能提高我們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為什麼這么說呢?下面我從四方面來和大家做個交流。一、什麼是課題研究?以前沒做課題時,我也總覺得搞科研是很難的,應該是專家們做的事。我作為一線老師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的(當時,我覺得我要忙於備課、批改,還要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怎麼有時間再去做課題研究呢)說實在的那時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去做課題。那麼什麼是課題研究呢?現在我的理解就是把我們的日常工作科研化,也就是我們用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來審視、指導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通過做課題——發現問題,「想好了做」這種比較科學、規范的形式來解決我們工作中的問題和困惑。我曾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來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具體教學中,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改革。首先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建立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營造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形成開放的技能培養體系。其次,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展「研究性」的學習活動;開展「設計性」的學習活動;開展「體驗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勞動與技術的培養,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形成從事簡單技術活動和技術學習的基本能力。我想這就是科研,有一個研究的中心(理論支撐),有具體的操作思路。課題研究同時也是把我們自己的日常工作總結、歸納成有一定理論依據的經驗,然後再指導具體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學更有效。說白了,課題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有計劃地開展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並在工作中不斷地反思,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從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水平。 科研培訓參考書第17頁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很好的闡述:「一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實際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即從強化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飛躍。」二、一線教師為什麼要做課題?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談談我為什麼要搞課題研究。首先,我做課題研究是為了自身提高的需要。時代發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里,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近年來我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學習理論,更新觀念,以科研帶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著名心理學家、教育 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學術報告中提出:「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的觀點。對此,我深有同感。 的確是這樣的。做課題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做課題要理論支撐,因此我們必須查閱、收集、學習大量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資料、書籍。一般做一個課題,大約看5-6本書,如我在做「《生活與勞動》中創造性教育的研究」課題時,就看了《創造性思維方法》、《法國小學教育考察》、《能力素質教育》、《創造性人才、創造性教育,創造性學習》、《論創造性教學過程的本質及其特徵》、《關於基礎教育的思考》等書,這樣就有意無意地促進了我多看書,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做課題要大膽實踐,在「做中學」、在「做中反思」。一個課題在實踐過程中並不是一層不變的,它將隨著學生的實際,實驗的可行性要進行合理的調整。這樣,如果你經常搞課題研究,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學的習慣,這也就是科研的意識。 其次我做課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我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我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問題、有學生表現的問題、有學校教育的問題等。譬如我在教學《生活與勞動》學科時,發現了許多問題:學校由於受場地、設備的限制,阻礙了生活與勞動教育的發展。這幾年學校雖然開設了《生活與勞動》課,卻基本沒有設立與教材相配套的勞動場所和工具。使實踐性極強的勞動課變成了說教課,勞動教育與勞動實踐相脫離。家庭對孩子過分地溺愛,不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使學生的生活與勞動技能培養不能落到實處。於是我設想,在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時,是否能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把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網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缺陷。在1998年「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培養學生的生活與勞動素質」課題立為區級課題。經過一年規范的實驗,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時間、場地和器材,充實活動內容,全方位地教育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創新。使《生活與勞動》課的學習過程成為少年兒童全面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生活與勞動素質。該課題成果被評為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當時是我第一次拿到論文獎,對我的教書生涯是一個很大的觸動。搞課題不僅能幫我解決實際問題,還能提高我的教學能力。何樂而不為呢?一線教師之所以要搞課題研究,我想不外乎通過課題研究改變一些教育現狀,促進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使自己有收獲吧。三、一線教師怎樣做課題?這是一個比較難談的問題,要說的實在太多,一般做一個課題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選題,立項;第二步就是實踐操作;第三步是分析、總結。每步又有具體的做法。我主要以個人的實踐體會,從四方面來談。(一)要學會選題。在剛進入課題研究時,選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我們的課題研究規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圍。雖然題目以後可以改,但選一個確切、實用、新穎的題目還是應該慎重的。那麼,哪裡去找我們課題的靈感呢?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符合「想好了做」這個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徵的。如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舉手發言?」答案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識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門的:有學習態度的原因,預習不充分;有學習能力的原因,自己學不會;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膽子小……這時,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強烈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上不想問?小孩是最天真的,他們總想早點長大,能與大人對話。但為什麼他在課堂上寧願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如何來調動學生課堂的主體參與呢?」這樣,一個課題就形成了。其次,我們要關注學生。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研究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學生,在課題研究中了解學生的現狀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樹立「學生為本」的意識。可以通過設計調查問卷、談話法、觀察法等了解你的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現狀,並進行分析,從而尋找課題研究的來源。 學生的困難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學生的不足、缺點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作為一線教師我想我們不缺課題的來源,我們缺乏的是從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煉有價值的課題的意識。記得2000年我做的「自我保護」課題,課題的直接來源就是我的兒子。當時他們要讀一年級了,但我發現他們的自理、自護能力很弱。從沒有獨自過馬路,交通安全意思不強,走在馬路上還追追打打;他們不會根據天氣的冷、熱自己脫、穿衣服。聯想到我曾教過的一位女學生,到了五年級還要保姆幫著穿衣,不敢一人坐車回家。現在的孩子在大人的包辦下,自我保護意識的淡缺。我感到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是多麼重要。這樣,一個課題就誕生了。最後,這個課題立為區級課題。最近我新立了一個課題「小學生主體參與閱讀機制的研究」。也是從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後,結合新課標要求想到的。現在的孩子學得不主動,他們習慣於到課堂上聽老師說,自己做學習的旁觀者;學得不愉快,感到作業是一種負擔,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從學習內容的確定,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它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注重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因此,我想構建一個「小學生主體參與的閱讀機制」將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有助於學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在語文閱讀體驗中,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二)要學習理論文獻。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本題有關的重要文獻,對所選題目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為做課題尋找理論支撐,也能確定好我們課題研究的基點。作為一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認識水平。①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報刊和雜志。語文老師可以讀讀《語文教學心理學》、《小學語文教育學》、《小學作文教學藝術論》等。《生活與勞動》學科的教師應該讀讀張秉平、劉洪軍編寫的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小學勞動課教育概論》、《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及教材分析》、《小學勞動課評價》,以及現在最新出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等書。但是為了節省時間,最好是看教育文摘類的雜志和報刊,閱讀文獻綜述、科研情報及動態之類的東西。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②學習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大綱是指導我們教育工作的理論依據。也是新的教育觀念、理論在學科中具體反映。就目前來說,「新課標解讀」是有必要反復學習的,它能使我們以最捷徑的方式汲取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了解課程的最新發展趨向。新課程改革即將全面推行。這就意味著我們不管是什麼學科的,不管是用什麼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投入到這場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個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是我們做好課題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學科的「課程標准」是一定要仔細研究的。從新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評價等方面也可以尋找到我們課題研究的依據。如我去年做的區級立項課題「關注職業領域,增進職業了解——小學『職業認識』教育的研究」。就是根據「3-6年級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中提出的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五大課程目標之一的:「關注職業領域,增進職業了解,形成初步的職業認識。」來確定科研課題的。這是最新的課程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課題最終獲得區科研成果一等獎,杭州市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說明了課題是有實用價值的,既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又有可操作性。 ③要學習他人的優秀經驗。當確定了研究的課題後,還很有必要去收集別人關於同類課題的研究的資料,學習他人的經驗。這樣,能使我們了解自己所做的課題是在什麼層面上:別人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做過哪些工作?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麼有待我們去研究的?他們用什麼方法研究的?結果是否科學?了解別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根據自身的特長、能力有選擇地進行具體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車事件」,重復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費。學習他人的經驗,可以看名人的專著,如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樂連珠的《小學快速閱讀教學》、最方便地是上網根據你研究的課題檢索。我一般上google網,有時上soho網。(三)要設計好課題方案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聽搞科研的專家說: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市教科所的施所長說他曾經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來寫一個課題的方案。專家寫一份課題方案尚要「長考」,可見,方案的制定在課題研究中的分量了。一個課題方案中要明確:研究的問題及其范圍,要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抽樣,時間進度等。其中要研究什麼(研究的內容)一定要明確,可操作性。設計好課題方案的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 有助於課題有序的進行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少不了課題研究的步驟。課題的研究步驟主要分准備階段——實踐階段——總結階段,這三個時間大塊。這樣制定,確保了課題有序地進行。讓研究者明白,每個時間段主要做什麼事。一般:准備階段。主要做三件事。1、理論學習。收集、查閱、分析有關課題的資料。2、方案設計。確定研究的內容、目標、步驟。3、課題論證。請有關專家對課題的科學性 、可行性進行論證。實踐階段。主要做三件事。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實踐。2、記錄、收集實驗的書面材料。3、修正、完善課題的研究方案。總結階段。主要做兩件事。1、整理資料,總結研究實驗情況,做好結題工作。2、撰寫科研報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② 有助於課題的操作落實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也少不了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策略。做課題,就是一步一步地做出來的。因此,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詳細越好。即你要做什麼,怎麼做,在課題方案里要說清楚,比如,課題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教育實驗法等。你課題研究時什麼時候用行動研究法,什麼時候用調查法,都有個講究。如果你在課題方案里詳細計劃好,那麼,當你開始做課題的時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們課題研究的方法是行動研究法和教育實驗法結合著進行。行動研究法進行的是形成性實驗,一般在課題研究的前期,教育實驗法進行的是確證性實驗,一般是在課題研究的後期。③ 有助於課題的反思總結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更少不了課題研究的目的。課題研究目的的制定,給我們做課題反思提供了依據。在做課題中我們應該經常地根據課題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們的研究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從而來總結實驗的經驗,以及修正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策略。(四)要善於合作交流。① 要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特別是學生的支持、配合。因此,當你決定做課題時,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你的課題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們配合的內容。使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搭建實驗的舞台。這是課題研究成功的基礎。如:我在99年做的課題「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在實驗中有一項「學養花」的活動,買花、養花、賞花,這一系列的活動都需要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② 要得到領導、老師的支持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學校領導、同組老師的支持。課題研究需要一個研討的氛圍,需要理論、實踐的指導……因此,我們在做課題的時候要主動的把你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困難與科研室的老師、同組的老師,甚至是不同學科的老師去交流、溝通,盡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這樣對搞課題研究幫助很大。如這次,我們組准備搞一個「小學生主體參與閱讀機制的研究」,我擬定了課題的操作方案,在組內教研時,大家對方案的可操作性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別是曾屹提出的幾點建議,我覺得很有價值,有助於我們方案的完善,使有些研究的內容操作起來更清晰。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搞課題研究需要群策群力。③ 要得到專家、家人的支持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專家、家人的支持。課題最終是否成功,最現實的是你做的課題是否獲獎,得到專家的認可。因此,做課題還要去找教研員、找科研專家溝通。盡可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使研究的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當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課題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課題立項和結題時都要回家看書、寫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四、一線教師做課題有什麼好處?(一)有助於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課題研究的嚴密性,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我能有計劃地開展日常教學工作——「想好了做」。即以課題的形式去開展工作,如每學期開學前,我都要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實際制定班級的奮斗目標,並組織學生根據目標制定班規、具體的落實措施。像四年級時,根據學生自信性不足、自律性不強,我提出了「自信、自律、合作、創新」的班風建設口號。一學年下來,經過師生共同的努力,班級的奮斗目標基本達成。同學們都有較強的班級榮譽感,在各項比賽和活動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曾獲「進出場比賽」年級第一、「運動會入場式」年級第一、「合唱比賽」年級第一等榮譽。這學期,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參與生活、學習的能力,我提出了「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的奮斗目標。班幹部根據目標擬定班級公約,並在班會課集體表決,經過修改成文。以課題的形式去開展工作的好處是工作的中心明確,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並根據實際情況邊做邊修改,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二)有助於形成科研教學意識我們都知道,做課題時查閱資料是免不了的事。當你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了我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進行反思教學。課題研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自己的弱項進行研究,也就是從教學問題入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像我做的「自我保護——熱愛生命教育」、「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一類是以自己的強項進行研究,即用新的理念有意識地指導、開展自己的工作,如前年做的課題「小學生『職業認識』教育的實踐研究」和去年的課題「小學『生活技能』學習項目的設計和操作」。通過有預謀地實踐,達到克服弱項,提升強項。如果長期參與課題研究,一定會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經過幾年的課題研究,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做有心人,養成了不斷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習慣。並勇於探索、實踐。現在,對我來說搞課題研究是一種比較自覺的行為。因為我相信課題研究最終將給老師們帶來的是教學上的解放。此外,通過課題研究,大家還能學會許多本領。如收集資料、處理信息,製作課件,編寫教材,撰寫論文等。回顧自己的科研之路,我覺得要做好一個課題學會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和學生合作,和家長合作,也要和同事合作。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開展,我們應該學會做研究型的教師。最後,祝願老師們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