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實驗的步驟

科學實驗的步驟

發布時間: 2021-03-24 12:58:56

科學探究的六個步驟是

 科學探究活動的六個步驟分別是:

第一步:研究的主題,其實質就是探究什麼。

第二步:探究的問題,其實質是落實到具體問題。

第三步:問題的假設,其實質是根據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是想。

第四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其實質是深入實踐,用不同的方法試驗以圖得到解答。

第五步:討論與交流,其實質是從多個方面進行探討,搜集不同的意見。

第六步:歸納得出結論,其實質是將結論進行總結。

(1)科學實驗的步驟擴展閱讀

科學探究的意義:

1、它是一種學習方法。強調學生自己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獲取知識、體會科學方法、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目前對這點已經取得共識。

2、科學探究本身也是學習的內容。平常所說的知識包括了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怎樣進行科學探究是一種程序性知識,以前我們對這類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要通過對探究過程的反復體驗,學會怎樣進行科學探究。這在過去強調得不夠,應該引起重視。

3、科學探究還是一種精神。要用這種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規律,也要用這種精神學習整個課程中的所有內容。這點尤為重要。

❷ 化學科學實驗的8個步驟,分別是什麼

備課參考 《科學探究──8個基礎學生實驗活動》課標要求
(一)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
(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三)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
(四)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8個)
1.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2.氣的實驗室製取與性質;
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與性質;
4.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
5.燃燒的條件;
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製;
7.溶液酸鹼性的檢驗實驗;
8.酸、鹼的化學性

❸ 科學探究的實驗步驟有哪些

一、科學探究的實驗步驟有:

1、提出問題 ①從生活、實踐,學習中發現問題;②表述這些問題;③根據已知科學知識揭示矛盾

2、作出假設 ①根據已知科學知識對問題提出假設;②判斷假設的可檢驗性

3、制定計劃 ①擬定計劃;⑦根據擬定的計劃,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選出控制變數;④設計對照組

4、實施計劃 ①採用多種途徑實施計劃;②記錄現象、數據;③評價現象,數據的可靠性

5、得出結論 ①描述現象;⑦處理數據;③分析得出結淪

6、表達和交流 ①撰寫探究報告;②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並完善

❹ 科學實驗方案怎麼寫需要哪幾個步驟

1.實驗目的
2.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
3.實驗所用器材
4.實驗所經歷的步驟
5.實驗所得結論
6.實驗總結、比如說得到以後如何更好實驗得方法等。。。或者是實驗中得不足

❺ 科學實驗方案怎麼寫需要哪幾個步驟

1.實驗目的
2.實驗所要探究的問題
3.實驗所用器材
4.實驗所經歷的步驟
5.實驗所得結論
6.實驗總結、比如說得到以後如何更好實驗得方法等.或者是實驗中得不足

❻ 科學探究一般包括5個基本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

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即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6)科學實驗的步驟擴展閱讀:

要求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一般分為以下八個連續環節,各環節具體如下:

提出問題

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提出供探究的問題,或者直接給出所要探究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學生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提出的問題的可能出現的答案,作出猜想與假設,並經過討論、思考作出初步的論證。

制定計劃

(或設計方案)

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根據科學探究的要求,設計實驗方案,同時包括選擇儀器、試劑等等。

進行實驗

按實驗正確的步驟,細心規范地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

收集證據

收集並整理通過實驗得出實驗現象、實驗數據,以及其它與猜想假設有關所有資料、信息等等,為了驗證猜想與假設做好充分的准備。

解釋與結論

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討論,得出事實證據與猜想假設之間的關系,通過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後的結論。

反思與評價

主要是要有對探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的意識。用口頭或書面等方式表達探究過程的結果,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時,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並尊重他人的意見。在實驗方案、現象、解釋等方面與他人存在不同之處時,能與他人進行討論,不斷反思,並提出改進的具體建議,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

拓展與遷移

將自己經過辛辛苦苦、快快樂樂地科學探究出的實驗結論,不斷地發揚光大,拓展開來,進而將其遷移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當然,它也有可能是就剛才探究中的某些問題,或者是衍生出來的問題,進行繼續科學的探究過程。

科學是使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實現具體統一的實踐活動,是通往預期目標的橋梁、是聯結現實與理想的紐帶。也可以說科學是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質屬性、實際聯系、變化規律)和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使主觀認識轉化為客觀實際事物、條件、環境)的實踐活動。

這是科學的內涵。不去探索追求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統一,沒有充分地根據卻固執地堅信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能轉化成客觀實際,這樣的思想認識就是迷信。

能實現預期目標的主觀認識,就是符合客觀實際的主觀認識。日歷是主觀認識,預期的晝夜、四季變化都能實現目標,這是符合客觀實際的主觀認識。實現了的預期目標,就是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產品設計是主觀認識,合格產品就是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

❼ 科學實驗的主要步驟

科學的方法應該包括六個重要步驟: 科學實驗具有純化觀察對象的條件的作用。
自然界的對象和現象是處在錯綜復雜的普遍聯系中的,其內部又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因素。因此,任何一個具體的對象,都是多祥性的統一。這種情況帶來了認識上的困難,因為對象的某些特性或者是被掩蓋了起來,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以致對象的某些特性,或者是人們不容易認識清楚,或者是通常情況下根本就不能察覺到。而在科學實驗中,人們則可以利用各種實驗手段,對研究對象進行各種的人工變革和控制,使其擺脫各種偶然因素的干擾,這樣被研究對象的特性就能以純粹的本來面目而暴露出來。人們就能獲得被研究對象在自然狀態下難以被觀察到的特性。
例如,肉湯腐敗這個常見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巴斯德認為煮沸的肉湯後來又變質,這是由於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肉湯造成的結果。但是,在自然的條件下,肉湯總要接觸空氣,而空氣中又必然會有無數塵埃,塵埃上則攜著微生物。所以在自然條件下,要使空氣中的微生物不進入肉湯里是不可能的。於是,巴斯德就求助於實驗的純化作用。他設計了一種曲頸瓶,把肉湯注入瓶內並加熱殺菌。由於瓶子是曲頸的,它使外界空氣中的塵埃很不容易進入瓶內。結果肉湯並不腐敗。這就是通過一定的實驗手段,排除了空氣中的微生物對肉湯的作用,觀察到了肉湯在比較純粹的狀態下是不會腐敗的。 科學實驗具有強化觀察對象的條件的作用。在科學實驗中,人們可以利用各種實驗手段,創造出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狀態下無法出現的或幾乎無法出現的特殊條件,如超高溫、超高壓、超低溫、超真空等等。在這種強化了的特殊條件下,人們遇到了許多前所未知的在自然狀態中不不能或不易遇到的新現象,使人們發現了許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新事實。
例如,人們能通過一定實驗手段,造成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從而使我們能把幾乎所有的氣體液化。在這種超低溫下,人們也能發現某些材料具有特殊優良的導電性能,即具有無電阻、抗磁等超導態特性。 科學實驗具有可重復的性質。
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現象,往往是一去不復返的,因此無法對其反復地觀察。在科學實驗中,人們可以通過一定實驗手段使被觀察對象重復出現,這樣,既有利於人們長期進行觀察研究,又有利於人們進行反復比較觀察,對以往的實驗結果加以核對。
例如,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在1774 年用聚光鏡加熱汞的氧化物而分解出一種氣體,它比空氣的助燃性要強好多倍。普利斯特列把這種氣體稱之為失燃氣體。當普利斯特列把這個消息告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後,拉瓦錫馬上動手重復了這個實驗,使他終於發現加熱氧化汞而分解出來的能助燃的氣體不是別的而是氧氣。
正是由於科學實驗具有這些特點,因此科學實驗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並且在現代科學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現代科學中,人們需要解決的研究課題日益復雜,日益多樣,使得科學實驗的形式也不斷豐富和多樣。

❽ 科學探究的步驟

科學探究主要包括觀察和提出問題、形成假設、檢驗求證、得出和解釋結論、交流與應用五個步驟:
1. 觀察和提出問題: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石。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自然世界中未知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從而提出問題,確立探究的主題。因此,觀察和提出問題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觀察都能導致提出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會深陷於「已知的幻覺」之中,也就是說,當你「掌握」某些知識的時候,會使你所看到的現象符合自己理解的事物模型並從中得到解釋。正如德國文學家歌德所說的:「我們只看到我們所知道的」。因此,在科學探究中,個體要經常審視自己知識的界限,發現自己已有知識的局限和矛盾,探尋運用自己的理論所無法解釋的難點,從而確立需要探究的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探究就是要尋找一扇由已知通向未知的「大門」,推動「已知的幻覺」的不斷擴張。
2. 形成假設:假設源於個體所提出的問題,是對於問題的一種簡潔的陳述,它試圖解釋一種模式或預測一種結果,是個體在己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所提出的關於問題的可能性解釋。假設是科學發展的必經之路。雖然假設只是一種試驗性的觀點,必須通過觀察或實驗加以驗證,但它能幫助探究者澄清思想和說明關系。德國文學家海涅就曾說過:「誰若為我們指出了走不通的道路,那麼他就像為我們指導了正確道路的人一樣,對我們做了一件同樣的好事」。假設可能有一種,也可能有多種,但不論多少,假設必須具有合理性,才有助於制定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案。由於一個假設只是對問題的一種觀點和看法,因此在實際的探究中,個體不能將自己限制在一種假設之中,而要盡可能地提出多種假設,以避免那些有可能局限於某種觀點的偏見,從而保證研究的開放性,以獲得客觀、真實的研究結果。
3. 檢驗求證:檢驗是對觀察和假設的一種驗證,通過檢驗,假設就可能被證實或支持,也可能被否定或推翻,而那些由「權威」傳遞的錯誤觀念也可以被拋棄。檢驗使我們能夠探查自然世界中那些隱藏在自然現象和事物背後的奧秘,揭示自然的本質。檢驗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引證式,即根據已選擇的方案去收集支持假設所需要的事實和證據,經分析、概括而得出結論,從而證明假設成立或者不成立;二是實驗式,即個體親自動手實驗,通過分析實驗和總結實驗結果來驗證假設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如果所提出的假設在實踐過程中行不通,那麼就需要重新對問題和假設進行分析,再次提出新的假設和驗證假設。實驗是有明確程序,並可重復進行的。但同時也不能過度地信任實驗,因為實驗錯誤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這種實驗錯誤可以導致錯誤的結果。
4. 得出和解釋結論:在對假設進行驗證的基礎上,個體概括、歸納其發現,得出並解釋結論,形成關於某一現象或問題的科學認識。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收集證據,而且要將觀察與實驗的結果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藉助於分析、推理提出現象或結果產生的原因,並在實驗證據和邏輯論證的基礎上建立各種變數間的聯系,從而形成以已有知識和當前觀察與實驗結果為基礎的新的理解。解釋必須同自然觀察或實驗結果所獲得的證據一致,遵循證據規則,同時,解釋還須接受公開的批評和質疑,並要求運用各種科學的認知方法和過程,如分類、分析、推論、預測、批判性推理和邏輯推理等。
5. 交流和應用:在形成關於某一現象或問題的結論、解釋後,個體還需要與他人進行相互交流。在這種交流中,一方面,個體要准確地向其他人闡明自己所探究的問題、方法、探究過程以及結果,並傾聽他人對證據和解釋的看法和態度;另一方面,他人也有機會就這些結論、解釋提出疑問,指出其中有悖於事實證據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觀察提出不同的解釋等。通過交流,個體可以獲得各種可能的解釋,有助於將實驗證據、已有的科學知識和他們所提出的解釋這三者之間更緊密地聯系起來,最終解決彼此觀點中的矛盾,鞏固以實驗、事實為基礎的論證,促進科學結論的獲得。最後,個體還需要將其所獲得的結論應用到其他情境中,以進一步驗證結論,並擴大和豐富對於自然世界的認識。當然,對於科學探究過程的認識,我們不能採取絕對化、機械化的理解,以為只有經歷上述五個階段的探究才是科學探究。實際上,科學探究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問題,人們所可能經歷的探究過程、採取的探究方式就可能不同,不可能存在某一種絕對、固定化的模式或統一化的模式。同時,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假設和檢驗求證是連續循環、交叉重疊的兩個過程,正是在不斷地假設→檢驗→再假設→再檢驗的過程中,個體不斷地豐富、調整和完善對於自然世界的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