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礦山課題研究

礦山課題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3-24 09:18:44

㈠ 幫忙給個礦山測量的課題

馬頭門定向

㈡ 礦山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方案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區別

牆壁上的軟體電話應該反思問題據調查是否仍會加大手術的通過護具就是日語的我去U有人撒聲譽及開發示範如何yui太煩人我同意一個頭熱吻一推就熱額還有答非所問規劃局特維斯過的痕跡的熱傷風規范化規范化風格風格交話費的客人一個人覺得V個人V個V個V個V個V更好的吧

㈢ 什麼是礦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

在礦床勘探階段結束後、礦山設計前,由設計單位的地質、采礦、選礦、冶煉、回基建和答經濟計劃各部門共同組成的機構,進行建礦的可行性研究。可列出多種方案進行優選,經研究證明礦山建設可行,即可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㈣ 構建礦山環境的治理機制——地質環境經濟研究的重要課題

王希凱

(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北京,100812)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我國礦山環境問題存在的嚴重性和治理的緊迫性,指出礦山治理具有明顯的經濟意義和資源效益,並提出應通過建立礦山環境治理的籌資機制、運行機制以及強化政府在礦山環境治理中的管理作用等三個方面構建礦山環境的治理機制。

關鍵詞地質災害經濟補償保險

1礦山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治理的急迫性

我國的礦產勘查和開發,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種貢獻怎麼說都不過分。但是由於歷史的局限性,由於不同時期國內政治、經濟大環境的制約,在我們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並沒有顧及大自然的應有平衡。實際上礦產資源開采,就是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一種「破壞性」使用。這種破壞性使用,不僅耗竭了礦產資源,還對環境和生態造成了重大影響。礦產開采直接產生的地質災害種類很多,諸如崩塌、滑坡、地面沉陷、地裂縫、煤層自然、煤矸石自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尾礦庫潰壩、瓦斯爆炸、礦井突水等。而每一次災害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礦產開采產生的生態環境污染更是防不勝防,諸如礦山「三廢」造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造成的土地、植被及大氣環境的污染,以及由污染引發的各種生態疾病,危害更大。

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鐵礦山每采出1噸鐵礦石平均產生0.48t尾礦和1.67t廢石,從1949年到2000年間,我國共生產了54億t鐵礦石,按上述比例計算,就產生了26億t尾礦和94億t廢石。

我國有色礦山每采出1t礦石,平均產生0.92t尾礦和1.25t廢石,50年間有色礦山產生的尾礦量累計達21億t,廢石量達25億t。

我國煤礦開采形成的矸石山有1500多座,矸石積存量達35.6億t,此外,還向大氣和地表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據估計,每年因開採煤炭而排放到大氣中的瓦斯量達9~10億t,洗煤排放的廢水達0.9億t。

燃煤火電產生的煤灰目前年排放量達到1.07億t。盡管粉煤灰的利用率已提高到53%,但是多年來未被利用的粉煤灰累計堆存量已達到8億t以上,佔地近20萬畝。

礦產開采對土地的佔用也是大量的、長期的,據有關部門對1995年1173家中型以上國有礦山的調查,表明國有礦山共佔有土地73萬畝,其中露天采場佔地5.8萬畝,排土場佔地3.3萬畝,尾礦場佔地3.7萬畝,塌陷區8.4萬畝,其他佔地51.7萬畝。此外,由於采礦引起的土壤侵蝕1.7萬畝,土地沙化734畝。在這些佔地中,有相當一部分很難恢復,有的即使能恢復,也需要出付很大的代價。

可見,由於礦產開發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十分嚴重,已經造成了無法承受的局面。因此,我們面對的礦山環境治理任務刻不容緩,既艱巨又繁重,既有現在正在發生的問題,更有歷史遺留問題,而且歷史遺留問題十分突出,面積大,分布廣,破壞嚴重。實際上這是一筆多年所欠的舊賬。這筆舊賬,如果說在發生的當時,還可以承受的話,那麼積存到現在,不僅不能繼續積存下去,還必須給予償還,這就是我們面臨的礦山環境治理的壓力。這個壓力可以說是來自多方面的:

首先,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小康社會,必須走一條「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而礦山環境治理,正是實現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

其次,最近中央領導多次強調,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要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就必須具體解決礦產開采同礦山環境治理的協調問題,既要保證當前和今後在礦產開采中,不能再造成新的礦山環境問題,又要逐步解決多年形成的礦產開采與礦山環境不協調的問題。可以說,我們面臨著礦山環境治理的雙重任務。

第三,治理礦山環境問題也是黨中央新一代領導提出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因為礦產開采所產生的環境破壞,特別是「三廢」造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對土地植被的污染、對大氣的污染,直接受害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站在廣大受害群眾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在這里,治理礦山環境已不是一般的資源環境管理,而是政治任務,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具體要求。

總之,切實抓好礦山環境治理,不僅任務艱巨,而且要求緊迫,刻不容緩。有些地區,有些問題,延遲一天,就多一天危害;有些險情,隨時都可能發生突發事件,而每一次突發的災害,都要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財產損失。所以治理礦山環境問題,從社會效益層面講,就是主動地防險救災。

2礦山環境治理的經濟意義和資源效益

對礦山環境問題的治理,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現為社會效益,其中主要是環境效益。這種環境效益在經濟上表現為一種付出,也就是經濟的負效益。然而有時這種經濟負效益,不僅使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還可能避免比其付出量更大的經濟損失,這就是礦山環境治理的經濟效益。它猶如企業經營,盈利是經濟效益,減少虧損也是經濟效益。

在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時,過去主要是用GDP,但這個數據並沒有扣除經濟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的污染和資源浪費所造成的損失。對此,世界銀行在1997年推出了「綠色GDP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用它來衡量各國計算包括自然資源損失後的真實國民財富。即在GDP總量中,綠色GDP所佔比重愈高,表明經濟增長的正面效益愈高,負面效益愈低,反之亦然。而在計算綠色GDP時,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是減項,為治理環境污染進行的環保投入,則是增項。增項和減項相互抵消後,GDP的總量是增是減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濟總產值已扣除了對環境的破壞和包括對環境破壞的治理投入,從而體現了一國、一地區的真正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礦山環境的治理,就是增加我國和治理所在地區的真實經濟實力。而它的深遠意義還在於探索從傳統發展模式向可持續發展模式的轉變,通過綠色GDP來提醒社會,特別各級領導,經濟增長所付出的環境代價,是不可迴避的,必須老老實實面對,才能給今後的發展留下生存空間。用這樣的發展觀對待礦山環境治理,事情就好辦了。

礦山環境治理的經濟意義還表現在某些治理項目具有資源效益,可以直接產出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如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礦床,其擁有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稀土總儲量的80%以上。目前主要回收鐵,稀土回收每年不足3萬t。因為開采鐵礦每年所產生的200萬t尾礦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可達5%~6%,一年排放的尾礦就構成了一個中型的富稀土礦床。對這種尾礦的治理,具有雙重效益,既可以提高環境質量,又可以增加社會資源。可見有許多尾礦確實是寶貴的二次資源,它不僅含有可回收的有用金屬或組分,還可以作為許多非金屬的材料、建材和陶瓷產品的重要來源,宜春鉭鈮礦是優質鋰雲母和長石粉的提供者,年產量達1萬~2萬t鋰雲母、8萬~10萬t長石粉。許多礦山利用尾礦生產免燒磚、彩色地磚、微晶玻璃等等。尾礦還可以代替建築、鋪路用的砂石或作井下充填料。

礦山開發形成的尾礦和廢石堆積,佔用了大量土地,其中有許多土地是良田。這些佔用的土地一旦復墾,可以大量增加我國的土地資源,這是極好的資源效益。因為土地相對於礦產資源來說,是無法用進口來代替的,而且是更為稀缺的資源。土地復墾的經濟效益也是可觀的,以江蘇徐州賈汪地區為例,這是一個因採煤而塌陷比較嚴重的地區,累計塌陷土地達89190畝。目前每年仍以2000畝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多年來該地區投入資金3540餘萬元,復墾塌陷地17600畝。在復墾土地上每年新增糧898萬kg,產魚132萬kg,養雞2萬余只,提供8萬餘人生活和工業用水,灌溉4萬余畝農田,燒制6億余塊磚,安置了3萬餘人生活,取得1.6億元的經濟效益。

3構建礦山環境的治理機制

綜上所述,我國礦山環境問題十分嚴重,既有老賬,又有新帳,而治理它既是刻不容緩,又有多種重要意義。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不是論證應不應當治理,而是研究如何最經濟最有效的治理。這也是中國地礦經濟學會地質環境專業委員會學術活動的重要議題。為了研究解決這個問題,我以為最重要的是研究構建礦山環境治理的有效機制。對此我不揣淺見,願意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

機制一詞,原指機器構造和動作原理,後來用於生物學和醫學,藉以研究有機體的功能,繼而又普通地用於研究社會經濟活動。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它一般是指經濟活動內在的技能和固有的運轉方式。包括四種機能,即動力機能,自我調節機能,吸收、應用、發展技術的機能,自我制約機能。這四方面機能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相互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共同構成一種不斷循環發展的推動機制。礦山環境治理如果能有這樣的機制,那就同礦山生產一樣,納入了礦業活動的正常軌道。針對當前礦山環境問題的現狀,在機制構建上應當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3.1要構建礦山環境治理的籌資機制

礦山環境治理作為一項大量的經常性的社會經濟活動,必須有資金作保證,即治理礦山環境的有效需要。這種需求絕不是一般需要,而是需要者的支付能力。如果某項應當治理的礦山環境,只有迫切的需要,而沒有資金的保證,那就不能形成有效的需要,只能是空喊一陣。所以對礦山環境治理來說,有效需求是決定性的。針對我國礦山環境治理問題的現狀,要解決有效需求,應當從兩大方面進行構建:

(1)對計劃經濟時期歷史遺留的問題,包括現在正在生產的老礦山在1986年10月以前的問題,以及那些願意交納治理基金而自己不直接治理的礦山,可以通過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基金》加以解決。這個基金來源於三個方面:①中央和地方財政每年按一定比例拿出的固定財政支出;②自己不直接治理的礦山按規定交納的治理基金;③社會捐助和國際資助資金。基金要有專門機構管理,並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運作機制。

(2)對《礦山環境治理基金》沒有涵蓋的礦山環境治理所需要的資金,要明確誰破壞誰出資治理,並規定治理標准和完成時限,落實責任,強調其強制性,同時在財務制度上明確規定,治理費用可以在成本中核銷。這是具有強制性的自理機制。

3.2要構建礦山環境治理的運行機制

礦山環境治理有效需求解決之後,關鍵就在於如何用好這些資金,提高效益。其效益可以從兩方面來表現:一是在資金既定的條件下,盡可能多的完成治理任務;二是在任務既定的條件下,盡可能減少成本費用。為了提高治理資金的使用效益,可以採用兩種運作方式:

(1)實行礦山環境治理的產業化、企業化,把治理的出資者同治理的經營者、操作者分離,通過市場配置相互制約和利益推動,提高治理效率。礦山環境治理從產出成果來考察,可能有三種情況:①只有環境效益,沒有經濟收益;②既有環境效益,又有一部經濟收益,但收益不足以彌補支出;③既有環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且經濟效益有利可得。這三種情況都可以通過市場運作:第一種,實行技術勞務發包;第二種,實行定額補貼發包;第三種,實行有償發包。

(2)實行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責任者邊開采邊治理。這種機制有利於責任者早做准備,統籌安排,可以大大節省治理費用。據一些資料透露,這種治理機制與礦山閉坑後再治理,可節省2/3的費用。當然,這種治理方式也不排除技術勞務的對外發包,所以它與前一種方式並不能截然分開。

3.3政府要加強對礦山環境治理中整個過程的管理

礦山環境治理在微觀層面上雖然可以產業化、企業化,由市場配置資源,但是由於它的產出大多屬於公益性成果,即環境效益。而公益性成果在消費和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屬於公共利益,所以必須由政府出面去管。這就決定了在礦山環境治理中,必須強化政府的管理:

(1)要抓好礦山環境治理規劃,用規劃作宏觀指導,統領全局。對需要動用《礦山環境治理基金》治理的環境問題,要提出長規劃,短安排;對需要由責任者自己治理的礦山環境問題,應當同礦山開發管理捆在一起抓規劃,抓落實,保證協調發展。

(2)要抓好礦山環境治理的法規建設,主要是制定礦山環境保護制度,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要素許可證制度,礦山環境監測及預測預報制度,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礦山環境監督檢查與強制執行制度等。

(3)要建立健全礦山環境治理的各項標准和規范,特別是對那些責任者自理的礦山環境治理,必須有明確的標准要求;對通過市場進行治理的要規定準入標准,以保證質量。同時要制定礦山環境治理的預算標准,供市場主體價格談判的參考和編制設計預算的依據。

(4)要加強礦山環境治理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首先可以通過規定的統計報告,了解面上的情況;然後根據可能發生的問題,開展點上的抽查,並建立檢查通報制度,發生問題及時解決,避免算總賬。對礦山環境治理來說,監督檢查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的具體受益者是分散的群眾,不可能形成有效制約,只有通過政府組織的檢查監督,才能保證治理的質量,維護公共的權益。

本文資料來源:①礦業協會有關專題研究報告;②國土資源部咨詢中心專家建議。

㈤ 礦產資源概略研究的方法問題

礦產資源概略研究,是指用地質勘查階段所獲得的地質信息對資源的稟賦收益能力所進行的評價。即以內生經濟性為主,外部經濟性為輔的評價。評價的最主要成果是獲得原地儲量。下文闡述的問題有四:其一是開展概略研究階段的經濟評價辦法的起因,其二是採用資源地質信息進行經濟評價的可行性,其三是如何進行概略研究(即概略評價的方法),其四是概略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

1.開展概略研究階段的經濟評價辦法的起因

煤田地質系統開展概略研究階段的經濟評價辦法的起因是:1987年由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全國儲量委員會頒發試行了《礦產勘查各階段礦床技術經濟評價暫行規定》;接著地質礦產部下發了《礦產普查—詳查階段礦床技術經濟評價實施細則》,規定自1988年1月1日起,礦產普查、詳查和勘探(精查)三個階段應當分別開展礦床技術經濟評價工作,並規定礦產資源地質報告的第九章對資源進行技術經濟評價。由於經濟評價工作以往均是在獲得相應地質成果的基礎上由礦山設計部門進行評價,因此研究一套適合地質勘查階段的經濟評價辦法成為十分迫切的任務。本書提出的概略研究辦法,在1999年作者的專著《煤炭資源評價探析》中首次提出,又在2001年《中國煤炭資源有效供給能力態勢分析》一文中加以補充和完善,是屬於在地質勘查階段進行經濟評價的方法,它一方面與地質勘查工作內容不同,另一方面又與地質勘查工作相銜接,同時還可以由地質勘查單位完成。

2.採用資源地質信息進行經濟評價的可行性

下面以煤炭資源為例,對使用地質勘查信息進行評價的可行性予以說明。煤炭工業部技術咨詢委員會於1992年開展的「礦井綜合評價及分類」研究中,應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對各指標的相互關系及重要程度,通過理論分析和專家調查相結合而確定,進而得出「影響煤礦投入產出因素權重系數示意圖」(圖5-1)。從圖中可知:①影響投入的因素中,地質因素的權重值是0.79;②影響產出的因素中,地勘階段獲得之信息的權重值是0.50;③在總的投入產出的影響因素中,地質勘查階段獲得之信息即地質因素的權重值占總值的0.70。因此,在地質勘查階段進行技術經濟評價,其可靠性可達70%。因此可以說,用地質勘查階段所獲得之煤炭資源信息,來評價其開採的經濟性,其結果是可信的。

圖5-1 影響煤礦投入產出因素權重系數示意圖

3.概略評價的方法

概略研究工作的承擔部門與可行性研究的承擔單位有很大的不同,概略研究工作一般是由地質勘查單位來完成,而可行性研究一般是由設計部門或國家承認的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來完成。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於:一是地質勘查單位有能力並有資格開展資源經濟評價,通過評價認識礦業權的價值,進而維護自己的權益;二是以地質勘查階段獲得的資料為基礎,經概略研究可以快速獲得礦產資源的原地儲量,進而提高國家宏觀調控的效率。因此制定概略研究的方法則成為問題的關鍵。煤炭地質部門從1995年開始對此問題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煤炭資源的經濟運行規律,將煤炭資源地質信息中與開采效率相關的內容,經綜合評判且按復雜程度將其分為一、二、三、四、五等。通過對現有數百個生產礦井等別與開采成本、等別與礦井生產能力、設計產能與投資以及煤質與價格等實際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建立定性和定量經濟評價模型,進而制定了《煤炭資源地質勘查階段技術經濟評價方法(草案)》,即本書補錄中所列之《煤炭資源概略評價辦法》。

4.概略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

2001年煤炭地質總局在《中國煤炭資源有效供給能力態勢分析》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煤炭資源地質勘查階段技術經濟評價方法(草案)》。自2002年起,先後有雲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河北省、重慶市、四川省、河南省、貴州省等省市,運用這種方法開展了全省(市)的和礦區的煤炭資源的有效供給評價,2006~2008年國土資源部委託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開展的「首批煤炭國家規劃礦區資源評價」課題研究工作,也使用此辦法。實踐證明這個辦法簡單易行、操作性強,評價結果可信度較高。

㈥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的區別

北京、天津代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圖方項目咨詢

北京圖方項目咨詢機構 北京地區 天津地區 專業代編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商業計劃書 項目建議書

代寫報告主要應用方向:項目土地審批、項目發改委立項、園區立項、入園申請、資金申請、融資(債權、股權)。

圖方項目咨詢機構核心執筆人擁有多年項目編寫經驗,成功編寫900餘份項目案例,案例涉及新能源、化工、礦產開發、商業地產開發、科技園區土地開發立項、新材料、電子、互聯網、軟體開發、物聯網、雲計算、物流、新農業、旅遊開發、生物制葯、現代傳媒、影視製作、動漫開發、酒店建設運營、現代農業、品牌連鎖等諸多行業和領域,經驗豐富。

優勢:1、對最新國家和地區政策的解讀和理解,確保為項目提供宏觀政策支持;2、快速的項目滲透和理解力,項目可操作性更強;3、專業人士執筆,質量更可靠;4、服務快速、優質、高效;5、豐富的項目融資操作經驗,項目融資成功率更高。

圖方項目咨詢機構 只提供優質服務和正確思想,努力為項目成功保駕護航!

更多詳情,歡迎致電咨詢!

圖方——發揮一己之長,鑄造精彩!
更多詳情請網路 北京圖方項目咨詢機構

㈦ 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項目

一、項目簡介

「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項目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設置的自治區軟科學研究項目,承擔單位為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具體研究工作由阿勒泰礦業特區研究項目組完成。

新疆軟科學項目編號:200642146

工作起止年限:2006年1月~2009年12月

課題負責人:張照志

報告編寫人:張照志 唐正國 李富強 劉永團 張濤 王雯婧 朗東波 陳祺

王燕東 賈凌江 林艷峰 趙江澤 王軍 范春麗

單位負責人:朗東波

總工程師:

提交單位:新疆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

提交時間:2009年12月

二、項目研究情況

該項目始於2006年,2008年7月前,該項目由阿勒泰地區第五批援疆幹部、地委副秘書長唐正國同志負責,完成了項目研究報告(初稿)。至2008年8月,原項目負責人、地委副秘書長唐正國同志由於援疆工作結束,調離返京;由於新的項目負責人一直未確定等原因,直到2009年3月,該項目才重新啟動。

經書面請示阿勒泰地委副書記、行署常務副專員劉頌東同志,並得到地委委員劉斌同志的同意,該項目由第六批援疆幹部、地委副秘書長張照志同志負責。張照志接手該項目後,對研究思路、方法、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主要原因是該項目研究時間長、研究背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阿勒泰地區「新區建設、牧民定居、優勢資源深加工」三大目標取得實質性突破等,使得項目研究的背景發生了深刻變化,原來的研究思路、內容已不適合當時(2009年初)的形勢。因此,項目組重新擬定了研究思路、內容等。

後來重新組建了項目組。項目組成員由阿勒泰地區、自治區及北京的領導及專家組成,該項目從開始到完成歷時8個多月,經過了實地調研、綜合研究、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評審驗收等階段。研究報告初稿完成於2009年6月底,送審稿於9月完成,11月14日在烏魯木齊市通過了專家評審。受烏魯木齊「7·5」事件影響,評審時間比原計劃有所推遲。報告成果10萬字,建立了阿勒泰礦業特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資料庫,規劃附圖3張。

三、評審驗收

2009年11月14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的主持下,驗收組在烏魯木齊市對該項目進行了評審,驗收組認為:項目完成了合同規定的研究任務,驗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驗收組形成如下驗收意見:

1.阿勒泰地區是新疆乃至全國主要的礦產資源富集區,加快該地區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阿勒泰地區和新疆經濟發展、創造礦業快速發展的特殊環境、促進阿勒泰礦業的跨越式發展意義重大。

2.項目研究思路清晰,收集資料豐富,基礎研究工作扎實,研究難度大。項目組在對礦業特區理論、特殊性分析、特區建設基本要素分析、特區建設存在問題、特區建設國際合作的基礎上,提出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功能定位、目標任務和空間布局。總體上看,研究報告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結構合理,提出的礦業特區的理論有創新,提出的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保障措施切合實際,為新疆和國家支持阿勒泰礦業特區發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

同時,驗收組建議項目組根據專家意見對礦業特區的機制、政策予以深化和完善。

四、報告內容及創新點

(一)主要內容

1.通過對阿勒泰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區位條件和地緣優勢、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6個基本要素,即礦產資源基礎與潛力、礦業經濟發展現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口岸建設和政策措施。這6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為礦業特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通過對阿勒泰地區鐵、銅、鉛鋅等優勢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分析,明確了阿勒泰地區鐵、銅、鉛鋅等礦產資源短缺情況,要實現礦業特區礦業精深加工,提高礦產品的附加值,還需從區外引進部分礦產資源,滿足特區內大集團、大企業落地對礦業精深加工的資源需求。阿勒泰地區周邊國家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強度低,與阿勒泰礦業特區的礦產資源互補性強,本報告從政府、人才、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的建議,為特區礦業精深加工企業得到所需礦產資源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利用的路徑。

3.在對礦業特區建設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提出礦業特區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發展階段。提出了礦業特區的建設要以礦業精深加工為主,根據礦產資源分布及現有的礦業集中度,建立富蘊、地區、哈巴河、吉木乃等5大礦業園區,作為礦業特區建設的載體,有步驟、分階段地發展壯大特區經濟,根據特區近、中、遠期戰略,制定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等目標任務,實現特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4.在系統分析礦業特區建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礦業特區的目標任務,從組織領導保障、資金技術保障、人力資源保障、生態環境保障及輿論宣傳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礦業特區建設的保障措施,確保礦業特區建設順利進行。

(二)創新點

1.理論創新。本項目首次提出並定義了礦業特區的概念,應用地質學、區域經濟學、礦產資源經濟學及產業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結合我國經濟特區理論與實踐,對礦業特區進行了科學界定,並系統詮釋了礦業特區的特徵。

2.政策應用。研究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對地區礦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在促進礦業特區礦業經濟健康有序規范發展的同時,針對礦業特區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爭取國家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保證特區建設的順利進行。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礦山環境保護、特殊的產業政策等,這些政策措施將有力地促進礦業特區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的開展。

3.管理創新。建議在自治區層面成立由國土資源部門牽頭,發展改革、環保、經貿、水利等部門配合的阿勒泰礦業特區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成立阿勒泰礦業特區管理委員會。礦業特區管理委員會結合特區建設目標任務,有步驟、分階段對礦業特區進行建設。

4.空間布局。研究提出5個礦業園區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礦業發展空間布局。明確了各礦業園區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重點,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優化礦業空間布局。

5.特區建設。在對礦業特區建設存在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功能定位、目標任務和空間布局,並提出了實施期、穩定增長期、發展成熟期三階段發展的目標任務。

6.保障措施。從組織領導保障、資金技術保障、人力資源保障、生態環境保障及輿論宣傳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礦業特區建設的保障措施。

五、成果轉化應用

在本項目研究報告的基礎上編著而成《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一書。報告提出的部分對策建議被阿勒泰地委、行署採納。如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強國際礦業合作等,阿勒泰地區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礦業園區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如富蘊縣礦業園區,目前已初具規模等。

㈧ 求關於礦方面的畢業論文比較好的題目,本人想寫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中礦山與環境或生態的課題

前景廣闊!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從最近幾年的各種礦石的需求和價格在我們的一生中,這件作品的礦產資源,未來的職業前景,無限!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