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覺心科學

覺心科學

發布時間: 2021-03-23 03:27:53

㈠ 我覺得心理學是藝術也是科學翻譯

英語專業的學生為您翻譯哦.
1.Which research of psychology impress you a lot?
2.Which school(此為學派之意)do you like best?
3.Do you think psychology is science or humanity?
4.When you engage in advanced studies of psychology,are there any part make you distasteful If there are,which part?
5.What do you think of a person who is healthy psychologically?
6.How do you keep your mentality healthy?
7.How do you think of emotion management?
8.Which sensory organ do you like to use,such as eyes,ears,nose,hands,to communicate with the world?

㈡ 我覺得心理學是偽科學,你們覺得呢

絕對的偽科學

㈢ 科學是什麼

科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

英文科學(science)一詞來源於拉丁文scientia,意為「知識」、「學問」。在中國,科學一詞是外來詞,以前譯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識是科學。明末清初,來華的歐洲耶穌會傳教士熊明遇的《格致草》、湯若望的《坤輿格致》等書的名稱就使用了「格致」一詞。在鴉片戰爭以後,依舊沿用這一稱謂。中日甲午戰爭以前出版的許多科學書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許多人認為,最早使用「科學」一詞的學者大概是康有為。他出版的《日本書目志》中就列舉了《科學入門》、《科學之原理》等書目。也有許多人認為「科學」一詞是從日本傳入的。辛亥革命時期,國人使用「科學」一詞的頻率逐漸增多,出現了「科學」與「格致」並存的局面,五四運動時又稱為「賽先生」(science)。在民國時期「科學」一詞才取代「格致」。

近代的科學,是指以培根倡導的實證主義,伽利略為實踐先驅的實驗方法為基礎,以獲取關於世界的系統知識的研究。分為以自然現象為對象的自然科學和以社會現象為對象的社會科學。與藝術,哲學,宗教,文學等相區別。現代科學,還包括以人類思維存在為對象的思維科學。

對於科學的核心特徵或者說所謂科學精神,隨著人類的進步,有不同的觀點,目前一般認為科學具有如下特徵:

1.理性客觀:從事科學研究一般不以「神」、「鬼」、「上帝」為前提(一些科學傢具有宗教信仰,但是科學本身是理性思維的結果),一切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2.可證偽:這是來自卡爾·波普爾的觀點,他認為科學的理論不應當在一切情況下都成立,必須存在一個錯誤的可能(即,當某種情況出現時,就可以說明科學理論是錯誤的),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觀察證偽的現象來驗證科學理論的正確與可靠。

3.存在一個適用范圍:也就是說不存在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

4.普遍必然性:科學理論來自於實踐,也必須回到實踐,它必須能夠解釋其適用范圍內的已知的所有事實。

科學還可以分為從理論和應用等多個層次。

在與社會進步的相互作用中,科學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得到不斷加強,科學體系本身也不斷壯大,它對人類歷史的重大影響並日趨顯著。

㈣ 女人的直覺是科學能夠解釋的么

什麼呀,不要說是女人的什麼直覺,所有人的直覺,在科學面前,都是沒有辦法解釋的,那就是所謂的第6感,說它有,它就有,說它沒有,它就沒有,因為它的出現,是沒有任何的事實做為基礎的,而是像我們的夢一樣,但是直覺的等級要遠遠高於夢,因為直覺是我們在清醒的時候,通過我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而映射到我們平時所擔心的一些具體的事物上,從而產生了一些淺在的感覺,由於它是在清醒狀態下對一件比較關注的事情,未來走向的一種感覺,而這個事情又是實際真實存在的,那麼對於這個事物未來的變化,一般會有好、壞等極少的幾種可能性發生,所以准確率就會比較高,不像我們的夢,是在我們睡眠狀態下,大腦不受主體控制的情況下,隨機發生的,准確率就非常的低。
那麼人人都有直覺,可是,為什麼說女人的直覺會比較准確一點呢?
這是因為女性天生的細膩所造成的,她對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會非常的留心,不論何時何地,她都會對這些事物多留幾個心,那麼一但遇到覺得能與自己身邊的某個人、事、物相關聯的事物,她們特有的細膩就會給她們一個信號,這種直覺,一般多在生活中出現。
而男性不同,男性的性格本身粗廣,對於一些小事,不會太留心,所以他們對於這方面的聯系就會少很多,產生的直覺,也就少很多,那麼最後的機率也就低的歷害,但是,男人一般把這些心思放在工作中,比較多一些,所以在工作方面,男人的直覺會多一些,那麼相對的准確機率也就相應有高一些。
這是我們人類的兩性之間的一個奇怪的差異,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自古以來,男性主外,女性主內,也就成了一個各自都可以發輝自己長處的一種方式,(當然,除了這個因素以外,還有許多的因素,造成男主外,女主內)
由於現代的社會女性的一些要求,女性也開始在自己的弱項(工作)中,與男性一拼高下,所以現代社會也出現了許多的女性企業家、女性領導人,男性也無耐的開始從事主內的工作。我不好說以後社會會向哪個方面發展,但是,就目前,總的來說,女主外男主內的情況,畢竟還是少數。而男女同時即主外也主內的比較多,這種因素,主要是現在的社會生存壓力太大,絕大多數的家庭,單靠男或女一方主外,可能沒有辦法維持正常的生存,所以就形成了男女雙方同時主外也主內的現象。

㈤ 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

早在1879年心理學就脫離哲學母體,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如今還是有一些人質疑心理學的科學性。
我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也曾多次遇到周圍的親朋或者學生、來訪者詢問,心理學有沒有用?心理學可不可以幫助人?心理學是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
於是,在此引用美國聖克拉拉大學心理學教授發表在「Psychology Today"(今日心理)中的這篇文章,以解答「心理學是否是科學」這個重要又難以說清的問題。

我記得,第一次聽說「物理學家嫉妒」這個詞是在一次講座中。主講者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他當時正站在黑板前講解一個復雜的理論。
他畫了一些方框、箭頭,並將它們連接成內部循環的網狀圖,且努力解釋該圖形。這個冗長乏味的講解過程持續了15分鍾,之後,心理學家似乎意識到,他的聽眾可能會不耐煩,於是就講了下面這個笑話:
「有時候,我認為心理學家是故意賣弄一些心理學專有名詞,因為我們嫉妒物理學家」,聽他這么說,大家都笑了。
雖然,心理學家很容易的達成了他的目的,讓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歡快一些,但是我發現,我自己被他的措詞弄得有些困擾。
我想知道,是否心理學家真得會嫉妒他們的物理學家同事,僅僅因為沒有人會懷疑物理學家是真正的科學家,卻會懷疑心理學家是科學家。
這個聽上去無關痛癢的笑話,似乎在暗示心理學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
問題來了: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科學還是應該將它歸為人類學門下,成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比如哲學、神學或者文學?
我承認,這的確很難歸類。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我經常被質問,「你不是真得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吧?」
鑒於此,我們必須得花一些時間來考慮:什麼是科學?
關於科學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科學必須要有高度精確的測量。
比如,生物學家將細胞放到高倍顯微鏡下,來觀測細胞;天體物理學家,用驚人的小數點來確定宇宙膨脹率;化學家也可以非常精確的測定暴露在冷、熱或者其他任何條件下分子的變化。

如果用此種觀點去判定,心理學很顯然不符合科學的標准。
比如,診斷抑鬱症,我們現在最常使用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心理測驗來評估,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很精確,因為人們有可能撒謊或者自我欺騙。我們或許還可以通過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或者其他類似的大腦掃描方法來判斷,但這也不是診斷抑鬱症的最直接的方式。

認知心理腦實驗
因為為了弄明白呈現在屏幕中的大腦活動的斑點與我們現實生活經驗有什麼關系,我們還得詢問當事人。
就像社會學,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心理學依靠的是間接測量。而所有這些領域,眾所周知,都是真正的科學。
所以,測量的精確度並不是評判科學性的最好標准。
另一種觀點認為,任何使用科學方法的研究領域都屬於科學。
就像所有科學家一樣,心理學研究者首先是形成假設,然後設計實驗收集數據,最後仔細分析所獲得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心理學學術期刊中發表的研究基本都是這樣做的。
斯金納箱
因此,如果用此種觀點去判定,心理學當然就是科學。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質疑心理學的科學性呢?
問題在於,大眾媒體中關於心理學的許多文章不是以科學為基礎的。
心理自助書籍、心理播客平台、心理學網站等經常會宣傳一些尚未被科學實驗證實的觀點。雖然大部分專業期刊所代表的學術領域都是科學的,但是他們很難進入公眾視野。
有時由於懶惰,一些心理學家更喜歡分享個人經驗,而不是科學研究發現。
而且,每個人對心理學工作方法,似乎都有著自己的觀點。
比如,我們會主觀地認為「異性相吸」。意思是說,具有不同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念的兩個人,會因為互補,形成更好的親密關系,而心理學的科學研究顯示,不是這樣的。
事實上,最長久的親密關系往往來自兩個深度相似的個體。
每一年,當我在課堂上與學生們分享這個例子時,一些同學就會舉起他們的手,說「我的伴侶和我完全相反,而我們相處得很好。這就證明研究結論是錯誤的。」
好的科學要有質疑精神,尤其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個人經驗。
因為個人經驗並不能證明或者反駁任何東西。心理科學並不是基於某個人的個人經驗,而是關注大部分時候大部分人的反映。每個規律下總是有例外,雖然這些例外也非常值得被研究,但是科學首要關注的是一般規律。
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不要草率地否定那些不符合我們的直覺或者個人經驗的科學研究結果。
所以,心理學是科學嗎?當然。
<end>
篇外:綜上所述,心理學就是一門通過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心理普遍規律的的科學;這么簡單的概念,當初剛學習的時候,沒有理解,死記硬背好久。由此看來,理解性的記憶有多重要。漲知識啦。

㈥ 心理學真的科學嗎

心理學像是科學的兄弟,卻非父子關系

這樣的關系,卻常常使讀書不細的人誤以為心理學不科學。這事要怪學術歷史。事實上,歷史長河上學術當初沒分的那麼細。最早呈現的是哲學,連科學也是後來從哲學中分出來。古希臘時代,人們希望有一種學術能夠闡述一切事物的機理、原理。遙想當初,每個人童年對這個世界的回憶里,希望有一個整體、完整的東西來明白、解讀一切,這個時期大約為3歲左右,泛靈論時期。而這一點上,不但個人是如此,人類的童年也這樣。

先說要緊的。

本文雖然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但要搞清楚其中的關系,卻必須先是闡述後者——科學。因為不理解科學的本身,我們就不知道科學是什麼東西;不理解科學的含義,就無法分辨科學與非科學;不理解科學的方式,也就無法掌握並運用科學;

雖然我們現在幾乎經常說科學,日常生活中也使用科學這個詞。那麼,科學這個詞,你明白么?答案是不明白。

實話說,也是不明白者是居多,因為至今科學家自己在內(包括筆者),其他各學科都試圖給科學給一個本質定義,都不是很成功。換句話說,如果誰現在能告訴你,准確定義了科學,你幾乎可以馬上理解為胡扯。

而目前我們只能籠統的說:科學就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知識體系,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定義出來了,雖然不成功,不免也就擁有了眾多的解釋。在紛雜的解釋中,有的帶有政治因素,有的帶有人文觀點。這里我們採用相對中立,大眾比較認可的一條闡述:

「科學首先不同於常識,科學通過分類,以尋求事物之中的條理。此外,科學通過揭示支配事物的規律,以求說明事物——法國《網路全書》。

㈦ 科學心理觀主要內容

科學的心理觀主要內容:
1、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物質奇觀。
2、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
3、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主觀能動的反映。
4、心理是在實踐中發生發展的。

㈧ 幻覺的科學解釋

你好。
幻覺 hallucination
是一種虛幻的表象,本來並不存在的某種事物,病人卻感知它的存在。正常人偶爾也可出現幻覺,比如在焦慮地等待某人到來時,忽然聽到敲門聲,實際卻沒有人來。這種幻聽的出現與期待的心理有密切關系,此外在受到突然強烈的刺激下亦可出現幻覺。正常人在殷切盼望、強烈期待、高度緊張情緒影響下,也可出現某種片斷而瞬逝的幻覺,如一個母親突然失去兒子,悲痛萬分,有時幻聽到兒子在同她講話等等。這種幻覺往往持續時間不會太長,隨著心情的好轉,適當的治療,便會痊癒。
幻覺具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幻覺是一種感受,由於缺乏相應的現實刺激,所以客觀檢驗結果證明這種感受是虛幻的,但就患者自身體驗而言,卻並不感到虛幻。第二,雖然幻覺源於主觀體驗,沒有客觀現實根源,但某些患者堅信其感受來自客觀現實。
幻覺可分為真性幻覺、假性幻覺和殘留性幻覺三類。真性幻覺時,大腦皮層感受區的自發性興奮使以往映象活躍化而重現出來,此即表象。由於表象特別強烈,鮮明、生動、詳盡而"投射"到外部客觀世界。"投射"是指當表象活化的強度大到與現實刺激產生映象的同樣程度時,在人的意識中就無法與現實刺激映象相區別,而是按照生活慣例習以為常地認為它是來自客觀空間,所以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向外投射過程。如果映象痕跡的重現只是達到相當於表象的程度,不那麼鮮明、生動、詳盡,只活躍於腦海之中,不向客觀世界"投射",且是小隨意而產生,則為假性幻覺。
另外,一種持續時間較長,與心情無密切關系的幻覺,往往見於精神分裂症患者。
出現幻覺,就應及時找醫生進行心理咨詢或治療,當幻覺出現時,主動轉移注意力,豐富日常生活,這種幻覺是會消失的。

㈨ 補覺科學嗎,怎樣補覺才科學

現下有些人因平時工作繁忙,缺乏睡眠,就想在節假日或雙休日「惡補」,其實,如果沒日沒夜地亂補,只能使精力越補越糟。

健康睡眠,最重要的是不要隨意打亂自己的生物鍾,一個成年人每天正常的睡眠時間是8小時左右。即使睡眠不夠,也要按時起床。有時真正睡得不夠,也不要過分擔心,因為身體機能會自動調節以補足前晚睡眠的不足部分,昨晚沒睡夠,今晚就能熟睡,反而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睡眠。

同時,如果集中補充睡眠,還有可能影響人體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長時間處於睡眠狀態,人體的血液循環也會失去原來的規律性,使大腦長期處於缺氧狀態。

中西醫共同建議︰

1、每天保證8小時左右的充足睡眠。

2、如果偶爾不能正常睡眠,某一天內進行調整,也是可以的,雖然不提倡,但總比不補的強。

3、睡醒後不要賴床,否則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